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仙境-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完,便要挣开逃走。
这要是逃走,她肯定会寻死。
只不过以她的力气,又怎么会刚的过沈石。不仅没有挣的开,反而被沈石一拉,又回到了榻上,跌倒在沈石怀中。
“沈公子,你就让我死吧,我知道你心善,见不得人死在眼前,可是我已经没脸活下去了。”细侯哭泣道,同时不断的挣扎着,想要摆脱沈石。
可是沈石现在的力气今非昔比,妖物都不一定有他力气,如今抱住了这个细侯,哪会被她挣脱掉。
“闭嘴。不要动!”沈石有些生气,他也是男人,她这么在自己怀里乱动,小沈石举旗了。
“公子,你不嫌弃我被马匪抓过?”
细侯感觉到了,脸红,又有些开心。
但是……
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好吧!修炼者阳气旺,没人碰,都免不了一柱擎天,就更不用说这又磨又扭了。
然而,沈石能说实话吗?
“是是,我不介意。你满意了。”而且沈石真的不觉得这有什么。被坏人抓了,她才是受害者吧。
“那公子为什么不要奴……”
不知道是举旗,让她有了信心,还是沈石的不介意,细侯当即身子一颤,竟没有挣扎起来了,只是带着几分啜泣几分期盼有些怔怔的看着沈石,
“你真是疯了。身上有伤,乱来什么。一切等你养好伤再说。”
“你看,伤口又渗血了。”沈石点亮灯,细侯身上的伤又渗出血来。
细侯低头不语。
“十……如果你不介意,还是我来吧。”沈石没有叫十四娘,以免她又觉得自己受了嫌弃。
“嗯。”她点了点头,没有反对。
“对不起,公子。我不是故意的……”
为了不让沈石生气,她赶紧解释。
沈石也明白了她为什么会这样。
她说:“细侯一直知道沈公子是好人。本来自己就是孤单一个人,家中没有亲人,好不容易遇到了良人。像我们这样的人,自己日后便宜了哪个闲汉,还不如先给了公子,可惜公子赢了诗会,又不来了,细侯又遇上了这样的事……”
“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赎身。”沈石想了想说。诗会那天,他确实少给了份解释。
“公子愿意帮细侯赎身。多谢公子,多谢公子。细侯已经存下银两,不用公子出银子。只要公子给个住处,也就知足了。”
第93章 又见名姓
“世上之人,竟然可以死后化怪。”
金华县衙,包拯还在思考马匪的事。马匪头目斩了两断都不死,实在是惊人。
“大人,那人不是最后还是死了吗?大人何必忧心。”公孙策劝道。
“不然。他虽死了,但很难说不再遇上这样的人。到时,本县如何做?”包拯在担心这点。
“大人,这还不简单。”
“简单?”
“是的。大人征辟他也就是了。”
“征辟?啊,不是公孙先生,本官差点儿忘了,本官还有一个侍卫名额。”
历史在这儿拐了一下弯。本来包拯会因为某些难杀,甚至杀不死的存在,细心琢磨,琢磨出了狗、虎、龙三把铡刀。
但是沈石表现出了杀死他们的能力,包拯显然没必要再搞三把刀。
……
另一边。
在一片高大的宫墙之内,御花园中不是花,而是整齐的农田,被分割成方形的小块,种着麦子、小米、稻谷、蚕豆……不下十几种作物,一个中年男子挽着裤脚,手里拿着锄头,正在松土。
他面皮白净,细眉朗目,身形微胖,显然不擅劳作,一垄地都没做完,额头流下了汗水。
站在一旁的一位老太监连忙跑过来,替男子擦着汗,心疼道:“官家,意思一下就成了,可别累着龙体。”
原来这个中年男子就是大宋的至尊,皇帝陛下赵祯,也就是后世熟知的宋仁宗——当然此时赵祯春秋鼎盛,仁宗那是死后的庙号,除了沈石,只怕没人知道。
赵祯笑了笑,“陈伴伴,我干了不到半个时辰,便浑身是汗,想想百姓们,每到秋收,整日整夜,辛勤劳作,忙碌一年,却食不果腹,朕愧对苍生啊!”
大抵王朝初立,帝王都是心挂百姓。帝王像百姓一样劳作,就是避免不知民间疾苦的一种手段。
老太监陈琳陪笑道:“官家,自古民生艰难,莫不如是。我朝如今物阜民丰,百姓日子越来越好过,上上下下都念着官家的好。十口之家,尚且没法顾全,官家富有四海,子民亿兆,便是不眠不休,也照顾不过来啊!”
老太监夸的赵祯心花怒放,大笑:“陈伴伴就会给我宽心丸吃,罢了,就听你的吧。”
放下了手里的锄头,陈琳陪着赵祯,进入了观稼殿休息。观稼殿,男耕女织,春种秋收,身为皇帝要率先垂范,做天下人的表率。
每年春耕秋收,赵祯都要到观稼殿前劳作,干了点农活儿,赵祯比平时多吃了半碗饭,老太监陈琳看在眼里,喜笑颜开。
“官家,下午有梨园的戏班子演戏。”
“哦,哪一段?”赵祯好奇道。
“是《倩女幽魂》。”
赵祯颇有文化修养,论起成就,在宋代的诸位皇帝之中,仅次于创立瘦金体的亡国之君。对于戏曲赵祯也多有涉猎,这几年汴京最热的曲目就是《莺莺传》,才子佳人,人皆爱之,只是最后张生竟然抛弃了崔莺莺,还大骂她是妖孽,祸水……虽然女子勾引男人,与礼法不和,但是女追男,隔层纱,张生如此无情无义,也难免令人心生厌恶。只见礼法之恶,没了艺术回转。
倒是由沈石说出,公孙策笔录,包拯文言化的《倩女幽魂》一呈上来,便抓住了赵祯的心。
不管是《人鬼情未了》,还是后世的大船。这男不负女,女不负男,才是真正的人间大道。
赵祯喜欢,陈琳当然要尽快把它戏曲化,这本就是他的工作。
“好,好!这倩女幽魂,复刻前朝旧事,洞察世事,明晓人情百态……”
戏曲还原了《倩女幽魂》的细节,比如宁采臣可以砸开石头的馒头,让赵祯大生感慨。
“谁说不是。官家治下,风调雨顺,百姓安居。比起前朝已是不同光景,人间盛世……”老太监吹嘘着。
这是任何朝代都免不了的。
“唉!陈伴伴,何须再夸朕。要不是下面能臣干吏,发现了辽人,说不定便重演西夏之事。”
赵祯也想天下太平,但是大宋的天下从来就太平不起来。不是造反,便是外敌入侵。
包拯与郭北县上奏的辽人宫分军,赵祯知道,但他却只能装作不知。不然怎么办?西夏人刚刚退走,大军监视西夏,一时间哪儿调的回来。
想到这,看戏的兴致,赵祯很快便没有了,回到御书房处理政务。
只不过西夏刚走,大宋北路被糟蹋的不轻,各处请灾安民的折子不少,看的赵祯火辣辣的打脸。刚刚才说了前朝民不聊生,一转身,自家也好不了多少。
直到包拯的折子让赵祯眼前一亮。
“沈石虽然尚在少年,乃是将门之后,然则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方中童生头名,又斩辽军千骑,居功厥伟……”
这份奏折早呈上来,只不过赵祯专心西夏,无暇他顾,现在才看到。
当然,这不是说赵祯怠政,只不过一开始他看的是郭北县的奏折。知道辽人来打草谷,可他却无力抗争,只能不看了。
而郭北县不像是包拯,为自己请功都来不及,哪儿会多说沈石,只说是沈副尉率军力战,一笔带过。
看了包拯的奏折,他才知道里面的大功臣竟然是金华将门之后沈石。
而这个名字,赵祯也不是第一次看到了。他立即问陈琳道:“陈伴伴,你说这个沈石是不是献上大器的沈石?那人不是将门之后吗?”
陈琳也是一愣。当年刘太后独揽大权,刚刚登基的赵祯形同傀儡,陈琳不离不弃,照顾了赵祯几十年,君臣两个更是像朋友。正所谓国难思良将,沈石很明显是个良将,这是喜事。陈琳也为赵祯高兴。
但是这沈石到底是不是那个沈石,陈琳可不敢保证。将门的事,他不是那么清楚。
“官家,老奴以为包拯不是说谎的人,可以即刻派人去询问。”
“嗯,朕也是这个意思,假如真是同一个人,朕一定要好好赏赐。”
这事很简单,派人问过国舅,便可以证明了。而国舅府并不远。
第94章 一只小蝴蝶
“官家,果然是同一个人,老奴要恭喜官家了,天降奇才,实乃大宋之兴啊!”
其实不用陈琳说,赵祯就惊喜不已。
将门之人烧器,他开心。学文,他也开心,因为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治国方略。但是在国难时,将门如果出力,他就更开心了。就像是天波府杨家,不打仗,赵祯一点儿也想不起人家。一打仗,便想起来。
沈石也是差不多。过去只知烧器,至于将门本职,他并不太在乎。现在西夏走了,辽人来了,他就想起了将门。
“陈伴伴,传朕的旨意,赐沈石文学,白银一百两,玉如意一双,召其进京,朕要看看他。”
可不要小看这个文学。文学是职官,可以讲文,上奏民间乐府,同时皇帝也可以问事。
当然,赵祯没有升沈石的武职,而是给了文学,确实少见。不过赵祯先前装着不知道辽人的事,这时候他自然不可以因此封赏沈石。不说激怒辽人,单是他这皇帝的脸,就不好看。正好看过沈石的话本,也就以此封官,倒也说的过去。
只不过这是正式的职官,是差遣,是要经过相国用印,走正式公文,所以陛下赐官沈石,给了从九品的文学,自然要恭喜了。
恭喜谁?当然是现在在京八品职官秘书郎沈仁富。
这沈仁富与浙江沈家是有关系的。当年沈家离开东京,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离开东京繁华地。沈仁富便是这样的一支。
以说本家有人出头,皇帝要召见,沈仁富当然很开心,沽了酒,回家告诉娘俩这开心事。
他妻子陪着他高兴:“未来亲家家道中落,想不到本家复起。”
京官难,东京居更是大不易。如果不是沈仁富与富商结亲,就沈仁富的官职官俸,可养不了他一家子。只不过他这亲家刚刚生意失败,家产被人骗了个精光。一家人正烦恼,却没想到本家竟然复起,简在帝心。
倒是他们十三岁的女儿沈月娇不屑道:“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从九品的差事。”
“呵呵,可别觉得官小,就是那头名状元初次授官,也仅仅是从八品的宣义郎。而他不过是童生,便得了这差遣,可以说是简在帝心,可喜可贺!可喜可贺啊!”沈仁富抚须笑道。
沈月娇不服气道:“爹爹放心。待我长大,我的夫君一定要是三品大员!”
小女孩为父母涨脸,当父母的自然不会不乐意,无不开怀大笑。大笑之余,他们没一个人想起他们的未来亲家。
连沈仁富这样的小官都知道了,就更不用说汝王府了。
知道皇帝要见沈石,赵宗咏立即改变了策略。
“命楼船起航,小王亲至金华宴请地方官员。”
“可是,王爷,赵将军他们……”赵学不明白赵宗咏为什么朝令夕改,他已经联系上王府的私军马匪,让他们尽快动手。
“让他们停下。皇帝召见,本王不想传进陛下耳中。”赵宗咏说。
汝南王府的夺位之举与正规夺位不同,他们玩的是似忠实奸。
历史上,他们是成功的。宋仁宗在位久无子,觉得赵允让第十三子赵宗实忠厚老实,为皇子,改名赵曙。仁宗崩,皇子赵曙即位,是为宋英宗。
可以说是演戏最成功的了,演了一辈子,所以赵宗咏才会在这个时候停手。
当然,这也是这个时代信息传播太慢。金华县干了什么,他们在宁江很难知道。就是听说了金华剿匪,但是大宋每年造反的都那么多,山野之中的强人就更不用说了。什么二龙山、二虎山、梁山……哪个山头没有强人。
大宋为此甚至颁布有野人捕捉法,便知道其盛行。不亲自见过,哪个敢说包拯剿灭的就是自己人。而且汝南王府极重军将。赵允让长子宗懿为宿州团练使,次子赵宗朴为陇州防御使,赵宗谊官至昭化军节度使,赵宗晖,以淮康军节度使袭濮国公。赵宗晟武安军节度使,赵宗愈镇安节度使,赵宗绰河阳三城节度使,赵宗楚武胜军节度使,赵宗祐清海军节度使,赵宗汉彰德军节度使。
在历史上甚至发生过有人攻打皇宫,无人救援,曹皇后只能以宫女、太监保护宋仁宗的事。
由此可知,掌有兵权的汝南王府又怎么会怕小小的金华县剿匪。就算金华想剿,他们又拿什么来剿骑兵。
对骑兵的信心,是汝南王府上下的公论,不然他们也不会一心收集战马了。
只不过由于赵祯的一纸圣旨之下,沈石有了面圣的机会,赵宗咏不得不放弃冒险,万一惊动了赵祯,又对军权有了兴趣,绝对是得不偿失。
赵学见小王爷不愿意强抢,他自然不会不答应。老实说,他一点儿都不想跟沈石交手。只不过他万万没料到,就因为他对沈石武力的描述,赵宗咏的私军直接动了手,灭亡在沈石的手中。
也就是说,未来的余杭郡王府手下大将还没上任,便死了。按照他本身的人生轨迹,他应该是代掌淮海军的。
换句话说,正因为他拥有这样的命运与使命,所以阎王才不收他的灵魂,他才可以化僵。
包拯没有入地府承神职,地府一切按照《生死簿》与天地气运功德运行。死期不到不收。气运功德,该加寿的加寿,还阳的还阳。地府的运行就这么的“公正”与“呆板”。
如果发生了意外,比如沈石这穿越者干掉了本不应该死的,地府也不管。因为第一,穿越,这是时空法则,地府中没这样的大能。
第二,除了穿越之外,天地间本就有各种各样的意外。世人叫奇迹,练气士与妖魔鬼怪叫“一线生机”。
不要说不知道沈石是“穿越”的,就是知道,“一线生机”之下,他们也不会做什么。
第三,也就是最重要的,末法时代。灵气不断消散,仙神早离此界,去了更好修炼的世界。就是地府尊者分身也在积极寻找替代品,收回分身。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巴不得有奇迹,有练气士出现。至于沈石打杀了什么人,自有天道运转,他们是不可能,也不会花费大气力处理的。
聊斋的世界已经是“一线生机”,最后的仙神。身为顺天应道的仙人,又怎么逆天行事。
这是最差的时代,却也是穿越者最好的时代。小小池塘,看哪个超脱。
第95章 江城与王道陵
赵宗咏再度发出派帖,这一次他打算直接以王府的名义,以势压人。
当然,这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容易暴露王府的野心,然而他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可是派帖已经发出去,情报才返还回来。
“什么?他们被剿了。怎么可能,是什么人动的手?”
“回小王爷,动手的是沈家。”
与郭北县说的不清不楚不同,包拯对沈石的功劳,没有隐瞒。如果包拯也学郭北县,他们现在都不一定知道他们的人马完了。
“沈家?怎么可能?不过两个人,他们是怎么对付的了过百骑兵?他们不会跑吗?”
太惊人了!沈家现在还有多少男丁,不是什么秘密。赵宗咏一点儿也不信他们会被杀。
“回小王爷,沈家已经重组部曲。”手下人小心提醒赵宗咏。
赵宗咏的脸扭曲着,他不知道沈家的现状吗?他知道。他就是知道,并按常规计算,所以才让自己的私军动手。打的便是沈家部曲未成形的时间差。可是就这样还输了,沈家的练兵之术如此惊人?
哪怕他不愿意承认,面对事实也不成了。
损失私军,他心痛,但是现在的问题是他请柬已经发了,准备以势压人了。这时候你告诉我沈家军力惊人?
你就不能早来一会儿?这让我怎么办?
赵宗咏既想要马,又不想硬刚沈家,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报……王爷,三位仙师到了。”这时候,门子来报自家的修士到了。
汝南王府常年养着大批的奇人,这三位便是其中之三。
“快,快快有请。”
赵宗咏让三人进府,来的三人是一对父女与一位道士。
父女二人姓江,父亲叫江镖头,女儿叫江城。来的道士身着桔黄道袍,手持扶尘,身后带着两个道童,自称王道陵。
看到他们到来,赵宗咏分外江兴。江氏父女可打百人,王道陵的一身道术更是不凡。
“小王爷,王爷派我三人来此,受小王爷差遣。”
“好,好!我正要势压沈家。你们到来,可是解了我心头之患。”赵宗咏开心道。
“王爷,哪个沈家?”江镖头问道。
赵宗咏令人说了沈家的情况。
“呵呵,原来不过是个军将而已。”一听只是将门,江镖头放心道。
“你打的赢他?”赵宗咏问道。
江镖头没有回答,而是徐徐道:“不知道小王爷对真元罡劲知道多少。”
“真元罡劲?”赵宗咏皱了皱眉,思索道:“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倒是旁边的赵学猛地身躯一震道:“您的意思是,他们拥有真元罡劲?”
江镖头点点头,看了眼他道:“将门一直有真元罡劲传承,过去的军将部曲也大多是这样的人,这才能突营而不败。”
“赵学你知道?”赵宗咏惊讶的看着手下。
赵学苦笑道:“小王爷,先祖早年是守藏室之官,属下儿时早去那玩,听多了百骑穿营的名将故事。属下一直以为说一个名将战无不胜绝对是赞美之词,却不敢承认是事实,相信胜败才是兵家常事。”
“你看到的不错,上面可以破万骑,穿敌营,一骑当千者,无一不是真元罡劲拥有者。”江手额首道:“这样的人物历百战而不伤,绝对不是简单的人物。再进一步,那便真正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天下之大也大可去得。”
江镖头一时说的兴起,赵宗咏仿佛在听神话一般,不信道:“真有江师傅说的这么夸张?要有这么厉害的人,我大宋还养什么军队,直接派他们出征不就行了?”
“呵呵。”江镖头傲然一笑。
他伸出一只手在桌子上轻轻一按,等他将手收回来时,顿时整个大厅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只见桌子上赫然留下了一个浅浅的掌印,有半寸深左右,掌纹纤细毕露。
“这……这……就是真元罡劲?”赵宗咏双眼瞪大,不可置信。
赵学心中冷汗直冒:“这样一只手要是按在我身上,岂不是得按出个血窟窿来?”
作为跟沈石交过手的人,他更是后怕的厉害,没有惹火沈石,被按上一掌。
王道陵在旁边看着,微微摇头。
心想:人族修士衰退的厉害,这样的修为就拿出来炫耀了?他这真元太弱了,凝练太散,比真正修仙者的真元弱化无数倍。这种程度真元,不要说施展法术,连一张符都画不出来。他体内运行的法门也只有简单的几条线路。
更别说修仙者随着修为增进,还可以施展各种法术、神通、法宝,甚至驾驭天地之力。
如果人族修士就这点儿本事,那我王道陵可就一点儿也不怕了。
此时赵宗咏已经惊为天人,连道:“原来江仙师也是位真元罡劲江镖头啊,有江仙师在,看他们还敢嚣张不。”
想了一下,他又迟疑道:“只不过不知他们有多少仙师这样修为的人在。”
“哈哈,小王爷无须多虑。真元罡劲是武者不传之秘,就是传下。习武者想修习真元罡劲,实际上也是比考状元都难的事。”
“好,好!”听了江镖头的介绍,赵宗咏异常开心道,“江仙师放心,以江仙师的本事,此事过后小王一定向朝廷保举仙师。此时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想来以皇上的性格,肯定会重用仙师。”
这时江镖头才露出满意的笑容。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王府再好,他们父女也仅仅是个门客罢了。可一旦被皇帝看中,那才是真正的飞黄腾达。
王道陵冷眼旁观。
与货与帝王家的江镖头不同,他更看中的是气运。就汝南王府的气运……
好吧!他骗谁呢?就王道陵的性子,他又怎么会不羡慕嫉妒恨,但是他出身名门,修炼的是正宗人教功法,这矜持,他还是要的。哪怕他恨不能教江镖头父女做人,但他却不能,只能是云淡风轻,一派高人的气象。
当然,装的就是装的。说是为给他们接风洗尘,但是接下来这顿饭,江镖头就是全场的焦点,无论是赵宗咏还是赵学,甚至是赵宗咏叫来的姑娘们都恨不得贴在江镖头身上。
可以说江镖头那一手是真的把他们惊住了,让他们大开眼界。弄的王道陵恨不能取而代之。
第96章 功法同道不同
这顿饭吃的王道陵这货,肚子都快气炸了。
“师父,小王爷这么重视他们,根本不把师父放在眼里。”
偏偏两个道童回来后,还哪壶不开提哪壶,更是火上浇油。
“哼!不过是炼体的皮毛,就敢自称仙师。如果是一千年前,他们连仙门都用不了。”王道陵说。
“师父是仙门弟子?”另一个道童又放了把火。
“那是当然,为师乃是人教弟子。一身正统玄门仙术,守正辟邪,大道可期。”王道陵吹起牛来,也是面不红心不跳。
认真说来,王道陵根本不是什么人教弟子。只不过是他偶得人教功法。前二百年,他藏着掖着,唯恐丢经的人找上门来。二百年过去了,没有人找他还经,他也就渐渐胆大起来。再加上它是上古异兽金蜍血脉,天生便知道人教的名头。五百年修炼,化身为人,也就自称是人教弟子,同样没人找它麻烦,他也就愈发的放心大胆起来。
“可是师父,你老是说人教。为什么我们从未听过人教的名头。”左手道童又道。
“人教乃上古名门,圣人道统。圣人又怎么会在人间打转。他们当然是在仙界了。”王道陵自信满满道,就好像他真的见过似的。
“可是师父,师伯们在仙界风光,师父在人间……是不是丢师门的脸面!”
暴击!真的是暴击。
王道陵辛苦修道是为了什么?为此他一个妖不惜斩妖除魔,又是为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风光了。
王道陵为了修习人教功法,他是没少学人。甚至某些方面,比如贪财好色,他比人还像人。
“哼!一个凡人想抢我的功劳。看为师这就做法,炼纸发鬼,吓唬那个凡人,夺了姓江的功劳!”
王道陵毕竟是玄门正宗,哪怕是抢功,也没有杀人的念头。只想吓唬倒沈石,让沈石主动投降。夺了江镖头他们的功劳。
只不过大家都是人教功法,炼纸化鬼,沈石又遇过一次,所以鬼纸人一进府,沈石便发现了。不仅沈石发现了,十四娘也发现。
“公子。”十四娘提醒沈石。
沈石问她:“是那边吗?”说着指了指兰若寺。
十四娘摇了摇头道:“我不知,是不是八姐。”
她没办法肯定。炼纸化鬼的法术,她们姐妹几个都会。她不敢保证这是不是八娘吓人的新花样。她的八姐没少吓唬公子,用鬼吓唬人,倒也不是不可能。
由于本就是同门法术,一时间难以分辨,那两只“鬼”却已经开“唬”了。
一只青色恶鬼说:“他还在指。瞎指什么呀。他又看不见我等。”
“看的见才好呢。说明他身有灵性,吃着才香。”另一只红色邪鬼说。
“哪还等什么,我们现在就吃了这书生,还是老规矩,你吃脑袋,我吃脚,一人一半。”
两只恶鬼当着沈石的面互相商量着,讨论着如何将沈石生吞活剥,一点也都不避讳。真是越听越像是“某人”的恶作剧。
“你们两个小东西,跑到我家商量着怎么吃我,这样真的好么?是不是有点太不把我沈某人放在眼中了,好歹我也是练气之人。”沈石并没有看它们,而是双目寻找八娘。相信这如果是八娘的恶作剧,她应该会藏身什么地方,偷偷看乐子。
双眼开,望气。
“哎呀,被这个书生听见了,那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当然是吃了他了,难不成还和他客气不成。”
“好,现在就吃了它。”
两只厉鬼说着便怪笑一声,双脚离地,飞在了半空之中向着沈石扑了过去,张牙舞爪的摆出一副想要把沈石吃了的意思。
“我就站在这里,让你吃,后退一步算我输。”沈石笑道。
在他双眼,根本就没有两只恶鬼,所谓的鬼不过是额上的符纸演化而来,身体是灵气化形。而且这一红一青的,怎么那么像某阴阳师的青邪鬼与赤邪鬼。沈石不知道和国的青邪鬼与赤邪鬼是不是就长这个样子,但是他真的忍不住就想起了赤邪鬼拍屁股的经典动作。甚至有一种,它随时会拍屁股的感觉。
换句话说。恶鬼长这样,沈石不仅没有害怕的感觉,反而想笑。
“公子,快,快走,奴给公子挡着,要吃也先吃了我。”
沈石觉得这两只鬼不恐怖,反而想笑,但是这儿不仅仅有沈石在,这儿还有十四娘,以及留在沈家养伤的细侯。细侯看见到那两只恶鬼扑来,吓的脸色发白,却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不仅没逃,反而从屋子里冲了出来,拦在了这两只恶鬼的面前。
她竟想要用自己的身躯挡住这两只吃人的恶鬼。
沈石愣了一下,顿时心中被触动了,哪怕鬼是假的,这份人情却是真的。当即温柔一笑,伸手将细侯拉入怀中。
“你这蠢女人,在做什么呢,这里哪有什么厉鬼,不过是一些上不了台面的障眼戏法而已,不过是我疏忽了,忘了应该提醒你了,毕竟你和我们不一样,看不破道术幻象,害的你白白担惊受怕一回。”
自己觉得亲切、好笑,却忘了这时代的人跟他不一样,不觉有些不好意思。
想了一下,他便伸手向二鬼虚空一抓,直接抓向它们的灵气。
沈石的真气与二鬼的灵气一碰,闪过两道金光,巨大臃肿的鬼体瞬间消失不见,两张符飘落下来,直接被沈石抓在手中。只见它们上面全书着五俩,大宋库制。
“公子,这是交子?”十四娘惊呼。
“这确实是交子。”沈石看了一下,问道,“十四娘,你八姐喜欢用银票施法?”
“不!八姐虽然可以使用香火愿力,但是银票上是金银财力,虽为愿力,却是财神司职,八姐也施不了法。”十四娘说。
“我想也是。你的姐妹中,有人司财神吗?”沈石又问。
“回公子,没有。财神不是龙王,我们是万万不敢冒充的。”十四娘想了一下,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