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骁雄-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原名将不少,哪个没有野心?朱温是大唐的重将,可他将大唐给灭了,自个做了皇帝,建立了后粱。
  此例一开,激起了无数人想要做皇帝的野心。
  他朱温能做皇帝,我为什么不能做?
  李克用也许没有称帝的野心,不过他儿子李存勖(注2)有,李存勖灭了后粱,建立了后唐。
  如同一滴水落入一锅沸油里,这次各路枭雄看得更明白,原来抢皇帝做这么简单,只需要胆大,有实力,再加上点运气就够了。
  李嗣源(注3)动了歪心思,他是李克用的干儿子,灭掉后粱,他居功至伟,既然李存勖能做皇帝,他又有什么不能?想做皇帝,抢来就是。于是,李存勖死了,李嗣源登上了皇位,成为后唐的第二个皇帝。
  世事好像真的有因果报应一般,李嗣源死后,将他的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李从厚,可是他的另一个干儿子李从珂不干了。仿效当年旧事,率兵杀入了洛阳城,这次死的是他的亲生子李从厚,当上皇帝的是他的干儿子李从珂。
  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见到这种情况,觉得改朝换代的机会来了,不过他的实力似乎比不上李从珂,不过石敬瑭有办法,打不过就请援兵吧,请援兵当然就要付出代价,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于是,石敬瑭以割让燕云十六州,向年纪比他小十一岁的耶律德光称臣称儿为代价,请来了五万契丹精骑,杀入了洛阳城,宰掉了李从珂。城头变幻大王旗,洛阳的城头插上了石家的大旗,皇帝的宝座也顺理成章归了石敬瑭,国号也改成了大晋。
  可能是借鉴了前朝故事,石敬瑭觉得将皇位传给干儿子比传给亲儿子妥当,至少,亲儿子不用挨上那一刀,大晋的皇位落到了石重贵手中。干儿子终于不用干掉亲儿子就能当皇帝了,石家的天下貌似稳如泰山。
  很可惜,大晋很强大,石重贵很不满意向北朝的耶律德光称臣。
  当孙子没关系,不要燕云十六州也没关系,可是,不蒸馒头争口气,听了景延广的话,石重贵振作起精神,决定做一番留名青史的大事业,那就是绝不向契丹称臣,脸面很重要。
  可是没想到,貌似强大的大晋原来这么不经打,转眼间,大半个河北已经沦丧到耶律德光的手中,搞不好,开封府也要丢。
  石重贵害怕了,既然孙子都做了,当当臣子又有何关系,干爹石敬瑭不也做了人家干儿子,儿皇帝么?脸面比起性命和皇位来,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重要,与是石重贵求和了。
  可是耶律德光不答应,他也想尝尝当中原皇帝的滋味,呆在繁华舒适的开封,应该要比一年四季跑来跑去的日子要舒适得多。让干儿子的干儿子当孙皇帝,转了太多的弯,哪有自个当皇帝爽快?
  而且中原看起来不过是一只纸老虎,一戳就破。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只可惜后来的战事没有耶律德光想象的那么顺利,契丹的兵力毕竟太单薄了,南朝的渣兵却又似乎太多了点,眼看着契丹后继无力,迟早,契丹人会撤回到北方。
  中原以及契丹的枭雄看到了机会。
  赵延寿想当皇帝,杨光远也想当皇帝,杜重威想当皇帝,李守贞想当皇帝……难道刘知远就不想当皇帝?这一点,杨光远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天下有不吃腥的猫么,只看谁会掩饰罢了。
  如果石敬瑭还活着,他扬光远即便有这个心思,也只能深深地藏着。可是石敬瑭已经死了,新帝威望不足以压服群雄,又不懂得审时度势,只是一味的狂妄,此乃取死之道,若不抓住这个机会,难道等新皇登位,来砍他的人头么?
  皇帝轮流做,谁说明天就不能到我家?造反之路,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
  这时众枭雄你盯着我,我盯着你,恨不能将潜在的对手亲手掐死,在这种情况下,刘知远会出兵帮杜重威吗?
  杨光远摇摇头,认为这种可能极为微小,刘知远只怕巴不得他灭掉杜重威,当然,反过来,也是刘知远乐于看到的。
  所以,杨光远虽然担忧,但却并不十分担心刘知远的援军。
  没有杨光远的追杀,李风云等人这一路走得很顺利。沿途的城镇中的那些新投军,根本不敢来触李风云等人的霉头,而且,如今的局势似乎不明朗起来,谁知道哪一天,他们又变回成大晋的臣民?
  一路走来,几乎没有什么阻碍,六十九人的大队伍,连如野草一样的小蟊贼也不敢来惹,众人很顺利就来到了忻州。
  忻州城外杀声震天,马蹄扬起的漫天尘土掩住了苍白的天空。
  李风云等人冲上一座比较高的小山丘,远远望去,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只见满山遍野都营寨,忻州城东门外外正有近万人马,正猛攻着忻州城。
  注1:此处的河南也非指河南省,而是指黄河以南,后文同样。
  注2:李存勖(885年-926年),后唐的开国皇帝,西突厥沙陀部,本姓朱邪,世为沙陀酋长,晋王李克用之子,同光四年(926年)四月死于兴教门兵变,在位三年,庙号庄宗。
  注3:见第七十四章 注2
  ………………………………


第百二十七章 戳他的屁股
  契丹兵马的攻势非常凶猛,城墙外的契丹兵和守城的晋兵,杀得十分激烈。被箭射中的晋兵,和被杂碎脑袋的契丹兵,像下饺子般地掉下城墙,城墙下铺了一层尸体,城墙外更布满了星星点点无数的尸体。
  攻城的契丹兵卒卒,像一波波海浪冲向城墙,又像拍击在礁石上的浪花,化作无数的碎屑消散开来,只留下一具具残缺的尸体,坠落城下。
  一锅锅滚烫的热油沿着攻城梯泼了下来,攻城梯上如蚂蚁般攀附的契丹兵捂着脸嚎叫着从攻城梯上摔落下来。
  一支支利箭射上城头,那刚泼完惹油的晋兵,还来不及躲闪,就被射成了刺猬,惨叫着栽落下城墙。
  狼牙拍和夜叉檑上沾满了血迹,不时被拉起,又砸落下去,躲闪不及的契丹兵或被拍成了肉泥,或是被扎得满身是窟窿,掉落在城下厚厚的尸体之中
  一名名晋兵只露出了半个脑袋,就被一丛丛似乎长了眼睛的箭矢射中,无力地歪倒在垛口边。
  一排排弩箭从城墙上射了下来,在攻城的密集的人群中激起起一丛丛血花,不断将攻城的契丹兵钉死在城墙外。
  ……
  战争就是这样,任何人的生命,在战争中都是渺小而微不足道的,如蝼蚁一般。那些死去的,将永远消逝,不会有多少人记得他们的牺牲,能被人记住的,永远是那些站在层层叠叠尸体上寥寥无几的成功者。
  城门口更是堆积着数百具尸体,几架破损的攻城车歪倒在一边,生铁铸就的闸门已经放下,不攻下城门,想要抬起数千斤重的闸门,简直就妄想。
  忻州城东城上的城楼已经完全塌了,还有残火在城头上燃烧,偶尔有悍勇的契丹兵杀上城头,又立刻被斩杀,尸体被扔下城来。
  离东城两百余丈外,大概有三万名契丹骑兵结成大阵,似乎随时准备杀入城中。大阵之后更有正在休息的数万契丹兵马。
  在契丹大阵的右侧,更有两拨数千人骑兵正在交战,混杂纠缠在一起,相互冲杀砍斫着。一拨是晋兵,一拨则是契丹铁骑。
  看情形,契丹铁骑势大,足有四五千人。而晋军精骑却只有两三千人,而且阵型已有些散乱,似乎有些不妙,已经露出败势力。
  好在不时有巨大弩箭从晋军精骑的身后射来,支援着他们,不断有契丹的骑兵被粗种的弩箭射下马来,这才勉强保证大晋骑兵不败。
  更远处也有近三万名晋军步卒依靠着营盘结成大阵,阵前放着百余架笨重的弩弓,近千名兵卒不停朝纠缠在一起的契丹骑兵发射这弩箭,那三万名将士,隐隐抗衡着三万契丹骑兵的大阵,两军一触即发。
  晋军的左侧还有差不多两千名精骑,牢牢护住那三万步卒。
  这么大的场面,李风云还是第一次见到,不禁等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镇州城那次守城之战也无法与之相比。
  疯和尚指着远处的战场,道:“这回鞑子算是下了狠心,一定要拿下忻州城。”又指着那拨败势已露的大晋骑兵道:“那一定是刘知远的骑兵,估计有三千骑,他们想去袭击攻城那些鞑子的背后,可惜耶律安端(注1)早有预备,派出五千骑契丹铁骑去阻拦他们。刘知远尽力了,没希望能救援忻州了!”
  李风云奇道:“刘知远不是有四万兵马,这里也还有三万多步卒,怎会没希望?”
  疯和尚道:“哪有那般简单?你看,契丹人安排了三万骑兵,这三万骑兵可不是为了攻城的,真正攻城的主力是那些在阵后休息的兵马。那三万骑兵是专门来监视刘知远的那些步卒的。看来耶律端安的打算是先攻下忻州城,然后再对付刘知远。
  刘知远不动则罢,一旦他动起来,耶律安端派来监视他的那三万兵马必定会向他发起攻击,三万骑兵打三万步卒……唉,中原到底还是骑兵太少了。”疯和尚叹息道,“风云,只怕咱们这趟是白走了,刘知远只顾尚且不暇,哪有兵力去解镇州城之围。”
  李风云仍旧不死心,道:“这里也只有三万五千兵马,刘知远不是还有五千兵马吗?”
  疯和尚苦笑一声,道:“难道刘知远的大营不用人守了吗?五千人守住四万人的大营,已经是很勉强了,若是被耶律安端袭取了大营,夺走或毁去了粮草,刘知远哭都不晓得找谁哭去。”
  李风云一时无语,战阵上的事他所知不多,典奎跟他说了些,王重胤跟他讲了些,张俊也告诉了他一些,这一路上,疯和尚等人也提到不少,再加上这些天在战场上所悟所得,虽然偶然会冒出些妙计,但要说到基本常识,却是大大不足。
  疯和尚这人不简单,能统领后唐千牛卫的人又怎么会简单,李风云隐隐觉得,疯和尚的眼光和见识,比之典奎、王重胤等人又高出不少。
  想到典奎,李风云黯然,这个铁打得好汉现在究竟生死如何,他也不知,希望他也顺利逃走了吧!
  按疯和尚这么一解释,岂不是刘知远的情况非常糟糕,败多胜少?刘知远一旦兵败,镇州城就再无援兵可求,又能支持多久?
  李风云想到这里,心中暗暗发急。
  就这般撤回镇州,他是决计不肯的,可是留在这里又有什么用?
  契丹西路兵马并非他们先前预估的五万铁骑,瞧这阵势,加上契丹人守大营的兵卒,只怕七八万人是有的。
  再看晋军这边,刘知远只有四万精兵,其中除了五千精骑外,其余都是步卒。城内据说有一万多精兵,但是看看现在的情况,城头麓战的,有不少是民壮,这说明,城内的兵力已经是捉襟见肘,伤亡很大。即便还有一万精兵,加上刘知远的四万精兵,也不过区区五万,比人数,晋军已经是输了。
  这种情况下,即便没有现在的危机,两军对峙,晋军这边已经是劣势,只怕也难抽出援军,支应镇州的杜重威了。
  “不是说契丹西路兵马只有五万么?怎么会有这么多?”李风云低声嘀咕。
  “五万兵马恐怕指的是契丹的精骑。”疯和尚解释道,“并没算那些部落的仆从兵马,又或者是那些仆从兵马是陆续来到,要知契丹地域辽阔,仆从兵马赶到战场也需要时间。不过,晋国也是,仓皇应战,居然没有计算这些仆从军,真是愚蠢。”
  原来如此,李风云明白过来,随口问道:“这些仆从军也都像契丹铁骑那般厉害么?”
  疯和尚哈哈笑道:“契丹铁骑天下无敌,这不是虚言,大和尚当年与契丹铁骑也对阵过几场,战力的确是凶悍。但仆从军不可能有这么厉害,否则就不会是仆从军了。耶律德光也不会允许。要维持契丹的统治,仆从部落的实力就不能够太大。
  若真有这样的仆从军,耶律德光早就要考虑如何削弱他部落的实力了。
  你瞧,攻城的那些兵马,都是仆从军,虽然也很凶狠,悍不畏死,但比起契丹铁骑,却是要差上一些,无论是军械,还是战法、军纪等其他的战力。
  虽然如此,西路军的主帅耶律安端仍旧不肯派契丹精锐去攻城,为何?其实也是抱着消耗这些仆从军的心思。无论仆从军能否攻下城门,契丹都不会吃亏。
  唉,守城的晋兵快支撑不住了,又让契丹人攻上城墙。若是这些仆从军稍微把握一下进攻的节奏与层次,只怕忻州城早就被攻下了。”
  忽然李风云眼中一亮,问道:“刘知远的骑兵无力援助守城的晋兵,但假若我们在攻城的那拨仆从军后捅他一刀子,戳他的屁股,情况会怎样?如若我们去捅阻拦刘知远骑兵的那拨契丹精骑,结果又会怎样?”
  疯和尚沉思了一会儿,道:“以契丹仆从军以前的情况来看,进攻时固然勇不可挡,但一旦遭受了挫折,也容易溃散。我们这批人的实力,在背后捅他们一刀子,如果能杀了他们的主将,估计这拨仆从军的士气必然大落,再无心思攻城了。
  至于去偷袭那拨契丹精骑,还是不要有这样的心思,契丹精骑的警惕可没那般差,那些仆从军可没法比。”
  想了想,疯和尚又摇了摇头:“袭击攻城的仆从军也不可取,众目睽睽之下,我等根本没有机会靠近他们。”
  李风云嘿嘿笑了两声,道:“这般去肯定不行,小子倒有一策,在周围偷偷杀些个仆从军游骑,凭咱们的身手应该不难吧!换上他们的衣甲,小子都不信,城墙那边杀得那么热闹,那些仆从军还会注意到周围的情况。”
  疯和尚听了此话,直望向李风云,眼中爆出一道精光:“看不出,你这小子,还有些急智,若是当年在大和尚的部下,大和尚有把握将你训练成一代良将……”说到这里,疯和尚叹了口气道,“可惜……算了,说这些事做什么?不错,这些仆从军周围的警戒并不严密,此计可行,不过风险也很大。”
  疯和尚转过身来,环视众人,一字一顿地道:“此去风险极大,你们敢去么?”
  “去!为何不去?”陆家酒馆的掌柜陆长生咬牙切齿地道,“只要能杀鞑子,为我那婆娘和孩子报仇,就算死了也认了!”
  清平镇那拨人纷纷响应,白福通更是百般赞同,十七只说了一个字:“去!”
  十九心中犹豫,虽不愿成就李风云,但到了此时,也不得不同意参加。
  见无人反对,李风云哈哈笑道:“行,就这么办!”
  众人又稍稍合计了一下,分头行动,悄悄潜行,朝仆从军散布在周围的游骑摸了过去。
  注1:耶律安端(?-952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弟弟,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叔叔,战功赫赫名将,曾两次谋反,但耶律阿保机都放过了他。辽太宗第一次攻打后晋时,命当时为伟王的耶律安端入雁门,攻打后晋,在忻州为刘知远所败。(本书因后面还有涉及他的情节,此处不作太详细的介绍。)
  ………………………………


第百二十八章 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1)
  悄无声息的杀了四十几名仆从军游骑,换上他们的装束,虽然衣甲略有不足,不过仆从军的衣甲本就简陋不成制式,众人彼此挪一挪,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什么破绽来。
  李风云等人也不骑马,步行偷偷地摸进契丹骑兵大阵后休息的仆从军中。
  契丹仆从军的警戒还真是差劲,六十九骑从他们面前大摇大摆的驰过,居然没有一人怀疑,更没有一人询问阻止。那些在阵后休息的仆从军,军纪散乱,没有什么队形,只顾着喝酒吃肉,根本没人朝李风云他们看上一眼,瞧得李风云直摇头。
  倒是契丹的游骑大声询问了他们的来历,大和尚、白福通等人都会契丹话,胡乱报了个部落的名称,哄过了契丹游骑。
  这也难怪,这拨仆从军来自数百个仆从部落,多的有数千人,少的只有十几几十个人,那些契丹游骑也分不清真与假,又见他们是从阵后的仆从军中来,也没怀疑,就放他们过去了!
  在离南门百余步外,一拨百余骑盔甲鲜明的骑兵在众多的仆从军中颇为显眼。
  其中一名大将正挥舞着弯刀,大声喝骂着,旁边的侍卫用长枪挑着十余颗脑袋,想必是被阵前处斩的作战不力者、畏缩不前者和私自后逃者的脑袋。
  显然,那大将就是指挥攻城的将军。
  脑袋上的血滴不断滴落在战马前,那大将恍若未觉,大将身后两名亲兵高擎着两杆大旗,两杆大旗烈烈飘扬,似乎带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杀伐血腥之气,望之令人心寒,仿佛有无数怨魂纠缠其上。
  一杆大旗上的文字非常复杂,很像汉字,却又复杂很多,李风云一个也不认识;另一杆大旗上的字李风云却认得,是一个大大的“萧”字。
  “原来那人姓萧,是个契丹人。”李风云暗忖道,转念一想,“也是,指挥这些互不相属的仆从军,若不是契丹人,哪个肯服?”
  李风云又看了看那萧姓大将的两边,除了数十名亲兵,还有十多名衣甲不一的将领,有的身着华贵,有的却稍显简陋,想必是仆从兵马各部的酋长,被萧姓大将押在这里做人质。
  那萧姓大将身前还站着一排手持巨盾的精锐步卒,紧紧将他护住,提防着从城墙上射来的弩箭。
  众人对望了一眼,疯和尚低声对李风云道:“他就是主将,杀了他,这场仗就胜了七成,如若再杀掉那些个酋长,这场仗九成就胜了。”
  李风云点点头,没有说话,众人朝那伙人的背后摸了过去。
  那萧姓大将的侍卫颇为警惕,在众人还离他们还有数十步之时,十数名侍卫转过身来,拔道喝问了一句。
  因为说的是契丹语,李风云没有听懂,白福通大声答了一句,借着这机会又向前走了十余丈。
  那萧姓大将被惊动了,回头看了李风云一行人一眼,眼中露出一丝不屑,挥了挥手中的弯刀,指了指城门方向,大声呼喝了一句。
  疯和尚解释道:“他让我们从旁边绕过去,去攻击城门!”
  白福通大声用契丹语应允着,众人继续向那萧姓大将靠近,那萧姓大将的侍卫似乎相信了白福通的话,略微放松了警惕。
  两拨人马越来越近,一名侍卫似乎看出了不妥,忽然大喝起来。
  这时李风云他们离萧姓大将才不过十多步的距离,几个纵身就能跃过去,李风云不再多等,大喝一声:“动手!”挥动幽影宝刀,率先掠向那伙契丹兵马。
  才一个呼吸间,李风云已经杀入了那伙契丹兵马中,一个纵身跃起,“刷刷”左右两刀,将身边的两名还没缓过神来的侍卫砍成了两半,这时,诸豪杰也杀入了亲兵丛中,一时间掀起了一阵血浪。
  那萧姓大将显然没有李风云遇到过的萧远奇那么滑溜,到了此时,还拨转马头想要抵抗。
  说实话,那萧姓大将的实力还真不弱,李风云使出青龙斩的“立马横刀”、“惊涛骇浪”两招,居然都被他避过。只可惜,有疯和尚在李风云身边,他又错失了最后逃跑的机会,哪里还有他活下去的机会?
  疯和尚一掌正拍在他的胸口上,萧姓大将哇的吐出一口污血,夹杂着内脏的碎片,显然内脏已经被疯和尚那一掌震碎,李风云横手一刀,那大将连哼也没来的及哼一声,脑袋飞起有半丈有余,可怜一员虎将,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将命送在了忻州城东门之外。
  见那萧姓大将一死,周围的仆从兵马一声大喊四散而逃,这时,周围的亲兵侍卫已经被众人杀得七七八八,那些酋长,除了几名机灵的逃到一边的仆从军中,大多都丧命在众人的乱刃之下。
  剩下的几名亲卫见此情形,绝望地大吼一声,朝李风云等人不要命的杀过来,还没等他们近身,就被一干江湖豪杰杀了个精光。
  李风云奇道:“他们怎么不逃,却来送死?”
  疯和尚答道:“这是契丹的规矩,主将身亡,部下若不能抢回主将的尸体,都要被砍头,即便侥幸不死,也难免要去祈活军中送死。”又指着那些还未得到主将身亡消息,仍在攻城的契丹仆从军,道:“我们去将他们赶开,这场仗就算赢了!”
  李风云心中一动,脚尖挑起一只长枪,用枪尖挑起那大将的脑袋,跃上一匹战马,一手举枪,一手持刀,大声叫道:“大家快将那些贼酋的脑袋砍下举起,随我骑马去冲散那些契丹仆从军。”
  众人立刻明白了李风云意思,纷纷斩下那些被杀死的贼酋的脑袋,跃上战马,杀向正在城墙边麓战的契丹仆从军。
  疯和尚哈哈笑道:“臭小子,你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
  这时,城头的晋军已经发现城门外的异状,有人大喊道:“萧远楚死了,快看,萧远楚被刘帅派来的人砍了脑袋!”
  城墙上的晋军闻言纷纷朝城外张望,果然见萧远楚的大旗已经被砍倒,那伙契丹军倒在了血泊中,后面的仆从军正在向后奔逃。一名身材魁梧的少年将军正挑着萧远楚的脑袋挥舞这一把黑漆漆三分像斧七分像刀怪模怪样的武器斫杀敌军。
  ………………………………


第百二十八章 天生就是当将军的料(2)
  晋军士气大振,一边奋力杀敌,一边大声吼道:“萧远楚死了!萧远楚死了!”
  转眼之间,敌军大将萧远楚被斩首的消息传遍了整片城墙上的晋军,也传到了正在攻城的契丹仆从军的耳朵中。
  契丹仆从军的兵卒开始还不信,不过转头发现萧远楚的大旗的确到了,原本的位置只剩下一地的尸体,自家酋长的脑袋也被人戳在枪尖上,而后面的兵马正撒开腿往回逃,立刻就慌了神,哪还有心思攻城?纷纷转身向后逃去。
  即便快攀上城墙的那些悍勇之卒也不顾城墙有多高,纷纷跳了下来,只希望还有机会能逃走,运气不好的摔断了双腿,摔烂了脑袋,有的甚至正好被立起的兵刃戳穿肠肚,死也死得不甘心。
  刹那之间,整个战线都崩溃了,契丹仆从军如同潮水般的溃败下去。
  忻州城的闸门正在缓缓升起,显然,忻州城内的兵马准备出击了。
  疯和尚一把拉住李风云,大声叫道:“傻小子,别杀了,现在追赶逃兵要紧,记住,只在他们身后驱赶,杀掉落在后面的敌军,逼他们不要命的向前逃,可别真杀入他们当中,这一招叫‘倒卷珠帘’,记住了!”
  李风云兴高采烈地答应了一声,率领诸豪杰,驱赶追杀契丹仆从军的溃兵。
  这时,正在彼此斫杀的刘知远的精骑与契丹铁骑也被惊动。
  见到万人溃败如山倒这种景象,那四五千契丹铁骑心中一惊,这种情形他们向来只在敌人的军队看到过,没想到竟然出现在战无不胜的契丹铁骑身上,一时间心神失守,队形出现了混乱。
  而刘知远的精骑正好相反,见此情形,士气大振,战力陡升,一时间竟然扭转了局势,杀的契丹铁骑节节后退。
  “咚咚咚咚”,刘知远军阵中的战鼓响起,三万大军动了起来,一排排步卒列着整齐的战阵,缓缓向契丹骑兵大阵移动过去。显然,刘知远已经发现了这边的异况,不肯放过这次机会,率全军出击。
  忻州城东门的千斤闸终于升起了小半,急不可耐的城内骑兵在数位大将的率领下,冲出了城门,杀向了溃败的契丹骑兵,骑兵人数不多,不足千骑,不过却杀出了万骑的威风。
  紧随其后的,是数千名步卒,看来忻州城守将也豁出去,胜败就在此一击。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在阵前观战的西路军主帅伟王耶律安端暴跳如雷,“萧远楚这头蠢猪是怎么办事的,居然被杀得大败!”
  “耶律大王,快退入阵中吧,这里危险!”周围的众将大声劝道。
  身边的亲卫也拉住耶律安端,想要将他拉入阵中。
  “本王不走!本王不信,我耶律安端,会败在小小的刘知远手上!”耶律安端一抖臂膀,想要挣脱亲卫的拉扯,只可惜,他年岁已大,已经不复当年的悍勇,这一挣居然没有挣脱,被众人强行扯入了军中。
  溃败的仆从军越来越近,这些猪一样的仆从军难道不知道这样傻乎乎地冲过来,会冲散阵形的么?
  撤入军阵之后的耶律安端深深地吸了口气,平定了一下情绪,传令道:“命令将士,胆敢冲阵者,杀无赦!”
  “胆敢冲阵者,杀无赦!”三万契丹铁骑大声呼喝道。
  溃败的仆从军兵卒脚下呆了一呆,他们可没有受过契丹铁骑的训练,根本不知溃败时该如何做,不冲阵,难道等着身后的那群恶魔来杀么?身后尘土滚滚,也不知杀来多少骑兵。不成,不能停下,不信耶律安端那老小子真会举起屠刀。
  几乎在瞬间,溃败的仆从军就拿定了主意,根本不顾契丹铁骑的警告,直挺挺地冲向契丹战阵。
  “射!”阵前契丹众将领根本不犹豫,大声喝令道,他们很清楚,被这近一万人冲乱阵脚会是什么后果,况且那些溃兵不过是些仆从军,根本不是他们的同族,杀了便杀了,反正这些人,迟早都要被消耗掉。
  “嗖”“嗖”“嗖”“嗖”“嗖”……
  三万只雕翎齐射是种什么景象,李风云终于见识到了真正的箭雨,简直像是一大片蝗虫,天空为之一暗,那是一片夺人性命,取人魂魄的蝗虫,好在那蝗虫并不是朝他们而来。
  黄土地上像栽满秧苗一样,密密麻麻插满箭矢,溃败的契丹仆从兵卒顿时就被射倒了一大片。
  众人都呆住了,耶律安端真的下了狠手,他就不怕被千夫所指吗?
  一名契丹仆从军酋长跪倒在阵前,大声哭嚎道:“耶律大王,别射啊,是我,是我啊……”
  “嗖”“嗖”“嗖”“嗖”“嗖”……
  又是一片夺命的飞蝗蹿了下来,那酋长倒在了血泊中,身上插了不下百余支箭矢。
  溃败的仆从军惊醒了过来,传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有愤怒者的咒骂声,有绝望者的哭喊声,有受伤者的呻吟声……
  “嗖”“嗖”“嗖”“嗖”“嗖”……
  又一阵箭雨飞了过来,溃兵们终于明白,耶律安端是绝不会放他过去的。
  终于,有聪明者发现,大阵两边并没有被箭雨笼罩,立刻拔腿朝两边跑去。
  有人第一个,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众人都发现了这个秘密,纷纷朝两边逃去。
  李风云想要上前截杀,却被疯和尚一把拉住:“傻小子,没用了,你要冲上去,他们会将你淹没,搞不好会将你踩成肉泥,疯狂的马群是没有什么理智可言的。咱们去截杀那四五千契丹骑兵,那可是一大块肉,比这些失了胆气的残兵败将可要开胃得多。”
  李风云听疯和尚这般说,哪会反对,率着重豪杰,杀向那正与刘知远精骑搏杀的那股骑兵。
  说也奇怪,见李风云转头杀向那股骑兵,忻州城出来的骑兵也纷纷扭转马头,跟着李风云等人杀向那股契丹铁骑,跟在他们后面的步卒,也立刻调转方向,连阵型也不顾,乱哄哄地杀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