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兵,并且长期游离在西夏统治高层之外,可谓是泼喜军到那里,那里便是李清做土皇帝,这可是西夏内部的一个重大隐患。

看到自己的头儿都走了,屋内的大宋谈判使节也都跟着走出去,不过他们早就看不到王静辉的影儿了。阿里提半晌长叹一声也收拾了下东西独自走了出去,今天是他和驸马的第一次交锋,驸马与他以前所遇到的谈判对手相比,那里是“强硬”两字可以道尽,简直就是一幅喊打喊杀的模样,他早就听闻大宋有一个驸马足智多谋但是对党项俘虏心狠手辣,现在看来不知为何自己的对手对党项人不仅仅是半点好感都缺乏,恐怕是恨之入骨了,想到梁太后临来的交代,阿里提心中也是茫然的很,解决的办法也只有一个——让李清和宋军大打出手,大胜宋军才可以,不过现在看来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对此阿里提心中是非常有数的,唯有摇头离开。

“圣上,驸马如此作为是不是太过,臣恐如此下去会激怒党项人,西北又要战事不断了!”司马光躬身说道。

皇帝赵顼现在正在中书省,他自继位以来勤于政事,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出入中书省与枢密院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对于帝国的政事他是从来不曾有过懈怠的。不过和王静辉一同参加谈判的人员把今天早上的谈判过程绘声绘色的向周围人讲述的时候,同样的内容都已最快的速度传到了皇帝赵顼和中书、枢密的耳朵里,当皇帝赵顼摆驾中书省的时候,司马光当然会把这件事拿出来说事,在他眼中根本就不能让驸马来碰关于党项人的一切事务,恐怕连契丹人的事务也同样不能让驸马碰,一旦驸马接触这些事情,恐怕所施展出来的手段不是常人所能够受得了的,要是换了他是阿里提,恐怕就要和驸马拼命了。

“圣上,臣觉得驸马虽然有些做过了,但这是顺应大局,党项人现在如同菜板上的鱼肉,就是驸马再过些,党项人亦是无可奈何的,不过还是圣上来劝导驸马一些的好,毕竟阿里提不是梁太后!”王安石站出来说道。

皇帝赵顼听后哑然失笑:“两位爱卿的想法朕已经知道了,驸马年轻气盛,难免对党项人有些不客气,但大局已定,党项人是翻不起什么风浪的。驸马在和谈之后就来见朕了,之所以这么强硬,无非是想尽快的把和谈条款全部落实而已,驸马想要从党项人口袋里面掏出七十万贯,最少也是五十万贯,这个难度很大,必须给党项人以压力才可以达到目的!”

司马光微微一皱眉头,说道:“驸马所提出来的条款未免对西夏太苛刻了,能够党项人能够同意一半便已经是难得了,难道王改之还要给党项人什么颜色看看?!”

“上午他来见朕,希望能够让枢密院融通一下,请那个阿里提去看场表演,说是当阿里提看完后,想让西夏应下所有条款并非是难事!”皇帝赵顼也是笑咪咪的说道。

“表演?!”司马光和王安石惊讶的反问道。皇帝赵顼这幅表情在司马光等人的眼中很容易联想到驸马那非常诡异的笑容,通常当驸马出现这幅表情的时候,捅出来的篓子都不会小。上午的时候还在和谈中大发无名之火,转脸就到皇帝那里要求让党项使者看表演,恐怕这“表演”不是歌舞吧?!

王安石笑着说道:“能够求到枢府,王改之该不会是像让枢府把火器拿出来给阿里提看看吧?!”

王安石刚说完,所有大臣都非常领会的点点头——枢密院在这个时候除了火器能够给党项人一点颜色看看,也拿不出手什么东西了。

皇帝赵顼点点头笑着说道:“介甫先生所料不差,驸马是想让枢府给阿里提一点颜色看看,并且这次‘表演’也不是光给党项人看,还有各国的使节和汴都的百姓!”

“王改之这是借势压人,有魏国公在西北来镇住党项人,枢府这么一来,不仅仅可以大大的震慑党项人,看来连契丹人也算上了,若是党项人狗急跳墙向契丹人求救,联合对我大宋,那确实不是一件好事,这么以来通过契丹的使节也好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臣早闻军中有震天雷等火器,但从来没有见过,想来这次可有机会一观了!”参知政事曾公亮笑着说道。

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爱卿所说正和驸马不谋而合,现在党项也就是向契丹求救一条路可走了,尽管宋辽之间未必会发生战争,但契丹人总会提出敲诈的,驸马也正是担心这点儿才如此安排!”

司马光说道:“这么如此做来,是不是会泄露火器的秘密?”

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火药的配方是驸马改进的,现在大宋的火器所使用的火药全都在朕的‘天罚岛’上,那里重兵把手与外界完全隔离不说,周围全是水,人也是只进不出,防卫上比朕的皇宫还好,党项人还是契丹人休想从朕的眼皮底下把火药配方偷走!再者说来火器是好,不过制造费用有些贵了,党项和契丹就是知道其配方,以他们的国力也难以装备军队,再等上一段时间,驸马便可以做出更加廉价的火药了,到时候契丹和党项……哼!”

众位大臣听后也是点头——这火器实在是太贵了!众位大臣都是中书省的高级官员,都虽然不知道战场上火器是如何风光的,但他们都对火器是“恨之入骨”,用这东西简直打仗不如说是朝外面撒钱,不过好在大宋通过海运将火器以六七倍的价格卖给高丽和倭国,中间补足了很大的差价,才使得大宋的军事开支没有因为大规模装备火器而出现太过明显的增长。

不过皇帝赵顼的后半句话让所有的大臣又都想到了驸马王静辉,最近驸马做出来的新东西可不少,不过一气拿出这么多的新奇玩艺,多半是因为……想到这里,屋里面的众位大臣都用比较古怪的眼光看了司马光一眼,司马光当然也很清楚这种目光所包含的含义,脸上不禁有些发烫。

王安石站出来说道:“圣上,近日中书省接到楚州知州薛向之的信件,说是高丽将会派出一个重要的使节来大宋,估计使节可能是高丽王族……”

皇帝赵顼问道:“高丽使者来访的事情就交给礼部来负责好了!”

王安石说道:“根据薛向之的来信,高丽使者这次来大宋,除了朝拜圣上之外,还希望我大宋能够向高丽出售更多的震天雷和其他火器!”

听了王安石的话后,皇帝赵顼本来想要走也停下了脚步,好奇的问道:“这两年高丽好象大量购买震天雷,他们究竟想要做什么?!”

王安石说道:“具体情况臣也不是很清楚,不过这与辽国有很大的关系。高丽北部接壤辽国,不过辽国对那里的管理并不是很严格,当地的女直部落经常骚扰高丽,但是这些女直部落后面有辽国做支持,高丽人对此既恨又怕,长期以来都是忍过算完,高丽人也向辽国纳贡称臣,但是中间有很大的矛盾,估计高丽想要联合我们来对抗辽国,购买火器也是如此!”

皇帝赵顼听后点点头,说道:“高丽的贸易都是我们来控制的,驸马还因为高丽国力薄弱而削弱贸易往来,这震天雷等火器本身就是造价高昂,我们又是以四五倍的价格卖给高丽人,他们的国力能够担负的起吗?”

王安石说道:“具体怎样还无从得知,因为大宋和高丽陆上隔着辽国,中间又隔着大海,往来不便,消息也比较闭塞,在驸马主持海运以前,我大宋和高丽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密切,现在状况虽然好转,但中间的距离也不是一天所能够消除的。不过高丽盛产人参,功效比大宋的人参要好的多,价格昂贵,还有众多的物产,根据楚州市舶司官员的估算,每年两国之间贸易达到一百万贯到两百万贯还是不成问题的。只要有贸易便有税收,不仅我大宋从海运中所获利甚多,就连高丽也是一样,不过我大宋更加占便宜罢了,即便如此高丽获利也不在一个小数目,以此来购买火器还是承担的起的。”

皇帝赵顼朝众人说道:“各位爱卿,以为如何?”

司马光说道:“高丽要是来买火器,可以增多,但要控制,毕竟臣听说当初驸马主持楚州海运的时候,海途之上也曾遇到高丽海盗打劫,我大宋的船只上可以装备火器,想那高丽人也可以,虽然路上不通高丽,但在海上,大宋有着重要的厉害,若是用来偷袭我大宋商船,那后果不堪设想!”

第二百三十一章 诱惑

现在司马光已经开始尝到发展海外贸易的甜头,他实在不敢想象如果朝廷没有海外贸易的收入,大宋现在会成为什么样子——他不是不知道,只不过他不愿意去面对一个半死不活的大宋朝廷。

这个时代还没有整体经济效应的学说,但司马光还是敏锐的察觉到大宋发展海外贸易有着种种说不出来的好处,明面上市舶司的海外贸易税收和大宋皇帝的参股,使得朝廷的财政和皇帝的内库都能够在每次出海归来的时候获得极大的收入,正是有了这些收入,加上皇帝赵顼大幅度的削减皇宫开支,才使得已经持续十几年亏本儿运营的大宋朝廷除了能够达到财政平衡之外,居然还略有盈余。

更重要的是,司马光虽然没有掺和大宋皇家海运,但他也知道皇家海运的主要股东是什么背景——驸马王静辉使用了经济手段将朝中的一些小派别团体利益都捆绑在一起,并且连太皇太后和太后的关系也没有放过,这样做极大的缓解了朝中剑拔弩张的气氛,也使得驸马以“老好人”的形象频繁出面,或明或暗的调和朝中派别的分歧。

司马光也相信王静辉当初对他所说过的话:发展海外贸易不过是才刚刚开始,眼前的这些利润不过是些蝇头小利罢了,今后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将会使大宋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些好处不仅仅是金钱上的,还有政治上的!

正是海外贸易的巨大诱惑,使得司马光才这么格外紧张,他也知道即便高丽人装备了火器,但他们并不会制造火器,就算成为海盗从武器上还是船舶上相比,大宋都能够轻松压倒高丽。他所担心的是高丽虽弱,但并不代表它不能够打击大宋,正如西北的党项一样,国力和大宋根本就不能够相比,但愣是纠缠了几十年,除了弄得大宋经常灰头土脸之外,国库收支中军费更是常年保持在上千万贯。若是高丽也跟党项一样走上了这条道路,那大宋的海外贸易必然会受到严峻的考验,司马光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至少在朝廷解决“三冗”问题之前,他不能够允许这样的事情出现!

司马光的话让所有人心中都有所思量,皇帝赵顼更是脸色骤然变得很差劲。曾公亮站出来说道:“圣上,何不让驸马来此一叙,驸马足智多谋,当初海外贸易和向高丽出售火器都是尤其一手促成,想来对此亦应该有精辟的见解供圣上取舍!”

中书省的各位相公听后连连点头,就是司马光和王安石也想知道驸马对此事的建议,毕竟海外贸易和向外输出火器都是驸马力主成事的,这些事情驸马最为清楚,而其他大臣也不想在这件事上多说话,他们当中有很多人都是大宋皇家海运的股东,若是真的如司马光说的那样,那海外贸易这个会下金蛋的鸡以后可是很有问题了。在这件事上,谁说话谁就要担上政治风险,更何况也和自己的钱袋子有很大的关联,打仗需要找郭逵来讲解提建议,这海上的事情还是要问问驸马,在这种事情上驸马的发言才是最为权威的。

皇帝赵顼看到周围的大臣都同时点头表示同意,心中也觉得这件事还是要问问驸马比较稳当些,火器贸易量虽小,但利润却是惊人的,用来平摊枢密院旗下的大宋火器作坊的生产成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像这次宋夏冲突中,魏国公韩琦虽然打了大胜仗,但光是震天雷便一口气用掉了近两千枚,这么高昂的成本即便连对金钱没有什么具体概念的皇帝赵顼也极为炸舌,不过细细盘算一下,两次向高丽输出火器的震天雷收入足可以让韩琦再打上一场这样的战争,合算是高丽人替大宋掏了这笔军费。不过平抑火器成本相对海外贸易来说就是小巫见大巫了,中间除了什么差池发生司马光所说的事情,那还不如不卖火器给高丽,这笔帐倒是容易算得很。就这样,皇帝赵顼叫旁边的内侍前往驸马府,召王静辉立刻到福宁殿议事。

“圣上,臣以为向其他国家或者藩属国出售武器都是依据两国之间的交往状况而定的,是不断的变化的。契丹人不会如我大宋一般对待其藩属国宽容忍让,据臣所知现在辽主道宗耶律洪基穷奢极欲,酷爱游猎,而辽国大权旁落,其国内矛盾比较紧张。正是因为辽主生活奢华,其国内的税赋也是非常高,高丽在向我朝称臣的同时,也向辽国称臣,不过这并不妨碍契丹人压榨他们,虽然双方没有比较大的战争,但小摩擦是接连不断的,多是契丹驱使高丽北部的女直部落到高丽劫掠,估计高丽人在看到火器的巨大威力之后,兴起了报复之心。”

王静辉站在殿中侃侃而谈,不过要命的是他对高丽和辽国之间的历史并不是很清楚,好在为了发展海外贸易,才多方了解了一番,但这个时代的人哪里有走四方的习惯,多数还是道听途说罢了,经过两三次商船往返贸易之后,才对高丽的现状有了一点清晰的认识,正好用在这个时候来卖弄了。

“那爱卿以为高丽人购买火器是否对海外贸易产生影响?!”皇帝赵顼问道,这个问题同时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

“圣上,对此臣也不好判断,不过臣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几十年之内高丽是不会对我大宋不利的,只要辽国还存在,高丽就不会得罪我大宋。还有便是火器的存储问题,火器是不能存放过长时间的,若是时间长了,火器内部的填充火药便会慢慢吸收水分,这会大大降低火器的威力,甚至不能够爆炸,并且火器的运输也并不是件容易事。高丽人若是用在陆上还好说,但是在海洋当中使用火器作战,这对火器的存储更为严格,我大宋是唯一可以制造火器的,我们可以给海运船队的护航舰只换装火器,而高丽则没有这个条件,除非它能够掌握火器的制作,这不是短时间内便可以做到的,所以圣上及各位大人不用担心我大宋的火器会落到自己的头上!”王静辉笑着说道。

皇帝赵顼和众位大臣听后都觉得有理,毕竟他们现在刚刚尝到海外贸易和军火贸易的甜头,两者之间要放弃一个实在是让他们太为难了。

王静辉说道:“对付像高丽这样的小国,最重要的便是恩威并施,不能够以为的宽容忍让,两只手要随时紧握大棒和甜点,这‘甜点’便是利益——我们都有着共同的敌人,并且双方贸易都是利于双方的事情,这就是利同,这比什么都保险;但这并不代笔我大宋不会用大棒来招待高丽,海外贸易利润甚厚,高丽人也会眼红,总有人会想做那强盗的无本买卖,若是出现这种状况,不论是不是他们指使的,我大宋都要对此行霹雳手段铲除毒瘤,以震慑他们!其实两国之间唯有四个字可遵守,脱去了这四个字,就是兄弟之邦也会大打出手。”

曾公亮好奇的问道:“驸马,是那四个字?”

王静辉笑着说道:“无非是‘利益’和‘武力’,有利益才能够促使双方合作,关系友好;但正是因为有利益才会有争斗,这就要看谁更有武力,谁的拳头更大了,只有武力保护下的利益才是最安全的!就如同宋夏之间一样,现在我们的拳头大,党项人就必须乖乖的坐下来和我们大宋和谈,虽然不能够说是为所欲为,但只要在他们接受的底线之上,我们想要什么,党项人就必须给什么!”

千年之后的大国不都是这么做的吗?不过现在辽国是个空壳子,西夏也快要残废了,大宋内部虽然还存在着种种内忧,但王静辉相信这不过是暂时的困难,只要皇帝赵顼还活着,而自己说话有能够被统治者所倾听实施,那这些困难不是不能够解决。现在的大宋在东方无疑是隐隐的头号强国,等着摆平党项人和契丹人之后,那将会又是一个新的时代!这么一个大国必须要有其行事的基本准则,而以前的老规矩太过迂腐了,想来想去还是后世美国佬的那套比较合适,打击对手壮大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降低战争对大宋的影响,战争才能够产生红利,不然像汉武帝那样越打越穷,这可是王静辉不愿意看到的。

王静辉的话虽然是实在话,但毕竟是以他千年以后世界的准则,在这个时代深受儒家思想教育成长起来的大臣心里面却觉得不是个滋味,尤其是司马光,他的心中听起来格外的不顺耳,在他心中打仗就需要花钱,而花钱对于现在的大宋来说是不堪承受的,大宋远未达到汉武帝那样强盛的程度,连汉武帝打了一仗后都把大汉朝给打的穷疯了,更何况是大宋?!

皇帝赵顼沉思片刻后说道:“那爱卿以为高丽之事该如何应对?”

“卖!他们不是要火器吗?那我们就卖给他们,他们要多少我们就卖多少!大宋与西夏产生军事冲突的时候,契丹人就会从中搅局,进而陈兵宋辽边境以图讹诈我大宋,不是要土地便是要求增加岁币。这一次我们大宋保安城之战动手快,辽国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党项大军就已经灰飞烟灭了,契丹人这才无可奈何。所谓风水轮流转,若是能够鼓动高丽去骚扰一下契丹人,那大宋不仅能够从火器交易中获得丰厚的利润,还可以减缓契丹人对我们的压力,反正打仗的是另外两个国家,一个是我们的敌国,另外一个是左右摇摆的骑墙派,他们的死活对我大宋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营造出一个对我大宋有利的外部环境,大宋正好可以趁机进行内部的变革处理朝廷百年遗留下来的弊政,况且我们还要取熙河,这一切都需要外部的稳定,党项人暂时被打残废了,而契丹人要是被高丽人给缠住了,那对我大宋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王静辉笑着说道。

“臣也赞同驸马的建议,不过火器制作繁琐,尤其是其中的一些原料不是钱所能够解决的。朝廷既然打算收复熙河,那所需火器也是不少,虽然朝廷有库存,但总是显得略有不足!”王安石说道。

“对于火器的原料问题,臣已经有所准备,这次皇家海运南方船队出海将会有二十艘船专门驶往硫球,除了常规的满载货物与硫球进行贸易之外,其中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到硫球采购硫磺、硝石。这两样矿物在硫球有着丰厚的存储,开采起来比大宋容易的多,而且价钱也便宜的多,这两样矿物是制造火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火药之所以成本居高不下,重要的原因便是这两样矿物在我大宋的产量太少和价格实在是太高昂。现在通过海外贸易,可以从硫球进口这两样矿物,势必会使火器的制作原料和成本得到极大的缓解。况且硫球正处在海运船队南北航线都可以到达的范围,交易方便,一年可以往来多次,若是这次探路成功,那今后火器大规模生产将不会是问题!”王静辉笑着说道。

“这就是爱卿曾跟朕所说降低火器生产成本的方法?”皇帝赵顼笑呵呵的问道,对于他来说火器能够大规模生产无疑是天籁之音,若是大宋在守城的时候有着充沛的火器储存,那对于对手来说将会是最大的恶梦,大宋的城池将会固若金汤。

“不错,圣上,如同硫球这样的海外之国虽然地处偏僻路途遥远,但各国都有不同的物产,而这些物产当中有很多是大宋极为缺乏的,臣也正在进行海外贸易的同时,在船队中安插了各种人才,在贸易的同时绘制精确的地图和了解当地的物产。就臣所得知,硫球盛产硝石、硫磺足以满足大宋的火器制造,不过我们能够从那里购买到这些原料,相信其他国家也同样可以买到,火药配方是唐朝就开始有了,难保契丹那里没有人知道,不断改进火药配方使其达到我大宋的水平并非不可以实现,所以垄断硫球的硫磺交易对我大宋而言势在必行!”王静辉说道。

“哦?爱卿有何良策?!”

“硫球不是高丽,在陆上是不和契丹接壤的,即便硫球国主与契丹交恶,他也不用担心马上被契丹所攻击,但是对我大宋他不敢得罪,因为大宋有着比他还要先进的航海技术,凭借着大宋的国力想要全其国也不存在什么悬念。我们提出限制硫球与他国进行硫磺和硝石的贸易,硫球国主必然不敢不答应,但同时这就要求大宋为其提供保护。想在海上不同于陆地,需要的是船而不是马,我大宋现有的水军船只足以担任这个任务,这对我大宋来说不过是个口头上的应允罢了。况且除了硫球之外,大宋南方航线上有许多岛国,他们那里愚昧落后,仅仅是一个个部落而已,但其土地肥美适宜水稻等农作物生长,一年可以做到三熟,并且还有丰富的矿产,仅仅臣所得知,海外麻逸(今菲律宾)上就有丰富的铜、金银矿,其中铜矿的蕴藏产量将会是大宋的数倍之多,开采容易。大宋现在铜钱所需甚大,每年都要铸造大量的铜钱,有时候一些地区缺乏铜而采用铁来铸钱,那麻逸不过还没有淮南东路的一半大小,距离大宋也不是很远,完全可以占领那里开采铜矿为我大宋所用!”

南洋之国盛产水稻等农作物,这早就被宋朝的大臣所得知,去年的海外贸易当中,有很多船只就运回了大量的米粮,一时间还使得大宋南方的米价稍微下降。不过更吸引他们的便是王静辉说麻逸上有着大量的铜矿,这才是他们所真正急需的。

中国缺少铜矿这是王静辉在后世便知道的,但知道这一点的原因便是在于他非常遗憾中国在历史上没有把东南亚视为自己的势力圈,东南亚丰富的矿产尤其是铜矿的储量也为他所震惊,常常以此为憾。不过现在他来到了宋朝后,就再也不会让中国犯同样的错误,现在大宋统治高层赞成发展海外贸易不过是因为国家财政紧张,并没有对外的扩张的想法,这是王静辉所不能够满足的,唯一驱动大宋占领直接统治南洋的办法便是找到一个大宋不能够拒绝的诱饵——火药的生产原料加上以铜矿、金矿为首的丰富矿产。

第二百三十二章 武策

“改之可以确定麻逸有铜矿?难道比大宋还要多?!”听到王静辉说到麻逸的铜矿居然是大宋的好几倍,司马光暂时抛下了火器贸易问题,相比之下他更关心铜矿。在他看来这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麻逸他并不知道,但听王静辉这么说,估计距离大宋应该不会太远,就这么连淮南东路一半都不到的小岛上居然有比大宋还要多的铜,这实在是超出了他想象的范围。不仅仅是司马光关心这个问题,福宁殿内所有的人听到铜矿和金矿后,两眼都泛出了精光——金矿虽然珍贵,但其用途远不如铜矿对大宋的作用大。

王静辉笑着肯定的说道:“在下哪里敢欺瞒圣上及各位大人?!麻逸虽然小,但它的铜矿却远比大宋要多得多,并且矿石的品位也是极品,提炼起来不仅能够节省泥炭,同样重量的铜矿石能够得到更多的铜。并且南洋各个岛屿上都有着我们很多所不了解的物产,各有个的用途,若是能够纳南洋诸岛于我大宋之下,那获益不是一时半刻便能够说得清楚的,千百年后世人也会赞许圣上及各位大人的眼光!”

大宋缺少铜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铸造铜钱。这个时代的大宋货币就如同后世的美元一般风行天下,宋朝皇帝的书法水平也是历代皇帝中数得着的,远的不说,王静辉知道单单就是眼前的神宗皇帝赵顼的儿子便是一个书法家皇帝,不过现在不知道还能不能出生。宋代铜钱制作精美,加上宋朝的强大经济实力,使得宋钱得到所有人的追捧,辽国和西夏不是没有发行过自己的货币,但这两国的商户和居民更喜欢宋钱,这也是中国历史上货币信用最高的时代,手中拿着宋钱不愁别人不肯交易,王静辉的海外贸易船队回来的时候都会把身上最后的一个铜子购买高丽等国的物品,可见宋钱的购买能力有多强悍了。

本国货币有着如此高的商业信用水平,这要是放在王静辉以前生活的时代应该高兴才对,不过宋朝的君臣却笑不起来——宋朝统治的区域内,铜的储量实在是不能够满足铸造铜钱的用度,世界上出现的第一张纸币就是为了解决铜钱不足而发行的。当然来自后世的王静辉并不明白这些,直到在这个时空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自己生意上的往来才得知这一状况的,当时他第一反应就是把后世菲律宾给抢先占了,那里的铜矿储量在世界上都是排在的上号的,有了菲律宾,宋朝绝对不会因为铜的问题而犯难了。

果然,在得到王静辉肯定的回答后,所有的人都把火器给抛到一边,心中都在盘算是不是要把麻逸纳入宋朝的管辖范围之内了,他们不知道这正是王静辉所期盼的。在王静辉的眼中,东南亚就是一个宝藏,各种丰富的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他可是盼望许久了,不过除了几个特别知名的地方之外,他都没有记住其资源分布状况,不过他并不在意,只要在地图上大致把那几个铜矿和金矿给标注出来,不愁宋朝君臣不上钩,到时候把地盘先圈定好了,那里的一切将都会是大宋的,以后慢慢找也来得及。

“改之是否已经找到铜矿了?!”皇帝赵顼笑着问道。

“圣上,铜矿不是臣找到的,所派出去的大宋皇家海运船队也还没有找到铜矿,就是当地的土著估计也不知道他们正在生活在矿山上。臣在未下山的时候,就听师傅说过南洋那些岛上有丰富的矿藏,臣的师傅早年喜欢游历四方,大宋周边的国家如党项、大理和契丹都去过,最后乘船出海到了南洋诸岛,曾在那里生活过六年的时间。臣的师傅在博物方面非常精通,可惜臣没有跟随师傅学过这些,但是大致的地点还是听闻师傅闲谈的时候说起过,若圣上有意的话,臣可以画出南洋的大致分布图,在上面标注出师傅所知的矿产分布地点,日后圣上只要派人去找便可以坐享其成了!”

对于王静辉的师傅,在场的众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人物,赵顼的老子太上皇赵曙还专门派人去秘密求证过到底有没有这个人,王静辉可不知道这件事,但在开始编造自己身份的时候便想到他打虎的那片原始森林连周围的猎户都不敢进去,便把自己的来历安在原始森林里面,对于隐瞒自己的身世是再好不过了,事实证明这项决定是绝对的聪明,赵曙派出去不少人,但都终止在那片森林之外,不过知道驸马第一次出现的位置就是在这里,平氏镇的人都知道王静辉打虎的事情,便回去复命了,最后关于王静辉身世的事情就再也没有人去仔细探察过。

既然没有人能够证明王静辉的身世,也只好听驸马来讲故事了,王静辉便将自己的“师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