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聊斋仙境-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不,官家,臣不敢。”曹侑连忙摆手拒绝。
“哈哈,国舅今日倒是好生客气。放心好了,一个窖场,自家的东西,朕还是给的起好。”
赵祯哈哈大笑,他非常了解自己这大舅哥。这人不喜权势,从不结党营私,唯一的缺点便是喜欢钱财了。
别的人家,这也许是缺点,可是在皇家,这绝对是好事。
相反,如果曹侑连这点缺点都没有,他姐姐想当皇后,就比较难了。
“可是官家,那处窖场并不是自家的东西。”曹侑解释说。
“咦?不是。你是说这是民窖烧出来的。了不起!”
赵祯表现的有些吃惊,看到这么大的器,他问都没有问,便认定了出自官窖。不是民窖烧不出大器,而是民窖没有必要烧大器。
“烧这个大器的是哪家?”
知道马桶不是出自官窖,赵祯的皇帝思维立即上线了。他在思考到底是谁在打他皇位的主意。
得位不正的赵家人,“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也就只有清风乱翻书的我大青可以与之一比。
“官家。这瓷器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烧的。它是修道之人取五行之土,和八方风水……”
曹侑正等着赵祯问,他不问,曹侑怎么好吹牛。
当然,这些牛本身是沈石先吹的,现在他只是复述罢了。
“这是道人所制。”
赵祯一听是道士制的,“总有刁民想害朕”的被害妄想症便减轻了不少。
“你肯定?别是被人骗了。”赵祯唯一担心的是曹侑被人骗了。
“陛下,臣可以保证,他是真正的道人,绝非骗子。”
曹侑自从听了沈石的忽悠,不,是讲小说。他已经是由路人转粉。如果不是怀疑的人是皇帝,他是肯定会让赵祯知道什么叫做小说粉丝的恐惧。
“哦,你这么肯定?说来听听。”赵祯感兴趣道。
“是,陛下。这道人知道许多神仙中事,就如这封神榜……”
……
身为一名小说迷,曹侑不仅是粉丝,还是一位愿意与他人分享的粉丝。讲起封神榜来,那是滔滔不绝。
而赵祯在听了封神榜之后,也很快入了迷。
不知不觉,天已上了黑影。
……
“官家还没来吗?”
看天色已黑,赵祯还没来,曹皇后问道。
“回娘娘,皇上一直在与国舅爷聊天,并没有过来。”宫人回报。
“本宫这弟弟最是让人不省心。本宫去看看。”
一听弟弟进宫,还拖了皇帝这么久,曹皇后坐不住了。身为姐弟,她是知道自己弟弟爱财的品性。如果弟弟又堵着皇帝要这要那,她非好好教训这个兄弟不可。想她入宫以来,谦谨节俭。亲自带领宫嫔们在苑内种植谷物,采桑养蚕。
可却偏偏有一个爱财的兄弟。
曹皇后气势汹汹直奔御书房。到了书房外,她收敛性子,请求觐见,进了书房,却发现弟弟没有讨要财物,却是说着什么书。
“陛下,你们在说什么。天色这么晚了,也不用餐?”
“皇后,你来好正好。国舅发现了一个通晓神仙事的奇人。”赵祯很开心道。
“奇人?什么奇人?”曹皇后问道。
“真是奇人。皇后一听就明白了。”赵祯没有时间解释,他还等着听书呢。
“是,陛下。”皇帝都这么说了,曹皇后自然不会反对皇帝。
只不过一本封神榜,曹侑也没有听完,便急急忙忙上京送马桶了,讲到哪咤三太子,便没了。
“国舅,怎么不讲了?”赵祯催更。
“陛下,我也就只听到这里。”曹侑解释道。
“你……”听到最精彩,你却断更了,你信不信我给你寄刀片。
被吊了胃口,赵祯当然不乐意。曹侑赶紧向姐姐求救,他可不想拍马屁拍马腿上。
曹皇后收到自己兄弟的求救信号,立即道:“官家。照我来听,不过是说书人编排的故事罢了,何必当真?”
曹侑眼直了,就差直接说:我的亲姐,你不帮忙也不要拆台啊!你说“编排”,你是想让你亲弟弟欺君不成。
“皇后,这可不是编排的。不信你来看。”
曹侑不乐意,赵祯更不乐意,直接带了曹皇家去看那马桶。
赵家人得位不正之后有两大国策,一、优待文人。他们知道,文人一张嘴的厉害,所以优待文人。
但是可惜的是文人只代表了宣传上的优势,赵家人还需要法理上的优势……君权天授。而这后一点就需要道士配合了。
现在,有一得道之士为我送来了炼器的马桶。这是什么?这是上天对我赵祯的认可。他又怎么会允许别人说他是假的,皇后也不行。
“这瓷却是上好。不过他怎么会送马桶。”见了奶白瓷,上有琉光,曹皇后依然怀疑,却不是那么肯定了。
“姐姐,你有所不知。这修道不仅仅有内丹、外丹,他们还有驭兽、飞剑、炼器……”曹侑开口解释,把什么是修真,又有什么分类,一五一十全都说了出来。
第41章 兰若赏花会
“嘶……仙人,这才是真正的仙人!”赵祯听了不无感慨道。
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并不是严谨,没有破绽的编造。这世界最强大的忽悠是自己想被忽悠。
赵家人便是。本身便得位不正,自家还一直都有堂兄弟间抢位子,排排坐的恶习。不要说沈石的仙侠体系是后世千锤百炼的,哪怕是假上一些,他也是愿意相信的。
“国舅,此人可不可以请入京中。”遇上这样的人,赵祯首先就想请过来。
“这……”曹侑为难了,曹侑不太了解沈石会不会来,毕竟他与沈石只是泛泛之交。
“也对,神仙中人哪儿会这么容易上京。”曹侑不回答,赵祯自己就给了自己一个解释。
“啊!对了,陛下。他家是将门,他家人很希望他可以中举,陛下可以从这入手。”曹侑把他知道的沈石情况介绍着。
“将门?哪个将门?”赵祯急急问道。
“姓沈,家在金华。”
“金华沈,来人,把将门存档拿来。”赵祯立即派人去取将门的档案。
老赵家对将门的担心可见一斑。
将门一直是老赵家非常关注的群体,包括家中生了几个孩子,是干什么的,家中有没有养马……等等。事无巨细,都有着详细的记载。
同样,沈石的名字也记录在册,但是也就是沈石姓什么叫什么,多大之外,就没有更多记载了。毕竟到了赵祯,已经是宋朝第四任皇帝,而沈家却已经破落。
沈家最荣耀的时候,也就是陪着赵匡义北征。
而赵匡义,呵呵……打仗就是一陀屎。打几场输几场的货。老沈家跟了这样的皇帝,想也知道风光不起来。
其实只看沈家定居金华,不是开封,就知道他家的不出彩。
“可是他?”找到沈石的名字,赵祯问道。
“回陛下,是他。”看到沈石的名字,曹侑点头。
“嘶……如此年轻?”
“回陛下,仙门中人是有接引、升仙门的。”曹侑小声提醒。
“嗯。”赵祯点了点头,但心中还是有点儿可惜沈石不是鹤发童颜。
“既然是将门中人,嗯,就赏他个仁勇校尉吧。”人太年轻,赵祯想了想,还是赏了沈石,万一他是真的呢?虽然他那么年轻。
“进献大器,赏一下也是应该,陛下圣明。”
曹侑与曹皇后并没有反对,毕竟这是宋朝,不是汉朝,校尉不值钱。
宋初沿五代旧制,有官、职、差遣三种职衔。官,也称正官,指三省六部及寺监等的各种官称,如仆射、尚书、郎中、中书舍人等,元丰五年官制改革以前,只作为官员定官位和俸禄高低的官称,称为寄禄官。改制以后,改为相应的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及各种大夫、郎,以定官位、俸禄,称为“阶官”,宋人后亦常称改制前的寄禄官为阶官。
职,也称职名,指馆、阁、殿的学士、直学士、待制、修撰、直阁等,在馆阁中实际任职的称为馆职。其他朝廷和地方官员所带的修撰、直阁等较低的“职”,称为贴职,除宋初外并不实任其职,只作为文官的荣誉衔。“差遣”有时也称“职”,但大多数“职”专指职名、贴职。
差遣是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也称“职事官”,“官”(寄禄官)有时也称“职事官”,但多数“职事官’是指“差遣”。“差遣”本身无品级,以“官(寄禄官)”定品。除同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使副使、翰林学士等外,“差遣”职务名称前通常都带有“判、知、同、提举、提点、管勾(干)”等字,如判尚书省事、知府等。
仁勇校尉不过是个九品官名,没有职,也没有差遣,其本质上大体就是后世的“某某同志工作认真,特颁发奖状奖励”,这样的性质。
只不过一个马桶,就这么混进了体制中,沈石事后也不知道会不会开森。
另一边,金福寺举办的“赏花会”终于定下来了。
“这次的赏花会开的不仅很大。而且细侯也会参加。细侯对你可是青睐有加,你可不要辜负了人家。”
孔雪笠一边报信,一边乱弹鸳鸯谱道。
细侯的字不少人都认识,所以沈石当日的诗一传出来,许多人也就知道了细侯赠诗的行为。
女人对男人好,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是个不错的话题。
“你胡说八道什么。赏花会在哪举行。”沈石先斥责他胡说八道,接着便小声问道。
“切,还不是要去!”
孔雪笠对旁边的公孙策打了个眼色,露出男人都懂的银笑。
“这当然要去了。你可知道自从上次诗会后,沈贤弟的名气可是大了不少。”公孙策却一点儿也没有附和他,反而一本正经地说上次沈石很出彩,连带着也有了些名气。
自从公孙策中了之后,他是越发的一本正经了。
“到底在哪儿举行?”沈石又问道,“你们要是不说,我可要去忙了。”
“呵呵,还是贤弟,看他急的。”孔雪笠在说之前,还是逗了沈石一下后才说,“告诉你好了,在兰若寺。”
“什么?兰若寺?”
不知道还好,一听到是“兰若寺”,沈石腾的一下,条件反射站了起来。
“贤弟,你这是怎么了?历年不都是在兰若寺吗?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孔雪笠不解。
兰若寺?这本身就很奇怪好吗!
在沈石的询问下,那个兰若寺,它不仅不闹鬼,寺里面也没什么树妖姥姥,里面的和尚信众比鬼都多,是名负其实的唐建名刹。
“那真的不是荒寺?里面没有一个叫燕赤霞的剑客?”
沈石眨着双眼,说出了《倩女幽魂》的剧情,就是他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希望有这么个地方,还是希望没有。
“贤弟的的故事倒是有趣。不过贤弟应当少看些志怪故事,多读圣贤书才是正理。”
兰若寺不仅不是那个兰若寺了,沈石身边的好朋友更是劝他少看一些志怪小说。一本正经地说着:子不语怪力乱神……
沈石:“……”
第42章 野生星主
不是那个兰若寺也好。
对兰若寺,沈石没有任何的执念,不是也就算了。
但是他不说了,公孙策他们却又忍不住了,因为……太好听了。
聊斋成书于清朝,这书一出,当时便轰动了。无他,精彩。
纪晓岚都说:“留仙之才,余诚莫逮其万一。”
“公孙兄不是不爱听吗?”
“路上枯燥,说来解闷也是好的。”
读书人就是不诚实,明明想听的要死,却偏偏装着很清高,不屑一听的样子。
沈石早就注意到了仙侠志怪故事在这时代的热门。不管是曹侑,还是公孙策他们,全都爰听,这大概便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皇帝都爱,他们自然也免不了俗。
拗不过他们,沈石从头讲起了《倩女幽魂》的故事,有名,有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
只听名字,《倩女幽魂》,就知道这是当年的港湾经典的倩女幽魂三部曲了。
至于蒲大师的原文。抱歉!没看过。
“好!好啊!议论醇正,准情酌理,毫无可驳。如名儒讲学,如老僧谈禅,如乡曲长者读诵劝世文,观之实有益于身心,警戒顽愚。至说到忠孝节义,令人雪涕,令人猛醒,更为有关世教之书。”
只是听,公孙策与孔雪笠他们还是觉得很不过瘾,他竟直接拿出纸笔,书写了下来。甚至还边写边点评。
听的沈石一愣一愣的。
忠孝节义……
我读书少,你可别骗人。燕赤霞辞官不做,金华县的大贪官……请问忠在哪儿?
那《倩女幽魂》我可是看过电影版的,除了女明星的大白腿外,为啥“忠孝节义”,我一点印象也没有。
“唉!唯一不好的便是贤弟从头到尾全是白话,半分文采也无。真真是可惜了这篇上好佳文……”
沈石听的是一脑门的黑,心说:你还会不会聊天了?我有句话,MMP,不知当讲不当讲?话不投机半句多。
跟一个不断鄙视自己文采,大秀优越感的家伙,沈石没有用拳头招呼,已经是他修身养性后的结果了。而且你不过也是童生吧?
为什么人的变化可以这么大捏?
“这个混蛋!绝对是倩女幽魂中那个贪官的贼师爷!”
沈石施展着自家的大诅咒术。
金华县,倩女幽魂,他还嫌这嫌那的师爷作派。也难怪沈石这么诅咒他了。
只不过大诅咒之术,不是那么好修炼的。
修炼姿势不正确,诅咒术瞬间变幸运术。
“这位兄台请了。”
沈石他们聊天打屁,声音不免大了一些,就引来了一位脸如黑叔叔,头带月牙的大名人……包拯。
当然了,如果这宋朝还有第二个人长成这个德性,那当沈石没说。
但是,他们这边正在凉亭中打屁聊天,说鬼故事,一抬头……哇呜,看到一张脸如黑炭,头戴月牙的这么张脸,惊不惊?悚不悚?
告诉你,这也就是宋朝。如果是宋之后,绝对会问一句,自己是不是挂了,是不是到了阎王殿。
“这位兄台,对不住,吓到你了。”见沈石一脸惊,包黑子道歉道。
“没,没什么。”沈石随口说着,心里头可敲起了鼓,包拯,竟然是包黑子!他不是开封府尹吗,怎么跑金华来了?
沈石满心惊骇,却不知道这可是他造成的蝴蝶效应,虽然曹侑便献上了祥瑞马桶,讲了沈石的故事,但是赵家人哪怕再需要大义名分,也不可能什么人说自己是修仙之人,皇帝就信的。皇帝总是要派人调查一番的。
而这个时候,半年之前,刚刚出使大辽回来,屁股还没有坐热的包拯便领了这份工作……知事金华县。
开眼……
沈石双眼一动,精光出现,字幕出现:铁面无私,大名鼎鼎,头上顶着月牙,白天管阳间,夜里断阴间……
而他头上的月牙在沈石眼中也是月华非凡,有星宿之光,根本就是星主转世。
到了现在,沈石哪儿还不明白公孙策是谁?
好基友,一辈子!而包黑子身边的四个汉子,不用问,张龙赵虎王朝马汉没的跑了。
沈石不久前才见到一个野生神仙曹侑,现在连转世星主都出现了。
这个世界到底胀么了?前有老包星主,后有宋江星主。莫非上天偏爱黑炭头?
沈石不由思考非酋与欧皇的颠倒,而公孙策……好基友,一见面便是基情四射。星主一到,他身上的佐星位也大放光芒,相谈甚欢。
什么叫好基友,一辈子,他们两个便是了。
一见面,那个热情。沈石相信,如果不是他在场,两人绝对会乐意现场展示抵足而眠。
“好!好故事!虽亦如同类之书,不外记神仙狐鬼精魅故事,然描写委曲,叙次井然,用传奇法,而以志怪。变幻之状,如在目前;又或易调该弦,别叙崎人异行,出于幻灭,顿入人间;偶叙琐闻,亦多简洁,故读者耳目,为之一新。……志怪群书,大抵简略,又多荒诞不情;独于详尽之处,示以平常,使花妖狐魅,多是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而又偶见鹘突,知复非人。”
“只可惜这文字差上许多,殊为不美,难以采乐(乐,包非酋的另一个工作,采集民风民间故事报与赵家皇帝)。”
文人跟文人能聊什么?当然是聊文字了。而沈石,这个不会文言文的货,不打他的脸,打他哪个。
所以两个好基友就因为沈石的《倩女幽魂》相遇了,而且还鄙视了一把沈石的文采。
“大人,这文不是小生所书,实是这位贤弟沈石贤弟所书。”
古人跟实诚,公孙策一点儿也没有占沈石(志怪故事)光的想法。当场把沈石卖了个干净。
而沈石,瞪圆了一双眼珠子,死死盯住自己面前的这个人渣、恶棍,敢做不敢当的混蛋。
他的两只眼睛都看的真真切切,公孙策跟孔雪笠一起听他讲故事,拿纸笔写了下来……
一转身,这货竟然说不是他写的?
知道你们是好基友,第一次见面忍不住地想展现自己,但是有必要这么基情四射的喂狗粮吗?
第43章 赏花会
“嗯……”包非酋想了一下,悟道,“原来如此。可惜了一篇民风。”
包非酋是知道金华出了个会写故事的沈石,他来金华上任,曹侑是暗示过他的。而那本手录封神榜,现代人都看的懂,对古人来说,就约等于没文采了。
“沈公子似乎对志怪故事很是喜欢。”包非酋想起自己的任务,不经意问道。
“是的。我从小就喜欢。”沈石承认道。
“也就是说沈公子说的是故事了。”包非酋哪怕不在大堂上,单其一身的刚正之气,也有一种让是身处大堂的感觉。
而这感觉却让沈石打了一个激零:怎么回事?包黑子不相信?身为星主怀疑妖、鬼?
这感觉真的是哔了狗了。
“哈哈,不要再说这些,百花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咱们还是赶快赶路吧!兰若寺可不近。”
包非酋与公孙策是好基友,与孔雪笠可不是。这时候,孔雪笠对于赶百花会,已经是急不可耐了。
“百花会又是什么?为什么开在兰若寺?”包非酋又问道。
“我跟你讲,这百花会是金华僧众为庆贺我士子高中……”
一听包非酋问百花会,孔雪笠整个人都要飘了起来,包非酋是问什么,他就答什么。
“原来如此,沈公子也是读书人。”知道沈石已经是童生,包非酋说道。
“算不得读书人,我只不过是个修道之人罢了。”
沈石虽说是个读书人,但性格却一点都和读书人不挨边,这诗词歌赋的事情虽然略懂一二,但是却是忽悠人就好,兴趣不大。真正有兴趣的还是修道。
包非酋点了点头,认可了沈石的说词。
“不知道我是否也可以参加?”包非酋问道。
“你……你也是读书人?”孔雪笠问道。
“不才正是赶考的举子。”包非酋这样介绍自己。
沈石瞅了包非酋一眼,这货身上星光官气俱在,简直比的上星光大道了。
不过沈石没有拆穿他,随他跟着。
只不过包非酋这么一跟,就跟出事来了。一路上他不仅总会说到沈石,而且还不断教育沈石“子不语怪力乱神”。
沈石真是哔了狗了。
这话谁说都可以,唯独不适合你说吧!
娘希匹!你一个星主,以后更是聚人间气运得五殿阎君果位的存在,你竟然跟我讲什么“怪力乱神”?
这感觉怎么那么像我上一世的老厂长。那个老厂长天天吆喝,说他后悔入党,总是要交党费,早知道不入了。
拜托!他到底是抱怨,还是炫耀?
现在又遇到这包黑子,只要他聚一聚审案的刚正之气,死后就可以接替太乙真人的分身,坐上阎君之位。他现在竟然说什么“子不语怪力乱神”。
为什么这么想抽他!
好不容易进了城,包非酋停下没有再问。
直穿县城,是去兰若寺最快的路。穿过县城就可以通过码头登船去兰若寺了。金华县域内水域丰富,河流和湖泊分属钱塘江、瓯江、曹娥江、椒江4大水系。兰若寺便在钱塘江对岸,需要登船过江。
在一处折扇摊前,却有两个青年站在那里挑选扇子,这明显是一对主仆,一做书生打扮,一做书童装束。
那书童正好看到包非酋从身旁走过,仔细瞅了两眼,然后在书生耳边说道:“少爷,我刚刚看到包拯了。”
书生拿着折扇的手一顿,顺着书童的目光看向包拯的脸。
包拯的脸绝对是最明显的路标,只看一眼,便绝对忘不掉。
包黑子到金华做官,找到了包黑子,也等于……马桶有着落了。
是的,她们就是为了马桶来的。
曹佾只带了八个马桶,哪儿够分的。皇上皇后是肯定要有的,而且一装还不能只装一个,像什么御书房,寝室,上朝的地方都要装,而马桶是贺外甥出世,所以外甥那儿也要装,七装八装之下,就是曹国舅也差一点儿没用上。他的妹妹曹金花自然是甭想了。
从疼自己的哥哥那要不来,小丫头很有主见,直接杀到了源头,金华。
看到包黑子,她眼睛眯了眯。
丢下几枚大钱,买了把折扇拿在手里,说道:“我们跟上去,看看他们去做什么。”
这一跟,便跟上了船,登上了一艘古色古香的画船,看来这次百花会,金福寺与兰若寺没少下本钱。画船之上还有歌女弹唱琵琶,完全是上档次的接送,简直比的上后世加长林肯接送人的装逼范了。
上了船,便有几个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人招呼他们,分明是附近的青楼姑娘。
在沈石他们身后跟着的那对书生主仆,看到沈石他们与青楼姑娘这么熟场,眉头不禁皱了皱,那书童的鼻子更是忍不住哼了一声,嘴里骂道:“登徒子!”
“公子,我们怎么办,还跟吗。”书童问书生。
书生眉毛一挑,说道:“怕什么,我们也上去看看。”
“可是,公子,这不合适吧。”看画船上莺莺燕燕脂粉流芳的,书童踟躇道。
“没事,跟我上。”公子坚定道。
到沈石他们上船,此时里面已经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许多人已经早早的到了。
孔雪笠摸着身边一姑娘的脸道:“给安排一个好座位。”
姑娘应着,立即为他们安排了船舱。
单这服务,便足以吸引读书人来了,因为这人越读书越闷骚,表面上“我是正人君子”,事实上,呵呵呵……
沈石他们进入船舱,更有茶水点心干果上桌。而孔雪笠更是一边吃一边对台上的女人品头论足。
孔雪笠看着台上弹琴女子说道:“这个弹琴的小娘不错啊。”
“颧骨还有些高,显得不柔美。”沈石也乐呵呵地参了一脚,这种事总是可以引起男人的共同话题。
“给不给打赏。”公孙策问道。
“琴弹得还可以,就赏一支梅花吧。”沈石道。
孔雪笠有不同意见:“我觉得那对大白兔,就值一朵玫瑰。”
所谓百花大会,自然是百花,所以从上船之后,姑娘迎宾,就已经开始了。这些迎宾的不一定最后会中,但已经可以“赏”花了。
第44章 兰若寺的妖
古代水路可不像后世这么快,特别是这样的画舫,也就是一二节,堪比一下走路的速度。
这么慢,自然不能让一帮子壮小伙发呆渡过。这可是很败兴的。这船上也就自然要有节目了。
而且不要小看大宋的和尚,人家可以捏住大宋的金融,又怎么会没有两把刷子。
比如这赏花是需要书生买钱买的。
桂花10文钱一只,荷花50文一只,兰花一百文一只,梅花500文一只,玫瑰最贵,每只千文一贯钱。
这就像是后世的直播平台一样,只要不冷了场子,这么一路666下来,到了高潮,什么飞机火箭,绝对是满天飞。
单是这买花的打赏就能收回和尚们的花销了。
画船拉够了人,便开向对岸。
船舱之上,几位书生兴致勃勃的谈论着今年的百花会。谈论着哪个小娘是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哪一个是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
但是沈石听到最多的还是“脸若银盆”……
这可真的是很倒胃口。“银盆”,“银盆”的叫,三两次之后,这天就聊死了。
“沈公子,不如咱们讨论一下诗文,如此盛会,当有佳作。”
又是包非酋。
从出门到上船,他简直像是“妈妈”附体,非常地为沈石考虑,要把沈石从志怪兴趣上扭转到“文学”上。
也就是县城与登船的时候安静了一会儿,这会儿看见沈石没有兴趣再说女人,他就又开口了。
“对啊,对啊!如此美景,贤弟应该写一些诗才对。自从听过贤弟的诗词,我是三月不知肉味。”
好基友一辈子。包非酋一出声,公孙策便把沈石卖了,也不聊女人了,直接帮着包非酋让沈石作诗。
开玩笑!沈石的诗是这么用的吗?
沈石摇了摇头,正欲敷衍几句,忽的江风吹来不禁皱起眉头道:“等等,你们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从江面飘过来?”
“没,没有什么味啊,沈兄,这是怎么了?莫不是这又是你的推脱吧。”
公孙策很卖力,为了自己的好基友。
“这么重的味你们都没有闻到?”沈石又问道。
他分明闻到了江面之上有一股腥臭的味道飘来,这味道有点熟悉,让他下意识的就警惕了起来。
孔雪笠笑道:“这画船之上只有墨香,歌声,要说异味,也是美人留香。”说着,他还很陶醉的吸了一口气。
“是么?”
沈石皱了皱眉,刚准备开眼看一下到底是不是妖气,忽的画船一震,紧接着哗啦一声巨大的落水声响响起。
众人下意识的寻声看去,就看见一个白衣书生栽落进了江水之中,伴随着一个巨大的水花溅起,转眼就没有了踪迹。
“有人落水了?”见此一幕,众人一惊,忙跟过去看去。
船家见到有人落水,急忙拿船桨去捞,可是那落水的书生,他用船桨硬是捞不上来。
而落水的书生也是慌了,不去抓船桨,只在那死命扑腾水面。不仅没扑通上来,江水倒是灌的不少。
“船家这是怎么了,都有人落水了怎么还不救人?”
“是啊。还不赶紧救人,再晚可就要出人命了。”
三五个书生虽然见到有人落水,但都站在一旁你说我说,却是没有人去帮忙救人。
船家急着救人,但没人帮忙还是支撑不住,立刻失去了平衡,栽下了江水。
“小心。”
这个时候沈石急忙赶到,一把抓住了船家的脚,伸手一拉。
伴随着哗啦的水声响起,船家被沈石直接就拉上了画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