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雄-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语侬摇摇头道:“如果他不懂医术,我当然能分辨得出来,可是他如果懂一些医术,知道被撞伤后的脉象是怎样,以内力控制脉象,刻意为之,那我可真没办法分辨。分辨不出伤情,我便不好胡乱开药。”
“你是说……”李风云见苏语侬朝他直眨眼睛,心念一转,“不要紧,死马权当活马医吧!你先用救治撞伤的法子救他,救得了他也就罢了;如若实在救不了,也只能怪他命不好!”
苏语侬答应了一声,从怀中取出一只绿色的小瓷瓶,倒出一粒药丸,撬开许半仙的嘴巴,喂入他的嘴中,又取过水囊,往他嘴中灌水:“也只能这样了,奴家想来想去,也只能兵行险招,以毒疗伤,也不知有没有效果,如果不成,胡乱医死了,可别怪奴家哦!”
丁豹急道:“怎可这样,苏姑娘,这里离赵州不远,要不我快马加鞭,去赵州城去请一个郎中,无论如何也要把他救活……”
“胡说些什么?”李风云打断他的话,“若这老骗子救不活,你们三人人人有份,先打八十军棍再说。
去,挖个坑,万一这老骗子死了,就地埋了吧。
算了,这地方没有锄头,挖坑也不容易,你们三个,到周围捡些干柴,实在不行,一把火烧了他吧,也算是做了件好事,免得他暴尸荒野!”
丁虎、丁豹、丁猴一阵发呆,撞死了一个老道,就打八十军棍?这似乎不是李风云的风格。三人没注意苏语侬紧咬着嘴唇,小脸憋得通红,差点没笑出身来。
“还不快去!”李风云猛地一瞪眼。
“咳咳!”许半仙身子突然一动,呛起水来,“哎呦喂,疼死本仙人了!”
见许半仙活转过来,丁虎、丁豹、丁猴大喜,又围了过来。
丁猴笑道:“我早说一定能救得活,不用挨板子偿命了!”
苏语侬含笑道:“这虎狼之药果然有用,前辈总算转过这口气来,容小女子再为前辈把脉!”
许半仙急忙将手臂藏在身后,有气无力地道:“不用了,你这女娃子,心够狠的……本仙人这把老骨头还打算多活几年呢!自己来就成了。
唉,真是飞来横祸,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难怪本仙人今日心绪不宁,急急忙忙逃出赵州城,没想到还是没能躲开这血光之灾。
这把老骨头喂,恐怕不修养个一年半载是不成的,这一年半载都动不了本仙人的一身仙气了,做不了生意,还要花钱买药,这叫人怎么活呀!”
说到这里,许半仙的眼珠骨碌骨碌直朝李风云身上瞅。
丁豹急道:“前辈莫担心,你的生活,还有药钱,还有你生意上的损失,都由我们兄弟三人赔!”
李风云瞪了丁豹一眼,道:“你们赔?你们的军饷有多少银子,赔得起吗?这老……恐怕你们当了裤子也赔不起!”
又陪着笑道:“前辈,你要多少银子,只要小子掏得起,一句话的事。”
许半仙想了想,说道:“这次受伤不情,道行折损就不跟你算了,光买药的银子总也要几千两银子吧!”
李风云的脸顿时黑了下来,他哪来几千两银子?
不错,之前他的确是搜罗了不少钱,这次小皇帝也赐了他很多财物,可是他手下可有两千精兵,都指着他吃饭,光靠杜重威和朝廷那点饷银哪里够?所以,他的银子都交给了张俊打理,做些生意,供养兵卒。
他如今能拿出的银子不过三百余两,这许半仙敲诈起人来心够黑。
不过,即便是这样,李风云也不敢得罪这位大爷,显然,这个许半仙是会武功的,要不然也不会醒得那般及时。既然许半仙会武功,那么,他又怎么会被丁猴的马撞着了?
这一点,打死李风云也不相信。
知道许半仙会武功,而且深藏不露,李风云心中还有一个怀疑,这个许半仙会不会就是江湖中传说的那个绝世高手野狐禅?
………………………………
第二百二十九章 相见时难
“算了,就知道你是个穷鬼,当年你是个穷鬼,没想到当了将军,还是个穷鬼。”许半仙见李风云脸色不善,急忙改口,“这样吧,本仙人也不为难你,在本仙人伤势痊愈之前,本仙人就跟着你,你要管吃管住管药钱,免得又说本仙人讹诈你!
半扇猪肉的事,亏你还记了那么久。”
李风云闻言脸上堆满笑:“那是应该的,许大仙人只管跟着小子,小子好吃好喝伺候着便事!”
李风云当然知道,这个许半仙根本就没有受伤,所谓受伤云云,其实都是在找借口接近他而已。不过这个许半仙接近他究竟有何目的,他又是不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野狐禅?
丁豹尤自没有看出端倪,还在问:“前辈,你受的伤成不成?能不能走路,要不要晚辈弄顶轿子抬你走?”
“很好很好!孺子可教也!”许半仙眯着眼睛笑了起来,“轿子就不用,弄一张抬椅就成了!不像某些人,只是嘴巴上说得好听!”说着,斜睨了李风云一眼。
这家伙倒是会顺杆爬,李风云恨朝着丁豹的屁股狠踢两脚。坐着抬椅去镇州,不知要走几天,他还急着要与杜如月见面呢!
打发丁虎三人回赵州城准备抬椅,李风云拱了拱手,道:“许大仙人,你找小子究竟有何事,能不能明言?”
“什么明言不明言?”许半仙这时才从地上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捡起倒在一边的那竹幡,“本仙人可听不明白,这次可是你的人把本仙人撞成了重伤,你可不能不认!”
李风云差点被气得吐血,显然,这许半仙发现装病根本骗不过苏语侬,干脆不装了,明明精神抖擞得很,气色比李风云还好,却一口一个被撞成重伤。
“好吧!您老要跟着就跟着吧!”李风云万般无奈,他知道,许半仙赖定他了。
他倒不在乎许半仙讹他些钱财,在江湖上行走了一年多,生生死死中来回了好多次,钱财的事,他早已经看淡。只是他身上有许多事情,并不愿意让许半仙知道,毕竟许半仙究竟是打得什么算盘,他也不知道。
这个许半仙武功高深莫测,李风云根本看不出深浅来,如果不是他这次演戏正巧被苏语侬识破,李风云根本不会想到他居然懂武功。
如果许半仙真的是那个野狐禅,那也就算了,想来轩辕台不会对他不利,但若是许半仙不是野狐禅,是其他的什么人,那李风云的处境就大大的不妙。
这意味着,有一些势力,已经定住他了。许半仙会不会就是永固宫的人?
丁虎三人还真的弄了架抬椅来,丁虎与丁豹抬着许半仙,丁猴一手扛着那杆破竹幡,一手抱着一个紫砂壶,在一边伺候着,服侍许半仙比服侍李风云还周到。
李风云、苏语侬两人不知该笑是好还是该哭是好,总之,这位高人他们不敢得罪,一路上还要陪着许半仙演戏,慢慢悠悠地朝镇州而去。
来到镇州,拜见过杜重威,李风云就匆匆去见杜如月。
只可惜蜡烛太多,杜如月身边有孙婆婆一步不离的跟着,李风云身边还有一个装神弄鬼的许半仙,两人四眼相对,却偏偏无奈至极,说不了几句贴己话。
无奈之下,李风云干脆在风雨楼摆下一桌好酒,把冯媛儿、苏语侬等一众亲朋好友都请来一聚,众人饕餮大吃一顿。
原本大大咧咧的马英见到许半仙,犹如老鼠见了猫,气焰顿时消了下去,意外地没有揶揄李风云,这叫李风云心中更起疑窦。这许半仙究竟是何来头,为何江湖中丝毫没有名声?
席间,李风云悄悄将马英拉到一边,问道:“马前辈,难道你认识半日仙?此人究竟是何来历?”
马英一张胖脸说不出的难堪,吱吱呜呜半天方道:“说起来丢人,吃过他的亏,这人不好缠,你怎么跟他勾搭上了?”
李风云心道:“你以为我愿意啊?”
“此人是何来历我也不知,只晓得做事滴水不露。武功还在我之上。”马英有接着道,“不说了,再说我这张老脸都丢光了!”
能让马英说出此等话来,半日仙的武功果然深不可测。
到了晚上,杜重威特地为李风云设宴,麾下众将汇聚一堂,又闹到半宿才散去,李风云也喝得醉醺醺的。
席间,杜重威的大公子杜弘璋伤势已经恢复,杜重威当场喝令他敬酒赔罪,李风云微微一皱眉,想起当日惨死的弟兄,对他恨意未消,但看在杜重威的面上,还是喝了那杯酒。同样,杜弘璋的脸色也非常不好看,眼光中对李风云也有一股怨毒之意。
李风云暗自发愁,真不知日后该如何面对这位大舅子。杀他自然是不可能,但每当看见他,就觉着胸中一股怒浪在翻滚,叫人好生难受。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有八九。
特别是那些七七八八的应酬,推也推不掉,李风云如今身价陡增,来巴结他的文武百官自然不少。同在成德军中,杜重威的帐下,李风云也不能厚此彼,接下来的十多天,李风云不停的迎来送往,能抽出空来与杜如月相见的机会就更少了。
相比之下,他与苏语侬呆在一起的时间反而更多。
最讨厌的便是那个孙婆婆,每次都会出现在杜如月的身边,防贼一般的防着李风云。两人之间稍有过份一点的言语,孙婆婆就老着一张脸,狠狠地训斥李风云一顿,只弄得李风云想痛扁她一顿,只可惜偏偏他的武功远不及孙婆婆。
这一日傍晚,练习了一番《青龙斩》,将院中的一座假山劈成了一地碎石,李风云收了功法,却听背后有人道:“你这小子究竟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把一座假山当做仇人?”
李风云回头望去,正是许半仙。
“前辈又不是不知,又何必取笑小子?”李风云叹了口气,他不相信许半仙不知道他的心思。
果然,许半仙哈哈大笑,道:“你要跟那小丫头私自相处,这有何难?”
“难道仙人有什么办法?”李风云眼睛一亮。
“那要看你这小子的心意诚不诚了!”许半仙眯着眼睛笑道。
………………………………
第二百三十章 浩然之气
“诚,诚得不能再诚!”李风云急道,“仙人要什么,直管说!就算是几千两银子也没关系,这几日收的礼物和杜帅的赏赐,也应该有大几千两了吧!”
许半仙笑道:“本仙人要那些世俗之物做什么?本仙人道心澄清,一心只想修道成仙,若是你这小子能帮本仙这么一个忙,帮你这个小忙,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你要小子帮你什么忙?”李风云心中奇怪。
“是一本经书,如果你能把那本经书交给本仙人,本仙人自然会出手相助,就算是拼着损失阳寿道行,也在所不惜!”许半仙笑着回答,眼神闪烁不定,紧盯着李风云。
李风云心中一震,居然是冲着《归藏经》而来。
干笑了几声,李风云道:“成,许大仙人要什么经书,小子立刻遣人去市面上买来,如果买不到,去和尚道士的寺庙道观中,抢也要抢来。”
“呵呵呵呵!”许半仙捋了捋胡须胡须,眯着眼睛,伸出鹅毛扇指了指李风云笑道:“你这小子,名不虚传,果真奸诈得很!
一般的经书,又怎入得了本仙人的法眼?
你这小子,是个聪明人,本仙人要的是哪一本经书莫说你不知道。莫要跟本仙人打马虎眼,你道这天下只有那苏丫头才有本事给你苦头吃?”
李风云耷拉下脸来,满脸愁苦道:“许大仙人,你这不是为难小子吗?仙人你是神仙,小子肉体凡胎,可不是什么神仙,神仙要打架,何必拉上我这么一个凡夫俗子?”
许半仙哈哈大笑:“没办法,谁教你天生异禀,平时又喜欢拉一张虎皮四处吓唬人。如今事情来了,你想躲也躲不开。人生烦恼都是自找的,既然开了头,难道你还指望置身事外?”
“许大仙人,你怎么知道世上有那么一本经书?而且还找到小子头上?”李风云有些不甘心,抬起头来问道,“不要告诉小子是掐指一算。”
“不错,正是本仙人掐指一算!”许半仙摇了摇鹅毛扇,“本仙人神通广大,功力深厚,掐指一算,算出那本经书业已出世,并且与你这小子有关系并不是什么难事!”
李风云恨不能抽自己一嘴巴,要想从这个神棍嘴里套出话来,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许半仙这句话中,隐隐点出了他知道李风云等人已经取出了《归藏经》的事情,真让李风云生出一种感觉,就是这一位许大仙人,果真是无所不知。
奇怪,这许半仙是如何得知《归藏经》与他李风云有关的?
许半仙说的那些掐指一算的屁话,李风云是半点也不信,许半仙要真有那本事,又何必来找他?掐指一算不就得了?
这事颇为蹊跷,按理说,《归藏经》的事情世上也只有他、路惊鸿、永固宫主还有苏语侬知道。他与苏语侬可以肯定没有泄露出去,路惊鸿和永固宫主更不可能泄露出去。那这许半仙是究竟如何得知的?
《归藏经》的事情究竟是如何泄露出去的,现在居然弄得连许半仙也知道了。
不晓得《归藏经》失窃的事情,这位神通广大的许半仙知不是道?
刹那间,李风云心中转了无数个念头。
“实不相瞒,那本经书现在在哪里,小子的确是一无所知。”李风云苦着脸道,“许大仙人既然这般神通广大,料想一定也算到那本经书出了问题。
许大仙人有这么大的本事,能算到那本经书与小子有关,可小子却没有本事,能算出现在那本经书在哪里。”
许半仙呵呵笑了几声,摇着扇子道:“既然你跟这本经书有缘,那么迟早会回到你的手中,本仙人只要你答应,到时你要将那本经书交给本大仙人。”
李风云奇道:“世上难道真有缘分这回事?许大仙人,你为何这般肯定?又是掐指一算?”
许半仙摇摇头:“这次不是,你当本仙人的法力不要钱么?猜也猜得出来,因为天下恐怕只有你一人能认得那蝌蚪文。”
许半仙掌握的情况果真是细致,居然都知道那《归藏经》是用蝌蚪文写成的。
可惜他不知道李风云真正掌握的蝌蚪文没有几个,凭他的性子,要学成蝌蚪文,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更不知道天下并非只有李风云能识别蝌蚪文,还有一人,可谓是精通蝌蚪文的宗师。
哈哈,总算找到了许半仙的漏洞,李风云眼光中露出狡黠之色:“许大仙人,这次你怕是算错了!”
许半仙摇头道:“本仙人决计不会算错,虽说你生行惫懒,现在估计还认不得几个蝌蚪文,不过这世上能学成蝌蚪文的,这世上现在已经只剩下你一人了!”
此中话中有话,李风云的脸陡然变色:“你,你何出此言?难道……”
“不错,二十多天前你的老师枯竹翁已经驾鹤西游,溘然长逝了!”许半仙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可怜枯竹翁,一生苦苦钻研蝌蚪文,为的便是等待这本天下奇经的出世,没料到,刚刚有了这本经书的消息,却偏偏时不我待!”
李风云呆了一呆,种种往事,历历在目。他虽与枯竹翁相处的时间不长,只有几天的工夫,而且枯竹翁对他又打又骂,但李风云明白,枯竹翁的出发点,只是恨铁不成钢。
白头如新,倾盖如故,有些人的交情是不能以时间来衡量的。
不错,这世上很多交情是需要时间来沉淀,来酝酿,但并非全部。有些人,虽然相处一世,彼此之间的提防之心也难以放下,而有些人,只是见了寥寥几面,便能结成知己。
伯牙琴台遇知音,钟子期不过是个樵夫,只不过听了楚国士大夫伯牙的几首曲子,两人便成了至交好友。这其中又岂是可以用相处的时间来衡量的?
李风云与枯竹翁名为师徒,但说是老友更为合适。枯竹翁在李风云心中的地位,实际上是很重的,可以这么说,李风云实际上是把冯道和枯竹翁当作了李老爹的化身。
老友撒手人寰,李风云心中悲戚不已。
许半仙说得没错,这世上能学成蝌蚪文的人,恐怕也只剩下李风云一人了。
因为枯竹翁送给李风云的那手札,是用秘语写成,知道这秘语,能看懂这秘语的,也只有李风云一人。而且,枯竹翁严禁李风云将这秘语告诉别人,除非哪一天,李风云认为某个人值得托付传承。
也许是枯竹翁感到他自己的大限将至,所以将他一生研究的成果用密语写成手札,希望李风云能够继承他的遗愿。
只是他没有说,他希望李风云做的事,原来不止是学会蝌蚪文,更重要的是,要译出《归藏经》,重聚龙脉,还苦难中的百姓一个郎朗乾坤。
忽然之间,李风云发现他肩头上原来还挑着着这么一副沉重的担子,一副他从来没有想过的重担。就在那刹那间,李风云想明白了很多事情,不止是关于苦竹翁。
“你究竟是谁?”李风云转过脸去,紧盯着许半仙正色道,“你如果不能如实告知我一切,还跟我遮遮掩掩,我死也不会答应你的要求!”
李风云说话从来没有这般郑重过,突然之间,他感到从心底升起一股浩荡的浩然之气,直让他的灵魂发颤。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惊涛巨浪
“想明白了?”许半仙眼中露出几分欣赏之色。
李风云点了点头,道:“想明白了!原来有这么多人对我寄予了如此之重的厚望,虽然我不喜欢,但是我还是要承担下来,没办法,这是责任,不想担也要担。”
“很好!”许半仙收起羽扇,道,“既然你想明白了这一点,那如今告诉你我的身份也无妨。若是你还如以前那般,我真信不过你能担起这大任。
既然枯竹翁能信你,公孙无忧信你,那我也可以信你,而且,我会尽量说服醉道人也信你!”
“你……”李风云满眼惊诧。
“不错,你猜得没错,我就是野狐禅,轩辕台的长老!”许半仙点头道,“世上知道我真实身份的人没有几个,这件事不许外传!”
虽然李风云之前已经怀疑许半仙就是野狐禅,但那也只是怀疑,当许半仙亲口承认之时,情况又完全不同。
李风云完全震惊了。
他虽然见过的绝世高手真不少,燕无双、路惊鸿、醉道人、耶律明,再加上这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野狐禅,如今天下八位绝世高人,除了萧齐瑞、玉虚真人和了然大师外,他竟然见了五人,而且这些人跟他多多少少有些关系。
这还不算他的师父李苍穹,和半只脚已经踏入到绝世高手境界的永固宫主。
世界很大,但有时却很小。
虽然,这些人行为处世,似乎跟其他人并无太大不同,但是在李风云的内心深处,还是隐隐把他们当做是高不可攀的绝世高人。
眼前突然又出现这么一位,怎能不让他心中翻起巨浪?
这样就能合理解释当初在牛头山福来客栈发生的一切。
“轩辕台的来历你知道吗?”许半仙问道。
李风云点了点头:“我大师兄燕无双跟我提过一些,我也知道轩辕台有一个长老会。”
许半仙道:“可以猜得到,你可能不知道,自从你遇到公孙无忧,你就已经进入到了我轩辕台的眼帘。我们实际上已经观察你很久了,你的老师,枯竹翁,实际上也是轩辕台的长老。而公孙无忌,正是我的弟子。”
“什么?”李风云更是无比惊讶,“枯竹翁不是不会武功么?”
“谁说加入轩辕台就一定要是武林高手?”许半仙笑道,“实际上,轩辕台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武功。
这也是为什么,南唐对枯竹翁礼遇有加的原因所在,南唐之主李璟多半猜到了枯竹翁的身份。想通过他与轩辕台搭上线,希望轩辕台能支持他夺取天下。”
没想到枯竹翁还有这么一层身份,难怪当初李凤鸣对枯竹翁如此客气,究其原因,竟然在这里。不过看枯竹翁当时的态度,似乎对南唐并不看好。
李风云沉默了许久,半天方道:“为什么告诉我这些?”
许半仙道:“因为我们希望你能加如轩辕台!当然,如果你还是如以前那般吊儿郎当,这个邀请我们是不会提出的,既然你现在已经想明白了,而且明白自己该做什么,我想,我们可以正式提出邀请。”
“我……”李风云心头又是翻起一阵惊涛巨浪。
这可是来自轩辕台的邀请,李风云一时竟然拿不定主意。毕竟,加入轩辕台这件事,他从未想过。
“当然,这件事你还要好好想想,轩辕台不会强迫任何人加入。我们曾先后向你师父李苍穹、你大师兄燕无双提出过邀请,但是很可惜,两人都拒绝了。
因为加入轩辕台,就意味着江湖中的很多恩怨便不能再插手,包括一些国仇家恨。
当然,也会得到许多好处,轩辕台的传承会向你完全敞开。
你要仔细想好,我不希望你日后后悔!”
许半仙顿了顿,又道:“当然,这些事情,你不要与他人提起,你应该能做得到。”
李风云点了点头,他的确要慎重考虑,忽然,他想到了一事,问道:“难道永固宫主与我路师兄没有接到过邀请?”
许半仙摇头道:“并非所有的武林高手都适合加入轩辕台的,轩辕台原则上只承担维护华夏传承的事情,对个人恩怨,以及国家之间的纷争并不存任何立场,除非威胁到华夏传承。
比如,我们曾观察过耶律明很久,但是最后得出结论,耶律明不适合加入轩辕台。”
李风云更加震惊了,轩辕台居然连契丹人也可接纳,这也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轩辕台究竟是如何得知《归藏经》的事情?《归藏经》果真有效?”李风云开口问道。
许半仙略想了一会儿,答道:“《归藏经》究竟有效还是没没有效果,这件事已经是毋庸置疑,数千年来,因为运用《归藏经》中的风水堪舆之术,改变历史的例子不少,足以证明《归藏经》的效果。
易者,时移世易也!
《易经》本就是研究、探索世上万物变化、转变而总结出来的大成之道。只可惜,如今已经残缺不全了。
李风云,你可知道,天下本来三本《易经》,一本是《周易》,一本是《连山易》,一本是《归藏易》?”
李风云点头道:“这件事倒是知道,据说《周易》是周文王所作,《连山易》相传是由伏羲所作,《归藏易》则是由黄帝所作。现在《连山易》已经彻底失传了,倒是《周易》大行其道。不知对也不对?”
许半仙点了点头,道:“你这话不完全对。这三部易经究竟是由何人所创,已经久不可考,世上的传言多有失实之处。
据轩辕台的记载,早在先祖广成子创建轩辕台之时,那时就已经有了这三部易经,所谓《周易》是周文王所作和《归藏易》则是由黄帝所作显然是不可能的。
至于《周易》大行其道之说,也有些偏颇,实际上,《周易》的传承,也遗失了大半,现在大行其道的,充其量也只是《周易》的文字。
这些,咱们暂且不谈,先来说说这三部易经究竟是在讲些什么!”
李风云大为不解,不明白许半仙为何这般说,更不明白许半仙为何将这三本书看得如此重要。
在他印象中,《周易》是一本占卜算卦的书,内容艰涩高深,李风云半点也不懂,更不消说另外两本了。这种书可有可无,那些算命的先生,蒙人的居多,至于真有本事的,李风云不敢说没有,但至少他没有遇到过。
但像野狐禅许半仙这样的人物也这般说,其中必然有其道理。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易经的秘密
许半仙指了指院中的一处石桌石凳,道:“此事说来话长,咱们去那边再谈!”
两人在石桌边坐下,许半仙道:“刚才我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根据轩辕台的记载,其实这三本易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
《连山易》已经失传,如今也只留其名,上面究竟讲了什么,已经无从得知。不过,我查遍了从古至今留下的资料,从那些古籍和记录的只言片语中推测,这本易经多半讲的是创造之道。”
“创造之道?”李风云立刻想到了点石成金、撒豆成兵等等。
许半仙似乎看透了李风云的心思,呵呵笑道:“与你想的恐怕大不一样,《连山易》绝没有那般神秘。
这本经书应该讲的是一种规律,一种思想,就比如冰是由水变化而来的,而在大锅里烧水,火候到了,水也就自然沸腾了。
所以,要得到冰,就必须先有水,泥土、岩石等东西是不成的。
所以,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春秋时期,据说墨家的老祖墨子曾得到过《连山易》的一些残篇,这才成就了墨家千古之名。只可惜春秋战国之后,这本《连山易》就湮灭在尘埃之中,再也寻不到它的踪迹。”
李风云似乎有些明白。
许半仙又继续道:“而《归藏易》讲的是应该是改变之道。
所谓改变之道,就是在弄清楚事物发展的情况下,撬动某一因素,从而改变整件事情的发展方向。
我曾听西方的商人说,古代西方有一位大贤说过,给他一个支点,他能用一根木杆撬起整块大地。这种说法,似乎隐隐与《归藏易》的思想相合。”
李风云哈哈大笑,道:“那个西方的家伙在吹牛,他哪有那般气力,莫非他是神仙下凡,神仙下凡也做不到啊!这种大话,我也会说!”言语之间,他对归藏易的效果还是不太相信。
许半仙摇摇头,道:“凡事多动动脑子,莫要轻易否定。用一根木杆撬动大地,这种说法虽然夸大,但也未必没有其道理。山中那些采石工,撬动大石头所采用的,不就是那位大贤所说的方法么?”
李风云一呆,采石工撬动千斤大石他当然见过,的确如许半仙数说,只凭一根木棍,还有一块石头,气力只有百余斤的平常人,便足以撬动千斤巨石。
这些东西虽然平常,几乎人人都本能的这般去做,但其中的道理,却深邃得很。
看来,他毕竟是想得不够深入。
“如果能找到事物发展的一些支点,找到合适的木杆,谁又能说,历史的发展不会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呢?”许半仙反问道。
李风云呆了,这些事情他从未想过。仔细想来,也确是如此。
假如当初他不曾来镇州,那镇州的情况又如何?很可能杨光远攻破了镇州城,扫除了在契丹大军背后最大的威胁,契丹大军因此能统合河北的人力物力,搜集到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方战场。而中原的大军极有可能因此抵挡不住契丹大军的进攻……
如果不是他在恰当的时候赶到了忻州城外,又以恰当的手段阵斩了耶律安端军督战的大将,那河东的局势又会崩溃成怎样?
再假设他没有及时赶到博州,施展巧计烧毁耶律麻答大量的船只,那对岸李守贞能不能守住东岸也是未知之数,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