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蒸汽时代的道士-第1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只能留待后日,等实力强大了,再次出兵北伐,夺回五辽。
不过,却没有想到,这次弄险居然真的成功了。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东倭肯定和平等之符有着极深的瓜葛。
越是有瓜葛,才越要撇清自己!
“这次虽然让东倭不敢出兵,但是东倭人定然不会善罢甘休,种种迹象也会让他们找到我的头上来。
既然如此,说不得那位香取管吾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干掉我。
说不得,我就要想办法,赶紧成为法师了!”
殷胜之心底盘算。
此时,时机差不多已经成熟了,寻找一个好的契机,殷胜之就可以圣化,成为大法师。
而他相信,这一天也绝不会太远了!
十万平叛大军,在广梁城下一战大败天平教的军队。
而大破天平教的主力,其实不过只是丘抚远手下的数千残兵败将而已。
这让平叛大军上下,都觉着这场战争不会太过困难!
而事实也正是如同他们所想,朝廷的正规大军,而且还是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西南。
整个西南诸州叛乱的诸蛮僚夷就纷纷放弃了占领的地盘,躲藏回山。
平叛大军在广梁城之下大胜之后,并没有急着进兵西南,反而广梁城休整了十多天时间。
这让所有急着建功立业,急着争夺战功的将官都为之不满,沸反盈天。甚至连部队上下,都起了层层骚动!
殷胜之纵然有着再高威望,毕竟没有带过兵,一时间许多背后流言纷纷而起,说殷胜之贻误战机,纸上谈兵,怯懦不敢战等等说法不胫而走。
尤其是当东倭大军进兵五辽,渡过妚水,直逼承天。
更是让北镇兵马大哗,军心摇动。毕竟那是他们的故乡受到攻击,一时间北镇官兵都急着回到五辽去。
然而,殷胜之却依旧不准大军有任何动作,就在广梁城休整。
这让军心更加不稳,各种流言越发多了起来。
若非是平叛大军之中实力最强的南镇兵马对于殷胜之最是俯首帖耳,而刚刚才战胜过天平教的丘抚远也对于殷胜之心服口服。
再加上殷胜之本人在大齐军民之间,通过各种造势,有着无与伦比的巨大声望,否则平叛大军都要造反了。
甚至,这些说法都还传到四镇总督,包括朝廷中枢之处。
永平皇帝得知此事顿时大喜,他一直想要收拾殷胜之,但是没有机会。
这次直接派了钦差下来宣布圣旨,将殷胜之训斥了一通,并且命令殷胜之立刻率领大军进入西南作战。
然而,即使是这般,不管再大压力,殷胜之都是不理,不肯出兵。
出奇的却是,四镇总督却都是不发一言,没有一个催促殷胜之进兵的。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殷胜之赶回到了广梁城,重新掌控住军队。
他一回来,就立刻下令平叛大军进攻。
而此时,经过了十多天的时间。天平教已经从上次战败的混乱之中,恢复了过来。
只是天平教的人,却是不知道死活,没有吸取广梁城战败的教训,居然再次聚集起来数万人马,号称十万大军,想要在云州和平叛大军决战。
消息传来,殷胜之大喜。
这种平乱之战,最怕的是陷入泥潭一般的烂战之中。
若是天平教化整为零,在每个城镇,村庄。那么朝廷大军就很难短时间将乱事平定。
大军甚至可能需要挨个地方,一个个进剿。还要不断留下大军,镇守各个城池。
而战争一旦旷日持久,不说后勤补给这些东西。
单说五镇精锐聚集在西南,其他各处防守空虚,搞不好就会生出其他什么别的幺蛾子来。
这些,都不得不防!
而现在这些天平教的妖人乱党,居然自己找死,那就怪不得殷胜之了。
尽管殷胜之和平等运动本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殷胜之镇压其这天平教来,却也丝毫不会手软!
十万四镇官军,从广梁城直入云州。
就在进入云州的州治和天平教一场大战。
此战完全就是泛善可陈。
十万乌合之众对抗朝廷十万精锐,更不要说,官军一方还有上百的各级法师。
几乎可以说,这一战不费吹灰之力,根本就是屠杀。
战斗只是进行了短短两个小时不到,战场上的天平教徒就已经崩溃,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场屠杀。
大捷的消息很快传遍全国上下,引来无数欢呼。
而朝廷平叛大军一直长驱直入,短短三天,就收复了整个云州。
天平教乱党这才知道天高地厚,再不敢和朝廷大军硬抗,各地天平教纷纷逃散。
再然后,殷胜之将把平叛大军分成四路,每路一万五,各自分路而出,镇压各州叛乱。
第五十章 逼宫
而他自己却率领两万中军驻节云州,并且作为大军的后备队存在。
接下来的日子之中,四路大军高歌凯奏,捷报频传,沿途所过,天平教徒纷纷投降。
短短不到十天,整个西南诸州的局势,差不多就已经彻底的平稳下来。
直到这个时候,许多善于总结,放马后炮的家伙们才“明白”过来。
原来殷胜之故意在广梁城蹉跎不进,原来是故意给天平教集结的机会,好一网打尽的啊!
这种说法很快就不胫而走,原本对于殷胜之的种种质疑一下子不翼而飞了。
各种恭维殷胜之神机妙算的言论才又重新生出。
而这个时候,最难堪最难过的不是别人,当然是永平皇帝了。
他在刚刚不久前才亲自下诏训斥过殷胜之,责令殷胜之立刻进兵。
永平皇帝的旨意本来就管不到四镇部队组成的平叛大军,他的所作所为,本来就是为了给殷胜之找麻烦,恶心殷胜之的。
却没有想到,现在时局一变,当初殷胜之的迟疑不进,现在就已经变成了是有目的“等待天平教集结起来,一鼓消灭”。
所以永平皇帝是最尴尬的,最难堪的。脸上火辣辣的,像是被人扇过巴掌一样……
只是,现在除了永平皇帝自己,还有他自己身边的那少数亲信,却是根本就没有人在意他!
因为,就在这个时候,有着更加重量级的事情发生了。
东倭退兵,北镇总督陈彦志崩。北镇上下军将一起向朝廷上书,请朝廷立陈彦志的孙子陈孙晓为新任北镇总督!
永平皇帝大怒,这什么意思。难道将朝廷总督,当成你们自家的了?
尽管事实上本就如此,但是永平皇帝却忍不下这口气,驳回了北镇的请求。
结果没有几天,又传出东倭人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卷土重来的消息。
北镇无主,请求朝廷早日派人来主持大局!
这种情况已经分明了,可惜年轻气盛的皇帝受不得气,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直接派了一位大臣,前往北镇接替总督职位。
结果这位倒霉鬼,刚刚来到北镇和中枢接壤的临闾关,就被人给杀了。
接着,北镇总督府就传来消息,北镇士兵发动叛乱,杀死了前去接任的总督,好在已经被总督府镇压平息了。
永平皇帝又急又气,这明明是北镇方面的威胁,完全就是赤裸裸的宣称。
现在让你认命北镇总督是看得起你,你要是再敢派人来,我就再敢杀了他……
消息传出,朝廷中枢噤若寒蝉。就算是永平皇帝再想派人前去接任北镇总督,怕是也没有人敢去了。
偏偏面对这种场面,其他各镇纷纷失声,没有发表任何意见。
永平皇帝孤立无援,没有办法,只好捏着鼻子认了,册封陈孙晓为北镇总督。
新任北镇总督一上任,就向朝廷大表忠心,宣称北镇永远是大齐的背部屏藩。
这件让永平皇帝威望大跌,灰头土脸的事情刚刚结束。
忽然又有人上表,请求重立西南总督府。
这奏章被送到永平皇帝手中,永平皇帝更是大怒,差点掀了桌子。
“殷胜之此人可恶,野心勃勃,羽翼未丰,这就想要割据一方了?”
这个时候,殷胜之带领大军平定西南,却有人要重立西南总督府,选人为西南总督。
这不明摆着,就是为殷胜之造势,明摆着是为殷胜之求取西南总督府的位置么?
而西南总督的位置悬置这么久,就是永平皇帝一心想收权。
他不可能削藩,但是却想等到各大总督死光,然后自然收回各镇权力。
所以,现在对于殷胜之谋求西南总督之位深恶痛绝!
尤其是刚才不久,北镇还以兵强马壮威胁他永平皇帝。这让永平皇帝对于这些藩镇深恶痛绝……
“哼,北镇兵强马壮,朕没有办法。你这殷胜之手下的平叛大军,都是各镇拼凑而来的,又不是你的私兵。
朕偏偏不许你成为总督,看你有什么办法?”
永平皇帝心中发狠,心想我斗不过根深蒂固的北镇,还斗不过根基浅薄的你殷胜之不成?
所以,永平皇帝是绝不理会这茬的,直接将这份奏章留中不发,当成这件事情没有发生过。
可惜,永平皇帝就算是皇帝,世事也不是以他的意志而转移。
这只是第一封请求重立西南总督府的奏章,很快请求重立西南总督府的奏折就雪花一般的飞到了永平皇帝的案头。
永平皇帝开始全部留中不发,但是很快这些奏折就从请求重立西南总督府变成攻击永平皇帝的了。
一封封奏折上面宣称,西南之所以会发生这次暴乱,完全就是因为胡铁岩死后,皇帝不肯立新总督,结果西南总督府群龙无首,不能有效镇压叛乱的缘故。
胡铁岩在时,压制的西南诸蛮僚夷老实听话,天平教也不敢生事。
而胡铁岩死后数年,西南没有总督,结果闹出大乱子来,似乎从各个方面都证实了西南总督府的必要性,让人信服。
一个个攻击指责永平皇帝的奏章让永平皇帝绷不住了,再次焦头烂额。
尤其是事情通过报纸等等媒介传到民间各地,更是让永平皇帝本就已经不高的威望再次大跌。
好像,他真的应该为西南大乱负责似的!
甚至,还有刁钻的,把不久前永平皇帝训斥殷胜之,逼着殷胜之进步的圣旨拿出来说事。
说是永平皇帝不懂军事,听信谗言,陷害忠良云云。
幸亏殷胜之抵住了压力,没有听永平皇帝的瞎指挥,否则的话,好好的平叛大局就要毁于一旦了。
可想而知,永平皇帝几乎就要和昏君画上等号,其威望几乎就要跌入谷底了。
尤其是当北镇新任总督陈孙晓也发来奏折,催促皇帝为了天下苍生,为了大齐安定,赶紧重立西南总督府,并且把话给挑明了,直接说出,要皇帝立殷胜之为西南总督之后。
事情更是变得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北镇的奏章,事情变得更加严重了!
第五十一章 人道气运
南镇和中州相继都表明了态度,让皇帝重立西南总督府,任命殷胜之为总督。
接着,就是以冯广宁,丘抚远这些西南总督府的原本将领,还有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物,同时上表推举殷胜之为西南总督。
自此,就等于是四镇同时表明了态度!
永平皇帝再坚持不下去,只能无可奈何的任命殷胜之为西南总督,让殷胜之全权重建总督府。
经此一事,永平皇帝可谓是威望尽失,威风扫地。原本亲附他的官员们纷纷转向,投靠别家。
而这个时候,张秋臣再次站出来振臂一呼,整个朝廷权力重新转移到了张秋臣手中。
幸亏永平皇帝是名正言顺的天子,否则经历这种打击,恐怕就要黯然下野了。
饶是如此,永平皇帝经历如此打击,也是权柄威望尽失,重新退回深宫之中,就好像没有亲政之前一般。
只是那个时候,他还有机会掌握大权。
而经历了这次挫折,等于是天下皆反,人心丧尽。再没有投机者敢投靠他,也就是说永平皇帝再也没有了翻身的机会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而就在西南总督府治所,昔日的西南总督府的所在龙川城之中,数十位将领和官员济济于一堂,面朝殷胜之下拜。
“吾等拜见总督大人!”
随着数十位官员将领的拜倒,代表了西南总督府的大权已经彻底到了殷胜之的手中。
此刻,除了数十位西南官员和将领之位。还有数十位平叛军中的高级将领和各路随军法师们正在观礼,此刻也跟着向殷胜之下拜:“拜见胜帅!”
他们虽然不属于西南总督府麾下,但是殷胜之现在既然已经是天下五督,大齐最有权势之一,不管什么人,也都要拜倒表示尊敬。
更不要说,殷胜之率领平叛大军刚刚打过胜仗。
而军队这种东西,天然服帖拥戴能够率领他们打胜仗的统帅。
一时间,整个西南总督府大厅之中,群情激昂,高呼拥戴之声响彻云霄。
声音传了出去,各路士兵闻之,纷纷都欢呼起来。
殷胜之简简单单的站在帅帐之中,然而让人惊骇的是,他的身边左右尽数都是法师,足有将近百位。
除了五六十位罗巴的中高等法师之外,居然还有二三十位大齐的年轻法师。
每个人都知道,殷胜之不久前前往阿尔利加,请来了阿尔利加的援兵,足足一个近百人的法师团前来大齐。
所以,见到殷胜之身边这么多的罗巴法师,虽然震动,但是每个人都会觉着理所当然。
而殷胜之身边,居然还有着这么多的大齐法师,就有些出乎意料了。
这些大齐法师,当然比不过阿尔利加法师的等级高。他们大都是年轻人,都是星体法师。
然而,殷胜之身边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大齐年轻法师,才是最让人寻味的。
当然,这些法师加在一起,都比不过一位法师更让人震撼。
因为这是一位大法师,康斐斯高等炼金法师!
一瞬间,所有的将领都兴奋了起来。
他们都清楚法师的厉害,大齐以前从来没有过这么强大的法师力量。
而现在,却有了!
有这么强大的法师力量配合大军,踏平天平教乱党,和那些诸蛮僚夷,岂不是轻松之极?
轰!
随着诸将的拜倒,和心悦诚服。无边的气运,威严彷佛长江大河一样的加诸在了殷胜之的身上。
这时候,如果有着望气者来望殷胜之身上的云气的话,就会看到无数火焰一般熊熊燃烧的红色云气,和沉沉似铁的黑色云气交杂在一处。
这是军队的士气和煞气,铁和血的气息!
事实上,这方世界,能够望气的人还真不少。
而且,军中更多。
观望军气,士气,本就是军中将帅的必修之技。
此刻,很多人都看到了殷胜之身上的云气,愕然发现这些云气汇聚于殷胜之的身上,一瞬间居然让殷胜之的背后隐隐浮现出一片淡淡的金光来。
金光之中,浮现出天宫地司,然而更加骇人的却是,他的背后却隐约浮现出了一条苍龙来。
看到这么一幕的官员和将领们愕然之余,更是浑身发抖,深深的把头埋了下去,不敢再看。
苍龙威严,傲慢,不可一世,虽然似乎还没有舒展开身体,但是隐约间那种唯我独尊的气息,已经显露了出来。
“真龙……是真龙……元帅大人居然是真龙……那,那当今天子又怎么样?”
一个个将领震撼,大骇!
而许多罗巴的法师们也看到了一些东西,不过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和大齐的将领们有所不同。
这是方法论的问题,方法论是认知世界的方法。
比如一个天生的盲人是绝不可能看到大象的真正模样的,他们可以去摸大象,摸到什么地方,就觉着大象是什么。
他们错了没有?肯定没错,他们摸到的就是真实的大象。
确切的说,是真实的大象的一部分。
而不论大齐的仙门,还是罗巴法师,都在追求认识宇宙世界的真理。
这个被大齐修行者们称之为求道!
但是,不管是谁,都没有可能看见真正的宇宙真理的全貌是长什么样子的。
所以,他们只能用各自手段探索。
而他们认识,探索真理的手段,就被称之为方法论!
而高等迷宫工具,就是具体的方法论。
大齐的将领们大多修炼的是兵家法,能够望气,所以看到的是这些。
而罗巴的法师们中,真正开始掌握高等迷宫工具的,只有大法师。
其他的法师们,这时候只能感觉,随着这些将领的下拜,兵权交到了殷胜之的手中之后,殷胜之的力量居然隐约暴涨了起来。
大多数中低级法师们不明所以,唯有少数一两个高等法师,比如毕维斯和康斐斯高等炼金法师却对这么一幕叹息起来。
“这是人道的力量啊!也难怪当年平等三法师会进行平等运动的实验了……”
第五十二章 天命在身
到了他们那种境界,再想前进一步,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吧?所以,他们踏入了人道的领域,想要借助人道的升华,踏入不可思议的境界。
可惜,他们没有成功!”
康斐斯微微感叹。
他觉着自己果然没有看错殷胜之,这个年轻的法师果然是潜力无穷。
“也就是只有这种君主制度的国家,才会有如此强大的众生愿力聚集在一个人身上……
在我们阿尔利加,权力分散。就算是成为大陆议会军队的总司令甚至是总统,也不可能聚集这么强大的人道力量。”
轰轰轰轰,原本晴朗的天气,陡然之间风云变色,大风将旗帜吹的猎猎作响。
只有身怀超凡力量的眼中,却能够看到冥冥之中,强大的力量浮现了出来,降临在总督府上。
这是能够达到更高等级的力量,当年的平等三法师们,就想要通过平等运动,来催发人道威力。
若是平等运动成功,平等三法师将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更高境界……可惜,他们失败了!
“天命在身,这是天命在身!原本潜龙勿用,潜龙在渊,不可测度。
但是一旦兵权在手,立刻就好像龙得风云之助,就要翱翔九天了。这个时候,天机就显现出来了!”
冯广宁看着这么一幕,喃喃自语,不由得再次拜倒在地。
他是大齐的臣子,效忠于大齐,而不是当今天子。
如今天命在殷胜之身上,这说明就连大齐的列祖列宗,也都抛弃了当今永平皇帝,选择了殷胜之!
所以,此刻再次下拜,意义已经绝然不同。
事实上,当初他上表请求永平皇帝立殷胜之为西南总督的时候,也只是觉着殷胜之才是最好的西南总督人选。
而并不表示那个时候,他就效忠了殷胜之。但是现在却不一样了!
而和冯广宁一样选择的绝不在少数,一个个再次拜倒,口称拜见总督大人。
这一次,他们的拜倒,表示了敬畏天命,表示了对于殷胜之的效忠。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神都皇宫之中,大齐亿万百姓凝聚而出的天柱,忽然之间动荡起来。
。。。。。。。。。。。。。。。
重新热闹起来的张秋臣府上,外面车水马龙,不知道多少官员或者心中忐忑,或者是踌躇满志,等待着平章大人的召见。
忐忑不安的是原本皇帝一派,现在投诚过来的官员。
而踌躇满志的,自然是那些站队成功的官员们。
不过不管是心中忐忑的,还是踌躇满志的官员们现在都等在平章府外面。
因为现在的平章张秋臣正在小花厅接近重要的客人。
而这个时候,更是见平章府的大门虽然没有开,但是张秋臣却是亲自将两个人送出门来。
这等做派惹得所有人侧目而视,却见那两个人很是低调,出了府门之外,立刻上车远去,并没有任何耽搁。
不过还是被很多等在府外,等候平章大人召见的官员们看到,纷纷发出疑问:“这两个人是谁?平章大人为何亲自相送?”
这时候就有人洋洋得意的道:“我知道,我知道,我认识。其中那位岁数大的,是东南议事会的议长于明仁大人。年轻的应该是其子侄吧?”
“不,年轻的不是于明仁大人的子侄。是南明岛法师学院的教务长……是新任西南总督胜帅大人麾下的心腹亲信……
听说他已经到了平章府上十多天了……”
“嘶……”闻言者不由得都是倒抽一口气。
那位新任西南总督,可是现在整个大齐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啊!
这次,扳倒当今皇帝,平章大人能够重新执掌朝堂,说起来,还要多亏这位大人呢!
再想想,那位卢振华呆在张秋臣的府上十多天了……
这说明了什么?
一些好事者顿时不敢再想下去,这水很深啊!
而只有另外一些野心勃勃的投机者,眼中放出光来,得知这些隐秘,似乎在其中可以有机可乘啊!
对了,那个蠢货会把这么重要的消息直接泄露出来?
这时候再寻找,刚才那吐露消息之人,居然已经消失人堆里了。
而此刻,张秋臣把于明仁和卢振华送走,原本满是笑容的脸上忽然变得严肃了起来,长叹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五年之前,我前去罗巴的时候,见过那位胜帅一面。
当时的他,不过只是刚刚成为法师的青涩少年而已。
却没有想到,如今已经成为搅动风云的大人物了!”
卢继普以为张秋臣再说殷胜之,也不由叹息。
然而张秋臣却微微摇头,道:“我说的是卢振华,此子绝非寻常啊!
此次我等之所以能够联手成事,全靠了这位卢振华在其中联络。
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此子有大才,于明仁出身名门,更是老于宦海。
那位西南总督能够得而用之,这说明他的羽翼已丰啊!
只是,似乎野心太大了一点……我当想办法抑制之。”
没错,这次之所以能够让永平皇帝丢了大脸,吃了大亏。
虽然是几镇总督对于永平皇帝不满,联手摆了皇帝一道。
但是,其中却又有卢振华往来联络的功劳。
而从这件事情之中,张秋臣就可以看到整件事情之中,谋划的痕迹极深。
似乎,殷胜之一开始就在谋求西南总督之位。
“当今皇帝虽然执政操切,惹出了不少乱子。但是天子毕竟是天子,正统毕竟还是正统……”
张秋臣眼中神光大作。
他之所以和永平皇帝争夺权位,可不是想要谋朝篡位的。
当今皇帝经验不足,急于求治,比如废除科举等等,已经惹出了很大的乱子。
在张秋臣这等大臣看来,圣天子最好垂拱而治,什么事情都不管,只是在深宫里造孩子就是最好。
而有贤臣为天子治理天下,这就行了!
至于,如果有人想要觊觎天子之位,这却也是容不得的!
和殷胜之的合作已经告一段落,现在该是想办法遏制这位新任西南总督的野心了……
第五十三章 帝星转移
却就是这个时候,忽然之间,大风晦暝,晴空生雷!
皇城之中,司天监的几个主薄正在监察天象。忽然看到紫薇摇曳,天柱动荡,心中都生出大恐怖来。
天柱动荡,断绝,莫非大齐就要灭亡了么?
与此同时,大齐各地的仙门之中,都有着一个个高手,元神真人登上高台,瞭望天空。
这其中,甚至连只是传说,谁也不知道真正有没有的阳神真人,也都出现。
此刻他们望向神都方向,见到夜空之下,那根直冲天宇的天柱摇摇欲坠,似乎受到什么震动,都是默然无语。
“师父,我等要不要干涉?”
有人忧心忡忡的问着一位阳神真人。
如今中土仙门弱势,需要依靠大齐的人道力量抵抗法师之力。
一旦大齐崩溃,中土的人道力量再不能抵御罗巴的势力。
那时候,他们这些仙门将失去最强大的壁障,到时候恐怕就要面对那些法师们的进攻了!
“不用,这是帝星转移……”
这阳神真人淡淡的说着。
就在牵牛、婺女的星相之间,一颗明星缓缓上升,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明亮。
“紫微帝星!有新的紫微帝星升起了……”
几乎与同时,神都的天柱崩溃,无数的气运流走,向着那颗新升的紫微帝星投去,也让那颗紫微帝星越发明亮耀眼。
“天命转移,紫微帝星出世,分野在牵牛、婺女之间,那是应在西南……殷祭酒掌四镇兵权,前往西南平乱……这,这,这……”
几个司天监主薄,面面相觑,大汗淋漓。
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难道这就去禀报当今天子?
开玩笑了,这等天机泄露,那是真正找死!
“天命不可违……诸君,我身体不适,得了重病。如今只能辞官回家养病了……”
“是,这是大齐家事,不管社稷兴替,唉,我也病了,不如一同回家养病去吧!”
却是那司天监监正,匆匆忙忙的来到了观天台上,只是看了一眼,顿时摇头叹气。
天意在还没有决定的时候,往往都是混沌不清。
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
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潜龙在渊之时,往往潜伏于波涛之内,隐藏于介子之中。
那个时候,谁都看不清天意走向。
而如今,龙已经乘时变化,升腾于宇宙之内,已经是飞龙在天。此已经是天意昭昭,成九五之象,这般时候,已经非是任何人所能抗衡的了!
此时,天意显露,唯有当局者迷。
“好端端的怎么晴日生雷了……”张秋臣喃喃自语。
而那永平皇帝自从还政之后,这些天来,却是愤懑到了极点,日日借酒消愁。
却是得知一个消息,司天监监正以下,尽数重病辞归。
永平皇帝喝的酩酊大醉,更是心灰意冷,却是直接将这消息抛在脑后,继续饮酒作乐。
倒是张秋臣得知此事,以为司天监那些人是不满他专权,顿时大怒,让人彻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但是此事查来查去,最终一无所获,不了了之!
当初的永平皇帝还能感受到殷胜之的威胁,深心之中对其深恶忌惮。
然而,现在他却是身在局中,已经被天意所迷,却是再无丝毫察觉了。
而张秋臣同样是局中之人,若是寻常时候,肯定能够从这等不寻常的举动之中,见微知著,得知一些情况。
但是现在,同样为天意所惑,很快就把这件事情抛在脑后去了!
。。。。。。。。。。。。。。。。。。。
作为西南总督府的治所所在,昆弥城之中,这些天来格外的热闹。
和他一起来到昆弥的,不仅有着沧澜海的藏海子师徒。
还有佘宗演和他的一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