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德五十年-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福王脸上笑吟吟的道:“欣闻贵使前来,我大明圣皇有圣旨传下。”
图哈也是个有眼色的,这会儿也顾不得什么脸面了,赶紧跪地高声道:“下臣,伏接圣旨。”
福王满意的点点头,展开圣旨宣读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有金国使节前来朝觐,甚喜甚慰,唯女真族人,久居关外,不通朝廷礼节,特令接往京师,鸿胪寺好生接待,教化礼仪,三日之后,于离岳觐见。钦此。”
这话还算是说的挺客气的,若是换做是洪武帝、永乐帝,或者是年轻时候的正德的话,说不得就得来一句‘唯女真族人,乃化外蛮夷,不通天朝教化……云云’。这也是正德实在是许久未曾尝过那等万国来朝的滋味儿了,因此女真人虽然是给打服了,打怕了才来归顺的,却也是相当之礼遇。
图哈高声道:“下臣领旨,谢恩。”
他站起身来,福王便笑道:“图哈大人,本王还需接待诸部汗王,且请稍候,待会儿便与你说话。”
图哈对这位温雅如玉的福王殿下也是印象颇好,笑道:“殿下客气,下臣便在一边候着,殿下请便就是。”
说着便是站到一边。
然后石大柱又是一声喊:“请江北八十六部汗王面见天使。”
便看到那八十六位已经被冠以了大汗或者是大王封号的各部首领排成两队,鱼贯而出,站在最前面的便是赫连豹和阿济格,两人前来,却是自有一番连子宁早就给他们教好了,这些日子不知道练了多少遍早就已经滚瓜烂熟的说辞。
自称乃是化外之民,不会说话,因此便推举二人为首,接着又是表达了一番对大明朝的敬仰崇拜之意。
这话说得福王等一干大明官员的优越感顿生,然后又是温颜安慰了几句,便是接着宣读圣旨,却是一般无二,也是让他们先去京师之中呆上几日,学习礼仪,然后三日之后,去离岳朝觐皇帝。
各部汗王领旨谢恩。
折腾了这好一会儿,天色已经是不早了,福王便亲自陪着图哈和阿济格,赫连豹几人说话,有说有笑的,大队伍也是摆驾缓缓向着京师方向而去。
待到了京城东门,福王将石大柱招至身前,道:“石将军,这一路跋涉,怕也是累了吧,且请下去休息。到了京师,也不怕有什么事端了。你等且自去休整,何时诸位使节北归,自有敕令传下。”
毕竟京城重地,不许军队进入,也是应有之意。
“末将得令!”石大柱很干脆的应道。
福王满意的点点头,又道:“圣上有令,武毅军一部负责保护金国使节及诸部汗王,一路南下,颇为辛劳,特封赏白银千两,黄金五十两。以资奖励。”
石大柱自然又是一番感恩戴德不提,心中却是暗骂这朝廷当真是小气。
这时候阿济格却是道:“福王殿下,我等这一路前来,和武毅军诸位朝夕相处,已经习惯了他们的保护,不知道能不能允许他们进来一部分,继续保护我们?”
这话说完,董其昌便是脸色一沉,这分明是不相信禁军的实力了。
他正要说话,福王却是微微一笑,丝毫不以为杵,道:“既然阿济格大王这般说了,那便依你就是,石将军,你且带着一个百户的兵力,前来保护。”
石大柱自是应了。
其余的龙枪骑兵都是绕城南下,去往京南大营驻扎,而仪仗队则是簇拥着众人浩浩荡荡的开进了东门。
这会儿的东门里大街上,已经是一片人山人海,极为的热闹。
京城的百姓最是爱凑热闹,当初连子宁给人碰瓷儿就惹得群众纷纷围观,更别说是这等盛举了。
他们早就得到了消息,说是今儿个那些北地来的蛮子就到了京城了。喝,这可得瞧瞧去,京城都多少年没来过这么多的外国蛮夷了?唉,想到这儿有些老北京也是长长叹一口气,这年头儿,世道不同了,像是前朝,还多有万国来朝的景象,可是自从到了正德年,明明是上有圣天子垂拱而治,朝政清明海清河晏的,可就是见天儿的打仗,还老是打不赢,真真是想了就让人烦闷。
这等胜景,可能这辈子也就是这一遭,因此自然是赶过来围观,大街两边都是挤满了百姓。
最前头的是打着大旗。旗牌,各色旗帜仪仗的禁军卫士和手持金瓜,大钺等等武器的大汉将军,不过这没啥,这也不是正角儿,咱们要瞧的也不是他们。
当前面的仪仗走完,后面便是福王笑吟吟的陪着图哈等人策马缓缓而出,看到这些肤色黝黑,体型粗壮,头发编成了小辫子上面还梳着铜环等装饰物,身上穿着大皮袄,一看就知道不是大明人氏的‘蛮子’们出现,人群中便是炸开了锅,不少人都是大声叫喊着,尽管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喊得是什么。
那些身在后面的,则是使劲儿的想要往前面挤。想要瞧瞧这西洋景儿。
图哈、赫连豹等人的情绪那就不用说了,就俩字儿——震撼!
图哈还好些,毕竟女真虽说人不多,却也总算是有些,大致算是个县城出来的,而跟他比起来,阿济格赫连豹只好就是庄户人家出身,颇有一些这辈子第一次进城的感觉。
多么漂亮的城池,殿宇连亘,鳞次栉比,这么多的人口,多么繁华的人世景象。
他们脑中很是有些匮乏的词汇已经是无法让他们描绘出自己心中的感情,唯有长大了嘴巴,呆呆的向着四周看着。
福王见了他们的表情,不由得微微一笑,心中升起一股自豪感来——你们这些荒野蛮夷,长见识了吧?这可是咱们大明朝的帝都,当今天下数第一的城池!
不过,行进了一段路程之后,却是出现了不和谐的一幕。
经过一道路口的时候,忽然斜刺里从小巷子里冲来了一帮人,那些大街两侧维持秩序的顺天府衙役竟然一时间没能挡住,让那帮人冲到了近前,然后——
无数的烂白菜,臭鸡蛋,石子儿,碎砖头,土坷垃等等便是朝着图哈还有他身后那些拐子马骑士的身上砸了过去,而因为离得近,以至于阿济格和赫连豹两人都是遭了池鱼之殃,甚至鸿胪寺卿苏即墨苏大人的眼角都给一个臭鸡蛋正正砸中,当即便是糊了一脸,左眼肿了起来。
“呸呸!”苏即墨感觉一股子又酸又臭的东西似乎流到了自己的嘴里,他慌忙用袖子磨练,气急败坏。
其中还夹杂着很是不少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说女人经期用过的布条,屎尿大粪等等。
有一个汉子,手里提着一个木桶冲破了顺天府衙役的人墙,便是把满满一净桶的新鲜出炉还冒着热气的五谷轮回物都泼在了几个拐子马的身上。
那些拐子马何曾受过这等侮辱,当下都是气的哇哇大叫,一个拐子马骑士一提马缰,大吼一声,便是挥舞着狼牙棒向着那些百姓砸了过去。
看到这一幕,图哈当真是吓得肝胆俱裂,本来自己这边儿就是战败国,来这边儿朝见人家的,真要是再下手弄死几个‘天朝百姓’,那当真就是罪无可赦了,民情汹汹之下,怕是想回去都难。
他顾不得脸上还糊了一片儿烂白菜叶子,嘶声喊道:“苏查哈,住手!你敢杀人我就宰了你!”
那苏查哈的狼牙棒离着一个汉子的脑袋都只有一寸了,听了这话也是浑身一震,却终究是不敢下手,狠狠的一脚将那骇得面色青白的汉子给踹飞了出去,悻悻的回来。
和拐子马并行的,乃是留下来的那一个百户的武毅军,打头儿走在前面的,便是石大柱。而在他后面,却是一个百户打扮的军官,这军官带着宽边儿的大帽子,又是低着头,因此长相有些看不清楚,只是能看得出来,身材甚是高挺,坐在马上宛如一杆标枪也似。
事发突然,这些武毅军也都是没有防备,似乎只是一瞬间,情况便是变得这般,一场风波骤起。石大柱皱了皱眉头,受到袭击的是女真人,而袭击者则是京城的百姓,武毅军毕竟乃是京城本乡本土出去的,是以便是打算做壁上观。
而他身后那人却是撒眼一瞧,心中却是升起一股异样的感觉,眼见得那些百姓就要撒丫子走人,他伸手点了点石大柱,压低声急促道:“快点儿,抓人。”
石大柱微微一愕,然后便是反应过来,他暴喝一声:“大胆刁民,竟敢冒犯钦差王驾!来啊,与我抓起来!”
他也是聪明,却是只说那些人冒犯了王驾,并不扯其它乱八七糟的。石大柱一声令下,武毅军这些汉子们伸手敏捷的跳将下来,一拥而上,没一会儿便是将那些出来捣乱的给当街摁住。
“这是怎么回事儿?”
福王脸色也是阴沉了下来,寒声问道。
他方才如若不是躲得快,也要中招,饶是如此,衣袖上也给溅了几滴泔水。这倒还不算什么,更重要的是,他儒雅沉稳,却不代表他是个缺心眼儿,恰恰相反,此人乃是那等心思极为缜密之人,心中已经是有了很不好的一些联想。
使节前来朝觐,却被当街如此侮辱,出了这般大事,不但是来访的人丢了面子,便是朝廷也是脸上无光,而朝廷脸上无关,皇帝自然就是龙颜大怒,那谁会来承受皇帝的怒火——毫无疑问,就是作为正使的自己!
父皇这般抬举自己,让自己办了这个差事,摆明了就是要把这份天大的功劳砸在自己头上,这一点,福王自然是很清楚的。是以他也更清楚,一旦这么容易的差事都让自己给办砸了,那么父皇心中对自己会有多么的失望。更重要的是,这会对自己在接下来的争皇位过程中带来非常不好的影响!
便是儒雅文气如福王,对那皇位也是无比的觊觎和渴望!
这会儿没有气急败坏,已经算是他涵养很好了。
那些百姓也是知道闯了大祸了,一个个瑟瑟的跪在地上不敢说话,福王眼光转到了一侧站着的几个衙役身上,寒声道:“你说!”
这几个衙役也是吓得浑身发抖,心中暗骂倒霉,一个班头模样的给推举出来,一屁股跪在地上,颤声道:“回殿下的话,他们乃是当年征北的京军的家人,您也知道,当年征北,许多人都在也未曾回来……”
众人恍然。
尤其是周围围观的百姓,心里对那些跪在地上的百姓不由得生出几分同情之心,人家的夫君、父亲,或者是儿子,或者是兄弟跟着魏国公征北,结果一去没回来,死在了女真人的手里,而这会儿女真人成了咱们大明的属国,打几下,骂几句,理当也指摘不出什么错处来吧?
而当年跟着魏国公征北之后再也没有回来的,可是不止少数,当下就有不少人起了同仇敌忾之心,纷纷鼓噪起来。
群情一时汹汹。
福王脸色更难看了,他忽然发现,这会儿自己陷入了两难之境地。
若是自己惩处这些百姓,可以想见的是,就定然是会惹得京城百姓在背后戳自己的脊梁骨儿的,对于自己在民间的声望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但是若是自己在这件事儿上处置的略有些失当,那到时候,不满意的可就是皇帝了。
现在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没有死人而已,万幸是方才那些拐子马未曾杀了人,若不然的话,就更是要糟糕十倍!
图哈在一边只是冷冷瞧着,也不说话,像是他这般受了这么大的委屈,不喊几句,不落井下石,已经算是难得的厚道了,可见这一次确实也是把自己摆在了一个足够低的姿态。
福王瞬间就做了决定——百姓算什么,在民间的名声算什么?昔年永乐大帝以叔叔的身份夺了侄子的江山,一路从北杀到南,杀的是尸横遍野,朝野怨恨,民怨何其之大?最后这江山不也是做的稳稳当当的?简在帝心,简在帝心,只要皇帝满意就行了,至于这些百姓怎么想,哼,这皇位是谁的,又不是他们说了算!
“女真远来是客,愿与我大明永修燕好,从此之后,再也无刀兵!这乃是天大的好事,对我大明,极为之重要,无论是何恩怨纠葛,都要暂且搁下。你们只知道图一时之快,却是不知道,若是我大明和女真再起争端,那么死的,还是咱们大明的百姓臣民!死者已矣,却要让活着的人不再毫无必要的死去!”
福王扫视了一圈儿,沉声道。
“说的漂亮!”
这话说出来,董其昌、苏即墨、图哈,甚至是站在石大柱后面的那个神秘百户,都是齐齐的喝了一声彩。那百户更是心中道:“这福王,看问题看的透彻明白,一语中的!会说话,更是会说漂亮话,仅仅是这一点,就比他那些兄弟要高出不少去,其他的就更别说了!此人,方才是明君之相啊!只是,你这番话跟朝廷大员,跟皇帝说,可以。跟这些百姓说,怕是没什么用处呐!”
果不其然,这话说完,周围的百姓毫不领情,反而是鼓噪的声音更大了些。
福王再不犹豫,寒着脸道:“但凡是破坏两国关系的,都是乱臣贼子!本王怀疑你们之中,有白莲教逆匪混了进来,伺机捣乱!来啊,把这些乱臣贼子押往锦衣卫,传本王命令,下诏狱!还有这些顺天府衙役,也一并拿了!着锦衣卫严查!”
第六零八章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是!”
两边如狼似虎一般的禁军将士狠狠的扑了上来,将这些百姓锁拿了,然后分出一部,向着锦衣卫衙门的方向押送而去。
那些百姓顿时是慌了,纷纷的哭喊起来,一时间哭声震天,而周围围观的百姓,却是被福王的狠辣所震慑,再也无人敢于说话了。
却是没人知道,说出这些话的时候,福王的心在滴血。他在士林百姓之中的好名声,可是来之不易啊,而今日这一遭之后,怕是就要毁了不少了,想要再弥补回来,那当真是难如上青天。不过两害相衡取其轻,总归是要有个取舍的。
在这场风波发生的地点,那条巷子的斜对面,乃是一家酒楼,本就生意颇为的红火,再加上今日有这等胜景可以看,因此二楼早就挤满了人,都是抻着脖子往这边儿看热闹。而在人群之中,却有一双阴冷刻毒的眸子,死死的盯着马上的福王。
这双眸子的主人,乃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面色阴沉,整个人给人一种很是不舒服的感觉,干巴巴的身上穿着一身儿文士的长衫。在他身边,却是有几个大汉,似有意似无意的挡住了别人。
他瞧着福王,见到了福王的反应之后,眼中闪过一抹恼火。接着却又是阴阴一笑,心中暗道:“果然是福王殿下啊,不愧是那条老狗最为看重的儿子,不过,你以为这就完了么?你以为这就能逃得过去么?我告诉你,这才是开始呢!等着吧,后面,有你受到!”
眼见得楼下局面已定,他也是不再留恋,直接转身大步离开,那几个汉子也是有意无意的在周围保护着他。
这一场风波之后,自然是意兴大减,众人到了驿馆,又是忙活了一番,把金国使节和东北诸部汗王给安顿下,福王等人自觉出了这茬子事儿,也很是脸上无光,因此便是纷纷告辞。
外国使臣来了,自然是要住在会同馆的,会同馆隶属于鸿胪寺,不过独立性质很强,一般是不受鸿胪寺节制的,只不过是以一个鸿胪寺少卿管理而已,会同馆另有仓大使具体管事儿。
北京城有两个会同馆,分南北,其中北会同馆在澄清坊大街东,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七十六间。南会同馆在东江米巷玉河桥西街北,亦正统六年盖造,弘治五年改作,共房三百八十七间。
其中被北会同馆,乃是迤北使臣,也就是接待北边儿来的使节的,正统六年九月丙辰开造,七年二月壬子完工。而在会同馆周围,则是“乌蛮市”,在这个时代,使节南下北京,可不是一个人来的,除了百十人的卫士之外,通常还跟着许多关系硬,牌子横,实力强的大商队,这些商队便是在会同馆周围专门设立的乌蛮市摆开摊位,进行买卖。通常这一次经商,就足以带来数万乃至于十数万白银的资金流动。
北会同馆,有东西前后九照厢房,安顿下这随行的数百人那是足够了的,会同馆大使很是热情,安顿下来之后,又把图哈,阿济格,赫连豹,石大柱等头面人物青请到了后堂之中,奉上了酒菜,笑言道各位大官儿一路南来,定是饿了,且请用膳休息,等晚间有福王殿下专门设宴款待。
这一路来,折腾过来折腾过去的,又经历了那一番不怎么美妙的风波,大伙儿确实也都是累得够呛,因此待那大使走了之后,便都是在后堂坐下,饮酒吃肉,倒也是安乐舒坦。
只是坐在首位上的,却是福王等人绝对不会想到的一个人。
这是一个年轻人,不过是弱冠而已,面如冠玉,英挺俊朗,他坐在桌边,他身上穿着百户的衣服,不过这会儿帽子摘下来放在了一边,显然便是跟在石大柱后面那个武毅军百户。而此刻他展露了真容,赫然竟是连子宁。
事实上,从昨日起,连子宁便是混入了大部队中,也是为的第一时间做出反应,伺机而动。
“今儿个这事儿,有点儿不对劲儿!”连子宁夹了口菜,敲着桌子沉声道。
图哈换了一身儿衣服,阴沉着脸,阿济格和赫连豹连灌了几口酒,石大柱则是沉沉的坐在那里,众人都是把眼光瞧向了连子宁,等着他的下文。
“今儿这事儿,太巧了点。”连子宁沉声道:“国朝的百姓什么性格,我知道,不敢惹事儿,不敢生事,更是不敢招惹这么大的祸端!因此,在这背后,必有文章!不可轻忽。”
众人都是点头,图哈脸色有些难看道:“没想到来这儿一趟也有这么多的祸端。”
连子宁打眼儿瞧着他,似笑非笑道:“怎么,后悔了?”
“大人您误会了。”图哈赶紧辩解道:“只是今日给人泼了些烂七八糟的东西,有些别扭。”
他耸了耸鼻子闻了闻自己身上,苦笑道:“虽说方才换了衣服,也洗了澡,却还是闻着一股臭味儿。”
这句自嘲的话让大伙儿都是笑了出来。
连子宁也是微微一笑,扫了一眼众人道:“你们尽管放宽心就是,本官在这儿,便是保你们平安无忧,而且还会大大的捞到好处,回到东北。”
他一说话,众人自然都是信服。
“石大柱,吩咐下去,今夜一定要防备的小心周全,莫要出什么变故。”连子宁沉吟片刻,吩咐道。
石大柱应了。
连子宁又是道:“你们回去之后,也各自说道说道,出去游玩自然是没什么的,不过却是要小心行事,尽量多带上几个侍卫,也莫要去那等人迹罕至之地,明白了么?”
※※※
夜色已深。
北会同馆已经恢复了平静,四下里的灯光都是逐渐熄灭了。
唯独后堂正厅之中的灯光还亮着。
正厅面积很是不小,正面六间,进深三间儿的大开间,这会儿里面摆满了小几,小几上面则是各式各样的菜肴,只不过这会儿已经是变成了残羹剩饭了,整个空间中弥漫着一股酒肉的香气。
显然,方才在这里,刚刚举行过一次盛大的宴会。
只不过,已经酒终人散了。
方才就在这里,福王殿下设宴宴请原来的金国时节和东北诸部汗王,另有数位朝廷重臣作陪,交杯换盏,很是热闹。席间福王殿下谈笑风生,引经据典,也是引得这些蛮子们极为的心折,大伙儿开怀畅饮,都是喝的面红耳赤,这会儿,福王等人告辞,而客人们,则是都已经回去休息了。
几名奴仆正在收拾残局,他们所需要做的,便是一个人拎着一个大木桶,挨个桌子的将那些小几上面的餐盘中的残羹剩菜倒进去,然后看看差不多了,便是把木桶提到门外边摆放着。
小安就是其中之一。
小安个子不高,貌不惊人,瘦瘦巴巴的,一脸的老实像,事实也正是如此,小安进了北会同馆三年了,一直在最底下干,属于那等最底层的杂役。脾气却是顶好顶好的,便是被人欺负了,也只是笑笑,因此,这些杂役们便是把欺负捉弄他当成了一种难得的乐趣,小安也从来不着恼。
“小安,把爷这桶给拎门口儿去!”
一个杂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踢了踢脚边儿那几乎已经乘的满了的泔水桶,冲着小安喊道。
“诶,好嘞!”小安好脾气的应了一声,把手中那一碗只缺了一个角儿的一碟狮子头给倒进去,顺便还吮了吮手指头上沾着的那一点儿油汤。
这个动作被其它的杂役发现了,当下便是一阵恶毒的嘲笑:“哟,小安,爱吃这玩意儿啊!待会儿你那一桶都吃了吧,吃不了老爷今儿个拿棍子戳你后门!”
“不愧是下贱人出身,究竟是贱,在这儿每日吃好喝好的,还贪这点儿东西!”
……
被人这般辱骂,小安却是好脾气的笑笑,没有说话,拎着那满满的一桶走到门口,面色如常,若无其事的样子。
他个子虽小,力气却是很大,这也是他被众人嘲笑的一个重要原因——恶意很多时候是来自于嫉妒。
小安回去了,接着干活儿,众人时不时的嘲笑挖苦他两句,这种嘲笑和挖苦不是犯法,他们这些人也没有把话语中的内容变成实际行动的胆子,但是这种恶意的嘲笑,尤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时候,甚至会把人给逼疯。
小安却是安之若素,直若没听见一般。
曾经有一个难得的好心人私底下问过小安为什么要这么忍,这么让人欺负,小安还是好脾气的笑笑:“他们说就说吧,又没什么坏心思。再说我这等下贱人,连父母瞧了都嫌弃憎恨,这辈子多让人说说,省的下了地狱受罪。”
这番话让那些杂役欺负他来更是肆无忌惮。
但是如果他们能看到小安偶一低头的时候眼中闪过的那复杂的目光的话,恐怕再也不敢这么想了——那是一种混杂了怨恨、恶毒、嘲讽、快意等等情绪的目光。
小安自然不像是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事实上,他那些话里只有一句话是实话——“我这等下贱人”。
没人喜欢无缘无故的贬低自己,他之所以这么说,原因就是,他确实是一个下贱人,所有人眼中的下贱人。
他是一个无名白。
无名白,本意是指没有名气的白丁。到了明季,则是专门用来指代阉割后入不了宫、做不了太监之人。
明初,太祖朱元璋以历史上宦官祸国乱政为戒,规定内宦不得读书识字,不得兼外臣文武衔,品级不得超过四品等等,并悬铁牌于宫门,上刻“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几个大字,以示震慑。然而,从成祖开始,宦官的权势越来越大。究其原因,在于“靖难之役”中尚为燕王的朱棣重用宦官,围攻南京时,又多以建文帝的左右为耳目来窃取朝廷机密。随着这些为朱棣夺权立下汗马功劳的宦官愈益受到重用,民间自宫之风也日渐盛行。
到仁宗时,无名白开始成批出现,渐呈无法遏制之势,仁宗即位初即有长沙民自宫求用。你自宫求用,可是问题是,宫中也用不着这么多人呐,为遏制这种现象蔓延,仁宗断然下旨严禁自宫行为:“令凡自宫者以不孝论。”不过从以后的发展来看,这条圣旨并未起到多大作用。到弘治、正德、嘉靖、万历时期,明廷甚至不得不将陆续制定的“禁止自宫”的相关条文编进具有法律意义的《大明会典》,如万历《大明会典》中“禁自宫令”竟达15次之多。然而,不管处罚如何严厉,自宫者依旧不断。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整村、整庄皆自宫的极端现象,数十万“无名白”游荡于社会的各个角落。
之所以这么多自宫的,究其原因,就是俩字儿——艳羡。
本身来说,宦官原本是遭人蔑视的贱役,所面对的是生理的缺陷、卑贱的地位、家庭的排斥及社会的歧视,但他们身处宫廷,服侍的是具有生杀予夺之无上权威的皇帝,仅此一点就足以令人敬畏。敬畏之余,人们发现位在贱役的宦官还拥有令人目眩的权势和吃用不尽的财富。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的第三个高峰期,涌现出大批有权有势的巨宦,如王振、刘瑾、冯保、魏忠贤等。于是一些世代贫困而又无法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一些天性懒惰而又不安于本分的人以及一些无缘于科举而又祈望出人头地的人,便纷纷走上了以自宫求富贵之路。
问题是,你自宫的这么多,可是能进宫的却终究是少数,于是无名白大量出现,问题就变得严重了。
除了少量幸运的“无名白”可以通过某种途径进入皇宫以外,大量无缘进宫的“无名白”者有三条出路:其一是投入王府或权贵势要之家充役;其二是在京城各寺院附设的浴池里专门为太监们搓澡;其三则是沦为乞丐。
而又以第三种为最多。
这些无名白四处流浪,在京师附近强行乞讨,甚至聚众打劫,世人蔑称之为“丐阉”。这等现象,在西门儿和正阳门儿外围最多,在正阳门外京城可以瞧见,几十个“无名白”藏在残垣败壁间,注视往来的车马。如果只是三三两两的过往骑客,而旷野中再无他人,丐阉们就会成群结队地奔行出来,勒住马,将骑者值钱的东西抢夺一空,甚至连稍好点儿的衣服都悉数剥下,然后一哄而散。有的时候,不光是谋财,甚至还有害命。
这等行径,自然是惹得世间人痛恨鄙夷,因此小安受到这等待遇也是不足为奇了。
一般人视无名白为贱人,像是会同馆这等地界儿的工作,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进来的。大伙儿都不知道小安是怎么进来的,因此都是在私底下传着他跟大使大人似乎有点儿似是而非的亲戚关系。
只有小安自己知道,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
足足有半个时辰,这儿方自收拾完毕,那些杂役们便是纷纷一哄而散,临走时扔下一句话:“小安,这差事就交给你了。”
小安依旧是好脾气的笑笑,只是眼神儿,已经是变得冷厉起来。
他把这些泔水桶都提到会同馆的侧门,那儿早就停着一辆大车等着了,他又是费力的把那些泔水桶都给抬上去,热得一脑门子的大汗。
都收拾完了,然后才是上了马车,马鞭一甩,那马儿便是溜溜达达的在空荡荡无一人的大街上向前而去。
他是会同馆的人,这算是公差,因此便是宵禁的时候碰到顺天府的衙役,却也是不怕的。
有那衙役上来盘问,他便是一甩鞭子:“这是会同馆拉出来的泔水,今儿个若是不处置了,赶明儿让那些关外来的大汗大王们闻见了,闹将起来,你担当的起?”
那衙役也只得是捏着鼻子放行。
小安驾着马车,却是越走越偏,会同馆本就是够偏的了,这会儿他却是都已经快到墙根子底下了。
周围很快便是没了住户,前面赫然是一片荒地,已经能看见不远处的城墙了。
之所以这块没住户,原因也很简单——这里乃是一片乱葬岗。正德年重修城墙扩建北京城的时候,把这片地给圈了进来,可是问题是,这乱葬岗子,谁敢搬过来啊?再加上这块儿时常传出晚上喝醉了酒的醉汉和生怕被衙役带到因此在这儿抄近路回家的赌徒在这儿失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消息传来,百姓就更是畏惧,就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