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烈-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杰冲至此地,正好这个院门打开,约有五十多唐军从院中出来,和孙杰撞在一处,两边没有二话,马上开始厮杀,结果唐军死的死降的降,孙杰就带人在这院中休息了。

孙杰露出沉思表情,刚才那队唐军战力不弱,在周军人数占优的情况下也敢上前交战,被杀伤一半以上才崩溃乞降,这已经是唐军精锐的表现了,孙杰一下对这个宅子产生了怀疑,难道这里什么问题?要这么精锐的唐军守着。

孙杰是个想到就做的人,马上吩咐道:“赵光明,你带五十人往这宅子的后门绕过去,守住就行,不要轻举妄动,马畅你马上去将成二带走的俘虏弄几个回来,我要好好问问这宅子是怎么回事?现在我们的功劳足够了,也就不和后面进城的兄弟争功了,这宅子等下进去看看,前面就是五十精锐守住,看来是有点问题。”

马畅是个脸上有块黑记的壮汉,听了孙杰的吩咐也不回声,将手中的横刀插入鞘中,转身出了院门,马畅虽然长相恐怖,脸上一块黑记是让人后背凉,因为这个原因马畅都不爱说话,就算后来杀敌得赏家中有地,媳妇和儿子也有了,还是沉默寡言,但他也算是从安西就从军的老兵了,因为实在识不得字,所以到现在还是个火长。

不一会马畅就带着两个降兵过来了,成二并没有走太远,孙杰一问,才知道这里是李文空囚禁岳州守军将领家眷的地方,这些唐军都是李文空的心腹亲信,本来整个宅子里面家眷有将近一千人,守宅子的唐军有五百多,城上周军攻势最急之时,就抽调了四百人上城去了,后来周军攻进城,又有五十人被派出去找寻李文空去了,孙杰击败的就是这个宅子守军的最后五十人。

派人进去一看,果然,一间间房间中全部上锁,用木板钉牢,只留一个送饭的口子,一家家分开,老弱男女一家人都分开塞进一个房间,打开第一个房间,一阵馊臭差点把孙杰冲了个筋斗,孙杰看着这些军将家眷的惨象,心里气炸了。

第一时间就派人禀报了李护,于是李护知道了岳州武将居然被文官挟持家眷,难怪抵抗如此猛烈,李护下令在城中喊话,让岳州守将出来投降,已经将他们家眷解救,个岳州的抵抗一下就弱了下去,到了傍晚,整个岳州已经被周军占领。

几个周军捆住一名身穿甲胄的将军模样的俘虏来到李护零时行辕所在,李护并没有在行辕之内,而是刚刚处理了一批粮草事宜,正在檐下坐着一个马扎,一手干粮一手汤碗正在用晚饭,抓住俘虏的几名周军在门口和李护的亲兵交谈几句,一名亲兵就进门禀报李护。

李护将手中的汤碗一放,说道:“好,带进来,正要看看这个比较无耻的岳州刺史。”

马上就传来脚步声,两个亲兵架着李文空就过来了,李文空头盔早不知道去了那里,头披散,不过眼神却是凶狠,死死盯着李护,肩头有血迹,到也有几分风骨的样子,不过李护大量李文空却是眼神鄙视。

“你就是岳州刺史李文空,真是不错,不但不降,还握住手下军将家眷,逼其与我军死战,你没有听过我军劝降的规矩?难道不知道城破之时就是全家跟你陪葬之时?”李护声音平淡,但是熟知他脾气的亲兵却是知道,李护大脾气或者大笑等情绪化的时候,都代表他没有杀心,但是当前将军平平淡淡带着骨子里的冷漠和你说话的时候,那么多半是前将军胸中杀气盈胸想要杀人了。

李文空听了李护的话,突然拼命的挣扎了起来,两边架住他的亲兵可是没有客气,手上一使劲,把岳州刺史李文空差点捏得眼泪都掉了出来,“啊”的一声惨叫之后,李文空大叫:“周军残暴,不降进城则斩全家,吾深受皇恩,早已保定必死之心,囚家眷使将士拼命,此乃正道,这些军兵本来就要为大唐不惜一命。”

李护喝到:“住口,无耻之徒,做的卑鄙之事还要说得冠冕堂皇,你不是保定必死之心?为何还活着站在某面前?”

李文空张口结舌,一下说不出话来,架住他的一名亲兵说道:“抓住他的那名士兵说,这厮在家中穿得一身铠甲,将剑横在膝上,见他们进去了之后还说什么今日就是殉国之时,结果拿起剑来想要自刎,却因为怕死割不下去,只是将自己肩头割开了一个小口子,那口子小得还没有一指宽,随后这厮就痛哭流涕,然后装昏。”

这亲兵看来对李文空毫无好感,说话间全是鄙薄之意,但李文空此时满脸的羞愧,看来这亲兵说的却是实话,李护左右的将领亲兵这时看向李文空的眼神就难看了,那种嘲笑鄙视的神情令李文空抬不起头来。

李护也不想在对着这个无耻之人了挥挥手说道:“记住这厮名字,现在城中搜寻这厮家眷,没找到的话记住,打下了杭州灭了南唐总会找得到,先将这厮的脑袋砍了示众,以后找到家眷再将全家送到一处,岳州军将虽然没有投降,但是是被这厮逼迫的,也算情有可原,但我军损失太过,就十抽二斩,不然岂不是白白的损失士兵性命了,在岳州修整两天,两天之后出往长沙进兵。”

李护两天之后大军出,只用了短短的三天就兵临长沙城下,沿途的城池望风而降,而从江都出兵过江的左将军郭北,最大的任务就是拿下杭州,南唐肃宗李亨就在杭州,江都的唐军水军还是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在周军伏波将军何东海的两路水军夹击之下大败,郭北的兵力也不多,不过十万而已,但攻击杭州有其重大意义在,如果能够抓住李亨,那么拿下南唐的最大阻力就扫平了。

郭北全军已经上岸,从江都对岸南下,只要十日就能够抵达杭州,郭北最早就是火字营主将,火字营不光是善于利用火器,而且也是最早的周军工兵前身,到杭州的路上水系纵横,虽然都没有长江如此规模的,但在水网中进军,考验的就是铺路搭桥的工兵的手段了,三万前锋有两万是工兵,对于此次进攻郭北也是做好了准备。

郭北身穿二品武将的铠甲,肩甲的兽头吞口是麒麟,对面坐在马扎上的将领是狮子吞口,那是三品武将标志,那武将的脸色紫棠,下颌短须戟张,正是伏波将军何东海,此时何东海其实与两年前完全不同,一股威势和贵气已经从身上透出。

“何将军,这次大军过江之后你就马上动身,据参谋处的分析,李亨多半会采用这样的方式离开,到时候就看何将军能不能立此奇功,真要能成功,南唐就根本没有什么心气抵抗了。”郭北说道。

何东海的脸上露出笑容,他也希望能够顺利,这最大的功劳就在手中了不是?

“左将军,末将觉得参谋处分析的很不错,李亨绝对不会在杭州被围之前就逃走,不然南唐的军心士气就根本没有了,到时候左将军在杭州狠狠一打,杭州一面临海,李亨的逃路就在海上,末将本来就是海上讨生活出身,大小五百多海上战船远远等着,只等李亨船出来远点,一定将李亨擒住。”何东海想到自己居然能够有擒住大唐皇帝的一天,不由满心都是兴奋,恨不得马上就在海上了。

郭北看出了何东海的情绪,微微一笑说道:“何将军已经是呆不住了,现在渡江也差不多了,何将军可先带一部分船只走,可要仔细谨慎,不要让唐军现了何将军你的海上船队,这样要轻易的抓住李亨可就难了。”

何东海老脸一红,点头应是,擒住李亨现在是对周军最有利的,何东海海上的船队力量很强,但是两年来除了一些商船,何东海在海上基本没有动静,这也是为了麻痹唐军,针对李亨的布局两年前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这只是其中一个方法,李亨从陆路跑了,也没什么关系,反正现在大周比大唐已经强的很多了,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实力,这短短的两年就算李亨是真正的英明神武之君,也捣腾不出一只强军来,何况李亨性子偏软,比好享乐的李隆基的性格都要软些,这样的皇帝要强力将江南几个道整合在一起谈何容易。

所以李亨凭借对自己忠心的文武官员,和一起从长安出来的禁军军队,还是实际控制了杭州,但江南东道自节度使以下,都对李亨有点阳奉阴违,这也是形式所迫,现在大周和大唐孰强孰弱已经是明摆着的了,所有的主动权都在大周一边。

大周不攻击大唐,那么这种偏安的状态就会持续下去,大周一攻,那么肯陪李唐一起死的不能说没有,但是绝对不会多,江南自汉、三国以来,商业已经呈一个飞的上升,到了大唐时,江南的几个地方都是海上贸易的集散地,海上贸易是好大的利润,季节合适的情况下,从泉州出,东去可至东瀛,南下大小琉球可到,来回一趟只需旬月,但利润却是七八倍十倍的来,这样好赚钱,大唐立国五十年,东北一场大战,打得东瀛女王和新罗百济二十万大军灰飞烟灭。

也不知是不是东瀛人有受虐倾向,被大唐打疼了之后,就开始疯狂的崇拜起大唐了,到天宝十五年的七八十年间,东瀛派来大唐的遣唐使不计其数,其中有和尚有学子,有商人,他们不但带来了东瀛的特产,也带来了东瀛的银子,对于大唐来说,文化已经相容的东瀛就是一个最好的商品倾销地,于是海上贸易开始达。

这样带动起来了很大的一批靠海上贸易起家的大商户,这些人有了钱,也就想出自己的政治声音,不少的江南官员都是受着这些商人的贿赂,还有的直接就是这些商人捧起来的官儿,当然日子就很好过了。

喜欢享受不错,但是这样的官儿就缺少了血性,而且对于沿海一带的百姓来说,最底层的忙着怎么填肚子,稍好点的想着怎么能够搭海商船出海一次,能够赚不少,在上面的各船头却是想着怎么能够安安全全的跑一趟海路,打仗,谁爱打谁打去,忙着赚钱呢。

所以李亨这里下面的官员给钱可以,送粮草也行,但是出人就不行了,更不要说李亨一声勤王令,整个江南都带兵前来,这是做梦,李亨这两年也知道江南官员的德行,这次郭北率军来攻,李亨也就没有四处求援,杭州整个城防李亨还是花了功夫的,应该说是尉迟长龚花了功夫,一面临海,三面城墙加高,护城河和钱塘江相连,加深加宽,十数条河流溪流在杭州城外纵横,实在是不利用大军展开作战。

尉迟长龚这两年还是狠狠的训练出来一批军人,加上原来的两万禁军的骨干,新招募了五万募兵,七万人马防御城墙周长不到岳州城规模的杭州,这已经让人觉得非常稳固了,尉迟长龚对守住杭州很有信心,郭北来攻杭州,不可能过江十万,到了城下也还是十万,路上的州县需要分兵把守,到了杭州城下估计就有七八万人马就顶天了。

杭州城中光是正规禁军就有七万人,两万是千里转战的老兵,也是最精锐的部队,这样看来兵力差不多了,何况周军是攻城,那就更加的平衡了,在尉迟长龚看来,此次周军出兵还是仓促了,兵力明显不足,过江之后兵力才不过十万,在杭州城下先消耗周军实力,到伤亡到了一定的时候趁势反击,尉迟长龚觉得自己的计划完全可行,因此力劝李亨留在杭州,要是真的打败周军,李亨也在杭州,岂不是让整个南方都士气大振,要是万一兵事不利,直接放舟海上就是,从杭州钱江码头上船,很快就能入海,到时候南下泉州也好,到其余港口上岸也好,那是很自由的。

为此尉迟长龚还专门准备了一只船队,李亨终于放下心来,就决定留下来看尉迟将军是怎么大破周军的,李亨也急于振一振自己大唐中兴明主,挽狂澜于既倒的名声,于是双方都憋足了劲头准备在杭州大战,至于江南西道李护的全面攻势,李亨也没工夫去管了,也没有能力去管,只能顾着眼前了。

郭北很快就率军到了,杭州城下大军云集。

!#

第10章 大周帝国

第十章大周帝国

长安,安庆宫含元殿,李佐国身穿黄袍,腰间一条玉带环腰,头上只戴了一顶束发金冠,此时李佐国并没有在里面批阅奏折,却是站在含元殿内院的廊下,外面是一个巨大的花园,假山池塘一应俱全,一条带着顶的回廊穿过整个院子,将全部景致连接在一起,在这回廊之中漫步,就能够将院中所有的精致景色收入眼底。DUKANKAN

这时李佐国就在这个廊中,天上正在下着小雨,天空灰蒙蒙的,看得出雨已经是拼了命的大了,但春季的雨怎么都不像夏季的雨一般狂暴,而是带着润泽,雨点一丝丝的落下,将整个花园中的花草树木洗刷得春意盎然,雨中观景正是雅事一件,李佐国也难得休息一翻,身边只有两三个宫人伺候,从来不离开李佐国身边的郑春云则是距离李佐国十步开外,也不影响李佐国的兴趣,站在廊下面无表情。

李佐国所在回廊是一个转角处,有一个石桌子,两三个宫人正在将一块黄色桌布铺好,从食盒中拿出一些佐酒小吃,还有两瓶美酒,李佐国看来是要在次喝上几杯了,郑春云上前,将碗筷摆开,却是设了三副碗筷,摆好之后郑春云挥手让这些宫人退下,只剩自己伺候,看来李佐国不光是赏景来了,还有事情。

少顷,回廊那边有了动静,却是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领路的宦官到了回廊就指了指李佐国所在,就没有陪两位大人过来了,两边回廊自然有李佐国禁卫把守,两人大袖飘飘,没多远就走到了李佐国这边。

“圣上好兴致,这里的景色也是怡人,真是好会享受。”楚天舒和李佐国相熟,所以看没外人,也就随便了,开口没有顾及。

李佐国一笑:“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现在正是春浓之时,赏景之余小酌几杯,可谓神仙逍遥,今日也就不要弄什么君臣上下了,来来,天和坐这边,天舒坐那边。”

李佐国招呼两人落座,称呼却是像在招呼两兄弟,两人虽不同姓,但间都有个天字,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不过犹豫了一息,就大方落座了,两人也不是不知变通的迂腐之辈,抓住个礼仪就要死要活。

三人坐定之后,郑春云上前先给李佐国斟满酒,然后给两位大人斟满,李佐国举杯含笑:“来,你们和朕认识了不少年了,自从来到长安之后,就再也没有时间在一起喝过酒,今日朕就以这一杯谢过两位的辛苦。”

李佐国一口将杯中的酒喝干了,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都不由心中一热,圣上随时都想着自己的功劳呢,连称不敢,也将杯中的酒喝了,三人喝的酒是极品安西春,这是高度数的白酒,看上去清洌透明,但却极烈,喝入口中就如同仰吞红日,只觉得一股暖流直冲腹中,因此有个别名叫做骄阳。

李佐国知道这种感觉是因为本身酒精浓度高造成的,也没有什么奇怪,但现在这种高度数的酒简直就是神一般的琼浆,特别是北方的草原部族,最喜这种烈酒,每年只有烈度没有口感的低质量烈酒都能够卖出好价钱,像李佐国三人喝的这种入口暖而不烈的极品酒,一小坛在北边能换一匹好马,而一坛酒才耗费几何?可见这买卖的价差之大。

李佐国闭口不谈国事,只是和两人回顾原来在安西的旧事,说道高兴处李佐国放声大笑,三人就着面前的小菜下酒,早蒙蒙春雨之中谈笑,虽然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人都觉得李佐国肯定找自己来有事,不过在这种环境下也觉得惬意无比。

酒过三巡,李佐国放下酒杯,楚天舒和段天和想到,事儿来了,李佐国说道:“这边得到的西边和北边的消息都给了你们那边一份,你们是怎么看的?”

楚天舒想要确认一下,问道:“是回鹘和大食的事情?”

李佐国点点头,楚天舒说道:“回鹘派使者到了朔方,李逸将军送来消息,说是不日就会送到,回鹘想对我大周称臣纳贡,只求得到原来大唐同意给他们的草场,臣以为不妨答应回鹘,回鹘本身国力不弱,且也是比较信重诺言之国,西北如能有回鹘这种盟友,可以高枕无忧。”

前几天李逸的折子来了就在朝会上讨论了一翻,当时还有大食的问题,现在西域各国经过这几年的修养,越来越结合得紧密了,因为他们都知道,要是不抱团,估计大周就会赤膊上阵,将自己一口吞了,两个标志国家大食和吐火罗早在去年就结成盟友,此外还有其余的大大七个国家,结成了所谓的西域联盟。

明面上这个联盟是说进行各种商贸来往,其实是针对的谁,那是连一个牧民都知道的事情,虽然大食在经过了几年的内战,安西这边在中间扇阴风点鬼火,两边卖武器粮草,把个强大的大食打了个满目疮痍,要说大食新国王泽尔法尔。阿拔斯没有注意,那是假话,只不过一直以来泽尔法尔有求于安西,也就装作看不见了。

何况到了后期整个大食都对安西的援助形成了一定依赖,不但武器装备要从安西购买,连年的战乱令大食的粮食一半的缺口都是通过安西来购买的,去年泽尔法尔登上王位之后,深知全面依靠安西的坏处,今年开始和吐火罗等国结盟之后,很大一部分粮食改由从这些盟国购买,同时加大国内的恢复。

几年的战争令大食国力衰退,同时欠下了巨额的债务,大食境内的很多矿产成为了还债的抵押品,开采出来的矿石经过简单的处理就运回了安西,在安西变成各种货物武器又卖回大食,这种贸易对于原来大食的手工业是毁灭性的打击,不少大食传统的技艺都跑到了安西境内,安全和有保护的环境和战乱相比怎么也是强得多。

不但手工业破产或者迁移至安西,其余的武器制作、陶器、黄金羊毛工艺品制作等,几乎都转到了安西境内,泽尔法尔是成为了国王,但是除了要在安西人手中开采到几百年以后的矿产,还有手中打仗打得茫然的十几万军队,整个大食几乎都打残废了。

连年内战造成了大食百姓向周边逃命,形成了巨大的难民潮,接受难民最多的是安西,其次就是周边的吐火罗,吐火罗自战败之后,就闷头拼命的发展农业军力,几年之内迅速的恢复了元气,同时通过达伦关和安西一直通商,也获得了不小的好处。

李佐国在中原进行的全面战争,其实不算什么秘密,对于吐火罗和大食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几乎是和回鹘约好了一般,连上回鹘一共二十国,全部向大周请求归服,向大周称臣纳贡,也请大周赏赐。

这一招十分厉害,照原来大唐的规矩,凡是称臣纳贡的国家,表示已经服了,那么就要显示天朝的宽宏了,正所谓对外宽松对内严厉,回鹘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原来才臣服大唐只是国土连现在一半都不到,结果跟随大唐打仗,每年上贡遣使来拜大唐皇帝,结果各种草场土地赏赐下来,回鹘一下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国土,成为了一个控弦三十万的游牧帝国。

这些国家抓的时机就是大周现在正在灭唐,自己闹一闹,为了顺利灭唐,相比李佐国会给点好处吧?前天的朝会就讨论的这个问题,群臣都主张按照一定规格给予各国赏赐,回鹘不是要草场吗?给他就是了,回鹘骑兵也能为大周所用,用荒凉的草场换一个边境的铁杆盟友,很划算,至于大食提出的归还一部分难民,矿产能不能提前收回一部分,还要求在吐火罗和大食之间建立一座贸易城市等等要求。

除了楚天舒和段天和两位文臣之首没有表态,几乎所有的朝臣都是喜笑颜开,觉得刚刚开国的大周居然有如此多的国家上表臣服,简直是四方来朝万国来贺,吉利得不得了,恨不得所有的条件都答应了,才能显示天朝上国的霸气威严。

李佐国当时没有表态,只是命令众人回去好好想想,然后就退朝了,今日请楚天舒和段天和来,问起了这事,两人心中有数,只怕今日就会有个定论,当时朝会要是真的合李佐国的心意,当时李佐国就会同意,李佐国没有表态,表示并不同意赏赐的计划。

楚天舒斟酌了下词句,说道:“臣以为,本来大周现在最重要之事就是剿灭南唐余孽,只要此事做好,那么几十万精锐就能够抽出西进北上,边境再无优,现在不妨对这些国家让点,大军回转该怎么收拾还不是圣上一念之间。”

段天和听楚天舒这样说也点点头,认为楚天舒的考虑十分周到,李佐国却指着楚天舒说道:“天舒,你还是书生气了点,我来问你,如国力军力是大食和吐火罗强,那么这些国家会不会进攻大周?”

楚天舒回答:“当然会。”

李佐国说道:“那么大周强大了这些国家会不会相信大周不会攻打他们?”

楚天舒在边境呆的时间不短,深知一些内情,不要看似乎相安无事,达伦关和安齐斯关两处的周军每隔几天就会出动一次,美其名曰砍柴,其实就是深入大食和吐火罗进行抢劫罢了,这是强国对弱国的天然优势,不关道德,只关乎实力。

楚天舒回答:“我国强,周边的国家必视我国为大敌。”

李佐国双手一拍说道:“对啊,对方强了一定会进攻我们,我们哪怕不去攻击他们他们也会敌视我们,那凭什么来句我服了,朕就要又给土地又给财物?难道朕是笨蛋么?”

李佐国站起身,看着渐渐小了的雨幕,说道:“大周如何立国,前期不过是个打字,兵强马壮,打得全部束手就擒,这天下也就定了,现在得了天下,就要收刀放马,开始和别人讲道德说道理了?就将怎么得的天下忘光了,这就是忘本,对于周边的各国,其实在朕的眼中就是敌人,大周要世世代代的以这些邻居为征服对象,征服了一片土地,那就会有新的接壤的土地出现,只有保持有无穷的敌人,那么大周才能够在不停的征服中走向更加的强大。”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策略中有远交近攻,这很正确,现在这些吐火罗、大食之流,想趁大周正在收拾李隆基父子的时候跳出来威胁一下,让大周退一退,站点便宜,却没想过,大周的国力根本不是他们能够抗衡的,这样做的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灭亡。”李佐国说了一通,口有点干,拿起面前的酒杯喝了一杯,郑春云连忙满上。

楚天舒满脸崇拜说道:“圣上真是自炎黄以来最有雄才大略的雄主啊,对外的气势真是五人可相提并论。”

段天和则担忧的说道:“圣上是武功强大,但征伐打仗对于国力损耗不小,且看强汉征匈奴使得国力一蹶不振,这才是微臣担心的事情。”

李佐国笑了:“司马担心的对,你们什么时候见过朕打仗的时候没有收获的?”

楚天舒和段天和顿时反应了过来,是啊,李佐国自从军以来,每战都是赚得盘满钵满,从来战争没有吃过亏的。

李佐国用食指点点额头,说道:“打仗其实也是要靠这个,有些地方没有必要去占领,不是说凡是看得见的地方都要出兵去占了,要考虑成本和边际成本,战争是手段,不是目的,对于国家来说,一切战争都是为了达到国家利益的目的,才是发动一场战争的最好理由,北方的草原,气候恶劣,对于农耕来说土地贫瘠,那么对待那些部族我们完全可以不去主动发动战争,只进行掠夺。”

李佐国看着两人都听得津津有味,接着说道:“所谓贸易掠夺,其实是配合国家武力的一种强势定位,比如一匹马,草原牧民要卖给我们大周,官方的定价就是一贯,那么牧民只能用一贯卖给我们,这叫强至定价,而他们需要的茶叶、盐等等货物,定价可以很高,这就是强势掌握了定价权的好处,草原民族除非直接来抢,否则他们的一切都会被我们掠夺。”

“而能够利用的土地,则要采用占领的策略,像南诏、大食等地方,路程远根本不算什么,一个帝国的强大与否,其实是文化和经济作为主导,大周现在是一个文明程度非常发达的中心,凡是来到大周的外国人,都会说几句汉话,这还是比较远的国度来的,像东瀛、百济这些国家,国民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话,你们说,要是有朝一日大周一下打下了这些国家,他们会不会很快的认同大周啊?”

楚天舒点点头:“恐怕会,他们都认为作为一个汉人是很自豪的事情,圣上的这一番话真是震耳发聩,所有对外的国事都能够从中找到解决的办法了,微臣服气了。”

段天和也点点头,他也没想到李佐国居然能够说出那么一套东西,现在看来却是是不错的,李佐国却没有什么得意,正色道:“我们大周的每一寸国土都不可白白送给别国,所以无论回鹘提出多好的条件,朕都不会答应的,回鹘想要闹,可以,就让回鹘去找李逸闹吧,看看李逸怎么收拾他们,至于大食和吐火罗,”李佐国脸上露出了笑容:“我早就想收拾了,大食是强国,我们还抢夺了大食的呼罗珊地区,之间不会有永久和平的,消耗那么长时间的国力,泽尔法尔这个国王脑子不好使啊,就想要跟朕来谈条件了,都以为打个李隆基父子我李佐国会很吃力,简直是笑话,李隆基父子就是土鸡瓦狗一般,楚司空,明日开始你就命你手下四夷馆的官员和回鹘、大食的使者去扯下皮,现在朕谅他们不敢动兵,就拖着吧,反正南边不需要多长时间就能全部解决了。”

在李佐国和楚天舒段天和两人在宫中定下对回鹘等西边国家的策略之时,三路大军的禁军简直是无比顺利,李护的兵力最雄厚,整个江南西道在李护一天之内拿下长沙郡之后,就基本没有悬念了,李护马不停蹄,全境打下江南西道之后,兵力就直下岭南道,整个大唐,岭南道的兵力最少,对于大唐的归属感也差,因此李护也是一切顺利,两个月的时间就基本扫平了三道。

而大唐的皇帝李隆基和李亨父子,这一对父子几乎在同一时间做了阶下囚,不过被俘的方式却是不同,李隆基在益州被李麒率军围住,第一次劝降之后李隆基直接降了,同时投降的还有剑南道节度使王翌,李麒得了李隆基大喜,连忙连夜派人押送李隆基回长安。

而李亨,则是在杭州攻城战中,只两天郭北就攻破了杭州的外围城墙,七万唐军直接损失一半,李亨没想到周军的战斗力这样强悍,认定杭州守不住了,于是就乘船想从海上逃走,结果刚出了钱塘海口,就迎头撞上了何东海的舰队,于是在被打沉了七艘船之后,连带乘坐李亨的船一共十三艘船降了,何东海生擒李亨。

三天之后杭州全城告破,大将尉迟长龚自刎,至此,唯一的一只从北面退回的强军禁军全军覆灭,两代皇帝李隆基和李亨全部被擒,李亨的弟弟,福王李瑛在泉州直接宣布投降大周皇帝,并将李亨的家眷献出,至此,整个南方基本平定,大周灭了大唐在南方的全部根基,大周统一了大江南北,真正的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帝国。

!#

第11章 大唐终结

第十一章 大唐终结

江南的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