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威龙中华-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会得罪议政王和曾国藩,这样不好办啊。”“此事下官已经为王爷想好了,只要下官到大学士翁心存府上无意间告诉他,王爷您说他和他儿子户部尚书翁同和会有什么反应?”惇亲王高兴的不禁笑出了声音。“还是福辰想的周到,真是妙计!那第二条呢?福辰还有妙计吗?”
“王爷可还记得旅顺港有一支舰队?”“你是说那只不听朝廷调令,由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控制的舰队。”
“正是,这支舰队是如何而来相信王爷最清楚不过,当时长毛在南面闹得实在太凶,恭亲王建议从英国直接购买一支舰队,但一直未有结果,那年长毛李秀成,接连攻克杭州、宁波等江南重镇,海内为之震动。恭亲王奕訢紧急上奏,请求速购兵船,在严峻的形势逼迫下,朝廷仅用一天时间,就作出了争论了5年都未能下定的决心,外购兵船。最后议政王通过英国公使卜鲁斯委托英国休假的总税务司李泰国具体承办购船事宜,一共花去70万两白银,买了7艘炮舰。不想正是因为事情决定的太匆忙,给了洋人控制舰队的机会,李泰国竟不经朝廷同意任命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为舰队司令,公然把舰队命名为“英中联合舰队”,舰队全由英国官兵操纵,并擅自为军舰命名和制订海军旗,而且规定舰队只接受当今皇上和李泰国二人的命令,李泰国还有权决定皇上的命令是否有效。这支舰队几乎成了李泰国私人部队的舰队。为了这事情议政王没少被太后责怪。不断的和英国商量收回舰队的控制权,并且答应再多付一笔钱赔偿英国。听说如今谈的不错,收回的希望很大。如今正好利用这支舰队一石二鸟。”“哦!如何一石二鸟?”“下官以为许以洋人好处,让洋人出兵干预,此乃下下之策。洋人贪得无厌,纵使出兵也不会倾尽全力。到时候恐怕钱也给了地也给了,还是不能成事。即使仗打赢了,王爷想想以洋人的贪婪,到时恐怕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下官想到一计,不如让英法同意这支舰队去进攻反贼水军。如果真能成行,其结果只有两种,胜和败。而无论胜败对王爷来说都是有益的。如果胜了,王爷有举荐之功,太后必然喜欢,还可以乘机控制舰队。如果败了,议政王又会失去一块基石,颜面无光。再说舰队中有不少英国人,一旦失败必有死伤,不正是可以挑拨英国和南方反贼的关系吗?王爷还是有献策之功,太后也会高兴。这么做既可以消弱议政王,在太后面前得宠,又可以起到挑拨英国和南方反贼的关系,不正是一石二鸟吗?”惇亲王又问:“计是好计策,不过就怕洋人不听调令。”“王爷多虑了,舰队司令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到中国来不是为了打仗的,还不是为了钱,如果朝廷下旨让他去打仗,估计不等朝廷调令,他自己就会提出辞呈。”
听到这里惇亲王激动不已,“福辰啊!本王果然没有看错人,福辰果然是国家之栋梁,本王之臂膀啊!”薛福辰连忙施礼,“王爷过奖,这全凭王爷提携,下官才有今日报效朝廷的机会。王爷心系社稷,识人善用,又雄才大略,王爷才是朝廷之富,社稷之梁。”“福辰也不必过于谦虚了,本王以后会重重简拔你的。就依你的计策而行,本王这就写好折子进宫面见太后,陈明一切。”“王爷切记,与洋人联合,请洋人出兵一事还需暂缓,上海调查和接管舰队都需时间的。”“本王明白。本王这就去书房写折子。”“那下官就告退了,下官这就去大学士翁心存府上走一回。”“好的,那头就劳烦福辰了。”薛福辰再次施礼退出了大厅。
出了王府薛福辰直奔翁心存府上。到了翁心存府上,发觉翁心存并不在家里,这才想起翁心存今天早上要到弘德殿教授同治小皇帝读书。于是又问家人翁同和在吗?果然翁同和正巧在家。叫家人传话之后,薛福辰在翁府家人的带领下去书房见翁同和,因为薛福辰常来翁府看望翁老爷子,和翁同和关系也很熟悉。进了书房发觉翁同和脸色不太好看,就问他:“翁大人有什么烦心事吧。”翁同和倒不隐瞒,解释说:“昨日在户部衙门,接到江苏巡抚李鸿章的文书,刚才又想起来,所以心烦。让薛大人牵挂了,真不好意思。”“我本是来看看令尊大人的,不想忘了今日轮到翁老爷子当职弘德殿,既然正被我遇见,不妨说说这事情如果让翁大人烦心了。”“前几个月,李鸿章因为要在上海办轮船厂,从户部提走了50万两白银,下官的前任万青藜不知得了他什么好处竟一文不少的都给了。这也算了,没想到近日他又问户部要钱,说是上海新开了一班机器厂,好像叫发昌机器厂,能造蒸汽机。发昌机器厂的大股东是近日开张的康健银行。他想从户部再提一些钱用于购买发昌机器厂股份,以成立江南制造总局。福辰兄你也知道,户部的银子本来就紧巴巴的,哪里经得起他这样折腾。我一口就回绝了他,不想他又写折子到太后那里,太后嘴上也应允了他,他就两三天来一个公文催促。弄得我心烦意躁。”
薛福辰微微一笑,心想,正巧正巧!我何不利用这个机会呢?用调笑的口吻说:“我看翁大人这钱就不因该给他,白白让他给糟蹋了。”翁同和听着有些奇怪,面露疑色,“福辰兄,此话怎讲?”“我也是听从上海来的三弟福保说的,不过极可能传言是真的,好像曾国藩出了100万两白银买通南方反贼水师从南京退兵。李鸿章一个人就出了其中的80万两。他其实有的是钱呢!并不在乎户部这一点小钱。”“福辰兄此话当真?可有实据?”薛福辰装出说走了嘴的样子,尴尬为难的回答:“在下的弟弟福保也是听上海街头的传言,并没有实据。也可能是谣传。”翁同和却脱口而出:“我看未必是空穴来风,怪不得他的奏折里没有说明,此事和南方反贼无故退兵定有关联。”薛福辰瞪大眼睛不解的问:“翁大人说的是谁?是李大人的奏折吗?我听不明白啊。”翁同和掩饰敷衍,“是户部到上海办事的官员给户部上的文书中说的,此事我会派人再去上海查实一下。”薛福辰心里想,等的就是你的这句话,你去上海查好了,恐怕此时上海巷头街尾人尽皆知这件事情了。你随便抓一把都是证据。
从翁府出来,薛福辰浑身的轻松。没想到事情进行的竟如此顺利。
惇亲王到了快响午才写完折子进宫面见太后。宫中总管太监安德海见惇亲王来了知道是来找太后商量事情的,也不阻拦,应惇亲王的要求进去禀告,转身之际,悄悄告诉惇亲王。“恭亲王已经来了,正在里面。”
惇亲王进去拜见两位太后,果然恭亲王已经在里面坐着了。惇亲王先把自己的折子递了上去。慈安赐座。他就坐下来静候两位太后审阅。恭亲王对他和善的一笑,他也笑了一笑以示回应。
等两位太后都看完了,慈禧又把折子给了恭亲王让他也看看。自己用目光询问慈安的态度,慈安微笑着点头同意。等恭亲王看完,慈禧这才说话,“我看惇亲王的对策要好一些,一举多得,也有回旋的余地,我们也不能事事都靠洋人,洋人最靠不住,只知道要银子。就依惇亲王的计策,下旨让英国海军上校阿思本率舰队出战反贼水军。正好乘此机会要回指挥权。顺便知会海关总税务司李泰国,给他一点压力,他若不同意,我们就要求英国对海关总税务司的人选进行调换。另外曾国藩要求扩军增饷的事情也可以再缓一缓,等和户部商量以后再办不迟。”停了一下她又说,“六爷和英国驻华公使卜鲁斯比较熟,具体的事情还是要六爷去办理才是。”
恭亲王见两位太后圣意已决,只得说:“臣这就按太后的旨意去办。只是阿思本去职以后由谁担任舰队提督呢?不知太后可由人选?”慈禧就问:“两位王爷有中意的人选吗?我和姐姐原先商量着是想让崇厚去的,不过他不懂水战,似乎不适合。”
恭亲王说:“懂水战的,资历又高的人选的确不多,湘军中倒有几位,不过此时正是战时,不宜调动,臣有一人,他是李鸿章手下淮军水师指挥使黄翼升,此人就在江苏到时可以就近接管舰队。”
惇亲王急忙阻止,“臣以为懂不懂水战是其次,关键是资历高,对朝廷又能绝对忠心,不懂水战派一得力副手协助既可弥补。臣认为崇厚是我们满人,正合适。臣也有一人举荐。可为崇厚的副手,此人是三江口水师总兵官,记名提督黄禹门,他是黄中极孙子,黄怀仁的侄儿,黄中极,黄怀仁皆在广东水师效力,都曾力过大功,道光年他本人也在福建抗击过英军海上进攻,以至英军在闽江口受挫,力下大功。此人家里三世皆在水师效力,年纪不过50,经验丰富,正是合适人选。请两位太后定夺。”
慈禧豁然开朗,“我也听说过,他们一门四代皆为水师效力,的确合适。那就按惇亲王说的做吧。吏部下个公文,调黄禹门进京候职。”
恭亲王见事情不可改变,也就点头应允了。两人准备离去。
慈禧好像又想起了一件事情,对他们两个说:“我看这事情也不必瞒着满朝臣工了,把曾国藩和惇亲王的折子一起抄录发放军机处,各部省和总理衙门各位大人那里,让他们也议一议。”
第十一节 兵临城下
1862年7月底,进行北伐解放全国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都已经成熟,李健下达了开始广州战役的命令。
自1860年革命党人开始在两广和台湾进行全面渗透,1861年实际开始控制这些地区,前后已经有快3年了。
特别是1861年后大量的兵工企业在这些地区建设,兵工厂的制造技术通过和普鲁士进行技术交换,生产步枪大炮的工艺更加熟练完善。步枪的使用更加稳定,爆膛和卡壳极少发生,由于使用了新技术(自动武器后座运作方式仍未军事机密,真正的全自动步枪只装备了特种作战大队和李健身边的贴身警卫)新材料(比如在木质枪托后端加上橡胶护垫)射击产生的反坐力伤害大为减轻。大炮则装上了可脱卸自动回复底盘,当炮弹发射后,大炮会利用反坐力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这样就可以省去重新调节炮位的时间,发射凭率大大增加。
大量的工矿企业开始投产运行,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材料。在海南文昌、琼海、万宁、陵水等地建有石英矿场和玻璃制造厂。在文昌还有一个宝石矿场。在昌江发现了富铁矿,储量惊人,难得的是这不但是罕见的富铁矿,而且矿藏位于地表,挖掘很方便。因此生产的钢铁不但质量好而且成本低。在茂名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在水东、博贺建立了2个天然良港。在茂名还发现了储量巨大的油页岩矿,因此建立了炼油厂通过干馏制造燃油,并将油页岩综合利用,利用页岩灰渣制砖、生产水泥。另外还发现了黄金,锡、钛、锆英石、稀 土、瓷土、花岗岩等各种矿藏。并都加以利用。在台湾发现了煤炭,黄金,白银,铁等各种矿藏,最可喜的是还发现了石油,储量虽然不大,但是产出的汽油煤油现阶段使用绰绰有余。在广西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煤矿等矿藏。
一大批随军野战医院完成组建,可以将战斗死亡率下降。另外海南岛台湾岛开设的造船厂也竣工投产。各兵工厂制造了大量的武器弹药进行战争储备。由于土地改革的成功,加上威龙商号不断的从各地购买粮食,从北美运输粮食,粮食也得到了充分的储备。战争的后勤补给已经有了相当稳定的保障。这些主要得益于唐城大量的资金,人员和物资源源不断的支援。另外,欧洲各国,主要是普鲁士,意大利也给了很大的帮助。
在现占领地区进行的政治,经济,民生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民心开始倒向拥护革命。革命开始在中下层老百姓中树立威信。特别是李健在民间传的越来越神,几乎被神化,很多老百姓相信他就是上天派下来神的化身,是新的真命天子。
军队的扩大,整编,训练全面完成。每个师包括炮兵团,骑兵团扩大为6个团,加上后勤部队,共一万余人。军部另外直属警卫团一个,炮兵团一个,辎重团一个,教导大队一个,全军共4万余人。全部三个军更换统一的军服和武器。近卫军比较特别,比其他军多一个外籍步兵师,多数是意大利和普鲁士志愿人员组成,共3000多人,加里波第任师长。多一个印第安骑兵师,3个团共6000余人,胡安任师长。在近卫军里更是由总司令提出构想,亲自规划成立特种作战大队,郑思奇任大队长。装备唐城研究院特别研制的超先进特制武器,进行超强度的特殊训练,准备进行特殊的战斗。李健还授意,由普鲁士上校毛奇策划,按照普鲁士的模式建立红军总参谋部。挑选了一大批唐城军校的高材生担任参谋部大部分的参谋,部分外国军官担任顾问,总参谋长为前唐城军校校长张威兼任。高级顾问是普鲁士上校毛奇(小毛奇)。
早在南宁事件结束后不久,也就是1862年4月,第一军集中主力联合第二军一部对广西境内最后一个据点浔州府(今桂平)大成国进行了铲除。这次战斗其实毫无悬念可言,刚成立的总参谋部策划这次战役只是想对刚整训完的部队进行一次攻城战的考试,让部队提升现代化步炮联合作战经验。
然而清廷对南方的威胁并没有充分的认识,实行的政策仍然是先北后南,北剿南抚。更何况西北又出了状况,他想顾及难免也没有了能力,1862年5月,陕西回民响应任武号召,在渭南县起事。同时,在甘肃回民领袖马化龙,在金积堡(宁夏吴忠金积镇)起兵反抗朝廷。特别是甘肃省的回变规模浩大,短短一个多月内,从东到西一千二百公里的省境之内,像瘟疫蔓延一般各处回民纷纷起义,除了省城兰州外,其他城堡都响应马化龙的号召。北京的清廷一时间混乱不堪,不知道怎么应付。现在全国云南,陕西,甘肃在闹回变,山东,河南,直隶闹捻军,江苏,浙江,江西,福建闹太平天国,四川又有石达开流窜。可以说全国上下一片混乱。朝中有识之士私下感叹,大清亡国不远矣。
7月上旬召开了中华革命党党员干部扩大会议,会议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战争进行总动员。会议确认,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已经有利于我们,解放战争可以全面的展开了。
全面解放战争的大致方案是这样的。军事方面由第一军主力进攻湖南对清廷中部进行牵制。第一军第三师由师长刘永福(因进攻浔州府作战勇敢经李健亲自提升为师长)率领监视云贵和四川的动向,寻找适当的机会进行西征。第二军,近卫军和南海舰队组成主力集团进攻广东,福建,江西,延东部沿海北伐,目标直指北京。
后方政府由革命政府总理王韬总负责,郑观应,薛福成(因为哥哥的原因公开姓名为李德胜)为副手。政府要保障北伐后勤供应,以行政手段接收占领的城市和乡村,对当地的发展提出规划。傅善祥,玛丽,孔屏负责协助政府进行宣传工作,并招收女兵,发展妇女参与革命宣传工作。
张之洞,詹保柱,菲利浦等人负责招募新兵组建各地的独立师,以军事手段接收占领区,维持占领区当地治安和防御,为北伐补充兵员,提供预备队。地方部队首先要遵从总参谋部的调动,其次要服从地方政府的调遣。地方部队没有擅自行动的权利。
广州战役开始之前总参谋部经研究认为攻占广州问题不大,关键是自去年广东清军进行的试探性进攻被红军击溃以后龟缩广州不出。这一方面为革命政府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环境,但清军修筑工事专心防守,现在部队既要攻克城市,又要减少伤亡就必须动用重炮轰击,那样的话广州城必将遭受重大破坏。李健听了总参谋部的汇报,提出了一个大胆的作战计划。让新组建的特种作战大队参加广州战役。
特种作战大队全员360人,所有队员是从三个军中严格挑选的,正式成立已经有6个月了。特种作战大队分三个作战小队,每个小队分三个作战小组,每个小组40人,是独立作战单位。每个小组又分侦查,突击,火力,支援,阻击五个部分。除了基本武装之外,每个部分还有特殊装备和特殊功能。侦查班4人,配备双筒高倍望远镜,连射消音轻型步枪,(消音器的构造其实很简单,以当时唐城的技术完全可以制造)负责战场侦查和战斗警戒。突击班10人,配备钢质双刃匕首,连射消音轻型步枪,队员必须有高超的武功功底,负责偷袭。火力班10人,配备大口径速射步枪,负责火力阻击。支援班12人,连射消音步枪,大口径速射步枪和小型手榴弹,炸药,地雷等,负责战场接应,埋伏和阻援。狙击班4人,配备双筒高倍望远镜,单筒高倍潜望镜,唐城研究院专门研制的第一代狙击步枪和阻击枪专用消音器,(其实这种狙击步枪就是提高了普通步枪的射程和精度。)负责阻击射杀重要目标。特种作战大队作战大队在茂名郊外秘密集中训练了近半年,训练内容也是经过大家讨论尝试的方案,而且在实际训练中逐步完善。
在广州战役正式进行之前10天,郑思奇率领特种作战大队分散潜入广州城,在城内各个秘密地下据点分散潜伏潜伏,并用无线电台保持和总部联络。
8月1日,各部队都进入作战区域,战役正式打响。首先第一军第二师由黄崇英率领切入广东北部,以阻断广州之敌的退路,同时阻挡湖南和江西可能的援兵。接着第二军徐骥的第五师会同近卫军沿珠江进攻广州,呤唎率南海舰队沿江北上威胁广州城。
8月4日黄崇英自广西平乐府偷袭广东韶关得手,一举占领。守军2000多人大部投降。
同日,徐骥第五师占领珠海进逼中山。近卫军在总司令李健的统帅下以摧枯拉朽之势用全军的重炮炮轰江门城,将数里长的江门城墙全部哄塌,清守军1000余人抖抖颤颤的举白旗出城投降。这一仗虽然消耗了几千发炮弹,但是作为第一场攻坚战,打出了前所未有的如宏气势,我军士气高涨,相反清军原本已经低落的士气再次受到重创,跌至谷底。
连续几道战报像催命符一样飞到广州府衙广东巡抚郭嵩焘那里。郭嵩焘也没有其他办法,派人去叫广州将军阿杜兴。阿杜兴是广东驻防八旗统领,平时游手好闲,只知道吃喝嫖赌,姨太太倒是娶了七房。郭嵩焘在巡抚衙门等了好久,阿杜兴终于从七姨太的床上爬起来来到府衙。郭嵩焘见他一脸疲惫知道昨夜定是纵欢过度。他把各处告急的公文传给他看,没想到还没看呢,他先打了一个哈气。郭嵩焘轻轻摇了摇头,心想自己到广州半年多,军务上这个将军没有一点能帮得上忙的,从头到尾都是自己在忙碌。自己只是一个文官,不懂半点军务,还好先前在广西战败的广西臬司蒋益澧,因为得到了四川总督骆秉章的保举,朝廷没有降罪查办,降为总兵,命他戴罪立功帮助驻防广州。这个蒋益澧倒是懂点军事。于是自己负责按朝廷的意思尽力招抚茂名的反贼,广州的防务全交给了蒋益澧。蒋益澧也不负所托尽力办差,他修筑城墙,购置大炮,训练士兵。广州的防务弄得有声有色。
郭嵩焘开口问:“阿杜兴将军你看现在怎么办?”阿杜兴把手一摊,“还有什么办法,尽快把周围的部队撤到广州,坚守待援。”郭嵩焘也无他法,命身旁的蒋益澧照办。蒋益澧犹豫了一下躬身回话,“巡抚大人,卑职有一办法或许可救广州安危。”郭嵩焘听了,激动的用手一指蒋益澧,“快说!”“先帝在世的时候,也就是咸丰十年(1860年李健离开中国去欧洲后),朝廷和英人法人签订了《北京条约》,条约中规定英人法人有保护侨民的权利。我们何不利用这一款说动香港的英军和法军以保护侨民的理由介入战斗,一同防守广州。”“好计!我这就动身前往租界,游说英法。来人啊,备轿!”
郭嵩焘也不理阿杜兴的反应,急匆匆离开府衙。蒋益澧对阿杜兴施了礼也急匆匆出去传达回撤广州的命令。阿杜兴觉得有洋人相助广州应该没有危险了,懒散的起身决定回家去。心里一想到七姨太那个小骚货风骚撩人的身材和欲仙欲死的床上功夫,脚下不禁也加快了很多,急匆匆的离开府衙,也不回家,直奔城中七姨太居住的别院。
郭嵩焘没有想到自己到了租界英国使馆却扑了一个空,原来前几天因为局势紧张,广州公使巴夏礼(由于找不到当时广州公使的人名,只好拿他来用了。)突然去了香港还没有回来。他又去法国使馆,法国公使布尔隆又说需要和英国商量以后才可以决定。没有办法,他只能在英国使馆等,可是等到快天黑也没等到。只能回府衙等消息,一到府衙,蒋益澧向他报告。中山,佛山已经失守落入反贼手里,敌人先头部队已经到达黄埔地区,敌人军舰也出现在黄埔江面。现在只有从化方向没有敌军动向,整个广州城除了从化实际上已经被三面包围了。蒋益澧建议郭嵩焘从从化退往惠州躲避。
郭嵩焘摇了摇头,说:“为今之计只能坚守,为国尽忠了。”退往惠州,弃广州不顾,朝廷必然降罪,一省巡抚有守土职责,丢失省会其罪也是死罪。进退都是死,不如死在广州,当城破之时服毒自杀,杀身成仁,身后也可以留点忠贞的虚名。他又问阿杜兴去了哪里?蒋益澧说已经一天没有见到他了。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对于阿杜兴的去向两个人都是心知肚明。郭嵩焘不禁悲叹,“完了,完了。”蒋益澧单膝跪下,“卑职原是戴罪之身,来到广州蒙巡抚大人看重,委以重任,属下一定竭尽所能力保广州不失,即使有变,属下也一定保护大人平安脱离险境。”郭嵩焘听了颇有点感动,双手扶他起来,感激的说:“本官誓与广州共存亡,只是本官的家眷到了危急时刻希望蒋军门护送突围前往惠州。”蒋益澧也明白巡抚大人的心意,知道他是不可能离开的。原来也想留下与城共存亡。想想自己即使突围出去,朝廷还是会怪罪。要知道自己可是戴罪之身啊。心里怨恨,这战败之罪更本不是自己的错,敌人武器那么好,比洋人的都强,广州的绿营和八旗根本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朝廷又不认真备战,这样焉有不败之理?明明是非战之罪啊,真是心有不甘。可是这又能怎样?此次再败,自己的仕途之路恐怕也就到尽头了。罢了,是到如今只有豁出去拼命了,他强打精神的回答:“属下必不负所托。不过依属下看,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广州城现在是城坚炮利,敌人再强,守一个月没有问题,到那时各处的援兵也会到来,胜败还不一定呢!”郭嵩焘听了总算有点安慰,“但愿如此吧。”
天黑后,郭嵩焘和蒋益澧巡视了一下城防守备,交待手下小心防备。然后两人各自回府休息去了。
第十二节 巧取广州
深夜的广州城寂静安详,街上的更夫有节奏的打着梆子。一队队兵勇频繁的来回巡逻,给安详的黑夜带来了紧张的气氛。 无线电报的讯号廖无声迹的穿过夜空给城中潜伏作战人员发来行动开始的命令。四更天一过特种作战大队化妆成广州城防清军分作三股,在当地情报人员的带领下避过巡逻队直奔各自的预定目标潜伏下来。
郑思奇大队长带领两个小队两百多人分两路悄悄的来到广州城南一处僻巷,众人分别进入僻巷巷首一处院子和巷底一个大院中集中待命。当地领路的情报员对郑思奇说:“大队长,斜对面便是广州将军阿杜兴的私宅别院,是他给七姨太置办的住所,这几夜他一直留宿这里,我们已经查清楚了,今天他也在这里过夜。”郑思奇嘿嘿一笑,“要是他老实呆在自己的府里捉他可就难多了,这真是天赐良机。”回过身对一高大彪悍的汉子说:“高一龙,接下来就看你的了。”“大队长你放心好了,一定手到擒来。”这高一龙原是陕西泾阳县王桥镇人,以农为业,兼行医道,颇具侠义之风,因打抱不平得罪乡里豪绅,为避仇衅而离家出走,远遁南方。在广东加入陆斌的红军第二军,因为有一身好武艺一直是陆斌的贴身护卫。后来陆斌又推荐给李健做贴身护卫。组建特种作战大队以后,李健让他加入做了小队长。
高一龙带了两个突击班出了院子越过小巷,两个队员用双手将高一龙轻松的高高托起,高一龙攀着墙头轻敲敲的越过阿杜兴私宅的院墙进入院子。他四下观看了一下,发现没有异常,猫身来到院门,打开了院门,十几名突击队员迅速敏捷的进入院子。高一龙对另一队一同进来的队员一努嘴,示意6个人对付西厢房,那是下人随从住的地方。另2个人去检查东厢房,那里是厨房和储物室。借着月光两拨人都拔出匕首,掏出手枪,包围了东西厢房。院中留2人监视。高一龙亲自带5个人偷袭正屋。他用匕首拨开房门,轻手轻脚的摸进屋子。一名队员点亮了火折(江湖人用的照明工具,火光微弱)。高一龙发觉外间并没有人,听见右边房间里传来响亮的鼾声,此起彼伏。高一龙用手势命令2人去左边的房间,自己去右边房间。当他再次用匕首将房门打开,4个人围立在床前,由于天气很热,看见床上两个人浑身赤裸没有盖被子,相互拥抱着仍然没有醒来。其中一个壮实的男子应该就是阿杜兴了。
阿杜兴睡得实在太死了,这也难怪,前半夜和七姨太颠鸾倒凤,共赴云雨,他把七姨太弄得死去活来,七姨太也使出全身的本事让他尽情欢愉。每当阿杜兴高潮过后,这个女人仍用温暖柔软的酮体紧紧地缠着阿杜兴壮硕的身体不依不饶,一只手不停的抚摸挑逗阿杜兴的阳物直到他再次勃起。当阿杜兴熄灭的欲火再次点燃,一翻身直接的插入女人的身体,她总会痛苦的呓语,然后低声的淫叫。这让阿杜兴更加猛烈的运动,弄得浑身大汗淋漓。直到最后气喘吁吁无力的趴在女人的身上昏昏睡去。
高一龙和手下凶狠的把两个人从床上拖起来,麻利的用带来的绳索捆绑。两人一下子惊醒,刚想叫喊,嘴就被人给堵了,阿杜兴的肚子还挨了重重的一拳,巨大的疼痛使身体不由自主地瘫软下来。
时间不大,左边房间的两名队员带进来一个丫环,西厢房的队员带进来一个厨子,两名随从。一共六个人全集中在阿杜兴的卧室里。
一名队员向高一龙汇报,“队长,已经问过阿杜兴的随从了,一共是6个人,一个不少。也叫人通知郑思奇大队长这边成功了”
正说的着,郑思奇领着人进来了,一眼看见七姨太还光着身体,命令手下,“把被单给那个女人披上。”
不用问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