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雄-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偷偷的摸进他这个节度使府,并不算是一件难事。不过,醉道人应该没有偷听到他与路惊鸿的对话。
路惊鸿也是一代绝世高手,醉道人想要偷听路惊鸿说话而不被发现,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况且,李风云的境界虽然不如这两人,但论耳朵之灵敏,也不下于两人。
醉道人哈哈大笑,道:“你放心,你定州的那些机密事情,老道还没兴趣知道,我那公孙师侄,还分得清楚是公是私。公孙无忧也是老道不他通知你的。老道此次来定州,对你,对你的风云卫并无恶意。老道只是要查清楚一件事情,不方便通知你罢了!”
“什么事情?”李风云有些惊讶。他自问他所做的事情与轩辕台并无太大的干联,而且轩辕台中的数人,包括醉道人也曾表示过乐观其成,定州又有什么东西值得醉道人亲自来查?
醉道人一口将杯中之物干净,笑咪咪地道:“好酒!风云小子,要不要来一杯?”
李风云毫不客气地取过一只瓷杯,自己给自己斟满,又替醉道人倒满,道:“这酒好像是我的。”
这酒的确是李风云搜集来的,他答应过刘英、马汉搜集一批好酒补偿两人,于是偷偷地藏了几坛子好酒,这件事,连公孙无忧也不知道。
醉道人嘿嘿笑了几声,老脸一点也不红:“要不是你柜子里的酒香勾引着老道,老道还未必肯出来见你一面。年轻人,孝敬老人难道不该吗?不用说了,这一坛酒给你留着,柜子中剩下的几坛酒,老道就拿走了。
啧啧,这样的好酒可不能放过,李风云啊,反正你喝惯了劣酒,这些酒给你喝,你也不知滋味,糟蹋了!而且,酒色财气,少年之四戒,老道也是为你好。”
偷他的酒喝,这贼老道说得好像仿佛是便宜了李风云一样。
李风云张了张嘴巴,却没有说话,这无良老道,心眼最小,武功又高,又倚老卖老,传扬出去,不但不会对他的声名有损,反而会成为酒坛一大美事,成全了他醉老道的名声。算了,几坛酒而已,最多不过香醇了一点,李风云还真不放在心上。
“醉老道此来不会只是来品尝风云的几坛美酒吧!”李风云举起杯子,向醉道人敬了一杯酒,将话挑回了正题,“如果猜得不错,前辈所查之事,应该是与风云有关。”
“不错,这件事本来应该是与你有些关系!”醉道人身子一正,眼中露出一缕流光,“风云,你最近可否听到一则消息,是关于金镶玉玺的。”
“什么消息,关于金镶玉玺的?”李风云心中一震,关于金镶玉玺的消息没有小消息,难道江湖上又要风云骤变,波澜又起?
………………………………
第六百八十四章 气运
醉道人盯着李风云看了一会儿,道:“看来无忧那小子说得没错,你是真不知道这则消息。这半个多月来,江湖中传言,金镶玉玺落在了我轩辕台的手中,而且金镶玉玺本身,是关系到《归藏经》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
李风云大惊失色,脱口道:“他们怎会知道的?”
不错,这则消息十分准确。
金镶玉玺的确是在轩辕台手中,当初还是李风云找到的,亲手将它交给了轩辕台。
金镶玉玺也的的确确是关系到《归藏经》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东西,乃是天下气运的引导之物,天下间只此一件,别无他物。这是李风云的推测,但得到了轩辕台的默认。
李风云之所以敢将《归藏经》的译本散布得满天下都是,就是因为他知道,金镶玉玺落在了轩辕台的手中。没有金镶玉玺而却改造、休整天下龙脉,到头来只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空忙活一场,最终得益的是还是轩辕台。
知道这两件事的,除了轩辕台那几位,就只剩下李风云与公孙无忧。而知道前者的,还有杜如月。
轩辕台不会怀疑公孙无忧,公孙无忧出身于轩辕台,轩辕台那几位对他十分之信任,更是非常了解。公孙无忧看似玩世不恭,但做事其实十分谨慎,口风更是很紧,他明白这两件事的重要性,消息绝对不可能从他嘴里面泄露出去。
那么轩辕台怀疑的对象自然就落到了李风云身上。李风云虽然与轩辕台关系不俗,并且曾为中原百姓立下不少汗马功劳,甚至还帮助过轩辕台,但是,毕竟现在李风云已经是权倾一世的一路诸侯,有实力问鼎天下。如果李风云故意将这件事泄露出去以谋取某种好处,也不是不可理解的事情。
李风云一愕,立刻明白过来:“轩辕台是怀疑在下?”随即又摇了摇头,“我李风云还做不出这等下作的事来。而且,我敢保证,我也没有在无意中泄露此事。”
李风云立刻撇清关系,他知道,这件事如果他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轩辕台的敌视。轩辕台就算不会刻意为难他,以后风云卫做事,必定会艰难得多,他不想凭空为风云卫树立起一个强大的敌人。
醉道人点了点头,道:“现在老道信了!风云,你以为杜姑娘会否泄露金镶玉玺的下落?”
李风云呆了一呆,对原来的杜如月,他敢打包票说不可能,可是自从上次见了杜如月,李风云感觉杜如月变了很多,变得更无情,他有些看不透。或许这是修炼《太上忘情诀》的代价,修炼太上忘情诀,难免会改变一个人的性情。而且,永固宫主毕竟是杜如月的师父,杜如月一只呆在万花谷中,对永固宫主说起当初的事也不奇怪。
既然他能猜出金镶玉玺是《归藏经》中所提到的气运引导之物,那么,永固宫主能猜出其中的隐情也不足为奇。
想了想,李风云摇了摇头,道:“也不太可能,永固宫主要夺天下,就算知道了这件事,也只会秘密去找你们轩辕台,或者讨要,或者交易,一定不会传扬得满天下都知道。
有人故意将这个消息传扬到江湖中,其目的无外乎有二:
第一,他认为凭借自己的实力,是没有希望从轩辕台手中得到金镶玉玺的。所以,他要借助各方的势力,力逼轩辕台交出金镶玉玺。
第二,他认为只要金镶玉玺不在轩辕台的手中,他夺得金镶玉玺的成算很大。所以,他才会肆无忌惮的放出这则消息。而且,通过这种方式,他日后夺得金镶玉玺以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向天下宣布,他才是真龙天子,众望所归,以聚集人气与名望。”
醉道人点头道:“不错,与我等讨论的结果是一样的。风云,你对此人可有什么想法?”
李风云沉思了片刻,答道:“此人深谋远虑,心机颇深。不过,从他的手法来看,我很怀疑一个人。”
“谁?”醉道人眼睛一亮,问道。
“十九!”李风云答道。
“十九?”醉道人皱眉思索了片刻,抬眼道,“老道似乎听说过此人,可是路惊鸿路庄主的弟子冷雨轩?”
李风云点头答道:“不错,正是此人。别的人,我想不出来,不过,如果说此人做出此事,我丝毫不感到惊讶!”
醉道人脸上现出一丝耐人寻味的神情,半天方道:“能得到你这小子这么高的评价,看来此人,老道倒要好好的查看一番。”
“轩辕台准备怎么做?”李风云问道。
醉道人看了李风云一眼,笑道:“李风云,你大概也猜到了,你原本是轩辕台重点观察的对象之一,只可惜,你提出东西太过激进。而轩辕台事关华夏之传承,凡是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所以,你所做的事,轩辕台还会继续观察,在此之前,你不可能得到轩辕台更多的支持。”
说到此处,醉道人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其实,你得到轩辕台的关照已经够多了!”
李风云当然明白这句话的意味,如果轩辕台不照顾李风云,公孙无忧根本不可能离开轩辕台来帮他。但不知为何,他心中总有一股怅然若失:“我所做的事情并不是为了我自己……”
“这一点,轩辕台知道!”醉道人叹了口气,打断了李风云的话说道,“可是轩辕台从来都不是按照某个人的善恶,或者目地来决定最终支持谁。轩辕台不容有失,你应该明白。
有一件事,老道不妨告诉你,一般而言,轩辕台五大长老中,只要有三位长老认同某一方势力,轩辕台就会无条件选择支持那一方势力。而你,有些不同,虽然目前已经有三位长老认同了你,可是,轩辕台依然不能支持你。
因为看不透你对华夏会造成怎样的影响,究竟是走向新的更高的高峰,还是走向灭亡的深渊?所以轩辕台五大长老商议决定,只有当五位长老都同意支持你时,轩辕台才会真正表明态度。这一点,你可明白?”
李风云默默地点了点头,醉道人的话中其实暗暗向他透漏了两大信息:
第一,轩辕台的第五位长老,也就是取代枯竹翁的那位长老已经就位。
第二,有两位长老到目前为止,并不认同李风云所做的事情。而支持李风云的三位长老,很有可能是醉道人、丹丘生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野狐禅。
推行一件新的事物、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些日子,李风云深深地感到来自各方面,不同方式的阻力。他需要轩辕台的支持,这样,他的压力会大减,可是,轩辕台也有他自己的考虑,这种支持,可望而不可及。
见李风云的脸色有些消沉,醉道人又安慰道:“你放心,就算轩辕台最终不会支持你,但也不至于与你为敌,必要的时候,还会给你一些方便。对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革,老道还是很期待的。更何况,你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另外,不妨告诉你另一个消息,还有几年的时间,野狐禅也该将天下破散的龙脉整理得差不多了。”
李风云明白,这是醉道人在提醒他,如果他不能获得轩辕台的支持,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某一势力假若获得了轩辕台全力支持,又有气运加身,那扫平天下将不成问题。最终,那一势力绝不会坐视李风云盘踞于一侧,双方的交锋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气运之争,其实一直都非常激烈。
李风云忽然感到,他好像在以天下为棋盘,在下一盘很大的棋,而他以前,似乎并没有这样的觉悟,所以,他的准备严重不足,至今为止,他还找不到他真正的对手。
………………………………
第六百八十五章 南唐骤变
转眼又五个月过去了,定州城中已经聚集了一万多户,五万多人口,逐渐兴旺起来。风云卫的实力也逐渐扩大,已经扩充到十营将士,每营一千二百人,可用战兵达一万二千人,而半农半兵的辅兵多达两万人,即使只论人数,在各镇节度使中也是屈指可数。
并非李风云不想多编练兵马,实在是编练战兵耗费太大,风云卫向来是坚持精兵策略,一万二千战兵已经是义武军现在所能承受的极限。辅兵耗费虽然远小于战兵,但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不是这一年来定、涿两州民力大增,风云镖局的支持,李风云连这三万兵马也养不起。
为了保障风云卫的实力,李风云甚至不敢大规模训练骑兵,只保留了亲卫团五百人的骠骑团,骠骑团的战兵,大多是辽国闻名投奔来的契丹人。不得不说,当初在藏军谷李风云释放那批契丹人真没做错,招来了一批在草原上活不下去的汉子。
这几年,草原各族的战争,兼并从没有停止过,大批的契丹牧民流离失所,其中不少人便听到了早些时回到草原的那批人的传言,纷纷来投奔李风云,希望能为自己,为自己的妻儿找一条活路。这样一来,反倒使李风云的这五百骑兵实力上了一个档次,虽然仍旧比不上大辽精锐铁骑,但与一般的辽国骑兵相比,已经不分上下了。
刘承祐为了表彰李风云,将深州的节制权也交给了李风云,新编的两营将士,先锋营与先卫营便驻守深州周边。深州相较于定、涿两州,情况更为恶劣,州府深州,直到如今,人口才不过八千,不足全盛之时的十之一二。深州境内,土匪横行,草寇多如牛毛。
整个深州,人口不足三万,但大大小小的山贼强盗,就不下两万,还有数千打着各种名义的民团。
情况刚刚好转的定州,又压上了沉重的包袱。
李风云接受深州后,立刻调集兵马,轮番上阵,大举剿灭深州境内的土匪强盗。两个月时间内,剿灭山贼土匪数十伙,解散深州境内的民团数十个,斩首数千。其中当众枭首为恶乡里的土匪恶霸不下五百余人,以雷霆手段,震慑了四方,逼得深州境内的土匪要么从良,老老实实做本份的百姓,要么远遁,逃入其他州府境内。
经过整顿后,只保留了两千民团,以维持当地治安,深州境内的治安顿时转好,稳定住当地百姓的人心。
李风云又鼓励农桑工商,依照定、涿两州例子,废除名目繁多的赋税徭役,深得百姓的欢迎。一连串的措施施展开来,深州渐渐显露出活力。相信要不了一年,深州就应该能自给自足,不再依赖于定、涿两州的支持。
一切似乎都很不错,可是,接连的几个消息消息也随之而来,震惊了李风云。
首先传来的是南唐奉宸卫统领李凤鸣因暗通外邦,心怀不诡,图谋弑君,被南唐皇帝李璟处斩,李家上下,满门抄斩。裘仙检举捉拿叛贼李凤鸣有功,升任为南唐奉宸卫的统领。
听到这个消息,李风云惊呆了。他与李凤鸣交情虽不能说很深,但是对李凤鸣的耿耿忠心,还是颇为佩服的。如果说裘仙勾结外邦,图谋弑君,李风云也许还会相信,此人本来就是功利熏心,善于投机。李凤鸣对南唐李家忠心耿耿,怎么可能勾结外邦,图谋弑君?
李璟难道糊涂了吗?
接着风云镖局传来的另一则隐秘消息,让李风云似乎明白了什么。
南唐太子李弘冀因为不得父亲欢心,怕父皇李璟重新立叔父李景遂为储君,取代他的储位。便利用与李璟遂有杀子只仇的袁从范于八月初二,下毒鸩杀李景遂。
而向李璟揭发此事的便是李凤鸣,并且,李凤鸣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当众指责太子李弘冀没有德行作为国之储君,奏请南唐皇帝李璟废掉李弘冀太子之位,严加处置,另择皇子立为皇储。
南唐皇帝李璟迫于群臣的压力,不得不废掉皇储李弘冀,并勒令他自尽,对外谎称太子李弘冀因染恶疾病逝,又追谥李景遂为文成太弟。接着李璟又封第六子李从嘉(注1)为吴王,以尚书令参与政事,入住东宫,册立为太子。
而南唐礼部侍郎,参尚书省事钟谟(注2)以李煜酷信佛教、懦弱少德为名,上疏请立纪国公李从善为太子(注3)。李璟大怒,外放钟谟至饶州。
李凤鸣竟然犯下如此错误,竟然逼得南唐皇帝李璟杀了他的亲生儿子李弘冀,李弘冀犯的错误再大,那也是李璟的长子,是李璟用来取代李景遂的人选。
虽然李弘冀性格冲动暴躁,不得李璟的欢心,但战功赫赫。曾经死守润州,力排众议,破格提拔都虞侯柴克宏为前敌主将,力挫吴越的进攻。后来又救援常州,大破吴越军,解了常州之围,斩首万级,俘虏了吴越十多位将领。因此,李弘冀深得将士军心。
李璟故意冷落李弘冀,未必不是想磨一磨李弘冀的性子,毕竟,李璟正值盛年,一个强大而又手握重兵的太子也让他不安。他假意冷落太子,亲近皇弟李景遂,未必没有让两者相互制衡的意思。
可惜的是,多疑冲动的李弘冀竟然误解了李璟的意思,做下傻事。这事,如果李凤鸣不捅破,李璟也就认了,装作糊涂,毕竟哪个皇帝真心愿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而不是亲生儿子呢?从他立年仅仅十三岁的李从嘉就能看出一二。
结果李凤鸣捅破了此事,逼得李璟不得不痛下杀手,这怎能叫李璟不怀恨在心?
奉宸卫本来就是南唐皇帝的一把刀,专门负责打探天下各国的消息,处理一些不能放在明面上的事情。在李璟看来,李凤鸣不过是他养的一条狗,而这条狗又恰恰知道太多的事情,而且居然敢不按主人的心意来办事,让主人为难,那自然就没有必要再留着了。
想明白了这一点,李风云不由得深深为李凤鸣感到不值和悲哀。为人鹰犬者,又有几人能落得好下场?
(快结束了,加快进度,本来这一段打算细写的,现在省了,算是对前文的一个交代吧!)
注1:李从嘉,(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又名李煜,即鼎鼎有名的南唐后主,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
注2:钟谟,字仲益。南唐政治人物。祖籍会稽(今绍兴)人,后徙崇安(今属福建),最后侨居金陵(今南京)。南唐李璟时为翰林学士,进礼部侍郎,判尚书省,坐事被贬耀州司马。
注3:李从善(940—987年),字子师,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天水市),五代时南唐诗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一说钟皇后),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
………………………………
第六百八十六章 洛阳会(1)
洛阳城外三里的刘家村的古槐树下,一名老道斜靠着槐树,正拿着一只半旧的大红葫芦一口接一口的喝着酒。
“老醉鬼,你还有心情在这里喝酒?”不知几时,一名白袍中年大汉出现在那老道的身后。
“燕无双?你还活着?”老道有些诧异,又摇了摇头,“也对,像你这样的高手,又怎么会那么容易死在乱军之中。怎么样,躲了两年,是身受重伤了吧?”
那白袍中年叹了口气,答道:“差点就死了,不过幸亏我师弟相救,又活过来了。养了两年的伤,总算恢复过来了。醉道人,你们轩辕台拿着那块破玉玺又没有多大的用处,又何必死扛?”
醉道人将大红葫芦放在一边,取过靠在树边的梨木杖,翻身站起,冲着燕无双叹了口气,道:“燕无双,你也是冲着金镶玉玺而来?你终于选定了一方,告诉老道,你为谁而来?”
燕无双摇摇头,答道:“不能说,也不可说。总之,平定天下还要靠此人,这个乱世,该结束了。况且,我还欠他一个人情。”
醉道人盯着燕无双看了半晌,道:“该不是你那个师弟李风云吧?不对,若是李风云,他前几个月就该对老道说了,没必要转这么大一个弯。”
燕无双一怔,道:“自然不会是我师弟,我那个小师弟,虽有将帅之才,但无贤君之风,天下若是交给他,只怕还是会被他弄得一团糟。”
醉道人有些无语,道:“既然你那师弟救过你一命,又陪你一齐去刺杀了耶律德光,你这么背后说他,似乎不太地道,不像是你的作风。”
燕无双摇头道:“即使是当面,我也是如此说他,你当我没对他这么说过他么?四个月前,我就去过定州,劝说过他一次,还跟他打了一架,可惜他不肯听我的。
他在定州搞什么平等之说,搞得乌烟瘴气,根本就是歪门邪道。从古至今,圣天子以德治理天下,靠的是贤臣;靠的是近君子,远小人;靠的是天地君师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三纲五常。岂有像他那样乱搞的?
现在定州还没发生什么事,但长此以往,人心不古,不分上下尊卑,谁还会记得仁义礼智信,谁还管温良恭俭让?岂不是叫天下人都变成唯利是图的小人,天下岂有不乱之理?
他若成事了,天下就要大乱,他就是为祸中原的罪魁祸首。他若不成,多半会自取其咎,落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可惜了,我这位好师弟。”
醉道人摆了摆手,道:“燕无双,今天老道没心情与你谈这些。老道敬佩你,是敬佩你的人品。老实说,对你的眼光,老道不敢苟同。
你也来逼老道交出金镶玉玺,不知你有几分把握能抢得到这金镶玉玺?哼哼,天下间的高手,可不止你燕无双一人。”
“只要你轩辕台两位高手肯帮我,又何愁金镶玉玺被人抢走?”燕无双道。
“我轩辕台至今为止,可还没有决定会支持哪一位。燕无双,你这要求太过份了!”醉道人皱了皱眉头,“让老道想一想你为哪一位出头。辽国的述律平或者耶律阮,你是肯定不会帮的,对不对?南唐李璟做过太多龌龊事,估计也难入你的法眼。西蜀、吴越、南平、南楚、南汉就更不用说了,都是碌碌之辈,夏虫不可语冰。
至于永固宫主,老道听说你当年还与那女人有些恩怨,想来也不会帮她。至于开封府中的那一位,你的眼光总还不至于那么差。
还有几路割据的诸侯,也都难成气候,难登大雅之堂,不说也罢,你燕无双若是选择了他们中的一位,未免让老道太看清你了。
既然你也不是为李风云那小子出头,那剩下的也就只剩下一位了。那人是不是姓郭?”
燕无双抱拳道:“醉道人不愧是轩辕台五大长老之一,对天下间的事情果然是了若指掌。连姓郭那人也计算在内了,他以前可是没有什么野心。难道轩辕台对此人也青眼有加?”
醉道人嘿嘿笑了两声,答道:“如果刘知远在世,他当然不会有什么野心,刘知远一死,刘知远手下的几员大将,哪个不是心中蠢蠢欲动?他们瞒谁,也不会瞒我轩辕台呀?他们还指望我轩辕台助他们一臂之力呢!
燕无双,你一人还逼迫不了我让步!”
“加上本尊呢?”一个声音遥遥传来,一名黑衣大汉,戴着一顶硕大的斗笠,大步走来,不多时,便来到两人面前。
燕无双摇摇头,道:“耶律明,我本来还想跟老醉鬼切磋两招,既然你来,我便不动手了,以多欺少这种事,又岂是我辈所为?”
“哼!”耶律明冷哼了一声,“燕无双,你还是那般迂腐!你的人品,本尊也是佩服的,至于你的见识,哼哼,只怕还比不上你那位小师弟。”
说罢,耶律明也不多话,一掌直劈向醉道人,嘴中喝道:“醉道人,今日你且与本尊打个痛快,你若输于本尊一招半式,那金镶玉玺便交于本尊吧!”
醉道人不理耶律明迎面拍来的一掌,反而将拐杖向斜右侧一架,说也奇怪,耶律明那一掌莫名其妙正绕到了他的斜右侧,正好被那梨木杖挡住。
“轰”的一声,无数罡煞被震得四散,四人合抱粗的大槐树被穿出数十个小洞
醉道人笑道:“上次与你打架,还是四年前,这四年来,耶律教主,好像你的本事一直都没有长进。仔细了,不要弄坏了老道的大红葫芦,弄坏了老道与你没完。”
说着,杖影一闪,一条青蛇探出,直点向耶律明的胸口。
耶律明一闪,闪开那梨木杖所化的青蛇,身影诡异地出现在醉道人的身后,一指朝醉老道背后点去,口中却不停歇:“本尊与你打架,动你那破葫芦做什么?”
梨木杖如影随形,不知如何又绕到了醉道人的身后,直击向耶律明的膻中。
就这样,两人边打边说,小半柱香的时间,竟然交手了近千招,但真正硬碰到一起的时候,却是少之有少,屈指可数。
“两位打得好畅快呀!且容萧某也来插上一脚!”这时,又一道人影掠来。
“萧齐瑞,你也敢来?”燕无双怒喝一声,“让我来会你!”说罢,脚尖一点地,纵身迎了上去。
………………………………
第六百八十六章 洛阳会(2)
来者正是萧齐瑞。
萧齐瑞脸色阴沉,冷哼一声,伸手点出一指,只见指头漆黑如墨,一道黑气劲射出去,黑气在空中蓦然放大了无数倍,中间现出一只犹如磨盘大小的鬼头,张牙舞爪,阴气森森,朝燕无双扑去。
燕无双单手一震,一道难以察觉的细微波纹朝那鬼头扫去,那鬼头如同遇到烈火的冰雪,顿时消融一空。燕无双冷声喝道:“萧齐瑞,你这些不上台面的小伎俩,还是别拿出来献丑了!”说着,残影一闪,与萧齐瑞已经错身而过。只听“轰轰轰”传出数声巨响,空中闪出几团爆开的罡煞之气,席卷四方。
那棵大槐树的枝叶先前本就被醉道人与耶律明的罡煞之气穿了不少的洞,怎禁受不起这般的冲击,粗大的树枝断落了无数,树叶更不知被震落了多少,茂密的枝叶顿时显得。
醉道人怒喝道:“燕无双、萧齐瑞,你们两人打归打,滚远点打,毁了老道的酒葫芦,你们谁来赔?”说罢,竟然抛开耶律明,跳出圈外,去查看他那个半旧的大红葫芦。
燕无双、萧齐瑞哪会听他的话?两人架势拉开,你来我往,各显所能,只不过在几个呼吸间已经接连交手了十多招。与醉道人与耶律明两人缥缈诡异的攻守不同,两人几乎每一招都是实招。
“轰轰轰”两股力量对撞之声不绝,两人周围飞沙走石,狂风呼啸,碎裂的枝叶漫天飞舞,声势煞为壮观。
“想走,交出金镶玉玺再说!”耶律明见醉道人跳出圈外,闪身追了过去,一掌劈向醉道人。
醉道人伸出梨木杖,挑起槐树下的酒葫芦,一扭身闪到一边。
耶律明那一掌落空,余波正拍在大槐树的树干上,“轰”的一声,千疮万孔的老槐树终于承受这一掌的掌力,断为了两截。
醉道人回身闪过纷纷落下树枝,梨木杖一甩,那酒葫芦飞出,稳稳地落到二十余丈外的一块墓碑之上。
“谁说老道想走,老道还没活动开筋骨呢。这种机会可不多!”醉道人拍了拍胸口,放下心来,梨木杖一挥,化作一道青光,直朝耶律明砸去。
耶律明飘身闪过,从背后拔出两柄弯刀,身子突兀地在空中打了一个折,竟然冲向醉老道,两柄弯刀化为两团寒光,砍向醉老道。
“好刀!”醉道人赞了一声,身体诡异地斜蹿出去,梨木杖拐过一个难以想象的角度,直点向耶律明的肩膀。
“好刀?老醉鬼,你这话是什么意思?”耶律明在空中不易躲闪,急忙撩刀横格,另一弯刀快如闪电地在地上一点,身体再次拔起,斜劈向醉老道。
“哈哈!”正在与燕无双激斗的萧齐瑞干笑了两声,插言道:“刀是好刀,可刀法么,稀松平常得很!醉道人,本座来助你,一同杀了耶律教主如何?燕无双,你我的事,以后再做个决断,不如我们携手,先解决了耶律明。耶律明不是你中原的死敌么?”
“萧齐瑞,你以为燕某是什么人?”燕无双高声怒喝道,飞身跃起,双拳带着残影,涌动着摄人的波动,直朝萧齐瑞砸了过来。
萧齐瑞不甘示弱,一招“举火烧天”,一团黑雾在两掌间浮现,“轰”的一声,黑雾散尽,燕无双一个筋斗闪开。萧齐瑞的双腿也陷入泥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