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篡清-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这话直指内心,在北洋现下这个局面。新老淮系已经盘根错节。唐绍仪要上位,当真是比登天还要难!

而徐一凡这里,焉知不是一个机会?要知道,一个衙门的总文案,那是心腹当中的心腹了。他唐绍仪,何尝在淮系大佬谁的手下当过这样的心腹?

唐绍仪顿时怦然心动,转眼又想到徐一凡要钱没钱,现在北洋又在这里一手遮天。忍不住又咽了一口吐沫。

徐一凡多少了解他的内心活动,摆手笑道:“这次你不和我放洋。我派你一个差使,在天津租界,你牵头搞一个报馆出来……钱我给你,人我也给你。报馆主笔,我已经去信湖南促驾了。我随时和你联系……少川,报馆经费,我可以从宽给。你每月的公费津贴,我给你……二千两……”

唐绍仪瞪大了眼睛。

他在龙山当商务委员,每个月不过一千两的出息顶天。丢了这个差使,觉得可惜得不得了。这位大人,开口就是每月二千两的公费和津贴!

而且从内心来说,这些留美学童,沾了洋字出身的人物。其实不愿意补那些实缺州县。还是愿意做些和洋务相关的差使。

在受过现代教育的他们心中,不管现实怎么摧磨。并非没有一个强国的梦想孕育其中。

徐一凡下面的话还让他震惊:“我和别人情商,已经筹了一笔款子,总有百余万吧。这些经费,都由你管起来。按照我交代的事项,一项项先安排起来。我不在天津衙门,开支就全部由你做主!这些事业,随后还有款项源源挹注。少川,这洋务事业,你也知道,哪怕就是李中堂的北洋,也不过办了个七零八落,非驴非马的样子。我们却另外干出个样子来给他们看!钱我来筹,这才,却全指望你来展布!”

他随手从桌上,取下一个经折,递给唐绍仪。唐绍仪瞪大眼睛,看着徐一凡。打开看看,就挪不开眼睛了。

这折子上面安排的东西并不复杂,就是利用百余万的款项,先期设立一个机器局,附属一个名为修械所的枪炮制造局。但是条例规定,进程安排,组织架构,等等方面,都考虑得极为精当。

徐一凡看唐绍仪张大嘴巴的表情,心下暗笑。这老唐还不知道。以前他在发改委,还不是干这活儿的?三十年的摸着石头过河,什么样的企业制度都颠来倒去的试过了。拿出这么一份东西,小CASE者焉。

最重要的不是这个机器局,制度他可以安顿得极精当,钱现在也能拿得出来。但是在北洋这个局面下想成立自己的洋务底子。还需要一个长袖善舞,又能和官场民间打交道,又懂洋务时局的人来办!唐绍仪这位留过美的学童,在真实历史上坐到了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的人选,在他现在这个时代,能使用的手下,适合这个位置的,不做第二人想!

百余万的款项动支,在他手下完全独当一面的信任重用,还有丰厚的津贴。这种诱惑,他就不相信唐少川能抵挡得住!

良久良久,唐绍仪才深深吸了一口气。郑重一揖:“大人,属下竭力去办。这前后安排,要和哪些方面打交道,还要细细去想……只要大人能在这个位置稳得住。属下……”

他脸上居然也浮出了自信的笑容:“属下一定能办得妥妥当当,让当朝以洋务著称的大佬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洋务!”

徐一凡微笑:“去吧,钱的事儿,我明儿和你商量,告诉你在哪儿支领。达潮,你留一步。”

唐绍仪转身而去,一直呆呆的听着他们说话的詹天佑这才醒过神来。习惯性的想扶一下眼镜儿。却忘记了见上官的规矩,不能戴眼镜儿。这一摸,可就摸了一个空。

他看着徐一凡背手转身,慢慢的在室内踱步。

詹天佑只能乖乖的站着。

徐一凡轻轻道:“达潮,我记得马尾海战的时候,你在扬威号兵船上面儿。法国人打沉了你们。你是冒死游水上岸的,是不是?”

詹天佑神色一凝,似乎又想起了当日的绝望血火。转眼就是十年过去,当日被法国舰队堵在马尾狠揍的惨状,还宛然就在眼前!

他低下了头,叹息了一声儿。并不说话。

徐一凡声音也很轻:“你修铁桥,想造铁路。是不是已经寒了心了?想靠这个来救国?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外侮不能御。这些修了,有什么用?让洋鬼子顺着这些桥和路,一直深入咱们内地么?更别说现在修的桥和路,哪条哪座不是要借洋款?洋人管理?埋着头在这些技术上面,可是大节?”

詹天佑又想扶眼镜,却是并不说话。

徐一凡轻声道:“达潮,再给我一个机会可好?看我能不能练出一支强军,先御住外侮。再慢慢的整顿收拾国内的乱局?国家民族存亡断续的时候。不把这口气护住,难道真的要等周武革命,一切打烂了再重建么?那时,你修再多的路桥,有什么用?”

詹天佑终于开口,还是硬梆梆的:“大人,既然属下已经在您手下,一切吩咐,属下都照做。”

徐一凡一笑,这些以自己专业技术自豪的人物。都是最难说服的,因为很难拿东西打动他们。詹天佑肯留下来办事,就已经不错。其他的,看将来吧。

自己现在这个地位局面,想收揽一个人才,都得费这么大功夫……唉,慢慢来吧。不要壮志未酬身先死就好。

他摆摆手:“你这次也不要放洋了,我给你一笔款子,你给我去考察现代的军工军械技术!有什么机器要引进,有什么人才要雇用,都由你拿主意。到时候我和少川交代,你要领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少川那里不够,我给你想办法!其他的,我无一要求。全靠你来办!”

詹天佑默不作声的又施了一礼,转身告辞出门。

徐一凡却危坐在那里,端起茶杯欲喝未喝。最后只是自失的一笑。摊子是铺下来了,南洋筹款,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要不他将倒下得比爬起来还快!

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十二章 … 致远,致远。

天津卫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码头之外。

此时正是一片冬日萧瑟海景,码头栈房内外,都少有人走动。只有一些穿着棉袄的苦力,在水勇的吆喝声中,朝停靠码头上的几条船在运送物资。

大沽船坞铁厂冒出的灰蒙蒙的烟气有气无力的直上苍黑色的天际。海风一扯,就缕缕四散。

就连渤海的海水,都是青黑色的。

码头停靠着两条兵船,都在船尾飘扬着三角五爪金龙旗。两条船大小差不多。船头都有两条金龙争日的船首标。在青黑的海面上浮动。

一条船是单烟囱,两个高高的前后桅盘树立,各种缆线拉得密密麻麻。船首一座双联的克虏伯海军大炮,连黄铜炮口塞都擦得光可鉴人。后面还有一门单装的克虏伯大炮,却被炮衣裹着。黑布缠头的水手们,有的在忙着搬运物资,有的在用磨石刷着甲板。

一名顶戴花翎的武官,却在船尾甲板散步。他的脚边,跟着一条黑背的狼犬。那军官周围无人,自得其乐的在逗弄着那条狼犬。

此人却正是和徐一凡有一面之缘的邓世昌。

紧贴着他军舰外舷的,是一条大小相当的铁甲兵船,规制和邓世昌的坐船相当,只是前主炮也是单装。这条船上水兵们都挤在舷侧看码头水勇督促着苦力搬运补给物资。嘻嘻哈哈的声音响作一片。正是预计和致远一同结伴巡曳的来远号铁甲巡洋舰。

来远舰的管带丘宝仁,才实授的管带缺份。早就袍帽整齐的候在码头上,十来个戈什哈整整齐齐的站着。矮壮结实的丘宝仁丘管带来来回回的在码头上踱步。

今儿是李中堂心腹杨士骧亲送那个二杆子道台放洋。那姓徐的可以敷衍,杨莲房可不能不敬!

至于邓世昌不乐意下来和他一起亲迎,反正邓世昌官儿比他大,资历比他深。他摆这个矫矫不群的态度,就由着他去吧。

□□□□□□□□□□□□□□□□□□□□□□□□□□□□□□

远远的一行车马逶迤而来,当先两辆绿呢车围的马车蹄声得得。杨士骧的车马,即使只是出来送行。跟随的顶马,官衔牌,引伞都一样不少。车辕上还站着两个管事,一路照应。

徐一凡的那辆车马,看得见的,只有章渝一个人在车辕立着。其余一切仪仗全免。只是他车子后面,却紧紧跟着一大队军服整齐的学生!

这些学生,都是徐一凡的随员。李云纵和楚万里两马当先,其余人都是步行。走得一脸热汗。却都人人紧跟着。托徐一凡这个二杆子狂生道台的福气。他给这三十九名学生,全部换上了自定的西洋式军服,也没人愿意多说。

这三十九个年轻人戴着大檐帽,打着背包。整齐的行进在道路上。除了还有大辫子,其他真的是让所有人都耳目一新!

一行队伍直抵码头,丘宝仁早远远的看见了杨士骧的官衔牌子。忙依足规矩抢前几步,带着戈什哈们一个千深深打下去:“标下水师左营尽先游击,来远舰实属管带,恭迎杨大人!”

骑着顶马当先的杨士骧顿时一声呼喝:“起去!”

丘宝仁和戈什哈们一声:“喳!”都瘪着手站起来,又请了一个安。两辆马车帘子一掀,杨士骧和徐一凡几乎同时钻了出来。

杨士骧仍然是那个风流潇洒的模样,官服穿得周周正正。朝丘宝仁呵呵腰,然后就朝徐一凡那里点头微笑。

两艘兵船上的水手们,本来看着徐一凡背后那崭新的学生队伍都有些发呆。看着徐一凡钻出来,两条船上,都忍不住发出了哗的一声!

一如徐一凡在北洋武备学堂时候做派一样,他今日军服笔挺,马靴闪亮,马刺铮铮。萨姆·布朗的武装带将腰束得紧紧的。就这么昂然的走了出来!章渝想扶他下马车,他却挥开他的手,自己跳下来。马刺接地奇Qīsūu。сom书,金属铮铮敲击的声音让所有人心上都是一紧。

道台见得多了,却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大清道台。竟然是如此的英武!

他身后三十九名学生,腰板挺得更直。船上的水兵都站直了身子。连致远舰后甲板上的邓世昌,都握紧了栏杆看过来。和徐一凡的眼神一触,顿时就是熠熠生光。

徐一凡此时却是心情大好,眼前是铁甲巨炮森然的军舰。身后是三十九名年轻精壮的起家班底。渤海就在眼前展开,一如他心情般的开朗寥廓。

在阴柔的官场当中打交道久了,果然只有这些东西才能提精神。才能告诉自己,到底要做什么!

要在这么一个阴沉已久的帝国里面闯出条新路,站在码头的自己,就是火种。

□□□□□□□□□□□□□□□□□□□□□□□□□□□□□□

“徐大人,在下代表中堂,恭祝你一路顺风,早日筹得巨款,展布经济大才。”

杨士骧笑得淡,语气也淡。端起一杯水酒,一仰而尽。将这家伙送上兵船,敷衍他的责任就算了了。为了还京师烟云那点情分。他杨翰林杨首道给这个家伙办了这么久的差,实在也是腻味透了。

一旦这点心结放下,看着徐一凡和他那些学生的做派,就是越发的不顺眼。

这家伙,当自己是什么了?

徐一凡也笑着扬起酒杯,一饮而尽。随手放下酒杯。看看身后,学生兵们并腿站得笔直。这三十九条年轻汉子,他这就是带他们找出路去。

至于眼前这位杨莲房的一点儿阴微心思,他还根本没有放在心里。

一直侍立在旁的丘宝仁迎了过来,朝着徐一凡笑道:“徐大人,就上我的来远船吧。官舱都已经准备好了,大人这就上船起锚如何?”

眼前这位,好不好歹不歹的也是大帽子的练兵道台。官场上混,少得罪一个是一个。

徐一凡看看来远号,再看看致远号。作为这次编队司令官的邓世昌并没有下船,在致远跳板上方入口,背手站得笔直。对于老邓这个做派,连杨士骧都懒得招呼。

他对丘宝仁笑道:“丘大人,我这些随员,在来远上分派一点儿容身。我还是住致远吧。一路搅扰,还请见谅。”

丘宝仁笑着打了一个千:“遵大人的吩咐。来远大点儿,有两千九百洋吨的排水,标下本来也是考虑让大人少点儿风涛颠簸。既然大人钟意致远,邓大人想必也是欢迎的……不知道哪些兄弟,跟着标下上船?”

徐一凡回头扫视一眼,就看见楚万里冲着李云纵笑笑,摆摆手儿就带着二十学生兵列队朝来远跳板走去。水手们全都好奇的打量着他们。学生兵们一个个也脸绷得紧紧的不敢斜视。他们虽然都经过洋式训练,但是对这种铁甲庞然大物,都怕自己露怯。

丘宝仁啧啧的只是感叹:“严整!严整!”

杨士骧再看不下去这些离经叛道的学生,还有面前装腔作势的徐一凡了。拱手笑道:“告辞,告辞!”

徐一凡和他拱手一笑而别,两人心里都是明白。京师那点交情,到现在算是完了。只有丘宝仁,躬身呵腰的一路送了过去。

徐一凡看看跳板,端正端正容色,带头走了上去。临近入口的时候,邓世昌仍然如一个石块一样,端正的站在那里,将入口堵得死死。动也不动。

徐一凡怔了一下,明白过来。在跳板上站得端正,缓缓平胸行了一个军礼:“邓大人,请求登舰。”

邓世昌容色如铁,也缓缓平胸行了一个军礼,侧身让开。这铁打一样的汉子终于展颜微笑道:“准许登舰。”

徐一凡的马靴轻轻踏上了木制的甲板,轻得似乎都不敢落足也似。那一声脚步的回响,似乎就穿越了百年。

这就是致远?那艘牵动了百年中国人的心结,那艘似乎满载了百年来国人痛苦的军舰?

在这一刻,似乎有个声音,越过了百年的时间,在他耳边回响。

放眼望去,海风猎猎,渤海苍茫,冬日如血。

身边站着的,是邓世昌。

第二卷 南洋北洋 第十三章 … 长崎

致远号的舰首犁开一道雪白的浪花,航迹笔直向东。甲板上的水手们正在前主炮进行操炮演习,随着帮带大副陈金揆的一声声口令,水手们紧张的调整着射击参数,将教练弹反复装填击发。

邓世昌和徐一凡站在罗经舰桥上面,饶有兴味的观察着他们训练的动向。在舰尾甲板上面儿,还有水手们在驾驶二副周展阶的带领下,在练习用六分仪测向定位。

眼前渤海海面,涌浪起伏,青黑如野。单烟囱的烟气,袅袅升起。全舰正以十节的航速,驶向日本长崎港口。在致远号的正后方,来远舰紧紧的跟着,和致远号组成了严整的一列纵队。反观他们的甲板,却丝毫没有练习的举动。只有三两个水手,趴在舰首栏杆那里,看着海上的景色。

出海以来,杜鹃和徐一凡在房舱之内,房舱外间是章渝章大管事。学兵都挤在了水手舱当中。和他们一起睡吊床,不少人都晕船得一塌糊涂。包括杜鹃小丫头在内。躺在床上直哼哼。徐一凡倒是生理平衡系统良好,整天活蹦乱跳的和邓世昌到处乱转,细细的打量考究这艘名气极大的穹甲巡洋舰。

两千三百吨排水量的钢铁身躯,到处都被保养得一尘不染。三门二百一十毫米的主炮,两侧还有两门五寸的阿姆斯特朗副炮。每天水兵都在上面忙忙碌碌的操练。一天下来,根据徐一凡的细察,操课时间就足有两个钟点那么多!

邓世昌治军严整,果然名不虚传。

至于跟在后面那条,历史上面甲午海战方酣的时候,还上岸嫖娼的丘管带带的船,就马马虎虎多了。

看着又一次操炮训练高效完成,炮长吹响了解散的铜哨。邓世昌脸上的容色才松动了一些。向徐一凡微微点头。

在心高气傲的邓世昌面前,徐一凡可从来没有忘记溢美之辞:“虎狼之师,严整铁甲大舰。操练如此勤奋,但愿兄弟也能练出一支和邓大人致远相媲美的陆师出来,永镇京师门户!”

邓世昌微笑一下,又赶紧板起了脸。回头打量了一下来远号,淡淡道:“这都是当年琅威理琅军门定下的操练条例,我们在马尾,学的也是这个。可是现在还能照做的……”

他拍着舰桥挡板,很有些慨然:“……都成往事了!每次放船出来。煤水棉纱机油全部都是管带包干。少跑一点,少操练一些,这些省下来就是管带的腰包。操炮一次,保养就要用料。好么,放船出来,一个个就跑巡航速度,锅炉少保养了,炮也不用操了。除了致远和定镇两大舰,哪条船没改房舱货舱?带人带货,无所不用及,这是水师?这是招商局!”

徐一凡只是微笑,邓世昌的臭嘴巴。这一路他算是领教够了。怪不得他在北洋水师里面,地位如此尴尬呢。

兵非可用之兵,但是这军官团队,哪怕是清帝国养成教育最好的北洋水师军官团,也不过如此而已。

在近代历史上,出现坚强善战的军团,都无不以近代民族意识凝聚为精神根本。纪律,操练,装备,都是相对而言可以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但是这一切,在以少数民族统制压制多数民族的满清帝国内部,这种主体民族的凝聚意识。却是那些旗人甚至部分汉人重臣,最为凛凛惕惕的对象!而多数人,自己也混混噩噩。自己孤身一人穿越而来,想完成这个民族精神意识洗礼性的篡夺工程,真是比登天还难啊。

放之后世,也是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降,经过五四运动为发轫,经过八年血火的涅槃。才真正奠定了作为一个近现代国家才拥有的真正主体民族的凝聚精神。

想到这儿,徐一凡忍不住都有些失神。连邓世昌说些什么,都没怎么在意去听。到了后来,连邓世昌也沉默了。舰桥上面,就是两人面面相觑。

正尴尬的时候儿,随着脚步声响。致远号上的正电官一溜儿小跑过来,递上来一份抄报纸。邓世昌接过一看,忍不住就是冷笑:“笑话!”

徐一凡给他声音一震:“邓大人,怎么了?”

邓世昌将抄报纸揉成一团,脸涨得通红:“咱们大清驻长崎领事发来的电报,询问我们抵港时间。还谆谆叮嘱,说咱们水手将备,都最好不要下船,免得引起事端……咱们泱泱中华,什么时候要忌惮起小日本儿来了!”

徐一凡也是一怔,旋即又想起在七年前,定镇两舰访问长崎。水手和日本浪人大乱战,双方死伤数十的事情来。

记得当时,清朝在长崎领事处理事态非常强硬。定镇两舰干脆全副武装,炮门大开的戒备。转眼七年过去,现在清朝长崎领事,却已经这般忌惮。国势消长,这一点点小事都已经反应了出来。

他试探着问邓世昌:“邓大人,你怎么看?”

邓世昌咬着牙齿,脸色还是通红。右手用力的指着东方海面:“怕咱们惹事,就多修造几个船坞出来!不要让咱们还得去长崎保养,兵船虚实,倭人尽知。去了还要装孙子!不是摆明了告诉倭人咱们怕他?”

他又回头看着西面海上,脸色由通红变得铁青:“倭人一日日在造船添炮。每去一次,都可以看出他们强硬一分。北洋水师逼在门口,兵船所及,可以控扼倭人要害。定镇两船,更是倭人眼中之刺。这迟早必有一战!我们却兵船一日日老朽,炮力一日日衰微。更别说连弹药都凑不齐全,当道诸公,当真不知道他们怎么想的!”

就凭自己这做派,都已经被称为狂生二百五了。再看看邓世昌这口无禁忌的样子。自己当真算收敛啦……

徐一凡不无委屈的暗自琢磨。可是有一点还是让他心中一动。北洋水师上下,至少中坚阶层,看来已经明确的认识到了,因为地缘政治的因素,日本舰队将是北洋水师的第一假想敌了。

看来在这点上面,大有文章可做……

他淡淡的凭栏远眺,一副不在意邓世昌的激烈言辞的模样。在他怒火稍息之后。才突然转头,漫不经心的问道:“邓大人,你看兄弟这次去南洋,可以筹多少款项?”

邓世昌正在满腔义愤,却听到这毫不相干的言辞一转,当下就是一怔。半晌才道:“徐大人,还是叫我正卿就是。您是钦差委员,我当不起这称呼。大人此去南洋……听说以前也有不少委员去开捐,传来的消息,不过十万之数上下。这个……”

果然不愧是邓世昌啊,心直口快到了鲁莽的程度。这福建汉子,却是北地男儿的性格。连场面话儿都不大会说。看来是太沉迷于他的军舰,而忘记了人情事故了。丁汝昌能保全他到这个地步,当真也是不容易。

徐一凡心思转动,脸上却是胸有成竹的微笑:“那正卿兄也尽管叫我传清就是……此去南洋,兄弟敢向正卿兄夸这一个口,没有数百万之数,我将不返津门!今后还将源源接济,成为我练新军的可靠饷源!”

此语一出,换来的果然是邓世昌不以为然的神色。不过他这次算是进步了,总算没说出什么煞风景的话。只是一笑,将手中揉成一团的抄报纸扔向远处。

海风一吹,那份抄报纸不知道就被卷去何处了。

“正卿兄,可是不信?那请拭目以待吧……我与正卿兄约,如果我真能筹到如此款项,将必为水师添船添炮,不做门户井然之见!”

徐一凡傲然的放出了话儿,站在那里,当真有点凛然四顾的神色。

“定镇已老,北洋水师各兵船上克虏伯、阿姆斯特朗诸炮位也早已是昨日黄花。射速慢,弹药旧。各舰锅炉多不能升足气压。水线铁甲锈蚀薄弱……而朝廷又是已下明文,从光绪十七年起就明令停购船炮……徐某胸中正有一番强国整军绝大文章。北洋水师,正是我朝海上武力中坚,将来如何,就请正卿兄观之!”

对自傲自信的人来说,能打动他的,无非是比他更傲更自信。种下种子,总有一天也会开花结果。

邓世昌当然还是不信徐一凡的话儿,以李中堂之能,也不过是勉强维系住北洋水师不散架。说实在的,他也早就有点尽人事,听天命的念头。所以才加倍的不合群。

对徐一凡这个名声不见得很好的道台,邓世昌倒是另眼看待。第一是他的确读过徐一凡的书,相当佩服他的知识广博,见识超卓。他的新式做派,也让很多对死气沉沉的现今局面绝望的人们一下觉得耳目一新。

还有一点让他瞧得起徐一凡的是,这家伙象老水手一样绝不晕船!

可是这话儿,也放得太大了不是。北洋的大局面下,他现在的实力地位,不比自己一个小管带强到哪儿去。

两人各怀心思只是一笑。邓世昌拱拱手:“如果真有那日,邓某自然会为传清兄摇旗呐喊。”

徐一凡也只是笑着拱手:“多谢。”

邓世昌转过脸去:“再过两天,就要到日本啦。”

□□□□□□□□□□□□□□□□□□□□□□□□□□□□□□

日本长崎港外。

这座港口城市,位于日本列岛面向中国的最西端。一向是日本和东亚大陆交流往来的核心。

几百个小岛在长崎港外星罗棋布,在各岛中间,形成了一个个优良的避风锚泊地。依着丘陵地带,一座座日本传统建筑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在港口一带,却是一副新兴工业国家的新旧杂错的模样。洋式建筑点缀其中。港口的新旧吊车排列得密密麻麻。头上勒着白布带子,冬天还穿着短裤,矮小的日本码头工人,正在穿梭往来的搬运着小件的货物。

港口码头上面,到处都是货物栈房,海面上到处停泊着各国的轮船。什么样式的都有。桅盘高耸的英国远东舰队的兵船,来自美国的跨洋旧式快速帆船,日本自己的高首楼渔船,一声声汽笛鸣动着,呜呜的响作一团。

修造兵船的船坞森然的立在港区一角,高大的烟囱上黑烟弥漫,煤灰粉尘到处都是。船台上面忙忙碌碌,但是到底在修造什么,却被棕绳拉成的网子挡得严严实实。只能听见打铆钉的叮当声音,还有日本工人那种特有的半声儿长音的号子声音。

各种服色的各国水手,都挤在甲板上面儿,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才打开国门没有多久。就已经显出了追赶势头的国度。不远处岛原半岛上的云仙岳俯视着这个繁忙热闹得都有些过分的港口。

整个长崎,显现出了在对面那个庞大帝国各个港口所没有的活力。

致远和来远号在引水船的带领下,缓缓的穿过航道,驶向锚泊地。徐一凡站在舰桥窗口之前,呆呆的看着眼前这一切。

这就是一百多年前的日本?这个在未来几十年当中,将成为国人最凶恶的敌人。最大的噩梦的国家?

看着眼前这种勃发热闹的景象,再想想北京天子帝都那种几乎凝固住的空气。他握着栏杆的手,就越捏越紧。

心底的紧迫感,却是越来越强烈。

引水船拉响了进港的汽笛声音。邓世昌站在徐一凡身边,捏着望远镜。冷静的下达着各种动作口令。水手们也准确的执行着他的口令。两千三百吨的致远舰放慢了速度,跟着引水船直奔船厂水区而去,在狭窄的水道当中灵活的穿过。来远舰跟在后面,丘宝仁操守一般,弄船的水准却也不差,一样行动准确到位。呜呜的拉着汽笛,比致远的声势还要大些。

随着船速放慢,猬集在码头一带的日本小木船都围了上来。这些小船多是一些晒得漆黑的女人在划桨。男人穿着破旧的袍子,光着两条腿,头上勒着绳子拧成的布带。举着一筐筐的水果鸡蛋,隔得远远儿的就朝兵船上面吆喝叫卖。不少人居然还会生硬的中文,合着日语的声音,响成一团。

除了这些水上小贩,还有出奇的。有些船稍微大些,两个男的把桨拿舵。船尾大白天也挂着粉色的灯笼。船头上挤着一些穿得花花绿绿的和服女人,露着肩膀,脸上涂得和死人仿佛,笑得花枝乱颤的向船头扬手绢儿。

不过看着她们的罗圈腿,还有呲出的黑黄牙齿。徐一凡无意一瞧,就觉着倒尽胃口。

后世的AV,果然是骗人的东西呀……

来远号水手们早挤到了船舷边上,和那些女人们打情骂俏。看来不少都是熟人熟主顾了。致远号的水手们都在偷眼瞧舰桥上面,能看到邓世昌铁青脸色的,都乖乖的不敢动,守着自己的岗位。眼神儿可就到处乱瞟去了。

看着那些儿船户们为了做生意,竖着大拇指叫唤:“大清国,半在!”侍立在徐一凡身后的李云纵——作为徐一凡的戈什哈队长,是邓世昌特许能进舰桥的。他忍不住冷冷道:“这些东夷!这么个样子,还敢和我们在朝鲜启衅?”

徐一凡和邓世昌同时回头瞅了他一眼,邓世昌没有说话。徐一凡却微笑道:“云纵,日本国内税率,四倍于我中华。日本这些老百姓,比咱们穷多了。乡下女孩子,到了一定岁数,必然的就是转卖出去。要不就是当妓女,要不就是当包身工人……就是这些人,咬牙支撑着这个国家拼命的建工厂,造兵船。别看他们这个样儿,这是个小而暴的国家,坚韧严整,咱们是大,也富一些儿,可是真碰起来……现在他们冲着咱们叫万岁。真到面对面厮杀的时候,就是这些家伙,能咬下咱们一大块肉来!为将者,切不可有这种虚骄之气……”

李云纵眼神一动,默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