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十年代彪悍媳妇-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香娟过去帮牛牛坐下,给牛牛整理披在他身上的小被子。
棚子现在还没客人吃饭,比较冷清,周程宁跟着爱人,搬了张椅子坐在牛牛旁边,夫妻两个就坐在牛牛身边,和牛牛互动。
牛牛被爸爸妈妈围观也没有不好意思,一岁多的小娃娃就没有不好意思这种情绪,呜呜嗷嗷和爸爸妈妈说话,一时没心情看外面的雪。
“妈妈!爸!有客人!”瓜瓜一惊一乍的声音响起。
徐香娟和周程宁都站起来看是什么情况,就见瓜瓜先进来棚子,后面跟着苗苗和她爷爷奶奶。
苗苗奶奶开口:“下雪天,中午家里懒得开火,就在这边吃,娟,我问瓜瓜今天卖不卖饭,瓜瓜说卖的。”
主要还是孙女提过瓜瓜家的麻辣烫,虽然没有经常说,但他们老两口知道孙女想吃,今天下雪就带孙女过来了。
下雪天虽然路难走,但离得也不远,几步路的事。
“婶子,的确卖的,包子馒头都有,这里是麻辣烫的菜,挑好我就去煮。”现在十点多了,虽然有点早,但烧完也差不多吃饭的点。
现在也不像后来部分上班族朝九晚五,早上九点上班,快九点才匆匆忙忙吃完早饭。
村子里大家都是五六点就能起床,晚上睡得早,早上也醒得早,现在离吃完早饭的时间也过去几个小时了。
苗苗爷爷奶奶坐下了,还是奶奶在问:“有炒粉干吗?”
徐香娟:“粉干有的,可以现炒,不过需要点时间。”
苗苗爷爷开口:“苗苗想吃什么菜自己挑。”
周程宁见有活来,和爱人说了声,先去厨房间热锅。
现在冷锅冷灶,热好了才方便爱人烧。
苗苗很纠结点什么,瓜瓜在棚子里听的多了,知道麻辣烫怎么卖,推荐苗苗买素的,然后又说每个都好吃,每个都能来点。
两个小朋友个子不高,徐香娟就帮苗苗拿菜了,听女儿的话,觉得女儿还挺适合去做销售的,嘴皮子过于利索。
瓜瓜说了素的菜五毛钱一斤,苗苗对斤的概念不是很清晰,但瓜瓜说了每个都好吃,她每个都想尝尝,最后也每个都让阿姨夹一点。
全都点了一遍,筐里有点东西了,等妈妈称好,瓜瓜做主,让妈妈给苗苗夹了些面条。
徐香娟没说什么,还是按照称好的四毛钱算。
炒粉干固定价格8毛钱,苗苗爷爷奶奶还点了一对馒头。
徐香娟:“叔婶,麻辣烫会比较快,粉干需要点时间,待会儿馒头和麻辣烫一起给端过来。”
说完徐香娟拿着菜去厨房间,牛牛她放心着呢,有瓜瓜在。
瓜瓜和苗苗没事了,去找牛牛说话。
爱吹牛的瓜瓜让牛牛喊她姐姐,牛牛乖乖喊姐姐,苗苗觉得很神奇,瓜瓜说是他教牛牛说话的。
接下来就是瓜瓜接受苗苗的吹捧时间。
牛牛跟在旁边说话,苗苗不知道弟弟在说什么,瓜瓜还能随时给翻译。
“还真有客人来吃饭。”吴彩凤惊奇。
今天下雪,想着女儿外孙们可能还在被窝里头,吴彩凤就没来太早,这个点来,是想着饭点或许有人来,她和老伴能帮点忙。
苗苗奶奶:“下雪天,家里也懒得开火了,就到这里吃。”
吴彩凤:“走路可得小心点,点好了吗?”
苗苗奶奶:“点了,娟在厨房间做呢。”
“爸,妈,你们过来了啊。”徐香娟给端着食物的周程宁打伞,到了棚子和爸妈打声招呼就继续回去炒粉干了。
粉干刚加了水,再炒会儿就好。
给苗苗爷爷奶奶端菜还特意加了两口空碗,这样爷孙都能吃到。
苗苗爷爷奶奶也是老实人,家里很节俭,基本没有在外头花钱吃过饭,来一次当然得好好招待。
苗苗本来在夸瓜瓜,见吃的来了,和瓜瓜说一声先去吃饭,就跑到爷爷奶奶那桌坐好。
没有苗苗在,瓜瓜就继续教牛牛说话。
有姐姐和自己说话,牛牛不孤单,说话的兴趣更加浓烈。
赶饭点的时候真的来客人了,基本都是一家子过来,两个人过来都都是端着碗,买碗麻辣烫回家,一个端麻辣烫一个撑伞。
家里大人忙起来都感觉不到冷,周程宁几次想解开扣子,敞开外套,他热,徐香娟不让,就怕他感冒着凉。
“妈妈,我和牛牛饿了。”苗苗和她爷爷奶奶都吃完饭已经走了,瓜瓜开口叫妈妈。
她没吃午饭,没力气找苗苗玩。
“饿!”牛牛跟着附和。
“妈妈给你们拿馒头垫肚子。”徐香娟这会儿还没空烧自家的午饭,瓜瓜和牛牛说饿了,她直接从搬到棚子的蒸笼里拿出一个大馒头,掰了小块给牛牛,剩下的瓜瓜吃,让瓜瓜看着点弟弟。
牛牛吃东西慢,等瓜瓜吃了一半,牛牛手上的还没吃多少。
第83章 083
牛牛吃东西比瓜瓜斯文多了; 用斯文形容小娃娃很少见; 但牛牛口水泡食物的吃法比起姐姐大口不怕噎着的吃法,的确斯文。
期间徐香娟看两小只都乖乖吃东西没喊饿也没闹腾; 心说真乖; 没给妈妈整事,可以有奖励。
等空下来的时候; 客人也走得差不多。
牛牛瓜瓜都把自己的馒头吃完了,挨到吃午饭没再喊饿。
徐香娟中午偷懒; 给牛牛泡了奶粉; 瓜瓜跟着大人吃午饭。
“我们牛牛真棒; 都把奶喝完了。”徐香娟摸摸牛牛软绵绵的头发; 夸牛牛。
牛牛知道妈妈在夸他; 可爱嘟嘟的脸蛋露出笑容; 让人看着非常治愈。
“妈妈,我也棒,饭吃完了。”瓜瓜特意把自己的小碗举起来给妈妈看。
妈妈不能光夸弟弟不夸她,她一粒米饭都不剩; 全吃完了。
徐香娟:“我们瓜瓜也棒; 下午好好待在家里; 不要出门; 雪越来越大,外面路太滑了。”
怕滑倒是一个; 还怕下雪天小孩走丢了。
瓜瓜吃过大半个馒头; 午饭没吃多少; 她和牛牛吃完饭了,大人们也才吃到一半。
“妈妈,滑倒不疼,我有雨披。”早上她就滑倒过。
徐香娟:“有雨披下雪还是会淋着,回家人都是湿的,妈妈还得专门给你洗衣服,下雪天多冷啊,妈妈手会冻着。”
嗯,爸爸手也会冻着。
雨披是今年秋天买的,家里以前用的不是伞就是蓑衣,不会专门给小朋友弄个小蓑衣,她后来去百货大楼看到了小雨披,就给瓜瓜买了件。
瓜瓜很喜欢自己的小雨披,刚买来那段时间整天都盼着下雨,一下雨就穿着雨披跑进雨里。
每次都是徐香娟大声凶了,瓜瓜才回来,即使妈妈凶了她也不怕,屡教不改。
现在下雪天简直能说无法无天。
“那我等雪停了再去找苗苗玩。”上午瓜瓜也玩够了,雪停了可以找苗苗打雪仗。
徐香娟想着虽然雪停也容易滑倒,但总比下雪好,答应了:“下午乖乖写字,妈妈晚上烧猪肉给瓜瓜吃。”
瓜瓜:“好妈妈!吃猪肉!”
瓜瓜听到猪肉,完全听话了,一点意见都没有。
她家女儿就是见猪肉眼开的,徐香娟:“瓜瓜现在和弟弟说会儿话,弟弟还不会说话,你教弟弟说话。”
还是瓜瓜有耐心,她忙起来真是话都不想说。
“我知道啦妈妈!”瓜瓜对于教弟弟说话的确很有耐心,因为教弟弟说话,弟弟会说了,她会很有成就感。
吴彩凤不解,今天外面下雪,自行车都不方便骑,那些带走的客人肯定要走回去,费那个力气不如自家烧点吃的,“娟,今天中午咋那么多人呢?下雪天出门不是太累了吗?”
徐香娟:“妈,我们这儿不是年年都会下雪,下雪很特殊,大家都愿意花钱。”
这场雪过去了,今年八成不会再下雪。
以前她记得一事,就是下雪天她们家人都很兴奋,妈还特意做了好吃的,就因为下雪。
瑞雪兆丰年,他们这儿几十年都没有过雪灾,所以雪是个好玩意。
吴彩凤转过脑筋来,能理解女儿的意思,“那为什么下午三点之后就关门了呢?”
趁着能赚钱多赚点不好吗?
徐香娟:“妈,你看雪越下越大,天也越来越黑,天黑了谁还愿意出门?”
现在是年边,田里没有活干,出去外面打工的也纷纷回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中午吃点好的,买麻辣烫当菜或者专门吃麻辣烫,但这前提也是在中午,晚上愿意来的不多。
吴彩凤听女儿的话,觉得很有道理,“还有那么多门道呐?”
徐香娟:“妈,为了赚钱,就得想的多。”
钱要赚,但不能死脑筋去赚,偶尔还是要动脑筋的。
。。。
这场雪下了两夜一天,雪堆得厚,小孩子们都跑出去打雪仗滚雪球,瓜瓜也在其中。
徐香娟拽不住向往自由天地的瓜瓜,只是一遍又一遍耐心叮嘱瓜瓜小心点。
“娟,屋顶上的雪要不要扫掉?”周程宁在扫院子里的雪,问爱人话。
徐香娟擦着窗户,“不用了,屋顶上的雪等它自己化了。”
周程宁:“嗯,那我就扫院子里的雪,棚子一圈的雪我也会去清扫。”
徐香娟:“先拿把大铲子铲雪,之后再用扫帚。”
周程宁:“行的娟,我晓得。”
夫妻俩配合干活,各司其职。
等周程宁出去院子去铲雪扫雪,徐香娟则是在整理蔬菜肉,准备摆到外面去。
牛牛还在睡觉,他们两个早起来干活的,可不能等牛牛睡醒,不然看到这一片皑皑白雪,都不知道要怎么叫唤了。
昨晚上看着还好,今天雪就积了很厚一层。
爸爸妈妈摆好食材,牛牛才醒来,醒来被爸爸抱去吃早饭,看到外面雪白的一片天地,兴奋大叫。
尽管院子里的雪已经被清扫,但不妨碍牛牛看到屋顶上的雪。
爸爸长得高,他就看得远。
去到院子外面的棚子,牛牛看外面地上有雪,想要从爸爸怀里蹿到地上去,周程宁觉得牛牛是年少不知雪多冷,给牛牛放雪地里滚一圈,一准变成小胖雪球。
心里想想就好,不敢做,周程宁直接把挣扎想下地的小胖球抱到棚子喂早饭。
现在家里棚子是牛牛的第二吃饭地点,第一是厨房间。
“娟,我们大概卖麻辣烫到什么时候?”他不知道爱人的安排。
虽然现在每天都很充实,但他还是想有和爱人相处的时候。
那时候是没有家里的生意,只有休息和牛牛偶尔的破坏气氛。
徐香娟:“其实过年是赚钱的好机会,看情况吧,过年包子馒头得大量预订才做,麻辣烫卖到正月二十七,正月二十七过去,等正月十五之后再开始卖。”
馒头肯定还是主力军。
正月初十是自家男人生日,休息一天的话,不如连着休息几天,歇够了,上班的上班,卖麻辣烫的买麻辣烫。
“娟,不要忘了咱家在镇上租店面的事情。”他真正关心的是这个。
“等过完年再说,我会让爸问问。”其实现在家里棚子名气已经打了起来,有稳定的客源,也有慕名而来的客人,但去镇上客源会更多更广。
她考虑的不是要不要在镇上开个店,考虑的是能租到哪。
家里烧的东西多,需要租大店面,这样租金费用不少,可不得今年趁着过年前多赚些。
“好的娟,爸问到了你记得告诉我。”
“我会记得。”
中午时候,丁丽带着丈夫和一双儿女过来,“雪可终于停了,到你们这儿还真是不容易。”
今天不是因为去看长辈路过,是专门过来吃麻辣烫的。
自从儿子和女儿说麻辣烫多好吃,女儿就整天缠着妈妈要吃麻辣烫。
他们两口子答应女儿有时间就去,好不容易有时间,遇着下雪,他们家离这边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总之雪停了,也把女儿带过来了。
丁丽女儿童姜娜比儿子童姜林小,不过看着还是比瓜瓜大几岁的。
童姜娜小朋友由哥哥童姜林带着,也熟练开始选菜,她选荤,哥哥选素。
徐香娟:“丁姐,雪还没化怎么就过来了?”
丁丽:“小缠人精缠得紧,雪停了非要过来,谁叫她没来过。”
徐香娟理解,毕竟这一家子住得的确远,不像附近家,下雪都能过来,小朋友馋了,凶一点的爸妈能唬住,不凶的爸妈可不就只能依着孩子,“那丁姐中午还要吃米饭吗?”
这家人爱吃米饭的,她记着呢,她爸妈去捞鱼了,家里人手不够,但米饭她已经焖好。
“要的,今天来三碗米饭,麻辣烫就烧成一盆,空碗再拿一个。”丁丽看两个小朋友叽叽喳喳讨论吃什么,干脆过去帮忙,她夹得豪迈,一筷子过去就抵上小朋友们挑半天的量。
“好的。”徐香娟瞧着那量,是够烧一盆的。
最后称好是六元,简直大手笔,烧起来可得费时间。
除了镇长这一家,徐香娟还没遇到过专门要米饭的,看来中午又没有剩饭了。
可能活泼的小女孩天生自来熟,童姜娜见到瓜瓜,主动和瓜瓜打招呼,“你好,我叫童姜娜。”
瓜瓜知道自己大名是周以沛不是周瓜瓜,姐姐问她,她就回答:“你好,我叫周以沛,小名瓜瓜,我弟弟叫周以览,小名牛牛。”
“嗷。”牛牛坐在椅子里,知道弟弟和牛牛都是他,应了一声。
童姜娜:“瓜瓜,我的小名叫小姜,我哥哥是大姜,我今年一年级,你呢?”
瓜瓜:“我今年幼儿园中班。”
童姜娜:“那我是你姐姐。”
瓜瓜:“小姜姐姐知道汐汐姐姐吗?汐汐姐姐也读一年级。”
瓜瓜自己就牛牛的姐姐,倒不太在意叫别人姐姐。
“王汐吗?”童姜娜知道名字带这个读音的,只有王汐。
瓜瓜:“嗯!汐汐姐姐叫王汐。”
童姜娜:“是隔壁班的,我认识她,我们一起上过课。”
小学就那么丁点大,童姜娜小朋友认识的小女孩很多。
瓜瓜:“我和汐汐姐姐是好朋友,我有去找汐汐姐姐玩。”
童姜娜:“那以后瓜瓜你找王汐的时候,也来找我,我们一起玩。”
“嗯!”
听瓜瓜应了,童姜娜小朋友又道:“我也叫上王汐去找你玩,幼儿园是吧。”
“对的,就在旁边。”
两个小女孩聊得好,童姜林小朋友觉得没办法和小女孩聊天,就和牛牛这个小男孩讲话。
第84章 084
童姜林没办法融入小女孩们的讲话; 而且觉得他是男孩子; 才不和喜欢玩娃娃戴头花的女孩子说话。
转头找小男孩牛牛说话。
但说了一会儿,童姜林小朋友就觉得自己实在太傻了; 找不会说话的小男孩讲话; 比融入女孩子对话还难。
牛牛听不太懂陌生的哥哥在讲什么,但哥哥和他说话了; 他就跟着啊啊嗷嗷,算是在对话。
小姜和瓜瓜没聊多久就和小姐妹似的; 手牵手出去玩雪了。
两个妹妹去玩雪; 童姜林跟着去了; 他也要玩雪。
丁丽看不住小孩; 随他们去; 和自己男人没什么话讲; 就去逗因为哥哥姐姐们都出去,嗷嗷叫的牛牛。
陌生阿姨和自己说话,牛牛停止嗷嗷叫,开始叫妈妈。
小娃娃叫妈妈叫得哭出来了; 丁丽只好出去和不远处正在跟哥哥姐姐玩雪的瓜瓜说; 牛牛哭了; 瓜瓜喊妈妈过来吧。
瓜瓜听到阿姨的话; 去厨房间喊妈妈,妈妈没喊过来; 把爸爸喊来了。
周程宁抱起椅子里的牛牛:“不好意思; 小朋友不懂事; 我这就抱走。”
牛牛被爸爸抱着不叫唤了,只是脸上还有泪珠,太委屈了,哥哥姐姐们都不陪他玩。
委屈的牛牛直接把脸埋在爸爸肩头,周程宁抚了抚牛牛的后背,带牛牛去厨房间。
出去棚子牛牛又抬头,还能看到哥哥姐姐们在玩雪,牛牛嗷嗷叫几声,哥哥姐姐没有一个理他的,顿时更加委屈。
父子俩离开,丁丽回头问童粮高:“我有那么吓人吗?”
童粮高:“不是你吓人,是小孩子们都出去了,没人和牛牛玩他才哭的。”
“你说的有道理。”丁丽觉得就是这个原因。
。。。
“怎么了?”徐香娟还在烧麻辣烫,自家男人抱着牛牛回来,她询问牛牛的发生什么。
小家伙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
周程宁也没想到牛牛那么小年纪就能感觉出自己被“排斥”了:“小孩子们玩雪没有带他,他不高兴。”
刚出棚子牛牛朝着哥哥姐姐方向叫唤,他就知道了。
“妈妈。”牛牛张开小手臂想要妈妈抱,跟妈妈说自己多委屈。
徐香娟现在还不能抱小孩:“牛牛乖,妈妈烧好就抱牛牛。”
一家人的麻辣烫好了,的确有一盆,徐香娟又盛了三碗饭并一个空碗,全部放托盘里,食物周程宁来送,手空出来了,徐香娟抱牛牛:“阿宁,你走路小心点。”
周程宁:“好的,这饭菜还没牛牛重,我会小心的。”
麻辣烫和饭上来,大姜小姜去吃饭,徐香娟没有立马去做自家午饭。
让阿宁抱着牛牛,她带上瓜瓜,一家人到外面。
“娟,你要给牛牛玩雪吗?”周程宁抱着牛牛,看爱人给牛牛卷袖子,难免会产生这种猜测。
瓜瓜正在滚小雪球,听到爸爸的话:“妈妈,牛牛都不会走路,而且牛牛怕冷。”
本来见到雪想爸爸把他放下去的牛牛,被妈妈卷袖子的行为整懵了,一个字都没蹦跶出来。
“阿宁,把牛牛放地上。”徐香娟给牛牛卷好袖子露出小手。
牛牛年纪小,手小,根本没有手套可以戴,他自己也不会手揣口袋保暖取暖的动作,所以冬天天气冷,只能靠比自己手长的袖子保暖。
周程宁听话把牛牛放雪地上,这会儿牛牛还是抓着爸爸的腿,不过并没有像以前抓那么牢。
牛牛抬起小脸一会儿看看妈妈,一会儿看看爸爸。
徐香娟蹲下去,视线和牛牛齐平:“牛牛想玩雪就玩,爸爸妈妈还有姐姐陪你玩。”
抓了一把雪,徐香娟给搓成一个小球放在掌心,送到牛牛面前。
牛牛抬起小胖手去碰妈妈手里的雪球,很快因为冰凉的雪缩回手。
但实在太想继续玩了,牛牛又伸手去碰雪,碰一下很快又缩回去。
来来回回几趟,牛牛玩开心了,笑哈哈。
又一次无法理解小娃娃的笑点。
瓜瓜也滚了个雪球给弟弟玩,姐姐的雪牛牛同样会去碰,碰到雪依旧条件反射缩回手,瓜瓜觉得弟弟这样还挺好玩,有时候牛牛没碰雪,她还主动把雪送到牛牛手里。
最后徐香娟让牛牛自己摸地上的雪玩。
看着地上一堆雪,牛牛尝试两只手都不抱住爸爸的腿,自己站着。
周程宁跟着蹲下来,托住牛牛,给牛牛当后盾。
“妈妈,牛牛这样会长冻疮的。”瓜瓜出声。
牛牛听到姐姐声音,又不敢往雪里扑了,不是很懂什么意思,但姐姐好像不让他玩。
徐香娟:“瓜瓜你还说弟弟,妈妈整天说你,你听进去了吗?”
他们家瓜瓜就是这么一个双标小孩,弟弟和她就要两套标准。
牛牛以后是个文静小男孩,她这个当妈妈的不可能同一套法子用在两个不同性格的孩子身上,不过只是教育孩子方面,和双标没关系。
女儿就是十分清楚的双标。
瓜瓜:“我和牛牛不一样,我的手比牛牛大,还比牛牛的硬。”
牛牛小手真的能用柔若无骨形容,徐香娟手不大,也不纤细,有点短有点肉,和周程宁的比起来简直是小孩手,但就算“小孩手”,她的手也比瓜瓜大不少,瓜瓜就会和小她三岁的弟弟比。
徐香娟开始妈妈教育:“爸爸妈妈的手也比瓜瓜大,比瓜瓜硬,但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玩雪?因为爸爸妈妈在瓜瓜这个年纪,也不听话去玩雪,手上长了冻疮,手肿了,还痒,比蚊子咬了还痒,挠还会流出来东西,特别难受,所以爸爸妈妈再也不玩雪了。”
牛牛小脑袋一会儿转姐姐一会儿转妈妈,帽子都歪了遮住眼睛,周程宁将牛牛帽子重新戴好。
瓜瓜不想听话就会选择性小哑巴,装聋作哑,徐香娟也不继续教育她了,让牛牛去玩雪。
姐姐和妈妈都不说话,牛牛注意力又到了地上的积雪。
现在是以牛牛为中心的,大家都在看着牛牛,牛牛不再是那个哥哥姐姐们都不要跟他玩的小朋友。
徐香娟和周程宁有的是耐心,哥哥姐姐们都去吃饭了,瓜瓜也有耐心看弟弟玩。
牛牛开始犹豫,后来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看着他,有了勇气,本来很小一只,也学着爸爸妈妈蹲下去,不蹲不行啊,不蹲只有整个人扑在雪上才能碰到雪。
周程宁在背后配合。
两只小胖手按到雪里,很快缩回来,小小的身子也没了往时的迟钝,飞快站起来还转了身,雪地上留了个非常浅的小手印。
周程宁以为牛牛是想他抱,他就抱着牛牛站起来。
爸爸好心抱起牛牛,牛牛怎么对爸爸呢?
牛牛两只小胖手贴着爸爸的下巴,取暖。
湿冷的小软手倒不至于像大人的冰手一样刺激,但是……“坏小子,难怪妈妈在的时候要爸爸抱,坏小子!”
平时也没见对爸爸那么热情,原来热情是有目的。
周程宁往儿子牛牛的屁股拍几下,没用力拍,牛牛还被拍乐了。
徐香娟则是忍不住笑出声:“爸爸脸热,牛牛知道凑爸爸脸上取暖,瓜瓜跟妈妈回去,咱泡热水,比爸爸的脸舒服。”
“对,还是热水舒服。”瓜瓜被妈妈牵着手,跟妈妈走了。
牛牛已经玩过雪,小胖手朝着妈妈和姐姐离开的方向指,示意爸爸跟上。
周程宁故意多站了一会儿,等牛牛急得呀呀叫,才缓慢往厨房间方向走。
全家就周程宁没碰过雪,徐香娟给瓜瓜和牛牛都泡了手,普通温热的水,没有加什么奇怪的东西,洗完手给两个小家伙擦干。
得亏她没来例假,不然在雪地里这样一折腾,肚子肯定疼起来。
给牛牛瓜瓜洗完手,徐香娟去炒菜做午饭,让周程宁抱着牛牛待在棚子里,这样待会儿有客人过来也能招呼。
饭已经好了,徐香娟还是从棚子里抓些菜来炒的,因为锅热着,菜很快炒好。
中午本来要在厨房间吃,瓜瓜说想到棚子里吃,徐香娟没反对,把菜端到棚子里吃。
早上把院子里的积雪清扫干净,就是防止送菜的时候摔倒了。
下雪的时候没办法,只能小心再小心。
他们一家人开始吃饭的时候,丁丽一家人还没吃完,“娟子,还有饭不?我们要再添碗饭。”
“还有一碗饭,丁姐碗给我,我盛过去。”饭都端来这边了,丁丽要添饭,徐香娟给她盛好,饭盆里剩下的是一碗的量,盛完今天就没饭了。
丁丽从口袋里拿出一毛钱要递给徐香娟:“一毛钱。”
徐香娟:“丁姐,不用,你们都买那么多麻辣烫了,添饭不用钱,我坐回去吃饭,你们也继续吃。”
丁丽也没把这一毛钱推来推去,收回来,道了声谢,继续吃饭。
饭后丁丽一家人没马上走,吃撑着了,瓜瓜吃完饭就让哥哥姐姐陪她出去玩雪。
有爸爸妈妈在,而且已经玩过雪了,牛牛也没那么羡慕哥哥姐姐们,吃完午饭安安稳稳坐在爸爸腿上。
丁丽没事情,感叹起这边离得远,毛董村又大,吃饭要闲下来或者去看望小朋友们的爷爷奶奶路过,别的时候是真没工夫专门跑过来吃顿饭。
徐香娟:“丁姐,我们明年会在镇上租个店面,到时候应该会方便不少。”
镇长一家算是大客户,说了没准以后经常会来光顾。
童粮高是镇长,乡政。府上班,想来他们一家住的应该离镇上学校不远。
丁丽:“店面找好了吗?”
徐香娟:“没呢,准备明年让我爸帮打听。”
丁丽:“想在什么位置呢?”
徐香娟:“打算离学校近点,女儿在读幼儿园,儿子也很快要读幼儿园了,孩子们爸爸在中学当老师,离得近也方便照顾。”
丁丽:“学校附近我爸妈有间空屋子,因为之前建学校,建屋子的多了,那边田没多少,我爸妈又是老农民,搬到另一处去了,那里空着,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那感情好,改天有空就去瞧瞧。”徐香娟没当真,嘴上应了一句。
她觉得丁丽只是嘴上一说,她当真也不会有什么结果。
等几个小朋友玩回来了,丁丽一家人才离开。
周程宁去洗碗,徐香娟则是煮鸡蛋茶给他喝。
给丁丽家添的那碗饭本来是周程宁的午饭,他中午一般吃两碗,客人要了他没说话,但只吃一碗饭他下午肯定会饿,她得再煮点东西才行。
鸡蛋茶放桂圆,徐香娟先煮的桂圆,桂圆也能填肚子,等汤沸了,打三个鸡蛋下去。
瓜瓜看她煮鸡蛋茶,表示也想吃,她就给瓜瓜打一个,剩下两个阿宁吃。
第85章 085
瓜瓜不喝汤; 把自己那个鸡蛋吃完就出去玩了; 徐香娟喂牛牛喝了点汤,剩下的周程宁一个人解决。
徐香娟:“如果还饿的话; 自己拿饼干吃; 你知道放哪的,别被瓜瓜或者牛牛看见。”
被瓜瓜看到; 不仅要吃,还要“教育”爸爸妈妈。
“嗷嗷。”牛牛听到自己的名字啦。
周程宁:“娟; 我知道了; 鸡蛋茶甜。”
徐香娟:“太甜了吗?”
周程宁:“没有太甜; 刚好。”
“让我喝一口汤试试。”徐香娟真怕自己煮甜了; 直接用周程宁的勺子舀汤喝。
刚刚瓜瓜没有表现出来; 毕竟是只吃一颗蛋; 鸡蛋如果甜进去,那真是完了。
周程宁:“娟,刚好的,我爱喝。”
“还行; 没有很甜; 爱喝我下次再给你煮; 下午爸妈过来; 会给咱家送几条鱼,我等下要出门买菜; 我买菜的那段时间你就看着家里的棚子; 爸妈来之前都别做生意; 你一个人忙不过来,瓜瓜又坐不住,牛牛还得带。”
尝过鸡蛋茶,徐香娟顺便说了下午的安排。
周程宁:“娟,雪还没化就去买菜吗?路上骑车不安全。”
徐香娟:“我不骑车,我走路去,对了自行车不好骑,三轮车也可以骑,我到时候看看吧。”
市集那条街在赶集日很多摊贩,平时也有,基本一年四季除了下雨下雪,都有人在那边卖菜。
今天家里菜没多少了,得补充。
周程宁:“娟,不行,外面雪积太厚了,不许去。”
就算三轮车也不行。
徐香娟:“我早去早回,你在家看着孩子就好了。”
周程宁觉得手里的鸡蛋茶都不香甜了:“不行。”
徐香娟温声:“家里不是快没菜了吗?中午丁姐一家吃了那么多,家里总要买的。”
“啊啊。”牛牛叫了两声。
徐香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