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霸业-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贲心中一喜,却依旧不动声色地道:“命令大军立刻全歼所有赵军,战斗结束后,立刻向武安进发!”
那名秦军战士,闻言继续抱拳道:“将军,大军弩箭已经不多,若是进攻武安,只怕……”
王贲闻言,想了想,这才点头道:“本将军明白了,你下去吧。”
那名骑士闻言郑重地抱拳一礼,这才转身向下面的战场冲去。
第四卷 斜阳泣血 第二十二章 小胜袭扰
天色放亮的时候,高地上的战斗已经结束,一万五千名袭扰秦军的赵军被以逸待劳的秦军全部歼灭。赵国大将军,秦国旧将李良则在十几名亲兵的保护下,拼死突破了秦军的近身搏杀,躲入了荆棘丛生的山林。
看了一眼天边的曙光,一夜的春雨使得山林中不但寒气逼人,潮湿更是使人难以忍受。被一支劲弩划破左肩,虽然并不严重,身体的疲惫前途的渺茫却令李良感到一阵阵地绝望,有心就此挥剑自刎,又实在没有那份勇气。
这十几名保护着他从乱军之中冲杀出来的亲兵,都是追随他数年的老兵。大概是一夜的厮杀已经筋疲力尽,这时纷纷倒在地上一边紧张地倾听着周围的动静,一边抓紧时间尽力恢复体力,以保证能顺利走出这片荒无人迹的原始密林。
清晨,阳光渐渐充足起来,林内的光线开始明亮起来,寂静的山林似乎在无声地宣告着危险的离去。
李良这时总算恢复了一些,紧张的神经开始缓缓放松了下来。几只肥大的野兔大概是被夜晚的战争惊动,这时正慌乱地在林间乱窜,李良这时正是饥渴难耐只是看到这些野兔当真是喜出望外,不由挥起长剑便向一直野兔砍去。
就在这时,只听一声冷笑攸地从密林外传来,正在全神贯注在那几只野兔身上的李良根本就没有察觉到敌人的出现,这时闻言下意识地一跃而起,顺势挥起长剑就象笑声传来的方向猛扑过去。
身形还未动,就听到一个粗壮的冷笑再次从林间传来:“李良,你身为秦将,难道不明白蒙将军率领之下的秦军迟早要重新统一天下的吗?你若是不再反抗,我还可以将你以降将的名义送回咸阳。你的亲族陛下并未牵连,如今都安然无恙地在咸阳等你回去!”
李良闻言浑身一震,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双耳,下意识地微微一怔。就在这转身即逝的瞬间,大约一千名身穿黑衣的秦军士兵鬼魅般地出现在李良面前,将他们存身的密林包围的密不透风。
李良这才回过神来,不觉狞笑一声,冷冷地起身望也不望那些包围上来的清军,而是沉声喝道:“王贲将军一世威名,果然名不虚传。李良佩服!”
他话音刚落,只听一阵马蹄声自前方不远处传来。李良心中暗暗一惊,举目望去时,却看到王贲头戴牛皮起缝束发冠,身穿天青色战袍,只在前胸和腰间缀有少量软甲,典型的秦军将领的装束。
迎着李良那绝望的目光。王贲冷冷一笑:“李良,王贲看在你同为秦人的份上,这才没有杀你,我希望你能将赵军的详情全部如实地说出来,我还可以向陛下求情。”
李良这时面对自己曾经的战友当真的万分感慨,看着眼前秦军士兵那讥讽不屑的目光,只觉一切希望都已不复存在,便算是投降,二世皇帝,和大秦的百官庶民怎么能容得下。自己这几次三番投降敌人的将领,还有什么面目再见咸阳旧人?
想到这里,苦笑一声点头道:“李良当日一步之错,酿成今日果。罢了,我李良今日便当一死!”
话音未落,右腕陡地一翻,长剑在颈间一划,血光迸溅,王贲不及喝止。李良那原本壮硕的身体便重重地向后倒去。
王贲看着倒在地上的李良反而长吁了一口气。心中的巨石总算落了地。刚刚那有关李良亲属的话,虽然只是为了扰乱李良的心绪。却并非完全撒谎,李良的族人在李良降赵以后,张启似乎并不了解李良在军中的地位,所以并没有追究他的亲族。
这次若是当真带着李良以降卒的面目前往咸阳,必然会翻起过去的旧事,到时候不但已经名誉扫地的李良性命不保,他的亲族必定无法幸免。而且现在李良以这种方式告别生命,对一名已经被人诟病的将领来说未尝不是一个体面的死法。
想到这里,情不自禁地上前一步,向跪在地上惨然等死的李良亲兵点头叹道:“你们都是秦人,我王贲杀敌无数,却不能再杀手足同胞,你们带着李良的尸身速速离开,找个安静的地方好好活下去吧!”
这些亲兵没想到王贲竟会放了他们,一时都大喜过望,跪在地上连连叩谢。
这时,一名狭长脸,双眉粗短的李良亲兵,忽然向王贲抱拳道:“小人许山,为秦地咸阳人氏,随李良叛秦实在情非得已,如今李良既亡,小人便再无去处,求将军收留!”
王贲凝望着貌不惊人的许山,冷冷地点头道:“你若想留下,自然可以,只是却不能如李良那般三心两意,我手中长剑早已饥渴多日了!”
许山闻言肃容抱拳道:“小人本为秦人,若非李良于小人有知遇之恩,小人亦不会随他降赵。如今能在将军麾下,乃是许山求之不得之事!”
王贲看他说的恳切,不觉扫视了一眼他虚垂的右臂,点头道:“看你似乎受伤不轻,先下去治伤吧。”
说毕,正要吩咐身后的亲兵带他下去。
不料许山忽然重重地跪在地上,神色凝重地抱拳道:“将军照拂之恩,许山感激不尽,只是如今,韩广、张黡两位将军受赵王之命各带三万精兵,向这里合围而来。李良将军不过只是假意袭扰罢了!”
王贲闻言心中一沉,心知若是当真,自己所带的这六万残兵本来就不是六万赵军精兵的对手,如今弩箭即将用完,这对于主要依靠弓弩射杀敌人的秦军来说实在不是什么好消息。
下意识地抬眼望了一眼天色,王贲勉强按捺住纷乱的心绪,向身边的亲兵冷冷地吩咐道:“命王蒙清理过战场之后,立刻进入附近的山林尽可能多地捕狩猎物,正午以前必须全部归队!其他将领,立刻道中军大帐候命!”
说毕,翻身上马匆匆向大营赶去。这时,太阳刚刚升上半空,将一夜的寒冷和潮湿驱散了不少,夜来的春雨将山路弄得越发地泥泞湿滑,战马走起来都异常地艰难。
这种湿滑的山路无疑为自己的防御增加了不少的助力,看到这种路况,王贲沉重的心情总算微微地轻松了一点。
回到中军大帐,便看到帐内几名主要的裨将军和郎中将正不解地在帐内等候着王贲的到来。看到王贲回来,裨将军左冲上前抱拳道:“将军战场已经整理完毕,一万五千赵军已经全歼,副将陈谦也已战死。我军伤亡共计五千六百七十三人,其中伤者三千两百一十九人!”
王贲微微沉吟道:“眼下军中战力完好的,还有多少人?”
左冲闻言应声道:“眼下尚有战力者四万人左右,只是,几次被赵军所败,军中粮草损失不小。而且,弩箭只怕也已经不够使用……”
王贲眉头深锁地道:“眼下两支赵军,共计六万精兵,正在向我们包围而来,蒙将军的援军只怕要明日天亮才能赶到,这一天一夜之间我们恐怕要死拼力战了。”
左冲闻言点头道:“可惜啊,若是能调来陛下的飞行军,这仗便易打得多了!”
王贲登时想起当日在飞行军的协助下连破陈平的连环计,大获全胜的往事,不禁钦佩地点头道:“陛下当真乃是天子,所制之物往往令人惊叹,实在神乎其神。便是这飞行军,仅仅数次作战,每次都将我数十万大军的必败之局轻轻扭转,果然是世间罕见,若非是上应天命,怎会有如此奇思妙想,如此天下局势,正是我们追随陛下建功立业之时!”
这时另一名中郎将田彻,忍不住点头叹道:“若是飞行军能赶来,小小的武安必是一战擒之!”
王贲苦笑一声道:“眼下我们困守在这群山之中,地形不熟,必然无法冒进,对方人数虽然不多,却都是精兵,若想坚持到蒙将军的援兵赶到亦不轻松。”
说毕,看了一眼帐中众将,点头道:“命军中士兵,砍些树木削做箭枝,在赵军第一次进攻时使用,另外此时山中草木干枯,正是火攻的最佳时机,左冲带领五千骑兵,埋伏在山口,待赵军通过和发动进攻后,立刻点燃山中草木,待火起之后,再从侧翼进攻,配合正面的防御。”
说到这里,点头道:“这次的陷坑之法果然对骑兵大有效果,田彻抓紧时间在南面的缓坡上多挖一些,尽量防御对方骑兵对我方阵型的冲击。”
说毕,冷冷地扫视了一眼帐内的一众将领,点头道:“命令伙夫立刻埋锅造饭,没有任务的,用饭之后立刻休息。尽力保存体力。”
帐内众将,都明白眼下已经到了孤军一战的关键时刻,不敢怠慢,接到命令后,便立刻行礼离开,匆匆而去。
接过随身亲兵端上来的热茶,王贲心不在焉地轻呷了一口,正要回榻上坐下,让早已筋疲力尽的身体歇口气,只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忽然自帐外传来。
正要喝问,只听一名亲兵已经进来禀奏道:“将军,蒙将军率五万人亲自赶来,大约天黑时即刻赶到!”
第四卷 斜阳泣血 第二十三章 煞费苦心
咸阳宫,寝宫体德殿内,张启刚刚批阅完丞相和御吏大夫送上来的十几份奏章。这段时间,张启开始将皇权下放给三公,共同制约完成,施行明确的问责制,这样一来,不但大大减低了自己的工作强度,还适度地防止了宰相的权力。有了三公互相牵制,不但政府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而且大臣的认真态度也是从前的数倍。
张启总算有时间将精力放在对刘邦和赵歇的军事行动中去,用石油制作的燃烧弹经过几次成功的实验,令张启大为惊讶它强烈的燃烧能力,若是用于攻城作战,几乎可以给对方造成毁灭性的打击。这让张启当真是大为惊喜。
抬眼望了一眼殿外的天色,发觉才大约上午十点左右,初春灿烂的阳光洒满了咸阳宫的每一个角落。张启正要起身向殿外走去,准备享受一下这难得的大好春光。
韩焕看张启向殿外走去,急忙紧紧随在身后,小心地道:“陛下,可用准备肩舆?”
张启摆手道:“朕只是随便走走,嫣儿来了再去上林苑。”
韩焕闻言微微一笑道:“慧妃娘娘正在皇后宫中,皇后娘娘正在为各宫嫔妃指点纺织之术。”
张启想了想,点头叹道:“难得皇后如此精心打理后宫,朕轻松不少啊。”
韩焕急忙应声道:“陛下可要前往皇后寝殿?”
张启这时只是想和赵嫣暗暗静静地散散步,并不准备去皇后宫中。闻言不觉摇头道:“算了,朕在这里等等嫣儿吧,皇后那里人多,朕还是懒得过去了。”
韩焕亲手为张启递上已煮好的热茶,这才小心地道:“奴婢听说沛公之女鲁元,最近安分了不少。每日在皇后宫中学习礼仪,倒也十分勤奋。”
听韩焕提起鲁元,张启不觉下意识地想到了那历史上威名赫赫的吕后,不禁点头道:“她能如此,亦是不易,皇后为人宽和,想必不会为难她,待过些日子朕再见她吧。”
说毕,向韩焕问道:“派往蒙恬军中的五百飞行军,离开咸阳几日了?”
韩焕忙躬身道:“还不足两日。若是快马疾驰一天一夜,可以勉强赶到。想来不会误事。”
张启看了一眼神色恭谨的韩焕,缓缓点头道:“跟随监视陈余返回的人,可有消息传来?”
韩焕闻言神色恭谨地道:“半个时辰前传回的消息说,陈余一行正在全速返回太原郡,只是……昨日下午,有几个可疑之人与陈余汇合之后匆匆离开。不知是什么人。”
张启闻言点头冷笑道:“必然是陈余与赵王密谋对付我大秦铁骑!”
韩焕没想到张启看地如此清晰,吓得浑身一颤,面无人色地道:“沛公刚刚归降我大秦,怎么会……”
张启闷哼一声,冷笑道:“刘邦名为归降,却不肯亲自前来咸阳,太原郡尚有数万大军,却不肯交给当地都尉!他心中盘算,朕清楚的很。哼!”
说到这里,向韩焕皱眉道:“立刻将此消息送到蒙恬军中。要他小心防范汉、赵联手。若有条件,便一举灭之!”
韩焕浑身一震,急忙应声道:“奴婢明白,这就立刻派人前往蒙将军军中报讯!”
张启这次借监视陈余离开的机会,准备开始大规模使用和训练间谍。建立自己的情报网。这时闻言点头道:“朕这里还是离不开你,有关细作的事情,你便交给太尉处置。不然宫中是事情朕实在放心不下。”
韩焕闻言,依旧神色恭谨地道:“陛下放心,奴婢遵旨!”
看他神色如常,张启这才微微地放心了一些。毕竟这种情报工作交给韩焕这样的宦官去做。自己从心底深处就难以放心,明朝所弄的东西两厂。实在令人警醒。现在这个情报网刚刚起步,还是交给外臣比较合适,这样也可以打消大臣和皇帝之间的猜忌。
想到这里,不觉点头道:“去传成泰将军和太尉来见朕。”
韩焕答应一声匆匆离去。张启正要回榻上坐下,只听殿外隐隐传来一阵熟悉的脚步声,举目望去,却是赵嫣含笑而来。
看到张启,赵嫣浅浅一笑道:“赵嫣来迟,陛下莫要怪罪!”
张启不觉有些意外地点头道:“你们不是在皇后处学习纺织吗?怎么此刻便学完了?”
赵嫣闪着一双动人的美目,瞥了一眼张启,这才微微笑道:“皇后不过是做些嘱咐,并无大事,所以早早便散了。”
张启望着那绝美地玉容,点头道:“朕正想出去散散,我们出去透透气吧。”
赵嫣闻言微微点头道:“陛下如今将政事交给三公辅佐当真是英明啊,现在天下都在传颂陛下的贤明呢!”
张启苦笑一声点头道:“若不将政事交给三公辅佐,朕便很难有经历将大秦的军队建成世界上最强悍的军队!”
赵嫣闻言凤目微微一亮,心中登时想到,刘邦虽然心机深沉,只是显然,无论是谁都不是大秦的敌手,更加不用张启如此担心,莫非陛下有意平定匈奴?
想到这里,却只是淡淡一笑,回头示意跟在身后的宫女将一只玉碗用朱漆盘端上来,点头笑道:“臣妾看陛下日夜辛苦,特意备了些参汤给陛下滋补。”
说毕,接过玉碗,亲自捧给张启这才点头叹道:“陛下,丽姬妹妹怀孕已经四个多月,陛下难道不去看看?毕竟,她虽然犯下大错,却终究是……”
不容他说完,张启将手中的玉碗顺手放在身前的小几上,神色微微一黯,点头轻叹道:“朕的确是不想她死,只是若是当真再去看她,只怕反而会给她带去杀身之祸啊!”
赵嫣一向冰雪聪明,开始倒并未想的太多,这时被张启这么一说,玉容登时一片惨白,好半晌,才颤抖着双唇,低低地道:“想不到陛下如此心细,嫣儿竟没有想得这样深!”
张启暗自冷笑一声,这种事情,自己本来也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这次柔儿的意外使他格外地警惕起来。考虑到若是丽姬失宠,孩子即便生下来也不会威胁到某些利益集团,这才小心地保持着和丽姬的距离。
看到赵嫣惊恐的眼神,张启苦笑一声,冷冷地道:“如今虽然朝中反对朕的势力已经被赵高铲除,只是大臣和贵族之间的争斗依然激烈,朕必须小心保护丽姬。唉!”
赵嫣低叹一声,轻轻偎依在张启怀中,失神地道:“当初,臣妾在阿房宫时,同丽姬情如姐妹,如今却……可叹陛下的一片苦心,丽姬未必能够明白。
张启抬手摩挲着赵嫣那浓黑的秀发,点头苦笑道:“她若不明白倒也情有可原,日后她终究会明白的。只是,丽姬这时不知情况如何,你替朕多费些心吧,皇后那里不要叫她知道。”
赵嫣闻言微微一惊,诧异地向张启望来,张启却避开她的目光起身向大殿门口走去。望着蔚蓝的天空怔怔地道:“朕到现在还是很难相信丽姬会做出这种事,唉!”
赵嫣心中一痛,起身来到张启身边,轻轻握住张启那温暖的大手柔声安慰道:“陛下,有些事情,不能强求,一切顺其自然吧!”
张启勉强一笑,紧紧握住赵嫣那纤细的玉手点头道:“放心吧,朕明白!”
说毕,轻轻在赵嫣的翘臀上拍了一张,低笑道:“好了,太尉等下要来见朕,你回内殿等朕,朕很久没和你在一起了!”
赵嫣玉容微微一红,轻轻避开张启的魔爪,轻笑道:“陛下,赵嫣在内殿静待陛下便是!”
张启被他那足以倾倒众人的笑容挑逗得心中一荡,正要将那诱人的娇躯揽在怀中,只听殿外忽然传来内侍那特有的禀奏声:“陛下,太尉在殿外侯旨!”
张启这才上前一步,将正要转身离开的赵嫣一把拦在怀中,恋恋不舍地在那娇嫩的芳唇上轻轻一吻,这才低声道:“嫣儿,朕等下再来找你!”
说毕,看着赵嫣那婀娜地身影消失在大殿深处,这才转身在御榻上坐下,向在殿门外侯旨地冯劫大声道:“太尉快些进来吧!”
他的话因刚刚落去,便见冯劫那熟悉的身影大步来到殿中,正要上前行礼,张启淡淡地摆手道:“太尉辛苦,无须大礼,先坐吧!”
冯劫闻言虽然不再向张启大礼参拜,却依旧躬身一礼,这才转身在早已备好的御榻上坐下。刚刚坐定,便向张启讶然道:“不知陛下宣召微臣究竟所为何事?!”
张启迎着冯劫那疑惑的目光,点头道:“眼下蒙恬大军攻赵,刘邦却迟迟不能前往应援,不知太尉有何想法?”
冯劫小心地沉吟一下,这才皱眉道:“刘邦未能及时应援,只怕原因众多,倒也不能妄下结论,况且汉、赵从实力上远远不是我大秦的对手。若是从前,倒也不能小视,只是,自从陛下诛平匈奴最近屡屡与汉、赵联手,只怕这才是大秦的心腹大患!”
张启闻言抬眼望着冯劫点头道:“不错,匈奴才是朕的心腹大患,只是眼下必须荡平汉、赵,然后才能直面匈奴!”
第四卷 斜阳泣血 第二十四章 化学武器
天边,最后一抹血红的霞光渐渐隐没在群山背后,天色开始暗淡下来,王贲刚刚检视完毕营地的防御攻势的进展。回到中军大帐还未坐下,便听门外亲将王渊兴奋难抑的声音道:“将军,彭越到!”
“彭越?”王贲微微一怔,随即立刻想到了正在火速赶来支援的蒙恬大军,不觉惊喜地向帐外冲去。
身形未动便见一个高达的身影字帐外而来,急忙举目望去,只见彭越气喘吁吁而来,身上沾满了尘土,面上全是无法掩饰的兴奋和疲惫。
王贲情不自禁地迎上去,大声道:“彭越,可是蒙将军的援军到了?”
彭越看到是王贲,急忙抱拳一礼道:“将军,蒙将军已经带领二十万大军沿小路直扑武安,这里只有末将和……”
话音未落,王贲便吃惊地道:“蒙将军已经直扑武安了?好!”
彭越没有想到接到蒙恬没有按约定前来救援的消息,王贲不但不急,反而还如此兴奋,不觉奇怪地道:“将军已经吸引了全部赵军主力,军中又奇缺箭矢,难道不怕被对方所败?”
王贲并未理会彭越的疑问,而是眉头深锁地道:“目前武安城中不过六万余人守军,除去被我们歼灭的李良那一万五千名赵军,余下的理应不到五万人,怎么会冒失地弃城来攻?莫非其中另有阴谋?”
彭越这时只是受命而来,并没有想的那么多,闻言不觉大感一惊,讶然道:“蒙将军二十万大军,小小武安不过数万人,便算陈余另有诡计,也不是我大秦铁骑的对手!”
王贲这时已经来不及想太多。一个重重的阴影压在心头,眼下的六万赵军莫非是凭空变出来的?想到这些,一个惊人的念头猛地闪入脑中:莫非这些赵军并非是真正的赵军?
心念急转之间,不觉失声道:“武安城中眼下究竟还有多少赵军?”
彭越诧异地望着王贲,微微抱拳道:“蒙将军探报得知,此时武安城中不到六万余人,已经全部向将军围来,武安应是空城!”
王贲闻言更加惊疑不定,急忙问道:“蒙将军难道不知此事大为诡异吗?”
彭越闻言点头道:“蒙将军怀疑前来包围将军这股赵军只怕并不是真正的赵军,而是另的军队改扮而成的!”
王贲猛地一惊。立即想到了屡次暗中协助刘邦的匈奴军队,不禁微微一凛。向彭越道:“这次带了多少援军?”
彭越似乎早已等着王贲这样的询问,不觉点头道:“将军,彭越受蒙恬之命,亲自率领三万精骑,和两百飞行军赶来支援!”
王贲被彭越的话惊得微微一怔,这才骇然失声道:“飞行军竟然……那皇上……”
彭越郑重地躬身道:“这次皇上应蒙将军的求援。特意拨给蒙将军两百飞行军,蒙将军担心这次包围将军的乃是匈奴人,所以特意将这两百飞行军全部拨给将军!”
王贲闻言当真是又惊又喜,有了这两百飞行军的帮助,区区匈奴精骑实在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不觉惊讶地向彭越道:“飞行军领兵之人是谁?”
彭越急忙躬身道:“是都尉宽和,此人为嬴氏宗族,刚刚被陛下封为都尉,奉命赶来救急,此刻前往山顶。寻找最佳地起飞地点。末将这便唤他前来。”
说毕,向王贲微微抱拳一礼,转身离开。
大约,半个时辰过去了,天色已经渐渐黯淡了下来。王贲简单地在帐内吃了一点东西。
因为久久没有等到彭越所说的宽和,正要命人去查看情况。
只听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地马蹄声,正要喝问,彭越在帐外大声道:“将军,宽和求见!”
王贲忙整理了一下思绪,沉声道:“进来吧!”
话音刚落。只见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帐外掀帘而入。举目望去,只见一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将领大步来到帐中。看到王贲时,双目微微一亮,随即朗声抱拳道:“都尉宽和见过将军!”
王贲看了一眼宽和,点头道:“飞行军无法在夜间作战,你准备如何迎战呢?”
宽和望了一眼王贲,肃容道:“末将赶到此地时便观察了一下四处的地形,已经派出三名战士,前往四处搜寻敌踪。刚刚前来见将军时,接到三名返回的士兵的报告,在我们东面不到三十里,便有一队三万人左右的赵军,他们此刻正在埋锅造饭,看样子夜里一定……”
王贲这时忽然疑心大起,急忙道:“那三名士兵只看到了三万赵军?”
宽和忙点头道:“不错,末将行前曾特意嘱咐他们注意搜寻两翼的敌军,但是却依旧只发现了一至三万人左右的赵军。”
王贲闻言,心中大感不安,照李良的那名亲兵所言,似乎的确不假,因为那亲兵原本就是秦人,甘心情愿留在自己军中,若是说谎,显然没什么好处。飞行军似乎也没有说谎。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如果不是赵军将领故意在下级军官面前撒了谎,便是临时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他们仓促之间把从侧翼向王贲包抄的两枝赵军撤回了一支。这样的情况似乎只有蒙恬的大军才能对赵军造成这样的牵制。
想到这里不觉冷冷地长笑一声道:“好!三万赵军,必然以为我王贲已经粮草、箭枝均已断绝,才如此猖狂,今夜,便让他们尝尝我王贲的厉害!哈哈……哈哈哈哈……”
四更时分,由于前一晚下了一场难得的春雨,山中的夜风越加寒冷起来,全无一点初春的暖意。一支三万人左右的赵军,趁着夜色的掩护,向死寂的高地上冲去。由于他们已经知道前一晚李良的一万赵军已经被全部歼灭,而且一些逃出来的赵军也将秦军开始使用木箭的消息告诉了这支赵军的主帅张黡。
张黡这是大约三十岁上下,是这时赵军中与李良等七名的主要将领,这次从侧翼袭击王贲的目的便是将王贲牵制在这里,使他与蒙恬不能合兵一处,以此减轻武安方面的作战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心理上对蒙恬军造成有力的影响。
由于不是殊死决战,张黡更是不肯轻易冒进,只是一步步小心翼翼地向山上摸去。前进了大约不到五百米,高地上依旧一片死寂,这让张黡越发地胆战心惊起来。
迎着冰冷的夜风,张黡一紧手中的缰绳,正在缓缓前进的马儿立刻停下了脚步,打了一个低低的响鼻,用力摆了摆脑袋。
看到张黡停下脚步,更在他身后的一名副将立刻小心地冲上前,低声道:“将军莫非发现了什么?”
张黡虽然不是王贲那种威名赫赫的将领,但是几年征战下来,深知战场险恶,每一步都是无限杀机,如今面对王贲这种著名将领,又刚刚得知了李良被全歼的过程,行动起来更加小心翼翼,深恐中了秦军的埋伏。
这时听到副将的询问,勉强深吸了一口山间冰冷的空气,冷冷地命令道:“将准备好的东西拿出来吧。眼下风势乍起,我们得抓紧时间!”
副将急忙抱拳道:“末将明白,将军放心!”说毕,转身策马急驰而去。
王贲骑在一匹通体漆黑的战马身上,周围一片漆黑,他身后,数百名身穿黑色战袍的王贲亲兵,悄无声息地冷冷凝视着同样漆黑的山下。死寂的夜色中不时可以听到一两声夜枭的悲鸣,夜色中的摩天岭平静而安祥,只有寒冷的夜风拂过树梢时才会发出一阵如雷的轰鸣,将那隐隐的杀气弥漫在沉沉的暗夜中。
这时,王贲的亲将王渊有些焦急地紧了紧手中的缰绳,向蒙恬焦急地道:“将军,已经四更了,对方迟迟不肯发动进攻,莫非是另有所图?”
王贲冷冷地盯着漆黑的山下,神色凝重地摇头道:“没什么,我们以不变应万变,总之不要自乱阵脚便是!”
王渊闻言小心地看了一眼王贲,这才抱拳道:“王渊愿往查看!”
说毕,一勒缰绳,便要向黑暗中冲去,却不料王贲冷冷地低喝道:“王渊,你给我好好呆着,敌人正在悄悄潜来,你给我带好军队,听候命令!”
王渊大感不解,虽然疑惑,也不敢违抗命令,只好略一抱拳,正要转身离开,只觉山下忽然涌出一阵呛人的浓烟,借着这时阵阵的东风向高地上席卷而来。不少秦军士兵素不及防之下被呛得狂咳不止。就在同时,一支三万人左右的赵军借着浓烟的掩护向高地猛攻而来。
秦军士兵被这忽然发生的情况反应不及,只是短短瞬间,不少士兵便在浓烟的熏呛下,被冲上来的赵军砍翻在地,整个高地登时一片混乱。
这种极为罕见的杀敌方式,令久经战阵的王贲微微吃了一惊。这时,赵军已经冲入秦军的防守方阵中,一些赵军甚至已经冲到了距离王贲不到十丈的地方!
第四卷 斜阳泣血 第二十五章 武安之战
王贲虽然也是首次遇到这种情况,却并未惊慌,而是迅速扯下一块衣襟围在脸上,抵挡着滚滚浓烟,心中暗暗为张黡的这种出人意料的办法大为惊讶。
这时原本埋伏在缓坡地段的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