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烈-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众将大奇,阿力射问道:“佐国,这是怎么回事?还要镇守大人断后,这不是最苦的差事么?”
李赛将一副巨大的地图挂在了身后的帐墙上,叫众将聚拢,然后指着地图说道:“你们看,这是葱岭,是唐军来去时必经之路,这里是达伦压口,是一处险要地点,易守难攻,唐军如战败后退,我会通知父亲,让他主动请命守住此处,高仙芝在战败之后有人能够出来断后肯定是求之不得,这样我们再和吐火罗联军决战之时就没有了后顾之忧了,李护,你先去和我父亲汇合,就把今天的事情和父亲说明,而且你此去就是去领导游骑兵,不能让游骑兵损失过重,明白了吗?”
李护点头抱拳大声应是:“遵令,成日闷在这里,终于能出去了,佐国放心,我一定能将游骑兵带领得好好的。”
李赛点头到:“现在我们就不能呆在这里了,向北边移动六十里,靠近葱岭,当诸国联军追击到最高兴的时候就是我们给他们致命一击的时候。”
众将哄然应是,分头准备拔营去了,李赛又将李护拉来仔细吩咐了细节和联系渠道才放他去了。
几万大军开始拔营出发,李护带了二十个亲卫出发去高仙芝大营,高仙芝知道经常有人前来找寻李嗣业,不过他相信李嗣业不会背叛大唐,也以为是疏勒军的一些情报,也就没有过问。
李赛也不可能对于自己父亲的安危不管不顾,这二十亲卫里面有八人是李白调教出来的高手,又经过李赛有选择的传授了家传的武艺,实在是战将和技击高手的综合体,李赛派他们和李护去李嗣业身边就是要他们保护李嗣业的安全,有他们在李赛相信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够拖到李赛的救援赶到,何况李嗣业本身也不是省油的灯。
高仙芝对于即将到来的危机却是一无所知,何况就算有所察觉他也不会放在心上,在他看来一切阴谋什么的在绝对的实力前面就是浮云,昨日的前锋战更加让高仙芝得意,所以当李嗣业对高仙芝进言,说吐火罗联军的反应不正常,在最精锐的羽林军都不是唐军同样兵力的对手的情况下,还要和唐军决战,这样只能说明吐火罗的统帅不是傻子就是有所依仗。
高仙芝呲之以鼻,有所依仗只是臆想,吐火罗联军的依仗可能就是他们的人数比唐军多,因为就在昨天傍晚吐火罗国内又来了一批约四万人的援军,使联军的总数上升到了二十三万,这样庞大的军队也给联军上下注入了信心,人数的优势也是一种安慰。
高仙芝就认为这就是联军的底牌了,现在唐军经过了一夜的修整,个个士兵士气高昂,高仙芝就下令唐军出营,通过大营正面的三道大门,唐军列出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出,每个唐军都高唱国殇,整个军队庄严肃穆,杀气腾腾。
对面吐火罗联军也吹响了号角,骑兵和步兵倾巢而出,人数铺天盖地,虽说服装武器并不统一,但是为了生存的权利,这次诸胡也是拿出了全部力量,要与唐军决一死战。
唐军和诸胡联军在怛罗斯平原上摆开阵势,诸胡联军阵形松散,加上二十多万军队实在是非常庞大,黑压压一片将目力所及的草原都遮住了,联军分成三大块,仔细看上去是左中右三路,中路的是吐火罗十二万军队,这也是联军的中坚力量,而两翼则是其余六十三胡国军队组成,仔细看可以看出虽然部队聚集在一起,但是中间还是分成了大大小小的好多部分,这阵势看上去气势逼人,但是懂得兵法的都知道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并不会很高的。
反观唐军阵势,每个唐军士兵都知道自己的位置,阵形紧凑,枪如林盾如海,人如虎马如龙,由于阵形布置紧密,唐军的面积看上去和诸胡联军相差很远,但是每个唐军士兵脸上都没有害怕和恐惧,他们在西域已经用自己的刀枪证明了自己是如何的强大,对面的联军看上去人数众多实力强大,但是唐军认为在自己的刀枪之下一切敌人都将灭亡。
杀气渐渐在双方阵形中弥漫,唐军此时却不在忙着进攻了,人数本来就少于对方,凭借阵形方能与对方抗衡,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平均三打一或者二打一在冷兵器时代可是非常有优势的。
唐军军阵里面驰出一队骑士,背插红旗,手里各执一杆大旗,这队骑士约有两百人,跑至一箭之地便左右分开,一边分开一边将手中的红旗插在地上,这叫做弓手认标旗,也就是拿来测量距离的,因为唐军弓箭手过多,要进行统一的发令非常的困难,因此根据这个认标旗就能做到进入射程就进行射击了。
这队骑士插完认标旗就又在阵前汇合,他们都是马术精湛的骑士,在马匹飞速奔跑的时候还能在马上完成各种动作,有的将手中兵器双手挥舞,只用双脚控马,坐下马和骑士配合默契,进退自如,很多马上的草原民族都佩服这些骑士的马术。
这里面有一部分骑士其实就是突厥或者其他草原民族,加入了大唐军队成为了大唐人,这队骑兵又在阵前汇集,之后齐声用突厥话大喊:“吐火罗的王,我大唐天兵已经在此,昨天是我大唐军先攻,今天你们赶来攻吗?如果不敢,我们高节度使说了,就让那个跟乌龟一样的吐火罗王和他的小丑盟友缩回壳子里面去吧,我大唐军队不和胆小鬼相争。”
如此大喝了三遍,然后又齐声大喊:“对面的胆小鬼们,可敢来战?对面的胆小鬼们,可敢来战?”
穆恩明知这是唐军的激将法,但是还是要打,因为自己有后手,而且如不战就走,那么联盟之势就此土崩瓦解了,联军里面的小部族肯定会穿过吐火罗逃往大食,至于路过吐火罗抢劫了吐火罗百姓,这时肯定的事情了。
穆恩装作怒气勃发的样子环顾周围的诸国首领,问道:“被唐军这样羞辱难道我们联军就没有一个人愿意用唐军的鲜血来洗清的吗?”
周围先是一静,然后众胡全部义愤填膺大骂唐军,都请命进攻唐军,穆恩一看没有冷场,大喜说道:“好,这次就让唐军知道我们的厉害,请左右两翼统帅阿特木和哈桑。杜里各出兵三万,中军也出兵三万,用和唐军人数相当的数量一起进攻。”
众胡将皆领命,各回本军,少顷号角响起,两翼连同中军各有三万马步军脱离大队,在战场前面集结,随后往唐军阵前行进,每个士兵都按照先前吐火罗将军教授的行军方式,每走二十步就一停,然后左右看齐整军,步兵这样调整了几次之后还真的显示除了齐整,显得有模有样了,整齐带来的就是一种催眠式的群胆,随着每次脚步踏在地上发出的轰隆一声,士兵们的恐惧都消失了,整个天地就只剩下了这充满了霸气的脚步落地之声。
步兵迈着步子往前,而其中的两万骑兵则开始在步兵之前集合,和唐军的四万步兵在前,四万骑兵在后的防御阵形是相反的,骑兵要在前面进攻,用速度和冲击力撕开步兵防御的口子,步兵再进行突入。
战马不安的喷着响鼻,集合在一起的骑兵开始加速,骑兵疯狂的打着马,希望能快速的通过这段很短的死亡地带,因为他们都知道唐军的弓箭手的威力,昨天吐火罗的羽林军已经做出了榜样,至于自己的骑弓,别开玩笑了,等能够射出箭的时候已经够唐军弓箭手打击他们两次了。
联军的骑兵和步兵也不是全然没有准备,一些皮盾和木盾装备了骑兵和步兵用来抵挡唐军可怕的弓箭,至于效果如何?那就要看战场上的伤亡了,谁也不知道。
两万骑兵的冲锋让整个草原都震动了,马蹄翻飞带起了大块的泥土,唐军步兵形成了一个宽大的正面,三万长枪兵在军官的命令声中全部将长枪往前斜指,这次是三排长枪往前,其余在后方的长枪兵的长枪则指向天空,闪烁寒光的枪尖形成了死亡的丛林。
站在刀盾兵身后的一万长弓手将箭囊中的羽箭插在身前的地上,手里已经搭箭按弓,前面冲锋的联军骑兵已经接近了插在阵前的红旗,弓箭手的军官们都声嘶力竭的大喊,所有弓箭手都将强弓拉开,斜指向天,第一名联军骑士冲过了红旗,一名长弓手军官率先大喊一声:“放箭。”随即放开手中的弓弦,他身后的一百名长弓手也放开弓弦射出了羽箭。
无数的弓箭手军官几乎不分先后发出了射击的命令,羽箭发出咻咻的声响射向天空,紧接着长弓手们拔出身前地上的羽箭搭上弓弦再次拉弓发射,瞬息之间唐军的长弓手就发射了三波羽箭,这种长弓的反震力道相当强大,急速发射三波羽箭之后弓箭手就要进行休息,否则就会伤到手臂。
不过在第一支见还没有落地时候三波箭就发射完毕了,长弓手抛射的长箭能够射出一百五十米左右,箭只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也不过短短的五到六秒,很快羽箭就落下到了正在冲锋的联军骑兵头上,所有的骑兵在马上都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弓箭防御。
有的骑兵举起了手中的皮盾和木盾,有的用手中的武器在头顶挥舞,还有的似乎比较聪明,利用娴熟的马技往马侧面躲去,尽量减少暴露出来的身体位置。
长箭落下,血光迸现,一切的动作在破甲箭之下成为了徒劳,人体被射穿,鲜血从身体里面喷射出来发出的嘶嘶声,被射中的骑兵和战马发出的惨叫声,战马带人倒地是发出的轰隆声,一连串声响突然迸发。
皮盾和木盾在三棱破甲箭之下基本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往往是破甲箭落下射穿皮盾,运气不好的骑士连手也被射穿,随后箭只穿入身体,骑士在高速奔跑的马上只能发出一声短促的呼叫就落马,一落马就被无数马蹄践踏成肉泥。
三万只破甲箭覆盖了阵前一百五十米出,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地狱般的景象,鲜血在地上横流,未死的失去骑士的战马在乱跑,将死的战马和人在地上挣扎,冲过了这片血肉之地的骑兵面对的是三万长枪兵组成的钢铁丛林,有的悍勇的骑士疯狂的连人带马冲上去,在最后接触的时候一带战马,让战马往枪林上压去,希望能够打开一个缺口。
但是前后由长枪将三个人从一条直线连在一起的唐军左右都有同样的战友,一匹马的冲击被九个人甚至更多的枪兵分担根本没有多大力气,战马连同马上骑士都会被戳出无数窟窿眼,瞬间就失去了生命。
联军骑兵已经很努力和拼命了,但是一步差就步步差,在唐军专门对付骑兵冲锋的枪兵面前已经成为了屠杀的对象了。
长弓手给联军骑兵造成了七千人的伤亡,超过一万的联军骑兵又像是冲到了礁石上的波浪,在长枪兵军阵面前被拍得粉碎,长枪兵阵前马上又被鲜血染红了,很多联军的骑士在这样的血色中也发了狂,用自己的身体希望能够突入长枪兵阵势之中,有些地方的长枪兵手中的枪被战马带着巨大的冲击力冲断,不过很快背后的补充就上来了,后退几步又重新形成了令联军骑士绝望的钢铁丛林。
后面的联军步兵也冲近了,不过迎接他们的是长弓手的又一轮发射,羽箭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白色羽毛的丛林,而底下却是惨烈的地狱,属于吐火罗诸胡联军的地狱。
带着惨重的损失步兵扑近了长枪兵的阵营,如墙一般的双方步兵拍打在了一起,一接触联军步兵和骑兵一样损失巨大,长枪这种武器可比联军士兵手上五花八门的武器长多了,只要往前一刺,就在身上开个血洞,这边的武器还差着长枪兵半米呢,这怎么打?
前排的联军步兵被刺死之后被后面的步兵顶住倒不下去,然后变成肉盾往前推挤,联军步兵拼命的接近长枪兵,将长枪往上或侧面隔开,冲近了就能发挥手中武器的威力了,长枪兵也出现了伤亡。
不过马上唐军就变换了方式,长枪兵后面递来了长盾,这是一种高约两米的大盾,下面呈三角形,上面也是一个三角形,两面都可以往地上插住,两面盾牌一合就形成了一个有效的遮蔽,同时上面和下面的三角形空档就闪电般的伸出长枪,将站在盾前的联军士兵戳倒,不一会唐军前面就形成了一条由长盾组成的墙,在墙前面都是束手无策的联军士兵,骑兵和步兵挤成一团,往前的被盾牌后面刺来的长枪杀伤。
整个战线都是联军吃亏,很多士兵都开始掉头逃跑了,不过他们也知道跑回去就会遇上吐火罗诸胡联军的督战队,那也是死路一条,不过与唐军这段短短的交锋让这些士兵宁愿被砍头也好过进行这绝望的攻击。
穆恩一看这个情况,如果不能马上开始总攻,前面的部队崩溃之后就根本没有再继续打下去的必要了,阿史那骨都鲁也绝对不会在这样的情况下反水的,高仙芝现在手中的骑兵还根本没有动用。
穆恩脸色铁青挥手叫吹响总攻号角,号角声响起之后整个吐火罗联军开始前压,剩下的十三万大军往唐军方向摆出了进攻阵形移动了起来,速度快的骑兵已经开始集结,五万骑兵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骑兵圆阵,步兵则是以千人为单位结圆阵,中间留有骑兵通过的通道,十三万军队铺天盖地的向唐军扑来。
穆恩这时终于看见唐军的骑兵动了,心里一阵轻松,人海战术的作用就是要唐军投入所有的兵力进行战斗,这样阿史那骨都鲁的机会才来了,而联军的机会也才到来,至于要牺牲多少士兵,战争从来就不会不死人的,穆恩从不在乎,只要能够胜利。
第四十八章 怛罗斯之战--血流
高仙芝看见吐火罗联军全线压上,撇了撇嘴对左右将领说道:“看到没有,这就是胡人的底牌了,就是利用人多,这样的军队在我大唐精锐面前就是土鸡瓦狗,诸位将士,建功立业就在今朝了,此战获胜之后我必向皇上请功,说不定百年之后凌烟阁上也有吾等位置,还请诸位努力向前。”
众将都听得热血沸腾,一起躬身说道:“敢不为都督效死。”
高仙芝安排到:“刘瀚统领全部骑军,等下步军和对方后援大队交战之后你可临机处断,找寻对方破绽予以致命一击,阿史那骨都鲁,你率你所部骑兵跟随刘将军,刘将军进攻时你可跟随进攻。”
刘瀚和阿史那骨都鲁领命而去,高仙芝又对李嗣业说道:“李镇守这次就带我镇守中军吧,你的陌刀兵和骑兵就作为后备兵力吧,且看我如何破敌。”
李嗣业躬身领命之后对高仙芝说道:“都督,不如将阿史那骨都鲁置于中军,用我疏勒游骑兵随刘将军破敌。”
李嗣业的意思是将阿史那骨都鲁放在自己的身边就地监视,因为他已经得到李赛的通传,知道有很大可能阿史那骨都鲁会背叛,这次已经是第二次向高仙芝提出了,李嗣业知道高仙芝认为必胜,又对自己有成见,所以将自己留于中军不让抢功,就是怕自己得到战胜吐火罗联军的大功。
高仙芝哈哈一笑说道:“李将军不用多说了,阿史那骨都鲁不会那么愚蠢的,难道不做胜利一方的人要去当失败一方的狗?李将军好好镇守中军,说不定还需要你出马呢。”
说着就大笑离去,不在理李嗣业了,李嗣业苦笑摇头,转身回到自己军中,就吩咐做好准备,李赛派来的二十员护卫已经全身顶盔贯甲正在等待李嗣业,李护已经穿上铠甲骑上战马,和一干游骑兵将领正在等待李嗣业回来。
这时李嗣业一回来就将高仙芝不听自己的劝告一事说与李护等人,李护就嚷嚷起来:“高仙芝这个白痴,无可救药了,管他去死,我们就按佐国说的去办,害怕我们抢功,狗屁,等下就知道厉害了,高仙芝就是一个小人。”
李护还待再骂,李嗣业回收让他住嘴,说道:“等下还是尽量多保住一些士兵,这里的精兵毕竟是大唐的精华所在,能保住一些算一些吧。”
李护悻悻闭嘴,转身将气撒到了游骑兵将领的头上,喝到:“还愣着做什么?快去将骑兵调动着,等下有大仗要打,”
阿苏鲁等人一见李护发飙,全部头一缩就回自己军中去了,游骑兵这一段时间不停的换装,装备已经很不错了,八千骑兵因为高仙芝不爱用基本没有减员,李护带领八千一直在草原上旅游憋得嗷嗷叫的骑兵列阵观看前方惨烈的大战。
这时高仙芝已经带领剩下的两万辎重兵接近了前方步兵阵,辎重兵也是受过军事训练的壮丁,虽然不比职业军人的强悍,但是在周边各胡国来看也是合格的军人了,辎重兵穿着的是木甲,就是用木头和竹子做成的铠甲,用漆涂成黑色,看上去也威风凛凛,只不过防护能力比铁甲差远了,一万辎重兵手拿的是长枪,一万用的是唐刀。
高仙芝带领这两万辎重兵就是接应前方正在鏖战的大唐步兵,这些辎重兵主要是作为替补,而刘瀚这时已经带领着两万唐军精骑和一万五千血狼骑开始往左方迂回,一旦前方步兵顶住对方十多万军队的猛扑,刘瀚就会从敌方肋部突入,一举击溃对方,刘瀚对自己骑兵的攻击力深信不疑。
穆恩亲自带领全部十三万兵力扑向唐军,因为正面正在与唐军交战的部队挡住了,穆恩将十三万军队一分为三,一部全部为骑兵,支援正面的战场,希望能够在正面打开道口子,其余的马军在前步军在后迂回唐军正面阵形的两侧,要彻底的围住唐军。
唐军的应变非常简单,正面的战斗已经发展成了屠杀,唐军从容的扩展步军阵形,将整个步军阵形拉薄,但是正面的布阵范围广大了许多,穆恩的大军就全部在唐军的抵抗范围内了,唐军这是极度自信的表现,阵线的拉长虽然扩大了抗敌面积。但是整个阵线也薄了,敌人一旦突破一个口子就会使整个阵线崩溃。
唐军的弓箭手已经站成了一排,羽箭每隔五分钟左右就是几箭连射,给联军造成了重大伤亡,穆恩的决定十分正确,如果这时候没有果断出击,那么必然先前的九万军队就将崩溃,唐军的骑兵还没有动用,如果在九万军队崩溃时投入,那么整个战局就不可收拾了,现在虽说及时投入了全部兵力进攻,但是穆恩发现一接触唐军的步兵就轻松的顶住了十几万大军的进攻,唐军就像一个大磨盘,不停的将吐火罗诸胡联军的血肉磨碎,不停的吞噬着生命。
穆恩心里发苦,但是现在骑虎难下了,只有将手中全部兵力投入,所有的希望就在阿史那骨都鲁身上了,能否获胜就只有寄希望于阿史那骨都鲁的一念之间了。
阿史那骨都鲁心里也很矛盾,战局很明显是唐军占了上风,唐军的骑兵兜了一个大圈子之后已经从侧面逼近了正在猛攻唐军步军阵线的联军,沉默的唐军骑兵前排的放低了马槊拉下面甲,唐军的面甲比较花样繁多,有鬼怪的也有猛兽的,随骑兵的喜好不足而一,这些职业军人是唐朝最强悍的一群人,他们在这个上面张扬个性没有那个长官会管的。
阿史那骨都鲁看了看远处的步军阵形,高仙芝的大旗在那里,辎重兵已经进入了战场轮换,毕竟唐军步兵只有四万人,要抵挡二十万大军的冲击还是非常吃力的,这时唐军的骑兵已经冲入了联军左翼,犀利的冲击就如同热餐刀划入了黄油,带出一条深深的血胡同,唐军铁蹄下不管是吐火罗士兵还是其他胡国的士兵都只有死路一条,制作精良的骑槊能够轻易的刺穿三个人以上,而且因为槊杆是有弹性的,对于骑士的手臂和体力都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
有的骑士在用长兵器刺穿了数人之后又拔出背后背着的横刀,无数匹练一般的刀光在战场亮起,刘瀚带领骑兵就那么简简单单的一击,整个吐火罗联军就有被分割的危险,如果任由刘瀚带领的唐骑凿穿阵形,那么联军的败势已定了,穆恩知道这时最关键的时候,手里面最强的战力就是吐火罗羽林军了,穆恩亲自带领三万吐火罗羽林军骑兵往刘瀚冲击的方向兜头迎上,同时吩咐在后方竖起三面红色大旗,这就是要求阿史那骨都鲁配合吐火罗联军进行攻击,这也是穆恩最后的手段了,如果阿史那骨都鲁不动手,那么这次战役就会以吐火罗诸胡联军的失败而告终了,穆恩这时才真正见识到了大唐的强军是怎么样的。
说实话,在来到这里和唐军决战之前穆恩还带着轻视之心,唐军击败了那么多的胡国,穆恩总以为是那些胡国军队没用,现在才知道是大唐的军队过于强悍。
双方骑军以火星撞地球之势撞在一起,顿时热血飞洒开来,这是铁与血的对撞,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大唐骑兵对上吐火罗最精锐的骑兵,兵器撞击声,骑士被砍杀到致命要害发出的惨叫,战马的铁蹄声,盔甲碰撞的声响,整个战场都被巨大的噪音和血腥味笼罩,双方骑兵都在舍生忘死的搏斗。
吐火罗骑兵是因为他们的王也在军中,是他们要用生命捍卫的存在,而唐军则是因为整个战局的关键就在于唐军骑军能否突破整个吐火罗联军阵势,所以双方都有必胜的信念,拼杀得异常的激烈。
唐军各方面的优势慢慢的体现了出来,精良的武器,吐火罗骑兵的弯刀虽说也很不错,但是刀身过于薄了,也许对上其他国家的军队不明显,但是对上身穿明光铠的唐军就明显攻击力不够,除非直接砍中唐军的甲胄缝隙,不然就是当的一声兵器碰撞甲胄的声音,唐军依然生龙活虎砍杀过来。
要不然砍中了唐军还反而让自己的弯刀折断了,唐军不但是兵器铠甲上面占了上风,而且这些唐骑都是身经百战的职业军人,在镇守大唐西域边境时不知道和多少异族军队战斗过,他们有百胜的信念,有为强大大唐献出生命的荣誉,杀人搏击的手法娴熟致命。
穆恩清楚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军队远不是唐军的对手,但是现在绝对不容退却,只要这边一退就是全线溃败的结果,他心里暗暗焦急,阿史那骨都鲁为何还不动手?穆恩高呼冲锋,四周的羽林军骑士也豁出了性命与唐军缠战。
阿史那骨都鲁牙齿咬了又咬,刘瀚带领骑军冲入了联军中,阿史那骨都鲁并未带领自己的骑兵跟随冲锋,在这个时候刘瀚也没有注意到阿史那骨都鲁的情况,毕竟刘瀚想也没有想过阿史那骨都鲁居然会怀有二心,阿史那骨都鲁犹豫万分,始终下不了决心行动,看见对面招呼自己进攻的三面红旗已经竖起,他还在犹豫。
咄鲁见状急了,上前对阿史那骨都鲁说道:“大汗,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候啊,现在你没有和唐军骑兵一起冲击对手,已经是众目睽睽了,唐军胜利之后以高仙芝屠杀黑狼部的手段,他会放过你吗?现在只有反戈一击才是自救最好的道路,联军胜则皆大欢喜啊,大汗。”
听了咄鲁一席话,阿史那骨都鲁也是枭雄人物,马上下定了决心,大声道:“好,高仙芝屠杀我突厥人,今天就和他分个生死,马上攻击唐军步军后部,一战定胜负。”
咄鲁大喜道:“大汗英明,咄鲁愿意为前锋,为大汗开路。”
阿史那骨都鲁下令血狼骑兵转向攻击唐军步兵后部,一万五千骑兵回转,往唐军正在和前方吐火罗联军死战的步军军阵后面攻击而去。
咄鲁一马当先,口中高喊:“为被杀的突厥人报仇。”
身后跟随咄鲁的黑狼骑兵一起高呼:“报仇。”就突入了根本没有防备的弓箭手阵中。
这些黑狼骑兵约有一千多骑,都是在温达尔谷屠杀之后咄鲁在草原上收拢的溃兵,此时都满脸决然,将生死置之度外,狂呼砍杀,唐军根本没有想到身后会有这样一只军队能够打击到自己,弓箭手是远程打击兵种,身上唯一的护身武器就只有一把小匕首,面对蜂拥而至的血狼骑兵纷纷倒地被杀,根本不能阻挡片刻。
很快血狼骑兵就突入了唐军长枪兵的身后,面对前面的激烈战斗,后面的攻击就没有办法照顾到了,高仙芝看到这个情况目眦欲裂,心中大骂阿史那骨都鲁,但是现在唯一能够动的就是李嗣业手中的兵力了,前面战场铺开得太长太薄的劣势一下暴露了,阿史那骨都鲁的骑兵轻易的就突破了一个巨大的口子,从这个口子里面一下冲进了约三千人的吐火罗联军。
马上这些军队就向两翼的唐军发起了攻击,身后源源不绝跟进的士兵将这个口子撕扯得更加的大,高仙芝一看战局急转直下,马上派人传令李嗣业回退到唐军大营前列阵等待,就命令开始鸣金退兵。
这时候高仙芝出了一个昏招,正在舍生往死战斗的唐军其实已经全面战局上风了,刘瀚的骑兵已经打得穆恩招架不住了,刘瀚用一万骑兵压制穆恩,穆恩身上黄金铠甲都被砍开了几道口子,头上的金盔都已经被打落,乱军中穆恩并没有看见阿史那骨都鲁的攻击,看见刘瀚已经派出另外一万骑兵插入了联军的后方,联军整个阵形已经被撬动,很多士兵脸色惊慌,已经准备开始逃跑了。
穆恩心如死灰,觉得这次恐怕在劫难逃了,结果正在这时突然听到唐军撤退鸣金,清越的鸣金声音在整个战场上压住了双方激烈的拼杀之声,双方战士都是一愣,唐军被突破的口子其实对于整个阵线来说并是不在中线上,只是在边缘高仙芝只要指挥军队往中间聚拢,同时命令李嗣业手中的步骑一起反击阿史那骨都鲁的骑兵,战局一样可以稳定下来。
结果高仙芝的命令是撤退,唐军不可避免的出现了混乱,骑兵还好些,毕竟是占有绝对优势,想走的话联军还拦不住,但是步兵就麻烦了,本来刀盾兵在几个校尉的指挥下已经缠住了阿史那骨都鲁的骑兵,但是鸣金声一起,前面的长枪兵顿时一松,古时练兵时要求最严的就是令行禁止,不尊号令可是要砍头的,这一松坏事了。
顿时几个地方都被吐火罗联军冲破了,这几处一破唐军的长枪兵就被分割开了,联军这时在人数上的优势就体现了出来,虽然唐军在各级军官的指挥下结成一个个的小型枪阵自保,但是没有了弓箭手的压制,也没有了刀盾兵的配合,优势变成了劣势。
刘瀚率领骑兵突出对方阵形,回头一看,才看见自己步军的军阵已经被完全突破了,联军如海潮一般已经将唐军的步军阵营全部覆盖,刘瀚见状大急,立时催马就要往人群密集之处冲击,想要去找寻高仙芝所在,那里正是高仙芝大旗所在之地,联军这时感觉胜利在望,都想斩杀唐军主帅以为头功。
穆恩这时重新整顿了兵马又向刘瀚冲了过来,刘瀚大怒,翻身又和穆恩战在一处,穆恩深知这时唐军还远远没有到崩溃的时候,这只唐军骑兵是能够扭转战局的,他率领骑兵将唐军骑兵缠住,然后有两万步军也向这边移动,要用骑兵速度起不来的时候用步兵围杀骑兵。
这时双方的战斗就是真正的血战了,每时每刻都有士兵惨叫倒地,面对这样铺天盖地的敌人,最先崩溃的是唐军的辎重兵,这些士兵毕竟没有见过大战,有些连战场都还没有上过,面对这样惨烈血腥的搏杀,很多士兵崩溃了,他们丢下自己的武器,转头向大营方向逃跑,但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