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杀儒-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邦感觉到很沮丧——

大宋的臣子难道就不知道这样做的危害性吗?

不过,有时候思想的局限性就是这么的可怕。赵兴邦能够看明白,是因为他现在跳出了那个圈子,再用一种超然的眼光看问题,但是他的臣子却依旧还在泥淖之中,根本看不透这其中的玄机。

而大秦国要的,显然也就是一种点,线,面的辐射——其实领土对于大秦国来说已经不怎么重要了。他们现在所做的事情,就是在倾销自己的文化,朝着一个拥有四千年文明的古国,倾销自己的文化——

为什么不可以?

又有什么不可以?

大秦国不过是先行一步罢了!

反正赵兴邦在回去以后,也是会这么做的。

但凡是国家,总有这样的动作——先进的科学技术要敝帚自珍,先进的文化却要倾销到所有的文明当中去。因为这种软实力,那是敌人和自己站在一样的高度的好,方便与交流,而那种硬实力,则是自己横行世界的保障!

大国,离不开教化二字。

古之华夏,今之欧美,亦如是——

君不见西学东渐?君不见那一点点的西化之变?这些就是文化的倾销,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见封锁,对于科技的封锁。那么,这个可以怎么来形容呢?

一个大猩猩的脑袋里,却拥有人的思维?

而今之大秦,则是在进行另外一场变革——一场由一部分人研究了长达将近七年的时间,引起的一场变革。这一场变革,就是关于拼音的使用规范的一场变革。参与了这个研究的人,有音乐家,有科学家,有社会学家,也有语言科学家……

简单概括,改革的方案有以下几点:

一:在原拼音文字基础之上,辅助以表情符号,以及语速等。

二:规范书写的大小写格式,明确意义。

三:……

大体上来说,就是这么两点,至于第三点,如果非要说的话,那么就是请参考以上两点的内容了。而其中那个增加表情符号,以及语速表达,可以说是一种创造性的意见。

拼音,本身就是一种记录声音的方式——

记录发音。

这个过程,可以理解为语言——拼音——语言的一种转化。

声音——磁带——声音。

这是一个相同的意思。

但是这其中却也还是有所差别的,拼音毕竟不是磁带,所以增加了表情符号,以及语速等标注之后,那些拼音也会更加的准确。而规范了大小写之后,一些专有名词也可以更加的生动,活泼,准确。

这些,岂非是非常的有必要的?

而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获得了大秦国援助的倭国则是以一种闪电般的速度攻克了高丽半岛的海岸,三个军事基地在大秦国的工程机械之下快速形成,互相之间形成了一种犄角。倭国的武士们在勇武的冲锋!

大秦国笑嘻嘻的接收占领地区。

而倭国的武士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就是自己家的主人的财富,还有地位。很多的倭国贵族,都是通过了这种方式而获得了大秦国的准入证,甚至于有可能成为大秦国的公民,这个可是无上的荣誉——

大秦国啊。

在无数倭国人的心目中,作为大秦国的一个最最普通的百姓,最最普通的公民,那身份也要比在倭国做贵族金贵的多。

而在曾经,他们也有这样的思想!

所以唐朝的时候,皇宫里有很多的太监,官员都是日本人,并且还有的担任了很为重要的职位。这个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是一种强者崇拜——

甚至于可以说,带着那么一点点的病态的疯狂和变态。

但是,一个岛国。

他们能够生存下来,岂非已经非常的不易?

前线在死人,高丽人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一片一片的倒下去,鲜血染红了大地,残阳之下,已经空空的无人的街道,房舍,充满了凄凉。

甚至于,你可看到,城外的一个大坑里,还有未死透的人挣扎着伸出了满是血迹,沾染了泥土的手,然后又无力的垂下。

弱国,这个就是弱国。'网罗电子书:。WRbook。'

面对一群虎狼,他们无能为力。

在大宋的朝堂之上,这一份高丽求援的信件被压了下来,王相公这个时候更加的消瘦,黝黑了。

他很努力。

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如果他是在为一件本身就错误的事情而坚持,即便是废寝忘食,又能如何?

很多人认为值得赞扬,毕竟是在坚持。

但是这种人的破坏力也是史无前例的强大的——不过现在神宗不在,老太后的威压之下,王相公也收敛了许多。保守派重新的站在了朝堂之上,逐渐的开始和王安石的新派抗争,两股政治势力,几乎每一天都在交锋!

司马光欣赏王安石的人,却并不欣赏王安石的事!

他至少还是能够明白自己的心意——至少在老太后问他的时候,他还能说王安石这个人除了执拗之外,本心不坏,就是变法的问题上有那么一点点欠妥。没有真正的在民间行走,所出来的法,怎么能是好法?

司马光是迂腐的人吗?

不是——他如果迂腐,还能干出砸缸的事情来?单单是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并不迂腐。他有的紧紧就是严谨和沉稳罢了。

这,并不是墨守陈规。

司马光是一个可以出新的人。

老太后问他,这一次高丽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如果他迂腐,完全可以说是出兵,但是司马光没有,他认为应该压下来。毕竟现在的大宋,不是谈论那些的时候,而他,更是不能够在这个时候冒险!

但是,现在要怎么办呢?

司马光的建议,是联合西夏,共同抗辽。

辽,是他们共同的敌人。

太后听了,感觉这个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第一百零五章 意外的来客

西夏要谁去?王安石是不行的,而蔡京却是专门和大秦国打交道,更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要说靠得住的人,也就是司马光一个人了——非君莫属!所以,虽然有千百理由阻挠,但是司马光却不得不去。

这一次出使,关系到了大宋国的国运。

一辆简单的马车摇曳着一片凄凉的土地,出了国门,离开了那一个繁华的地方。但是很快的,司马光就看到了不同——在西夏的境内,他竟然发现了一条奇怪的,用黑色的石头铺就的路,或许,可以说是石头吧。

“这个,就是大秦国资助的柏油马路吗?”

各国之间的消息,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而这些对于司马光来说,却是一种本分。司马迁透过车窗看向外面……“阿福,怎么不上那黑路?”阿福,是司马光的车夫,已经是几十年的老人儿了。

阿福道:“老爷,那路咱们走不得!”

“嗯?这个为何?”

“说来也是邪门儿了,据说那路,牲口上去以后,走不得多远就会受到天谴,四蹄溃烂。要是上了那路,哎……”

上了那路,他们也就不必走了。

马车轻轻的摇曳,就在那柏油路的旁边的土路上艰难的跋涉。就这样走了一段时间以后,前面给人的感觉也已经繁华了起来。一直到了西夏的都城以后,一股不同于大宋的气息就开始弥漫了起来。

从这里开始,黑色的路越来越多。

马车停靠在了不远的地方。

司马光第一次来到西夏,不由的就是两眼一抹黑,什么也都不知道了,更不知道应该怎么走。因为西夏都城的布局显然和大宋有非常大的区别的。就近找了一个人,比划了半天,问了一下,他们才是找到了官府的方向——

恩,官府,现在的名称已经成了执政属了。

转悠了半天,自执政属出,由一个执政属的公务员带领,司马光终于是去了驿馆。但是这个时候,司马光感觉自己已经不怎么着急见到西夏国的皇帝,进行合作事宜了。

西夏,似乎变了。

司马光没有到过西夏,但是却听说过——但是眼前所见到的景象,却也是一种不同于大宋的繁荣。他决定自己应该多看一看,而他所见到的东西,却统统可以放进资治通鉴里面。资治通鉴,一本写了半辈子,却突然付之一炬的书。

原来的书稿,烧了。

一切,都是新的开始——

事实证明了司马光的心中想的太大了,大到他根本写不出来。天下间没有哪一个人是真正的全才的!司马光也不是,所以他想要写一本百科全书无异于做梦——尤其是在大秦国的出现以后,就更加的让司马光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

人心不足蛇吞象!

这个,岂非就是一种大大的讽刺?

所以,原来的资治通鉴烧了。

那些醉眼梦语,孤陋寡闻的好像井底之蛙,司马光并不固执,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他没有王安石的执拗和小气。

现在,太后怕是很头疼吧?

就这样,大概是一个星期之后,一个不速之客突然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但是这个人,却让司马光端详了半天,然后突然之间老泪纵横……那个人,可是大宋国的皇帝啊,他竟然是来到了这个地方。

“万岁,万岁……”

司马光浑身哆嗦,激动的老泪纵横。

赵兴邦长叹一声,言道:“爱卿起来,爱卿起来,朕听说你来了西夏,便是从海南坐着飞机,直接飞过来了。这一次要和你说的事情,你要好好把握。而你和朕相见之事,除了老太后,不要告诉任何人……”

“微臣——”

“你我君臣,都是为了大宋,何须如此?”

“是,陛下。”

“起来说话,爱卿和朕好好说说国内形势!”

赵兴邦拉着司马光的手,走进了驿馆之内,一对君臣促膝坐下,开始详谈起来。这个时候不是明清,君臣之间,却也不是那种跪来跪去的,读者也毋庸置疑。有质疑者,应该是辫子戏看多了。

司马光将国内之事一件,一件的说来。

说道北方沦陷,说道天灾不断,说道乱民,说道财政,说道那一个个官员,大宋国,简直已经到了步履维艰的时候了……

“哎,这样的危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了。”

赵兴邦知道,这个危机,以前是自己没有看到,而现在,自己却看明白了。

“陛下!”

司马光听得赵兴邦远走之因,更是感动的稀里哗啦,生出了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他的口中则是大声的赞颂,如此之君,如何国家不兴?这一对君臣感动,但是仅仅三日,赵兴邦却又是要走。

他不得不走——现在,他是学生。

是大秦国大学里,一个学习法律的学生。

大秦国的学校不会看你是谁,你有怎么样的地位,但是这样的理由,却让司马光一阵愤愤然。实际上,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怨恨的,这种制度,简直没有任何的人情世故可以讲。更没有情理可容四个字。

为何?

这些,根本就不需要理由。

“爱卿,勿要相送,免得被人看见,只需数个时辰,我便可以回到海南了。学业不能耽误,若是爱卿有心,便让朝中大员多多派遣学生前去学习……”

这,是赵兴邦的托付。

他知道,自己一个人是出不来什么成绩的。

有一些事情,也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事。

飞机,发出了巨大的轰鸣,冲上了天空,然后消失在云端——第一次见到飞机的司马光长大了嘴,简直不敢相信,这样的东西居然是出自于大秦国之手。这样的敌人,如果多上一些飞机,那么还有谁是对手?

仅仅是一个念头,他就想到了军事!

“大秦国啊……”

仰望天空,司马光黯然一叹。

光光是那飞机,就让大宋如何超越。昨日,今日,明日,几乎也都是不可能的了。摇摇头,司马光从一个隐蔽的角落走了出来。虽然赵兴邦不让他送,但是司马光却怎么能够不来?他,毕竟还是一个臣子。

臣子,就应该有臣子的本分。

第一百零六章 王者归途

通商,通商,通商……一连十多日的谈判下来,司马光已经头上见汗了。西夏没有要求政治层面上的东西,反而是抓着经济这一块不放。但是一个巨大的前提,那就是通商,通商,通商……

商业,对于司马光来说是一个头疼的东西。

他现在也终于明白皇帝陛下来给他指点的原因了——这个的确不是他能够应付得来的,虽然有了皇帝给他的底线,按照那个底线在据理力争。可是对于司马光这个比较老实,有些抹不下面子的人来说,谈判就是一场灾难。

很多的国家,在战争上胜利了,但是在谈判桌上却失败了。而大宋,明显就是一个在战争上没有取得胜利,在谈判桌上更是输的一塌糊涂的国家。

这一次,司马光的自投罗网让西夏的贵族都笑了起来,而且还是开怀大笑。在西夏,阶级并不算多,一个是西夏贵族阶层,一个是西夏平民阶层,最后一个,是辽人,宋人组成了一个阶层,简单的说,就是三等民!

在大秦国的协助改革之下,这里的贵族已经不是从前的贵族了,这里的政府,也已经改变了样子。这其中最高兴的人,既有当权者,又有平民——

好的制度,就是能够给贵族,给百姓,给所有的国民带来收益的制度。自从西夏改革以来,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已经一连翻了两三个滚了……平民,贵族,都看到了变化,这个就已经足够了。

这里撇下不说。

赵兴邦回到了大秦国以后,就又一次的投入到了自己繁忙的学习当中。新进改革了的拼音,也着实更加的方便了,只是法律,却依旧是双语书写的,其目的更是显而易见。就这样,春去冬来……

就在大秦国的第五任CEO上台执政的时候,赵兴邦毕业了。

北方的局势依旧在焦灼。

赵兴邦,他已经习惯了大秦国的生活,现代,奢侈,夜晚的霓虹灯闪烁……但是,他却知道自己必须要回去。他的背后,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在等着他,他没有时间享受,他也没有权利享受。

火车,在铁轨上发出了咔它咔它的声音。

又一次坐上火车以后,赵兴邦也感受到了火车的变化。速度似乎更加的快速了,而且现在的火车用的是内燃机,而不再是以前的蒸汽机了。新一代的火车速度快,行进平稳,这样的技术革新速度,让他一阵感慨!

第一次,第二次,这才是几年?

可是,在他的国家,那一片土地在经历了几千年的变革以后,却都没有人家几年,几十年的变化多,革新快……

这,怎么能让人没有危机感呢?

火车,在北上。

望着车窗外不停抛到了身后的山,还有钻过的洞,赵兴邦长叹了一口气,对自己的侍卫说道:“你也陪着朕在这里生活了几年了,你也应该看到了许多东西,他们可以在天上飞,可以在地上跑,可是我们呢?”

能够在天上飞,这个岂非,就是一种——无敌?

侍卫也是一阵唏嘘。

飞机,火车,汽车,轮船,他也都见识过了。但是这些东西,即便是他想破了脑袋,想了多少年,也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他只能低下头,沉默不语,赵兴邦却又是叹了一口气,问道:“你说,这是为了什么?”

是啊,为什么呢?

谁能够给他一个答案?

虽然大秦国告诉了他一个答案,但是那个答案,却太过于沉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是不会相信的。一个没有撞南墙撞的头破血流的人,会死心吗?或许,他可以认为那南墙不过就是泡沫,一撞,就开了。

“这一次回去,朕就要大刀阔斧的改,大刀阔斧的变!”

“陛下。”

“你有什么说的吗?”

“卑职一介武夫,但是却也在大秦国学了一句话,实践,方出真知!陛下要做之事,卑职必定竭尽全力,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呵呵!”

赵兴邦笑一笑,摇摇头。

他不再说话了,过了片刻以后,那侍卫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从怀里取出一封信来,言道:“陛下,刚刚忘记了,这个是那黄涛给陛下的信,说是要等我们上了车,再打开来看。”侍卫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赵兴邦。

赵兴邦却是笑一笑,没有责怪他的意思。

打开了那张信纸。

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却也将赵兴邦吓的不轻,就见上面写着:

大宋国的皇帝。

呵呵。

其实你一来的时候,我就已经知道了你的身份。我黄涛佩服的人不多,你算是一个。能为自己的国家承担如此的责任,你是这个!大拇指。我没有揭穿你,是想要看看,你究竟是怎么一个人,结果,你让我很佩服!

大宋,你这样的人不多。

而另外的一个原因,其实想必你也知道,说穿了,大家都腼腆。还是这样,谈天说地的多好,你不问我是谁,我也不问你是谁,你多次的拜访我,目的我也很清楚。

但是我却并不讨厌你!

宋之积弊良多,你当多行多看,实地考察之后,方才能有解决之道。但是这个解决之道,首要当从舆论入手,我也不说太多,就给你讲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个医生。

这个医生是一个庸医,他的医术稀松平常,但是人品却好,所以找他看病的人多。而实际上,本来不该死的,却被他医治死的人,却不少。那么你认为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吗?是一个好医生吗?

人品并不能代表什么。

同样的,王安石也不能够代表什么。

我大秦国,也不缺你一块地。但是没有付出,就不会有收获。你现在想必已经在车上了吧?若我给你建议,请我之民,帮之变革,付出广州诸多土地即可,天下无免费之午餐,便是这个道理。

我教育蓉儿之事,也是这样。

我曾经在路上捡到了十块钱,还给失主的时候,我和他要了一块钱,因为我捡钱也不是白捡的,这个道理希望你能够明白。

再大的道理如何,我们没有一个是圣人。

话至此,珍重。

黄涛字。

……

赵兴邦又是一叹,原来,他早已经知道!

第一百零七章 黄涛的飞碟

在国家危难之时,赵兴邦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国家,奉献自己的全部。他本来想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可是却已经时不待我!

而在大秦国。

现在黄涛完全就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在努力的发展一种堪称终极交通工具的东西,这个东西的名称叫做飞碟,是一种碟状飞行器,更是曾经黄涛的一个梦想。他现在有钱了,有地位了,有能力了,这个自然也开始研究了!

具体的研究方案,是黄涛出资赞助,由大秦国的海南大学出学生进行的研究,很多高新技术的人才都加入到了这一项研究之中。这些人里面,竟然还有一些真正的天才——

这些天才,年纪大的,已经六七十岁。

年轻的,才不过七八岁。

在这些人当中,有精通五行八卦的,有精通机械的,有精通……反正,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而这些人所设计,研发的飞碟,却是已经既定了的目标。

黄涛对这个东西的解释就是:

一个可以真正的带着人飞天,登上天空星辰的伟大发明。

大秦国的人,从来不缺乏优越感,而这十多年的时间,优越感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但是这种优越感却是一种内敛的优越感,优越感,并不等于是恃强凛弱,至少在面对北部那三个大国的时候,他们态度很友好!

西夏,大辽,大宋,三国争霸还要继续。

这三个国家也需要发展。

在经济上他们需要发展,只有这样,大秦国才能够从他们的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天知道只有大秦国有钱,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悲剧!当然,他们的文化也需要解放,只有这样,双方才可以沟通!

黄涛以前不理解美国的政策,但是现在却理解了——他们需要一个可以对话的人,而不是语言不通的人,而这个人必须要弱小,能够有强大的财富,只有这样,才会有一群人养着美国人!

而现在,黄涛也是这么做的。

或者说是大秦国在潜移默化之中,就有了这么一个认识:

他们披着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旗号,打着民主,人权和自由的幌子,在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个本来没有什么错误,而且相应的是……他们也的确附带的解放了不少的人,他们不能够忍受被自己剥削的人太过于贫苦——

如果那样,他们去剥削什么?

飞碟研究小组并不是在本土进行的,黄涛将实验的地点放在了澳大利亚广渺的大地上,那里地广人稀,而且那里具有很高的隐蔽性。说实话,如果真的飞碟发明出来以后,黄涛也不会在乎那些封建国家的看法了。

飞机,大炮,坦克,这些再怎么说也还有他的局限性!

但是飞碟呢?

那简直就是神迹!

凡人,对于这个东西会失去最后一丝的抵抗力,飞碟所过之处,不需要战争,所有的人都会臣服。而这个,就是科技的力量。

研究飞碟!

这个是黄涛和黄蓉共同的爱好,这两个人脑袋里面对于科技,机械上的东西,也多少都带着一些说不出来的狂热,而妈妈珍珑自然是跟着家走,个人也去了澳大利亚,成天在那地广人稀的土地上纵马驰骋!

澳大利亚,的确不错。

除了一小部分的假期会回到海南岛,这一家子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飞碟的研制上面,新的总统选举之后,黄珍珍也带着徐三多过来盘庚了几日,才是离开。

大秦国,可以说是形式一片大好!

在电视上,报纸上,则是有关于大秦国最新,最及时的报道,所以黄涛虽然身在澳大利亚,但是他们的消息却一点儿都不闭塞,反而是对于各种的时政新闻非常的清楚,而最令人激动的是,几种新拳法的产生:

坦克拳。

履带步。

机械拳。

这并不是什么传统的武术。

这些,是在现代文明冲击之下,人民才智的发挥!

根据现代化的武器,交通工具等,发明出来的一系列有现代基础,依据的搏击技能。比如坦克拳,取的就是坦克那种一往无前的意境,厚重,雄浑,每一个动作都宁如泰山,给人一种非常巨大的压力。

履带步则平稳,步履之间,拖泥带水,力量巨大。

机械拳,根据了工程机械等创制,招数奇特,怪招迭出,威力巨大。

这些,似乎和传统武术一脉相承,都是生活之中息息相关的东西……黄涛看了新闻以后,也忘不了自己写一篇文章骗骗稿费。

黄涛在文中写道:

如果,我是一个古板的人,我会说你们这些统统都是扯淡。

但是可惜,我不是。

所以你们的这些创新我认为非常好。

武术,就需要新鲜的血液,活力,跟上时代的步伐。

前人有马步,是因为他们骑马,知道什么是马,但是这些对于现在的大秦国来说,显然已经不合适了。很多人连马都见不到,你又如何解释马步?还有各种的拳,有些道理你能说出来,但是老虎狮子呢?

见不到了,怎么说?

反而是这些机械,武器,为人熟悉。

所以你一说,人家就明白,我想这个就是武术可以推广的一个原因,也是最为主要的一个原因,这个就是与时俱进。

武术,从来都是与时俱进的!

它的止步不前,是在武德这个词语出现以后。当武术非要和儒家文化挂钩的时候,那么无疑他也就走到了尽头。现在在黄涛的脑袋里,武术最本质的意义,就是看你能不能打倒对手,其他的,不重要!

飞碟研究所,在继续……

一直到了第五任的CEO下台之后,黄涛他们的研究才取得了一点儿突破性的进展,一个圆盘形的飞行器成功的升空十米,飞行了十分钟时间以后,坠落在了一片荒地上。但是所有的人却没有抱怨——

他们在欢呼,欢呼自己从零走向一的一步!

这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开端。

之后的日子里,他们将开始全面的对动力系统进行研究,对于新的能源进行研究。在研究之中,磁场,空气,水等一些并不怎么常听人说的东西,也被列入进了能源的范畴,黄涛不得不拍手叫绝——

天才,不愧是天才,以前看电视的时候,里面就说飞碟是以空气和水做动力的,也有说磁场的,还有反重力技术的。反正,这些人的提议都可以一一尝试。黄涛感觉自己的前途那是一片光明!

第一百零八章 行路难

就在黄涛躲在澳大利亚沉浸于发明飞碟的大业之中的时候,国际上也发生了很多的事情。大宋终于是没有抵挡住辽国的步步紧逼,长江北岸所有的领土丧失,现在只能隔江对峙——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大宋唯一比辽国强的,就是水上的力量了。

而大宋在他们的皇帝归来以后,收复失地的情绪空前高涨。拜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思想所赐,大宋上下,都是这么一个意思,皇帝现在是有些比较难做的。但是,神宗却知道,现在根本不是起兵的时候!

神宗回宋的三年中,开始了磨自己改革的利剑!

第一年,神宗发出通告赦令,通告全国。时至今日,国家存亡,乃是到了不得不变之局。变则通,不变则亡。神宗通告天下自己改革的决心,望天下百姓共同献出自己的一件,策略,一起商讨国事。

大宋群臣对此反对,神宗视而不见。

三月后,厚厚的一摞来自于民间的意见奏章送了上来,神宗则是开始和一众大臣闭关起来,又是三个多月的时间,大宋第一份的改革意见出炉。这一次的变革,前所未有,这一次的震荡,也是空前强大——

商鞅之变,也不过如此。

大宋变法第一步,革民政。

先实施战时政策,其中详细规划了各项条令,而后颁布发行。就在战时条令下去不久,关于农业,商业的条陈也作为临时法令颁布了下去,神宗严令各个州县严格施行。而后,一份新的军事改革计划也登上了历史舞台!

除了规模之外,这一次的改革的另外一个特点,就是——快!

几乎不给任何势力,任何人,任何的反应时间,他们已经被死死的打翻在地了。军队改革之后,神宗几乎是在同时发布了一条命令——大宋,即将和大辽开战,收复自己背面的失地,保卫自己的领土。

一时间,又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有的书生在这个时候,依旧是摇头叹息,他们都说神宗变了,当朝的皇帝穷兵默武……但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北面的故土,就要回来了。但是这样的人,在士林之中却是那么的稀有!

哎!

对此,神宗只能一叹。

自宋开国以来,一直都是重文抑武,而现在,这种趋势已经近乎于走火入魔了。而神宗在这个时候想起的,却是自己的老师,也就是那个大秦国之中的一位教授说的话,这样的发展,是会入魔的!

那个大学教授将社会的发展分成了两个类型。

一个,是正道。

即是以民强为国强,以民富为国富,民为本,根本所在,根基如磐石,这样的发展更是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被那个教授说成是武功之中的玄门正宗。不是以旁门左道获得力量,而是正经的积累!

一切诸如强干弱枝的策略,则是邪道。

事实上,邪道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