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是仙凡-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张叔捎了,这几年月月一二两银子,也不曾短缺!”
苏老爹摇头,叹道。
“唉,当年腊月打不到多少鱼……家里实在是困难,巨鲸帮的过秤费缴不上,熬不下去。
那天晚上,庄子的周老爷拄着拐杖拿着一壶小酒,找我吃水酒,吃酒时周老爷说,你家没有银钱交过秤费的事我知道了。明天你来我家拿点银子吧,顺便带点糙米回去,不能让孩子饿着啊。
爹也不想去借他周老爷家的利贷银子。但是不借又没有办法,不借就交不上税,不借就要饿死人。
借了,还能熬过了今年,还能期望明年能有个好收成。就这样,爹去了一趟周老爷家,借了几两碎银和一布袋米糠,将就着吃吧。
但这银钱利高,月月要算利钱,过不上几月翻了一倍。这些年利滚利,总是还不完。
幸好你在县城挣了银钱,隔三岔五托张叔捎带回来,家里东挪西凑这才勉强应付过去,只是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
苏老娘佝偻着腰,从灶台的底下,哆嗦着的掏出她小心藏起来的十两银子,拍去灰说道。
“娘这些年,好不容易也存了一点银钱,也不敢花。你二弟九岁,眼看再过几年要娶亲,没个十两银子哪里娶得上媳妇。你三妹跟着要出嫁,要准备嫁妆钱,省的她嫁去婆家吃苦。
这处处是用大钱的地方,好不容易积攒下了十两银子,可以应付一下这两件大事。等再过几年,日子就会好过一些。
前些年那些水匪闹得厉害,经常四处打劫。咱们有点积蓄也不敢花,生怕露了富,被那些强人给盯上了抢走了。
平日里,家里几碗青菜粥,将就着对付过去就行了,这些年不都这么过来的!”
“这样啊……”
苏尘默然兴叹,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这样。
难怪这五年过去,家里还是他当年离开的样子。不过,现在他回来了,这些事情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只要家里一切平安,就没事。
“二弟三妹的娶亲婚嫁之事,我来想法子操办,你们就别操心这些了。水匪也被官府剿灭了。这几年我在药王帮挣了点银子,这两日在庄子找一块地,起一座新房子!”
他们正说着话。
“苏家婶子……还没去下湖去打渔啊!”
却见,一名村妇喊着,掀开帘子,进老船舱里。
“李婶!”
苏尘见那村妇,一下认了出来。
他连忙起身,把仅有的一条凳子,给那村妇腾个地方坐,笑道:“里面坐,这船里地方太小,只能先将就一下。”
那村妇眼前这青年一身布衣,颇为体面的县城里人,不像是周庄水乡的人,奇怪道:“苏家婶子,你家来远房亲戚了……?”
她瞧着苏尘有几分眼熟。
突然想起来,一拍大腿惊喜,“这不是苏家大郎,李婶看着你长大的,瞧这记性,差点认不出来了!常听你爹娘说,你在姑苏城的药王帮学艺?”
“是啊,这几年在药王帮学了点手艺。李婶找我娘这是……?”
苏尘笑着点头。
“也没啥事,就是田里长了些青菜老叶子,丢了可惜。路过,便问问你娘这几日缺不缺青菜。”
李婶大喜,“对了,你是药王帮的人,那你会看病喽?能帮婶婶看这腰?最近老是腰痛。”
“当然,略懂一点。”
苏尘笑着,替李婶把了一下手脉,很快说道:“腰间劳损,气血不通,不是什么大毛病。我帮你写一副药方,到县城的药铺按方子抓药。上面都是一些便宜的药材,只需数十铜板就能买到一副。不要改动药方,吃上几副,一月就好了。”
“苏家大娃,多谢你了。这诊费收多少铜钱啊?”
“不收,都是乡里乡亲的。这些年也多亏了李婶时常接济,要不然家里都没青菜吃。这几日闲着无事,我帮乡亲们义诊一下。但这药材,还得你们自己去县城药铺抓。”
苏尘笑道。
周庄水乡的镇民们手头没余钱,身上有病痛也舍不得去城里看。他回到家也没什么事,只在家里待上一段时间,侍奉双亲。
他曾是药王帮弟子,也算半个郎中。顺便在老渔船前,摆了一条板凳,帮附近的乡邻们免费看一看病,也算回报一下邻居们对苏家的照顾之恩。
“也就田里长一些青菜叶子,在地里也不值钱。你在药王帮学到的这门看病的手艺,那可是老值钱了,比打渔有出息。苏老爹,苏家婶子,有你这么一个能干的儿子,这些年总算熬出头了!”
李婶欢喜道。
……
中午的时候,苏家老渔船前,热闹了起来。有些乡邻听说苏家大郎从姑苏县城的药王帮回来,学了一门药术手艺,帮乡亲们义诊,便纷纷赶来看一看病。
短短一两个时辰,老渔船附近聚集了数十名渔民和村妇,正热闹之间。
却见,苏老娘心急火燎请了周庄的一个媒婆回来,张罗着给苏尘介绍一门婚事。
身后还带来两位姑娘,一女是农家女,活粗手脚,性子颇有些大大咧咧。一女稍微俏些,却是小寡妇,面带着羞涩。
苏尘一下懵了,没想到会有这一出,哭笑不得,连连推辞道:“娘,不用替我操心,我自有主张。”
那媒婆劝道:“苏家大郎,你都十七八岁了,不要眼光太高!你瞧周庄的那些同龄的小伙,大多十五六岁就成婚!你这年龄这般大了,再过两年都没人愿意嫁你了。”
“对啊!苏大郎,得赶紧成婚啊。这年岁再不成婚,就老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啊!”
“瞧这个女娃,身板胳膊有力气,干农活的一把好手!你在县城待久了,若是瞧不上种田的粗人,还有这位俏寡妇,多水嫩。”
“苏家大郎,这事情不能拖。你随便挑一个,干脆今日成亲,今晚入洞房得了!今晚成好事,明年抱胖娃。”
周围的乡邻的七婆八婶们,甚至那些渔民们,也是纷纷出言相劝。
“不,不是,大家听我说……我只是回家探望爹娘,帮诸位叔叔、婶婶看看病……这婚事,真心不着急!”
苏尘听众乡邻鼓噪,连忙解释,却被数十位乡邻七嘴八舌的声音给压下,完全招架不住众人的热情。
这……他只是从县城回来探亲,安顿好家里爹娘和二弟、三妹的事情,也才好放心寻仙。这不应该是把他自己给安顿了啊!
第122章 拜仙如潮涌
姑苏县衙门,衙役班头张二爷带着一群十多名衙役,大摇大摆下乡来了。
最近县衙的衙役们很忙。
前两个月,巨鲸帮的水匪们造反作乱,闹得太厉害了。水匪凶狠不怕官差,衙役们都待在县城,不敢下乡收税。眼看到了年关,今年很多偏远乡镇的税钱都还没能收上来。
巨鲸帮的水匪们在太湖一战被剿灭了,水匪彻底平息,姑苏县城顺利的恢复了对偏远各乡镇的管辖。
衙役们终于松了一口气,终于敢出城去收税。顺便在乡镇,打一顿牙祭,大吃大喝一番。
衙役班头张二爷领了征税的任务,带了一群衙役摆足了架势,来到周庄镇子收税。
吴郡十三县城之下,设有里正一职。以百户为一里,每里置里正一人。五里为一乡,设乡正一人。
衙役们下乡来收税,周庄水乡的乡正、里正们自然要小心伺候陪同着,挨家挨户上门去收今年尚未缴清的税钱。
这衙役一下乡,向来是闹的全镇子一阵鸡飞狗跳。不得不费尽心思讨好,以免遭到衙役班头的刁难。
乡正躬着腰,小心伺候着,苦道:“张二爷,前几个月太湖那些水匪天天来周庄打秋风,几乎把家家户户都收刮了一个干净。咱们乡民手里没有余财,今年实在是难熬!能不能向县太爷求个情,宽容一些?!”
“你们这些泥腿子,真是不知好歹!没有我们这些衙役官兵们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豁出命去打仗,能把巨鲸帮给剿灭了吗?
朝廷为了打这一仗,耗费了多少银子,给你们算过吗?
巨鲸帮水匪的过秤费,从此就没了。官府这给你们周庄的渔民省了多少银子!你们就不能感恩,惦记着一些好?!
别给我扯那些没用的犊子,再怎么求都没用。你们周庄镇子里今年的税钱,必须两日内给我统统缴齐了!”
衙役班头张二爷朝乡正一瞪眼,破开骂道:“喏,你现在先去准备弄来点新鲜的,给二爷我开开胃!二爷我在城里天天白米白面,都吃腻了,换换口味。”
“是、是!”
乡正连忙点头哈腰,吩咐人拿来一些水鲜大闸蟹,准备招待衙役班头张二爷和众衙役。
“你们周庄的刁民,尽拿这些傻大螃蟹应付,打发乞丐啊?!拿它喂狗,狗都不乐意吃呢!给爷痛快些,孝敬几条珍品银脊刀鱼、雪花石鱼,一筐红尾大虾也行!”
张二爷瞥了一眼那满筐的大闸蟹,顿时瞪眼,大骂道。
“二爷,这几样太稀罕……能不能打到完全看运气,平日里没有。”
“实在不行,那就弄一些白米白面也凑合着。”
乡正满脸的苦逼,“二爷,这白米白面是过年节才会筹备这些好东西,眼下这时节,青黄不接,家家户都没有钱置办啊!只有一些寻常的水产。”
“嗯?”
张二爷脸色不由的一沉。
他娘的,一点油水都刮不出来。
这不是让他白跑一趟吗!?
他身后的十多条衙役大汉们,顿时一个个如狼似虎,提着棍棒凶狠盯着乡正和众里正。
乡正顿时慌了,连忙道:“二爷息怒,我去各家各户找一找,或许能找到一点。”没辙,只能尽量找一点出来,应付一下。
张二爷这才满意点头,正带着一群衙役们走在河边。
却见前方一棵老鸦树渔船旁,聚集了数十多乡民,异常的热闹和喜庆。
“这是哪一户人家,在办喜事?”
张二爷神色一沉,指着前面问道。
乡正眺望了一眼,连忙道:“那是老苏家的渔船。他家向来穷,也不知是办什么喜事。莫非是在相亲?!”
“哼,果然是一群刁民!你们有钱办喜事,居然没钱交税?这是当我姑苏县衙是摆设吗!今年的舟税,就从他苏家开始收起!”
张二爷不由冷哼,大摇大摆的带着十多名衙役,飞扬跋扈朝河边的老渔船而来。
乡正满头大汗,怕出事,连忙紧跟着。
……
“不好了!衙役班头张二爷来了,又来收税了!”
远远的,有邻家放牛娃看到乡正陪着一群衙役,朝苏家老渔船这边来了,连忙挤进热闹的相亲人群,慌张道。
人群之中,苏老爹、苏老娘望见乡正陪着一群如狼似虎的衙役过来,顿时有些惊慌。
“这~这可怎么办?”
他们原本是盘算着,手里正有十两银子的闲钱,先把大郎的这门着急的婚事给办了。没想到衙役下乡来收今年的税钱,这一来的话,手头的银两怕是不够办一场婚事。
衙役班头张二爷正嚣张跋扈的,率众衙役们,往数十丈外的老鸦树的渔船而来。
突然,他神情一滞,脚下沉重如铅。
张二爷错愕的看到,一名神情淡泊的布衣青年人,正在热闹的渔民人群之中,冷漠的朝他的方向看了一眼。
“苏……苏上仙?”
张二爷吓得两股发抖,差点没有身子一软。
他这衙役班头曾经跟随王县令一起,见证了太湖之战,亲眼在太湖见过这位苏大仙的真容,仙威降世,一举灭了巨鲸帮三大匪首。
这,这是苏上仙的家?……妈呀,我的娘啊!怎么撞上这位大仙了!
其他底层小衙役们没见过苏上仙,自然也没有反应过来。
衙役班头张二爷脸色一片煞白,吓得跌了个狗吃屎,连滚带爬,撒腿往姑苏县城方向跑去,跑比兔子还快的跑了。
其他衙役们都是一脸的懵样,不明白班头怎么突然就慌乱的跑了。他们摸不着头脑,连忙追着张二爷而去。
“班头,您老怎么了?”
“快,去县城禀报县太老爷……我张二狗在周庄遇到苏上仙了,赶紧报老爷!十万火急!”
张二爷气都快喘不过来,又是惊恐,又是狂喜。
县太老爷正急着找仙人下落,这可是大功一件。
他满脸狂喜,越跑越快,两腿如轮,八面生风。十多名衙役们跟在后面吃尘土,苦追不及。
……
“这……咋回事啊?张二爷一群衙役们不是要征税吗,怎么慌里慌张的撒腿就全跑了?”
周庄的乡正、里正们,还有众多神情紧张的村妇,渔民们都愣住,完全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
这边,一群衙役们刚刚跑走。
却见,张屠夫带着他的婆娘,两人赶着一辆驴车,飞奔往苏家老渔船。
“哎呀呀,苏老哥……不,苏老叔!小侄来看您老来了。您瞧我这么多年,乡里乡亲的,也没来没拿什么礼物来拜访过您老,真是过意不去啊!今儿苏哥儿好不容易回乡一趟,咱帮您做一场大酒席,庆贺一下苏哥儿回乡!”
张屠夫瞧见苏尘和苏老爹苏老娘都在,连忙心切的大声叫嚷着。
说着,他从驴车上跳下来,卸下两副沉甸甸的大担子。
他儿子张铁牛的脸皮薄,不敢攀这个曾经是师兄弟,如今是苏上仙的关系。
但他张屠夫脸皮厚,而且他跟苏尘每月都经常见上一面,帮苏尘捎带点银两回周庄老家。
整个姑苏城里,谁跟苏上仙走的最亲近?当然是他张屠夫。真正知道苏上仙老家在哪里的?唯有他张屠夫了。
这世上,还有谁能比他张屠夫,更了解苏家的情况。
张屠夫琢磨好几日,也曾担心直接上门攀关系太露骨,但又觉得这是难得的机会,还是得攀附一下。终于下了决心,买了一大堆的礼物,连夜匆匆奔往周庄,赶了过来。
两副沉甸甸的担子里,其中一副是数百斤的猪肉和水酒。
而另一副担子里,更是品样齐全,什么白米面、包子馒头、臭豆腐、烤鸭、烧肉、桂花糕、长寿面、米酒,办一场宴席喜事的东西,一应俱全。
“老叔,老婶!可想念死小侄儿了,今儿这庆贺苏哥儿回乡的酒席,小侄帮您老办了!”
张屠夫见到苏老爹和苏老娘,那脸上简直就是比亲爹娘还亲。
周庄的乡正和众乡亲们,都一个个错愕,全是一脸的懵。
这张屠夫的儿子在药王帮护刀堂,在周庄水乡也颇有几分地位,每回到周庄省亲,走路都昂着脖子,而且向来小气巴拉的。
他这是怎么?居然这样厚着脸,去讨好苏家二老。
苏老爹和苏老娘也是一头雾水,儿子虽说数年才回一趟家,没必要花费这么多,特意办宴席迎接吧。他们跟张屠夫也没熟到这种程度。
以前,他们也不曾见张屠夫这样热切啊!
“来来,大家别傻愣着了!苏哥儿好不容易回一趟家,那可是衣锦还乡,需要隆重操办一场啊!我张屠夫亲手操办这回乡宴席,咱们好好庆贺一下!大家都麻利一点,干起活来,等下尽管免费吃,免费喝!”
张屠夫和他婆娘也不管众乡亲们怎么想,连忙在苏家老渔船的岸边,向众家借来桌椅板凳,大摆宴席,招待乡邻。
苏尘只是默默的,看着他们去操办这回乡宴席。
他真不好去说这张屠夫,毕竟也曾帮他捎带银两回家。事情不大,但也算是帮了自己的一个忙。
他今儿早晨才刚回来两个时辰不到,这张屠夫后脚就到了。那张班头又赶往姑苏城,消息是瞒不住了。唉,看来想要清静一会儿,平静的和家里人处一处,怕是没有机会了。
……
一道惊人的消息,在姑苏城,在江湖上飞快的传。
条条大官道上,已经是众马奔腾,众多帮派江湖大豪客们收到消息,只拼命拍马往周庄飞奔,只恨不得长出双翼飞过去。
……
一条姑苏县衙的大官船,在周庄徐徐靠岸。
“咚!”
“锵~!”
“县太爷驾到,闲人退避!”
“吴郡真仙,恩泽万民!”
敲锣打鼓,铜锣声声!
三十名衙役高举旗牌,五十名衙役敲锣打鼓,上百名一个个披红带彩,扛着两块巨大的“吴郡真仙”、“恩泽万民”的匾牌,走下船来。
姑苏王县令神色匆匆,率领着三班众衙役们,快步走下官船。
紧随其后,是上百名挑大担子的挑夫们,里面各色上等财帛、丝绸、陶瓷器具、腊货,几乎是塞的满满当当。
“哎呀,县太爷怎么来了!”
乡正和里正们大惊失色,连忙快跑过去,迎接县令大老爷,大驾光临周庄水乡。这位姑苏县太爷自上任以来,以前可是从未来过周庄。
王县令走的匆忙,哪有功夫去搭理他们,挥手让乡正几人闪开一旁,在衙役班头张二狗的带路下,焦急的往老渔船方向而来。
他伸长了脖子,高呼道:“苏上仙,上仙在哪里?……小官来迟一步,未能喜迎上仙隆重还乡,实乃大罪过啊!小官先带了少许见面礼,赶来一步。随后钦差王大人,太守赵大人还有几条大船的礼品,随后就赶到。上仙恕罪!”
第123章 滔天功名和富贵
姑苏王县令的官船一靠岸,上百多名披红带彩敲锣打鼓的衙役们抬着匾牌,上百名挑夫担子紧随而至。
周庄水乡一下热闹起来了。
众村妇、渔民们,张屠夫夫妇,还有媒婆、小寡妇等等,纷纷慌忙避让在道路两旁,拜见县令大老爷。
苏老爹和苏老娘惊慌失措,也想要躲到路旁去叩拜县令,却被苏尘双手一按。二老都稳稳当当坐在桌席上,没能动分毫。
“小官,叩见苏上仙大人!”
王县令看到酒席中间坐着的苏尘,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快步上前,朝苏尘叩了一礼。
能够安稳坐在一旁的,当然只有苏上仙的老父老母了。
“叩见两位仙父、仙母大人!”
王县令又赶紧向苏尘旁边的苏老爹、苏老娘深深的躬腰一礼。
苏老爹和苏老娘自打张屠夫来了之后,整个人便有些懵,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见到王县令向儿子,又向他们两人叩拜,那更是感觉天旋地转,浑浑噩噩。
他们苏家世代打渔,受了一辈子的穷,这一辈子见过的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乡正和衙役班头了。从未见过尊贵的姑苏县令大老爷,更别说县令大老爷居然向他们行大礼。
当然,也没人敢说他们二老失礼。他们也无需做任何事,只需接受县令老爷的拜见就行了。
“王县令,你这副阵仗,是干什么?”
苏尘看着王县令,淡淡道。
他这趟悄悄回来见爹娘,就是生怕动静太大,也好清静的和爹娘、二弟三妹处些天。
但这王县令如此大张旗鼓,这周庄怕是再无片刻的清静可言。
王县令连忙露出谄媚之色,讨好道:“苏上仙,非是小官要打扰上仙的清静!但您可是在围剿巨鲸帮一战,为朝廷官府、为吴郡百姓、为吴郡江湖子弟,立了天大的奇功啊!
这份剿灭巨鲸帮水匪的头等大功,您不认领,谁也不敢认领啊!姑苏城里的富商、百姓们,从此可以安心走在各条河道上,都强烈的希望为上仙献上一份薄礼。
您瞧那挑夫们的上百担子的上等绸缎、瓷器财货,那可不是小官送的,那是全姑苏城百姓们一起送您老的。
您打完这一仗,就无声无息消失了。在烟雨楼露了一面又不见了,可让我们上下找的好辛苦啊!
我这刚得到张班头的消息,便将早就准备好的东西带来,先来一步拜见上仙,来周庄稍稍布置一番。
很快,钦差王大人,太守赵大人,还会带来朝廷给的功劳犒赏。甚至还有那些江湖帮派,药王帮孙老、天鹰门寒鸦、马帮李朔等宗师,也会率弟子赶来周庄,拜见上仙,以叩谢上仙在太湖之战的救命大恩!”
苏尘默然。
既然人来了,那就先这样吧。
王县令连忙吩咐三班衙役们,把镇子里最大一座宅子,周乡绅一家老小清出门,将大宅院都空出来。
也好有一个体面的地方,来招待吴郡太守赵大人、朝廷钦差王大人,以方便众人拜见上仙。
……
姑苏县城往周庄的水道上,三艘巨大的官船正在缓缓航行着,载着大批的财货前往周庄。
赵居贞得知苏上仙出现在周庄的消息,十分心急,立刻带着众太守府的官员们赶往周庄。
他派人找了苏尘好几日子,但是一直找不到人。
现在终于又得到消息,苏尘出现在周庄,他生怕苏尘又消失而去,连忙和钦差王大人兼程赶来。
赵居贞生怕苏尘再度离去,他又落了一个空。
“快,休要耽搁!赶紧,跑快些!”
嫌乘船太慢,心切之下,他换上轿子,催促八名衙役们抬轿子飞奔。
“赵太守驾到!”
“钦差王大人驾到!”
数十名衙役抬着两副轿子健步如飞,后面还跟随着三四百名一路快跑的官兵。
吴郡太守赵居贞带着吴郡十三县大小官吏驾临,前前后后至少近千人。
此外,吴郡江湖各大小帮派的帮主高层们,更是成群策马而来,抵达周庄拜会苏上仙。
……
赵太守、钦差王大人,以及吴郡众江湖帮派,众人簇拥着苏上仙、苏氏二老和弟、妹,聚集在周庄的一座大宅院。
苏尘来到大堂,正座坐下,看了赵居贞、钦差等众人一眼,神色淡漠道:“赵大人此番来周庄,不知是何意?”
“下官赵居贞,拜见苏上仙!此行拜见上仙,有两件事情。其一是寒山妖道遗留下了一些符箓和杂物,望上仙处置。还有朝廷下发的一笔剿匪赏银和财货,也需下官亲自交给上仙。其二,则是关系到当今天子。”
吴郡太守赵居贞连忙朝苏尘行了一个大礼。
身为朝廷四品命官,坐镇一方的太守,除了朝廷之上叩拜大唐天子,在家中叩拜父母和祖先之外,是绝无朝别人下跪之可能。
当然,仙人是非常特殊的例外。仙人,即天!拜仙人,乃是向天叩拜之意。
赵居贞拜见苏尘,说明他的来意。
很快,有官吏们送上一个木盒,装着寒山真人遗留的一些符箓和杂物。另有官差,抬上几口沉重的大箱子,里面沉甸甸数万两白银。
苏尘并未拒绝。
“当今天子有寻仙问道之心,愿以国师之礼以待上仙,盼望上仙能够移驾国都长安。”
赵居贞这才继续说道。
大庭院内,众江湖帮派帮主、豪客们都低声惊呼。
天子寻仙问道,朝廷赐位国师,那可意味着权势滔天,享之不尽的财富。比待在这小小的吴郡,不知强多少倍。
“不知苏仙人,可愿前往长安为护国仙师?”
赵居贞恭敬,小心询问道。
“我无意江湖和朝堂……我要的你们给不了。你们给得了的,非我所欲。太守大人回去吧。”
苏尘淡漠道。
他对那些送礼的,也并不拒绝,只是淡泊的收下。
天子想要寻仙问道。
但修仙之道,他自己也只是才初窥一二,还不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办。哪里有什么能力,去指点当今的天子。
“这……”
赵居贞太守大人,王钦差,和众大小帮主们面面相觑。
这就干脆的拒绝了?!
苏上仙一心仙道,看不上世俗的滔天富贵,这倒也不难理解。红尘之间无尽的繁华,无上的功名利禄,只对他们这些俗人有用。
苏尘昨夜将那五万两黄金都撒出去,可见滔天富贵在他眼里,真如粪土一般低贱。仙人心里想要的,他们根本没有。
毕竟,他们也没有真正的见过哪个仙人,留恋红尘世俗的。
王钦差,赵居贞太守相视一眼。
他们早有另外的准备,以讨好上仙。既然上仙不想要,那上仙的家人总需要这些吧。仙人看在眼里,多少总会有所表示吧。
钦差王大人满脸笑容,问苏家二郎,道:“小兄弟,你想要什么?当将军,当朝廷大官?”
苏二弟茫然,不懂什么是将军,道:“我想吃肉。”
赵居贞连忙插口问道:“小弟,你想读书吗?”
苏二弟想了想,这次认真的点头道:“想,爹说,读书人最有本事了。”
赵居贞大喜道:“我乃当朝进士,这苏二郎的启蒙老师,非我赵居贞莫属!来人,改苏家幼子为吴郡第一等良家子,本太守为其亲传之师。”
王钦差顿时心塞,郁闷吐血。
这赵太守太会挖墙角了,你一个赵氏名门的当朝大进士,当八九岁孩童的启蒙亲传老师,你还要脸吗!
王钦差连忙朝苏三妹道:“苏小妹,你想要什么?”
苏三妹畏缩的躲到爹娘的身后。
“苏老爹、苏老娘,您二老有何愿望?”
王钦差无奈,只能问二老。
苏老爹想了好一会儿,哆哆嗦嗦道:“老朽打了一辈子的鱼,其它也不习惯。这一两年就寻思着,能换一条大渔船,也好下湖打鱼!”
顿时,满堂众官员,江湖大豪客们都是哄然大笑。
有苏上仙这位儿子,下半辈子还需要下湖打鱼吗?恐怕鱼都会抢着跳到兜里来!
“苏老爹稍候!来人啊,拿衙门的田、地、山、湖泊的契书来!”
赵居贞连忙道。
他扶着苏老爹,率众官员们出了大宅院,指着远方的一座湖畔吩咐道:“苏老爹,瞧那座湖!划湖五十里,从湖面到湖里的鱼,到湖底下一根水草,从此世代归你们苏家,改名苏仙湖。”
他指着不远处一块地,道:“从此地,划地一百亩,起苏家大宅一座,为苏仙府!”
他指着远方的良田道:“划周庄良田百顷一万亩,归苏家!”
他又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山道:“划周庄山林百顷一万亩,更名为苏仙山,归苏家!”
“凡此种种,立下湖契、地契、山林契、房契,各一份,以酬谢苏上仙,为朝廷,为吴郡百姓,为吴郡江湖,立下的盖世奇功!”
在一旁的姑苏城王县令听了,心中肉痛的吐血。
姑苏县境内根本没有多余的无主良田,这些全要从王家族产里割划出来。
赵太守事先曾对他说,“划归苏家的田地山林,都要从你们王家出。这次巨鲸帮之祸,就先放过你们王氏,如若不然,这次巨鲸帮的祸源,就得你们王家去背。”
王县令肉痛无比,却不得不答应。要不然,这朝廷的罚鞭子打下来,王家怕是更痛。
“这……这是多大啊?”
苏老爹和苏老娘,恍恍惚惚,整个人如在梦中。
他们世代打鱼,一生住在这一艘仅仅能容身的老旧小渔船上,在岸上无一寸立足之地。完全不知道,五十里湖泊、百亩大宅、一百顷良田、一百顷山林的是多少。
在旁边的张屠夫,连忙谄笑道:“苏老叔,您老眼睛朝那边看过去,只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