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凌霄录(雨夜)-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成为共主以来,庖牺潜心观察人族的生活,他乃三皇之首,实是做出不少大事。
    教民驯养野兽,改变婚姻习俗,倡导男聘女嫁,是血缘婚改为族外婚,结束了长期以下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群婚状态,女娲娘娘特意分了一尊分身下凡,与庖牺成婚,完了地婚。
    造书契,用于记事,取代了以往绳结记事的落后时代,发明陶阭,琴瑟等乐器,创造乐曲歌谣,将音乐带入人族的生活,帮助人族修身理性,反其天真。
    有过了数年,人们对于大自然一无所知,当下雨刮风,电闪雷鸣时,人族既害怕又困惑,伏羲想把这一切搞清楚,便常站在高山上,观察天上的日月星辰,俯察地形方位,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
    一日,正当他在孟河边上苦苦思索只是,一声低吟响彻天地,回头一闪,一匹龙马自孟河分水而出,踏水不没,背负着一块龙形的玉石。
    又过了两日,一神龟驮龟板出现在此地,献与庖牺。
    庖牺得了河图洛书,潜心研究上面的图形文字,终于创出先天八卦,将八卦隐于一道太极八卦图中。
    太极为底,中分两仪,八卦分于其上,分别是,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虽然简单,却包罗万象,蕴含天地之妙,天地造化尽在其中。更有已达妙处,此物不须**力,只要明了其中奥妙,凡人也可推算。趋吉避害。
    庖牺大道即成,前世记忆自然恢复,前尘往事一幕幕闪过,直如梦境一般,心知自己功德即将圆满,便欲将那八卦传与人族,另选一人贤人继成共主之位。
    伏羲回到部落之后,宣布自己改名伏羲,人族自然没有意义,服下在平时处理政务,一面传下八卦,一面打听洪荒贤人。
    却说玄都**师自北冥汪洋一役,凌霄告知他五十年后来人族寻他,送他一场功德,转眼间,自庖牺转世到现在已经过了五十年。
    这一日,玄都来到伏羲部落的那座后山之中,找到在后山练气打坐的凌霄。
    凌霄见玄都来了笑道:“玄都师弟来的正好,正有一场功德要你来做。”
    玄都急忙问道:“不知大师兄有何功德,让贫道来做?”
    凌霄笑道:“地皇即将出世,此子便有玄都师弟你去教导。你看如何?”
    玄都大喜,教化三皇可是有大功德之事,只是自己不知地皇是谁,急忙问道:“不知那地皇于何地降生?”
    凌霄道做歌道:“渭水河畔,姜姓人,游走华山,女儿身,九彩神龙机缘见,地皇大贤降凡尘。”
    玄都得知地皇投胎之地后,朝凌霄行了一礼,往渭水飞去。
    教导三皇乃是大功德之事,凌霄本不欲分与别人,只是大师伯太上老君一向待自己不薄,传授自己丹道之术丝毫不曾藏私,又将玲珑塔换与自己,凌霄不是不知恩图报的人。
    你对我好三分,我便对你好七分,昆仑山之时,又与玄都相交甚好,便将此翻功德,送与了玄都。
    渭水河畔,有一姜姓人族部落,部落中有一女子名叫任姒,一日,游于华山,见一九彩神龙,感而受孕。
    自伏羲当人族共主之后,推行制嫁论,人族一改先前陋习,任姒未婚先孕,部落中人看不起她,将她逐出部落。
    幸好任姒平时为人宽厚,族中尚有不少交好的姐妹接济与她,让她免于饿死,只是,人族发展迅猛,食物不多,终究是饱一餐饿一餐。
    任姒怀孕三年零六个月后,生下一男婴,取名烈山,出生之日,天降祥云,音乐有九彩神龙盘旋。
        
第七十一章 玄都收神农
    烈山刚刚出生之后,玄都便找上门来,一日,任姒居住的茅屋外来了一个道人,头戴鱼尾冠,身穿八卦道袍,手里拿着一柄拂尘。知是神仙中人。
    任姒上前行恭敬的礼道:“小女子见过仙长,不知仙长来此所为何事?”
    那道人笑道:“贫道乃是首阳山玄都洞,八景宫太清圣人坐下弟子玄都**师,得大师兄凌霄道君指点,算出与你之子有师徒之缘,特此前来收徒。”
    任姒一听是圣祖引荐,忙行了一礼:“原来是圣祖师弟,小女子失礼了,既然仙长愿意收犬子为徒,小女子自是乐意。”
    当下摆备了香案,让烈山行了拜师之礼,玄都道:“此子五岁之时,让他来渭水寻吾便是。”说罢驾云飞走。
    烈山生来不凡,三天便能说话,五天便能走路,人族见了大惊,再一听说是圣祖的师弟门下,又有伏羲出生之事,便安下心来,再无惊异。
    玄都刚走之后,不过三天便又来了两人,一人头戴紫金冠,身穿扫霞衣,背着雌雄宝剑,正是那阐教十二金仙之首的广成子。
    广成子来到任姒家中,找到任姒道:“吾乃阐教玉清圣人门下弟子广成子,进算出与你之子有师徒之缘,特来收他为徒。”
    任姒还未答话,天上金光大作,金光散去,现出一尊仙来,方面大耳,身穿百衲衣,笑脸常开,正是西方教准提道人门下弥勒道人是也。
    弥勒道人走至任姒身前,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无量寿佛,贫道乃西方教准提圣人门下弟子弥勒道人,今算出与令公子有缘,特来收他为徒。”
    任姒尚未答话,广成子在旁边一声冷哼:“弥勒道友,我东方之事,何劳你西方插手?”
    弥勒道人也不气,笑呵呵的道:“天地本为盘古大神所开,何来南北东西之分,道兄着相了。”
    广成子心中一怒,拿出翻天印落魄钟,身后雌雄剑微微轻颤,好似随时出鞘一般:“既然如此,那便做过一场,决定此子归属。”
    弥勒道人呵呵一笑:“敢不从命。”自宽大的绣袍中取出金拔,腰间悬挂的人种袋好似充风一般,鼓鼓荡荡。
    二人正欲交手,旁边的任姒急忙道:“二位大仙休要动手,且听小女子一言。”
    任姒乃是烈山的母亲,二仙不敢怠慢,弥勒道人转身笑呵呵的道:“女施主有何话要说?”
    任姒道:“不敢瞒于二位仙长,犬子已拜他人为师了。”
    二人心中一惊,广成子急忙问道:“不知令公子拜于何人门下?”
    任姒道:“那道人自称是首阳山八景宫玄都**师。”
    广成子面色一变,转瞬间便恢复正常:“原来是玄都道兄门下,既然如此,今日贫道打扰了。”朝任姒行了一礼,也不看身边的弥勒道人,驾云而去。
    时间一晃,转眼就过了十多年,在玄都的培养下,为烈山洗筋伐髓,烈山天资不凡,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在玄都的教导下已有了天线修为。
    烈山心怀大志,见人族飞速发展,人口倍增,却仍然只能靠打渔捕猎,采摘野果为生,旷时日久之下,已难以维系生活,许多人族因此饿死。
    又因凶禽猛兽甚多,打猎之时,仍然伤亡不断,眼见人族生活困难,烈山心中苦闷,却无什么好的办法。只得每次族人出山打猎之时,尽量多打一些猎物。
    此时烈山有天仙修为,一日虽然不能飞遍五湖四海,却也能走数万里,每天达到的猎物比部落其他人加起来还多,这才算是暂时解决了食物的问题,但这仍旧不能让烈山满足。他胸怀大志,想让整个人族都过上好日子。
    随着烈山打猎越来越多,声望在部落之中越累越高,在他十八岁那年,部落首领便将姜姓部落首领之位禅让给他。
    烈山做了部落首领,无时无刻不在想办法解决人族的生活难题,苦思无果之下,便去向师父玄都**师求教。
    玄都**师微微一沉吟:“想要满足人族的食物需求,怕是还得从植物方面入手,只是植物种类甚多,还需你亲自试验,此乃你大师伯人族圣祖凌霄所炼的法宝,今日便赐予你吧,你可凭借此二宝,解决人族食物所需。”说着,自袖中取出两件法宝,一个绿色的鞭子和一尊小鼎。
    烈山一听是圣祖所赐。急忙跪倒,神情恭敬的双手接过,玄都**师笑着解释道:“此鞭名叫赭鞭,可助你分辨植物好坏,鼎名造化鼎,用途日后自知。”
    烈山出了玄都的临时洞府,第二天一早便去大山之中,寻找食物。一日,一只周身通红的小鸟衔着一颗五彩九穗谷,在掠过烈山头顶之时,掉在了地上。
    烈山见了,用土将五彩九穗谷买了起来,后来竟然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族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烈山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
    烈山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稻、黍、稷、麦、菽五谷一年以后,姜姓部落周围全都长满了这五种植物待其成熟以后,便摘取下来食用,后烈山为了存放方便,又发明了将种子晒干存放的方法,如此,种子的流传便更为方便,渐渐的流向了其他部落。
    那些部落听说有姜姓部落不需要冒着危险去狩猎,不需要四处采摘果实,只要勤劳的耕做农田便可以吃饱肚子,于是纷纷举族归顺,烈山的名气也越传越大,大家都叫其神农,意思为神奇的农夫,其本名烈山倒被人忘记了。为了歌颂神农族长,各个部落中纷纷修建神农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神农也被称为“五谷爷”,“农皇爷”
    自此之后,烈山就改名为神农。
    烈山将自己的部落治理好,仍不满足,平时四处游历,推广种植谷物之法,无数人族因此受益,神农的名气传遍了整个人族。
        
第七十二章 伏羲禅位 凌霄得宝
    却说伏羲自创出八卦之后,便四处寻访大贤,接替自己的共主之位,一找就是十几年,眼见人族因为迅猛发展,导致缺乏粮食,许多人族因此饿死,便也苦思良策。
    一日,伏羲正在思考如何解决人族食物的问题,听说部落之外有一个姜姓部落,首领乃是大贤,发明了种植谷物之法,解决了人族的食物问题。
    伏羲前世乃是妖族大圣,心知大部分大贤皆是欺世盗名之辈,派人去查看怕自己不放心,便亲自动身往姜姓部落走去。
    伏羲来到姜姓部落,见整个部落规模宏大,不必陈郡小到哪里去,部落外媒有水的低洼种谷子,高坡之地种植麦子,到处一片绿油油的景象。
    农夫在地里耕作,小孩在田中玩耍,部落中的人族脸上带这才一种发自内心的满足,伏羲找了几个人询问,众人都道是部落首领神农的功劳,伏羲心中一喜,心知找对人了,不禁十分高兴。
    伏羲派手下找来神农,见神农身材魁梧,皮肤黝黑,乃是长期在地里劳作所致,问了神农几个关于种植谷物庄家的问题,神农侃侃而谈对答如流,又问了几个如何管理部落的问题,神农推陈出新,提出不少良策,伏羲大笑赞叹道:“神农贤弟果真是大贤。”
    当下伏羲便说了要将共主之位传与神农之事,神农一心造福整个人族,当即应了下来,接着家人一起到陈郡去了。
    伏羲退位,神农接位,接替大典乃是人族大事,人族不敢怠慢,到了交接之日,陈郡中央的广场上人山人海,伏羲功德圆满,禅位之时,伏羲的师父凌霄和神农的师父玄都**师,加上人族的圣母女娲娘娘尽皆到来。
    伏羲朝凌霄拜道:“伏羲参见师父。”凌霄身形一闪,躲了过去:“道兄,这师父之称可当不得啊,道兄今日证得天皇道果,位比圣人,贫道却是受不起啊。”
    伏羲坚决不起身:“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昔日伏羲为妖族,今日伏羲为人族,师父乃是人族圣祖,纵然伏羲成就天皇,仍旧还是人族,人族拜祖,又有何不可。”
    凌霄无奈,只得生受了半礼,伏羲又去见过女娲,刚要行礼,却见女娲娘娘竟然激动的流下一滴泪水,那一声圣母再也唤不出口。
    伏羲心中一声叹息:“妹妹,你也是混元圣人,如何可作此小儿女之态。”
    女娲娘娘擦干泪水,笑道:“今日兄长证道,小妹这是高兴。”
    正午时分,礼仪官宣布吉时已到,只听天外仙乐响起,异香扑鼻,无数纷生,无数天女散花,地涌斗大的金莲。一座有九匹龙马拖着的辇车从天而降。落在伏羲身边。
    凌霄自袖中拿出一张细绢念道:“奉三清教主圣谕,人族共主伏羲教化万民,今日功德圆满,特敕封为人族天皇,往火云洞清修。
    伏羲上前接过法旨,转身上了龙辇,这时,天外飞过一片巨大的功德金光,乃是上天感应到伏羲为人族所做的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嘉奖。
    功德金光一分为二,有八成落入伏羲体内,剩余两成为凌霄所得,被凌霄收入九曲拂尘之中,九曲拂尘变成一件功德至宝。
    伏羲自怀中拿出河图洛书交予师父凌霄,因为此宝乃是凌霄借来,伏羲证道之后,自然要物归原处,将自己的九龙星辰冠和凌霄所赐的崆峒印交予神农,对众人道:“自今日起,神农接替共主之位,日后崆峒印为人族首领所掌,今日交予神农,神农贤弟,望你日后好生教化人族。”
    神农点点头:“绝不辜负兄长的期待。”
    伏羲端坐撵上一声大笑:“如此,贤弟为兄先到火云洞等你。”说罢九龙马拉撵往火云宫飞去,自此,神农正是接任人族共主之位。
    神农接任人族共主之位后,时刻不忘伏羲的叮嘱,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他以仁德治理天下。行事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天下万民爱戴,他治理的地方,不赏而民勤,不罚而民正,人族生活富足快乐。
    人类学会种植五谷后,许多吃不完的粮食因为保存不好而毁坏。神农又教大家捕捉山中幼兽小鸟,用那些吃不完的粮食来饲养,等到幼兽小鸟长大后再将其宰杀。这样,可谓一举两得,既将那些吃不完的粮食发挥了功用,有免除了人族去山上捕猎的危险。慢慢的,人们发现猪、牛、马、羊、狗、鸡等六种动物最好饲养,便将其统称为“六畜”。
    五谷六畜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农业发展阶段。这时候,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人们一点点的习惯用自己手上剩余的东西去和别人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学会了用兽皮做聘礼,用贝壳换石斧,凡此种种。原始社会终于有了进步。神农为此特地的规定,在太阳正中的时候,在部落中央的空地上可以集中换取想要的物品,古老的交易就这么诞生了。
    凌霄在伏羲证道之后,便打算回山一次,驾着祥云,慢悠悠的来到一座山前,只见此山千峰排戟,万仞开屏;日映岚光明返照,雨收黛色冷含烟。缠老树,雀聒危;奇花瑶草,修竹乔松。
    方要走过,却见一道毫光直冲天际,那毫光分黑白二色,轮转不休,隐隐透出一股热浪。
    凌霄走近宝物出土之地,见一盏绿色油灯立在原地,周身环绕着黑白二色神火。
    凌霄见了此灯,笑道:“哈哈哈,果真是运道,翠光两仪灯,想不到竟在此处。”说话间,一甩九曲拂尘,黑白二色仙光卷着翠光两仪灯飞到凌霄手中。
    那翠光两仪灯本是东皇太一之物,和八景灯,庆云金灯,宝莲灯,灵鹫灯并称天地五大神灯,五灯合一,可布下乾坤炼狱阵。
    此时,五大神灯中的八景宫灯,庆云金灯,翠光两仪灯尽皆在凌霄手中,只差灵鹫灯便能摆下乾坤炼狱阵。
    想到这里,凌霄暗道:“想来那灵鹫灯也与贫道有缘,改日有时间从哪里取来就是。”话语中,丝毫没有觉得自己已经借用了准提的口头禅。
        
第七十三章 凌霄收徒赤马猴
    凌霄刚把神灯收起,只听身后一声怪叫:“兀那道人,快快将宝物留下。”
    凌霄转身一看,是一只猴子立在原地,抓耳挠腮,做凶狠状。
    凌霄心中一笑,心中默默推算这猴子的来历,结果却让他大吃一惊,这猴子来历不凡,乃是天地间四大灵猴之一的吃尻马猴。
    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可见其不凡,凌霄想到这里,朝赤尻马猴笑道:“小猴子,想要这宝贝不难,须得拿出些本事来。”
    那猴子急得抓耳挠腮,他生性灵巧,知道出土的宝物乃是先天灵宝,眼见着道人丝毫不在乎,以自己金仙的修为又看不出对方的深浅,两只猴眼转个不停,不过片刻,那猴子忽然笑道:“既然宝物到你手里,俺也不要了,但是你须得答应俺一事方可。”
    凌霄心中好笑:“哦?你要贫道答应你何事啊?”
    赤尻马猴道:“俺看仙长也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俺一心向道,求仙长收俺为徒。”
    此言正合凌霄心意,大笑道:“罢了,既然你一心向道,贫道就收了你就是了。“
    赤尻马猴大喜,朝凌霄恭恭敬敬的磕了九个头。凌霄拂尘一甩,一股轻柔的仙力想赤尻马猴托起。
    “今日你既拜贫道为师,当好生遵守门规,贫道乃上清通天教主坐下大弟子凌霄,你乃贫道的三弟子,你之上尚有两个师兄,两个师姐。”
    赤尻马猴拜了师父,喜得抓耳挠腮,一听自己尚有两个师兄师姐,急忙问道:“师父,你不是说俺是你的三徒弟么,怎么会有两个师兄两个师姐啊。”
    凌霄笑道:“你师兄乃是贫道义子,你大师姐乃是贫道的首徒,你回岛之后自然会认识。你可有名字?”
    赤尻马猴听了,把头摇的好似拨浪鼓一般,“弟子天生地养,倒是不曾起名字。”
    凌霄心里闪过一丝怜惜,微微一沉吟:“你乃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赐名为赤阳。”
    赤尻马猴又是一阵拜谢,凌霄召来一朵祥云,带着弟子往瀛洲岛飞去。
    到了瀛洲岛,凌霄传授赤阳九转玄功和九转元功,九转玄功乃玄门三教的炼体功法,五转就是大罗修为,七转就是准圣初期,号称九转就能以力证道,自三清创出之后,截教也不曾有人修行,凌霄也曾研究过此功,八转还有可能,但是九转只是一个虚妄的梦。
    九转元功乃是通天教主自创的一门专门修炼元神的功法,为的就是配合九转玄功所练,单练九转玄功,八转顶峰的时候,就连祖巫也能一教高下,只是,缺点也很明显,和祖巫那般不识天数,好勇斗狠。
    通天教主不希望自己的门下走此老路,花了三千年的时间创出了这部九转元功。
    将九转玄功和九转元功,凌霄刚要回转天霄宫,一阵金钟之声传来。
    凌霄心中一动,这金钟之声乃是召集截教入室弟子和亲传弟子专用,截教召集门人有三种方式,一是升起天花妙坠旗,无论是记名弟子还亲传弟子,都要往下手中事务来金鳌岛听从吩咐。
    二是击金钟,凡是亲传弟子和记名弟子都要赶去,三是敲渔鼓,渔鼓乃是顶级先天灵宝,一旦有事专门召集亲传弟子,便有凌霄或者多宝去敲。
    交代了赤阳几句,转身朝金鳌岛飞去。不过片刻就已到了碧游宫,洞府在金鳌岛上的多宝,无当,金灵,龟灵四人已经在座。
    众仙打过招呼之后,不过片刻。三霄,赵公明等一众亲传弟子先后赶到,足足半个时辰,截教门下才尽皆赶来。
    举目望去,计有亲传弟子十人,入室弟子三百人。众仙刚刚坐好,通天教主便出现在八宝云光床上,众仙一齐施礼参拜老师。
    行礼之后,通天教主望了凌霄一眼笑道:“天皇之事做的不错。”凌霄躬身道:“不敢辜负老师期望。”
    通天教主点点头,对下面众仙道:“此番召集你等乃是因为,自巫妖大战之后,两族衰败,道祖重立天庭,由昊天执掌,虽是道祖钦定,然终究威信不足,昊天四处召集,却收效甚微。
    只是他毕竟乃是道祖钦定,我等身为老师弟子,也不好袖手旁观,落了我玄门的面皮,尔等的大师伯和二师伯皆有动作,以示支持,贫道也不好置身之外,尔等可有愿入天庭者?”
    天庭建立之后,太上老君分出一尊化身,在天庭开了一兜率宫,整日炼丹,元始天尊派下自己门下的首徒南极仙翁进入天庭,听从昊天差遣,三清中,两人有了表率,通天教主也不好独善其身,毕竟昊天乃鸿钧门下的童子,也算是同门了。
    通天教主说完之后,便打量众仙反应,却见众仙皆是一脸不以为然,身为圣人门下逍遥仙,闲时参玄论道,访友炼丹,闲时游遍山河大川,那时何等的惬意,若是入了天庭,还要听命于昊天,束手束脚,不得自由。
    通天教主一看众仙的反应,心中一声叹息,自然知晓众仙心中所想,入驻天庭,的确不是修道之人所取。
    凌霄不忍师父为难,又见众仙反应,一声叹息,拜道:“弟子愿为师父分忧。”
    众仙一见凌然是凌霄愿意入驻天庭,就连通天教主也颇感意外,通天教主眉头一皱。刚要说话,凌霄却出言道:“师父,弟子恶尸九霄道人随便去一个就可,既不耽误弟子参悟天道,又可为师父分忧,岂不是两全其美?”
    通天教主点点头:“也罢,既然你有此心,便去那天庭与分说,其他门人散了吧。”
    众仙躬身行礼,退出碧游宫。
    凌霄出了金鳌岛,驾云往天庭而来,不过片刻,就已到了南天门外,抬手打量,果然气势非凡,整个南天门都是已琉璃早就,瑞气千条。虹霓紫雾笼罩,两旁四根大柱,仙光闪烁,雕刻九爪金龙,七彩金凤,兴云布霞,正中一座玉桥,几个侍卫守在南天门外。金戈锐甲,折射万千毫光。
        
第七十四章 凌霄当紫薇 神农尝百草
    远远望见凌霄,一个天兵越众而出,喝道:“来者何人,此乃天庭重地,闲人止步。”
    凌霄目视远方,淡淡的道:“报于玉帝,说贫道凌霄来见。”
    那守卫见凌霄身穿白鹤仙衣,腰束阴阳丝條,白眉白发,手里拿着一柄九色拂尘,拂尘柄上还挂着一个小钟,周身仙光流转,知晓来者不凡,一个天兵迅速进宫通报。
    不过片刻,那天兵重新飞了出来,走到凌霄身前,躬身行礼道:“大帝有请道君。”
    凌霄随天兵进了南天门,天庭四处仙光缭绕。仙鹤白鹭分立两旁,廊下的仙池中金鱼游摆。
    不过片刻就到了凌天殿【原本叫凌霄殿,因为与主角名字相冲,就给改了。】玉帝王母在金座上坐定。
    凌霄朝二人打了个稽首:“贫道见过玉帝王母。”
    玉帝王母眼见凌霄主动朝二人行礼,心中欢喜,要知道,凌霄乃是斩去二尸的准圣,洪荒中排名前十的高手,能打个稽首就已经不错了,若是冥河老祖或者鲲鹏来,估计也就是拱拱手了事。
    玉帝派人赐了座,又有侍女送上先茶,饮过茶后,昊天笑道:“不知道友来此有何事?”凌霄大战鲲鹏之时,昊天何事通过昊天鉴看了全部。准圣初期却能力敌帝俊太一,修为之高,可见不凡,玉帝倒也不敢怠慢。
    凌霄笑道:“玉帝王母奉道祖法旨执掌天庭,管理三界,贫道奉老师之命来天庭任职,听玉帝差遣,略尽绵薄之力。
    玉帝闻言大喜,虽然道教和阐教都已经表示过了,但是太上老君乃是圣人,给昊天十个胆子也不敢去命令啊,南极仙翁自持乃是圣人门下,对昊天二人也是听封不听调。
    此时凌霄态度平和,对自己二人有礼,在加上自己二人能够当上玉帝王母,还是凌霄帮忙出言,加上凌霄法力高深,二人自然大喜。
    太上老君的分身不说修为法力,乃是众圣之首,只能当祖宗供着,南极仙翁听封不听调,修为不过刚刚突破大罗金仙,因为他恶了元始天尊也是不值,二人也就不再管他,本来见太上老君和原始天尊只是做表面功夫,对通天教主也就没报什么希望。
    却不想来的竟然是三清首徒,准圣中期的凌霄,还说听候差遣,虽然是礼貌之言,也仍旧让玉帝二人十分高兴。
    昊天大笑道:“既然上清圣人有心,那就有劳道友了,一会寡人搬下谕令,分封道友为中天北极紫薇大帝,帐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四时气候,在北极天修建紫微宫。
    凌霄心中一惊,这紫薇大帝不是伯邑考么,哼,现在自己当了,且看日后伯邑考能如何。
    果然,昊天当即搬下法旨,修建紫微宫,不过月余,一座堂皇富丽的宫殿便修建成了,凌霄命紫霄道人再此处理杂物,本体却回到瀛洲岛开始闭关。
    此番闭关,乃是为了炼制一件兵器,自己手里宝物虽然不少,却没有适合赤阳用的兵器,此番便是为了赤阳炼制兵器。
    取了星辰铁,太乙金精,首山赤铜,天星沙,将四大神灯中得的翠光两仪灯祭起,随手一指,翠光两仪灯翠芒大放,一道黑白二色的两仪净火如两条细水般在空中转了一个圈,最终化作一个阴阳太极图。将材料全部送入火内,静待材料被炼化。
    不说凌霄炼器,人族部落之中,自神农接位之后,一直兢兢业业,努力让人族过上更好的生活。
    现在人族部落虽然比较强盛,但是洪荒上的生存环境何其危险?无论是变幻莫测的天气还是毒蛇猛兽,尽皆威胁着人族的安全。
    一日,神农正在处理政务,忽然听到外面一阵喧哗,神农一皱眉,走到屋外,眼见人族围成一个圈子,好似在围观什么。
    有眼尖的人族瞅见神农走来,大喝一声,“共主来了。”众人齐齐转身朝神农施礼,神农摆摆手,“尔等何事再次喧哗围观。”
    一个壮年汉子上前解释道:“启禀共主,是有人误食了毒果中毒了。”
    神农眉头一皱,分开围观的人族,走近中毒之人,打量了一下在地上躺着的人,三十多岁的样子,脸色紫涨,摸了摸脉,心中已然知晓了毒性大概为何。
    单手抵住中毒之人的胸口,运起法力将毒素全部逼到指尖上,另一只手虚空一划,中毒的人指尖出现一个伤口。
    大滴大滴的紫黑色鲜血自指尖流出,足足过了一刻钟,才将毒素清除干净,吩咐下去将人抬走好生照顾,神农眉头紧锁的回到了屋里。
    一夜思考未果,神农来到山上想自己的老师玄都**师请教。玄都微一沉吟:“你可记得为师赐你的那赭鞭?若想知道哪些植物有毒,哪些植物无毒,你当自己亲试,那赭鞭可助你一臂之力。你可有毅力完成此事?”
    神农点点头,神情坚定的道:“弟子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
    第二天,神农将部落的事安排好之后便向大山深处兴趣,一路之上,所见到的草木全都用赭鞭打了一下,观其有毒无毒,然后将它们记录下来。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