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容——王安石变法固然有着破坏性,但现在的大宋已经不是以前他生活过时空的大宋了,物是人非,纵然还是那帮人,在现在的条件下未必能够如同他所熟知的历史一样重演。皇帝赵顼并非是以前那个楞头小伙子,太上皇赵曙依然健在,就连王安石和司马光所领导的中书省也知道向党项人索要战争赔款了,所有人的思路都发生着变化,大宋日渐宽裕的财政,很难想象皇帝赵顼还会如同历史上那样铤而走险发动变法。

王静辉将字条放在桌上,只是吩咐旁边的涅心发信给汴都的关良,让他把变法条例到时候及时送到自己的手上,便让涅心退下去了。对于朝廷中的事情,他决定暂时退避三舍,在自己没有回到汴都之前是绝对不会插手的。

王静辉走的时候甚是匆忙,只是苏轼、沈括、苏颂等少数人给他送行,到了楚州他也没有张扬,不过即便是这样,薛向之、曾唯等人还是在楚州城码头上身着便服迎接了王静辉一行人,并且安排在当初知州府后衙住下。

接风晚宴过后,薛向之和曾唯和王静辉详细叙说了这一年来楚州的变化,虽然是晚上,但王静辉在马车中穿越楚州城的时候,可以看到不下于汴都开封的繁华街道,商铺林立到了深夜还在掌灯营业,马车行进的速度也是因为人流密集的原因放得很缓慢,这些王静辉都看在眼中,不用薛向之来说,他心中也明镜的很。

曾唯倒是非常兴奋的向王静辉汇报了楚州市舶司的运行状况,他可没有薛向之这么谨慎,他的家族可是朝廷中的重臣曾公亮可是他的亲大伯,驸马辞官的内情曾公亮早就来信和他说过了,不过没有想到王静辉动作会这么快,刚收到信没两天驸马便到了楚州。曾唯也曾私下找过薛向之,不过对于这个一脸白板表情的同僚,曾唯少有好感,但心中也佩服薛向之为官清正,两人在楚州共事到也是合作默契。

王静辉最为关心的便是市舶司,现在大宋财政最明显的财源增长点便是市舶司的海外贸易税收,其实根本改善大宋财政的地方是王静辉所主张的削减厢兵政策,在他还没有离开楚州之前,财政因为厢兵问题而削减的财政支出足有八百到一千万贯之多,不过朝中除了少数几人能够看清这一点之外,大多数人眼睛都盯着市舶司和大宋皇家海运。这两个机构都有令人非常眼红的巨额收入,大宋皇家海运置于王静辉的直接掌控之下,股东也都是大有来头的人物,这么强悍的实力使得那些想捞好处的人都望而却步,能够做文章的也只有市舶司了。

现在楚州市舶司与杭州市舶司是大宋最为炙手可热的官职,能够进入这两个机构任职,几乎是所有官员的梦想,不过能够在提举市舶司的位置上做稳当的人也是不容易。曾唯由于和曾公亮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而王静辉看这个年轻人品性也很端正,所以才能够做的稳当,并且在曾唯的领导下,当初王静辉为市舶司所立下的规矩都得到了非常切实的执行,楚州市舶司一直以来运作就非常高效。

王静辉听过曾唯的汇报后也十分满意,他在朝中的时候便很关心楚州市舶司,现在曾唯干的是有板有眼,他心中也是非常高兴,至少他知道杭州市舶司那里的提举半年之内换掉了两个,除了后台不够硬,自己能力上也是非常有问题,这才被对手抓住把柄,而曾唯有能力又有后台,实属难得。

在楚州,能够把王静辉认出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算薛向之在知州府衙上下下了封口令,严厉要求所有的人都不得泄露驸马已经到楚州的消息,但难保没有人不把他的行踪给透露出去。王静辉也不敢在楚州多待,天亮之后便启程上船继续南下,不过在临走的时候将当初他高薪聘请的那些种田高手带走了不少。

百姓吃饭问题一直是王静辉所最为关心的问题,在他看来国家能不能够平稳,关键就看粮食,只要老百姓能够填得饱肚子,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来造反的,就算有个把个起义也成不了气侯,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大多都是因为百姓实在活不下去才铤而走险起义,一个王朝很少是因为粮食以外其他原因而造成覆灭的。

王静辉在楚州有着大片的田地,这些种田高手并没有因为他离开楚州而中断自己的工作,反正驸马临走的时候开下了价码,只要能够达到亩产所要求的水平,能够改良稻种,都能够获得非常丰厚的额外奖励。大宋能够依靠种田发家致富的,恐怕也唯有这些人了。

对于粮食,王静辉一直是非常渴望的,在他而言,宋朝的大小灾害一直不断,要想保证政局平稳,那手中就必须有充足的粮食来做后盾;自己的一些相关产业如酿酒也需要大量的粮食,大宋人是喝不惯高度白酒的,但是在党项和契丹却是一直供不应求,契丹人为了能够得到高度白酒,简直是要什么给什么,宋辽边境的走私贸易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白酒这种对于契丹人来说是不可抗拒的诱惑来推动的。每年白酒交易而获得的马匹在万匹之上,牛羊就更不用说了,而且只要宋辽两国没有爆发战争,边境的守将也会对走私这种事情都是睁一眼闭一眼的,要不然就算王静辉再厉害,这么多的马匹要通过边境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有充足的粮食,王静辉才可以放心大胆的酿酒,在宋朝酿酒也是朝廷根据每年粮食收成情况而定下的,多收粮食,这酿酒自然会放的比较宽松些。而且现在这些种田高手双季稻亩产能够达到八石了,有这么好的种田技术就必须推广出去,否则烂在自己手里那岂不是以前的心血都白费了吗?王静辉就是带着这些种田高手到杭州去,李慎为知府,以行政手段来促进双季稻在杭州附近推广种植,有这些种田高手在,实施起来也是事半功倍。

王静辉夫妇一行人沿运河南下,离开楚州之后经扬州,过苏州,最终一个月后到达目的地杭州,这一路上除了在楚州王静辉不敢露面之外,每经过一地他都要陪妻子游玩一番,所以才走的这么慢。

到了杭州后,李慎并没有直接到知州府进行权位交接,而是在王静辉的建议下四处到杭州的茶馆等地来了解当地的情况,而王静辉夫妇则是由徐氏在杭州的商行负责人引去到西湖边上的一座大宅子当中居住。

以前王静辉就有和妻子赵浅予过隐居生活的打算,在各个有名的风景名胜地区都购置有地产,西湖自然是第一入选之列,他早就委托徐氏在这里的湖畔购置了一所大宅,婚后虽然没有来过这里,但宅子的翻修工作,徐氏却一直放在心上,聘请江南的名家进行园林设计和维护,这种工作从来就没有间断过。

在定边军大捷之后,王静辉就在考虑是不是要退到幕后一段时间来消除大宋统治高层对自己这个驸马的顾忌之心,所以就通知徐氏将杭州西湖边上的这所宅子好好弄弄,以便自己随时带着老婆到这里来躲风头,没有想到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他所料,自己还真的来到杭州了。

徐氏对王静辉的嘱咐从来都是完成的很完满的,王静辉走到宅院门口单看大门的气势就知道这所宅院不比自己在汴都的驸马府差,在徐氏商行在杭州的掌柜将一行人引进宅院内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驸马府和它相比起来实在还是寒酸的很,这座宅院居然是徐氏将两座西湖边上的宅院合并而成,亭台楼阁水景比比皆是,后院居然还有一座三层高的小楼,对面正是烟波浩淼的西湖美景。

王静辉虽然日常繁忙的很,但出入都是大宋权贵门第,皇宫自然不用说了,在他眼中皇宫不过仅比司马光的府第辉煌的很多,但让人有些发冷,倒是司马光那寒酸的资治通鉴书楼更有味道些;曾公亮、王安石的府第透露着大宋参知政事的威严和权贵,也好不到哪里去;欧阳修、苏轼的府第则是清幽深远,但这些人的住处和自己的相比起来,那实在是不值一提。王静辉在自己的宅院中就好像在园林公园中一样,到处都是美景,旁边的李管事看到这些也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在前面带路兼“导游”的那个商行掌柜脸上更是自得满满,在他眼中这座宅院修到这个地步已经是尽善尽美了,在江南找不出第二份来,若是连这都不满意,那就实在是太挑战他的想象力了。

后院的西湖美景是属于自己和妻子的,由于宅院太大,一时也走不尽,看不完,但心中早就有所决定了,至于自己带来的这一帮人,看到前院这么大也不用找地方安排了,就是多来一些他这里照样安排的下。

李慎到外面走访杭州民情去了,两三天也未必能够回得来,但王静辉心中却很着急,他知道自己在杭州最多不会超过一年肯定会被皇帝弄回汴都开封去,所以一些事情要早作安排的好。在安顿好老婆后,他来到前厅和李管事与杭州商行的负责人叙话。

“珍泉兄,我来到杭州除了在此闲居一段时间外,还想在杭州办学,不知道已经准备的怎么样了?”王静辉坐下来喝了一口茶说道。

“改之,这就要看敏元兄的了,你来说说吧!”李管事朝旁边的杭州商行掌柜说道。商行掌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是在徐氏长大的,叫徐钲字敏元。

徐钲站起来说道:“请驸马放心,在西湖附近属于驸马名下的地产还有很多,本来在这里有四座紧连的宅院都是属于驸马的,原本是想连成一体修成府第的,不过工程太过浩大所以仅仅合并了两座宅院变成现在这个样子。驸马要想建学院,在下接到徐老和珍泉兄的信后,便想把这剩下的两座宅院先简单修饰一下,暂时来充当学院所用,想来也是足够了。若是驸马还不满足,在据此不到五里地的地方还有更大的一片地产,我们可以在那里修建书院,只是需费些时间,想必两年之内便可以达到汴都华英书院的规模。好在书院刚刚开始的时候也不会太过庞大,有旁边这两处宅院先用着,看驸马的心意在决定是否重新修建书院!”

王静辉听后觉得也是如此,旁边的两处宅院他没有见过,相必应该和自己的住宅差不多大,学院初期也应该够用了,最大的便利就是离自己的住处近,来往上比汴都的华英书院与驸马府要方便的多。他想了一会儿说道:“敏元兄,这毗邻西湖的地方想必地价不便宜,风景优美恐怕不是有钱便能够买得到的,在购买这些地产的时候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吧?!”

徐钲躬身说道:“请驸马放心,这些地产来源都是公平买卖,绝对没有仗势欺人或是贱卖,做出有辱驸马威名的事情!”

王静辉点点头笑着说道:“敏元兄能够如此做便好,你也不用这么客气,我刚到汴都的时候若是没有徐老和李管事收留我,我现在还不知道成什么样呢!请坐下来说话吧,敏元兄年长于小弟,以后就称我的表字即可!”

徐钲坐下来笑着说道:“人道驸马温文儒雅从来不摆架子,在下以前也在徐氏见过驸马,但今日得尝一见,果然诚不欺我!”

王静辉笑着说道:“几年前在下也不过是个浪迹江湖的郎中,只因机缘巧合才到今天,我们每个人生来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比谁更高贵!”

徐钲听后一愣,这样的言论倒是头一次听到,不过他是从小在徐氏长大,一步步从学徒开始走到今天的,等级观念已经在他心中扎下了根,骤然一听这话还是有些不大习惯,但多年商海沉浮早就磨练成一个事故圆滑的人,只是干笑略过。“驸马,其实这宅院确实是有钱也很难买到的,不过在下前去联系购买事宜的时候,对方听到是驸马所买,原本不想卖的卖家也出卖了地产,他们也都是徐氏和驸马名下产业的来商户,所以买地产的时候确实也没有花多少钱!”徐钲笑着说道。李管事笑着说道:“改之,他们都是看在改之乃当今活财神的缘故,想要和你多加往来呢!”王静辉听后也不禁莞尔,笑着说道:“敏元兄,这也是承了人家的人情,总归是要还的!改日你列出一个名单,我是不会亏待他们的!”

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上掉馅饼

李管事笑咪咪的问道:“改之,是否有什么买卖?!”

王静辉笑着说道:“知我者珍泉兄也!我倒是有笔买卖,虽然利润比较薄,但胜在量多,若是悉心经营也未必不可以成为一条发财的门道。不过以后能够让你我两家吃独食的买卖越来越少了,为了慎儿能够坐稳杭州知府,说不得我们要少赚些了!”

李管事笑着说道:“哪又有何妨?!不知改之有何安排,敏元兄身为杭州商行大掌柜,是这里的地主,有什么事做起来也方便的很!”

王静辉说道:“不急,这件东西我还要仔细琢磨一番,不过是用来洗澡和洗衣服之用,当然从中稍加做做手脚,高价卖给权贵之家不成问题!”

王静辉心中所想的买卖便是肥皂,不过他只知道肥皂的基本做法,也从来没有试制过,这还是在初中化学课上所学到的东西。早在几年前自己开平民医馆和汴都防疫的时候就想制作肥皂了,但几年下来也没有什么时间来试制,连自己也习惯使用皂角来洗浴了,现在要还人情,还要促进杭州的商业发展,说不得要拿肥皂来充数了。虽然肥皂这东西做出来恐怕也就是中低端产品,后世的香皂他虽然不知道怎么做的,反正就是在肥皂的基础上往里面继续添加一些香精一类的东西,实在不行自己往里面添加香水,做出来的东西也可以糊弄一下那些有钱人,算算利润也不在少数。

有了肥皂这东西,将会对提高生活质量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尤其是在古代对流行疾病和瘟疫没有什么特效药的情况下,紧抓个人卫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疾病的传染。王静辉心中盘算了一番,觉得肥皂这东西在目前来说在技术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所需要的动物油脂也算不得什么,都是下脚料的货色,整体成本也很好控制。

王静辉对徐钲说道:“敏元兄,这次还是需要你出马,就放话给这些贱卖地产给我的人,我有项买卖,是生产肥皂,虽然利小但数量大,只要他们肯干,给他们六成的股份让他们自己分配,由他们来购置地皮!”说完继续对李管事说道:“珍泉兄,这两成股份当中你们徐氏占两成,剩下的两成就交给你们来管理,专门给书院日常运作所需!”

李管事笑着说道:“改之这不是小瞧我们徐氏了吗?!不过我倒是看不出这对慎儿的前途有什么好处。”

王静辉笑着说道:“珍泉兄父子情深在下可以理解,但你也要听我把话说完啊!这件事看似对慎儿没有什么好处,但这生产肥皂是需要很多人手的,杭州就是再繁华,这里照样有流浪乞讨的人,也有一些身有残疾之人,肥皂的制作方法不需要什么壮劳力,让李慎以杭州知府的名义来召集人手,这也算得上是一场功德!”

李管事笑道:“改之妙策,慎儿拜了你做老师真是他的福气,徐氏现在也不缺这笔收入,这两成股份改之来安排吧!”

王静辉说道:“珍泉兄可知集腋成裘?莫要小看这两成股份,若是真的把这肥皂的买卖做大了,那可真是一笔横财!”

李管事笑着说道:“你王改之都可以不要这横财,难道我徐氏就是守财奴?!改之不用多想,这笔生意也不用你来掏钱了,我徐氏来出这四成的分子,徐氏的这两成股份所获红利你来看着安排就好了!”

王静辉笑着说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这书院以后想要规模变得更大,名气更响,今后说不得有很多地方需要用钱,这四成股份的红利就交给你们来打点做书院的校产吧!”

“就依改之心意,徐氏会派人来打理的,这些事情改之就放心好了!”李管事非常干脆的说道。与自己儿子的前途相比,莫要说是这笔生意的两成股份,就是奉上一半家产,徐氏上下也会心甘情愿,一个家族发展到这个地步,他们缺得并非是黄白之物,更需要的子孙后代能够彰显声名,在仕途上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制造肥皂这件事就这么敲定了,但对于王静辉来说他必须在这几天当中尽快拿出肥皂的样品,以便给那些想要搭上他这班快速致富列车的商人们以信心。同时也考虑到肥皂这东西制作工艺简单,自己又没有打算彻底垄断肥皂的生产工艺——事实上也无法保守住其中的制造工艺,所以只能够以抢时间,以规模来取胜。所以王静辉和李管事商定在汴都开封、延安府和河北的大名府等人口密集或者是行政中心设立肥皂制作作坊,抢在别人推出肥皂的前面将自己的蛋糕给做大,一边保证合理的利润空间。

肥皂这东西的制作原料就是动物的油脂和烧碱,反正又不是制造后世所使用的各种用途的香皂、洗衣皂等产品,王静辉只需要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生产工艺即可,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作坊的伙计来完善了。

不过这小小的肥皂在这个时代也不是这么好制作的,动物的油脂还好说,杭州这样的比较大的省级中心每天都会有几百只牛羊被宰杀,汴都开封更是有单天屠宰上万只牛羊的记录(《宋会要……食货志》),动物的油脂来源完全可以靠当地收购的办法来解决,只是这烧碱可是麻烦的很,不过好在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小苏打,而且还有天然碱的岩盐矿,可以通过石灰进行简单的化学反应就可以得到烧碱溶液。

王静辉已经很久没有亲手攻关过一个项目了,给他最刺激的便是玻璃和铅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两个项目一举奠定了他的财源问题,现在他是不怎么需要考虑金钱的问题了,但能够尽可能的将后世的发明在他手中再现出来,对他而言仍然是一件非常紧迫的事情。

李管事对于王静辉要制作新物品的热情最高,他虽然同样也不在乎金钱,但这和他儿子的前途有一定的关系,所以格外的上心。王静辉一开列出所需要的单子之后,他便亲自派人到杭州市集上去购买,对于这些原材料的品质更是要求的比王静辉的还要严格,什么都要最好的,搞得王静辉有些哭笑不得。

在后院差人支起一口锅,旁边备好泥炭,用来通过化学反应制取烧碱的大水缸也准备了三四口,材料买回来后,府中的仆役便在王静辉的指挥下进行操作。将澄清后的石灰水倒入水缸中,在将买回来的天然碱也倒入其中加以搅拌,待到一个时辰之后王静辉又命人将水缸中的水舀出来倒入锅中沸煮,不一会儿水分蒸发后便得到了白色颗粒,他知道这便是烧碱了,虽然其中的杂质成分不得而知,但其纯度在六七成以上还是没有问题的,应该可以供制作肥皂之用。

有了烧碱,剩下的事情便好做多了,将收集回来的油脂加水混合烧碱在锅中沸煮,半个时辰之后王静辉便叫人从锅中舀出一点来放在小瓷瓶中,加水一看还有油花在上面漂着,他知道这是皂化反应不完全的缘故,除了继续叫人向锅中加入烧碱,还命人取来一坛酒倒入其中——“呵呵,酒精可以提高油脂的溶解度,加快皂化反应。”王静辉微微笑着想到,看来自己的化学知识还没有全部还给老师。

过了一会儿后,王静辉从一个家仆手中拿过一把铁锹朝锅中插进去,提出后铁锹上没有多少油脂依附在上面,他知道这已经是分层了,上面的皂基浮在水面上,而水的下面便是甘油。

作为一个医生,显然皂基要比甘油有价值的多,但现在王静辉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医生了,他身上背负了更多的东西,所以锅中的甘油在他眼中价值更高——这东西只要和硝酸反应便可以得到甘油三硝酸酯——这就是鼎鼎大名的硝化甘油!

本来王静辉也没有想着去制取硝化甘油,但在刚才回忆如何制作肥皂的时候,突然想到甘油是制造肥皂的副产品,只可惜在这个时代没有发达的化工行业,硫酸恐怕只有道士手中也许会有,而硝酸更是没有影的事情。

见到王静辉提着把铁锹在那里愣神儿,旁边的李管事比他更担心,连忙小声问道:“改之,是否中间出了什么差错?没有关系,大不了我们不做了!”

王静辉在听到李管事的话后,才醒过神来,笑着说道:“珍泉兄,你可曾见过我什么时候半途而废过?!现在非常顺利,只不过刚才我有些走神了而已!”

王静辉说完便叫人熄了炉火,用早已经准备好的锅盖盖在上面,然后叫家仆看管好,不要让人随意来动后,便和李管事回到不远的花厅说话去了。

徐钲知道王静辉好吃,那张嘴也不是一般菜肴所能够满足的,所以费尽心机张罗了一桌午饭,吃的王静辉是酣畅淋漓,毫无大宋驸马的文雅举止,让旁边坐陪的众人差点儿把下巴给掉下来。

饭后,王静辉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吩咐家仆将锅中已经凝固的皂基捞出来,切割成小块儿,顺便让人从厨房拿来几件厨子穿过的脏衣服,让家仆用肥皂来清洗。

这试制出来的肥皂呈暗黄色,王静辉心中估计是中间的杂质所造成的,不过看起来效果还算不错,便得意的对李管事和徐钲说道:“两位,给这肥皂估个价吧!”

李管事和王静辉共处多年,知道王静辉对机关或是其他新奇物件有着特殊的“情节”,早期的时候经常发明一些东西,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两家的财富才可以在短短几年之中能够在以豪富著称的大宋快速崛起成为有数的富豪之一。不过徐钲对此到不是很了解,他对这肥皂的功用简直有些转不过弯来。

李管事笑着说道:“这肥皂远比日常所使用的皂角要方便多了,况且皂角价格不菲也并不是所有的百姓都能够用得起的,这肥皂成本一块不过是几文钱而已,一块卖上他二十文钱来个对半开,相信也会有很多人来买的!”

王静辉略微一盘算,对李管事说道:“这肥皂虽然没有玻璃这么好赚钱,但拿来给慎儿的前途铺路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李管事笑道:“真是有劳改之费心了!”

王静辉知道李管事赚钱赚得眼光都高了,心中未免看得上这肥皂,便摆摆手说道:“珍泉兄可不要小看肥皂利小,你可曾想过我们拿出肥皂不过是想让慎儿安置城中流民所用。这肥皂虽然利小,但要大规模生产所需要的人手可比咱们以前做过的生意可大多了。要是乐观的估计,这百人的肥皂作坊能够供应杭州一地,但你有没有想过你我两家的商行连辽国和西夏都有分布,如此广阔的销售网络天下还能够找出第二家吗?一地就建一个百人作坊,天下比杭州人口多的城市多的很,累计起来恐怕靠肥皂吃饭的人不下万人!想我大宋并不抑土地兼并,各地富豪之家那个不是拼命的累积地产,就连我也不例外,很多人都会因此失去饭碗,若是不加以疏导给他们找到新的饭碗,恐怕时间长久了便会有变。慎儿若是真的能够通过肥皂给这上万人找到饭碗,珍泉兄以为此大功属谁?!”

李管事对于王静辉这套东西非常熟悉了,尽管他是个商人,但并不代表他没有想过这些东西,联系到自己的儿子未来的前途,他很快便得出这不仅仅是一场功德那么简单,其中还隐隐影射到当今天下的安定!

王静辉看到李管事脸上的神情变化,便知道他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用手阻止他说话,继续说道:“珍泉兄,恐怕这笔买卖又要被咱们给做大了!肥皂的制作工艺并不复杂,生意一旦火爆起来难免会有人来偷师,这是怎么防都防不住的,要想达到理想的目标,说不得我们要下先手,在人口多的大城镇抢先设立制造肥皂的作坊!敏元兄,晚上把我欠人情的那些商人都集中到府上,这笔生意若是做大了,利润也是集腋成裘也是很惊人的,这次算是便宜了他们!”

李管事笑道:“谁都知道和改之做生意绝对会发大财,若是这次让他们捡不着便宜,那岂不是堕了改之财神的名头?!”

王静辉听后也不禁有些莞尔——在别人眼中恐怕自己充当印钞机的角色更多些吧,朝廷中是,民间也是,看来自己这“财神”的外号是跑不了了!

晚上在王静辉的新居,一些曾经贱价出让土地田产给王静辉的杭州本地商人都一个不拉的全被请到了这里。这些商人也没有想到会这么快被驸马召见,心中也是惊奇的很,不过在他们心中更加期盼着即将到来的财富——代驸马出面宴请他们的徐氏杭州商行大掌柜给他们透风:说驸马最近刚做了一件东西,在得知他们肯贱卖地产驸马之后,便决定将这件东西拿出来,让大家一起跟着发财!

这个消息不禁让这些商人欣喜不已——谁都知道跟着驸马做生意,那他日富贵亦不在远期!当年的徐氏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末流商家,攀上驸马这条线,仅仅四五年的时间便达到了一个家族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都不能达到的高度,这不仅仅是金钱上的,新科状元便是徐氏大掌柜的儿子李慎,同时更是驸马的高徒!他们心中对能够有李慎那样的想法倒是不敢奢望,只是驸马曾任楚州军州事的时候,楚州的商人便在驸马的大力提携下,发财不说,连带着自己的子孙也可以堂堂正正的参加大宋的科举考试,能够有楚州商人那样的运气,他们心中便知足了。

杭州这些商人早就把当今大宋头号财神的底细给摸得一清二楚,他们并不介意王静辉是因为什么原因才来到杭州的,是失去皇帝的宠信还是游玩暂住也好,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趁机搭上驸马这条致富快船便可以。天下所有的人都知道驸马和徐氏之间的关系,徐氏在杭州商行的掌柜徐钲在收购土地的时候,他们便知道这是王静辉来杭州住的地方,纷纷贱价出卖地产,只要徐钲看得上眼的地产,都已很低的价格出让,为得便是和驸马撤上关系,尽管其中要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但依然不能阻挡他们的投机心理,做生意做到这个份上,能够守业便是难得了,更何况是发展,搭上驸马便是今后的“钱途光明”!现在驸马设宴款待他们,这就表示他们以前的投资并没有打水漂,天上马上就要掉馅饼了!

第二百三十八章 宴请

王静辉来到大堂,来人还是非常多的,足足摆了两桌酒席,他没有想到来的人这么多,倒是一时间愣住了,旁边的李管事悄声在他的耳边说道:“改之,这些除了出让地产给你的杭州商家之外,还有一些闻风而动的杭州大商家,他们的家产就是在汴都也是数的上的。今后这肥皂买卖铺的越大越好,我就做主把这些人都给找来了,反正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你就不用客气啦!”

王静辉听后差点儿没有摔倒,他没有想到一直挺威严的李管事居然还有这么可爱的一面,心中思量了一番觉得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像在楚州那里一样来个肥皂联盟,把生意在全国第一时间铺开,反正原本他就打算借鸡生蛋,李管事这么做也正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