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臣以为可先将囚禁的辽国常驻大宋的使节耶律金贵放回辽国,让他来转达大宋的求和之意,现在辽国内部空虚已无能力再战,想必辽主耶律洪基必然会应下我大宋所提出的要求。”王安石上前说道。

“在处理辽国的问题上,臣以为还需要软硬兼施才是最好的方法!”王静辉笑着说道:“如果现在把耶律金贵放回去说不好会助长辽国统治高层的妄想,这样反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说不定会促使辽国统治高层将北方的三十多万契丹精兵南下,这就对我大宋非常不利了!臣的建议是让北伐大军能够试探性的攻击辽国腹地,使其内部因此乱上一阵,然后通过耶律金贵来转达大宋的‘和平意愿’!”

“如果北伐军队再向北进发的话,那里地域就会变得非常开阔,而且能够威胁辽国的有地位的都城也只有大定府了,如果要是这么做的话……”文彦博话说到一半又闭上了自己的嘴巴。

“文大人说的非常有理,如果照这么发展那就成了‘灭辽’而非恐吓了!不过大宋的北伐军队又不是只有杨崇岳的中路军和王顺的西路君,圣上和各位大人难道忘记了来州和锦州的十万东路跨海登陆作战部队了么?他们完全有能力承担这件任务,毕竟他们所要做出的只是一个姿态而已,又非真实的进攻。不过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还是有其局限性,如果枢密院能够让西路军的定西军组成一个完整的军团,再配以足够的补给从长城出发在西方做出威胁大定府的动作,那样必然会使辽国服软,可以乖乖的坐到谈判桌前来和我们老实的进行谈判签订城下之盟!”王静辉笑着说道。

听完王静辉的话后,所有的人心中都是暗自有些苦笑——战后宋辽谈判的事情还真需要驸马出手不可,连这样的方法都能够想得出来,他们可是没有这种打算的,看来驸很可能是要在谈判中狠狠的敲上辽国一笔。驸马商人的本色在他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上得到了最大的体现,尽管士林中对此有着很多的说法,但是王静辉本人却并不在乎——为己牟利不过是小道,为国为民牟利那才是一个君子的最大目标,再说有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在那里做了佐证,谁还能够在大义面前辩驳的过他,以至于大宋统治高层以前比较反感的奴隶贸易在王静辉的影响下也变成削弱敌国潜力的最佳办法。

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吕大防和西路军的王顺在接到命令后立刻按照计划行事,因为距离上的原因,王顺离得虽近,但他集合完自己手中的兵力并且带足补给后出发,在地图上反而还差了吕大防一筹,况且同属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的无心所率领的特种部队早就开始展开对辽国腹地的掠夺,对辽国大定府已经隐隐造成威胁了。

现在辽国的主力已经到了大定府附近,虽然摸不透大宋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到底有多少人,但辽国的统治高层已经开始稳定下来——只要这三十多万部队在大定府周边,加上一些城防士兵来拱卫首都,相信就是大宋的主力来到这里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无心所率领的特种部队也是因为辽国主力南下而感到了压力倍增,前段时间在攻击路线设计上,已经开始向南方画弧了。

由于中路军已经控制了长城以南的地区,这样一来中路军最东边的部队已经离来州不远了,甚至可以为来州的大宋军队进行补给。这次北伐战争中,东路军虽然没有攻破像大同府和析津府这样的举足轻重的城池,但是锦州和来州对大定府的威胁更大。辽军在燕云形成溃败之后,有相当多的辽军涌向来州,但却被吕大防打了一个突袭,弄得辽军草木皆兵,这也使得辽国统治高层得知来州也同锦州一样被宋军所攻占,这是令大定府的契丹权贵们极为震惊的事情,一时间“宋军陆路攻辽说”又占了上风。

辽军自从知道锦州被宋军所攻占后,就一直想着把这里的宋军赶回去,不过苦于自己军队还在北方,要赶过来还需要时间。就在辽军南返的时候,无心的特种部队已经在辽国腹地如同一阵旋风一般刮过,除了稍微大一些的城池他们无法攻破之外,辽国乡村城镇都是他们的攻击目标。一开始的时候他们也可以通过化妆等手段,骗过辽军守城士兵,然后再采用突然袭击的办法来占领一些不是很大的小城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境内的小城池都得到了消息,契丹人立刻提高了警惕,使无心的特种部队再也无法利用这个漏洞来施展突袭战术了。

东路军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虽然在战功上没有西路军和中路军那么辉煌,但是战利品却是一点也不逊色于其他两支方面军的,因为他们直接在辽国腹地登陆,除了在来州获得了许氏预存给他们的补给之外,最大的收获便是劫了锦州。他们所在的战场是辽国的腹地,这里也是近百年没有遭受战争的洗礼,生活安定,除了辽国官府横征暴敛一些之外,其财富还是非常可观的。也正是因为辽国官府对其治下的百姓横征暴敛,才使得无心的特种部队收获极为丰厚,战斗效率也是提高了一个档次。

在每次收缴战利品的时候只需要把辽国官府的库藏一开便了事,吕大防给无心配备的兵员完全成为特种部队的专属运输车队,他们的任务便是将最重要的物品护送回来州交给大宋船队处理即可。而特种部队在没攻克一个地方的时候,财物全部掠走,还顺手查抄了大量契丹富户的家产,能够带走的东西统统带走,如果碰上了大宗的粮食无法及时转运回来州的话,那除去能够带走和充当军粮之外,他们会把辽国粮仓中剩下的粮食全部发放给当地的百姓,做一回劫富济贫的侠盗。林林总总算起来,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收获的战利品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惊人的地步,如果把这些战利品数字统计一下,对辽国统治高层来说也算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了。

大宋所有军队在开拔前,其各路主将都曾得到过一份内容显得非常诡秘的清单——上面交代的一些东西是他们必须得到的,并且在攻占某地之后如何获取这些财富也都做出了相应的措施。在王静辉所领导的大宋情报局时代,尽管其制度和手段有些地方还显得非常稚嫩,但是由于驸马极为“贪财”的特点,大宋情报局已经就辽国境内的贵族、富豪都编制成册。对于王静辉来说他们都是大宋的移动金库,他没有忘记他是如何发家的,当年那个契丹马商的豪富到现在还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现在以他的所掌握的财产可能是当初那个马商的十倍甚至是百倍,但是契丹人利用其地利连纵西夏对大宋的牲口贸易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来发财,直到现在他心中也没有忘怀。

不仅仅是契丹人和其他游牧民族的财产,大宋要上去收敛,就是少数汉人的财产也是处于这个清单之上的——他们或是他们家族的历史是非常有问题的,并且其家族在当地为虎作伥欺压百姓的人也都要在这个时候付出自己的代价。大宋对辽国发动战争前期策划非常精密,在战争的帷幕下,对这些富户进行掠夺从战争开始打响的哪一天起便悄悄的进行着,对此各路将领也是正一眼,装做看不见。

第四百一十四章 做戏

在宋军掌握长城以内之后,跨海登陆作战部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再也不怕因为后勤问题而导致自己陷入窘境了。以往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有的退路都在海上,所以根本不敢太过深入辽境,在确定自己从陆路也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后,在得到加强补充人员后的跨海登陆作战部队开始全线向西进行攻击前进,而辽国的主力部队南下也是冲着锦州而来,双方之间终于围绕着锦州开始了一场大战。

无心的特种部队在接到情报局的情报后便立刻北返,并且在半道上不断的伏击辽军,这也为锦州做好充分的时间准备。在吕大防将火炮装在船上后,杨崇岳也使用了这种办法来武装自己的内河船队,并且在桑干河渡河战役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大宋水军以此改造了船只,在一艘船的两侧各安装了十门火炮。

如果王静辉看到这样的改造火炮战船的话,那他一定会联想到十九世纪中期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舰队,当然这种改造战船也只是临时举措,所安置的火炮自然不会达到英国舰队一侧四五十门火炮这么夸张。

不过这种临时战船在锦州战役中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共有三艘这样的战船出现在锦州外海,再加上吕大防原先留在船上的五门火炮,三十五门火炮齐射的威力使得正在攻城当中的辽军上下惊恐不已,在南门和北门攻击的辽军一时间损失惨重,尤其是比较扎眼的辽军将领,更是阵亡多人。

在锦州大战的时候,无心的特种部队并没有进入城中来参与防守作战,在吕大防给他扩充到一万人的规模后,他们靠着劫掠全部都变成了骑兵,若是进了城来参与防守作战的话,那将会大大抵消他们的作用,还不若留在城外当一支奇兵来抓住战机给予辽兵以重创来的划算。

吕大防在接到大宋枢密院的最新命令后,便又再次趁着辽军主力还未达到锦州的时候增添了兵力,守城士兵已经到了五万之多,各种战备物资准备妥当,并且可以在火炮战船的掩护下从东门直接得到来自海上的补给。枢密院给他们的命令是坚决守住锦州和来州——这两个城市此时的政治意义愈发凸现出来,只要宋军占领这两座城池,契丹人的主力就不会安心南下,而且只要这两座城池不被攻占,那大宋依然就占着上风,在和谈的时候就不会让契丹人生出什么非分之想。

辽军三十万主力除了十万来继续增强大定府的防守力量的同时,剩下的二十万全部都朝锦州气势汹汹的扑了过来。对于宋军来说比较有利的是锦州城背靠大海,临近港口东面城墙根本摆不开阵势,所以辽军攻城的话也只有从南、西、北三面攻城,而就近有火炮的支援,所以其防守重点全都在西面城墙上了。

这段时间吕大防也没有闲着,他将城内的百姓全部发动起来为宋军挖护城河,修正城墙,普通百姓所能够得到的便是粮食等实物补贴,并且在前锋发现辽军踪迹的时候,准许城内百姓可以自由离开,宋军对他们的去留也不会太为难——不过有一条便是契丹人却是绝对不可以离开,他们和先前攻占锦州所俘虏的契丹士兵能够被运回大宋的都已经运回大宋,城内的契丹人除了城内原有的契丹人之外,剩下的都是无心他们特种部队四处俘虏来的。

由于无心的存在,东路跨海登陆作战部队所过之地比蝗虫还要干净,如果情况可以允许的话,那人也可以算作是战利品之一,当然这里指的是契丹人——王静辉和他的弟子们都不是杀人狂,对于战争也是非常无可奈何的,这种民族仇恨一旦种下其结局只有其中一个彻底倒下才算了结。他们劫掠人口不是为了屠杀,而是借着王静辉的奴隶生意将这些俘虏充作大宋基础建设的免费劳工,当然只要这些俘虏不是像“擒生军”那样最大恶极的角色,他们都会在服完一定时间的劳役之后获得自由——这种自由是他们全部被打散分布在南方或是南洋的村镇之中,绝对不会给他们以聚集的可能性。

王静辉当年就想过如何该让一个民族彻底消失的问题,除了屠杀之外自然还有同化一途,不过这两条路他都不是很满意。契丹人在中国历史上建立了异常强大的辽国,恐怕在中国历史上能够与之相比的也只有蒙古人建立的蒙元和女真人建立的金国,这么一个强大的民族到了王静辉所生活的千年后世之后,五十六个民族中却没有“契丹族”这么一说——他们完全都消失了,和党项人一样,他们所创造的文字、财富等一切文明都彻底的消失了。

王静辉对这些著名的民族变迁了解的并不是很多,只知道历史上女真人强大起来建立金国之后,契丹人在军事上受到大宋和金国的南北夹击,整个帝国开始崩溃被人灭朝,一部分契丹人西迁到了西域建立了西辽,也曾繁荣一时,不过最后还是被蒙元所灭。蒙元那套屠杀政策在这个时候肯定是行不通的,就算行得通王静辉也不愿意使用,且不说什么有干天和之说,就是想想他也不愿意落得一个屠夫之名。

最后只有借着战争中产生大量俘虏来为大宋进行基础建设这个当口,王静辉才慢慢意识到这样做同样也可以达到彻底消除一个民族的目的。蒙元当时屠杀消灭人口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们人口少,无法同化别的民族所致,但是大宋却没有这个缺点,只要把这些俘虏分散开来,在这个时代国家和民族的概念还并不是很根深蒂固的时候,这样做确实是一条以最短时间抹杀一个民族的好方法。

自治平二年的大顺城之战开始以后的五十年间,大宋通过各种战争所获得数量巨大的战俘都是沿用这种办法来消化的,在战俘服完十年到二十年不等的劳役之后,他们将会被彻底打散分散到大宋的各个地方去定居。王静辉不知道的是,他和他的后继者们使用这种办法彻底抹杀了党项、契丹、阻卜等十多个民族。这些民族中除了党项和契丹在后世的史料中还能够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之外,他们所创造的一切文明都淹没在大宋文明之中了。通过这样的手法,俘虏和俘虏们的后人在最短的时间内忘记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因为在服劳役的时候,繁重的劳役使得他们脑中根本容不得想其他事情,在这种高压治理之下,这些各族战俘只能够默默的接受大宋提供给他们的命运,而这些战俘的后人们在经过两三代之后,就变得和大宋人已经没有任何区别了。

由于吕大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加上大宋枢密院给予的积极配合,新的改造炮舰也不断的加入战斗当中,这使得二十万辽军对小小的锦州城简直是束手无策,他们只能够通过西面城墙来进行强攻。不过宋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锦州城防变得如同刺猬一般,尤其是锦州的西面根本没有城门,但是宋军却在西面城墙外面到处布雷和挖掘陷阱,辽军好不容易清扫好战场之后,到了夜晚宋军就会通过吊篮将宋军放下城墙,偷偷的趁着夜色在城墙外面四处布雷,弄得辽军苦不堪言,偏偏对这面城墙又毫无办法。

由于见识了宋军火炮的威力,尤其是那种改造炮舰,一次齐射对于正在进行密集冲锋的辽军来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南北两面城墙所对应的战场都是在宋军炮舰射程范围之内,有了这个强力因素在干扰辽军,使得辽军放弃了对这两面城墙的攻击。不过宋军毕竟还是人少,枢密院给吕大防的命令又是坚决守住锦州保证不失,所以城内的宋军也不敢主动出击,只留着城外一万多无心所率领的骑兵时不时的偷袭一下辽军,随着辽军夜间加紧戒备,渐渐的这种偷袭也失去了应有的效果。一时间在锦州城内外的宋辽两军谁也奈何不了谁,短时间内相互僵持了起来。

宋辽双方锦州城下相互纠缠的时候,大宋恢复了耶律金贵的自由,在王静辉的安排下又杨崇岳亲自护送出境——不过这个时候所谓“出境”是在现在大宋的实际控制领土的边境长城。耶律金贵也能够感受到王静辉的用心,他知道这个曾经令他的前任萧佑丹深深顾忌的年轻人正在借着这个机会来打压辽国的抵抗意志——通过自己的眼睛将宋辽双方的力量对比来告诉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一个事实——大宋现在远比辽国强大的多,我们希望停战不是乞求和平而是在收回我们的领土!

就在耶律金贵出了长城之后,杨崇岳的中路军也紧跟着开始行动了,不过这一次行动和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一支由两万人的热兵器部队为主力和五万骑兵为辅的军队开始正面想大定府的方向前进。

自从上一次偶然间和辽国骑兵部队相遇大打出手获得胜利后,大宋统治高层就有心趁着这个时候多磨练一下这支新式军队,看看它到底有多大的潜力。不过为了保护这支“黄金部队”,大宋统治高层还是派出了五万骑兵作为保镖来护佑着热兵器部队,并且这支热兵器部队人人有马,本身就有很强的激动能力——换句话说就是逃命的本事是非常厉害的,估计除非他们手中的火器都失灵,否则这支部队想要突围的话,当今天下可能还没有能够拦得住他们的军队,就是定西军也未必能够做到这一点!

不过还没有等杨崇岳开始大杀四方的时候,定西军再一次振动了宋辽两国统治高层的神经——两天前定西军在秘密渡过滦河之后,接连偷袭了三十多个小城寨和部落,两天行进两百里,最终和一支辽军南下主力在距离大定府不到三百里的地方偶然相遇大打出手。十万定西军和六万辽军在草原上火并了整整一天一夜,最后在对方援兵到来的时候不得不趁夜撤退到草原深处去了。

这一战定西军整整歼灭了敌人四万有余,剩下的辽军个个带伤,要不是其援军火速救援,这六万辽军就交代在这里了。定西军的威名早就在几年前在辽军中传开了,不过这一次更加让它出名,两军相遇后谁也没有选择后退,定西军更是趁着对方冲锋的时候进行了反冲锋,一次性压倒对手,接下来便是一天一夜的追击大战,两支军队一直打到了距离大定府不到一百五十里的地方才罢兵。

从此定西军骁勇之名开始名噪草原,在距离大定府这么近的距离对辽军还穷追猛打一天一夜,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不可思议的。不过正是因为定西军这一战才使得纷纷扰扰的辽国统治高层彻底安静下来,辽国朝堂上的投降派和妥协派立即水涨船高,尤其是耶律乙辛对大宋态度的转变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耶律乙辛前几天深夜在自己的书房中会客的时候,一支利箭透过纸窗钉在了房中的柱子上,上面还穿着一封信。当时耶律乙辛被吓坏了,以为是政敌派人来刺杀他的,结果耶律乙辛的家中抓了一晚上的刺客,闹到天明才算完事。当耶律乙辛在看过信后,心中更是非常惊骇——信中写了他和张孝杰狼狈为奸合力隐瞒朝廷向宋朝私自倒卖违禁物品的详细经过。尽管耶律乙辛位高权重,他和张孝杰联手可以算得上是权倾朝野,但是这辽国关于向大宋输出物品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的,按照辽国法典只要是被发现者则必然是削官为民的下场,重则便是掉脑袋。

耶律乙辛和张孝杰立刻把马人望叫来,因为他们的生意和王静辉差不多,王静辉是徐氏为他来打理生意,而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则是用马人望来为他们打理生意,他们只是为马人望来提供保护伞罢了。马人望的生意这几年来越做越大,当财富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涉足违禁区域也就成了必然,当初王静辉给马人望的一个目标便是尽量把更多的辽国官员都牵涉进一些违法的生意当中去,用这种方法来控制这些辽国官员,这要比贿赂更加有效力。像耶律乙辛和张孝杰这样级别的官员,那些小打小闹的生意自然是拴不住这两条大鱼的,要想把这两个人绑在自己身上,那玩就玩掉脑袋的生意才可以,于是向大宋走私违禁物品便是头条选择。

马人望看过这封信后心里是非常平静的,尽管他还是装出了一幅惊骇欲绝的样子,因为这封信便是涅心主笔、赵钟哥亲自“送信”的,里面写的什么他心中自然清清楚楚。因为信中并没有写明向耶律乙辛讨要什么东西来换取保住秘密,所以这封信更是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心中费解的很。

“魏王殿下,其实以在下看来这封信倒是不足为惧!”马人望说道。

“这是何解?!”张孝杰探过身子问道,他和耶律乙辛都是贫苦出身,在显达后更是注重享受,尤其是张孝杰那句“家中没有万两黄金何以称得上是宰相之家”,堪称贪官内心自白的经典,是以他比耶律乙辛更加看重自己的权势,如果失去了现在的权势,张孝杰真是不该知道自己如何去活了。

“若是刺客索要金银财宝这都不是难事,若刺客是我们的对头派来的话,那他们也就没有必要给我下这么一封信,直接拿到皇上那里告状即可置我们于死地了……”

“那他们想要干什么?!”耶律乙辛有些恼怒的说道。

“这件事可以说只有我们三人知道,毕竟是掉脑袋的事情,这种生意在下是隐瞒的非常紧的,若不是两位大人无意间走漏了消息,那剩下来只有一个可能了!”马人望说道。

“也不是我们透露的,这种事情我们是非常在意的……马兄所说的最后一个可能是指什么……”

“以在下之见,这应该是大宋情报局所为!”马人望故意做出了一幅悔不当初的表情来,弄得张孝杰和耶律乙辛半天也不明白马人望的意思。

“这大宋情报局是南朝的情报机构,专门打探我们辽国的消息,以前在西夏就有这样的人,这些人神通广大。我在那边有些生意,其保护人便是南朝的一些大臣,要不然我们也不会有路子能够做这样的生意,估计是大宋情报局查到了什么顺藤摸瓜找到我们了!”马人望沮丧的说道。

第四百一十五章 讽刺

“大宋情报局?!”耶律乙辛还是头一次听说到这么一个机构,辽国除了已经死去的萧佑丹还隐约的听过这么一个机构之外,其他契丹人对此更是一无所知,大定府的辽国统治高层更是如此了。

“大宋以前的一个所设立的机构,因为很隐秘再加上宋辽之间很难通消息,所以大宋情报局一直不为人所知,在下也是从宋朝官员那里隐约听来的,据说这个机构直接受命于大宋皇帝所管辖,而其提供的情报也只有大宋很少官员才能够接触的到。”马人望丧气的说道。

“他们是怎么来探查我们的情报的?这和我们的生意有什么关系?!”张孝杰问道。

“大宋情报局历来行事诡秘,其渠道更是隐秘的很,外人连这个机构到底存不存在都不清楚,对于他们如何运作更是一无所知。不过听说在宋夏战争的时候,正是因为大宋情报局的缘故,大宋军队对西夏的地形了如指掌,就连联系吐蕃诸部合力攻打西夏也是他们带头牵线完成的。相爷也知道我们做得这些买卖都是大宋非常有背景的商家才可以玩得转,他们背后也有很多大宋的高官在保护,说不得和我们做生意的大宋商家很有可能就是大宋情报局在背后支持,若是顺藤摸瓜找到我们估计也不是很困难!”马人望说道。

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听后脸色一变,随即也和马人望一般整个人都垮了下来。马人望一看这两个人的神态便知道自己下的猛药奏效了,便安慰的说道:“两位大人心中也不要有太多顾虑,这件事和大宋情报局到底有没有关联还是两回说。况且依照这信上的意思应该是对方不会和两位大人太过为难,要不然在这信上早就该说出什么威胁之类的话了……”

耶律乙辛摆摆手说道:“这信的主人既然能够清楚我们所做的事情,他要是要钱财也倒是简单,但是就怕他不需要钱财,那我们可就有大麻烦了。况且昨天有宋军已经出现在大定府周围了,双方还打了一场仗,那宋军着实凶悍的很,在我大辽腹地居然还如此猖狂,在此多事之秋却出现这么一封信,估计这信的主人多半是你说的那个大宋情报局了!”

“南朝人到底想要干什么?!难道想要灭我大辽不成?!我们手中还有不少兵将,只要能够挺过这段时间,大辽举国之力还召集八十万大军还是可以的,到时候拼个鱼死网破!”张孝杰恨恨的说道。

马人望听后心中冷冷一笑:“辽国都成这个样子了还在发狠,小小一个锦州城,三十万大军居然束手无策,哪里还有资格来威胁大宋?!”

马人望脸上并没有露出轻视的表情,而是忧心的说道:“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两位大人多想也无益,估计这几天便会有人上门来联系,到时候就看对方开的价码再做商定了!”

耶律乙辛和张孝杰听后也是没有什么注意,屋中三人皆是垂头丧气相对无言,最后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只得像马人望说的那样等待下去,看对方后面和他们如何联系了,最重要的还是看看对方开出的价码如何!

王顺的定西军在大定府周边这一战如同天外飞仙一般,在打完那一仗后消失在草原之上,任凭辽军如何搜索都找不出一点儿踪迹。不过契丹人也并不是没有收获,滦河东部数十个部落村镇都被对手席卷而过,至少也算明白敌人从哪里过来的了。只是在这个时候就算知道对手的来路,辽军也不敢继续跟踪的太紧,毕竟对方实力强悍的让他们有些感到后怕,再加上他们身后不远就是辽国的都城大定府,要是对方再等援兵来攻打大定府,那对契丹人来说就是一场灾难了。

现在大定府人心惶惶,宋军出现在大定府周边的消息是绝对瞒不住大定府中的权贵们的,在大定府勉强看上去还算安定的背后,多少昔日有权有势的契丹贵族无不是暗地里收拾东西准备随时迁移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免得到时候真的等宋军兵临城下,那就是想走也走不了了。

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辽国权贵们对前段时间宋辽之战多少有些消息了,再加上宋夏之战中的一些传闻,此时的宋军在这些契丹权贵的眼中无异于农民眼中的蝗虫,被他们给碰上肯定连一文钱也不会给自己留下。传闻的力量是伟大的,正是这些传闻使得大定府里面的辽国统治高层在惶惶不可终日的同时,投降派和绥靖派大行其道,和宋朝达成合议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由于那封神秘的“箭书”缘故,耶律乙辛和张孝杰估计对手多半是大宋情报局的杰作,现在大宋能够把耶律金贵放回来,并且通过耶律金贵来传达宋朝合议的想法,显然宋朝人现在看上去兵势非常强劲,但是内心中也是不愿意打仗的。之所以弄出今天这番架势,估计是想要“以打促和”,在谈判桌上谋取更多的利益所致,所以张孝杰和耶律乙辛的态度也是顺从这个假定开始站在投降一派的一边。

王顺虽然在大定府周边狠狠的和契丹人打上一场,不过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越是靠近大定府,辽军的“质量”就越是过硬。这几年来他率领定西军和契丹人交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每一次都是大胜而归,除了前段时间在奉圣州城外被契丹人小小的暗算了一下之外,其他的战斗简直就是顺风顺水战无不胜,大宋军中能够对垒辽军胜算最高的恐怕就属定西军为第一了。就是这样的一支军队,长途奔袭到了大定府周边,依托强悍的火力掩护,杀敌四万,但是自己也是损失一万有余,尽管相对于十万定西军来说这些损失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是也是这支军队自从组建以来损失最大的一次战斗了——胜仗是不错,可惜这并不符合战略需要,枢密院并不要求自己在大定府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