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烈-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李佐国左手单手抓起桌子就大喝一声:“小心。”

话音刚落弓箭就已经离弦,只听桌子上一阵密密的响声,七八只箭射在了桌子上,还有几只箭射向了两边,左右护卫在李佐国两边的两个护卫用手中长剑格挡,但是距离太近,只听两人都闷哼了一声,两人都中箭了,一人伤在左肩,一人伤在手臂和大腿,李佐国趁着对手再次搭箭的空档掩护受伤的两名护卫后退,李护和李建勤两人这时已经将剩下的几个死士全部砍翻在地,李护由于是一个人挡在前面,身上被豁出性命进攻的死士砍了几道口子,上半身都是鲜血,有些是敌人的还有些是自己的,不过都是皮肉伤,李护上了那么多次战场,知道要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换最大的战果。

这时李佐国退了过来,李护见两名护卫受伤了,就和李建勤一起扶住往后退,咄鲁又大喊:“放箭,给我射死他。”

第二轮箭雨又射了过来,李佐国刚才又在地上捞了一张桌子,这时将两张桌子顶在前面往后面退去,第二轮箭雨全部射在桌子上,没有再次对李佐国一方造成伤害,咄鲁见到李佐国他们就要退出街口,心里大急,但是知道了李佐国他们个人战斗力的厉害又不敢过去冲击,不然没有杀到人反而自己要丢掉性命,地上摆着的二十多具尸体就能够说明问题了。

咄鲁突然看见两边的高墙和房屋,心中一动就命令道:“上墙,两边都上去几个,正面留下八个人用弓箭压制。”

很快两边墙上就各上去了四个弓箭手,下面留着的八个弓箭手又射了两轮,虽说没有再次伤到李佐国他们,但是也迟滞了他们的移动,两边上去弓箭手之后李佐国就暗暗叫苦了,这种立体的弓箭射击光靠两张桌子不可能护住五个人的,还好已经退到了街口了,李佐国看见墙上的弓箭手也搭起了弓箭准备射击,就大叫一声:“建勤小心上面的弓箭手,李护你和两个受伤的直接冲进对面的铺子。”

这个街口是一个丁字路口,正对着街口的是一个买菜刀菜板剪刀的铁器铺子,李护一手提了一个伤者几个大步就冲进了已经跑空了的铁器铺子,一进门三人就躲到了柜台后面,李佐国这时一张桌子挡住前方,一张挡住上方,李建勤对李佐国说道:“公子,必须得解决上面的弓箭手,不然等不到援兵来就危险,公子你也退到铺子中去,我来上墙杀掉弓箭手。”

李佐国说道:“距离不远,你直接到墙拐角去,正面的弓箭手射不到你,上面的也没法看见你,你一上墙我就正面冲,这点阵仗算什么?比这个凶险的我都只当等闲。”

李建勤见李佐国豪气干云,也就不再多说,因为他知道自家少爷就是个牛脾气,李建勤在地上一个翻滚就躲到了路口的墙角处,李佐国继续后退,只要推到铺子中其实咄鲁的这次刺杀也就失败了,咄鲁不可能跟李佐国他们耗下去,也只有撤退。

但是李佐国不想再次放过咄鲁了,不然随时有人惦记着要刺杀你,这滋味可不好受,李佐国跟咄鲁在战场上见过,知道现在首领就在对面,因此拿着桌子遮挡就是不退到铁器铺,就是吸引咄鲁,不让他觉得没法成功而逃脱。

李佐国这时突然将手中的桌子往前面一丢,砸翻了前面的两个死士,李佐国反手拔出横刀,挺立原地,看着对面的咄鲁说道:“你就是黑狼部的咄鲁吧?”

咄鲁看见李佐国突然放弃了手中掩护的桌子不由得大喜,心想就算是三头六臂这么近的距离十多只箭也要了你的性命,不过听李佐国这样一说咄鲁心里充满了兴奋,就挥手制止了手下发箭,咄鲁说道:“不错,我就是黑狼部的咄鲁,你今天死在我咄鲁手里只是一个开始,会有更多的唐人死在我们这些复仇人的手里。”

李佐国冷笑一声说道:“不要那么自信我会死在你手里,我其实只想问你一件事。”

咄鲁哈哈大笑:“我给你个机会,有什么想问的赶快,不然做个糊涂鬼吧。”

李佐国问道:“杀你黑狼部的是高仙芝又不是我父子,你怎么老要找着我来暗杀呢?冤有头债有主,你是不是找错对象了。”

咄鲁咬牙切齿的说道:“我们黑狼部落到这步田地归根到底就是你们和阿史那部击败我们惹出来的,要不是你们击败了我们四部联军,怎么会有后面高仙芝找上门来屠杀了我们突厥人四十万啊。”

咄鲁说道这里目眦欲裂:“我的父亲死了,母亲死了,都是你们父子跑到草原上来管我们突厥人的闲事,本来在怛罗斯我们胜利了,还是你们父子,又让我像丧家之犬一般开始逃亡,你父子就是该死。”

李佐国脸色阴沉下来,不屑的看着咄鲁冷笑道:“我还当你有什么理由,原来是这样的强盗逻辑,你们这些强盗跑到别人家里面去抢东西,却还怪主人反抗了,主人将你们这些强盗教训一通,强盗随后被衙门的人上门去诛杀九族,结果强盗窝里的幸存的人还要找被抢的主人去报仇,你这个是什么狗屁理由?本来高节度使屠杀黑狼四部我还有点同情你们,现在看来你们不值得同情,今天就让我们了结了吧。”

李佐国的一通痛斥让咄鲁怒发如狂,咄鲁大喊:“放箭,射死他。”

身后的弓箭手和墙上的弓箭手一起放箭,李建勤也在等待这个机会,当墙上的弓箭手射出手中箭时立时翻身上了右边的墙,李佐国当咄鲁大叫“放箭”时就右腿猛蹬地面往左急速的闪躲过去,李佐国这一下十分突然,弓箭手在瞄准了李佐国后就是和咄鲁的对话,在咄鲁大叫是心里都有懈怠,结果李佐国的这一下闪躲基本上闪过了所有羽箭,只有咄鲁手下的两个千夫长,这两箭也被李佐国用手中的横刀荡开了。

李佐国飞快的接近左面的墙,到了墙根李佐国纵身一跃左手在墙头下面的花格上一搭右手就挥动横刀往墙上两尺处砍了过去,墙上的四个弓箭手的八条腿立时就被砍断,四人嘶声惨叫顿时跌落墙头。

李建勤也上了墙头先是两剑将两个弓箭手次了个对穿,接着又是两剑将剩下的两个弓箭手的咽喉抹开,连杀四人之后一跃跳下墙头跳入人群中,剑光飞舞之中接连杀伤数人,李建勤学得的剑法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发挥得淋漓尽致。

李佐国也落下地冲入了人群,他的杀法跟李建勤的不同,就是一个直来直去,以快、准、狠,力大招沉取胜,手中的横刀不管前面是什么全部砍开,这是战场上磨练出来的手法,虽然咄鲁手下也不乏有勇力的战士,但是在李佐国的面前全部稚嫩的像小孩子一般。

两个人就将咄鲁的四十几人杀得连连后退,此时咄鲁后方也冲来了一队人堵住了去路,罗荣带领着驿馆的其余护卫赶来了,咄鲁向后一看知道今天就是要死在这里了,已经走不掉了,就带领着剩下的突厥黑狼战士狂叫着冲了上来,想将李佐国杀死,李佐国浑然不惧,反冲上去大开大合,罗荣也一马当先冲入咄鲁手下后面开始搏杀。

很快咄鲁身边的手下就越来越少,咄鲁身上被李建勤刺了两剑,肩头和左手臂冒着鲜血靠在墙上,最后一个战士在罗荣和赶来的李佐国亲卫的围攻下惨叫倒地。

咄鲁看着满身鲜血的李佐国走到面前,突然笑了起来,对李佐国说道:“还是你赢了,我很快就回去见父亲了。”

李佐国看着咄鲁,心里有同情,但是脸上却是厌恶,李建勤走上前来,李佐国说道:“给他一个痛快吧。”

李建勤手中长剑一闪,咄鲁的喉咙被准确的割开了,随着鲜血的喷涌咄鲁缓缓坐在了墙根,慢慢的闭上了双眼,这一刻李佐国觉得咄鲁的脸上似乎非常的平静。

第八章 路遇太子

李佐国他们的队伍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跋涉已经接近河西节度使所在凉州了,自从将咄鲁一伙人全歼之后,李建勤手下的银营就再也没有发现还有隐伏的黑狼部的人了,李建勤还是吩咐手下继续寻查,以做到万无一失。

当天受伤的三个包括李护在内都没有大碍,全部是皮肉伤,因为没有伤到血脉,所以第二天上路的时候除了一个护卫大腿受伤躺在了马车上,李护已经活蹦乱跳的骑马了。

一路上平安无事,从草原的景色也慢慢的变成了有山有水,唐代甘肃一带水土保持的还很好,没有过度砍伐和开垦,自然景色怡人,山中还有各种野味,李佐国的车队在经过一个山谷时在山上居然看见了熊。这让后世只在动物园和动物世界里面看到野生动物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佐国催促黑云快跑,他们在要到达凉州前最后一个宿营地安顿下来之后,李佐国带领十多个亲卫出营洗马,没想到居然看见了后世已经绝种的亚洲羚,这种头上长了一对长角的羚羊正好在李佐国洗马的河岸对面出现,李佐国大喜,因为行军之时不可能外出打猎的,已经很久没有吃到新鲜的野味了,李佐国立时翻身上马,打马就追,这是一群十几头亚洲羚,看来是一个家庭。

李佐国马鞍后面抽出骑弩,随着战马跑动调整着重心瞄准前方奔逃的亚洲羚,李佐国腰部保持放松,随着黑云的奔跑而晃动,腰部以上却是稳定无比,李佐国瞄准的是长长角的在前面奔跑的公羚。

手指稳定的按下扳机,一只弩箭闪电般飞出,直接穿进了公羚的后颈,公羚一头就栽倒在地,这时突然从左边也飞出一箭,这是一只羽箭,瞄准的也是公羚,不过李佐国发弩在前,公羚倒地后那箭才射到,结果就是射空了。

因为两次刺杀已经非常紧张的李佐国的亲卫立时催马冲过李佐国身前,全部拔出武器,其中四人立时拔马往羽箭射来的方向冲去,手中都拿着骑弩。

李佐国不高兴的看着围过来的亲兵,不过他们是一片忠诚之心李佐国也不好斥责,因为李佐国已经看出来了,这一箭是冲着那羚而去的,并没有伤人之意,李佐国就大喊了一声:“不要伤人。”

李佐国心想自己的亲兵那可是上过战场并且苦练过武艺的,如果是猎户什么的根本不是对手,估计弄不好就会伤人,所以先打招呼。

四个亲卫冲入来箭的一个树林,树木密度不小,亲卫也不是一味的强横霸道,在进去之前就叫出身份,然后再进林子,一进去就没声音了,过了一会李佐国在外面就听见打斗的声音,李佐国不由奇怪起来,在这里居然还有自己亲卫不能摆平的人?

李佐国就准备催马过去看看,李建勤这时拉住了李佐国的马缰:“公子,情况不明,还是别去,属下过去看看就是了。”

李佐国笑了起来:“你公子我的身手你又不是没见过,怕什么?要是真正的有埋伏他们四个能够打这么久?何况这里离大营只有一两里路。”

说着扯过自己马缰就催动黑云往前面树林而去,李建勤无奈,派了两个人回去大营报个信,自己下了马就往林子后面绕去。

李佐国骑马进了林子,开始树林还有点密,结果前进了不到三十米就出现了一块空地,自己的四个亲卫正在那里,对面也有二十多人,全部骑马,四个亲卫中的一个万海正在场中和一个汉子比试,两人用的都是剑,万海是李白的十八弟子之一,也是习练王越剑法的,他的对手用的也是剑,万海年纪在十八的弟子中排第二,所以为人很是稳重,剑法也如其人,稳定大气。

万海的对手是个中年人,一身的青衣短打,衣服颜色是下人模样,但是手中长剑却犹如烈火骤燃,进攻时长剑速度极快,万海紧守门户,一一将来剑格开,偶尔反击一剑却是凌厉异常,让对手没法放开手抢攻,跟万海压阵的三个亲卫却是小心得很,手中的骑弩并未放下,虽然弩箭朝下,但是只要一抬手就可以将弩箭射出。

而对面观战的人则以一个中年人为首,身穿一件白色的武士服,配上一领白色披风,显得年轻了很多,腰间配一把长剑,剑鞘是金色的,剑把上面嵌了一颗碧绿的玉石,看来这剑是观赏多于杀敌只用,而且这二十多人明显是分为了两部分,一伙人是以这中年人为首,另外的一伙人的首领李佐国看出来是以在这中年人身边的一人为首,这人虽说也是人到中年,但是身体强壮,身穿黑色的武士服,袖子卷到了肘部,露出的小臂肌肉十分发达,李佐国一看就知道是武艺十分出众的。

他们一半人身穿青色衣服一半人身穿黑色衣服,青色衣服的人身上佩带的武器五花八门,李佐国看见居然有一个人双手提了一对大锤,青衣人的脸上带着傲慢之色,黑衣服的全部清一色配的横刀,李佐国一看就知道是军中的制式武器,背后都背有弓箭,这也是大唐骑兵的制式装备,黑衣人都脸上严肃仿佛铁铸一般,这是军人的作风。

而青衣的除了看向正在和黑衣人首领低声说话的白衣中年人时眼中恭敬,其余时候眼光看谁都好像是居高临下,白衣中年人这时看见李佐国和手下来了,就停止了和黑衣人首领说话,微笑着冲李佐国点了点头,态度很是和蔼。

李佐国看见这个情形很是奇怪,明明应该是有敌意的,怎么一副没有事情发生的样子,李建勤此时已经问过了先进来的三个亲卫,转身小声的对李佐国说道:“公子,他们进来就看见了这伙人,他们没有敌意,就开口说要和海哥他们比武,谁赢了谁就拿走那猎物,海哥本来就想回来报告,结果对方就直接跳出一个人动手了,海哥没法就和他玩玩了,因为对方没有敌意这边也就没有用弩箭。”

李佐国一听,原来是抢猎物发展成了比武,对面的中年人津津有味的观看场下两人比剑,这时黑衣首领摸样的又在他耳边小声解说了,李佐国估计是解说场下两人的情况。

李建勤对李佐国低声说:“海哥要赢了,这样的剑法还敢跟海哥比试,要不是情况不明海哥早就斩杀了他了,不知好歹。”

李佐国点头,他也看出来了,虽然万海一直是防守的样子,但是场中的主动权却是牢牢的在万海手中,只要万海一出剑反击,对手就会手忙脚乱,但是对方还不知道,还在努力的进攻,想将万海击败,手法还越来越重,本来是切磋的手段慢慢变成了招招致命,李佐国见他这样不知好歹,就扬声说道:“阿海,别玩了,解决了他。”

万海一听李佐国这话,手上一紧,立时就反攻了出去,一把长剑使得如同星丸跳荡,手上的力气也加了不知道多少,对手和万海的剑一碰就感受到了对方的臂力远在自己之上,几次双剑交击就震得手臂发麻,随后又是“当啷”一声大响,万海一剑击中对方长剑的中部,一股巨力传来,对方长剑再也握不住了,脱手飞上了天。

万海长剑画个半圆收回,“嗖”的一下刺出,一指就刺向他的胸前,这一下快如闪电,本来两人是一副势均力敌的架势,没想到李佐国一句话顷刻间就到了见生死的地步,对方的黑衣中年人至来得及叫了一声:“住手。”

万海的剑就刺到了对手的胸口,对手至来得及将双眼一闭,根本就来不及有其他的任何反应了,只听见“呲”的一声,胸前感觉一凉,这人睁眼一看,原来万海一剑刺破了他的胸前衣服,剑尖刚好停在肌肤之上,没有刺破皮肤,显示出了万海精湛的剑术,这人满脸羞愧,知道是万海手下留情了。

万海收回长剑就要走回李佐国这边,他认为白白打了这么一架不值得,没想到才转身就有人喝道:“赢了就准备走吗?让我来领教一下。”

这是白衣中年人身后手持大锤的那人,他从马上飞身而下,脚步却十分轻灵,要知道他手里可是拿着百十斤的大锤,下了马脚下十分灵活的走进场中,李佐国可不高兴了,这算什么?车轮战?何况凭什么要和他们比武?

李佐国说道:“万海回来,不要和他们啰嗦了,一个猎物而已,给他们就是,我们走,犯不着和他们打生打死。”

万海应了一声就要往回走,本来那使锤的下场万海就等着了,现在想象也确实不值得。

那使锤的汉子说道:“这么走了可不行,我主人可还没有看够呢。”说着一跃向前就拿手中的锤往万海的肩膀上面搭去,看着这锤子使得很是轻灵,但是那重量搭上了可不得了,万海连忙闪身避开,那汉子接着大锤横扫往万海腰间打来。

李佐国大怒,双脚在马镫上一踩,整个人就离开了战马往场中跃去,半空中抽出横刀举过头顶,双手握刀往那使锤汉子当头就是一刀劈下。

这一刀势若奔雷闪电,风声才响起刀光就已经到了那人头顶,那使锤汉子大惊,护身的左手锤往上一迎,同时矮身闪避,只听“呲”的一声,手上一振,李佐国已经站在面前,万海就往后退去,那使锤的汉子觉得头顶一凉,用手一摸,满手是血,原来虽说格开了李佐国这一刀,但是李佐国这刀太快,还是伤到了头皮,头顶的发髻都被砍偏了,再看手中的大锤,锤头上一道刀痕,深入一寸多,显示李佐国力大和手中宝刀锋利。

李佐国也不乘胜追击,站在原地皱眉说道:“一只猎物罢了,怎么要比来比去还咄咄逼人,刀剑无眼,伤到了就不好了,本人李佐国,这事就这样了结可好。”

说着将手中横刀划了个半圆“噌”的一声就收入鞘中,这看都不看收刀入鞘的功夫很是潇洒,加上李佐国本来就是翩翩少年,身高又高,说不尽的丰神俊朗。

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由得在心中喝一声彩,那白衣中年人笑了起来,招手将那使锤的汉子叫了回去,开口对李赛说道,声音温和,音色醇厚:“原来你就是李佐国啊?今年的大败西域胡人联军的功臣和少年英雄,在长安就听说了,今天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啊。”

李佐国不由得错愕,这人怎么会知道自己?而且还那么清楚,李佐国就抱一抱拳问道:“不知道阁下是何人?为何知道我的?”

那白衣中年人哈哈大笑,说道:“我叫李亨,我边上的这位是哥舒翰节度使,你说我是怎么知道你的?”

李佐国大惊,马上拜倒在地,身后的亲卫见到李佐国拜倒也全部下马跪倒,李佐国口中说道:“末将不知是太子殿下驾到,无礼之处莫怪。”

第九章 军中比武

(这两天收假上班了,事情很多,风风更新不正常,只能希望大家谅解,风风会尽量加油写的,顺便求个票,推荐票票来点吧!谢大家的赏了)

原来这就是李隆基的第三子李亨,已经当太子十六年了,自从二子李瑛被陷害死去之后,李亨就成为太子至今,李亨因二哥李瑛的缘故在做太子期间很是谨慎小心,以免触动唐玄宗之心,成为李瑛第二,此次出长安李亨却是有公干,陇右节度使兼河西节度使哥舒翰生日到了,唐玄宗为了表彰才在石堡之战获得决定性胜利的名将哥舒翰,特意派出了太子李亨为哥舒翰祝寿,这也是皇帝对臣子所能做的极限了,哥舒翰也正处于自己事业的最高峰。

哥舒翰就是那个黑夜人首领,他出身西突厥哥舒部,父亲是哥舒部首领,归唐之后曾任安西大都护副都护,哥舒翰从小在龟兹长大,他也是一个大器晚成的将领,四十岁后才从军,到河西(今甘肃武威)节度使王倕帐下从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唐军攻取了新城(今青海门源),王倕把这里交给哥舒翰经营,哥舒翰治军有方,号令严谨,“三军无不震慑”,从这里开始了他军事生涯的起步。

之后哥舒翰战吐蕃百战百胜,于公元749年用人命堆积攻下了对于吐蕃和大唐来说无比重要的战略要地石堡,被封两镇节度使,也是对吐蕃战争的名将,此时正是哥舒翰的巅峰期,哥舒翰一生百战百胜,令周边的国家谈虎色变,有诗为证: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可见哥舒翰在陇右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李佐国拜见了太子李亨之后就又向哥舒翰跪拜:“哥舒大人,末将李佐国见过大人。”

哥舒翰看上去不过三十许人,实际年龄已经到了五十岁了,他年纪要大过四十岁的李亨,不过看上去却比李亨年轻,哥舒翰大笑:“李佐国果然少年英雄,起来吧,今日和太子打猎可是收获很大啊。”

李佐国闻言起身,就说:“太子、哥舒大人,末将的营地就在前方不远,还请太子和哥舒大人前去,末将好招待两位。”

李亨笑道:“好啊,我们跑了半天也累了,正好去你那里休息。”

哥舒翰也没有什么反对,他身后的黑衣人李佐国知道就是军人了,哥舒翰没有示意的情况居然没有一个人说话,都目不斜视,可见哥舒翰治军之严。

李佐国倒是知道哥舒翰最后因为安史之乱而晚节不保,现在虽说风光,可是再过两年哥舒翰就会中风,毕竟是个大器晚成型,年龄摆在那里。

李佐国翻身上马在前面领路,李建勤在李佐国的吩咐下继续去猎杀一些野味,万海则快马加鞭先回营地禀报,李佐国陪着李亨和哥舒翰驾马小跑着向大营奔去。

路上李亨对这个也姓李的小将很感兴趣,不停的问李佐国一些琐事,无非是成亲了没有啊?家中可还有兄弟姐妹啊?就像一个长辈在询问自己的子侄辈,李佐国一一作答,李亨对于李佐国的喜爱溢于言表。

其实这个也可以理解,李嗣业马上就要成为安西节度使,这个对于长安来说不是什么秘密,李亨的太子之位稳不稳其实也要看这些封疆大吏的态度,李隆基已经六十八岁了,作为皇帝来说已经是高龄了,继位的问题已经摆在了台面上,所以李亨亲自来为哥舒翰祝寿也是应有之意,本来只要随便派一个皇子来就礼数尽到了,李亨却亲自来了。

营地不远,很快就在望了,这时营外已经摆开仪仗准备迎接太子的到来,为首的就是段天和,几乎所有的士兵都倾巢出动,整整齐齐的列队,旌旗在风中摇摆,战士们却站着一动不动。

哥舒翰远远望着这样的军容风貌暗暗点头,这样的强军才能够在对外战争中获胜,到了近前所有的士兵在军官的发令之下一起单膝下跪,山呼:“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一万士兵发出的喊声如山崩地裂一般,李亨却是脸色如常,李佐国和哥舒翰自动落后,让李亨一人走到前面接受士兵的欢呼,山呼过后段天和等官员疾步上前跪拜李亨,李亨下马扶起,显得十分的礼贤下士,平易近人。

迎太子进营之后段天和摆开宴席,这里距离凉州还有将近两天的路程,李亨打猎往这个方向其实也是有目的的,也是来见识一下西域怛罗斯大胜带来的战利品和主要功臣李佐国等人,如果到了凉州再来见,就十分明显了,李亨可不愿意让自己的父皇唐玄宗起什么猜忌之心。

现在是在野外偶遇,李佐国、段天和请太子进营这也是规矩,任何人说不出什么,何况还有现在的陇右和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陪同,相信没人会因此事不开眼。

席间李佐国让各国的王子上来拜见李亨,李亨很是高兴,问过话之后还赏赐了一些金银布匹,又详细询问了怛罗斯之战的过程,李佐国捡重点说了,又将整个战役的得失总结了一翻,哥舒翰这个用兵的行家连连点头,一场如此辉煌的大胜不但需要将士用命,主将的指挥也是很关键的,至于牺牲的士兵,哥舒翰的官位其实就是用士兵的生命堆砌起来的,他根本不在乎士兵的伤亡,在乎的就是胜利。

哥舒翰本来在李亨面前很不说话,不过在喝过了李佐国提供的安西春之后大加赞赏,他是极好杯中之物的,话也多了起来,哥舒翰就说道:“佐国,我看你手下不但纪律严明,而且高手不少,不如我们就比试一翻,也是军中应有之意,也给太子殿下助兴,你看如何?”

说着就转头对身后一个身高八尺,壮硕得好像连脖子都没有了的一个汉子说道:“左车,你安排五个人,就以五局三胜来决定胜负。”

虽说是问询口气,但是已经开始安排比试的人选了,明摆着就是不容拒绝,强势之处可见一斑,李佐国也并不想拒绝,就点头答应了。

李亨见状也大感兴趣,就说道:“我这边也出五个人,凡是得胜的人奖黄金十两,那方胜利则胜方每人再赏十两,这个彩头我来出,这也是我大唐尚武立国之本意,哥舒将军的提议甚好。”

哥舒翰点头称是,左车已经安排好了四个黑衣的汉子,连上自己正好五个,李亨那边使锤的汉子和另外四个青衣人走了出来,和黑衣的哥舒翰手下站成一排。

李佐国见状就跟李护和李建勤努努嘴,李佐国心里十分清楚,面对李亨自己是要赢,因为只有赢了李亨才能真正的在李亨心目中留一个印象,所以李佐国就派上了自己这边的所有高手,包括李护、李建勤、万海和另外一个剑术高手莫一空,这莫一空是突厥族,小时候练的是双刀,不过部落在草原火并中被毁,他成为了孤儿,进到孤儿营时已经十九岁了,跟随李白之后就改练长剑,他的剑是双剑,但是迎敌时只见一把剑,剑中还有一剑,应该称之为子母剑,是一长一短两把剑,十分的阴险,迎敌时短剑突出十分的出其不意,加上本身武艺也高,是排在李建勤之下的第一人。

另外的几个其中有李麒李麟两兄弟,这两兄弟现在身体长开了,不但家传的武艺已经炉火纯青,习练了李佐国传授的外壮功夫之后,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还经过了几次大战,已经是成长起来了,加上李佐国自己,李佐国相信自己这边能够取胜。

两边各站左右,李佐国带领身后九人和那边参加比武的十人一起向李亨和哥舒翰行礼,场中早就收拾开了一块大空地,方便双方比试,此时已是晚上,李佐国吩咐点上火把,将场地照得通明。

哥舒翰看着李佐国这边除了三个人其余的全部使的是剑,皱了皱眉头说道:“要是一场场比下来时间过长,这样,前四场为单挑,最后一场为六人的团体战,还是变成五战三胜。”

李佐国一想,就明白了哥舒翰的用意,原来李佐国这边全部是用剑的,当时大唐用剑的基本都是游侠儿,这些人擅长刺杀,小范围的搏击,讲究快狠准,一击致命,并不是战阵搏杀的技能,哥舒翰的手下基本都是战场上杀出来的真功夫,如果单人放对还真不一定是李佐国手下的对手,所以哥舒翰就提出了最后一场用团战的方式,相信他一定是以战阵来应对。

也显示了哥舒翰的好胜心极强,李佐国当然没有什么了,一口答应,哥舒翰见李佐国这样爽快,心里也就生了几分好感,就对左车说道:“你开始派人上场,注意些不要弄出人命。”

意思是只要别杀了人,其他的就放手施为吧,听似残酷,但是以哥舒翰从来不把自己手下士兵的性命当做一回事,能说出这话可不容易了,当初打下石堡的时候,小小一座石堡战后才俘虏了四百吐蕃军队,据说驻守的守军才有八百人,可是哥舒翰为了打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