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霸业-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启闻言,冷冷地看了一眼陈余,不动声色地向禁卫们挥了挥手,这才冷哼道:“什么秘密?我大秦六十万铁骑,害怕他区区二十余万楚军?既然是秘密你又怎会知道,又怎会轻易告诉朕?莫非是另有诡计?”
陈余闻言浑身一颤,梗着脖子,大声道:“我陈余死不足惜,陛下若是不能听我一言却必将大好河山拱手让人,那时后悔,便迟了!”
张启冷笑一声,指着身边的蒙恬和王贲,大笑道:“朕有千古名将在此,坐拥数十万大军,何惧你区区楚汉之兵,哈哈……哈哈哈……”
陈余这时脸色苍白地望着张启,大声道:“陛下可知刘邦的二十万大军不过是虚张声势,真正的关键却在项羽身上。”
旁边的蒙恬闻言冷笑道:“刘邦的二十万大军虽说不是我秦军的对手,但是项羽既非楚军统帅,人数上亦远非秦军的对手,你这话叫人难以置信!”
陈余闻言,急得满头大汗,匍匐在地上连声道:“刘邦此人阴险毒辣,这次为了抢得进攻咸阳,节制二十万楚军的机会,在楚王面前没少说项羽的坏话,而将宋义任命为统帅的注意也是刘邦所进谗言。这次他绝不会轻易与秦军正面作战,所以陛下要防的并非刘邦。而项羽此人在楚军之中威望远非宋义可比,宋义心胸狭窄,非容人之辈,在军中并不受人拥戴,这枝楚军迟早都会落入项羽之手。”
说到这里,看到张启并没有喝止,这才继续小心地道:“而项羽一心要进攻咸阳为父报仇,只怕用不了多久就会兵临函谷关下。草民与我家主公秘密获悉项羽准备绕到进攻咸阳,以轻装精兵,乔装改扮,奔袭百里,趁陛下亲征,咸阳空虚的机会直取咸阳!”
第三卷 怒海狂澜 第二章 前途莫测
寒冷的北风裹挟着细碎的残雪,疯狂地肆虐着。一队匆匆赶路的士兵正艰难地迎着刺骨的寒风,默默地赶路,他们身后蜿蜒数十里,都是望不到尽头的军队。宛如一条黑色的长龙盘绕在大山中,逼人的使得战中的鸟兽四散躲避,似乎它们已经察觉到了灾难的气息。
一面迎风飘扬的绣着一个大大的“刘”字的白色战旗下,几名骑士正停下脚步,向远方的山峦指点着,似乎在争论着什么。
其中一名三十多岁的大汉并没有参与讨论,而是冷冷地骑在一匹白色的战马上极目远眺,他身后是一辆相对简陋一些的马车,被数十名士兵簇拥着,缓缓而行。
那大汉气势沉稳,一张看起来极富正义感的国字脸上,饱满的天庭,给人一种十分高贵的印象,浓密的双眉下一双虎目凛凛生威,粗壮的鼻子给人几分忠厚可信之感,微微有些单薄的双唇和两撇八字胡须给这张看起来中直的面庞平添了三分圆滑和市侩。
这时,只听他身边的一名大汉微微有些焦虑地道:“大哥,我们区区二十万兵马如何是六十万秦军的对手,主公这次竭力请战,实在有点……”
马上的骑士冷冷地望着远方肃杀的群山,缓缓地点头道:“命令大军缓缓前行,不得贸然急进,否则杀无赦!”
话音刚落,身边的一名亲兵便匆匆转身前去传令,那进言的大汉微微一怔,这才若有所思地道:“大哥,你是说,我们……”
马上的骑士闻言露出一抹耐人寻味的笑意,微微点头道:“我这次好不容易才说动楚王,掌握了这二十万大军,如此乱世,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壮大实力是我们眼下最重要的事情,无论如何这二十万大军都不能和秦军正面冲突。所以,我们慢慢走吧,等到项羽按捺不住,便是我们的机会了!哈哈……哈哈……我刘邦的机会总算到了,果真是天赐良机啊!”
旁边的几名骑士也被这笑声感染,同时对望一眼,放声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中,那跟在几人身后的马车忽然停了下来,车帘一掀,一名二十五六岁的年轻女子冷冷地道:“山中风寒,你们有什么话不妨在帐内商议,赵王那边也不能掉以轻心,此人实力最弱难保到时候不会另攀高枝,你们也应当防范一二!”
刘邦闻言,并没有因为自己被妻子当众批评而恼火,反而认真地思索道:“夫人之言不错,赵歇虽然不起眼,但也不能不妨。樊哙,你想办法联系上我们在宋义身边的人,要他盯着赵歇,免得到时候出了纰漏。”
这时,那年轻女子似乎想到了什么,凤目微微一闪,缓缓点头道:“我倒是有个注意,不妨一试。”
※※※※※※
函谷关内御帐中,张启一边凝神打量着匆匆绘制的巨鹿地形图,一边在仔细听着蒙恬关于楚军动向的报告。
大帐外布满了身穿轻甲的禁卫士兵,一个个神情冷酷,面无表情,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慑人的杀气,使得普通秦军都惟恐避之不及,即使同在一座军营内也都尽量绕道而行,远远地避开。
而普通的秦军将领则都不时用羡慕的眼光打量着这枝慑人的禁卫,暗暗地讶然于这枝军队那少见的精神面貌。其实,这枝军队完全是张启按照现代特种兵的训练方法特别训练的一枝自己的亲卫,由张启亲自指挥。眼下这枝禁卫更是三千禁卫中精选出来的五百人,用来担任张启的战时警卫工作,而张启秘密研制的炸弹,这时也由这枝禁卫掌握。
这时,只听蒙恬指着通往函谷关的一处群山道:“眼下刘邦率领的二十万楚军正在山中缓慢而行,看样子果然和陛下预料的一样,他们似乎想观望一下形势,而不愿轻易与我军正面相遇,不知陛下是否决定采纳那陈余所言,在通往咸阳小径上拦截项羽的军队?”
张启一边仔细盯着那幅绘制粗糙的地图,一边缓缓点头道:“对陈余的话,将军相信多少?”
蒙恬闻言双目一亮,小心地思忖着,压低声音道:“微臣只信三分!”
张启冷冷一笑,伸手扯下身上的一块玉玦,轻轻扔在地上,玉玦发出一声清脆的低鸣,碎成了两半,这才缓缓点头道:“朕一分都不信!”
蒙恬闻言,浑身一震,骇然道:“陛下的意思是?”
张启定定地望着地上碎成两半的玉玦冷冷地道:“陈余所拥的赵歇这时虽然实力不强,但是他既非楚军臣下,又非我大秦的臣子,居中而立,左右逢源,如此好事怎会轻易首先向一方靠拢?况且,一旦宋义发生什么危险,赵军也没什么好处,表面看他似乎是想靠向我们这边,但是朕却担心他在暗中为刘邦策应。”
说到这里,蒙恬有些惊讶地道:“陈余与刘邦并无十分交情,怎会如此?”
张启深深地望了一眼蒙恬,轻轻点头道:“朕觉得,陈余大概觉得宋义胆小谨慎,难成大器,而项羽一心报仇,显然不会真心为赵军着想,眼下唯一能依靠的便是看起来谦和大度的刘邦,而朕这里,他多少都算得上反贼,而且实力也还没有资格在朕面前谈条件。”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立在门口的两名禁卫,这才继续点头道:“而刘邦则不同,他这十万人,只要按兵不动十数天,待项羽按捺不住,引军北上之后,赵军便可乘机投向刘邦,一来有所依附,二来刘邦实力尚弱,必然不会十分为难赵军,说不定还要依靠他们收拢赵国旧地的残余势力,所以,他们之间有百利而无一害。”
蒙恬闻言只觉眼前豁然一亮,望着张启惊讶地点头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小心防范,只是,我们究竟改先打哪方呢?”
张启看着蒙恬,淡淡一笑道:“刘邦虽然是在积蓄力量,我们不能小觑,但是,我们先把项羽灭掉,然后回头对付刘邦,将军觉得怎么样?”
蒙恬闻言微微抱拳道:“陛下天资聪颖,竟然如此计策,蒙恬佩服!”
张启点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先从项羽下手,趁楚军内部互相掣肘之机。我们先抢个主动!”
蒙恬闻言,微微一振,缓缓点头道:“微臣觉得,不妨命王贲领军,微臣居后策应。楚军现在盘踞巨鹿,围困赵军的王离那二十万大军便可将其一举歼灭。”
张启想了想,只觉似乎哪里不对,但是又想不起其中关键,匆忙之间,对于历史上巨鹿之战亦无太深映像,加上自己手中尚有四十余万秦军,也就没有十分在意。
只好缓缓点头道:“将军先去给王离传讯,然后再商议细节。”
蒙恬闻言道:“既然如此,微臣便连夜传讯王离,命他全力出击楚军!”
张启这时对于现在这个越来越混乱的历史,并不敢十分地相信历史,虽觉不对,只是抓不到那一闪即逝的关键,只好一边点头,一边向韩焕吩咐道:“去叫成泰来见朕。”
不详的预感在脑中挥之不去,张启只好将自己早已精心准备的一枝奇兵调出,以备不测。
轻轻叹了一口气,看着蒙恬匆匆离去的背影,张启暗暗苦笑:“不知道历史究竟会沿着怎样个轨迹前进呢?”
第三卷 怒海狂澜 第三章 萧何举贤
夜色深沉而死寂,寒冷的北风裹挟着冰冷的奇寒,将楚军营中值夜的士兵冻得瑟瑟发抖,不住地揉搓着通红的脸颊和僵硬的手指。几名楚军士兵小心地围在一堆小小的篝火周围,贪婪地汲取着那微弱暖意。摇曳的火光,照亮了士兵那冻得通红的面庞。
一名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士兵,一边伸出手烤着冻僵的双手,一边低低地骂道:“这天气,真他妈的冷!”
另一名士兵立刻接口道:“唉,听说秦王御驾亲征,函谷关内屯兵六十多万,我们这次凶多吉少,这仗不好打了!”
旁边一名士兵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宋将军迟迟按兵不动,大概是被秦王的气势吓倒了。这也难怪,秦王亲征毕竟不可小看,我们看来还要再熬些日子了!”
最早开口的那名士兵闻言不屑地摇头道:“秦王有什么可怕?我就佩服项将军,那样的汉子才是这个!”说毕,举起大拇指对着火光晃了晃。
旁边的士兵闻言点头叹道:“宋将军今天命令各营没有将令不得擅动,便是针对项将军,我陈丰就不服气!项将军何等英雄?咱们弟兄哪个不服?可惜……唉!”
一席话说的几名楚军都连连点头,连凛冽的寒意也渐渐忘记了。位于中军大营营地一角的一座营帐内,几名身穿铠甲的的将领正围坐在一起,低声地商议着什么,一个个脸上写满了愤懑和不屑。
居中的一名年轻将领身穿鳞状铠甲,头戴束发牛皮冠,一张晒得黝黑的面庞在灯光中散发着健康的光泽,一双精芒闪闪的虎目使人望之生畏。他大约三十岁上下,身形高大,在这时代越发显得宛如天神一般气势骇人,颌下粗短的虬髯,一根根宛如钢针一般。
他冷冷地扫视了一眼围在身边的几名将领,这才微微抱拳道:“项羽不才,只能困在这弹丸之地,上不能为君王分忧,下不能一雪父仇!项羽请各位来,便是想请诸位帮项羽一个忙。”
他话音刚落,旁边一名身材微胖的大汉便应声道:“将军尽管吩咐,我们一定应命!”
项羽闻言,目光一冷,微微点头道:“好!既然诸位信得过我项羽,我项羽一定舍命报答!只要能攻入咸阳,我项羽便是一死也瞑目!”
刚刚应声的大汉立即抱拳道:“我英布深受项老将军大恩,誓死追随将军,将军尽管吩咐!”
项羽闻言,虎目之中精芒爆闪,深深地望了一眼在场的三名将领,郑重地抱拳道:“眼下秦王亲征,正是我们难得的良机。宋义奸诈胆小,难以服众,我项羽足可取而代之!哪位若是不服,立刻说出来,项羽绝不怪罪!”
英布立刻沉声道:“将军乃是当世英雄,怀王不念拥立之功处处猜忌将军,这次更是派了宋义这小人忝居将军之上,实在叫人难以心服,当然他收项老将军遗命辅佐将军,如今不但不念老将军的血海深仇,反而处处刁难,实在叫人气愤!”
英布身边,一名身形消瘦的将领同声应道:“蒲义愿为将军效命!”
项羽闻言,仰天笑道:“难得各位如此看重项羽,项羽绝不敢负!”
旁边的英布,这时已经恢复了平静,微微思忖了一下,皱眉道:“将军,我们现在不过三数万兵马,即便干掉宋义,面对四十余万秦军,只怕……”
项羽闻言虎目微微一冷,淡淡地道:“我楚地男儿个个都是都是百里挑一的悍卒,以一当十不在话下。而且本将军早有良策,足可对付王离的二十万人马,若是能先将王离灭掉,再乘机将其他六国的义军收到手中,便几乎有四十余万,足可与秦王一较高下!”
英布闻言双目猛地一亮,恭声道:“将军果然好计策,只是……”
项羽瞥了一眼英布,微微点头道:“没错,眼下先要将大军掌握在自己手中,然后在想办法激发士气,只要这两点做到,大事可成!”
※※※※※※
望着长几上摇曳不定的烛光,张启心情沉重地思忖着刚刚的决定,记得历史上刘邦便是借项羽与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在巨鹿决战,咸阳防守空虚的机会攻入咸阳,宣告大秦覆亡的。而眼下自己手中除了王离围困巨鹿的二十万秦军外,尚有四十万大军驻守函谷关,所以并不担心真如历史上记载的一般。只是眼下局势来看,似乎总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危险萦绕心头无法排遣。
问题究竟来自什么地方呢?张启百思不得其解,忍不住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好在自己手中还有一只奇兵可以依靠,总算将心头的不安抵消了一些。
这时,帐外人影微微一晃,举目望去,却见韩焕小心地立在大帐门口道:“陛下,咸阳的奏章已经全部送到,陛下是否现在批阅?”
张启苦笑一声,点头道:“拿来吧,朕先少批些便是。”
韩焕闻言这才小心地将一个小小的黑段包裹双手捧给张启。张启接过包裹,正要吩咐韩焕退下,只听韩焕小心地道:“陛下,这些奏章……乃是萧何连夜送来的……”
张启闻言微微一怔,没想到萧何竟在这时赶至军中,实在叫人意外,不由担心咸阳有事,急忙向韩焕点头道:“快叫萧何进来!”
话音未落,便觉一阵两风袭来,一个熟悉的身影随即闪入帐中,举目望去,正是阔别数日的萧何!
大概是连续赶路所致,这时的萧何看起来似乎有些疲惫却依旧难以掩饰见到张启是的惊喜。张启不觉微微有些惊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使得萧何长途跋涉赶来军中,而且竟还是这样的兴奋。
按捺下心中的好奇,勉强恢复平静,萧何已经大步来到张启身前,正要大礼参拜,便听张启点头道:“爱卿且平身吧,这样匆匆赶来军中,莫非咸阳有事?”
虽然张启示意萧何不需行礼,萧何却还是恭恭敬敬地行过大礼,这才在张启下首坐下,迫不及待地道:“微臣连夜前来军中,并非朝中有事,而是刚刚得到以为旧友的消息,这才连夜前来。”
张启闻言,以为他说的是刘邦,不由点头笑道:“爱卿所言,大概是刘邦吧。”
萧何闻言举目望了一眼张启,这才摇头道:“微臣与刘邦虽是故交,只是眼下形势不同,微臣自然不会向陛下言及此人。”
张启闻言不由十分吃惊,不知道萧何疾驰百里,究竟是为了谁呢?想到这里,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到了一个著名的成语,登时惊得浑身一震,不会这样巧吧,那人此刻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呢,萧何怎么会知道他?
思忖之间只听萧何难掩兴奋地道:“陛下微臣刚刚得知一位故友现在项羽军中效力,此人胸中之才可抵千军万马,若陛下能得此良将便不愁大乱不平!”
第三卷 怒海狂澜 第四章 奇兵暗藏
张启闻言竭力按捺住狂跳的心脏,向萧何讶然道:“是什么人能使爱卿连夜前来,不顾劳顿向朕举荐呢?”
萧何深深地望了一眼张启,稳了稳纷乱的心绪,这才郑重地道:“微臣向陛下举荐之人此刻尚在项羽军中,虽然默默无闻却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张启瞥了一眼几上摇曳的烛火,微微颔首道:“爱卿所言不知究竟是什么人呢?”
萧何闻言微微拱手道:“陛下,此人姓韩,名信,为淮阴人士,若陛下能得到此人,平定天下将易如反掌。“
张启闻言浑身一震,果然是韩信啊,怎的这些历史人物都出现的如此意外?
看到张启沉默无语,萧何焦急地道:“微臣当日路径淮河以北,曾与此人畅谈一夜,深感其定非常人,因其一心投奔项梁,微臣未曾勉强其留下,近日听说韩信依旧不曾得到项羽重用,又担心乱军之中为陛下所杀,如此人才实在可惜。所以连夜赶来向陛下举荐。只是此人究竟能否为陛下所用,微臣还不敢断言,但是陛下一向慧眼识人,这次便不应将此人才拱手让人。”
张启闻言,心中的感觉当真是古怪绝伦,不由点头苦笑道:“朕眼下尚未与楚军正面相遇,所以想必韩信暂时还算安全,只是韩信若是不知爱卿已经向朕举荐了他,两军相遇殊死搏杀,刀剑无眼。这个,朕很难保证他的安全。”
萧何见张启已经采纳了自己的进言,不由面露喜色地道:“只要陛下传令,大军留意此人行踪便是,微臣已经修书向韩信表明了陛下的爱才之念,想来不久自可前来投奔陛下。”
张启闻言当真是万分惊喜,想到若是果真能将一代名将韩信收到自己囊中,那自己以蒙恬韩信便足可笑傲天下了,哈哈……
可是转念想到韩信与刘邦的关系,不由抬眼望着萧何点头道:“爱卿何不谈谈刘邦此人,朕有心听听爱卿的看法。”
萧何浑身一震,诧异地望了一眼张启,这才小心地道:“萧何与刘邦同为沛县乡邻,所以对此人知之甚详,不知陛下要微臣从何谈起呢?”
张启不动声色地看了一眼萧何,这才缓缓点头道:“卿但讲无妨,眼下我大军两面为敌,若是主攻项羽,朕担心刘邦趁虚而入。所以朕要知道刘邦的为人究竟如何。”
萧何闻言,望着帐内摇曳的烛光,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萧何与刘邦极是熟悉,此人乃是沛县有名的市井无赖,地方官员都要让他三分,如今虽然投身楚王帐下,实力却并不如项羽一般,刘邦、项羽二人不可同日而语,不知陛下为何如此看重刘邦?”
张启闻言心中暗暗惊讶,莫非这时的萧何并非历史上记载的那般,与刘邦并非莫逆之交?越想越糊涂,只好试探性地苦笑道:“爱卿所言似乎并未一吐为快,朕眼下究竟该防范那一方呢?”
萧何闻言双目一亮,看到张启并没有因为自己刚刚的那番话轻视师刘邦的实力,不由大为欣慰,望着张启的目光中渐渐多了一分真挚的钦佩。
这时闻言认真地整理了一下思绪,郑重地望着张启,低低地道:“既然陛下思路如此缜密,微臣便放心了,军中虽然有蒙恬和王贲两位将军,但是微臣听太尉言及王离此人虽然也是一员悍将,但是此人多少有些骄傲自大,陛下还要小心些。”
张启闻言暗暗一惊,王离骄傲自大,自己倒从未听过,这种将领最容易犯低级错误,往往因小而失大。“
向到这里,不由向帐外的韩焕吩咐道:“去传蒙恬将军来见朕,朕有急事。“
韩焕闻言微微已经,忙不迭地小跑着向蒙恬的军帐而去,蒙恬这时因张启在帐内与萧何密谈,心中暗暗吃惊。又因大战在即,军中粮草的调度,以及与王离的联络,都忙的不可开交。这时尚未休息,听到张启宣召,便立刻向被大军围在中心的御帐而来。
甫入帐中,便见萧何一脸担忧地坐在张启下首,似乎遇到了什么要紧的事情。不由暗暗一惊,急忙上前一步道:“陛下,蒙恬见过陛下。”
张启挥了挥手,点头道:“将军先坐下,朕听说将赵军围困在巨鹿的王离为人有些骄傲自大,朕担心他大意轻敌,恐怕会被项羽所趁,不知将军对此人如何看待。”
蒙恬闻言,望了一眼萧何,这才点头道:“陛下王离虽然眼界甚高,但是这打仗的事情却从不马虎,况且项羽兵不过数万,又有宋义掣肘,想来绝不会发生什么闪失。“
萧何闻言,担忧地道:“蒙将军所言极是,但是项羽的确不容轻视。“
蒙恬闻言皱眉道:“此刻若是换将只怕有些来不及了,昨日军中快马便向王离发出了出击的命令,这时,只怕……”
说毕,紧张地向张启望来,正要张口解释,只听张启淡淡地点头道:“既然事情果然无法挽回,王贲留在大营居中策应,刘邦那里亦不能不防,朕与蒙将军一同前往巨鹿接应王离!”
此言一出,在场的蒙恬和萧何同时一惊,萧何一步跪在地上,失声道:“陛下怎能亲临前线,万一……臣怎么再见朝中官员和天下百姓!”
蒙恬闻言吃惊地道:“陛下不知为何要亲临险地,我大秦的军队在六国面前一向所向无敌,万一有个闪失,陛下三思!”
张启知道,自古虽然有皇帝亲征的先例,但是皇帝亲自上战场的事情的确是这时代人很难接受的事情,当然后世很多马上夺天下的皇帝都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对于这两千年前的时代来说当真有些匪夷所思。
不由淡淡一笑,从容地向萧何与蒙恬点头道:“两位爱卿无须担心,朕给你们看样东西,此物威力之大,五百精兵便可破去项羽数万铁骑!”
蒙恬闻言大吃一惊,因有了上次马蹬的事情,这时深知张启的东西必然为世所罕见,当下并不怀疑,骇然道:“陛下一向奇思妙想,不下当年的‘公输般’,令人着实惊叹。只是不知究竟是什么东西,如此厉害?!”
张启闻言,向侍立在帐外的成泰道:“成将军,待两位爱卿去看看朕的奇兵!”
成泰这些日子一直在按照张启所教授的方法秘密训练死士,也已被张启那近乎于挑战人体极限的“魔鬼训练”磨练的宛若脱胎换骨一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少见的彪悍冷厉,将在场的蒙恬看的暗暗吃惊。
听到张启的命令,成泰略一抱拳,便转身当先而去,张启这时脸色一沉,冷冷地点头道:“两位爱卿,此物乃是我大秦军队的绝密武器,若是走露半点风声,朕决不轻饶!”
蒙恬闻言,昂然抱拳道:“陛下放心,蒙恬自然知道!”
萧何这时也被张启这秘密武器深深吸引,急忙肃容道:“若有半点泄露,陛下自可将萧何依律问罪!”
张启闻言,微微一笑,指着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上,看起来毫不起眼的禁卫军营,点头道:“朕亦好久没去了,这次他们随军前来,朕还尚未前去探视,这次正好同去!”
一席话说的蒙恬和萧何暗暗惊心,这禁卫之中何时多了一枝皇帝的奇兵,竟是半点消息都没有泄露出来,不由既惊奇,又暗暗钦服不已。
第三卷 怒海狂澜 第五章 项羽夺权
冬日的正午,太阳懒散地将灰白的光辉洒在干冷的大地上,干枯的树枝和金黄的枯草在寒风动颤抖着担保的身躯,天气分外地寒冷。
楚军的中军大帐内,上将军宋义刚刚结束了一天的巡视,回到帐内,一名随身的亲兵立刻上前准备服侍他脱下厚重的战甲。
他这时大约三十五六岁,浓密的黑发一丝不乱地绾在脑后,头上带着一顶这时代军人十分喜爱的起缝牛皮冠,微微泛黄面庞上,浓密的双眉下,细长的双目中闪烁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和不安,笔挺的鼻子给整张面庞增色不少,薄薄的双唇下,两撇浓密整齐的小胡须微微颤抖着,暴露了主人内心的不安和惶恐。
宋义一边不安地在帐踱步,一边苦苦思索着解决巨鹿之围的良策,想来想去却不得要领,不觉愈加恼火起来。正自郁闷之际,只听帐外忽然传来一阵微微的脚步声,举目望去,却正是副将军项羽。
看到是项羽,宋义下意识地皱了皱眉,不屑地瞥了一眼神色冷厉的项羽,晒然道:“本将军正要商议军情,你不去巡视营寨跑来这里干什么?!”
项羽冷冷一笑,微微抱拳道:“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如此紧急,将军却在这安阳一停就是四十六天,如此严寒天气,我君都是楚人,实在很难适应如此严寒,将军应当尽早渡河,联络巨鹿城内的赵军,里外夹击,定然可以打败秦军。”
宋义冷冷地瞥了一眼项羽,冷哼一声道:“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眼下秦王亲自率领六十万大军,虎视眈眈,本将军手中只有各地诸侯陆续凑及的二十余万散兵,如何是士气正盛的秦军之敌?况且,眼下若能坐视秦赵相争,我们才是有利可图!”
厌恶地扫视了一眼脸色铁青的项羽,冷冷地嘲笑道:“上阵杀敌,宋义比不上你霸王之猛,可是,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便不能相提并论了,这上将军的权责又岂是你能知道的?!哼!”
说毕,向帐内的亲兵命令道:“传我将,若有妄言不服者,一概军法从事!”
那亲兵,答应一声,匆匆而去。
项羽闻言,强忍怒气,沉声道:“现在大军粮草日渐紧张,加上苦雨不断,天气寒冷,士兵饥寒交迫。上将军却按兵不动,只知自己吃喝享乐,如此不顾国家大局,不能体谅士兵,如何当得起上将军这三个字!”
宋义闻言勃然大怒,正要喝令守在帐外的亲兵上前拿下项羽,知他一个目无上司的罪名。却没料到项羽话音未落,身形便猛地一闪,右手长剑顺势而出,一道寒光裹挟着惊人的劲风,直劈面门!
宋义还没有来得及惊呼,项羽手中长剑便已经临身而至!他虽然乃是武将,只是这时事起仓促,促不及防之下,想要闪身退后,却是来不及了。
只好低喝一声,一边拔剑,一边纲要张口向守在帐外的亲兵呼救,只觉项羽的长剑竟如鬼魅一般,猛地一个斜挑,竟从肋下斜刺而出,不偏不倚地正中宋义左胸!
寒光闪过,一阵刺鼻的血腥立刻在帐内弥散开来。项羽回身拔剑,看也不看倒在地上的宋义,冷哼一声,大步上前,一把掀开帘帐。向早已依计守在帐外的英布、蒲义等人冷冷地道:“宋义背叛大王,我奉大王之命,将其处死。哪个可有不服?!”
早已等候多时的英布、蒲义立刻应声道:“我等谨遵将军之命!”
这时中军大帐已经被早已精心准备的项羽亲兵围了一个水泄不通,加上宋义已死,群龙无首。这枝楚军都是当日项梁旧部,早已对宋义心怀不满。这时大军又被困在寒冷的北方长达数月之久,使得习惯了温暖气候的楚军大为不适,加上粮草的短缺,和秦王亲征的压力巨大压力,早已对宋义只顾自己安危,不管将是死活的做法愤愤不平。这时见到宋义被项羽所杀,都大感快慰,真心拥戴。
当下便有数名将领上前道:“将军乃是忠义之后,一心为国,我们决定追随将军,还望将军不弃!”
项羽闻言,冷冷地扫视了一眼帐内宋义的遗体,这才向身边的亲卫吩咐道:“把宋义私帐内的财物,分散给大家,中军帐中专供他一人享用鱼肉等物通通拿出来,专供伤员和病残食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