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风-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卿的学识是天下人所共知的,朕想你教出来的学生也不会差到那里去。朕就破例一回,若是你的学生没有考中,朕也会赏赐他们一个同进士出身,根据他们自身所学给他们一个差事干!”皇帝赵顼这段日子老是担心西北有什么变故,今天王静辉三言两语便化解了他大部分的顾虑,也是难得的高兴,索性就大方的许诺给驸马,这确实是天大的赏赐。

王静辉站起来躬身向皇帝赵顼说道:“谢圣上龙恩,但这样的赏赐臣断不敢受!圣上此为定会招来御史和群臣的反对,图自给圣上增添烦恼,但凡此例一开可给后来者所效仿,以后也是朝廷中的一大隐患!再者臣也相信苏家三父子、欧阳永叔先生、司马君实先生等人教导有方,若是这些孩子还不能在考场上凭借自己的本事来取得功名那也是没有什么说的,若是圣上赐给他们功名,恐怕只会令几位先生面皮上难堪!臣万万不能受此恩宠!”

终宋一代,科举考试取士治国不计其数,而皇帝赐下的同进士出身的官员更是多如牛毛,正是因为进士出身的官员都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考出来的,所以对同进士出身的官员心生轻视。王静辉虽然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但却不希望以这种方式来取得功名,这样以后也会使他们遇到很多麻烦,况且他相信李慎等人会在这次大比中会大放光芒,师生两人都是状元出身,那将是士林中的一段佳话!

第一百九十八章 扫兴而归

皇帝赵顼一听王静辉居然拒绝了自己的赏赐,心中一愣,但随即就反应过来——自己实在是太过孟浪了些,御史的那些折子到还好办,想那几个参加考试的学子都是王静辉、欧阳修等人一手教出来的,若论学问参加这么一次考试实在是把握大的很,自己这个赏赐反而在欧阳修等人眼里倒是在嘲笑他们无能一样。

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爱卿真是思虑周到,朕也很想看看你的学生当中有没有像爱卿一般的人才,能够考场夺第!”

王静辉笑着说道:“我大宋人杰地灵,士林中人才辈出,想要考场夺魁简直是难如登天,这些学生不要丢脸臣已经心满意足了!不过圣上,所谓术业有专攻,朝廷应该不拘一格的来选拔人才为国家社稷所用才行!”

“爱卿又有何高论?”

“圣上,这次介甫先生上书废除经帖墨义和诗赋的考试,按照情理上说乃是善策,不过是太过急躁了点,但在臣心中却以为以策论取士为国选材也并非是上上之举!”

皇帝赵顼知道王静辉又要向他进言了,驸马进言总是很有前瞻性的,就是刚才他所说的罢经帖墨义考试,重策论选才,在他的印象中也是王静辉几年以前便提出来的,王安石此次提出来在他心中已无新意。此时听驸马所言即便是实现了太祖太宗皇帝时以策论选才的方式,也未必是最好的,心中对此也是新鲜的很,连忙催促道有何新的建议。

“圣上,无论采取哪种选才方式,读书人所重视的科目也是大同小异,策论之基础正是经帖墨义,想来读书人若是想通过科举考试进身朝堂,那翻来覆去看的便是只有基本儒家经典罢了,不过光是知道儒家经典还是不够的!如经济等科目,为政者不可不知,若是连朝廷的账本都看不出什么问题,那治下岂不成了一笔糊涂帐?!臣以为朝廷还要设立一些除儒家经典之外的学科以招收培养专门的特殊人才,这些人进可以为国效力,退可以凭自己一身所学安身立命。臣已经在华英书院中设立了一些学科,教授会计、术数、物理等科目,这些科目可能在人眼中算不得什么,但治国安邦却离不开这些专门的人才去做事,正所谓有统筹全局者,也有专攻做事的人才,哪一样都不可少!”

皇帝赵顼笑着说道:“爱卿的心意朕已明了,不过若是让读书人去学习这些来考状元,恐怕会生出非议,就是王相和司马相公也未必赞成!朕和爱卿相交非短,朕还是太子的时候,便听爱卿之言去翻看三司中的账目,果然对朝廷社稷有所新的认识,通过三司的账目,朕才知道举大宋一国岁入多少,量出多少,朝廷的财政收入都来自何方用到什么地方去了。单单就是朕也要学习这些东西,当然朕也希望底下这些做臣子的也知道,当知爱卿所言非虚!”

王静辉听皇帝赵顼说道他当太子的时候去三司翻账目的事情,便又回想起几年前那个乔装打扮的兄妹二人和自己辩论的事情,一晃几年都过去了,赵顼和他都成了父亲,真是时光如梭。

“圣上,这术数之学就是孔圣人也赞同的,再者说来朝廷社稷需要的不同种类的人才,读书人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将来也好为朝廷效力……圣上可以试想一下,若是有人精通水利,朝中可以选拔此人为官,那受惠的百姓将会是一地;若是有人精通机关制造,发明出来的机关小则可以为商用,大则为武器则可以保家卫国,若是能够制造出比现有火药威力更大的爆炸物,圣上,那此人便是国之瑰宝了!”

“爱卿能言善辩,朕可说不过你,这样吧,等改日爱卿写个详细些的札子,朕也好和中书商议。”皇帝赵顼笑呵呵的说道。

“圣上,此事臣也知道是急不得的,所以臣在华英书院先做培养,至于能不能把这些科目列为考试之科目,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其中的好处的,短时间之内肯定是不可能的。想那恢复以策论取士还要三次科举考试,前后十年,把这些科目列为考试之中,所遇到的困难更大,臣愿意慢慢去等待,慢慢去让人接受!”

听了王静辉的话后,连皇帝赵顼都不禁动容:这份忍耐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具备的,至少他旁边的王安石无论如何在这方面是赶不上驸马的。“爱卿能善体朕意,也真是难为你了,不过正如爱卿常说的那样,并非是所有的人都能够看到好处,有些事情终归是需要朕与爱卿慢慢去做的!……”

在告辞皇帝赵顼之后,王静辉下午的时间早就被安排好和蜀国长公主一起渡过了。现在虽然他是考官之一,而做主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整天住在中书省中,双眼时刻关注着西北的动向,心思早就没有放在科举考试上面了,倒是他成了主管科举考试的官员,下面同样忙活此事的官员都以驸马马首是瞻。

不过好在王静辉连同徐氏和他们的生意伙伴纷纷出钱出力,利用各种关系来安置前来赴考的各地学子,这倒是省去了他的大部分工作,剩下的工作都明确的分配给每个底下办事的官员,反倒是他这个临时做主的正主轻松的很。不过这次科举考试也是士林中学子感到考前最为轻松的一次,至少在生活费用不菲的汴都,那些相对比较贫穷的学子都有专门的地方居住,这让他们感到非常满足。

今天难得蜀国长公主不用去宫里陪曹老太太,把孩子交给自己的十二书童中最小的红月和奶妈来照顾,这两口子便故伎重演让蜀国长公主女扮男装到郊外去渡过一个难得的下午了。

蜀国长公主自嫁给了王静辉之后也没有少跟着丈夫东奔西跑,但她的身份显赫,就算出去也是被周围的人围得死死的,生怕她受到一点不适,可想而知这样的出行哪里还有什么兴致,也就是王静辉在初任楚州军州事的时候,两人曾经有过一段时间轻车简从在楚州各地游玩过一次,这是令他们夫妇最为高兴和回忆的事情。

现在王静辉身上虽然还背着不少事情,不过西北战事在这个没有无线电和其他现代化的通信手段的支持下,就算他像王安石与司马光一样守在中书省又有什么用?等战场上发生的事情传递到汴都的时候,那最少也是五天以前的事情了,在这种情况下他也只能提前做好他所能够做到的准备工作,至于战局如何发展,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再者相比大宋军方的八百里金牌快脚加急,他名下商行所掌握的飞鸽传书来获得信息更加快捷。虽然弟子们都要忙着参加科举考试,但他身为主考官之一,现在避嫌都来不及,哪里还肯费功夫来辅导学生的功课,反正该教的他也都悉心教授了,剩下的便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了。

现在是汴都最好的时节,若是再耽搁一段时间便进入盛夏了,可在夏天出去游玩实在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蜀国长公主换好男装后,便和王静辉从驸马府的后门出去,门口停着一辆马车,马车旁边站着两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这是王静辉的十二书童中的两个鼎澄和佩澄,他们是亲兄弟,如果不熟悉的话很难看出那个是哥哥哪个是弟弟,由于是亲兄弟的关系,王静辉便安排他们在一起习武,两兄弟主要还是充当王静辉的贴身保镖。

十二书童中包括红月在内个个都接受过武术训练,当然老大无心是最为强悍的,也是专攻此道,而其他人虽然没有无心这么厉害,但武艺也非等闲人所能比,不过十二书童可不知道王静辉自己还有身特殊的武力,但是王静辉那种力量是他在穿越时空的时候获得的,没有办法自己来训练十二书童,而他自己的本领也从来没有显露过,所以没有人知道他还这么厉害。

车夫也是驸马府上的老人了,准确的说这个车夫是太皇太后“赐给”王静辉夫妇的,不过王静辉早就想开了,对于这些硬送上门来的赏赐一律笑纳,不过这些仆人确实是了得,单说这个车夫的经历也非常人所比,看看他的一举一动便知道这家伙也是个好手,想这样的人才王静辉是从来不会放过的,正好用来给自己的书童当武术教练。

对于王静辉来说,自己妻子的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在最近宋夏冲突的当口,更是要注意安全,他们这次出来加上他自己一共五个人,但有四个会武功的,想来要保护一个人也不算什么难事了。所有人都上车后,车夫王禄一扬马鞭,马车便慢慢的驶出了驸马府的后巷,融入到开封府街市的滚滚人流中去了。

九味居——汴都开封城中最有名望的三十六家酒楼之一,最近三年间才新近崛起的一家酒楼,但与别的酒楼不同的是九味居不仅仅是一家酒楼的名号,它在寸土寸金的汴都城中至少还有十一家分店,别的酒楼也有分店,不过这家酒楼几乎在大宋境内所有最重要的州府中都有分店,甚至连辽国的上京、北京还有两家分店,这样的规模连那些百年老店都有些汗颜。

九味居的后台大老板便是王静辉,在汴都几乎可以品尝到这个时代中华最经典的美食,王静辉什么都好,但和梁乙埋一样,他管不住自己的这张嘴,他来到这个时空后不仅扫荡了汴都所有能够排得上字号酒楼的招牌菜,连皇宫大内也没有漏下,弄得皇室中人也知道驸马这项“癖好”,太皇太后和两代皇帝赏赐给驸马府的御厨都有五六个,与受到御史弹劾的记录一样,这种待遇也是令大宋所有臣民瞠目结舌的记录。

王静辉夫妇连带车夫算上一行五人来到九味居,由于是便装,没有人能够认出这对天下第一夫妇。酒楼的生意很好,既然是出来放风的,王静辉夫妇就没有想着进豪华的包间,只是在二楼大厅要了一张桌子。

佩澄、鼎澄两兄弟长相相近,但和王静辉夫妇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他们的年龄要小,更像是两个公子的书童。佩澄走到王静辉的身旁说道:“公子,老王说怕乱了礼数不肯上楼和公子同桌!”

王静辉和蜀国长公主相视一笑,王禄是从宫里面出来的御驾车夫,虽是车夫但对各种礼仪非常清楚,自跟随王静辉之后便一直中规中矩的。蜀国长公主嘴角一翘对佩澄说道:“还是我亲自下去一趟吧,你们是说服不了老王的!”

佩澄兄弟自然知道这个俊俏的公子是蜀国长公主扮的,哪里肯让长公主殿下亲自去请?“主母……公子,还是不劳大驾,我们兄弟再和老王说说便可以了……”

王静辉一挥手打断了佩澄的话笑着说道:“就让赵公子下去请老王吧,咱们一起出来就不要讲什么上下尊卑了,佩澄,你们两兄弟也坐在这张桌子上,看看有什么好的招牌菜尽管点就是了!”

蜀国长公主朝王静辉一笑便下楼去找老王了,而王静辉心中则暗叹一声:自己的老婆越来越迷人,现在虽是女扮男装,但从其神采上稍微细看便知道是个西贝货,看来以后出来的时候要在化妆上下些功夫了。

王禄今年有四十多岁了,驾车是把好手,身穿着车夫的衣装在店小二惊异的眼光中跟随蜀国长公主来到王静辉这桌,与桌上其他人相比,老王显然显得有些局促不安。王静辉接过妻子递过来的菜单便径直递给老王,老王连忙伸手阻拦。

“老王,今天出来一起游玩,你是最辛苦的,这道菜还是你来点,你也是我们这桌上年纪最大的,若是点的菜不好吃,待会儿可要罚酒的!”王静辉笑呵呵的对老王说道。

老王是个车夫,在驸马府中是没有资格进入内宅的圈子,在驸马府待了这么长的时间,虽然和驸马夫妇接触的很少,但也知道驸马夫妇对待下人最是和善,做事不仅不会东挑西挑,而且还经常打赏下人,要是没有人来驸马府的时候,上下仆役之间还真是其乐融融。

看着王静辉和善的笑容,老王还是战战兢兢的接过菜谱,他哪里知道这九味居有什么招牌菜啊,直接就点了一道最上面的菜名,不过旁边等候的店小二还是朝王静辉夫妇看看,王静辉笑着朝店小二点点头表示同意,这才把菜名记上。接着便是佩澄两兄弟,他们跟随王静辉时间最久,自然也不会客气,不然他们要是再像老王一样推辞,回去肯定会挨骂的。

菜是好菜,不过王静辉夫妇却没有怎么动筷子,只是在透过旁边临街的窗子看着外面川流不息的人群,不时的说上几句,这桌上感触最深的便是老王了,他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够和当今天下最受皇帝宠信的驸马同桌吃饭,若是见到昔日的同伴说给他们听,定然是以为天方夜谭的故事呢!

不过老王和佩澄两兄弟并没有高兴多久,王静辉和蜀国长公主居然异想天开的要独自去逛街,只是让他们三人绕道到御街的另外一端等候他们,这可把他们三人吓的不轻,还是王静辉佯装动怒才不得不下楼按照他的吩咐去了。

蜀国长公主虽然已经成婚两年了,但年龄不过二十一,到底还是个女孩子,而王静辉也纵容自己的娇妻胡闹,这御街是汴都开封最为繁华的街道,两人一路上手里和嘴巴就没有闲着过,真是走上一路将这御街两边的小吃来了个通杀,这倒是让王静辉想到当初自己第一次来汴都的情形,不时的和妻子说起那个时候的经历,惹得妻子一阵娇笑,弄得周围的行人对他们夫妇两人直行注目礼。这个时候蜀国长公主才意识到自己可是女扮男装,这么放肆的笑声难怪旁边的人向他们投来异样的目光,白净的脸上立刻挂上两朵红云,还俏皮的朝丈夫吐了吐舌头,拉着王静辉便快速前进了。

不过王静辉夫妇这次简装外出还是非常有缺憾的——半道上居然被皇帝赵顼派出的御前直班卫士给抓了个正着——皇帝有急事要召见驸马。四个御前直班卫士暗暗的向王静辉夫妇亮出了自己的令牌后,他们便知道今天的游玩算是到此结束了。

虽然有皇帝赵顼在这个他们正在高兴的时候搅了局,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蜀国长公主非常懂事的随两名御前直班卫士继续穿过御街去找佩澄兄弟,而王静辉则乖乖的随另外两人到街口上车赶往皇宫。

第一百九十九章 公道之言

王静辉在车上很纳闷:今天早上才刚和皇帝赵顼下过棋,怎么到晚上就又来找他呢?今天好不容易才抽空和妻子偷跑出去,弄了虎头蛇尾,这让他极为不爽,心里面郁闷的很。不过更让王静辉郁闷的是这些御前直班侍卫是怎么找到他的,就算他们知道自己在御街上,但来往御街的人是那么多,要是找个人可不那么容易。

王静辉可不知道他们前脚刚出驸马府,皇帝赵顼和太皇太后便知道他们已经出去了,好在皇帝赵顼知道这两口子一向大胆的很,换装出行的事情在楚州便有过前科,对此只是微微一笑便了过,而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则是惊恐的很——蜀国长公主可是她的心头宝贝,若是有了什么闪失那可怎么是好?!当即下了谕旨让皇帝赵顼把他们召回来。不过赵顼还是非常通情达理,知道他们夫妇二人也是十分不易,驸马一成婚便被太上皇给送到楚州去了,直到半年前才回到汴都,又被自己三天两头的召进宫,他们夫妇哪里有什么时间在一起?所以对待这对夫妇的问题上,他显得格外宽容,亲自去慈寿宫做了解释,不过为了安两宫太后的心,他还是派出了御前直班侍卫化妆跟随左右保护。

王静辉虽然知道皇帝赵顼非常看重自己,但没有想到他会值得皇帝这么爱护,居然派出了御前直班侍卫,这可是很重的恩遇。不过他细想一下也明白皇室在他的家里安排了这么多的人,想要知道他的行踪也不是件难事。

马车载着王静辉很快便来到了皇宫,由早在等候的内侍直接引领到福宁殿。在到福宁殿的路上,王静辉就问道早已熟识的小太监这次召他进宫是为了什么事,不过这次却罕有的没有得到答案,原来他早就在门口等待王静辉的到来,根本没有机会听到任何风声,只知道中书所有的大臣都已经到了福宁殿,枢密院也有人来了。

经过内侍通传后,王静辉进入福宁殿,发现此时王安石、司马光、文彦博等人早已经到了这里,还有曾公著等人也全在这里,看来事情不小,难道西夏军队在保安军已经得手了?!

“不可能!”王静辉第一个便否定了这个想法,虽然西夏军队这次势大,不过要想把老而弥坚的韩琦彻底搬倒可没有这么容易的,也不可能这么快便结束了西北的战争。

皇帝赵顼等人看到驸马已经来了,便差内侍把一道奏章送过来,王静辉看皇帝赵顼和周围众人的脸色都不是很好看,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的打开奏章——这是关于西北目前战事的一道密折——五月十八,原权知保安军的杨定赴西夏洪州与西夏商议归还沿边熟户的问题,但遭到党项人的毒手,西夏大将梁格嵬遂拿杨定之头颅率十二万大军杀向保安军;五月二十,大宋顺宁寨、平戎寨、怀威堡、塞门寨、九阳堡、吴旗等地全部受到西夏军队的猛烈攻击;五月二十三,保安军顺宁寨在抵抗三天之后便失守,保安城岌岌可危!

王静辉看过札子之后便合上了,除了顺宁寨失守的消息之外,其他的消息他都知道,他名下产业的情报网早就把这些有关西北的消息传递过来了,不仅仅是消息过来了,而且也远比这个详尽的多,包括嘉宁军司起火还有梁乙埋病重!不过在西北坐镇负责情报的十二书童中老八关良把嘉宁军司仓库着火的消息告诉了韩琦,却瞒下了梁乙埋病重的消息。从嘉宁军司吕掌柜那里返回的消息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梁乙埋在这个时候病重唯一的可能性便是他的十一弟冰封的杰作!

这么大的事情关良可不敢一个人做主,但又不好和别人商量,只得将这个消息快速传回汴都交由王静辉来定夺,王静辉也是在昨天刚刚接到这个消息的,心中盘算了一下觉得梁乙埋这个时候能够死掉是利大于弊,同样对于冰封所使用的毒药他是非常了解的,一个月的时间,这就是西夏军队进攻西北所支持的最大限度,只要能够挺过一个月,梁格嵬就不得不因为梁乙埋的突然去世而撤兵!

王静辉知道梁乙埋即将要去世的消息才是他对宋夏局势这么乐观的最主要的基础,不过对于梁乙埋的刺杀在外人眼中过于诡异,甚至会引起人们的恐惧心理,所以王静辉并没有把这个消息拿出来,甚至他决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准备把这个消息封冻起来。

文彦博看了看王静辉后便站出列说道:“臣要弹劾魏国公失掉顺宁寨之责!虽西夏十余万精兵犯边,但顺宁寨也并非是一小寨,万不可能在三天之内便失手的道理,臣弹劾魏国公指挥失当!另外臣要弹劾驸马、王相!”

皇帝赵顼站在御案之上脸色铁青,他没有想到西北的局势早已经筹划了这么久,居然一开战便成了这个样子,十余万精兵进犯,顺宁寨是可以丢,但没有丢得这么快的,韩琦那个老家伙难道真的靠不住了吗?!一想到这里,皇帝赵顼立刻向王静辉看去,他要想从驸马那里来证实心中的猜测!

王静辉一看皇帝赵顼在看他,心中便知道文彦博现在的弹劾虽然让皇帝心中感到厌恶,但同时也加重了皇帝对韩琦的猜测。“在这个时候来对主战的将领猜测,那可真是没有救了!”王静辉心中暗叹了一声,文彦博并非是小人,相反他还是个非常方正的人,为官廉洁自律是个难得的好官,不过好官不是万能的,文彦博却不是个能吏,他又不懂军事,让他来当这个枢密使可真是个麻烦事!

王静辉出列说道:“圣上,臣想问一句:这本密折是不是魏国公亲自写的?!”

王静辉此言一出所有人的脸色都为之一变,心底都有些异样的味道。皇帝赵顼回答道:“这是大内密折,并不是魏国公亲笔所写,但密折上的事情是真实的,这不用质疑!”

王静辉说道:“圣上可曾召见过枢密院参谋总部的官员商议过?臣以为应该请枢密副使、参谋总长郭逵到此,福宁殿内正好有西北沙盘,让郭大人来此给大家讲解一下军情更为妥当!臣还想说句话:单凭这只言片语很难断定西北的局势就真的如此糜烂,谁也不能保证魏国公这不是诱敌深入,圣上和各位大臣都应当知道魏国公震慑辽国的事情,臣不相信比辽国弱得多的西夏会让魏国公如此为难!文大人弹劾在下,在下不敢妄言,但心中总有一番公道想要说出来,望圣上和各位大臣能够慎之!”

福宁殿众人听了王静辉话心底都有些想法,毕竟一个密谈所能够了解的东西都是表面上的现象,韩琦之能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他们也不相信韩琦就这么容易被西夏给打趴下了,想当年三十万辽军陈兵宋辽边境,韩琦坐镇大名府使得辽国大军愣是不敢南下,最后不了了之,这么一个人物怎么可能会被西夏如此轻易的击倒?!尤其是皇帝赵顼、司马光、王安石三人,他们都知道送杨定去死以诱惑西夏大军南下攻宋这都是计划之内的事情,韩琦作为西北的最高长官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怎么可能会失手?现在看来倒是王静辉说韩琦诱敌深入的可能性更大些!

司马光和王安石立刻出列说道:“圣上,臣以为驸马所言有理,还请圣上请枢密副使、参谋总长郭逵来见,毕竟在座众人当中没有一人带军打过仗,也没有一人对西北局势有清晰的了解,还是请熟悉的人来代为分析更加妥当!”

王安石刚才受到文彦博弹劾的时候就有些冒火了,这两个人一开始本来关系还是非常不错的,但王安石要变法,使得两人终成陌路,不仅是陌路更是政敌。不过刚才的话让驸马给接过去了,否则王安石早就大加反击了,但是听了王静辉的话后,王安石心中觉得有驸马出面来摆平这件事是最为恰当的,若是自己出马可能现在的福宁殿又要乱做一团了,现在心平气和的听驸马说完话后,也是觉得自己对军事一窃不通,就是和文彦博理论也不过是嘴上官司而已,没有任何意义,还是请郭逵这样的行家来分析更为有利!

想到这里王安石的眼睛也不仅看看这个年轻的驸马,虽然福宁殿中气氛诡异,但驸马年轻的面庞上没有任何着急的表情,反而更显得他智珠在握、从容不迫的一番气度,当下也感到有些心折。他知道王静辉对西北自有一番布局,而从皇帝赵顼的表现上来看对此也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这君臣二人早已经形成了默契,虽然作为参知政事皇帝的宠臣,他心中有些不痛快,但也知道西北的问题,皇帝赵顼大抵到最后还是会听驸马的意见,他在心中暗暗想到是不是自己该主动找驸马深谈一下了?!

西北,延安府

“魏国公,该到吃药的时候了!”魏国公下榻的帅府议事堂中,韩琦正对着宋夏边境地图用放大镜仔细的看着,旁边洛心手里拿着瓷瓶和清水站在他的身后轻轻的说道,洛心身边还站着两个个年纪稍轻的人,那是他的师弟老八关良和老七济成,驸马旗下的西北情报网现在就是由关良来掌管的。

韩琦转过身看到是洛心、济成和关良,笑笑说道:“真是麻烦你们了,不过驸马配制的药丸果然神妙无比,老夫前些日子还觉得精神萎靡,自从开始服药后觉得精神可比以前好的太多了!”

洛心把药丸和水杯递过去后说道:“此药乃是我家先生根据古方所制,不过当时由于药材珍贵市面上难以买到所以一直就没有做出来,好在太皇太后给我家主母赏赐了不少灵药,先生才得以配制成功,总共才制出了两百多丸,分别装在九个玉瓶当中。除了大人这里有一瓶之外,据在下所知两宫太后、太上皇、圣上、皇后娘娘、韩国公富大人、欧阳永叔先生那里各有一瓶,我家主母产后修养身体用掉一瓶,现在我家先生手里可是一瓶都没有了!”

这中新配制出来的药丸可是王静辉的宝贝疙瘩,是根据他在校正医书局所读到的古医书中的方子琢磨出来的,每一样制药的药材端是珍贵无比,想他这样的大宋富豪居然还没有凑齐材料,好在老婆生孩子,曹老太太赏赐了一大堆的各种珍奇药材,到了王静辉手里终于凑齐了所有的材料,才制出这九瓶。

除了一瓶给自己的老婆用之外,还送给皇室的重要成员和欧阳修那里一瓶,本来是不想送给韩琦的,因为这个老小子这么大岁数了居然还生了个幼子,让他为之惊讶韩琦的身体居然这么好,不过看在韩琦在西北的巨大作用的份上,还是让洛心亲自带了一瓶送过来。既然送给韩琦就不能不送给和他齐名的富弼,这一下正好九瓶药弄得是干干净净了。

韩琦听后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王静辉富甲天下他是知道的,但连他也不能凑齐制药的材料可想手中这药丸可真是比金子还要贵上无数倍,要知道曹老太太对蜀国长公主的疼爱真是无人可比,大内皇宫中的顶级藏药真是什么最好给什么,用这些药品做材料制出的药丸可是无价之宝。

韩琦说道:“王改之真是有心了!”

旁边的关良说道:“魏国公既是我家先生的义父,先生略尽孝道也是应该的!韩帅,我师弟从西夏传来消息了:他放火点了党项人嘉宁军司的仓库,先生安排在西夏嘉宁军司的商行传来的消息也证实了这点,党项人这次仓库被烧损失惨重,所积存多年的粮草十之七八都化为灰烬,其他所存的棉衣、兵甲等军事物资也受损严重!”

韩琦听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