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骁雄-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十多年来,身为后唐皇族后裔,李从益活得小心翼翼,平日连府门都不敢迈出,如同隐形人一般,生怕招惹了后晋的忌讳,渐渐消失在众人的眼中,众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存在。
若不是萧翰提醒,耶律德光也想不起此人。
思量了许久,耶律德光方才道:“这倒也是一个选择,不过,中原对此人的反响如何?却很难说得准,毕竟,有永固宫支持他。如若真让他做稳了皇位,后唐历来与我大辽为敌,岂不是平白立起一个大敌?”
萧翰哈哈笑道:“这个不难,何不先封他做一个知南朝军国事,散布谣言说陛下准备立他为帝,看看各方势力的反应如何。若过各方势力没有反应,那说明后唐余威犹存,那不妨让他这个知南朝军国事一直做下去。
直到我大辽完全掌握了中原,再立他为帝,慢慢收拾掉永固宫及各方反对势力。
如若天下各方势力纷纷表示不服,那便立刻立他为帝,将他扔在卞梁,任中原人打死打活。反正,我大辽都兑现了诺言,将江山归还给了后唐,至于永固宫主守不守得住,那就是她的事,与我大辽何干?
而且,这其中,我大辽还可暗中支持那些较弱的势力,不耗干南朝人的血,绝不罢休!
此乃二桃杀三士之计。”
耶律德光点点头:“不错,萧卿果然足智多谋,不愧是朕的诸葛孔明!这么说来,我大辽不管怎么说,还是要撤出中原了!”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萧翰道,“臣建议,既然要撤,干脆便撤远一些,连河北也不要,给南朝人一种安全的假象,任他们杀个血浪滔天!等到他们杀得精疲力竭,要取中原,不过是马鞭一挥的事!”
耶律德光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案,大声道:“好,就依卿所奏!各路兵马撤退的条程安排得怎样?”
萧翰答道:“井井有条,只等陛下一声令下,我大辽三十万兵马就能顺利撤往河北。继而便能回草原!”71
………………………………
第五百三十四章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辽大同四月,大辽皇帝耶律德光率军北撤,带走了中原文武大臣不下千余人。
辽国国舅萧翰留守汴梁,鲁国公冯道佐之。萧翰奏请耶律德光任命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之子,郇国公李从益知南朝军国事,耶律德光恩准。
市井谣言四起,说耶律德光有意恢复后唐,只等李从益熟知政事之后,便会将中原帝位交还到李从益的手中。
消息很快传到了藏军谷,已经回到藏军谷的李风云长叹一声,道:“好毒的计谋,中原只怕战乱不止了,辽人这是要中原流尽最后一滴血呀!”
苏语侬奇道:“风云哥哥,辽人撤出中原,这不是一件好事吗?为何说是好毒的计谋?”
李风云解释道:“辽人北撤固然是件好事,但是耶律德光让毫无实力的李从益为知南朝军国事,又传出话来,准备立他为帝,分明是想挑起中原各路诸侯的分争。
试问天下群雄,怎会将无缚鸡之力的李从益当回事?这就好比三岁小孩抱着一大块金块行走在街上,让人人都生觊觎之心。结果会怎样,肯定会有人去抢那小孩抱着的金块。
如若抢到金块的人身强力壮,可以震慑其他人那倒也就罢了。
可是如今天下,谁又敢说一定能震慑得住其他人?众人的实力都相差不大,只要辽人在背后使坏,暗中扶助弱者,让他有一拼之力,谁又愿意看见那金块白白落入他人之手?也就是说,谁抢到金块就可能成为众矢之的。
辽人只须不断扶助弱者,便能教中原群雄彼此征伐不休,让中原的国力在战乱中消耗殆尽。这样,不需三年五载,辽人再次南下之时,天下谁还有力量抵抗他?”
苏语侬睁大眼睛道:“既然如此,大家不抢不就得了?反正也是个没用的皇帝,抢来又有什么用?契丹人的阴谋不就不能得逞了?”
“不抢不成啊!”公孙无忧摇了摇扇子,“你不抢,别人难说不抢,别人抢着了,他就是君,你就是臣。有了这君臣名义,就能号召天下的诸侯共同打劫你,双拳难敌四手,不抢,等若是束手待毙。”
公孙无忧说得简单,李风云见苏语侬有些不解,解释道:“争夺帝位是个不能回头的游戏,不是说退出便能退出的。就算某一位不想争做这皇帝了,可是其他人,哪个又肯信?只有铲除了他,灭掉他,才算绝了后患。否则,谁知道谁又是下一个石敬瑭?
当初隋末天下大乱,世上涌现出多少枭雄?可是天下一统后,能活下来的又有几人?王世充、窦建德、薛举、李轨、刘武周、杨侗、李密、萧铣、杜伏威、李子通、林士弘、梁师都、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辅公祏、宇文化及……哪一个又不是一时豪杰,又哪一个不是兵败身死?
这条路,一旦踏上,便再无回头路可走。结果只能是不死不休!”
苏语侬打了一个冷颤,道:“那岂不是说我们藏军谷……”说到这里,竟不敢再说下去。
花解语点点头,道:“不错,平等之说一旦流传开来,我们藏军谷也没有回头路可走。非但如此,比之那些想称帝的枭雄,更危险数倍。因为,这一学说,根本上就绝了他们称帝之路,不止如此,更绝了士绅的富贵之路。
平等之说一旦宣布,藏军谷等若是与天下人为敌,无论是中原的诸侯,还是辽国的皇帝,都容我们不得。
现在还没有人来打我藏军谷,是因为他们只将李将军的话当成了痴人梦语,没人当回事,还没意识到其中的意义,一旦他们意识到,那将是一场不死不休的战争!
如果战败,不止是李将军难逃一死,你,我,还有所有打上藏军谷印记的人,都必须在这世上消失。
白莲教多少还能在史书上留下几行文字,关于我们的一切,史书上恐怕连半个文字都不会留下。
语侬妹妹,你害怕了么?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在决定加入藏军谷的那一刻,花解语早将这件事的后果想得比谁都清楚明白。
苏语侬笑道:“奴家怕什么,奴家只怕事情闹得不够大!”
“好了,不要吓唬语侬了!”李风云笑道,“哪有那般严重,什么与天下人为敌,我相信,天下大多数人,还是期望平等的。”
花解语轻叹一声,望向李风云的眼神有些怪异,道:“李将军,你真是这么想的么?”
李风云一呆,他不知道,隐隐中,他觉得花解语的话是对的。事情恐怕绝不像他想的那般简单,他所要做的事,只怕正如花解语所言,是与天下人为敌。
如果是这样,那后果……李风云心头不由得也颤了两颤,目光不由得扫向屋中的众人。
佘破财、周纵云、公孙无忧、花解语、玉堂春、苏语侬、莫轻行、莫轻言、王成、王大山、赵无忌、姚贯、楚云、丁豹……这些人,许多年后,即便他真的成功了,又有几人能活下来?藏军谷的将士,还有风云镖局那些人,又有多少人能活下来?
为了一个虚无的“平等”,让这么多好友,部属跟着他去死,真的值得吗?
一瞬间,李风云坚如磐石的心,忽然有一丝动摇。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花解语的那句话,更似在对他说。
不错,现在趁着天下人还没明白过来,的确来得及。可是,他若是后悔,又如何对得起那些死去的弟兄?李风云踌躇不已。
“现在后悔,还来得及!”不知不觉中,李风云喃喃自语。
“风云,你在说什么?”周纵云皱了皱眉头,问道。
李风云猛地惊醒过来,忽然想明白了,花解语这是在趁机提点他,问他真的下定了决心了吗?无论付出多少代价,都在所不惜?
蓦地站起身来,李风云大声道:“我说,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花姐说得没错,我们要做的,是自古以来,都没有人做过的一件事。是成是败,都很难说,或者说,前路渺茫,只有一线生机。跟随我的人,随时都可能坠入万丈悬崖。也许最终,我们付出了很多,却一无所获,甚至留下一身骂名,被打入十八层地狱,万劫不复
我李风云决定要将这条路走下去,无论付出多大代价,也在所不惜。
但是我也希望,各位也要考虑清楚,对于各位来说,与我同行,究竟值不值得。
花姐说得不错,现在后悔,还来得及!
我不想勉强你们中的任何一位。”
众人一愕,不明白李风云为何此时突然说出这等话来。
花解语笑道:“李将军,解语答应你的那时起,便想明白了,此生无悔。就算李将军你不做这件事,解语也不会放弃。解语不愿再做一位人下之人,人,生而平等,即便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是值得的。”
公孙无忧哈哈一笑,道:“本公子本是补天剩下的一只顽石,上天不得,下地也无门,既然如此,什么生啊死的,权当游戏一场,开心如意便成!”
苏语侬也道:“李风云,你说什么胡话,虽然你说什么平等,奴家还不是十分明白,但也知道是个好东西。好比做生意,强买强卖的事总不能长久。既然跟了你,就没有回头的打算。”
周纵云也笑道:“不错,十多年前,周纵云也算是死过一次了。再活过来,就没打算为哪个皇帝再死一次。‘平等’听来不错,为它而死,总好过为其他什么而死。”
“周老弟说得好!”佘破财也道,“佘某一生好赌成性,无赌不欢,就拿性命赌这一把,赌注离手,就不可能再反悔了!”
……
众人纷纷表示绝不反悔,无一人愿意退出。
一时间,李风云豪情万丈,大声道:“好,就算要将这天捅一个大窟窿,纵使日后被人挫骨扬灰,死无葬身之地,这事,我们也干了。非将这世间搅闹得翻江倒海,天翻地覆不可。我便不信,有人天生就愿意为奴!”10
………………………………
第五百三十五章 一句承诺
李风云没料到,他刚说到要将天捅一个大窟窿,便真有人邀他一起去将天捅一个大窟窿。
众人正在议论中原之事之时,忽然亲卫报道:“李将军,燕无双燕大侠和一位自称是醉道人的老道在谷外求见。”
众人大为惊奇,燕无双可是江湖中的传奇人物,江湖地位极高,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虽说是李风云的师兄,但两人实际上并没有见过几面。最近的一次,还是在几个月前滹沱河大战之时,燕无双突然出现,解救了濒临绝境的游击营。
那一次,李风云甚至没有机会与燕无双说上一句话。此后,就再无燕无双的下落。
而醉道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知道,是轩辕台中的重要人物,另一名绝世高手。
此两人联袂来到了藏军谷,这意味着一定有大事发生。
李风云急忙率众人一齐出谷迎接燕无双与醉道人。
燕无双似乎没有多大改变,一袭半旧的白衣,背着一只大剑囊,风尘朴朴。醉道人也依旧是一身灰色的道袍,手杵一根不知用了多少年的藜杖,背后背着一只老旧的大红葫芦。
将燕无双、醉道人迎接进藏军谷,燕无双没有多说话,单刀直入,对李风云道:“小师弟,我有两件事要找你,借一步说话。”
李风云心中正有许多疑窦,也要问燕无双,于是三人来到山腰间一处僻静的草亭中。
“小师弟,你是否答应将《归藏经》的译文交给契丹人?”燕无双打量了一下周围的环境,确信除他、醉道人与李风云外此处再无他人偷听,开门见山地问道。
李风云大为惊讶,他没想到这件事这么快就传了出来。点了点头,李风云答道:“不错,当时情势所逼,我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救出被契丹人捉住的兄弟,只得出此下策。”
“为了几十人的性命,就值得拿天下社稷的命运做交换?”燕无双显然很不满,“师父当初是如何教你的?你究竟知道不知道《归藏经》有多”
面对燕无双的斥责,李风云一股怒气上涌,道:“大师兄,我没你那么伟大,对于我来说,身边的朋友与兄弟,就是一切,天下归谁,谁做皇帝,辽人还是汉人,又关我鸟事?
至于师父,师父只教过我砍柴喝酒打猎,可没教过我这些事情。”
燕无双正要发怒,醉道人上前一步隔开两人,道:“好了好了,你们师兄弟两人,何必一见面便吵架?老道想,风云这么做,一定有其自己的考虑与道理,是也不是?”
李风云点了点头,答道:“不错,当初我之所以答应将《归藏经》的译文原原本本誊抄一份给契丹人,是因为我发现,契丹人想要按照《归藏经》上的办法,布置风水龙脉,有一样东西是缺不得的。
缺了这样东西,即使契丹人真能布置成风水龙脉,那风水龙脉真的能如传言中的那般神奇,可聚集天下气运,也不可能成功,因为这气运聚集于何处,为何人所得,是契丹人还是汉人,甚至是色目人,都很难说。
而这样东西,极为难造,建造的方法,即便是在《归藏经》中,也语焉不详。而这样东西,恰巧我知道,契丹人是不可能得到的。
也就是说,即便契丹人布置成了风水龙脉,只要手持那东西的人稍作改动,天下间的气运,也只会落到此人身上。辽人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罢了!”
“什么东西?”燕无双有些茫然。
李风云望向醉道人,答道:“轩辕台应该知道那是件什么东西,要不然,当初也不至于提出泰巅争锋。醉道人,我说得可对?”
醉道人微微一笑,道:“看来,李将军已经译出了《归藏经》,是也不是?”
李风云叹道:“什么也瞒不过你们,不错,我已经译出了《归藏经》,不过这当中究竟说了些什么,我却看不太明白,也只晓得有这样关键的东西。而那东西,如果我猜得没错,当年,我已经亲手交给了轩辕台,换了一部残缺的《青龙斩》。醉道人,你可真不够厚道!”
说罢,从怀中取出一叠纸,递给醉道人,又道:“这便是译出的《归藏经》,现在交给你,也算完成了当初我对轩辕台的承诺!”
醉道人哈哈大笑,接过那叠纸,匆匆扫了几眼,便揣入怀中,答道:“风云小兄弟,当初你不是只要一部绝世武功么?青龙斩七式难道算不得绝世武功?
况且,那时给你更多的东西,你能承受得起么?
再说,如果不是经过轩辕台的默许,你认为公孙无忧可能来帮你么?
也罢,算轩辕台欠你一个人情,日后有什么为难事,你便来找轩辕台。只要不太违反原则,轩辕台都会帮你。”
李风云一时无语,醉道人说得不错,公孙无忧来帮他,实际上已经违背了轩辕台不涉足江湖事务的原则。李风云忽然明白过来,其实轩辕台的许多规定原来弹性是十分大的。
那么,有了醉道人这句承诺,这就意味着藏军谷日后的安全有了一定的保障。这句承诺绝不简单。
想到这里,李风云朝醉道人施了一礼,道:“我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有朝一日,在藏军谷危在旦夕之际,轩辕台能出手相助,保全藏军谷!”
醉道人点了点头,手指着李风云,笑道:“你这小子,真会顺杆爬!本待随便答应你做一件事,算是了结了这人情,你却给老道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
你道保全藏军谷是件容易的事么?你所做的事,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为万夫所指,天地所不容,与天下人为敌。
也罢,既然老道说出了这句话,今日便不妨代轩辕台再答应你,给你这个承诺。你藏军谷若真到了那个时候,轩辕台一定会出手。至于结果怎样,老道也说不准。
如果你做的真的是大势之所趋,那么,天无绝人之路,总应该有一线生机。”
李风云镇中的再次向醉道人施礼道:“多谢前辈!”(注1)
注1:这句承诺在后来果真生效了,保全了藏军谷最后的火种,只是本书中不会提到,在此做个说明。如果有机会写本书的续集,一部真正架空历史的,会做交代。不过以本书目前门可罗雀的情况看,出续集的可能性极小,所以有此注释。7110
………………………………
第五百三十六章 刺杀
燕无双没有再问两人那至关重要的东西是什么,因为这件事与他无关,他只须知道,《归藏经》即使落到了辽人手中,也不会起到什么作用,除非轩辕台转而支持辽人。
轩辕台会支持辽人么?
燕无双认为没有这种可能,他了解轩辕台,契丹人在中原所做的一切,不是轩辕台可以容忍的,否则,这次醉道人便不会与他一起来藏军谷。
“好,《归藏经》的事且不去提它,小师弟,你对这次辽军北撤之事如何看待?”燕无双的声音缓和了不少。
李风云想象了想,道:“不怀好意,居心叵测!”
燕无双点了点头,道:“的确是不怀好意,居心叵测。明眼人一眼便能看出其中挑拨离间,意图让中原人自相残杀,自损实力的用意,不过偏偏就是这一条计策,却能诓尽天下英雄,谁也难脱其魔爪。
辽军撤走后,如果所料不错,在契丹人的怂恿和挑拨之下,即便是南唐、西蜀也会大举出兵,加入战团。
诸多诸侯争霸,烽火四起,战乱不休,天下将再无宁日。东汉末年三国争霸的惨景将再现人间。只是那时,中原并无外患,而今日,打到了最后,只会便宜了契丹人。
数年之后,耶律德光将会不费吹灰之力而取天下。
小师弟,到如今,你也足以论天下事,你认为该如何做?”
李风云摇了摇头,答道:“我们也正在议论此事,也苦无解决之策。此乃阳谋,要破阴谋容易,但要破阳谋,却是难、难、难!”李风云一连道出了三个“难”字。
沉默了一会儿,李风云又抬头望向燕无双,问道:“大师兄,李从益与永固宫主究竟是什么关系?”
燕无双答道:“永固宫主随然是李从益的姐姐,但他们两人之间应该没有关系。我曾听说,数年之前,永固宫主曾去见过李从益一面,但是离开后,便完全放弃了李从益。
永固宫主支持的实际上是他另一个弟弟,李守贞。”
“李守贞是永固宫主的弟弟?”李风云大为惊讶。
燕无双点了点头,道:“永固宫主曾亲口对我说,即便我不支持李守贞,看在旧日的情分上,也不要为难李守贞。这件事,我本一直不解。
直到前些日,耶律德光率军撤过黄河之后,李守贞向天下人宣布,他是后唐明宗皇帝李嗣源的第八子李从中,我才明白过来。当年他躲过了奸人的陷害,隐姓埋名,甚至改换了容貌,忍辱负重,潜入晋军,一心只想恢复大唐。”
“大师兄你认为这是真的?”李风云有些不信,这条消息他也知道,但这世上冒名顶替,以求一个名义的人太多,并不只有李守贞一人,根据李风云得到的消息,各地宣称是后唐皇族后裔的人不下十余人。不算李守贞,自称是李从中的,便另有两人。
更夸张的是,居然有人自称是早已经死去十多年的李从厚。
“我认为是真的!”燕无双答道,“李守贞的子嗣与他长得并不像,相反,倒是与当年的明宗皇帝非常相似。另外,永固宫主对李守贞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如果李守贞与后唐没有关系,那才叫人奇怪。”
“那你与永固宫主又是什么关系?不要告诉我,只是因为她是师父的外甥女那么简单。据我所知,你似乎从来的都没有为难过永固宫主,即便她所做的事情,与你相违背。”李风云紧盯着燕无双。
“你知道得真不少!”燕无双叹了口气道。
“师父的事,你认为我放弃了追查?”李风云反问道。
当年向李苍穹下毒,并出手逼李苍穹跳下悬崖的那位师兄究竟是谁?李风云的确一直在派人暗中调查,但一直也没有什么结果。究竟是燕无双还是路惊鸿,他心中没有半点把握。
直到他与神医虞不全和解之后,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向虞不全提起了七星金昙散,那种毒害李苍穹的毒药。
虞不全告诉他,七星金昙散是青囊门的禁药,因为此药对平常人没有什么用处,但对武林中人,特别是武林高手却是剧毒之物。因为这种药可以让高手体内的真气不受控制,随时都可能教人走火入魔。只要服用了七星金昙散,即便是武功高如李苍穹,也抵挡不住。
为了避免武林中人对青囊门产生敌视,很早之前,青囊门就禁止配制这种药。
而要想配置这种禁药,有一种主药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千里雪映红,但千里雪映红相传在百年之前就已经绝种了。
这让李风云十分奇怪,既然千里雪映红在百年之前就已经绝种了,那李苍穹又怎么可能身中七星金昙散之毒?难不成那七星金昙散是在百余年前就配置好的,一直保持了百余年?
虞不全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七星金昙散虽然厉害,但配置好后药效只能保持七天,七天不用,药效自然消褪。
直到后来,李风云又从一些小道传言中了解到,其实千里雪映红并没有真正绝种,千里雪映红本身就是一种解毒良药,数年前曾出现过。
顺着这条线索,李风云派人追查下去,直十多天前,才有了一点结果,虽然不知那千里雪映红究竟从何而来,但线索直指永固宫。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当初用来配置七星金昙散的千里雪映红,与如今的永固宫可能有关系,换而言之,与永固宫主脱不干系。
如果真的是这样,李风云不信这么多年过去,永固宫主没有得到七星金昙散丝毫消息。但是永固宫主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意味着,永固宫主很有可能是知情者。永固宫主之所以不提当年事,那人一定与永固宫主关系非常,让永固宫主宁可将毒害她舅舅李苍穹的事情压下不提。
论情理,永固宫主与燕无双的关系不应该密切到让燕无双对永固宫主所做的一切无动于衷,特别是与契丹人联手这件事。而燕无双却确实对永固宫主的所作所为没有半点难为之意,这不能不让李风云起疑。
当然,另李风云起疑的不只是燕无双,他的另外一位师兄路惊鸿与永固宫主密切的关系,同样也让他起疑。
“当年的事,不必再提,总之,当年是我对不住她!”燕无双道,却不肯回答李风云的问话。
“那当初永固宫主、疯和尚、高显扬与孙婆婆之间,究竟发生过什么事情?”李风云紧追不舍,继续问道。他敏感地觉察到,这四人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与燕无双、路惊鸿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你问这些做什么?这些陈年往事都过去了那么久,还提它做什么?”燕无双出乎意料地发起火来。
醉道人道:“风云,这些事由燕大侠说,的确不太好。当年的事,知道的人并不少,你想知道当年的事,日后不妨去问问野狐禅,他知道的并不一定比燕大侠少。
现在不是说这事的时候,燕大侠,刚才说到哪里了?”
燕无双挥了挥手,道:“什么说到哪里了,明说了吧,我们打算去刺杀耶律德光,小师弟,你去还是不去?”
刺杀耶律德光,李风云一下子呆住了,耶律德光是那么容易就刺杀的么?
………………………………
第五百三十七章 死士
真敢想呀,刺杀耶律德光,李风云以为自己的胆子已经算是很大了,但比起燕无双和醉道人,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但不得不承认,如果真的杀了耶律德光,的确能解决很多问题。
辽国的皇太弟是耶律洪古,是辽国皇太后最喜欢的儿子,耶律德光之所以立他为皇太弟,并非是因为他有多强的治国能力,而是因为述律平希望他做皇太弟。
从在契丹的探子刺探来的情报来看,耶律洪古与耶律德光相比,似乎要差上许多。耶律洪古相传力大无穷,好勇斗狠,据说其武功已经达到二流顶尖的水平,只差一步便能踏入一流境界。
但是,武功再高又如何,治国与武功高强是两码事,一名武功高强的皇帝也许能率领军队打胜仗,却不一定能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
楚霸王有万夫莫挡之勇,百战百胜,可是到头来又落了个什么下场?
而且,辽国国内似乎也有很多派别,耶律洪古未必有耶律德光那般的手腕,能够迅速摆平辽国国内的一切,即便他背后有辽国皇太后述律平的支持。若是刺杀耶律德光成功,辽国国内必定会乱上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内,辽国无力对中原耍什么手段的,如果中原有谁有能力迅速平定如今混乱的局势。回过头来与辽国分庭抗礼还是有可能的。
可是这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能杀得了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那么好杀的吗?
不说他身边的一万皮室军,个个都是百里挑一挑出来的最强壮的悍猛之卒。李风云曾与他们交过手,知道他们的厉害。单单说耶律德光身边的武林高手,可谓是不计其数。
这次耶律德光南渡黄河,所带的一流高手,李风云估计不下四五十人,二流高手,恐怕足有两百余名,三流高手更不消说。
除此之外,更有两名绝世高手,耶律明与萧齐瑞,这两人联手,加上一流高手,二流高手的帮助,醉道人、燕无双两人一齐出手,根本杀不了耶律德光,就算再加上一名绝世高手,也未必有机会杀得了耶律德光。
一旦一击不能得手,惊动了耶律德光,让他换了衣服,混在人群之中,或者躲在某个隐蔽的地方,就算燕无双他们本事再大,也不可能与数万大辽铁骑对敌。蚂蚁多了,也能咬死大象。
想了许久,李风云摇头道:“不可能,我想不出你们有什么法子杀得了耶律德光。”
“事在人为!”燕无双道,“你担心什么?”
李风云理了理思绪,道:“这是轩辕台的决定?”
醉道人摇摇头,道:“不是,轩辕台与此事无关,纯属老道与燕大侠私人的行动。不过,轩辕台不会阻止。而且,为了避嫌,老道不会直接对耶律德光出手。”
“那耶律明与萧齐瑞,谁来对付,如何对付?”李风云问道。
醉道人笑了笑,道:“这便是老道要做的事情,老道保证,刺杀耶律德光之时,这两人一定不会在他身边。老道有七成把握将这两人引走。不过能缠住这两人多久,就很难说了。”
刺杀耶律德光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如果一旦被缠住,就意味着行动失败。醉道人凭一人之力,将耶律明与萧齐瑞从耶律德光身边引开,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那些一流高手如何对付?”李风云又问道。
燕无双道:“辽国有一流高手,难不成中原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