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剑歌行(幻花铃)-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
苏映雪尖声叫道:“不行!傲儿,你敢!”
唐九炫叹了口气,伸手将苏映雪拉到怀中,苏映雪疯了一般挣扎,却被唐九炫一指点在背后学到,在她耳边轻声道:“映雪,凡事皆有道,此事除了如此,再无化解的办法。”
第二十三章 倾心一剑(四)
苏映雪穴道被制,软软的靠在唐九炫怀里,颤抖的看着唐傲,然后扭转目光,带着无限恳求看着雨霖铃。
“雨姑娘,动手罢。”唐傲垂手而立,神态自若,略略带着一点慵懒。
“小铃儿,还不动手!”
雨霖铃咬着下唇,颤抖着举起手中长剑,剑尖对准唐傲胸膛,手指颤的厉害,就连剑锋都不住上下抖动。
“傲哥哥,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要好好回答我!”
唐傲点头,“你问。”
“你到底……到底有没有喜欢过我?”
唐傲一笑,“我已知道都很喜欢你,但却不是男人对女人的那一种。”
雨霖铃眼中泪水夺眶而出,痛声道:“那你为什么要娶我!为什么!”
琪琪
唐傲眸色深沉,漆黑的如同永夜,但却缓缓摇头,“这个,你并不需要知道。”
雨霖铃忽然将手向回一抽,大声哭道:“你走罢,我再也不要见到你!今生今世都不要!”
一只好看的手蓦然抬起,抓住了她回撤的剑身,接着用力向回一带,雨霖铃收势不住,脚下跟着向前一步,耳边传来轻轻的一声闷响,愕然抬头,却见自己手中那把长剑已深深刺入唐傲左边的胸膛,雪白的衣衫尽染鲜红,一股股温热的鲜血顺着他抓住剑身的手掌和已经映上血色的剑身流淌下来,汇集在青石砖的地上。
苏映雪“啊”的一声大叫,竟然就在唐九炫的怀中晕去,雨姥姥看着唐傲满身是血,也有些错愕,那边还在拜天地的唐霏和梅芷兰也早已站起,梅芷兰揭去了喜帕,怔怔看着唐傲,唐霏嘴角,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傲哥哥,傲哥哥!你为什么要这样!我已说了不杀你,我已经说了不杀你了!”雨霖铃一声娇呼,蓦的扑进唐傲怀里,慌乱的去按他胸前不断涌出鲜血的伤口。
唐傲轻声笑了一下,缓缓将她推开,用那只已经被剑刃割破的右手,用力拔出刺进胸前的长剑,长剑拔出,一片鲜血飞溅,唐九炫眉头紧锁,不忍去看,底下的众位观礼宾客同声惊呼。
“我唐傲,从来不愿欠人的情。”五指一松,那柄染血的长剑藏啷坠地,“这一剑刺下去,我欠你的,便还清了。”抬手点了自己胸前几处穴道,闭目轻轻调匀气息,睁开眼睛向外走去,他胸前的伤口还在不断流血,虽然用手按住,还是成串的洒落在地上,伴随着他略有踉跄的脚步,消失在厅门之外。
雨霖铃呆呆看着他的背影,忽然转身扑到雨姥姥怀中,大哭道:“姥姥,姥姥!”
雨姥姥冷着脸,向着唐九炫点一点头,“唐九炫,你生的好儿子!既然他给了我交待,那这件事,我也言而有信,不再追究,但我雨茗烟,从此和唐家堡一刀两断,老死不相往来!”说着一手拉着雨霖铃,飞身除了唐门正厅。
唐傲用力按着胸前伤口,咬牙一步步走回自己所住的石殿,他现在,只想看见一个人,只要她一个。
推开房门,屋子里空无一人,床上的被褥都叠的整整齐齐,被褥旁边,还放着几件叠好的洁净衣衫,都是他的,书桌上,放着一个青瓷的细颈花瓶,里面栽了一枝桃花,几片花瓣散落在旁边的墨砚之中,散发出阵阵淡淡香气。屋子之中只有这些,再没有别的。
一瞬之间,唐傲心中空空荡荡,说不出的滋味。慢慢走到书桌之前,缓缓坐下,伸手拈起一片粉红色的花瓣,轻轻唤道:“小珂,小珂……”屋中无人回答,只有轻轻的“嗒”的一声,又一片花瓣落进了石砚之内,浸染浓浓墨汁。
唐傲不动,就这样默默的坐着,一直从明媚的正午,坐到夕阳的余晖流转在他脸庞,他一动不动,也不去处理伤口,鲜血从他右手指缝间溢出,一滴滴落在地上。
一个人影被夕照慢慢拉长,轻轻走到他身后,唐傲没有回头,因为不管这个人是谁,都绝不是岳小珂。
“傲儿,你的伤……”是唐灵儿。
唐傲一声不响,眼眸定定的凝视着桌案一角。
一只洁白的手轻轻搭上他肩头,唐灵儿垂眸看他,柔声道:“傲儿,姑姑给你包扎,好不好?”
唐傲仍旧沉默,却也没有反抗,任由唐灵儿解开他的衣襟,用蘸了井水的手帕擦拭他胸前伤口。
“姑姑,她走了。”很久很久,唐傲终于说了一句话,有些低哑。
唐灵儿纤手一顿,默然不语,轻轻为他的伤口敷药,伤在心房之下,再偏一点,就会死在当场。
“她带走了那张丹书铁卷。”唐傲低低接道,像是在笑。
唐灵儿心中陡的一酸,伸手轻轻将他的头揽入怀中,“傲儿……也许……这就是天意。”
唐傲慢慢闭上眼睛,“我知道她会离开我,我知道,她的眼睛,从来就骗不了人……”忽然推开唐灵儿,赤着上身站了起来,几步走到床前,蹲下身子,从床下掏了半天,拉出了一只好像青玉凿成的石匣子,一尺半高,一尺半宽,匣子上有盖,却没有锁。唐傲伸手打开石匣的盖子,从里面拿出一杳东西,唐灵儿站在他伸手向他手中看去,却见他手里拿的竟是一张张写满了字迹的纸。唐傲一张张的翻那些纸,每一张纸上,都写满了“唐傲”两字,字迹略有稚嫩,却带着一种说不出的倔强。翻到最后几张,只觉得纸质比前面的都略厚,上面有些斑驳起皱,似是被水浸过,唐傲默默的看了那几张纸很久,终于翻到了最后的一张,这张纸同样有些斑驳,上面写的却并不是“唐傲”二字,而是两句话:“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傲拿着这张薄纸看了很久,才缓缓开口:“姑姑,她是怎么出唐门的?”
唐灵儿低下眼睛,摇了摇头,“我不知道,也许……她并没有走。”
唐傲一笑,也不再问,忽然高声道:“来人!”
门前立时出现一个蓝衣黑巾的唐门弟子,躬身道:“少主有何吩咐?”
唐傲淡淡的道:“传我之命,把守唐家堡内外两座城池,三天之内,不许放一个人出去,另外派三十个人下山,方圆十里,仔细搜寻,若见到她,就把她给我带回来,记住,不许伤她一根头发。”
门前弟子垂首抱拳,“遵命!”转身下去。唐傲微微侧头,“姑姑也回去罢。”
唐灵儿看着他,“傲儿……”
“姑姑回去罢。”唐傲转回头去,侧脸俊美坚毅。
唐灵儿幽幽叹了口气,转过身去,她自小看着唐傲长大,甚至比苏映雪更了解他。
唐傲听见身后屋门关闭的声音,微微闭起眼睛,长长出了口气,睁开眸子,伸手到那个青玉的匣子里面,按下了匣子侧面的一个机关,“喀嚓”一声轻响,原先匣子的底部竟然向两旁裂开,贴在玉匣的两侧,原来在这层下面,竟然还有一层!唐傲伸手,从那匣子真正的底部轻轻拿起一件东西,默默凝视,那是一件软软的小小衣服,银白色的缎面,绣着浅浅的花边儿,竟是一件小女孩儿穿的肚兜!
手指轻轻抚摸着肚兜柔软的布面儿,这是她的,十几年前,她就是穿着这个,来到唐家堡。手掌缓缓握紧,将那小肚兜轻轻贴在自己额头纸上,缓缓闭上眼睛,为什么从这件小小的衣服上散发出的淡淡香气,比方才刺进心口的那一剑,更让他痛彻心扉。
第二十四章 九指郎君(一)
绍兴二十五年,完颜金氏不断南侵,南宋爱国将领奋起抵抗,本是热血壮志,率部北伐,收复河山,怎奈高宗皇帝从骨子里怕死了姓完颜的,先是宠信主和派的奸相,然后将一众抗金将领或削兵权或害死,向金国称臣,递上降书顺表,年年纳贡,换得一时苟安。西子湖畔歌舞升平,哪管百姓生灵涂炭。不过,最近数月之内,临安府中竟然出现了几桩离奇的案件,先是当朝翰林学士李大人的掌上明珠李小姐,深更半夜被人从闺房掳至李府后花园,恣意玩弄,待到天命被人发现时,李小姐身上只穿着一件肚兜,薄纱覆体,酥胸玉腿,香艳非凡。李老夫人气的当场吐血,一夜之间白发丛生,喝问李小姐是何人所为,李小姐嘤嘤哭泣,只是摇头,说没有看清,只记得那人摸她之时,似是只有九根手指。
这件事被李大人朝堂上的政敌当作天大的笑柄,上朝下朝,便要来询问几句,可怜李老夫人一生最爱脸面,自己的千金却竟然遇上如此伤风败俗之事,一连病了半月,足不出户。李家的厨娘上街买菜,听见临安街头的孩童都在唱一首儿歌,朗朗上口:“红酥手,黄藤酒,李大小姐花园走,郎君俏似潘安郎,秋波暗送,你侬我侬,风流婉转比青楼,可怜三朝老臣,一夜白头。”厨娘心下气愤,回去便将这首歌谣给自己做马夫的丈夫学了,不想第二日,才貌双全的李大小姐便在自己绣房之中,悬梁自尽。李老夫人哭得几次背过气去,扯着李大人的脖领子要他还女儿命来,李大人唉声叹气,剩下的一点黑发也全白了,一把将夫人推倒在地,拂袖而去,临去留下一句,“已是残花败柳,死了倒也干净。”
因为这件事,高宗皇帝特别准许李大人告假三月,在家处理女儿丧事,朝堂之上没了李学士,太尉张之远,辅国大将军方飞虎,还有怀安王赵琦,都是十分高兴,巴不得李学士就此气的一命呜呼才好。如此欢喜了两个月,张太尉新纳的爱妾在家中失踪,找了两天,终于给太尉府的家丁找到,人被桃花酒灌醉,骑在怀安王府的石狮子上,身上一丝不挂,张太尉恼羞成怒,当即挥剑将这小妾杀了,小妾到死还是满脸醉人的晕红,口中喃喃的叫:“九指郎君……”
又两个月,辅国大将军家中的一双姊妹花竟被人弄到了青楼之中,两人软玉温香的抱在一处,身上自然也是不着寸缕,被方大将军一人一个耳刮子打醒,低头见到自己的不堪模样,姊妹两个抱头痛哭。方大将军出身戎马,暴跳如雷,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宝剑,便要将两个女儿杀了,所幸左右有正副参将死命拦着,这才没有杀成,一声怒喝,只问糟蹋她姐妹两个的男人是谁,姐妹两人先是不肯说,后来见父亲眼睛血红,当真要砍要杀,心下怕了,并排跪在地上,抽抽噎噎的道,是一个长得极为俊俏,却只有九根手指的男人在这青楼之中和她两人颠鸾倒凤,方大将军咆哮道:“你二人竟如此不知羞耻,还有脸说出这样的话,我若是你们,就算不能反抗,也该一头碰死,以保清白!”方大小姐羞愧难当,便要碰死,方二小姐拉住姐姐,哀哀哭道:“我们本也是要一死,免得被他羞辱,只是这人说,要是我们今天死了,让他不尽兴,便要将母亲也弄到这里,脱光衣服任人凌辱,又说要把爹爹写给金太子的密信,送给当今皇上看,我们……我们不得已才……”方大将军手中宝剑落地,脸色煞白,半天合不拢嘴,身旁参将小声叫了几十声的将军,才缓过神来,伸手扶起两个女儿,凑近去问道:“那人……那人叫什么名字?”方家两位小姐一齐摇头,“不知他的姓名,他只说他叫九指郎君。”方大将军脸上毫无生气,如同木偶般呆了半晌,慢慢重复:“九指郎君……九指郎君……”
九指郎君,自此名动临安府,但凡家中有女儿的官宦人家,都派家丁将小姐的绣楼里三层外三层的围起来,苍蝇都飞不进一只,跟别说是人。高宗皇帝为了表示对臣子的抚恤,特命御前带刀侍卫统领一百羽林军,每到夜晚便在城内巡逻搜索,只要这九指郎君还敢出现,便要将他生擒活捉。如此这般的折腾了三个月,毫无动静,皇帝心下便也腻烦,召回自己的御前侍卫,众位老臣那边,也要做足样子,亲自出了皇宫,一天之内驾临了翰林学士府,太尉府和大将军府,拉着几位重臣之手轻声细语,只说这九指郎君只怕已经被人铲除,这几位受害的小姐,自然也要给个交代,翰林府的李小姐已经上吊死了,只能在城中为她立一块牌坊,命名为“烈女坊”;张太尉的小妾无足轻重,明日和皇后说上一声,从身边的宫女里挑选一个貌美的出来,择日送到太尉府;至于方大将军的两位千金,高宗想破了脑袋,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说有观世音菩萨托梦给皇太后,言她前生的罪孽今世没有赎完,祸及子孙,皇太后大惊,合十跪拜,请求菩萨指点,菩萨言道罪业本该是她亲身去赎,念在她今生是天子母亲,或可找两个未出嫁的女孩儿,断食三日,剃度出家,方大将军听出了弦外之音,涕泪交流,跪在地上请求让自己两个不肖的女儿皈依佛门,替皇太后消业,高宗连忙将他双手扶起,大大出口一口气。
又三月,临安宁定,明州府,岳州府,长沙府,三位知府家的小姐也被九指郎君掳走玩弄,一时之间,举国颁下通缉令,根据那几位小姐哀哀戚戚的描述,画影描形,将那九指郎君的画像贴满了各个州县城门,悬赏千金。
长沙城外,骄阳高照,那张白惨惨的画像在这耀目的日头底下,晃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围观的路人纷纷散去,最后只留下三个人还站在那张告示之下,一个黑衣的男人,还有两个美貌的姑娘。
那个一身白衣的女子踮起脚尖,凑近那男人耳边低声到:“叶大哥,我们快进城去罢。”
黑衣男子回头看她一眼,点了点头,当先向着城内走去,那个白衣女子紧紧跟在他身边,而那个和他们一起的黄衣女子,却似乎对那画像很是好奇,又回头看了好几眼,才举步追了上去。
三个人进了城,一径找了一家门脸不算很大的面馆,走了进去。面馆伙计把手巾往肩膀上一搭,跑上前来笑道:“哎呦,几位客官里面请!”黑衣男子微一颌首,随着他走进内堂,挑了一张宽敞干净的桌子坐下。那个白衣的女子挨着坐在他身旁,而那个黄奕女子却坐在他们对面。
这家小店生意不错,店面虽然不大,此时却已经几乎坐满了人。没一会儿,伙计便端上了三大海碗火腿海鲜面,闻起来喷喷香。黄衣的少女深深嗅了一口面的香气,大声笑道:“叶大哥,苏姐姐,你们不吃,我可要吃了!”说着拿起筷子,也不怕烫,挑了一大筷子的面条儿到嘴里。
那个白衣女子看着她的吃相,忍不住“噗嗤”一笑,她生的极美,不笑的时候,还有一点淡淡的冷意,这一笑起来,冰消雪化,真是美得不可方物,面馆里一半的男人,都呆呆的掉了筷子上的面。白衣女子见众人都在看她,一张娇颜微微一红,娇嗔的向周围瞪了一眼,扭过头去,只是她瞪了这一眼,屋子里另外的一半男人,都把面条吃进了鼻子里。
那个黄衣少女扭头看见这些人的呆样,不禁笑出声来:“苏姐姐,你看那些呆头鹅!”
白衣女子“哼”了一声,才不去看那些男人,却把目光投向坐在她身边的黑衣男子脸上,轻声问道:“叶大哥,你怎么不吃,你在想什么?”
黑衣男子听见她文化,转头看了她一眼,一眼之下,禁不住也是微微一愣,随即转过头去,淡淡的道:“我在想九指郎君。”
白衣女子道:“想他做什么?”
那男子沉默了一下,道:“想他究竟是什么人,又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白衣女子不以为意,低头吃了一口面,笑道:“有什么好想,不过就是一个下九流的采花贼,依我看,他之所以能这般嚣张,不见得是有多厉害,只怕是那些朝廷的酒囊饭袋太过不中用!”
黑衣男子侧头看她一眼,温声道:“阿离,江湖险恶,官场更是凶险,这里人多口杂,说话还是小心为妙。”
那白衣女子樱唇一撅,娇嗔的横他一眼,似是极不服气,嘴角却情不自禁的扬起一丝甜蜜笑容。
“几位少侠姑娘,在下着急赶路,偏赶上这家小店客满,无处落座,不知能否行个方便,允许在下与几位拼桌?”
黑衣男子抬头,看着站在桌边说话的人,一身儒生打扮,面目俊秀,儒雅不凡,微微点头道:“自然可以,请坐。”
那人向他拱了拱手,便即坐下,招呼伙计将他的面端到这张桌上,放下碗筷,看着对面的黑衣男子微笑道:“敢问兄台大名?”
黑衣男子淡淡回答:“叶歌。”
那人点头笑道:“兄台名字甚是风雅,在下赵瑗,临安府人氏。”
叶歌只是点了一下头,并为答话,倒是坐在那人旁边吃面的黄衣少女放下筷子,噗嗤一笑道:“你这人好呆,叶大哥又没问你是哪里人氏,还有你和我们拼桌,怎的只和叶大哥打招呼,对我和苏姐姐却视而不见?”
赵瑗转头看了她一眼,温雅笑道:“敢问两位姑娘芳名?”
黄衣女子见他直直盯着自己看,俏脸一红道:“我叫央金,那一位姑娘名叫苏离。”
坐在对面的苏离秀眉一颦,眸光瞟了她一眼,截口道:“央金……”
央金向她调皮一笑,吐了吐舌头,低头吃面。
那叫赵瑗的人也不以为意,竟自吃自己的面,吃的极慢,像是在想什么事情,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如此吃了一会儿,忽然抬头向着叶歌道:“叶兄进城之时,有没有见到贴在城墙上的那张通缉令?”
琪琪
剑歌行 第二十四章 九指郎君(二)
叶歌点头,“看见了。”
赵瑗道:“依叶兄所见,这个九指郎君到底是何许人也?”
叶歌摇头,“我并不知。”
赵瑗一笑,看了坐在他身边的苏离一眼,意味深长地道:“听闻这九指郎君已到了长沙,叶兄身边这两位姑娘实在貌美如仙,千万要小心为好。”
叶歌不答,他没有看赵瑗,他的眼睛,看的是另一个人,这个人坐在厅堂角落的一张桌上前,正在低头吃面。
苏离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那人穿了一身宽大的黑衣,头上却戴着一个大大的竹斗笠,斗笠边上围了一圈黑纱,挡住了脸。苏离看了半天,觉得此人虽然遮住面目,却也没什么怪异,这两年来她随着叶歌行走江湖,这样的黑纱遮面的人也并不在少数,忍不住道:“叶大哥,你在看什么?”
叶歌摇头,收回目光,他看这个人,是因为他发觉这个蒙面的黑衣人一直在看他,从他坐到这张桌子起,那人就在盯着他看,虽然他没有正眼看他,却早已感受到自己被人注视,直到方才他回看过去,那个黑衣人才赶忙低头吃面,动作竟似有些慌乱。心中略有奇怪,脸上却丝毫不动声色,想看看这黑衣人到底在耍什么把戏,等了半晌,却见那黑衣蒙面的人把碗一搁,招手叫伙计过来,付了面钱,匆匆站起身,竟然匆匆忙忙地向外走去。他这一站起来,众人才看得清楚,原来他身量也并不是很高,身形纤细,那身宽大的黑衣穿在他身上很是肥大,晃晃荡荡十分可笑。
那人忽然发觉叶歌正在看他,好像愣了一下,接着走得更快,他要出店门,但要从叶歌他们所坐的那张桌子经过,他本应是从叶歌身边走过最近,却不知为何,竟然绕了个圈,从苏离身边绕过,想是走得太急,衣服又长,走过苏离身边的时候竟然差点绊了一跤,跌跌撞撞地出了门去。苏离扭头,皱眉看他,央金却是用手掩口,吃吃地笑,口中道:“这人好傻,竟然连路都走不稳,还有他干嘛穿那么可笑的衣服?”赵瑗看了她一眼,微微笑道:“央金姑娘没有看出来么,那人是个女孩子。”央金一愣,“女孩子?你怎么知道?”赵瑗看了叶歌一眼,笑一笑道:“是不是痴傻我倒不知,只不过这个女孩子实在可爱,她难道就不知道,她越是这样,越是欲盖弥彰,十个男人里至少有七个能看出她是个姑娘,在这七个里头至少又有五个想要揭开她的面纱看她的脸。”放下手中筷子,悠然一笑,“我若是她,只要在脸上涂点泥巴,穿得土气一点,实在比她这个样子安全地多。”
叶歌忽然起身,几步出了面店的门口,只见外面大街之上熙熙攘攘,满眼花花绿绿的衣服,却哪里还有那个奇怪的黑衣人的影子!
苏离紧跟上来,站在他身边,奇道:“叶大哥,怎么了?难道你认识方才那个人?”
叶歌摇头,淡淡地道:“不认识。”其实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刚才那个黑衣人,的确让他有一种莫名的感觉,说不出,却极强烈。
苏离看了看他的脸,柔声道:“叶大哥,你是不是,还在想她?”
叶歌身子微微一震,明亮的眸中掠过一片阴影,沉默半晌,缓缓摇了摇头。
苏离点头道:“叶大哥,她是你杀父仇人的女儿,你不肯亲手杀她,便已是还是当日的情分,不必再心怀愧疚。”
叶歌不说话,已经整整三年,可他每每在梦中,却能看见她孤独站在唐门石城下的身影,还有她看着他远去时,悲伤的眼眸。
她是他杀父仇人的女儿,她明明知道一切真相,却欺骗他,跟在他的身边,他没有亲手杀她,只因为她是无辜的,但他也斩断了对她所有的情念,决然而去,将她一个人,留在唐家堡……这三年来,他听说过不少事情,尤其是关于蜀中唐门的,两年之前,唐家堡两位少主同时成亲,却在大婚当日弄得天翻地覆,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不得而知,却听得江湖传言,唐大公子在行礼之时被新娘刺了一剑,非但亲没有成,新娘子也跑了,并且自此扬言和唐家堡一刀两断。此事在江湖之上传得沸沸扬扬,唐门脸面十分不好看,好在唐家二公子倒是中规中矩,娶了烟雨楼主的亲侄女,两人琴瑟和谐,相敬如宾,才算挽回了一点颜面。只是,这所有的江湖传言之中,都没有她,一点点都没有,她就好像已经从这个世上消失了,或者,根本就没有来过,午夜梦回,他甚至以为那个烟花星光下白衣金带,不染纤尘的美丽少女,只是他的一个梦,他宁愿,那是一个梦……
“叶大哥!”苏离见他怔怔出神,眸光闪了闪,拉了拉他衣袖,“既然吃完了饭,我们就尽早赶路罢。”想了想又笑道:“等这回见了你师父,你就和我回烟雨楼好不好,我爹爹在信上说,他也想要见见你。”
叶歌愣了一下,低头看她,“见我?为何?”
苏离脸上一片晕红,跺了一下脚,娇嗔道:“你怎么总是这么傻,真是块木头!”说完也不看叶歌,扭头跑了。
叶歌看着她的背影,默然不语,为什么每次他的眼睛看着她的时候,心中看见的,却是另外的一个人,是不是因为,那个人已经深深地刻在了他的心里,就算他狠狠地去挖,把心挖得血肉模糊,也挖不掉。
等到央金吃完,三个人出了这家面店,一径向着湘江之畔走去,走了不久,便听到身后有人脚步追赶的声音,却见刚才那位拼桌吃面的人从后面赶了上来,向着叶歌笑道:“叶兄,你们这是要往哪里去?”
叶歌看他一眼,淡淡地道:“步?岭。”
赵瑗想了想道:“我正好也要到岳麓山顶的去麓寺,不如我们同往如何?”
叶歌不置可否,转回头来,竟走路。
岳麓山,绵延湘江之畔,飞花点翠,云雾萦绕,远远看去,当真如同九天仙境一般,几人就这样一路登山而上,赵瑗也绝口不提要去云麓寺之事,只是跟在叶歌几人身后,叶歌苏离,一路都不说话,倒是央金,时不时地回头,和赵瑗说笑几句。
看山间云雾,应该已到半山之上。峰回路转,眼前忽然一空,只见白雾缭绕,风吹云动,面前一片空茫,再无去路。
央金道:“叶大哥,我们是不是走错了路?”
叶歌又向前走了几步,看了看脚下变幻不定的云雾,淡淡地道:“没有错,过了这座锁云桥,对面便是步?岭。”
苏离奇道:“锁云桥?”走上来站在他身边,向下看去,不禁低低地轻呼一声,原来在脚下的云雾之中,竟然真的有什么东西一直通到对面,隐在白雾中隐隐约约不甚清楚,看轮廓颜色似是一道铁锁。
“锁云桥,其实就是锁住这悬崖两侧的一道铁锁,要到步?岭,只有过锁云桥。”
央金小心翼翼地走上来,抓住苏离手臂,探头向下看了一眼,吐了吐舌头道:“这条锁链一样的桥,我可过不去。”
赵瑗负手站在后面,笑道:“央金姑娘过不去,想来我也是过不去的。”
叶歌回头看了他两人一眼,对着苏离道:“阿离,你们几人留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回。”
苏离急道:“可是我过得去!叶大哥,我要和你一起!”
叶歌摇头,淡淡扫了赵瑗一眼,“步?岭是我师父所住之地,向来不许外人踏足。”
苏离愣了一愣,“可是……”
叶歌却不再多言,转身轻轻一跃,已从方才站立之处跳了下去。
苏离惊叫一声,赶上去看,却见叶歌的身影已没入重重白雾,轻身走在那条若隐若现的铁锁之上如履平地。
苏离看着他渐渐隐入雾中,一双水眸却微微一酸,就算她已和他一起浪迹江湖两年,他和她说的话,也没有和那个姓岳的小丫头说得多。想起岳小珂的名字,竟然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她清如泉水的眼睛,心中暗暗气闷:那小丫头有什么好,长得一副楚楚可怜的模样,心里却是一肚子的鬼心眼,这两年叶歌虽然从来没有提过她,但她看得出来,每当叶歌沉默地看着天上星斗之时,便定然是在想她!自己日夜陪在他身边,他却从不珍惜!想到此处,心中一酸,眼圈便也红了。
央金在她后面,自然猜不到她的心事,眼睛四处看了看道:“我们在这里干等,实在没有意思,赵公子,你方才不是说要去什么去麓寺,不如我们一同去玩一玩罢。”
苏离听见她的说话,吸了吸鼻子,“央金,你到处乱跑,等下叶大哥回来找不到我们,便要怎样?”
赵瑗看着她笑道:“苏姑娘不必担心,步?岭距离山顶已经不远,我们上去云麓寺也不过就是一顿饭的时候,若怕叶兄担心,不妨在这里留书一封,教他出来的时候上山去找我们。”
苏离想了一想,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随即拔出腰间宝剑,削下悬崖边的一棵树的一段树皮,在上面用剑尖写道:“叶歌,我们已去往云麓寺,你若出来,便往云麓寺相见。阿离。”
赵瑗双手抱肩,微笑地看她写字,忽道:“苏姑娘和叶兄,难道是一对儿鸳侣?”
苏离脸上一红,并不理他,倒是央金笑道:“那是自然,赵公子难道现在才看出来么?”
赵瑗一笑,“我向来愚钝,的确是刚刚看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