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仗剑行-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手中的这柄“六气扇”蓦地慢了下来,轻飘飘地羽扇似有千钧之重,在身前缓缓拂摆扇动,每一扇动将龙象法王携龙象罡气、重如山岳之力的金刚杵拂在一旁。
    禹天来卓然而立,“慧剑”斜垂于身侧,“九转明玉功”的阴阳二气源源不绝注入剑中,分化成地之沉重、风之轻灵、火之炽热、水之阴寒四相之力,四种力量相反相成、相生相克所有的变化都收敛在一柄长剑之内,一柄长剑之中似乎蕴藏了一个循环生灭的小小世界。
    “四相剑诀”分“地”、“水”、“火”、“风”四路剑诀,每一路剑诀分一百零八招剑法,每一招剑法又蕴含三十六种变化,实是包罗万象之变。剑诀研创成功之后,禹天来更进一步开始试图化繁为简,最终的目标便是将这门剑诀中蕴含的一万五千五百五十二种变化返本归元融为一剑。在他的设想中,这一剑之中将蕴含四相之力,拥有湮灭万物之威,命名为“万相俱灭”。
    如今的禹天来自然还远远没有完成这一剑,却已经可以初步将四路剑诀中的某些变化融合为一剑,算是弱化版的“万相俱灭”。
    尽管是弱化版的“万相俱灭”,如今的禹天来也做不到应手而发,需要一段时间调运真气演化四相之力,在实战中施展用处不大。
    “虚道兄且退!”
    随着这一声喊,禹天来的身形随着缓缓抬起又缓缓向前刺出的“慧剑”凌空而起,在空中划过一道暗循天地运行轨迹的弧线投向龙象法王,正一寸一寸向前移动的剑尖上亮起一点灰蒙蒙的奇异光芒,遥遥指向龙象法王的眉心。
    虚枕溪看到禹天来使出的这一剑,双目登时异彩涟涟,脱口赞叹道:“好剑法!贫道再便助师兄一指之力!”
    说罢抬起左手,用一根修长白皙的食指向龙象法王迎面点出。
    “滚开!”
    龙象法王从禹天来这一剑中感应到莫大的威胁,惊怒之下全力挥出金刚杵,龙象之力勃然爆发,杵身过处风雷之声大作,似乎这一方空间都要被他的一杵轰碎。
    一根白玉般的手指与一柄重如山岳的金刚杵在虚空相遇,原本看似强弱极其分明的两种力量竟然胶着了一瞬,而后虚枕溪的手指发出“咔”的一声轻响扭曲成一个怪异的角度,他的脸上也一下失去血色,身体似乎完全没有重量般被金刚杵带起的风力吹得向后飞去。
    虽然受创不轻,但虚枕溪的面上却露出一丝喜色,方才点出的那一指中蕴含了他一身武学中最深邃精妙的“太虚玄功”,借着方才硬拼的一招,将一丝无形无相的真气送入了对方的经脉内。稍后只要禹天来那一剑的威力足以迫使对方将功力提升至某一个临界点,便会有一些很奇妙的事情发生。
    在虚枕溪借力飞退的同时,禹天来已经飞临龙象法王头顶斜上方,缓慢无比的一剑终于刺到。
    龙象法王面色凝重无比的挥出了手中的金刚杵,外放的龙象罡气尽都倒卷而回收敛凝于杵中。
    剑尖闪烁着一点灰蒙蒙光芒的“慧剑”刺在挥出的金刚杵上,脚踏实地的龙象法王与凌空飞击的禹天来同时定住。
    蓦然间,那一点灰蒙蒙的光芒急剧膨胀,化作一团足有数丈方圆的灰色光球将两人的身形彻底吞没。
    这灰光出现的极为短暂,只是倏地一闪便又彻底消失,看到这一幕的人几乎以为是自己眼花出现了错觉。
    定睛仔细去看时,却又发现那两人的情形在这一瞬之间竟已发生了变化,禹天来已经由空中落下稳稳站在龙象法王的面前,手中长剑依然保持着前刺之势指向前方,剑尖上不知何时沾上了一滴殷红的血珠。
    而龙象法王也依然保持着举金刚杵向外挥击的姿态,但他手中的金刚杵竟只剩下半截,前面的半截消失得无影无踪。在他的眉心处,现出一条长约寸许的伤痕,一条殷红的血线正从伤口中渗出沿着鼻梁向下流淌,形容诡异又可怖。
    禹天来缓缓收剑,体内“九转明玉功”急速运转,近乎掠夺般吞噬转化四周一切游离的元气,补充着体内在方才的一式弱化版的“万相俱灭”中消耗得涓滴不剩的真气。
    方才这一招终于是他胜了,却胜得惊险无比。在兵器交击的一瞬,他清楚的感应到龙象法王体内忽生异变,任、督、冲三条经脉似乎同时受到强烈的刺激,同时牵制了其他经脉中正向外输出的龙象罡气,以至于手中挥击的金刚杵稍稍凝滞了一瞬。
    想到虚枕溪方才说的“一指之力”,禹天来当时便明白他是拼着受伤以神奇指力引发了潜伏在龙象法王三条经脉中的“游脉针”,为自己奠定了这一剑的胜机。若没有这一指之力,自己蓄势而发的一式“万相俱灭”最多也只能挣一个彼死己伤的结果。
    敌方第一人龙象法王的败亡,成为压垮本已不堪重负的蒙古人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的士气瞬间跌落至谷底,被敌人杀得不住向中收缩阵型,陷于敌人逐渐成型的合围之势当中。
    燕冲天手中魁星笔一连七笔点在伯颜护于身前的“地盾”之上,凭着稳稳胜过对方一筹的功力震得他气血翻腾,脚下立足不定连连后退,后背撞入几乎挤成一团的蒙古武士当中。
    “一个不留,杀!”
    燕冲天毫无停手之意,血迹斑斑的魁星笔幻出漫天笔影猛追穷寇。
    “杀!”众人亦鼓足余勇死命搏杀残敌。
    渐渐地,喊杀声与兵刃交击之声由强而若终至完全平息。
    蒙古一方所有的高手及武士尽都变成堆叠在一片狭小区域内的尸体,浸泡在深可盈寸的血水当中。
    在相互枕籍的尸体正中,还唯一保持着站立姿态的便是伯颜。此刻他的“天矛”已折,“地盾”已裂,身上遍布十多处各种兵器造成的恐怖伤口,整个人已经奄奄一息。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意识已经有些模糊的伯颜忽地喃喃念出读过的这一联诗句,前所未有地深切体会到始终蕴含的那一股不甘与悲凉之意,陡然长笑道,“上天竟不使我为大蒙古国建功立业,夫复何言!”
    一语方毕,头颅猛地下垂,却是保持着站姿气绝身亡。
    天来有些出神地望着良久屹立不倒的伯颜,转头问身边的禹天来道:“残忍好杀的蒙古人中,竟也有如此英雄吗?”
    禹天来微笑道:“天宝你要记住,一个走向强大的民族,必然会拥有促使其强大的伟大人物。我们既要与之为敌,便要正视乃至尊重其强大。如此才能强大自身并战而胜之。”
    天宝凛然道:“小弟谨记师兄教诲。”
    张君宝关注的却是另一件事,有些担心地问道:“师兄你刚才击杀的可是一位练气成罡的武道宗师,自己没什么事罢?”
    禹天来欣慰地道:“还是君宝好呀,知道关心师兄的好歹,却是比某人有良心多了!”
    天宝自知理亏,讪讪地笑道:“其实小弟也正想问这句话,只是被君宝抢先一步罢了。”
    禹天来摇头失笑,将两人待到虚枕溪面前,指着他笑道:“你们两个小子快来见礼罢,这位才是你们的正牌师兄呢!”
    感谢书友叶子波涛慷慨打赏100币

第一百四十八章 战后
    虚枕溪却不是旁人,正是当初觉缘提到过的已经被他定为师门下一代传人的儿子。当年觉缘将天宝与张君宝托付给禹天来照顾,自己则带了儿子回转师门,从师傅手中接过掌门之位并将虚枕溪正式收入门中。
    觉缘早年已经为虚枕溪奠定了武学根基,又经过数年的用心栽培,虚枕溪将那神秘门派中世代传承的各种奇功秘技尽数练成,修为也稳稳地登临先天圆满之境,于是被觉缘赶入红尘按照师门规矩开始了三十年历练……
    在“不归岛”西面建于临海高崖之巅的一座凉亭内,虚枕溪正向禹天来、天宝及张君宝讲述自己的经历。
    说到奉父亲之命入世历练时,禹天来有些不解地问道:“当年听觉缘大师说,贵派入世历练的传人需要做十年乞丐、十年儒生与十年僧人,枕溪兄却怎的做了道士?”
    虚枕溪听对方改口换了一个更亲近的称呼,便同样改口笑道:“天来兄有所不知,小弟这道士的身份却是假的。小弟入世以后,便想着先做十年儒生,却不想走家父独善其身的道路,而是欲以平生所学兼济天下。于是寻了些门路由参加了科举,如今已经步入仕途,在襄阳军中做了一个小小的行军参谋。”
    禹天来等大为惊讶,仔细询问,才得知虚枕溪因是正经科举出身,又是主动请缨投笔从戎到了襄阳,又因他展现出足够的机智才略,因此颇得上司亲近信重,如今虽然只做了一个品级不高的行军参谋,暗中却执掌了襄阳军的斥候秘谍,做了有实无名的情报头子。
    因为察觉蒙古国已再生大举伐宋之意,虚枕溪便亲自改换了道装,前往蒙古国都城大都探查虚实。无意中却得知了子聪荐举八思巴弟子伯颜为统领,将率一支精锐去攻打“不归岛”的消息。
    虚枕溪也知道江南武林盟盟主“九现云龙”言未济已经三顾茅庐前往“不归岛”,终于说服岛主燕冲天答应重履中土参加抗蒙大业之事,心中略一转念便定下亲自充当一次间谍的主意。
    他设计了一次巧遇,在伯颜面前稍稍展露了武功学识。正有建功立业之心的伯颜求贤若渴,当即亲自登门拜访,在经过一番颇为投契的长谈后将其聘为帐下幕僚。
    以伯颜的才智,虽然极为欣赏虚枕溪,却也不会无条件地信任,而是或明或暗地用了几件事情来考验。
    虚枕溪早有准备,将这些手段一一应付过去,也渐渐得到伯颜的信任。
    大战前夕,伯颜明面上派“崆峒三妖仙”夜入“不归岛”探查敌人虚实,暗中却派出虚枕溪随后潜入,联系上作为内应的“琼州三剑”,定下临阵倒戈的细节。
    这安排却是正中虚枕溪下怀,他正要借着这机会与“不归岛”上之人暗通消息。
    虚枕溪跟着“崆峒三妖仙”潜进“不归岛”,在暗中看到禹天来窥破三妖仙行藏,出手将他们逼了出来。
    虚枕溪曾听父亲说起过禹天来这忘年之交,知道他是可以信任之人,当时便借着出手救人的机会,在与禹天来对掌时将一枚事先做好藏有密信的蜡丸送到他的手里。
    以禹天来的头脑,自然不会大惊小怪,而是不动声色地接过蜡丸,并未露出一丝一毫的破绽。
    在了解了藏于蜡丸中的书信上记录的敌人所有部署安排后,禹天来和燕冲天经过一番秘议,才确定了后来“将计就计,示弱诱敌,奇兵突袭,合围绞杀”的对敌之策。而天宝这三百人马的存在,便成了完善这计策的最关键一环。
    听完虚枕溪讲述的这番经历,天宝鼓掌赞道:“虚师兄果然好手段,那个叫什么伯颜的蒙古人此次可说便是栽在你的手里。”
    虚枕溪笑道:“愚兄不过是有心算无心罢了。其实也是因为伯颜终究是初出茅庐缺少历练,若是被他成长起来,愚兄的这些手段便很难瞒得过他了……”
    “不归岛”一战后,燕冲天再无半点犹豫,主动加快了与江南武林盟合作的步伐。同时虚枕溪也已官方身份与燕冲天做了几次深谈。
    最后燕冲天正式向武林宣告加入江南武林盟,愿意在抵御蒙古人入侵,保护大宋江山百姓这件事上听从盟主言大侠的调度指挥。
    同时他也将珍藏多年的岳飞兵法取出交给虚枕溪,并承诺会抽调五百名精锐弟子加入襄阳军中。这五百名子弟皆是他依照岳飞兵法训练出来,届时襄阳军中将领完全可以结合岳飞的练兵之法并以这五百战士为示范,整编训练手下人马。
    诸事已定,身有公职的虚枕溪以及已经加入江南武林盟的天宝、张君宝都要返回襄阳各自复命。禹天来反正是闲来无事,便随他们一起回到了襄阳。
    在江南武林盟总部“正气庄”,禹天来、天宝、张君宝等一行人受到极大的礼遇,已经回转的“九现云龙”言未济亲自出迎,又大摆酒宴为众人庆功。
    在酒宴上,言未济盛赞众人此次大胜而回,大大振奋了大宋军民的士气民心,并勉励已经是盟中同道的天宝和张君宝须不负少年英雄之志,为国为民竭尽所能。
    禹天来见此人确是慷慨义烈之辈,不负一代大侠之名。只是他要做的事情却不是仅凭一腔豪情热血便可以成功的。相比之下,禹天来倒更看好已经与酒宴上的武林盟中同道打成一片,正提着酒坛子大呼小叫与人拼酒的天宝。
    转过天来,言未济与天宝商议安置他与“天狼寨”数百人马的方案,禹天来与张君宝亦在旁听之列。
    天宝自然摆出但须对大局有利,一切听凭盟主差遣的态度,令言未济大为欣慰。
    正在商议未决之时,虚枕溪忽地以官场上的身份前来拜访,与言未济一番密谈之后,天宝的去向便定了下来。
    原来襄阳方面已经同意接纳“不归岛”那五百弟子,但为将者是绝无可能任由麾下存在这样一股抱成团的势力,于是采纳了虚枕溪的建议,向江南武林盟发出邀请,希望言未济可以抽调同样是五百之数的精锐好手,与“不归岛”的五百弟子混编成一营。
    如此一来,这一支兵力达到一千,人员尽是江湖中人的人马便需要一个各方面都能接受的人来统领。
    天宝如今是江南武林盟中人,对“不归岛”有救援之德,又与虚枕溪关系密切,便成了最合适的人选。
    天宝自是欢天喜地地走马上任,一面精研虚枕溪抄录后转赠的兵法秘诀,一面用心整合手下这一千人马。
    又过了一段时间,忽地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消息由北至南迅速传遍整个江湖——蒙古国师八思巴不日将渡江南下,与江南武林同道论武较技!
    感谢书友风雲飞扬1100币慷慨打赏,感谢书友萝德尼1973慷慨打赏500币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命,三载
    八思巴即将南下的消息传来,江南武林中人莫不震撼惊悚。当今天下无分南北,无论是各大门派抑或散修名宿,虽然极不甘心,却都不得不公认这位来自藏密、年龄尚未及不惑的异族僧人才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高手。
    蒙古大汗蒙哥尚在位时,因为已经收复了藏密,有大批密宗高僧投效于麾下,为了巩固对北方的统治,在当时的蒙古京师上都举行了一次论道大会,下旨令当时在北方武林称尊的少林派与全真教赴会与密宗高僧论道,欲借机镇服北方武林。
    两大宗门一方面不得不维护自身的声名,另一方面身在蒙古国治下也不便违逆蒙古大汗旨意,少林方丈无尘与全真教掌教张志靖只得率领门下高手应邀赴会。
    少林派与全真教一佛一道,又同为北方武林中首屈一指的宗门,相互之间虽然称不上势同水火,却也绝对算不上和睦,因此在论道大会上与密宗高手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三方皆是精英尽出,彼此论道演武互争长短,初时实难分出优劣胜负。
    那一年的八思巴虽然已经接掌萨迦教派,年龄却只有二十三岁,只能在场外观摩而尚未取得参与论道的资格。
    便在三方战况愈演愈烈渐成胶着之势时,八思巴终于出场,更展现出一身几乎称得上通天彻地的修为,先后击败了已是练气成罡武道宗师的无尘与张志靖,一举奠定密宗武林称尊的胜局。
    此战之后,八思巴便已隐隐有了问鼎天下第一人宝座的势头。到后来蒙哥身死,忽必烈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双方皆是无所不用其极,阿里不哥甚至请动了号称邪道第一高手的“天阴教”教主“阴魔”花无月亲自出手刺杀忽必烈。
    花无月率领“天阴教”七大护法夜袭忽必烈汗帐,差一点便要将忽必烈毙于掌下,却被在最危急关头孤身赶到的八思巴拦下。
    随后八思巴独斗身为罡气宗师的花无月及最差也是先天后期修为的七大护法。双方在忽必烈汗帐之外激战近一个时辰,结果却是“天阴教”八人身死当场。
    从此,八思巴天下第一人的地位再无半点争议,尤其是曾与八思巴交手的无尘和张志靖都在不同的场合向人披露,他们可以确定当年八思巴在与他们两人交手时都没有用出全力,其实力究竟达到怎样的境地,便是他们两人也摸不清深浅。
    如今这位宛如神佛般高居芸芸众生之上的天下第一人将亲自南下,大江以南的所有武林中人都感觉心头如压了一座大山般沉重。
    人们纷纷议论何人才能够抵挡八思巴,抱住江南武林的尊严。有人说是江南武林盟主“九现云龙”言未济言大侠,有人说是天台山“剑僧”了然大师,有人说是蜀中唐门当家“十丈红尘”唐老夫人,也有人说是东海练气士“骑鲸客”大成上人。
    只是说这些话的人心中也清楚地很,这些高人虽然都是当世顶尖的武道宗师,却也不过与无尘、张志靖、花无月同一级数的人物,要正面对上八思巴,实在胜算渺茫。
    便在江南武林人人忧心忡忡之时,另一个更加惊人同时也是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那八思巴竟然放弃了此次南下之行,原因却是被一位神秘人找上门去当面挑战。在流传的各种版本的传言当中,对两人这一战的描述光怪陆离各不相同,但结果完全一致,都是八思巴当中宣布闭关三年,三年之后才重践南下之愿。
    人们在欢饮鼓舞之余,纷纷猜测那神秘人的身份,只是那人自始至终都未曾报出姓名,飘然而来与八思巴一战后又飘然而去,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人们根本无从揣度。
    这一天,禹天来在已经定名为“选锋营”的军营中与天宝、张君宝讨论此事。毕竟八思巴此次南行中必然有极大的因素是为其弟子伯颜报仇,而伯颜差不多便等于灭在他们三人再加一个虚枕溪手中,若八思巴当真来到江南,只怕首先便要找他们几个的晦气。
    三人同样只听了一些越传越离谱的“江湖传言”,所知的信息极为有限,对于那位神秘人的身份,也自然是无从猜起。
    正在胡乱猜想时,外面忽地有人来送信,来的却是虚枕溪的一名属下,说是虚参谋来请他们三个一起过府相见。
    三人有些意外,但还是随着来人一起到了虚枕溪在襄阳城中的居所。
    他们都是这里的常客,又知道虚枕溪是孑然一身并无家眷,所以都毫不客气地直接登堂入室。
    来到前厅时,看到一人居中安然而坐,虚枕溪却恭谨地侍立在一旁。
    看到座中那人时,天宝与张君宝的脸上都现出不可置信的狂喜神色,同时大叫一声:“师傅!”
    随即一个纵身扑到厅上,并肩拜倒在那人面前。
    那人自然便是曾经的觉缘和尚,只是如今的他已经蓄了发,又穿着一件儒生青衫,望上去纯然便是一个风度翩翩的中年文士。
    禹天来重见觉缘,心中同样欣喜,但他终究不似天宝和张君宝那般心神激荡,很快便发现觉缘的情形不对。对方表面上虽无异状,但体内的生机却极其微弱,几乎到了随时都有可能断绝的地步。
    “觉缘大师,”禹天来仍习惯地沿用了以前的称呼,并且很快联想到方才还在与天宝、张君宝讨论地事情,面色沉重地问道,“难道那迫使八思巴延迟三年南下的神秘人便是你?”
    “师傅你……”此言一出,天宝和张君宝也立时醒悟过来并感应到师傅体内的情况,四只眼睛中同时涌出热泪,脸上尽是悲恸之色。
    “痴儿……”觉缘举手先后在两人头上轻轻拍了一下,微笑道,“师傅用一条性命阻了八思巴三年,又拖着最后一口气来见你们,却不是要看你们哭哭啼啼的样子。你们两个都起来,天来你也过来,我有些重要的事情要交代你们。”

第一百五十章 纵有秦皇不死药,难为天骄续春秋
    天宝与张君宝虽然心中痛如刀割,却也知道师傅拖着几乎油尽灯枯的身体来见自己最后一面,所要交代的事情必定十分重要,因此都强忍了泪水听话地起身站在一旁。
    觉缘看了看面前包括禹天来在内的四个年轻人,脸上现出欣慰之色,轻笑道:“当年八思巴威凌天下,我也曾暗中找他较量过一次,结果品尝了平生首次失败的滋味。在这之前,我一直以逍遥世外之仙自命,将天下之人尽视为凡俗庸碌之辈。而那八思巴却是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神佛,因为他竟做到了绝无可能的事情,打破了这一方天地对我辈武者的桎梏,突破了罡气之境的极限,晋升自有宋一代起便成绝响的内景之境,成为三百余年来独一无二地武道大宗师!”
    此言一出,禹天来等四人尽都变色。武道修习至罡气之境,体内能量的演变便几乎走到了尽头,剩下的只是不断的积累。但这只是量的变化而非质的升华。若要真正再进一步,便要转而修行更加神秘的精神力量。
    对精神力量的修行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要以精神驾驭自身,能够凭借精神能量返景内视了解自己体内的一切,进而做到完美地掌握和运用自己的每一分力量,此之谓“内景”;到后来却是要以精神驾驭外物,能够凭借精神能量控制天地元气进而驾驭天地万物,此之谓“外景”。
    然而修行精神之力比之修行真气更要渐深十倍百倍,首先便需要采撷天地间几种极为特殊的元气,与自身罡气融合为一种“氤氲之炁”,以之滋养精神力量使其不断成长壮大。
    随着天地元气的日益衰减,那几种可以与罡气化生为“氤氲之炁”的特殊元气早已绝迹数百年,相应的内景之境的大宗师也便不负存在。如今觉缘却告知体内当今之世尚有一位大宗师,而且便是与他们已成死敌的八思巴,由不得他们不惊骇莫名。
    觉缘又道:“当年落败之后,我也是不能相信这事实,曾在暗中调查,终于有了结果。三百余年来,历代萨迦教派的教主在涅槃之前都会以瑜伽灌顶秘法将毕生积蓄的精神力传给下一代教主。在此过程中,虽然会有许多精神力损耗流逝,但数代积累下来,终于在八思巴这一代蜕变升华,助其成就了内景之境。”
    禹天来问道:“如此取巧成就的内景之境,比起自行修习突破之人应该会有一些不足罢?”
    觉缘赞许地点头道:“还是天来你看得清楚,事实上八思巴只是堪堪踏进了内景之境的门槛,尚未完全达到内景大宗师完美掌握并运用自身每一分力量的‘入微’境界。比起我这等罡气圆满之人,虽然仍是稳胜一筹,却也不能如真正的内景大宗师般予取予求。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我才能以这条性命为代价也重伤了他,使他需要静修三年才能复原。三年之后,八思巴必然重新南下,到时候便要由你们来面对他了。”
    天宝满脸都是森寒杀机,咬牙切齿地道:“管他是不是真正的大宗师!只要他敢来,我不管用什么方法都要葬了他!”
    张君宝虽未开口,但素来温醇平和的脸上同样杀意凛然。
    觉缘看着面前的四人,郑重地道:“以我推测,如果你们四人都晋升罡气之境,并且最少一人达到罡气圆满的境界,合四人之力,应该可以与八思巴一争长短。”
    虚枕溪轻轻地摇头:“三年之内,天来兄与我或许可以练气成罡,但绝到不了圆满之境。而天宝与君宝还差了些火候,只怕连罡气之境也难进入。”
    他的神态语气都平静如昔,只是目中一丝深切的哀痛怎都无法掩饰。
    觉缘微笑道:“为父将你们四个招来,便是要指点你们去寻找一件物事。若能寻到此物,溪儿你与天来皆有望在三年内臻至罡气圆满之境,天宝和君宝也必能晋级无疑。”
    尽管心中沉痛,四人仍不由得大为好奇,不知他说得是怎样的物事。
    觉缘悠然道:“自古帝王多有不满足与百年尊荣而欲追求长生者,从秦始皇、汉武帝到后来的天可汗李世民,皆曾召集方士炼制不死仙药。当年的成吉思汗铁木真到了垂暮之念,同样不甘心创建如斯伟业的自己竟与草木同朽。恰好有人为图幸进,向他献上了秦始皇炼制未成的不死药丹方。
    “铁木真大喜之下,秘密召集了北方几家精通外丹饵药之术的道家门派,又穷举国之力搜集丹方上记载的重重珍稀灵药,终于炼成一炉‘无极仙丹’。此丹上合北斗之数,一炉共成七颗,丹中蕴含阴阳两极之力,可夺天地造化之机。
    “丹成之后,铁木真自然要找人来试药,结果那人服下一颗‘无极仙丹’之后竟当场暴毙。铁木真大怒,以为炼丹者包藏祸心要谋害自己,于是将参与炼丹的三十五人尽数处死,其出身的七家教派亦全数灭门。至于剩余的六颗‘无极仙丹’,则被永远封存起来。
    天宝问道:“师傅是说这‘无极仙丹’可以助我们功力大进甚至突破境界?那不是让人服之即死的毒药吗?”
    觉缘摇头道:“为师曾早年曾偶遇一个隐居深山的老道士,他却是当年那几家被灭教派之一的幸免者。他曾向我说起了当年之事,并拿出那丹方与为师探讨。为师与那为道兄多方研究之后,发现那仙丹之所以成为毒药,实在是因为一味‘玉髓龙角芝’药性太强,已经超出人体所能承受的极限。以至于服药之人的身体尚未来得及吸收药性便已崩溃。
    “我们两人想到一个解决的方法,以‘紫胡草’中和‘玉髓龙角芝’的药力。如此虽然会削减‘无极仙丹’的效力,使其彻底失去那也不知是否确实的长生之效,却会使其成为一种补益元气增长修为的灵药。”
    禹天来问道:“大师是否也探明了那剩余的六颗‘无极仙丹’的下落。”
    觉缘点头道:“不错,我已经查知,在铁木真死后,那六颗封存的‘无极仙丹’都做了他的陪葬之物。”

第一百五十一章 摸金二人组
    觉缘心脉早已被八思巴掌力震断,全凭一身出神入化的修为维持了一线生机。在对儿子、弟子及禹天来这忘年之交做了一番交代之后,便无牵无挂地散去了功力,端坐含笑而逝。
    虚枕溪、天宝与张君宝伏地大恸,禹天来亦叹息不已,向着这位并未深交却相知于心的忘年之交深施一礼。
    虚枕溪三人痛哭多时,先后收泪起身。觉缘生前已经有过交代,所以虚枕溪做主将其遗体火化,骨灰暂且寄存在襄阳香火最盛的一座寺庙供奉,只等日后再送回师门安葬。
    丧事已毕,四人一起商议去寻找“无极仙丹”之事。如今虚枕溪与天宝各有职司在身,蒙古国又正是蠢蠢欲动之时,两人势必不能长时间离开。于是此事便着落在禹天来与张君宝身上。
    带着未来的武当派开山鼻祖三丰真人去做偷坟掘墓的事情,这令禹天来心中感觉无比荒谬和怪异,但此事干系重大,也只得硬着头皮答应了与张君宝结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