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正德五十年-第2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强,真的很强,本王也算是见识过上二十六卫和京营大军的,自负也有些见地,出关之时,也在山海关见识了号称九边强军的蓟镇精兵,只是他们跟武毅军比起来,都是差得远了。”

梁王由衷赞道:“本王想来自视甚高,这一次,却是自愧不如啊!武毅伯三年前还不过是京城一布衣,短短几年就开创了如此大场面。当真是允文允武,人中豪杰。”

他的这番夸赞倒是让连子宁对他刮目相看,且不说梁王别的,至少是很坦诚。

他却是不想让梁王对自己产生嫉恨之类的情绪,微微一笑,很巧妙的说道:“武毅军便是再强,还不是要为您所用么?”

梁王闻言,先是一怔,然后便是拍着城垛哈哈大笑:“武毅伯,真妙人也!”

又看了一会儿,梁王忽然指着一处问道:“那些士卒手中所持便是火铳么?”

“殿下果然见识广博。”连子宁说这话倒不是奉承,盖因国朝废止火器数十年,高层之中认识火器的怕是也不多了。

“次器物名为燧发枪,和一般的火铳又有不同,乃是下官麾下能够巧匠制造出来的。射程更远,射速快,而且也避免的炸膛的危险……”连子宁将燧发枪的由来、好处一一道来,听的梁王连连点头。

“现在下官军中,步卒有三成配发燧发枪,骑兵更是全员配发,共有燧发枪七万余支。无论步骑军,每三日中必有一日操练火器,至操练火器日前一天,凭条去往后勤部领铅弹,按人数计每人十五枚。炮兵也如是,这大校场修的如此这般大小,更多倒是为了给这些炮兵操练的,一炮击出,每每数里至十里之遥,若是小了,还真是不够。”

……

崔婉容在一边更是看得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她在高句丽怎么说也算是出身名门,也算是见识了不少高句丽的士卒风貌,心里只觉得跟眼前的这些武毅军一笔,当真是如土鸡瓦狗一般。

她看着连子宁,吃吃的问道:“连大人,你这般练兵,每日要花费多少银两啊?”

连子宁也不保留,道:“每月算上士卒军饷伙食费用,训练糜用,各项杂费,需银五十万两!”

五十万两!一个月五十万两,一年就是六百多万两呐!

大明朝九边百万大军一年的军费也才不过是七百万两而已!

这还只是平素训练的费用,若是行军打仗,更得靡费多少?这武毅伯有多少钱啊,禁得起这么金山银海的花销?

看到两人的震惊,连子宁一笑:“若不然殿下以为下官何必要四处捞钱?实在是家中张口吃饭的太多,养活不起啊!”

梁王摇摇头,面色古怪道:“蓟镇有主兵九万,客军五万九千,一年军费不过是一百万七千两,你这武毅军人数不过比人家多四成,却需得六倍之,难怪武毅军这般能打,原来都是金山银海喂出来的。”

连子宁哈哈一笑:“殿下这话说对了,那,殿下现下要不要去瞧瞧我武毅军的金山银海?”

梁王道:“那是自然。”

对于他这种人来说,是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是绝对不成的。

接下来,连子宁便是亲自带着他们来到了镇远府北门不远处的七十二府库。

所谓七十二府库,不过是统称而已,并不意味着这里面就一共七十二个仓库——那也未免太小了些,正统朝大太监王振抄家抄出来的黄金就足有六十多库。实际上,这七十二府库,就是一个专门儿的仓库区,里面有足足五百四十九座座大仓库。就这还不够,眼瞅着再过几个月秋粮征收之后这些府库也不够用了,连子宁又命令史凯扩建,新增修一百七十一处大仓库。

这些仓库被统称为七十二府库,每一府库占了一个字儿,下辖十个仓库,比如说甲字一号仓,辰字三号仓等等。每一府库设一九品仓大使,三个从九品仓副使管辖,这可算得上是整个参政院里头规模最大的衙门了。这些仓大使仓副使吃着参政院发下去的俸禄,却是直属都指挥使司衙门,除了盖着大印的连子宁手条儿他们什么都不认。而且连子宁信不过文官儿们,他们的出身,都是武毅军受伤之后不得不退伍的老卒,忠诚度可说是再没有比他们更高的了。

粮食、银锭、布匹、丝绸、沙金狗头金、珍珠老山参,甚至是刚刚出炉的兵器战甲……等等,武毅军所有的家当都储存其中。

这是连子宁的私产。

这些单体仓库就像是放大了无数倍的乡下村儿里的仓廪,高高的屯子,尖尖的顶儿,每一个足有五六丈高,直径三十多丈,庞大无比,足以容纳二十万石粮食。仓库都是用大青石修建而成的,极为的坚固,更兼可以防火,里面铺着防潮的蒲苇,四壁上也是挂着苇席,而仓库顶上的防水排水措施也是非常的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粮食能够保存的时间极大程度的提高了。

进入第一个库房,面对那如山一般堆积的粮食的时候,梁王一干人满腹震惊。

第二个,瞠目结舌。

……

第十个,习以为常。

……

第二十一个,麻木不仁。

梁王拍了拍连子宁的肩膀:“武毅伯,本王服了。”

在见识了这满囤满囤的粮食、兵甲、银两之后,梁王对连子宁算是彻底服气了。这位主儿不但练兵厉害能打仗,这敛财的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啊!松花江这地界儿怎么就能让他给刮出那么多好处来呢?

他也因此对自己这位盟友,充满了绝对的信心。

当众人从七十二府库出来的时候,镇远府这个时候也活了起来,当然,无论活不活,这座兵城都是一如既往的冷清。

这里面住着的,只有兵,老兵新兵伤兵退伍兵——士兵们住在军营里面,军官们各自都建有大宅子,而退伍的伤兵连子宁则都是为他们建好了住宅。偶尔有几骑飞奔出城门,向着远处而去,他们的目标是已经冒出来炊烟的远处的村子。这些基本上都是一些伤残的老兵,他们住在城里,但是在外头的村子里都有地,雇人打理。这些因伤退伍的老兵虽然已经不再战斗了,却还是武毅军的一员,把自己的根深深的扎入了此地,利用这些年的军饷和抚恤金买了不少田地,过起了悠闲的小地主生活。

若是偶尔看到一辆或者几辆马车被一些侍卫簇拥着出城了,不消说,那自是军中高官显贵的女眷出城踏青了。

城北,一队骑士从蓑衣渡的方向狂奔而来,马蹄践踏在坚硬的水泥路上,蹄铁摩擦出阵阵火星。

他们风尘仆仆,显然赶路时日不短。

来到北门之外,领头的那骑士摘下大毡帽,露出一张苍老的面容,他徐徐吐出一口浊气:“一路紧赶慢赶,终于是到了,也不知道大人这么急着召见我是为了何事。”

他回头问道:“从蓑衣渡赶到此地,花了多久?”

身后骑士答道:“不足半个时辰。”

第六四五章 风起青萍之末

“大人弄出来的东西就是神异,这什么水泥路,可比那夯土路面好走多了。”这老将捋着胡子心道。

武毅伯在江北也设立了发达的驿站系统,直通各个县治,有儿子时不时的书信往来,对于这镇远府发生的事情,他自然也是知道。

从仓库区出来,连子宁本来以为这梁王养尊处优的又起了个大早,想必是乏了,便要送他们回驿馆休息。

结果没成想梁王却是兴致勃勃的提出来要去军器局瞧瞧。

得,连子宁也只能是陪着了。

结果刚到了军器局门口,便有一骑飞奔而来,翻身下马,凑到连子宁面前低声禀报道:“大人,陈参将过来了,正在府中等候。”

连子宁点点头,摆摆手让这骑士离开。

他回过头来还未说话,梁王便很是通情达理道:“武毅伯可是有要事缠身,无妨,本王这边有石镇抚作陪便可。”

连子宁歉意道:“确实是有事在身。”

梁王笑道:“你自去忙。”

连子宁告了个罪,匆匆带人回府。

陈大康已经在那儿候着了,见了连子宁赶紧迎上来施礼,连子宁摆摆手笑道:“老陈,此番辛苦啊!”

陈大康笑道:“为大人效死,岂敢言辛苦?”

“在,咱们进来谈。”连子宁当先走进书房。

招呼陈大康坐下,侍女上了茶水,连子宁肃容道:“这一次招你回来,乃是有要事。”

“大人请说。”

“钦差已经到了镇远府,此次来,一是为了封赏,二来则是督战。虽然咱们武毅军也不怕他什么,只是这白莲教,却也是咱们必须要镇压的,此事,须没得商量。”

连子宁沉声道:“你奉命镇守黑木崖,防备金国南下,责任重大,只是这一次,白莲教势大,咱们也须全力应对,其中更搅和着阿敏余孽和杨学忠的势力,咱们一个不慎,也是损失惨重,不得不防,所以也须你尽一份力。”

“你已经被任命为第二军参将,可知道了?”

“已经知道了。”陈大康感激道:“还未谢过大人。”

“诶,这是你应得的,谢我做什么。你跟随本官数年,历次大战都有经历,劳苦功高,若不封赏,岂不是令你心寒?”

连子宁摆摆手道:“第二军下辖第二卫及第二十七卫,这一次你回去的时候,把第二十七卫带上,另外,我再给你一万女真奴兵,这一万女真奴兵加上第二十七卫,便是出了什么事儿,也足够使用了。你回去之后安排了防务,则是要带着第二卫精锐出来,另有他用。”

陈大康听的云山雾绕的,只是明白了大人的意思似乎是让自己带人从黑木崖撤出来另有他用,只是具体是要如何行事,却是并未示下。

他小心翼翼道:“这个,大人,标下具体该如何行事,可否示下?”

“你先别着急,还得等一个人来了,我与你俩一同说起。”连子宁微微一笑,扬声道:“努尔哈赤可到了?”

外面陈桐声音响起:“回大人的话,已经到了正在门外等候。”

“唤他进来。”

片刻之后,门外努尔哈赤请进,连子宁允了,门被推开,努尔哈赤走了进来,一眼看到陈大康也是心中颇为的惊诧。心里更是腾一下子窜起一股兴奋来,以他对连子宁的了解,这种时候叫自己过来,肯定是有大事发生了。

“见过大人!”努尔哈赤向连子宁见礼,又向陈大康点头示意。

连子宁缓缓道:“这一次找你们来,是又一桩大事。咱们和白莲教开战,无可避免,须得未雨绸缪才是。”

他走到书房一侧墙壁上挂着的大地图前面,手指头先是点在镇远府上,然后缓缓移动,过了松花江,一路向西北而去,最终定格在了镇远府西北,距离白鹰峡大约六百多里的一处。

努尔哈赤眼神一缩:“巴虎璐?”

他对这个地方记忆犹新。

“没错儿,就是巴虎璐。”连子宁点点头道:“三日之后,陈大康带领第二十七卫回去黑木崖,你则率领你手下的骑兵第二军,携带辎重以及一个月的粮草,来到巴虎璐隐藏下来。记得,一定要寻觅隐秘地点,绝对不能被人发现了,明白么?”

努尔哈赤沉声道:“大人放心,末将绝对小心。”

“嗯,那边儿山林不少,若是隐藏倒也方便,主要你要防备当地土人部落,莫要走漏了行踪。”连子宁沉吟道。

“大人放心吧!”

努尔哈赤嘴角微微一拉:“若有所见,便尽数宰了。”

“嗯。”连子宁点点头,两人谈笑间便是定下了那些无辜部族的命运。

这便是战争,铁血,冷硬,容不得一丝的疏忽和心软。

连子宁又向陈大康道:“你回去黑木崖,安排了防务之后,立刻便带人也赶往巴虎璐汇合。”

陈大康有些作难道:“可是,标下所属,尽是步卒啊!”

“没错儿,就是要用你的步卒。”连子宁沉声道:“本官只问你,十五日之内赶到巴虎璐,有没有问题?”

陈大康心中一算,十五日之内赶到巴虎璐,便意味着自己麾下的步卒要至少每日行军超过八个时辰,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完成,他刚想说难度太大,蓦然便看到连子宁那双眸子。

陈大康心中悚然一惊。

他脑海中骤然回想起自己那一次在乞勒尼卫攻略战中自己的表现,正是那一战自己因为保守而一时的大意,而未能抵挡住何云雁的虎豹骑,从而使得大军未竟全功。正是在那一战,导致自己落后给熊廷弼,落后给其他人,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一次组建军一级,设立参将,若不是自己资格够老,大人顾念旧情,只怕早就没自己的事儿了。

大人给了自己机会,自己难道又要生生给推掉么?

他咬了咬牙,道:“末将向大人立下军令状,若是十日之内无法抵达,大人要了末将的脑袋!”

“这才是我认识的那个陈大康!姜桂之性,老而弥坚。”连子宁哈哈大笑,重重的拍了拍陈大康的肩膀。

“只是。”陈大康道:“须得第二十七卫尽快启程才是。”

“没问题。”连子宁道:“本官这就给你调令,你径直去营房之中调人便是。”

“下面,咱们说一下作战计划。”

连子宁走到地图前面:“你们就在巴虎璐驻扎下来,到时候本官会着人给你们命令,一旦接到命令,你们合兵,以陈大康为主,努尔哈赤为辅,立刻南下,拿下此处!”

连子宁的手指头重重的戳在一个点上。

努尔哈赤和陈大康一看那里标注的地名儿,顿时眼睛都直了。

两人对视一眼,心中都是闪过一个念头儿:兵者,诡道也!

这句话当真是一点儿不错,大人用兵,实在是如鬼如神,让人根本无法揣度!

这一步棋走对了,整个战场当真就活了。

※※※

陈大康只回家看了看许久未见的妻儿,吃了顿中午饭,连觉都没睡一会儿便又出发了。

他来的时候人少,走的时候队伍可是相当之庞大。

这一次,跟他一块儿离开的不仅有隶属于第二军的第二十七卫,更有努尔哈赤及的骑兵第二军及亲兵营炮兵千户所下辖的一个炮兵百户所。

说是百户所,但是作为亲兵营下属的‘禁卫军’性质的部队,这样的一个百户所足有五百多人,一百多门炮,而且都是中样佛郎机炮。

他们携带了大量的粮草、铅弹、炮弹、火药、兽筋、弓矢、牛角等战略物资,不但足够数月行军之用,更是可以支撑起了数次规模相当大的战斗。

数万大军出镇远府北门,向西浩浩荡荡而去。

连子宁站在北门城楼,看着大军连成一条长龙,前头部队已经消失在视线的尽头了,而后面还在城中没有出尽。

这数万大军将西去蓑衣渡,然后在那里渡江北去,各奔前头。

梁王站在他身边,轻轻叹了口气:“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得,这话还是别说得好。”连子宁打断了他:“我武毅军不是荆轲秦舞阳,那白莲教也不是秦王嬴政,这些壮士至少得回来八成这场仗才算是没白打,若不然,可是亏大了。”

经过了这一上午的相处,两人倒也熟悉了不少,说话便也随性了许多。

梁王也自知失言,也不生气,哈哈一笑掩了过去,笑道:“本王还未催你去平白莲教,武毅伯倒是好快的速度。”

连子宁看了他一眼:“倒也不全是为了殿下,这白莲教终归是个心腹大患,早一些平定,总是好的。下官现在出兵,殿下也好回复朝廷,说武毅军已有动向,可以像圣上交差。不过么……”

他嘴角带着一丝玩味的笑:“现下出发的,不过是奇兵,真正的大军出征,怕是得等一些日子呢!”

“要等多久?”梁王眉头微微一蹙。

“这可说不准了,得看探子们传回来的消息。”连子宁摇摇头:“怕是得好好的等一阵儿。敌不动,我不动。”

“敌不动?我不动?”

梁王咀嚼着这句话,若有所思。

“石大柱,传我命令!”连子宁忽然回头大喝道。

“标下在。”

“即刻传令,以奴儿干都指挥使之名义,传令建州将军、阿速江将军、辽北将军,即刻启程,前往镇远府有要事相商,十五日之内必须赶到,若有耽搁,军法从事!”连子宁沉着脸吩咐道。

石大柱闻言不由得一怔,然后便是道:“标下遵命!”

说完便是大踏步的下了城墙,吩咐下面的人拟命令去了。

连子宁接了圣旨之后,一同接过来的还有那奴儿干都指挥使的关防印信,只需要拟了命令找他用印便成了。

“你让他们三个来?”

梁王看了连子宁一眼,很是疑惑道:“武毅伯,恕本王直言,你虽然现下是奴儿干都指挥使,乃是三大将军的顶头上司,可是资历毕竟太浅。建州将军乃是蓟镇总兵任上调任,据此官职已经超过十年了,还领着的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的衔儿,阿速江将军也差不多,这两位可都是从军三十多年的老将了,你若是措辞缓和一些还好。可是措辞这般激烈,动辄军法从事……”

他摇摇头苦笑一声:“他们能买你的帐才怪了。”

“而且杨学忠正困守孤城,也根本没法子来是不是?”连子宁淡然一笑,接上了梁王的话茬儿。

“你既然知道为何还?”

“哈哈,梁王殿下有心了,只是山人自有妙计。”连子宁卖着关子不肯说,他眨了眨眼,忽然问道:“殿下可有心,去乡下走走?”

“乡下?”梁王怔了怔。

镇远府之外,天高云淡,沃野万里。

这里在数年之前,还是一片荒野,被女真人的大军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席卷而去之后,村落变成废墟,庄稼毁弃,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宛如鬼蜮一般的所在。

武毅军的到来彻底的改变了这里的面貌。

从各地第一批迁移来十余万百姓之后,在过去的一两年间,又是从迁来三十万百姓,用来充填镇远府周边。

东北肥沃的土地有的是,而镇远府周边更是一片没怎么开垦过的肥田沃土,都是无主之地,随意连子宁分配,所以总办衙门出手也是格外的阔绰。按照魏晋古制,每个男性壮丁发给田地七十亩,每个健壮妇女发给田地五十亩,家中有耕牛的人家,每头耕牛另行发给田地五十亩。

三五百户一个村落,按照他们被划分的区域所在,将他们迁移到那里,就形成了三五里一个村落的格局。

现在在镇远府周围百余里范围内,已经是如同关内的繁华区域一般,涌现出了四五十个不小的镇子,村落更是多达数百个。这些镇子都很繁华,上面店铺林立,商贾往来,多是一些内地的商人常驻与此,收购江北沿岸的各种珍奇,运送到南边的地界儿,有的那能量大的,则是走的是往关内的那条线儿。

连子宁也不阻止,反而是专门设立商务司,鼓励商业贸易,提高商人地位。当然,开征起商税来那也是丝毫不手软的。

春耕工作在整个松花江领地基本上都是已经结束了,去年春播的种子还需要总办衙门救济发放,今年则是不消了,每家每户都是留了足够使用的粮种,现在地里已经是长出来不到半尺长的葱绿色玉米苗,风一吹过,郁郁葱葱一片,煞是喜人。

一阵暖风袭来,绿苗如波浪一般起伏,不远处的村落中传来一阵鸡鸣鸭叫,其间还夹杂着孩童的嬉笑,大人的笑骂,一栋栋简陋却是厚实的土坯房子矗立着,能看到农人在地里弯腰耕作的勤劳身影。

一片富足安乐,谁也想不到,两年前的这个时候,女真大军正在这里纵横驰骋,那时候,这里还是一片荒凉疮痍。

武毅军近乎是白手起家,把这里打造成一片安乐富足世外桃源。

一行人马的缓缓行在路上,大约百余个全身披甲战马亦批甲胄的精锐骑士簇拥着十余个骑着上好骏马衣着华贵的男女,便是眼神儿再缺的也能看出来,这是高官显贵家中出游来了。有的那在赶路的行人商贾见了这队伍,便是赶紧避让在路边,有那胆小的,还在路边磕上几个响头以示尊重。

这一行人便是连子宁一行。

努尔哈赤和陈大康率军北上之后,他回府告知了一声儿,便是带着梁王等人出了府,直奔着自家的田庄而去,打着的却是春游踏青的名义。

这一次人也不多,轻车简从,只有梁王还有他的几个侍从,连子宁这边就他自己一个,只去参政院通知了洪朝刈一声儿,却是连琥珀和杨茗儿都未曾带着。

离开府中之后,一想起自己走的时候琥珀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儿连子宁就有些发虚——这妮子现在太精了,似乎知道自己要去做什么呢!

梁王穿了一身儿青缎的劲装,衬着他的结实身板儿,俊秀中带着一股英武之气。他身边的婉容几个也都解了铠甲,换了女装,一个个姿容秀美,只是周围的武毅军骑士却都是目不斜视,连看都不看这边一眼。

春日午后的阳光柔和而疏懒,透过路边的大树树荫照下来,晒在人的脸上身上,映出一个个斑驳的光点,让人有些晕晕乎乎,懒洋洋的。

梁王的身子随着胯下的大青骢马一摇三晃的,似乎都快睡着了,分外的悠闲慵懒。

“王上?王上?”婉容修长有力的双腿一夹马腹,凑到梁王边儿上低声唤道。

“嗯?哦?怎么了?”梁王睁开惺忪的睡眼,看了一眼婉容:“哦,婉容啊,怎么了?”

说着还打了个大大的哈欠。

“王上!你怎么能这样儿啊!”崔婉容嗔道:“咱们现下身韬险地,前路尚未可知,您怎么就一点儿都不担心啊?还有心睡觉,您,您还真睡得着?”

“哦,你说这个啊?”梁王又打了个哈欠,满脸不在乎道:“这有什么好担心的?”

“您还不担心?”婉容瞪大了眼睛:“从咱们到了镇远府开始,驿馆外头就让兵给围住了,除了咱们谁都不让出去,谁知道武毅军心里打的是什么算盘?”

“管他是什么算盘。”梁王淡淡一笑,接着脸上的笑意便是蹴的一收,淡淡道:“就算是想又有什么用?咱们现在在武毅军的地盘儿上,武毅伯若是要对咱们不利,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而已,他有这个胆子,也有这个实力,你便是想的再多。又有何用?”

婉容不由得愣住了。

梁王脸上却又是露出略带几丝轻浮的笑容:“再说了,你总得对我有些信心吧?咱们跟武毅伯合则两利,分则两害,他怎么会如此短视?”

说着还掐了掐婉容的脸蛋儿。

“王上,你……”婉容俊秀的脸蛋儿一下子红了,低低的啐了一口。

“咳。”梁王装模作样的咳嗽了一声,四下里看了一眼,见无人注意方自嘿嘿一笑,指了指脚下的地面:“有那闲心思,不若多瞧瞧,多看看,能在这东北瞧到不少好东西。”

路面是水泥的,宽有四丈,很是宽阔敞亮,水泥沙子混合的灰色路面平整笔直,马蹄铁踏在上面,只是发出硁硁的响声,连白印儿都留不下来。

这条路长二十四里,从西门直通连子宁的庄园,不消说,自然是公路司的官员领会上意修建的。现下武毅军境内的水泥路一共就两条,一条是通向蓑衣渡的,一条就是这个了。

作为连子宁眼皮子底下的‘形象工程’之一,自然是建的极好,地基挖的很深,用的料子也足。

梁王叹了口气:“今儿个早间在军器局瞧着那水泥的时候,也没觉得有什么了不起,现在看来,却是足以改变天下的东西啊!用这玩意儿修房子修路,建城墙殿宇。你瞧瞧,在这种路况上骑马驾车,速度至少得提高四成儿。”

他吁了口气:“这武毅伯手底下的好东西,可多着呢,得好生瞧瞧。”

那一边厢,连子宁指着脚下的路面笑吟吟道:“史凯,你这活计做的不错。”

史凯之所以把不菲的资金投入到了这条没啥意义的道路上,不就是为了搏大人这句话么?他虽然不善钻营,却也不时不知道为官之道。

忙笑着谦逊道:“大人谬赞了,大人拨付了那么多的款项,若是标下还不能做出个什么样子来,当真是该死了。”

“你可不能死,你要死了,谁给本官修公路?”连子宁哈哈一笑。

众人也都是跟着笑出声来。

过了一会儿,连子宁问道:“本官着你重点去办的那件事儿,准备的如何了?”

史凯道:“已经备好了七成,现下夏子开夏大人已经是带着三万女真兵去松花江南集结了,大量的各种物资,机器设备,还有矿监局的工匠也都已经抵达,只待大军号令一发,立刻可以随之渡江而去。”

“嗯。”连子宁点点头:“李铁昨日还来言道,军情六处的人已经在那边儿发现了不少的石灰石矿,取材是极方便的。”

第六四六章 乡下

史凯又说了几句便退到一边,其他人上来禀报。

原来这一次却是连子宁趁着出来踏青的当口儿,把有些要害部门的头头脑脑都给叫出来,顺便听一听大伙儿这段时日的工作进展。

距离公布新的官制,各项工作全面拨款展开,已经有半个月的时间了,有些工作,也该卓见成效了。

“今年松江境内风调雨顺,下官着下面官员奔赴各县考察,并无一地有何灾情。各地春耕情况一片大好,可以料想,到了秋日,定又是个大丰收。”

“赋税司已派各员分赴诸地,监查管制商税征收情况。”

“采盐局已在药乞站以北密林中发现一处大盐池,盐质雪白细腻,声色极佳,已经着他们发运过来,正要送往大人府上过目。”

……

众人各自回禀,连子宁一一点评了,虽然只是寥寥几句话,却是切中要害,或勉励,或训斥,或令其改正。

不知不觉间,连子宁也从一个只会带兵打仗的单纯将军,变成了军政一把抓的多面手。

屏退了众人,连子宁问洪朝刈道:“那‘垦荒令’的事儿,办的怎么样了?”

洪朝刈从袖子里取出一封文书来递给连子宁:“已经改了三番,正要给大人去瞧呢,看看里面可还有些不妥的地方?”

连子宁接过来抖开,仔细的从头到尾读了一遍,沉吟片刻,道:“你这拟定已经算是不错,却还有三处不妥。”

“第一,你只言明百姓开垦出来的荒地,便即归自己所有,却未对其有何约束。须得知道,咱们现下给百姓们分的田地,丁男七十亩,丁女四十亩,耕牛五十亩,他们操持这些土地几乎已经是极限了,便是开了土地,只怕也无力侍弄,胡乱一耕,突然浪费了地力。是以,须得规定清楚,必需得‘家有余力’之农户,方得开垦。”

“其二,要界明清楚,一旦开垦好了之后,地方官府要为其田立界碑,省的有些刁民胡搅蛮缠,徒惹麻烦。”

“其三,那开垦之地,为何要只属于这些百姓三年?咱们东北无数土地,说实话,别说是现下这几百万人,便是人再多十倍,也有的是土地可供开垦耕种。三年之后,便即收回,另行处置,这样做的话,谁还会真用心去弄?耗费许多心力劳力,只得三年,连成本都未必能捞回来,你说是不是?让他们开去,地咱们有的是!定下规矩,只要是开出来的土地,生生世世,子子孙孙,都属于这家,永不收回!当然,课以重税是必须的,便定为十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