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清-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支军队,到底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为什么连这么短短的一点磨合笑话的时间都不留给他们?川上中将的苦心,在朝鲜北部南部掀起连天烽火,就是希望能够能在汉城形成绝对的控制,而且并不需要太长的时间!

杉村公使就守在景福宫的正门之内,身边是保护他的四五名日军士兵,寸步不离。但是他总是烦躁的将他们挥开一些,李王和闵妃还在交泰殿内。杉村就在交泰殿和景福宫门口两头跑着,焦急得和热锅上面的蚂蚁也似。李王和闵妃听到了枪声之后,更加沉默,朴泳孝不管用什么手段,他们就是不肯点头。那边没有结果,他又跑到正门看守备情况,还有等待川上中将的援军,但是一刻钟过去,那边也还没有等到结果,只是听着枪声越来越近。

浓烟一道道的再次冒起,不知道哪里又打着了火。汉城这两天,一直在一场场狂暴的激流当中颤抖。杉村爬上宫墙,不顾自己的礼服已经又是灰又是土。目光也不知道到底向什么方向看,只觉得心头跟火烧着一样。

外面弯曲的街巷当中突然又响起了短暂而激烈的声音,还有大量的脚步声,身体撞击的声音。清国人的呼喊声和日本人的惨叫混成一团,在周围街巷布置的前进哨位似乎转眼就被激流所淹没!

杉村只是呆呆的听着看着眼前的一切,似乎暂时丧失了判断和决断的能力。院墙下面依托街垒置守的日军最精锐的熊本镇台的官兵们,更是一个个屏住了呼吸。只有负责指挥景福宫守卫的大田少佐,缓缓的拔出了他日本式的军刀。

刚才的喧嚣狂乱还有杂乱的枪声短暂的停了一瞬,让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看见街巷中转出了两三名浑身是血的日本士兵,跌跌撞撞的朝自己街垒奔跑而来。

几个街垒后的士兵下意识的直起了身子,想接应他们进来。但是身子才一动,就完全僵住。在他们的身后,一道黄色的汹涌潮流,正呼啸而出!

戴着大檐军帽,背后装具整齐,武装带束腰,穿着高腰军靴的清国士兵,正似乎无穷无尽一般的从街巷中冲了出来!

在队伍前面的,是几个年轻得过分的军官,胳膊上面都佩戴着红色的识别带,六轮手枪的枪绳吊在胸口,每个人都想饿虎一样挥动着手枪,充血的眼睛死死的盯着对面的景福宫宫墙,张大嘴似乎发出了呐喊的声音!

在他们背后,是丛林一般闪耀的刺刀。

说是似乎,因为在杉村的记忆当中,在那时,应该是没有听到任何声音的,所有的一切都安静了下来,慢了下来。在那些清军出现在他眼前的时候,杉村内心深处一个声音压倒了外界所有发出的声音……

这是新式的军队,这是新建立的清国军团,这是清国人并没有固步自封的标志!帝国从来都自豪于他们在东亚先于其他国家的开化!但是眼前这一切却告诉他自己,这支整齐精悍的军团,这些年轻的军官,告诉他这位日本精英外交官。在清国,在那片东方的土地上面,还是有人,是始终睁开眼睛的!

大田少佐的脸扭曲着,手中日本式指挥刀笔直前指:“射击!”

枪声顿时大作,白烟弥漫于街道。血雨横飞,惨叫嘶喊的声音响成一片。冲出街巷的那些黄色军服的军官士兵们整齐的倒下一片,即使倒下,也是头向着景福宫方向。稍稍一停顿,对面的黄色人潮也开始还击,子弹大雨一般的泼了回来,街垒当中几个日本士兵象遭到雷击一般向后扑到。但是有着工事依托的日本士兵毕竟占着便宜,巷口的军官士兵们尸体已经堆积成了一团,即使有再顽强的意志也抵抗不了子弹,几名带头的残存军官挥手招呼士兵步步后退,后排的士兵将更多的子弹回击过来,战斗从一开始就打到了最激烈的场面。

一发子弹从杉村身边掠过,但是他仍然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然后就被几名士兵拖了下来。

川上中将,现在到底在哪里?他将如何应付这样的局面?

第三卷 在朝鲜 第二十九章 … 定局(下)

人潮一波波的向景福宫方向涌去。短短半个钟点的时间,禁卫军第一标第一营的官兵向景福宫正面发起了四次冲击!

每一次,都是被日军的子弹击退,周围的街巷限制了禁卫军的运动方向。景福宫周围剧烈的枪声,也像磁铁一般,吸引了分散在汉城各处警戒,还没有和禁卫军碰上的日军小队向这里汇聚集中。他们三个一伙,五个一群,在曹长的带领下从四下里过来,也在狭窄的巷子里面和禁卫军疲惫的官兵们厮杀成一团,白刃肉搏战在到处爆发。喊杀声如巨浪一般,一波高过一波,似乎要将整个景福宫淹没!

双方对射的弹雨,在景福宫几百年历史的宫墙上面留下了坑坑洼洼的痕迹,屋檐的装饰给打得粉碎,檐下风铃也被打得叮叮当当响成一片。还好双方都是轻步兵的火力战,都没有过山快炮这样的重火力准备,要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一仗下来,景福宫会变成什么样子。

张旭州就守在景福宫对面街巷的一间民居当中,他借着一个梯子爬上了院墙,跨坐在上面,死死的盯着对面的景福宫闪动的火光,还有满地的黄色军服的尸首。他底下站着十几个扬着脸的传令兵,等候着他的命令。

张旭州已经急得冒火了,他亲自带着一标第一营直扑景福宫,楚万里给他的命令就是甩开一切纠缠。轻兵直进,一下夺取朝鲜王宫,将李王和闵妃掌握在手中!

他也是当真轻兵直进,将麾下最精锐地第一营最后一分精力都压榨了出来,四架配属他的马克沁机关枪都被甩在了后面。但是轻步兵到达这里,几次扑击,都被日军火力逼退。正门打不开,他就延展两翼,试图从侧翼攻进景福宫当中。他延展双翼,日军同样分开了兵力,景福宫占地并不广大,很快就变成第一营几乎在围着这王宫四面,试图朝里冲击。日军四面据守宫墙拼命抵抗。张旭州现在手头不过四百兵,而日军守在景福宫也有三百余人,是他们力图控制的重点中的重点。一次扑击不成。已经疲惫到了极点的士兵军官们就有再而竭三而衰之虞了。年轻的军官们冲在前面,伤亡也在前面,这些徐一凡苦心培养的种子已经倒下了一片!

双方的火力全开,宫墙上下,白烟弥漫,弹雨四溅,双方都打红了眼睛。随着第一营攻击范围的扩大。日军小队向这里集中,混战又在到处展开,景福宫内外,都已经打开了锅,张旭州面临地局势已经混乱得有些难以掌握,火力骨干四架马克沁机关枪又不知道在哪里!

军帽已经给张旭州攥在了手中,几乎要捏出水来。底下的传令兵和营本部的军官都在枪声中焦急的向他呼喊:“张大人!张标统!咱们是不是再冲一次?还是向楚军门求援?”

“求援?”张旭州骑在院墙上面几乎是咬着牙齿再说话。

“定一国之都的功劳,你想让给别人?老子不想!”他猛的从院墙上面跳下来。一发日军的流弹从他身边掠过,穿过了肩头地军服,张旭州眉毛也不动一下,将手中军帽一下丢在地上,猛的拔出了腰间的指挥刀:“就是正面,有胆子的,跟老子上!人死鸟朝天。不死万万年……我们五天五夜这么辛苦过来。不是逛一圈就走的!”

他指挥刀指着前面:“倒下的弟兄。有的是跟着咱们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地,你看看。他们就算倒下,头冲着什么方向?”

那几个军官传令兵本来还想阻拦一下张旭州,听到这句话,一个个都红了眼睛。五天飞兵而来,就连军官的想法,也是以为一千战卒突然而来,就算汉城有什么变乱,也就是可以传檄而定。朝鲜人还能翻起什么大浪花来?

但是没有想到,一进入汉城,不仅这里果然如徐大人所料,已经成了另一个狂暴的漩涡,而且到处都同样是武装精良的日本军人!他们居然占据了大清藩国的国都!从一开始,就一直在陷入混战当中。到了这个当口,马克沁机关枪的火力支柱也被隔断,能够依靠的,就也只有一腔子热血而已……

徐一凡派遣他们来到汉城,经历了奇迹一般的艰难强行军。张旭州不想了解,也懒得去想为什么会发生这一切,汉城为什么会变得如此,徐一凡又是怎样预料推断到这一切地。他只是知道,徐一凡料到了汉城这个中国藩国国都会出乱子,而派遣楚万里带领他们来扶危定难,而楚万里又将攻下景福宫的任务交给了他!

完不成任务,只有死而已矣。在南洋对徐一凡心悦诚服而喊出的愿为大人效死的那一句承诺,对于张旭州这个北方汉子,并不只是说说的。而且现在牺牲在他眼前的,都是他全身心训练的未来麾下虎贲,和一路跟着徐一凡过来,忍受着嘲笑轻视,在一片荆棘中无中生有才杀出一条路来地袍泽!

他再不多说一句,用力一挥军刀,大步地就朝前走去。还没有前进几步,就听见身边脚步声响,身边地那十几个他现在唯一能掌握的军官士兵已经提着上了刺刀地步枪跟了上来,在他周围,将他身体挡得死死的。

街巷当中,到处都是蹲伏成一团一团的军官士兵,给对面扑来的子弹打得抬不起头来。张旭州他们十几个就在队伍当中穿过,士兵们惊惶的抬头一看,就看见训练时像是魔鬼,平日里却又和他们打成一片,也就是大头兵一般的张旭州正从他们身边经过,脸绷得紧紧的,手中的军刀如闪电一般耀目,看着他们蹲伏在那里。只是冷冷地扫了一眼,这目光,竟然比他手中军刀还要耀眼!只是这一眼,让不少士兵觉得尾巴骨都是一乍,头一下就抬了起来。

一个南洋学兵出身的哨官弯着腰站起,大声喊道:“张大人!敌人火力太猛,你不能冲上去!咱们等赛电枪过来!”

张旭州大吼一声,几乎都盖过了漫天弹雨的尖啸!

“徐大人当初在南洋,对着几万暴民。也是带着我们冲上去!这是徐大人带给咱们禁卫军的魂,老子还想留着!”

说罢他仍然大步前行,火药烟气弥漫当中,一排弹雨扑过来,挡在张旭州面前的几名士兵哼也不哼的就软倒。张旭州的大手一把搀住了一个,架着他就朝前走,腰都不弯一下。那哨官眼睛腾的一下就红了。也猛的一下摔掉军帽:“老子追随徐大人一直到朝鲜,也就死在这儿了!南洋一块儿过来地弟兄们,这条命,还给徐大人吧!”

先是他周围不远的南洋出身的下级军官们纷纷直起了身子,接着就像波浪一般的传向了远处,到处都是一片喊声:“禁卫军,上刺刀!禁卫军。上刺刀!”

几条面向景福宫方向的路口弹雨依然如织,将几条冲击道路封锁得死死的。这些下级军官们红着眼睛,竟然纷纷的用身体硬撞那些土木砖石夯筑而成地街巷围墙!一个军官扑上去,接着就是一群,发疯一般的用身体撞,用脚踹,用枪托砸。那些才成军未久的士兵们面面相觑,将为军中胆。军官个个如此,士兵们自然就被这狂热的气氛所鼓动。更多的士兵涌了上去,吼声越发高昂。

“禁卫军,上刺刀!”

对面的日军,在街垒中,在景福宫宫墙上,都在拼命的开火。日军指挥官地军刀挥舞一次。就是一排齐射。满地都已经是铜弹壳。景福宫外的街巷出口。已经累累都是清国新军穿着黄色军装的尸体,步枪发射的硝烟已经将景福宫四周笼罩。日本军官们绷着脸,瞪大眼睛也死死的看着对面的动静,拼命想看清楚烟雾对面的动向。

这是日本开化以来,他们的新式陆军,第一次和清国地军队开火交手!这时的日本陆军,还远远未有徐一凡来的那个时代,那艰难的八年血战当中,日本军队对中国军队所秉承的骄气和蔑视。军官们虽然一直被灌输,对面那个大陆上面的军队,比民兵还有所不如,既软弱又骄横……可是现在对面那支同样新式的军队,不仅从天而将,一举杀到了景福宫前,而且冒着这样地火力,发起了四次冲锋!

士兵们已经紧张得喘不过气儿来,甚至连军官们都在暗自祈祷:“这些清国军人冲不动了吧?冲不动了吧?”

对面地枪声一下弱了起来,接着响起地却是彻地连天的喊声,还有敲砸砖石土木声音!一阵阵砖石滚落地哗啦声音同时响起,刚才步枪超密集发射的烟雾已经将不大的战场笼罩得死死的,士兵们不安的回头看着军官,军官却着魔一般的看着对面,手中的指挥刀都快攥出了水来。

巨大的垮塌声音突然在对面四下里都响起,呐喊的声音象是冲破了笼子,一下充斥了整个景福宫战场!烟雾当中,人影憧憧,每个人都直着嗓子在喊叫,再稍顿一倾,据守景福宫的日本熊本镇台这些精心挑选的精锐,就看见一道道闪光在眼前耀动。

那是刺刀!海潮一般将整个景福宫围住的刺刀组成的波浪!几百名清国军人,推倒了用来掩护自己的街巷围墙,拉开了战线,对景福宫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发起了集团的白刃冲锋!

□□□□□□□□□□□□□□□□□□□□□□□□□□□□□□

在禁卫军即将发起白刃冲锋的时候,在战事并不如何激烈的景福宫后门不远处,二百多名日军整队而来。禁卫军是从汉城的西半部分杀入,一直冲击到景福宫。而日本公使馆在汉城东,川上操六听到枪声在汉城响起之后,就搜罗了留守使馆所有能够集中的兵力,配备武器,立即朝景福宫增援而来。禁卫军在王宫以西而他们在东。一路过来并没有碰面撞上,川上操六骑着马亲自带队,一路气喘吁吁赶来,眼看就要到了景福宫,已经看到东面宫墙上面那些警戒地日本士兵军官在拼命向他们招手,川上操六一直铁青着的脸才微微露出一点笑容。

他从来都以自己的头脑自负,认为汉城指掌之地,一切都在他的掌握当中。一切都会按照他预订的轨道发展。但是汉城突然响起的枪声,却给了自负的中将极大的打击!

居然。竟然,赫然有一支清国军队突然出现在汉城,而且目标明确,直扑王宫而去!难道还有人识破了他苦心筹划半年以上的计划,玄洋社和陆军大部分资源全力配合地密谋?

这一支军队,只可能是在平壤新建立的清国禁卫军。川上并不曾忽视这支力量,玄洋社的头山满君甚至给了那个在清国政坛彗星一般窜起的徐一凡很高的评价。虽然内心也认为这支军队成军未久。战斗力大大可疑,而且平壤和汉城的距离也是很保险的。可是他还是花费了诺大地心力,甚至不惜牺牲玄洋社在朝鲜北部的秘密特务网络,发起了东学党暴乱来缠住他们。可是这支禁卫军还是出现在了汉城!

在那一刻,川上中将甚至感觉就像行房的时候突然被灯光照住了一般。

川上操六毕竟是陆军的第一智囊,短暂的挫折感一下就掩藏住了。既然清国军队到了汉城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那么现在争夺的焦点就是景福宫。尤其是景福宫中地李王和闵妃!陆军和玄洋社既然想推动整个日本帝国走上大陆,那么这个朝鲜邀请的名分必不可少。李王和闵妃要是落入了清国军队的手中,那么在朝鲜,顿时就是主客易势,而国内那些还在摇摆观望的势力,至少将不会在眼前再支持帝国立即卷入朝鲜,那陆军和玄洋社的一场谋划,就真是白白成空了!

他搜集了所有能集中的力量之后。立即奔往景福宫,一路上中将只是喃喃向八幡大菩萨祈祷,但愿来到这里,看到的还是日本人占据着这里!

当看到是日本士兵向他招手的时候,而枪声还集中在景福宫地西面院墙之外,骑在马上的中将深深出了一口气,整个身子几乎都要在马上软倒了。意识到自己软弱之后。中将顿时就一挺腰坐直。但是背心冷冷的已经全部都是汗水。几乎将呢子的军衣全部都打湿了。

几个军官看着川上,等着他下达命令。川上操六定了定神。淡淡的摆手:“小仓原,佐渡,木下……你们带着你们的小队,从两翼向侧面绕向西面,清国军队主力集结在那里,不要和他们火力交战……放火,将他们烧出来!和王宫的守备队,将他们夹在开阔地带……嗯!明白了?”

他骑在马上,不动声色地两手做了一个一挤地姿势。戴着地白手套,崭新得耀眼。三个日本军官僵硬的弯腰点头,一声招呼,就带着大约一半地人马分开两翼,向枪声响处包抄而去。

川上操六掸掸身上不存在的灰尘,摇头低声道:“这个杉村,都不知道将李王和闵妃转移到公使馆么?真是让人怀念甲申时候的飞鸟公使阁下啊……”

他居然好整以暇起来了,感慨完毕,傲慢的用右手朝后轻轻一招,百多名日本士兵跟着他就朝宫内整齐的缓步行去。川上中将要摆出战国名将的气度,他们也只能配合。

就在这个时候,西面的枪声突然沉寂了下来,只剩下日本步枪单方面开火的声音,接着就是彻地连天的吼声响起!

川上一下勒住马仔细分辨那混成巨响的吼声,皱着眉头。

“禁卫……军……上……刺刀?”

“清国军队要和帝国陆军打白刃战?”川上眼睛一下睁大,他在清国游历考察经历丰富,在他的观察当中,从来不曾认为,清国能够有一支军队,打起大规模的白刃交手战!在他的眼中,那些清国士兵,只有在远距离互相对射中而保持着不崩溃的勇气。

可是那响起的吼声,却是那样的义无反顾,破釜沉舟,几乎要将这座景福宫撼倒!

他猛的在马上加了一鞭。飞也似地冲进了才打开半道的东面宫门。

必须尽快将李王和闵妃转移出景福宫,如果情况不允许,那么也只有将他们干掉,将一切都推到朴泳孝的头上。那时,日本也许还有趁着朝鲜无主,派兵参与维持秩序和护侨的一点机会!这将会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也是唯一还能保持住一点果实的选择……

但是他就是不相信,清国军人能用刺刀,冲入景福宫当中!

□□□□□□□□□□□□□□□□□□□□□□□□□□□□□□

景福宫方向传来的喊声。也隐隐约约的一直飘到了在水电报房临时设立的指挥部地楚万里这儿。

他只是凭窗远眺,看着远处的缓缓升腾而起的烟火,不动声色。

自己袍泽弟兄们的喊杀声音,留在楚万里身边的少量军官自然听得出来,一个个都眼巴巴的看着楚万里,但是楚万里身边的力量已经很单薄了,他们也不敢提出去增援地话。电报房外院子里面的士兵们也都一个个站直了身子。向西远眺,然后面面相觑。

楚万里苦笑一声:“旭州他是拼命了啊……”

一个协本部的军官迟疑着问:“大人……咱们要不要去增援一 下……”

楚万里摆摆手,嘴角居然还有一点笑意,语气也不见得沉重:“该做的我都做啦,难道要我上刺刀参加冲锋?咱们这人事尽得够了,下面就该听天命了……每把骰子掷下去前,你就知道大小。人生也太没意思了吧……”

那军官神色顿时就有些不以为然了起来,却也只有低头。

楚万里也只是微笑:“徐大人料到了汉城的变乱,就是我们尽的人事一,一千数百才成军未久的弟兄,五天五夜飞兵八百华里,就是我们尽地人事二。憔悴疲惫之师,一路顶着日本人的火力一直杀到景福宫门前,就是我们尽的人事三!”

他拍拍手下的肩膀:“咱们做的还不够?超过咱们的饷钱那是多多有余啦……水电报已经发了出去。现在国内很快就会知道汉城的乱局,也会知道现在唯一可以借重的用来稳定朝鲜局势地力量就是我们禁卫军!而不是生死不知的荣禄那家伙……我想,大人要的也就是这个吧。朝鲜人是死是活,大人或许关心,我才不在意呢……”

听着上官在那里满嘴跑舌头,那协本部参谋军官那叫一个敢怒不敢言。外面的喊杀声音似乎又大了一些,每个人都在竖着耳朵听着。正在全神贯注的时候。外面突然又响起了杂沓纷乱的脚步声音和吼叫扰攘的声音。

楚万里歪着脑袋朝外面看过去。就看到门外面士兵步步地退了进来。几个军官都拔出地手枪。难道日本人冲进来了?外面地人怎么不开枪?

士兵们组成的人堆踉踉跄跄地向两边让开,一副不敢阻挡的模样儿。就看见一个红顶子穿着大清钦差行装的中年人大步走了进来。他身上的衣服虽然华贵,但是已经又是水又是泥,不成了样子,几个比他还狼狈着的戈什哈簇拥在他身边。

楚万里瞳孔收缩了一下,一下抿紧了嘴。

来人不是别人,就是生死不知的大清朝鲜钦差宣慰大臣,徐一凡的直属上官,荣禄!

他手里挂着马鞭,一副气急败坏的模样:“你是不是徐大人麾下的楚协统?现在你归本钦差节制!给朝廷和北洋去电,我荣禄正在竭力平乱!”

这荣禄,是他妈的从哪里冒出来的?

第三卷 在朝鲜 第三十章 … 收局(上)

刺刀如林,而枪弹同样如雨。

环绕着景福宫西半面的那些街巷围墙,全部都已经被推开了大大小小的豁口。而穿着黄色军装的人丛,正在翻翻滚滚的向前涌动。

禁卫军的确没有经验,一开始的冲击集中在几条巷道的出口,日军的火力也同样集中在那里。当人的数量和冲量无法压倒日军的还击火力的时候,被一次次的压制回去,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张旭州虽然紧急指挥部队向两翼延伸,但是冲击道路还是有限,依然无法达成突破。直到这同样年轻的副将衔实授参将标统,红了眼睛准备自己向前,结果带动了麾下官兵将本来就不甚坚固的那些民居围墙推倒,却意外的达成效果。

对景福宫西面形成了散兵线式的白刃冲击!

双方的距离本来就不遥远,街巷战一向都差不多是脸对脸的。日军较为有经验一点,注重了火力对冲击道路的封锁。但是现在等到的却是禁卫军的几乎全体上白刃的冲击!

在机关枪还没有成为步兵火力骨干的时代,步兵白刃冲击向来都是近代化军队的有效战术。但是这种战术,徐一凡曾经反复强调过,对于军队的纪律,服从性,坚韧程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没有艰苦的磨练和强韧的神经,还有对纪律下意识的服从,是打不了这种战术的。白刃战的伤亡从来都不会高于火力战。但是往往就是让另外一支军队突然崩溃!

这次地冲击,一支才成军未久,经验不足,磨砺不够的军队,却发起了悍然的白刃攻击,也是种种原因阴差阳错造成。

这支军队的骨干军官,是北洋学兵和南洋学兵。他们要不就是徐一凡从一路荆棘当中带出来,要不就是整个家族都是徐一凡从南洋暴乱中救下来的。还没有被世途太多污染,又在朝鲜这么一个化外的单纯环境练兵的他们。对于徐一凡的忠诚度,高得让局外人难以想象。

徐一凡将任务交给了他们,他们就拼死也要完成,哪怕是豁出去性命!

这支军队的士气和凝聚力,在五天地奇迹强行军当中,当所有人互相扶持着挣扎向前,在和大雨泥泞疲倦饥困搏斗当中。已经初步形成。军官们带头红着眼睛前进,士兵们也就自然跟上!更不用说还有几个月训练下来,一直在灌输的严酷纪律和绝对的服从精神了。

军队是一个群胆团体,最骨干的阶层,就是下级军官们。士兵们经过一段时间训练,早就养成了服从军官命令的下意识反应,更不用说这些军官是在带头向前了!

还有一点。这些新兵才完成养育训练没有多久,教战训练才刚刚开始。徐一凡突发奇想的将白刃战训练塞进了新兵养育训练当中,这白刃战,可以说是这些新兵在一片慌乱,能见度不高,第一次看到如此多的伤亡地惊惶当中,下意识最熟悉的作战方式!

于是,刺刀如林!

日军还击的火力很快。但是他们即使号称精锐,也是没有多少实际作战经验的新练的军队。而且在这个时候,他们并没有养成对清国军队的绝对心理优势!

日军下级军官们看着成散兵线的刺刀不知道将指挥刀指向何处,让火力朝什么方向集中。士兵们只有自发地射击,火力一下就分散开了。但是即使如此,从街垒中,从宫墙上泼出来的弹雨。还是让冲在前面的不少军官士兵翻滚在地。

短短的距离。让日军士兵一夹子弹还没有打完。明晃晃的刺刀就已经伸到了他们鼻子前面。一个年轻禁卫军军官的面容近乎扭曲,身上已经挂彩几处。他正对着的一个日本士兵正手忙脚乱的拉着金钩步枪地枪栓,看到冒着寒光的刺刀伸过来,他张大嘴正想惊呼,刺刀已经正正的从他嘴巴里伸进去,一个突刺,从后脑冒了出来!

那军官丢下手中步枪,提起了用枪绳挂在胸口的六轮手枪,单手一撑就已经翻过了街垒,几个日本士兵居然给吓得丢下枪就朝后退,一个日本少尉军官怪叫着挥舞着西洋指挥刀扑了上来,那禁卫军军官一副南洋青年面孔,晒得黝黑,眉骨高高的,抠动手枪扳机一下就将弹仓内的六发子弹都打了出去,扑扑的钻在那日本少尉地身上,他摇晃着丢下指挥刀,居然一下扑在了那南洋学兵军官身上,死死地卡住他地双手。反应过来的日本士兵这时才挥着没上刺刀地步枪过来,想用枪托砸他。就看见街垒上又是几名禁卫军士兵军官翻了过来,几个突刺就掀翻了他们。日本熊本镇台的军官士兵们怪叫着,胡乱的挥舞着步枪想抵抗,但是在白刃交加之前只有一具具尸体沉重的掼倒。剩下的红了眼睛,也和越涌越多的禁卫军扭打成一团。据守在宫墙上面的日军士兵军官们举着步枪不敢发射,一枪下去,撩倒的可不知道是敌人还是自己人。

日本新建陆军的训练,至少在这个时代还不是完全重视白刃突击。在新建陆军初创时候参与的西南平叛战争当中,他们就曾经拿着洋枪被那些西南残余武士的拔刀队们杀得闻风丧胆。谈白刃而色变。在徐一凡曾经经历的那个时代,直到甲午战争之后,几次日军以白刃冲击击垮的占据数量优势的清军之后,才开始重新重视这方面训练,日俄战争之后又进一步强化。直到无视后来火力的飞速发展,一直僵化的走下去。

一阵短暂而血腥的拼杀过后,日军街垒上的残余军官士兵已经崩溃,掉头就跑。红了眼睛的禁卫军们追在背后,一直朝宫门扑去。有地日军昏了头。朝宫墙下跑,几步就被追及,刺刀从后面伸过来,一下就将他们钉在了宫墙上面!

张旭州同样也翻进了街垒当中,手臂还被子弹擦伤,他几次要亲自扑上去肉搏,都被忠心的卫士死死护住,看着自己麾下士兵们还在红着眼睛四下追杀那些已经崩溃的日军,而宫墙上面的日军还在呆呆的看着。被这种血腥搏斗震撼得一时反应不过来的时候儿,顿时就攘臂大呼:“朝墙头开枪!冲开宫门!开枪!开枪!”说着就自己拔出一支插在尸体上面,弯了刺刀的步枪,啪的就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