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德五十年-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左使挫了挫牙,脸上又是恢复了那等风轻云淡的表情,道:“二位,传令下去,所有人,随之北上!他们不是要去京城么?咱们也跟着去,京城可也是本座的老巢,去了更好,一网打尽!”

“单杀连子宁一个有什么意思?要干就干个大的!嘿嘿,天下闻名的大文豪,堂堂朝廷四品武官,刚从扶桑立下功劳的连子宁全家数十口横死,这个消息,足已让朝野震惊吧!也让天下人见识见识,咱们圣教,可还没死绝呢!”

看着杨左使在那里手舞足蹈,宛若癫狂的样子,戚继光心中不屑:“不过是一群靠着蛊惑百姓来起事的邪教罢了,一无纲领,二无人才,三无军队,四无根基,不过就是靠着装神弄鬼糊弄愚夫愚妇。不知道韬光养晦,登高一挥,反而向着怎么暴露自己,当真是蠢不可及!这等人,能成什么大事?”

口中却是恭敬的应到:“是,属下预祝大人马到功成。”

也是在此刻,乐陵县的南门驶进来一辆普普通通的马车,车中面对面坐着两个人,都是穿着飞鱼服,带着乌纱帽,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

一个穿着灰衣的汉子从北疾奔而来,掀开了车帘,低声道:“大人,那连子宁今日率领锦衣卫拔营,向着京城方向去了。听说是兵部行文,要他们赶往京城,参加征北之战!”

两个锦衣卫听完,都是面面相觑,脸色变得不好看起来。

一个年轻些的一拍大腿:“他妈的,咱们好不容易说服了千户大人,刚刚准备给他来一个狠得!怎么这就跑了?”

那年长些的阴阴一笑:“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去了京城咱们就没办法么?”

年轻些的恍然若悟。

※※※

一路无话,五月初十,武毅军全员到了京南大营。

连子宁也在这里见到了有数月未曾见到的刘良臣。

刘良臣带了一小队的龙枪骑兵在京南大营之外迎接,见了连子宁便是赶紧迎了上去,跪在地上大礼参拜:“标下刘良臣,见过大人!”

连子宁翻身下马,一把把刘良臣扶起来,拍着他的肩膀笑道:“起来起来,咱们许久未见,好好说话!”

他看着刘良臣,他黑了些,也瘦了些,却是显得更加的精干了,目光炯炯,看上去非常有神,虽然还是很年轻,但是却是给人一种极为沉稳的感觉。连子宁眼中闪过一丝欣慰,自己当初在辰字所中带出来的小弟,现在也都可以独当一面了。

连子宁道:“我看了你的书信,这些日子干得很是不错,却是辛苦你了!”

刘良臣赶紧谦道:“不敢当大人夸赞,这些都是标下份内之事!”

连子宁点点头:“你干得很好!路边风沙大,莫要在这里说话了,咱们上马,边走边说。”

第三二二章 荣军农场 英烈祠

一行人上了马,信马由缰,边走边说,等到了京南大营,连子宁也是对这段日子刘良臣的工作了解的差不多了。

京南大营此时已经是变了一个模样,在大营的外侧,那些矮树杂草都已经是清理光了,平整出了好大一片地面。在大营的外围,建起了绵延的高大木栅栏,把整个大营给围了起来。大营足足有十余里见方,规模便是比乐陵县城还是要大不少。

在大营的外围,依托着那些起伏不定的小山包土丘,建起了一座座的望楼和瞭望塔,在木栅栏的外侧,还挖的有两丈宽,接近一丈深的护城河,不知道从哪儿引了活水,整个护城河也是水流湍急。

望楼、瞭望塔、护城河、木栅栏,构成了一道完整的防御体系。

在大营内部,整体规格大致是没有变化,只是在原有营房的后面,一边各自加盖了三列营房,在大营的靠南边儿辕门处,平整出了一片数里方圆的大广场,构成了一个宽广无比的大校场。

而在营房北边儿,靠近总统府的位置,也是加盖了一溜儿的小院儿,看上去足有上百个之多,密密麻麻的,构成了一个面积广大的坊区。和营房之间相聚大约有一里多远,种了好几排数,把两者隔开。

其它的,大致都是没有变化。

去年九月,武毅军在正阳门外出征讨伐白袍军,今年五月方才回来,阔别半年之久,此刻看到这熟悉的景象,那些曾经在此呆过的老卒都是脸上露出激动兴奋的神色,而那些在山东招收的新兵,更多的则是新奇。

刘良臣笑道:“这大营格局变化了许多,只怕将官士卒们找不到营房,不过大人传信过来,属下依照大人心中所说,已经按照编制分配了营房,大人且稍待,属下这便给他们安排。”

向连子宁告了个罪,刘良臣便是把手下的那些龙枪骑兵派了出去,显然是之前已经安排好了,他们很是娴熟的跑到队列之中,大声吆喝着,把各自的千户所百户所带到了他们所属的营房。

看到部队有条不紊的动作,连子宁满意的点点头。

刘良臣回来,向连子宁一一解释到:“大人您瞧,那营房规格并未变化,只是一共加盖了六列一千二百间营房,这些营房加起来,足以容纳一万五千余人入住,咱们这些人是绰绰有余的。还有食堂,也是一惊扩建,足够一万人同时在其中用餐,食堂的师傅也多请了五十个,还有伙计,也加了一百个,人手足够使用。您瞧这个校场,土地都已经平整过了,就算是下几场雨也是不影响操练。”

他指着的总统府旁边的那些小院儿,道:“听说咱们武毅军大招兵,现在扩到了八千人,军官必然也是大大增加,既然是做了军官,自然不能再和兵丁厮混了,标下便在总统府两翼建了些小院儿一共是一百多套,分为三个规格,千户副千户镇抚是一个规格,有二十多套,百户是一个规格,有七十多套,其它的都是总旗那一级的,只不过要委屈那些总旗兄弟们了,是两个人住一套的。”

连子宁挑挑眉毛,有些惊奇的看着刘良臣,笑呵呵道:“可以啊,良臣,现在都学会举一反三了。”

这些单独的小院儿式建筑,已经是有了一些后世军区家属院儿的雏形了,都是按照级别划分居住区域,按照级别住房面积和设施也是不同,他也没提过这方面的事儿,却没想到刘良臣触类旁通,自个儿却是捣鼓出来了。

刘良臣笑笑,又是谦虚一番。

在营房的后面的,大校场的北侧,有两座独立的院落,面积都是非常的广大,有一大一小。刘良臣指着那儿道:“那座大一些的,是给那些被白袍军祸害的女子们居住的,那座小一些的,就是军器局,按照大人的吩咐,军器局后面就是一个极大的训练场,足够使用了。”

刘良臣把整个大营的规划一一道来,大营的生活区、训练区、居住区划分的井井有条,很是干净明白,各自之间都用宽阔的大道和高大的树木区分着。

连子宁看的不断点头,问道:“这些花了多少银子?”

刘良臣有些惶恐不安,道:“回大人的话,因着规模庞大,又是没有士卒作为劳动力,所以靡费良多,足足花了有十万两白银!”

连子宁哈哈一笑,道:“才十万两?本官还以为怎么着也要二十万两呢!你干得不错。”

刘良臣这才是放下心来。

连子宁远远的看到大营之外,隔着护城河和一片小树林,似乎原来的荒地已经被开采出来了,变成了良田,田间好像还有人在耕种,在更远处,则是一片片房屋,看样子竟是个小村庄。

大营之外何时出现了一座小村庄?

连子宁问道:“良臣,那儿是什么?”

刘良臣犹豫片刻,道:“荣军农场。”

此言一出,连子宁立刻脸色一黑,周围的人也是沉默下来,武毅军成军以来,几次大战,颇有损伤,连子宁对于战死的兄弟非常厚待,将他们的父母妻儿全部接到一起,建立荣军农场,发给耕地耕牛。另外,每年都有米面银两发放,足够他们过上很优越的生活。

这一次扶桑之战,普通士卒一个没死,而龙枪骑兵则是战死了二十八人。他们的棺奁便在后面的马车上,每每想起,也是让人心中悲凉。

刘良臣小心解释道:“大人,这军营附近的地面儿,都是无主荒地,其实甚是肥沃,是以标下让人开垦出来分给他们居住,而这些军属遗孀大都是老弱妇孺,住的离咱们大营近一些,也是安全。而且,”

他顿了顿,道:“他们说,也更愿意离他们的孩子,她们的丈夫生前住的地方近一些。”

连子宁闻言默然,良久之后才拍了拍他的手,回身道:“带上咱们在扶桑战死兄弟的棺奁,去荣军农场!”

京南大营和荣军农场距离并不远,不过是隔着一条河,一个树林子而已,很快便到了。

路上刘良臣道:“咱们前后一共战死了五百七十三个兄弟,不过许多兄弟都是当年河南大灾流落至此的孤儿,有的没有父母,有的也没有成家,所以咱们一共找到了二百四十七个老人,还有七十个遗孀,九十三个孩子,都已经接过来了,一共是二百户人家,每户人家都分了田地房屋。对了,还有一些重伤致残的兄弟不愿意在军中呆了,也住在这里。”

一条大道,两边都是耕地,大道尽头便是村口。

远远的看到这么一群人过来,村中便知道是有了不得的人前来了,村口已经是聚集了一大堆人迎接着,离得近了,连子宁看的真切,迎接的人中,绝大部分都是老弱妇孺,其中仅有聊聊十余个壮年汉子,也都是残废。

刘良臣下了马,大声道:“诸位父老,这是咱们武毅军总统连大人,他老人家来看你们来了。”

村口一大群人在一个老者的带领下呼啦啦的跪下了一片,大声道:“见过连老爷!”

连子宁只觉得心里一酸,眼眶不由得发热,眼泪差点儿便滚落出来,他赶紧翻身下马,把那老者扶起来,大声道:“诸位,诸位请起,连子宁当不得你们一拜!”

众人见这位大人待人和善,也没什么架子,便都是稍稍去了一些紧张。

待到众人都起来,连子宁忽的退后两步,深深一揖到地,大声道:“诸位父老,连子宁对不起你们!连子宁无能,没能把你们的孩子,你们的丈夫,你们的父亲,给带回来!连子宁,无能啊!”

说到后来,已是哽咽。

人群中先是沉默了半响,然后便是爆发出一阵低低的哭泣声,没多一会儿,便是哭成了一片。

现场沉浸在一片悲伤凄凉之中。

“好了,不哭了,都不哭了啊!今儿个连老爷来看咱们,是应该高兴的日子,都别哭了!”为首的那个老者毕竟是见惯了风雨,过了一阵之后,大声的招呼大家,他在众人中显然威望很高,听了他的话,哭声渐渐的止住了。

他向连子宁道:“连老爷,草民于老三见过大老爷,因着大伙儿信任,推为本村的乡老。”

连子宁笑道:“有赖于老了。”

他拉着于老,便是往人群中走去,江梨野奈刚想跟上,连子宁看了她一眼,摇摇头,她的动作便止住了。

连子宁走到人群中,和这个说几句,和那个聊几句,很快,这些人心中的那些畏惧便是散去了,脸上也露出了笑容,和连子宁有说有笑,却是十分的融洽。

石大柱笑道:“咱们大人当真是亲民的。”

刘良臣叹口气:“那是因为大人对他们心存愧疚啊,这年头儿,像咱们大人这般的好官儿,可是不多了。这些日子在京城,听人说了许多,说是有的官长,侵吞士兵的土地,把那士兵逼死,还霸占他的妻女,这等事情,在京卫之中竟然已经是颇为的常见,听了都让人害怕!”

石大柱慨然道:“你我算是有福气,摊了个好长官,对了,兄弟,还没告诉你吧,哥哥我娶亲了,今儿晚上你可得把份子钱随上,我让你嫂子整一桌酒菜,请你喝酒!”

且不说他俩在这里窃窃私语,那边连子宁已经是笑问道:“怎么样,现在生活可还宽裕,发了多少银钱呐?房子住的可舒坦么?”

于老三笑道:“俺们有福,摊上了大人这个好长官啊!俺们一开始一家就给发了一百两银子,俺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又给迁到这边儿来,住的房子也大,也轩敞干净,比俺原先那破草房强一百倍,又给分了五十亩地,还不用缴纳租子,这日子,俺这辈子也没想过啊!前些天,又给发了五两银子,十石大米,俺和俺老伴儿还有媳妇儿孙子四个人也吃不了这些啊!现在顿顿都有肉!都胖了几斤!”

连子宁又问了问其他人,也是差不多的说辞,在确定了他们没有撒谎之后,他这才是放下心来。政策好不算好,能落实好才是好,作为后世来客,他比任何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对这些战死者的家眷,他心存愧疚,就更是不想让他们受到一点儿的委屈!

然后一行人又往里面走,村子里面道路都是青石板铺的,很是干净,住户也是一家一户的独院,都是用青砖修建,挺大的院子,五件青瓦房,红墙青瓦,看上去很是温馨舒适。还带着厢房,有的人家还在家里养了猪羊鸡鸭等。

连子宁越看越是满意,总之,这荣军农场的一切,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构建的,丝毫没有打折扣。

行到村子的另外一头儿便是看到了三间房屋,都是开了大窗户,并没有带院子,这三间房屋附近很安静。透过窗户看去,这屋子里面摆了许多的小凳子小桌子,连子宁恍然大悟,这里自然便是学堂了。

“于老,可有延请教书先生么?”连子宁问道。

“有的,有的!”于老三向后面招招手,一个看上去很是腼腆的年轻人走过来,大约二十来岁,长的很是清秀文气,戴着方巾,穿着一袭青袍。

于老三拉着他道:“这是草民一个侄子,名叫于方正。来,方正,还不快来见过大人。”

他神色间很有些拘谨,向连子宁行礼道:“学生于方正见过大人!”

看到他,连子宁似乎看到了当日的自己,不由得心神一阵恍惚,醒过神来,赶紧摆摆手道:“起来吧,不须多礼。”

他道:“于方正,你是秀才出身?”

于方正点点头:“学生是正德五十年顺天府秀才,因着家中贫寒,便在此一边一边教学,一边读书。”

连子宁点点头,道:“教育乃是个大事,这些孩子,都是我战死兄弟的子嗣,你一定要好好教育他们成才,让他们明白做人的道理。”

于方正肃然一礼:“学生定然不负大人所托!”

他犹豫了一下,指着学堂上面空荡荡的牌匾,略有些不好意思道:“大人,久闻大人柳体乃是一绝,不知道可否赏光,为这学堂提一个名字呢?”

连子宁哈哈一笑:“这有何难!”

便命人摘下那牌匾,于方正大喜,赶紧捧来了笔墨,连子宁略一思忖,饱蘸了笔墨,提笔写下了三个字:“大学堂!”

“好字,当真是好字!”于方正看的如痴如醉,竟是不顾连子宁还在此,抱着那牌匾便是进了学堂,取出纸笔临摹起来。

于老三很是有些尴尬,连子宁却是浑不在意,只是道:“走吧,去英烈祠!”

英烈祠在村子的最西边,也是村子最靠近京南大营的方向。

这是一处庙宇,通体用青石修建而成,并不多么辉煌壮丽,但是却是厚重,朴实,阔大,就像是那些汉子生前一般。

进了正门,便是一处院子,里面植满了槐树,把这里衬托的越发肃穆。

走进这里面,众人都是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大殿的正门开着,里面很整洁,一尘不染。在大殿正中的供桌上,摆放了数百个灵位,这些灵牌,摆放的都很整齐,上面也很干净,并没有灰尘,显然是经常有人打扫整理。

在供桌前面,一个火盆,后面是几个蒲团,火盆中尚有未曾容纳的余烬,不知道是那一家的未亡人,刚刚在此拜祭。

连子宁摆摆手,众人留在了殿外。

他一个人走进去,止住步子,静静的站在那里,看着这些灵位,仿佛是看到了那些兄弟,在向着自己,憨厚朴实的笑。又仿佛是他们在战场上,挥舞着刀枪,奋勇杀敌。又仿佛是他们临死前,那充满了不甘的眼神。

“兄弟们,我来看你们来了!”连子宁走上前,手摁在供桌上,低声的喃喃着。

“我对不起你们,把你们带出去,却并没有把你们带回来!”连子宁的声音低沉,透着对亡者的缅怀:“但是,你们也看到了,你们的父母妻儿,现在都在开心地活着,你们在天之灵,也应该高兴了。”

连子宁在蒲团上缓缓跪下,从怀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黄纸,用手指搓好,放到火盆中,点燃。

火焰升腾中,连子宁磕头在地,怦然有声。

“兄弟们,泉下,安心吧!”

“兄弟们,泉下,安心吧!”

在他身后,跪倒一片,已经有的人,泣不成声。

因为已经有几个龙枪骑兵,捧着二十八块灵牌,来到了这里。

在后面,则是一片连绵的坟地。这里是一处面积很不小的土丘,此时上面已经是修了很多的坟头,一丈多高的墓冢上,青草盈盈生长,周围种植着青松,前面还有石头雕刻的墓碑。

在这个时代,对于平民来说,这是不折不扣的厚葬。就算是连子宁什么都不做,只是给战死的士兵修建了这样一座坟头,他们的家人也会很感激。

上面新的墓穴在开挖,从扶桑浮波归来的二十八具棺奁正在被下葬。

连子宁没有去,他不敢去,他真的怕自己,会忍不住痛哭失声。

而现在,他作为一军统帅,是不能这么软弱的。

他的心,其实有时也很软。

第三二三章 盘点家底 奉旨面圣

在入驻了京南大营的当天下午,武毅军便是展开了训练,连子宁深知自己即将面对的对手是何等的强悍。

女真鞑子,在自己那个时空灭亡了大明朝和李自成的强军,可绝对不是白袍军能比的。

要去和女真鞑子大战一场,连子宁心中也是有点儿没底,这些生于长于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鞑子承袭了当年那个建立了大金国的民族的习惯,人人都是战士。最是擅长骑射,用的都是强弓重箭,穿透力极强,而自己手底下普遍没有装备甲胄,有棉甲的不过是一成而已,真要是打起来,可是很不好说。

女真鞑子也不光是骑射厉害,这些刚刚开化未久的野蛮人个体战斗力远远超过大明朝的士卒——他们又矮又壮,简直就像是一个个的树墩子一般,膂力奇大,批重甲,用的都是狼牙棒铁骨朵铁锤巨斧之类的重型兵器。只要是被蹭上一下,就是筋断骨折,失去战斗力。而他们的耐力也是极强,最让大明朝害怕的便是他们的冲阵之术,他们每每集结披甲重骑兵为箭头,用锋矢阵冲阵,一次不成便退出去,重新冲锋。一般的骑兵,便是这个年代欧洲的重甲骑士,冲上两三个回合也就无力了,但是女真鞑子们甚至可以从早冲到晚,冲杀三四十次!

大明朝的步卒,能抵挡五次冲锋的就已经是难得的精锐了!而一般的步卒,扛上三两次之后,便是筋疲力竭。

面对如此棘手的对手,谁都得从心里畏惧三分。

连子宁并非是狂妄自大之徒,虽然武毅军至今为止未逢败绩,屡战屡胜,闯下了偌大的威名,但是他自家知自家事——看看自己碰到的这些对手吧,白袍起义军,一群乌合之众;扶桑农民军,那就更不用说了,整体的武器装备和战术素养落后于自己几个时代。

战胜了这样的对手,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大明朝的强敌,自己还没真正见识过呢!

所以连子宁当天晚上便召开了全体军官会议,警告所有人,一定要戒骄戒躁,把自己过往的那些功勋和胜利放到一边,把姿态放的低一些,要小心谨慎,万万不可轻狂大意,害了自己和袍泽的性命。

连子宁毕竟是这支军队的灵魂和唯一的声音,他一说话,众军官都是凛然从命,纷纷提高了警惕。因为他们也知道,连子宁从来说的话,都是有的放矢,他说是这样,那肯定就是这样。

连子宁已经习惯在镇守府中那等遮奢的日子,伺候的人少了反而感觉不舒服,康氏姐妹还有一干从镇守府带过来的侍女也都安顿了下去,多亏了刘良臣细心,知道大人已经不同以往,所以把总统府也很是扩大了一些,要不然还真容不下这许多人。

军器局等各个部门都已经开始运转,军官们的住所也都分了下去,士卒们也都安顿完毕,武毅军又是开始了已经重复了无数次的训练,似乎一切都没变过。

第二日,连子宁一大早便是进了京师,先去自家府上见了小妹和于苏苏,久别重逢,自然是喜不自胜。

连子宁便又问了一下得自扶桑的那一部分金珠玉器处置的如何了,结果却是让他惊讶而振奋。

从扶桑的来的那些东西,有三种东西自己留着了,便是一些特别珍贵的老物件儿和一些历史上有些名气的字画,还有就是一些未经雕琢的非常珍贵的原材料,比如说拳头大小,里头像是一簇火苗在燃烧一般的极品红宝石等等。

这三种东西,前两种那是有价无市,卖出一件儿少一件儿了,以后有钱也弄不回来,还不如自己留着藏着,以待后用。而那些极品材料,拿在手中,找一个技术很好的老师傅进行雕琢的话,价值立刻就是翻上几倍,这样卖出去也未免太不划算了。

这三种东西,大约占了这一次所得的三成左右,而剩下的七成,则是被城瑜送到一些的京城一些有名的拍卖场去售卖。

大明朝也有拍卖成,不过自然不是像后世那样的严肃而冷漠,实际上,这个年代的拍卖场,更多的是类似于上流社会的聚会。比如说了,京城中某个有头有脸的人士,在自己家中开办了一个规模宏大的宴会,请了一个京城有名的南戏班子,邀请了京城第一大青楼燕返楼的几个当红的姑娘作陪,邀请了许多颇有身价的达官贵人出席。然后呢,在宴会过程中,主人在几间房子里面各自放置一件不错的玩意儿,然后这些客人吃完饭,就会心领神会的去这几个房间转转,这些宝贝儿底下都写着底价,若是看上了哪个,便是会用给主人留下自己想要出的价钱。

这样一来,价高者得,东西也就卖出去了。

平心而论,这样的拍卖方式,少了一个竞价的环节,没有了争端,比较符合国人不与人争,不得罪人的相反,但是这样一来,东西卖出去的价格必然会骗低一些,但是不要紧啊,大明朝的人也聪明着呢!那些主人直接就会把底价给定的高一些,基本上就是市面上这等东西的较高价格。这样一来,价格再低,也低不到哪儿去。若是碰到那等不差钱儿又是喜欢的主儿,因着摸不清别人会出多高的价格,所以干脆出一个极高的价儿。

这种事儿也不是没有。

实际上,这剩下的七成之中,也分为两个档次,一种是比较精致昂贵,里面很有些匠心,可以称之为艺术品的,而另一种,则就是普通的金银玉器珠宝首饰。

于是,连氏财阀的经营项目,在粮油铺子、超市、大车店等等之外,又是多了一个——珠宝店。

靠着这些数量极大的珠宝,连氏财阀一口气在京城东西南北再加上皇城外头,一共是开了六家珠宝店。

而不过是短短半个月的时间,连氏财阀下属的‘瑞福祥’珠宝店,已经是京城中有了极高的知名度,毕竟说这些珠宝首饰普通,那是相对而言,和其他的珠宝店里面售卖的东西想必,已经是很上乘的货色了。

有了这些东西做底子,自然就占有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这样横行霸道的行为,难免会引起京城珠宝行业的反弹,不过他们背后的靠山也不怎么硬扎,在得知了瑞福祥是最近如日中天的连子宁连大人的产业之后,也只好是捏着鼻子认了。

惹不起,有什么法子?

而这七成之中,已经是售卖出去两成,卖出去的这些珠宝,价值达到了六十万两白银!

也就是说,所有现在可以变卖的珠宝,变现之后的总价值达到了二百万两白银以上!

这是一个相当震骇的数字。

连子宁也趁机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儿,现在自己的收入分为以下几块儿:官道刘镇的钞关收入,官道刘镇商会的收入,连氏财阀的收入,浮波商会的收入,以及在日本那边儿石见银山的分成。

官道刘镇占了钞关的便宜,现在已经成了京城南部的一个很繁华的商业重镇,在稳步的发展之中,不过市场基本上也是到达了一个饱和的程度,想要短时间内有较大的增长还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商会那边,每个月都能有六万两左右的进账,而钞关的入账,则是稳定在五万两上下,偶有波动,却不会大。

连氏财阀的收入分为国内和国外两个部分,国内部分,都在京城,现在连氏财阀在京城有超市两座,粮油铺子五家,书店三家,贵重绸缎皮毛庄子两家,平常货色的布庄两家,南货店一家,北货店一家,大车店东西南北线儿各是一家,还有六家珠宝店,除了珠宝店之外,其它所有店面一个月加起来,能有的五万两的净收入。

而国外部分,则就是扶桑的那些产业,不过路途遥远,再加上是刚刚铺上线儿,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道盈利多少。不过这一次城瑜回来的时候,在扶桑卖出去的那些货物,不但把所有的本钱都赚回来了,还有十万两的净赚。

浮波商会这等买卖,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之前开了一次,连子宁从中获利十万两银子,下一次商会泛舟去往扶桑,暂定在秋后。连子宁估计自个儿那个时候基本上已经能从东北战场赶回来了,毕竟秋高马肥之际是作战的最佳季节,一旦入了冬,两边儿就也都打不动了。

另外就是扶桑石见银山的收入,不出意外的话,一年几十万两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现在暂时还是没有到来,估计在年底就有消息了。

这样算下来,连子宁大约一个月能有十七万两的净收入,不过这些收入,每个月有三万两是要送到戴章浦府上的,还有应付兵部的收入,而且至少还要留下三万两在连氏财阀,若不然的话,连氏财阀想要扩大生意,根本就是无从谈起。再加上这一段时间武毅军又是扩军,又是换转,各种各样的折腾,每个月的花销都是极大,以至于所剩无几。而剩下的这些,又都是用在了刘良臣手里,建立荣军农场,扩建大营,抚恤士兵,都是需要钱财的,于是又是花了个七七八八。

人家当官儿都是上下其手,从朝廷拨的钱里面捞银子,也就是连子宁,朝廷的银子不够花,还把自己的给倒贴进去。

连子宁现在算了算,自己手头上可以动用的钱倒是也不少——从扶桑得来的五岛氏的金银珠宝中有的现银四十多万两,再加上浮波商会的十万两,拍卖各种珠宝的来的六十万两,已经是达到了一百多万两。不多这些现银,连子宁更属意的是留在连氏财阀,鸡生蛋蛋生鸡,不断扩大规模,赚更多的钱,这才是良性的发展方式。难得有这么庞大的现金流,花出去也就没了,反而是要小心规划的好。

不过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