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十年代彪悍媳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一本不出意外是开《重生八零小保姆》的,大家喜欢的话可以点个收藏~~


第008章 
  爷爷去世也是那边村里人通知她男人的。
  她记得她男人当时魂不守舍了许久,晚上一个人坐院子里喂蚊子。
  他应该想回去的。
  结婚后,她并不是没见过阿宁的爸妈,他爸妈不是好东西,弟弟妹妹更不是好东西,居然想吸血,被她骂走了。
  要钱?行啊,你儿子吃我的住我的,先把欠我的还我!
  有些人真的不能讲道理,人家听不懂,就得比横,他爸妈来过的事,她晚上和他讲了,也没挑明,但他自己能明白,她是不想和那边来往。
  她问了周程宁,知道他存钱没和父母说过,所以她就贬了一把自家男人倒插门,骂着让他们还钱,把他们骂走了。
  骂走之后再没敢来,他们意思是让老大养爸妈爷爷,然后还得出钱供弟弟妹妹读书。
  读个屁书!别以为她不知道,个个游手好闲的,还想要大哥的钱,做梦!
  钱没有!没让你们给彩礼钱就好了,还厚着脸皮过来,滚犊子!
  徐香娟被叫泼妇,也不是空有虚名。
  想来这家人不让他男人待在华都,是觉得华都对他们来说,太遥远了,遥远到无法控制。
  也还好他男人有点心眼,还存着钱,被家里吸血的窝囊废,她才不要。
  知道华大的意义,徐香娟在别的妇女夸她儿子女儿有出息的时候,她都会很隐晦地吹一下自家男人,“没有没有,孩子们去了的爸爸还是华大毕业的,孩子们比不得爸爸。”
  妇女们的吹捧她可都接着呢,虽然不是夸她,但夸她老公女儿儿子的,也能让她飘飘然。
  瓜瓜回来里间,在徐香娟的帮助下爬到床上,“爸问我,好妈妈要去哪。”
  “你怎么说?”
  “我说好妈妈要去城里,带瓜瓜去城里买车车。”
  女儿从会说话开始就很多话,她也没觉得哪里古怪,“瓜瓜赶紧睡觉,牛牛都睡了。”
  不知道女儿的小间谍属性,周程宁洗好回到里间,魂不守舍。
  “这张纸你明天带给陈木匠,问问他能不能做出来,做出来得多少钱一张。”
  陈木匠在镇上还挺出名的,也算有良心的实在人,不会给你偷工减料。
  接过爱人递来的纸放好,周程宁欲言又止,但还是先爬上床。
  他睡最里边的,爱人嫌他一个大男人笨手笨脚,就让他睡里头,别妨碍她照顾娃娃。
  徐香娟把大团结都捆好封在陶罐里,陶罐都放地洞的,散钱小钱会包在手帕里。
  比如每个月男人三十七元工资,她会七元另外放着花用,三十就封在陶罐里,藏得很隐秘,家里就她知道。
  虽然有个说法,男人有钱就变坏,但穷嗖嗖,叮当响都没有,也不大好。
  从包散钱的手帕里拿出两张一元的纸币,徐香娟递给自家男人。
  周程宁不知道什么意思,但还是接过来,“明天要带酱油盐吗?”
  平时真的只有拿工资碰到钱,别的时候都给爱人管着,之前连打酱油都没打过,爱人不放心他打,觉得他老实人会被坑。
  “给你的零用,一个月两块,等以后工资涨了,你的零用也会相对涨点,在家里有吃有喝的,两块够平时花用,以后有什么花钱的地方,说清楚理由,合情合理的话,我也会给你。”
  周程宁已经听不到后面的话了,被零用给惊到,面色发白,“娟,我想我们晚上好好谈谈。”
  “谈什么?”夫妻谈话不在饭桌上就是在被窝里,徐香娟把头发用木梳梳通了就先钻进周程宁的被窝,轻声问着。
  不能大声了,女儿睡着没事,醒着听到话,可是会学舌的。
  她男人身高腿长,她身高也才到男人肩膀的位置,大的被子自然就给她男人,等冬天给他换上大棉被,大棉被给家里四口人一起盖就小了,但一个人是够的。
  她男人身上没有臭味,每天都会把自己收拾得齐整,进被窝就闻到干净的男性气息,她想知道他有什么要说的。
  “娟你是不是不要我了才对我那么好?我不要零用,你别对我好了,我以后也少吃点,不浪费家里粮食。”夫妻被窝话都很小声的,周程宁把妻子抱在怀里,又闷又小声。
  连零用都有了,周程宁才意识到事态严重。
  徐香娟哭笑不得,她家男人这时候可比小孩还小孩了。
  不过她突然这样,也不怪男人惶恐,连她妈下午都悄悄问她,是不是买自行车准备跑路。
  跑什么路啊,一个一个都不相信她能当好人了是吧?
  “没有不要你,你以后想吃就敞开吃,别饿着自己,我是昨天下午做了个梦,梦见财神爷让我对你好,说对你好,我以后就有好日子过,我为了好日子,就对你好点。”
  说梦还比较靠谱,容易让人相信,而且还得说个“自私”的梦。
  果然,周程宁信了,“梦都不是真的…我以后会让你和孩子过上好日子的…那你为什么要去城里?”
  “买自行车啊,不过得再等等。”她明天才写信寄给大哥,这拿到票怎么也要到月末下月初了。
  “到时候我和你一起去,我抱着瓜瓜。”周程宁为了显示自己还有用,带出瓜瓜来。
  “嗯,好,还有什么事吗?”
  “我不用零花,家里有饭给我吃。”
  还真是稀奇了,原来她男人是给钱都不要的人。
  “给你钱花你还不乐意?我给瓜瓜一分钱她都能屁颠屁颠去买糖吃,以后孩子大了,瓜瓜牛牛问我要钱我不给,你可以给他们,但你得知道了,不能什么都给,特别瓜瓜,她想吃糖你半个月只能给一分钱去买糖。”
  牛牛长大后和他爸一个性子,都安安静静的,不像她女儿,小时候小喇叭,长大点小炮仗,再长大点……不说了不说了。
  徐香娟这话打开了周程宁的新思路,收下两元钱。
  “阿宁,你是我男人,是孩子爸,以后别觉得我对你好是有坏心思,你身子不舒服难受了都得和我说,别给我瞒着,瞒成大病花大钱我是不会饶过你的。”
  “我知道…娟一直对我很好。”
  “别忘记跟陈木匠说打床的事。”
  “不会忘的。”
  见没什么事了,徐香娟推了推还一直搭在她背上的胳膊,“我去睡觉了。”
  周程宁才反应过来放开徐香娟,“哦哦,好。”
  。。。
  夫妻俩昨晚交心了,周程宁早上带着馒头和昨晚的辣子鸡回学校,也不和同事们解释,中午吃饭给了他们一人一个馒头。
  “兔子馒头是我女儿塞给我的,我就不分你们了。”周程宁说完,把兔头咬掉。
  爱人早上给他装馒头,干脆装了一个包裹,里面还塞了根黄瓜让他啃,兔子馒头的确是瓜瓜让爸爸带上的,最后一只兔兔,给爸爸了。
  今天给馒头就不给肉了,他昨晚吃了不少,今天也不多了。
  馒头是冷的,如果是没加糖或者只加了一点糖,尝不出甜味的馒头,冷的也只能当填肚子,这一吃就能觉着甜的馒头,冷了也是美味。
  三个老师看着周老师吃盒里的肉,都觉得肯定好吃,油辣辣的,让人有食欲。
  虽然黄瓜和辣椒颜色一晚上下来都暗沉了,色香味,色虽然不怎么样,但香味是俱在,瞧周老师吃的,嘴唇都红艳艳的了,还是停不住筷子,肯定好吃。
  不管周老师爱人怎么了,不得不说,周老师最近过得很滋润。
  连续两顿都有肉,还有白米饭甜馒头,周老师的老婆算是有点良心,没有黑透,就看能好几天。


第009章 
  周程宁今天下午四点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就去了陈木匠家问小床的事。
  农村里给小娃娃打张小床的事很少有,陈木匠看了眼,打是能打的,30元。
  30元,差不多他一个月的工资,周程宁不敢下决定,拿着图纸回家问爱人。
  徐香娟知道周程宁的下班时间,今天整天都在她妈那里打毛衣,到了差不多时间就回去做饭。
  上午她抱着牛牛,让瓜瓜拎着她的毛线袋和一捆青菜去的她妈家里。
  瓜瓜俨然成了小苦工,但她不说自己苦,因为妈妈说给她做好吃的。
  中午在她妈家吃,她掌勺,擀面条,还炒了辣椒酱。
  她妈家里还有些猪下水,猪肝猪肠之类,猪肠她没动,爆炒了猪肝做打卤,小青菜也专门炒出来,各自盛盘,加上她妈家有腌黄瓜,切一盘腌黄瓜,清汤面捞出来,想加什么按自己口味来。
  瓜瓜筷子还用不利索,但磕磕绊绊在妈妈的帮助下,把一碗面条吃完了,徐根生吃了一大碗,家里最大的碗,吃完意犹未尽,还想再来半碗,被吴彩凤阻止再吃了。
  不光面一大碗,猪肝青菜都没少吃,虽然吴彩凤面条也来了两碗,可没徐根生吃那么多。
  回家前还装了一罐子辣椒酱打算带家去,她妈跟她说生完孩子不能吃辣椒酱,徐香娟当然不能回答是为自家男人带的,就说瓜瓜爱吃,每天蘸点到馒头饭上,下饭。
  听到是瓜瓜爱吃,吴彩凤就说别给小孩吃太多辣的,爱吃也不能多吃,尝尝味就行了。
  她说知道。
  她爸妈一问到她怎么做饭那么好吃了,她一律回答舍得放料。
  早十几年二十几年……别说早十几年二十几年了,就是现在,多数家里都不舍得放料,盐也抠抠巴巴用,菜基本用煮的,没味道,她说下的调料多,的确多,吴彩凤看着都心疼,但也没说什么。
  毕竟家里现在日子好过,她和老伴也辛苦大半辈子了,趁着还能吃,多吃点好的,入土也没遗憾了。
  徐香娟自己知道厨艺怎么来的,还不是为了儿子女儿回趟家能吃好的,尽心尽力做各种吃食,做好了的结果是和女儿电话,女儿开头就说,妈,我想你做的饭了,接着开始点菜,牛牛还好,不会主动说,她问他回家想吃什么,他才会点菜,在外面都没妈做的好吃。
  这也算是对她厨艺的肯定了。
  家里冷锅冷灶的,徐香娟回来放好牛牛就生火做饭,晚上蒜泥豇豆,豇豆放了些辣椒酱,青菜炒蘑菇,蘑菇是今早出门前泡水里,泡一天泡胀开了。
  做好饭,她家男人也回来了。
  “饭盒给我,你先吃着,我给你装明天的饭。”
  周程宁中午吃完饭都是在学校把饭盒洗好,不用再洗一遍,把饭盒递给爱人,爱人去厨房,他就问瓜瓜中午吃了什么。
  “面,猪肝,青菜,外公吃了那么大碗。”瓜瓜比划了个大圈。
  “辣辣。”再点了点桌上的一罐辣椒酱。
  周程宁这才注意到辣椒酱,拿起还没用过的筷子,蘸了一些尝尝味。
  香辣,唇齿留香,虽然女儿说的也不详尽,但周程宁已经想来一大碗手擀面,辣椒酱拌着,吃着别提多舒服。
  徐香娟装好饭盒回来,周程宁已经吃上饭了。
  周程宁觉着,没有面,这豇豆吃着也下饭。
  “陈木匠怎么说?”
  “他说可以做,得要30元,我没说什么,回家问你意见。”
  30元在徐香娟以前看来,绝对是贵了,但现在觉得还是值的,“明天给你带上15元做定金,剩下的15等做完再付。”
  周程宁犹豫,“30元挺贵的……”
  徐香娟:“不舍得给牛牛打床?”
  周程宁立马解释:“不是不是,家里应该没那么多钱。”
  “有,没有我怎么想着给牛牛打床呢?你别瞎想了,我要买东西就是家里还有钱。”
  瓜瓜此时插嘴,“好妈妈,我要糖。”
  “要什么糖?吃糖以后就别吃饭了。”
  “不要糖了。”
  一大一小终于能开始吃饭了,徐香娟考虑了一事,说道:“阿宁,等你休息那天,我们带着瓜瓜牛牛去看看爷爷。”
  她知道阿宁对他爷爷感情深,就是爸妈一家太让人寒心。
  “去看爷爷?”周程宁不是很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去看爷爷,瓜瓜也没见过太爷爷。”
  瓜瓜:“有糖吃吗?”
  “有,妈给你两颗水果糖。”
  “饭有吗?”
  “再说不带你去看太爷爷了,就带牛牛去。”
  瓜瓜可终于安静下来了。
  小家伙即使吃到饭,还是时不时念叨糖。
  晚上又是被窝聊天。
  周程宁没想到爱人会提到看爷爷,他结婚后和家里关系就更僵了,都不用挑明来说。
  结婚三四年,他还没去看过爷爷,只遇到同村的会问几句他爷爷,听到他们说爷爷身子还硬朗他就放心了。
  周程宁依旧犹豫,“我爸妈……”
  “你爸妈怎么了?我们一家人是去看爷爷的,和他们有什么关系?”
  “你不生气就好。”
  “我生什么气?你不要想太多。”
  徐香娟拍了拍周程宁的肩膀,回被窝去了。
  入秋天气渐凉,周程宁一个大男人,体温高,被窝暖和,徐香娟心想,等牛牛床好了,她就把瓜瓜抱一头来睡,暖被窝。
  。。。
  到了周程宁休息日,一家人整装待发。
  周程宁一手牵着瓜瓜一手挎着竹篮,竹篮里是两捆豇豆,一搪瓷缸子的鲫鱼豆腐汤,拎篮子的时候可小心了,徐香娟则是专心抱着软绵绵的牛牛。
  周爷爷家在周程宁父母院子的隔壁,是间茅草屋。
  没记错的话,周程宁还有个姑姑,徐香娟对周程宁家里不是很了解,但看周程宁父母住的院子,就感觉是在虐待他爷了。
  豆腐鲫鱼,她妈之前给她买的鲫鱼,养在盆里,她捉了一条,本来打算再切块豆腐,带两捆豇豆就行了。
  但是她家阿宁跟她说,他爷爷都没吃过好东西,希望她给炖了再带过去。
  她听了这话还是挺有感触的,就给炖了再送去。
  不说阿宁对他爷爷的感情了,就是她,也会想着好吃的给爸妈送过去。
  老人家很多喜欢坐在家门前晒太阳,没事情就坐着晒太阳,而且还能十几年坚持如一日,当然,如果哪天村里少了个经常坐在那儿晒太阳的老人,八成就是去了。
  一家人去的时候,老人就坐在茅草屋前,坐在一个板凳上,手上没闲着,在串珠子。


第010章 
  爷爷面前是三个编织袋,最小的放了绳子,一般大的放了珠子,最大的是放串好的珠子。
  看样子串的是手串,老人的动作也还利索,见有人来了,黝黑干瘦的手停止动作。
  “爷爷,我带爱人和孩子来看你了,这是香娟,这是女儿瓜瓜,大名周以沛,这是小儿子牛牛,大名周以览。”周程宁见到爷爷,脸上不自觉就带着灿烂笑容,忙给爷爷介绍家人。
  “爷爷好,瓜瓜,喊太爷爷。”徐香娟向爷爷问好,顺便提醒了一下瓜瓜。
  出发前就和瓜瓜说了,太爷爷,就怕瓜瓜跟着她和阿宁喊了爷爷。
  瓜瓜糯糯喊了声太爷爷。
  “回来啦,小程宁回来就好,瓜瓜是吧,爷爷给你拿糖瓜吃。”老人站起来,洗了手离开。
  徐香娟总觉得老人眼里泛着泪光了。
  不知道这家是经历了什么,徐香娟抱着牛牛没说话。
  瓜瓜不甘寂寞,“妈妈,糖瓜是什么?也是糖吗?”
  “嗯,太爷爷给你吃,你就吃好了,不许说这说那知道吗?”
  “知道。”
  “阿宁,你把鱼汤倒好,搪瓷缸子得带回家。”这搪瓷缸子还是她从她妈家拿来的,大小刚刚好,不还回去又得被她妈喷。
  周程宁已经没有牵着瓜瓜,空着的手举起来擦了擦眼角,应了声好,去茅草屋里倒鱼汤。
  “妈妈,爸爸哭了。”
  “你爸爸没哭,是眼睛进沙子了。”
  瓜瓜没有深究爸爸是哭了还是眼睛进沙子,问妈妈糖瓜什么味道。
  糖瓜当然是甜的,徐香娟这样回答。
  见有一会儿了周程宁还没出来,徐香娟进去看,“分两碗倒进去就好……爷爷这里只有两口碗?”
  徐香娟来的时候看到这茅草屋就觉觉得简陋地不可思议,现在来到屋内,更加不敢相信眼睛看到的。
  简单一张木板床,上面的棉被都没被套,能直接看到发黑的被芯,老人把被子叠得整齐,说明会拿去晒,被子就是几十年前的棉芯。
  枕头是荞麦皮枕头,屋内一览无余,没有灶台,想来烧饭是用门口旁边放了个小铁锅的老旧炉子。
  屋子里还没有桌子,有两个挺大号的木箱,一个木箱直接当桌子摆了碗筷,两口粗陶碗,其中一口还有个缺口,一个小菜盆,装了咸菜,一个水瓢,充当桌子的木箱旁边是个小板凳,角落里放了一大一小两个编织袋,看样子装的衣服或者棉被。
  “小时候爸妈不让我读书,我干完活也不让我读,我就喜欢来爷爷这里,我爷爷教我读书识字给我启蒙,后来我要读高中也是爷爷支持我,给我姑姑写信,我爸妈才让我读的,只是我读大学毕业之后爸妈不让我……反正我就回来了,但是我不回家,我爷爷也被我爸妈伤透心,让我不要回来这里了,但我知道爷爷是想我回来看看他的。”
  徐香娟听着周程宁的话,没有多说什么,只问了爷爷行踪,“爷爷是不是去隔壁要糖瓜了?”
  周程宁:“是的,爷爷没有别的地方可以去。”
  把已经醒了的牛牛递给周程宁,“现在还没回来是被拦着了吗?来,你这样抱着牛牛,我再去会会公婆或者小弟小妹。”
  徐香娟出门了,瓜瓜小短腿看到妈妈出去,迈开步子跟上妈妈。
  周程宁一抱到软绵绵的牛牛就不知所措,但爱人已经出去,他只能硬着头皮把牛牛抱在怀里,跟上去。
  徐香娟进院子就听到周小妹对爷爷的冷嘲热讽,“爷爷,大嫂家有钱着呢,哥都吃她住她的,不稀罕咱家糖瓜,您就别拿过去丢人了。”
  徐香娟可不是会吃亏的人,“我家有钱也没你家有钱吧,瞧这院子,诶哟,可真阔气,咋的,你们住大院子,爷爷就住旁边小茅草屋?”
  爷爷手里已经拿了两块糖瓜,就是被在家的周小妹周小弟拦住。
  爷爷拿糖瓜当然不能不给,但不能“白给”,尤其爷爷说糖瓜是给小曾孙女的。
  小曾孙女,周小弟刚结婚,周小妹没结婚,哪来的曾孙?就是怂蛋大哥家的。
  他们一家人当初都见识过徐香娟的泼辣,跟她说不清道理。
  周小弟的媳妇倒是安生的,在煮猪食,他们家还养猪了,她结婚后,院子里活交到她手上,都是她干完的。
  周小弟:“爷爷自己要住茅草屋的,住了二三十年,还不兴我家住好院子?”
  “瞧小弟这话说的,兴,当然兴,我也没说不让你住啊,瞧我,净在这里和你们磨嘴皮子了,不让我和我女儿进去做做客?我女儿这年纪就爱吃,天天喊吃不饱,瓜瓜,我们进去,小叔小姑家有好吃的,你还没有小堂弟小堂妹,你爷爷奶奶家有好吃的就都是你的。”
  瓜瓜年纪小啊,再懂事也受年纪的局限,听到好吃的,很自然就配合妈妈了,“都是我的吗?”
  “都是咱家瓜瓜的。”
  “我要吃好吃的,果子。”瓜瓜已经盯上了院子里的枣树。
  “阿宁,待会儿我抱着牛牛,你给瓜瓜打一盆枣带回家,还有糖瓜,别说一颗两颗了,爸妈回来一袋子都愿意让咱们带走,你说是不是啊小弟小妹。”
  “瓜瓜想吃多少爸给你打多少。”周程宁难得在小弟小妹面前硬气了一回。
  他不会骂人,而且被孝道压着,一直让着小弟小妹,这回算是出了口恶气。
  极品遇到极品,结果就是徐香娟一家子被周小弟周小妹气恼地轰走了。
  “瓜瓜给,糖瓜。”
  周爷爷一直沉默,他本来不想闹太难看,就让孙子孙女说一顿,没想到他们越来越不像话,他这对孙子孙女算是彻底坏了。
  回到自家,坐小板凳上,糖瓜就摊在老人布满老茧的掌心里。
  瓜瓜伸出小胖手去拿两颗糖瓜,“谢谢太爷爷。”
  瓜瓜不算白,后天晒的,但就算晒的,小娃娃的手和老人的手对比还是十分明显。
  小娃娃的手肉嘟嘟的,老人的手却是黝黑干瘦,已经抱回牛牛的徐香娟见到这幕,抱着牛牛别开了眼。
  她经历过生死离别,但想到老人……唉,人都会死的,她不就死了一回。
  瓜瓜还记着爸爸和她说的礼尚往来,从兜里把剩下的一颗水果糖递给太爷爷,“太爷爷,糖。”
  “瓜瓜真乖哟。”周爷爷露出慈祥笑容,眼角的皱纹更加深刻。
  接下来就是周程宁和自己爷爷聊天说话了,徐香娟只在一旁偶尔插话,瓜瓜舔糖瓜。
  徐香娟见瓜瓜盯着手串想拿,拦的同时问了一句,“爷,你这串手珠子哪来的活,怎么算钱的?”
  “小弟小妹爸妈给找的活,我年纪大了,不好下地干活,50串1分钱。”
  “爷爷你也不必太尽心做,偶尔休息休息。”徐香娟没做过这活,不清楚多少钱,但明显50串一分是亏了的。
  不过话也只能摆到那里了,别的她们这些小辈也不能多说什么,爷爷不是老糊涂,心里门清着呢。


第011章 
  待了大概一个小时,一家人准备回家了。
  周程宁临走前叮嘱爷爷喝完鲫鱼汤,吃鲫鱼小心刺,啰啰嗦嗦的,瓜瓜难得没说话,徐香娟也就在一旁看着爷孙俩。
  爷爷都笑呵呵说好,临走,还拿出了钱,纸币不管新旧都叠得整整齐齐的,能看出来一张大团结都没有,其它的就一些零散硬币,分啊角啊这些,双手捧着给瓜瓜。
  徐香娟知道不是老人吝啬,是根本就没有大团结,这一捧散钱大概是老人所有的积蓄了。
  瓜瓜伸出手拿了一分钱硬币,徐香娟开口:“爷爷,剩下的你就自己收着,给瓜瓜拿一分钱吃糖就好了,下次我和阿宁再带瓜瓜过来。”
  徐香娟本来要拦的,但想想爷爷这么给也是有想过的,知道阿宁不收,就给瓜瓜,瓜瓜拿多少是多少,还好瓜瓜只认得一分钱。
  去爷爷家的路没有周程宁去镇中学的远,来回走路一个小时就够了,在爷爷家待了一个多小时,总共两三小时,牛牛都挺乖的,没哭,太爷爷逗他的时候,还无意识咧嘴笑了。
  总之今天这一趟大家都还算高兴。
  回去的路上,瓜瓜被爸爸抱着,就问爸爸了,“爸,爷爷为什么住在草房子里?”
  这时候大家都比以前过得好了,虽然也没好得很明显,但很少人住茅草屋了,多数是砖房,青瓦红砖,反正瓜瓜出生之后,村子里就就没见过茅草屋,茅草垛倒是有,但也不是住人的。
  周程宁许久答不上话,徐香娟知道女儿这话无意戳阿宁的心窝子去了,毕竟这茅草屋不仅太爷爷住着,就连瓜瓜的爸爸也住过。
  “瓜瓜想住草房子吗?想住妈也给你盖一个。”
  “不想。”
  好了草房子话题就这样结束了,但是瓜瓜小嘴还是说不停,“妈妈,下次去看爷爷,给爷爷带好吃的。”
  徐香娟:“好。”
  周程宁听到瓜瓜的话,感动,“我们瓜瓜长大懂事了,是个好孩子。”
  徐香娟:……
  她家男人真是老古董,这话她都不会说出口。
  不过瓜瓜今天表现的确还行,“瓜瓜今天表现得很好,妈回去就给瓜瓜买果子,咱不拿别人的,咱自己可以买来吃。”
  村子里也有不少人家院子里是栽了枣树的,这时节枣树也不是只一家有,瓜瓜想吃就花一两毛买个小碗回来就好。
  “好妈妈!”
  。。。
  下次其实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去看爷爷来,回到家里,徐香娟先喂了牛牛,牛牛睡着后,她找了家比较关系比较近的亲戚买了一碗枣子。
  周程宁正用树枝在地上划拉,教瓜瓜认字,太字和爷字,太爷爷。
  递给瓜瓜几颗枣子,叫她记得洗干净吃,把瓜瓜打发走,徐香娟问周程宁,“阿宁,你有没有姑姑的寄信地址?”
  周爷爷现在就两个孩子,一个是周程宁爸爸,一个姑姑,兄妹。
  想来她的公婆日子能过得滋润,是靠这个妹妹的。
  对姑姑,对周家,徐香娟都不是很了解,当初是问了周程宁大概的家庭情况。
  本来嘛,她又不是要嫁周家,她是嫁周程宁,再者周程宁得跟着她住毛董村,所以从钱大娘和周程宁这里大概了解就好。
  “有的,姑姑给爷爷地址,爷爷把这个地址给我抄了,我有记在笔记本上。”
  姑姑在华都,他去华都上学的时候爷爷给他地址,让他有事可以找姑姑,但他没事,就从没去找过姑姑。
  他不想麻烦别人,对姑姑的印象也停留在比较小的时候,不是很亲近。
  他知道姑姑会给爷爷寄包裹钱票的,就是永远被他爸妈捏在手里,然后分给小弟小妹。
  “我们自己写信寄给姑姑,跟她说爷爷的事……阿宁你来写,我念。”
  徐香娟就是行动派,刚好,把给大哥的信一起写了。
  以前爸妈不识字,信都是她写的,上辈子她也没让她家阿宁帮她写过信,她家阿宁钢笔字写得多好看,不能白费这一手好字是不是?
  她男人写字不像她,按照顺手写,周程宁不管横竖撇捺都按着规矩,手指骨节分明,握着钢笔的姿势也周正,徐香娟边念边欣赏。
  这钢笔用了几年都掉漆了,阿宁还很宝贝它,等家里再宽裕些,就给他买支新的,徐香娟心想。
  周程宁不是按照徐香娟原话写的,但意思差不离,他就是给语句润色了些,“娟,这样写会不会不太好?”
  “怎么不好了?不这样写姑姑都不信了,我让姑姑把东西寄咱家有什么问题?咱家又不会吞了爷爷的东西,你爸妈要闹起来,找我好了,我还能怕他们不成?而且按照你爸妈和你小弟小妹的惯性,就算到爷爷手里,不也得被他们抢了去?”
  徐香娟信的意思就是周程宁父母,她的公婆,待老人不好,老人家有什么东西一两行字就能写完,这都不是简朴能形容了,这就是简陋。
  她让姑姑下回再寄分两拨寄,一拨寄她家里去,一拨寄爷爷那边去。
  爷爷那边肯定让她男人爸妈给贪了,但是也得让她男人爸妈瞧着东西少了,看到姑姑的信,告诉他们,她知道他们对她爸不好,以后再这样,她就不寄了。
  徐香娟信里都指导起姑姑该怎么写回信了。
  “姑姑会不会不信咱们?以为咱们也是骗她东西的呢?”
  徐香娟面上还是挺想得开的,“我们寄点东西过去,家里干蘑菇啊,辣椒酱啊都能寄,这应该比较好信,就算不信我们也没啥损失。”
  她不知道姑姑平时寄的什么回来,但想想如果东西多的话,她也得顺些,不然亏死了,邮费要钱,辣椒酱干蘑菇也不是白来的,信里她也比较含蓄地提到领着三岁的姑娘和两个月大的小子去看他们太爷爷,就希望姑姑能懂。
  她家大哥她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