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纵横五代之武当掌门-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跟着压低声音道:“她是大蜀皇帝孟昶的妹妹,你说是不是公主?”
萧汉变了脸色,跳起来道:“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段西柳苦笑道:“你又没问过我。”萧汉颓然道:“怎么会这样?”跟着又跳起来道:“既然都是公主,两人还熟识,为什么要揪着我不放?”段西柳摇头道:“我也不知道。”
赵承宗见萧汉的事情已了,走过来笑道:“两位大侠真是交游广阔,连少室山上都有相识之人。”跟着又微笑道:“那位姑娘长得粉雕玉琢,没想到居然也会武功。”萧汉嘴巴一歪道:“那小娘皮面善心恶,你可要注意,不要上了别人的当。”赵承宗玉面一红,讪笑道:“在下随便说说,二位哥哥取笑了。”
三人一路上已经序了齿,自然是萧汉最大,他真实年龄已经二十四岁,不过对外一向宣称自己二十岁,这自然是因为李月萤只有十八岁的缘故,自己总不能比她大太多。段西柳第二,赵承宗只有十七岁,自然最小,因此他称呼二人“哥哥”。
三人打闹一阵,眼见危机解除,青年心性,很快便忘记刚才的不快。三人说说笑笑出了亭子,沿着山道迤逦而行。再行个两三里,远远便看到了少林寺山门。此时上山的善男信女足有上千人,少林寺已在山道上派出僧人维持秩序。
萧汉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空来到少林寺,忍不住左一眼右一眼上一眼下一眼的打量。只是这里人实在太多,跟后世的风景区有得一拼,萧汉只看到一面巨大的山门,两边各有一头石狮子,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各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上题有“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题“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题“大乘胜地”,外横额师“嵩少禅林”。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坐落在两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
此时山门之外足有二三十名灰衣僧人分立两边迎客,看着川流不息的人群进寺,那些僧人一个个眉开眼笑。萧汉心道,呀呀个呸的,看着这些前来主动送钱的人,哪个会不高兴?
人流堵在山门前,慢慢向前蠕动,却少有人说话,显得很有秩序。萧汉转头看了一下,发现其中不乏带刀佩剑的武林人士。以前听说武当派少林派什么的武林人士想要进入,第一件事便是解下刀剑交由人家保管,为此好像武当派还有个池子名叫“解剑池”。可是现在他看到那些人居然当着少林僧人的面堂而皇之的进了山门,那些僧人恍如未见,一点惊讶的神色都没有。再看段西柳的面色平静,便知道以前看到的都是骗人的玩意儿。少林寺武学正宗,根本不在乎那些人前来挑衅,他们有足够的自信。
人太多,萧汉和段西柳赵承宗手拉着手,以免被人挤散。赵承宗的手下早把三匹马制服带下山去,另有两人跟着他们。三人进去山门便见一尊弥勒佛像供于佛龛之中,大腹便便,笑口常开,被世人百姓称为“大肚佛”、“皆大欢喜佛”。神龛后面立有韦驮的木雕像,韦驮金刚怒目,手握降魔杵,是少林寺的护院之神。
萧汉新奇地看着眼前一切,还是段西柳连声催促才随着人流慢慢向里走。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经甬道过碑林后便是天王殿,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三间重檐歇山顶殿堂,外面有两大金刚,内里则是四大天王像,威武雄壮。
穿过天王殿,其后有大雄宝殿。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屏墙后面悬塑观音像,两侧有十八罗汉侍立。
再往后走便是法堂,位于大雄宝殿之后,是寺僧藏经说法的场所,到明代才改称藏经阁。法堂东南面是禅房,是僧人参禅打坐的地方,对面的西禅房,则是负责接待宾客的堂室。
大雄宝殿西侧是六祖堂。殿内正面供奉的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观音菩萨、普贤菩萨、地藏菩萨,两侧供奉的是禅宗初祖达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慧能,人称六祖拜观音。六祖堂的西壁是大型彩塑“达摩只履西归图”。
钟楼和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晨钟暮鼓”是寺僧起居和进行佛事活动的一种信号。钟楼前碑刻为《皇帝嵩岳少林寺碑》俗称《李世民碑》,刻立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正面是李世民告谕少林寺上座寺主等人的教文,表彰了少林寺僧助唐平定王世充的战功,右起第五行有李世民亲笔草签的“世民”二字,碑刻“太宗文皇帝御书”七个大字系唐玄宗李隆基御书。背面刻的是李世民《赐少林寺柏谷庄御书碑记》,记述了十三棍僧救秦王的故事。
再往后走便是千佛殿,千佛殿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高水准。殿内正**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面积达几百平方米,是寺内现存最大的殿宇。另外,千佛寺地东侧有白衣殿,西侧有地藏殿。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坐北向南,面阔三间,出前廊,为硬山式建筑。方丈院东、西两侧为方丈院的东、西厢房,各为面阔五间的硬山式出前廊建筑,是常住执事僧起居和处理佛事活动的场所。
塔林位于少林寺西约300米的小山脚下,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是历代少林高僧安息的墓地。因塔类繁多,大小参差,高低不同,粗细不一,形式多样、排列散乱,看似茂林,故称为塔林。
在少林寺背后五乳峰中峰上部有一天然石洞,为当年达摩祖师九年面壁处,称为达摩洞。禅宗初祖达摩于公元527年到536年在此洞面壁静坐长达9年。达摩洞面向西南,洞口用青石块砌成拱门,洞深约七米,高宽各三米余。洞内台上有石像三尊,中为达摩坐像,两侧为其弟子。
三人一路游玩,看到各殿之中俱有少林弟子守护,前殿大都是灰衣僧人,到得大雄宝殿,却全部换成了黄衣僧人,年纪也比前殿僧人大了许多,俱是四十岁上下的中年僧人。萧汉留心看了一下,见这些人个个太阳穴高高鼓起,目**光,显然武功非凡。
三人夹在人流之中,在少林寺里游览了一遍,萧汉看着古色古香的大殿和一众少林弟子,赞叹不已。因为萧没的出示请帖,自然无人前来搭理他们,是以他们一路游玩,畅通无阻。那些少林僧人看到佩刀带剑的武林人士,只是不时望一眼,却并无紧张之意。
萧汉留心看了一下,发现并无自己认识的江湖人士,心下大定,想来那个孟宛汐身份尊贵,被迎进贵宾室去了。倒是段西柳,每走片刻便有人上前打招呼。大都是和他们年龄一样的小伙子,穿着各式各样的紧身服装,背着各式武器,一个个龙精虎猛,和段西柳拱手行礼之后便好一阵谈天说地。每逢此时,萧汉便只有和赵承宗站在一边闲聊,看着如织人流,倒也有趣。
此时天已近午,少林寺派出数百个十三四岁的小沙弥来回穿梭于游客之中,告知他们后院备有免费斋饭。游客们游玩累了,成群结队跟着小沙弥前去吃饭。萧汉也有些累,看段西柳跟人说完话,便拉上他要和赵承宗一起跟着小沙弥向后走。
赵承宗苦笑一声道:“那种大锅饭味道不足道,萧兄如果不介意,可跟我来,保证你吃到正宗的少林素斋。”萧汉知道他不愿意凑热闹,他的父亲又和行空大师有旧,自然会受到别样招待,要不是陪他游玩,赵承宗早就去拜见行空大师了。
段西柳闻言也道:“少林待客大都在禅堂,虽说离二月二还早,不过看今天的形势,到时人势必不少,不如到那里看看,不知道师兄来了没有。”这么一说,萧汉登时点头道:“好,听你们的。”三人穿过人流,沿着来路走回禅堂,因为大多游客都到后院吃饭,各殿之间人流渐稀,三人来到禅堂,跟守卫的两名僧人说明来意。其中一名身穿黄衫的僧人打量他们一眼道:“天山派一向由方丈大师亲自接待,并不在这里入住,请三位自到方丈室询问。”
三人谢过僧人,便走回方丈室外,那里却有四名黄衫僧人守卫,戒备森严,听到三人来意。其中一名五十岁上下的老僧口宣佛号道:“三位施主求见方丈,自当答应,只是方丈有要事处理,正在与诸位管事商量,三位施主不若明天再来。”
赵承宗彬彬有礼道:“如此多有打扰,在下明日再来拜会方丈大师。”段西柳一路行来,并未见到天山派一人,想来是因为时间还早,他们还没赶到。萧汉奇怪现在非年非节,为何少林寺会有这么多人,一路行来,江湖人士虽多,却没看出什么特别之处。听闻少林方丈行空大师有要事处理,萧汉马上想到李月萤,忍不住脱口问道:“大师可曾见到一位年轻姑娘和两位道长一起前来?”
话音刚落,便听得脑后风响,一只纤纤玉手带着寒光抓向他的头顶。
………………………………
第六十九章 故人相逢
段西柳和赵承宗二人与他并排而立,也是一时大意,想到无人敢在少林寺放肆,因此对有人偷袭并无防备。那玉手顺利抓到萧汉头皮,五指箕张,马上收紧,跟着娇叫一声,马上松手,呆呆地看着自己的手指。小嘴一歪,双眼满是绝望,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来人自然又是孟宛汐,身后仍跟着那四个怪物。本以为偷袭之下,萧汉不及用功,一招便能抓出五个窟窿,上两次他都有所防备,此次得手,心下得意,哪知还没等她高兴一秒钟,便感觉又有指甲要断掉,因此立时松了手。这才知道萧汉的铁头功果然是天下无敌,以自己苦练多年的“飞花鬼爪”竟然不能伤他分毫。
守卫方丈院的黄衫僧人早已看到孟宛汐到来,只是他们早已认识她,是以并未想到她所为何来,更没想到她会偷袭萧汉。为首的黄衫僧人变了脸色,如果有人在少林寺出事,对少林清誉有损,他们自然不会答应。只是孟宛汐出手太快,还没等他们反应过来一招已经即出即回,再看萧汉却是若无其事,黄衫僧人不由得面面相觑,互相对望,眼中惊讶之意透露无疑。
为首的黄衫僧人打量萧汉一眼道:“敢问少侠高姓大名?”萧汉摸出请帖,递过去道:“在下武当派新任掌门萧汉前来拜见行空大师。”黄衫僧人面色微微一变,接过请帖道:“原来是武当派萧掌门,失礼失礼。”说着便对身后另一黄衫僧人道:“请萧掌门到禅堂休息。”跟着又对段西柳道:“天山群侠还没有来,也请段五侠到禅堂歇息。”
那僧人却不认识赵承宗,看他风度翩翩,又是儒生打扮,微笑道:“这位施主如果想在本寺过夜,便请到后山客房休息。”后山建有数百间石头垒砌而成的石屋,用来招待不及下山的善男信女,那里的条件自然比不上用来待客的禅堂。
赵承宗见他厚此薄彼,也不在意,微笑着回礼道谢。那黄衫僧人又对萧汉道:“萧掌门刚才所问之事,贫僧一概不知,也并未见道兄光临本寺。”他这么说,自是说明没见过李月萤。萧汉和段西柳的面色登时变了。
二人之所以不紧不慢前来少林寺,自是因为听说她有两个道士保护。现在他们二人到了少林寺,却没见到她,自是中间出了意外。赵想令人越怕,萧汉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登时出了一身冷汗。段西柳也没了主意,呆呆地看着他。
那黄衫僧人见二人失态,犹豫一下道:“姑娘没有看到,不过却见到了骆三侠。”段西柳马上追问道:“我师兄在哪儿?”黄衫僧人口宣佛号道:“骆三侠在戒律院与行正师兄切磋武功。”
萧汉大喜道:“骆师兄早来了吗?”那僧人面色古怪,摇头道:“我也不知道骆三侠几时到的。”段西柳却是神态不安,看着那僧人道:“我师兄没事吧?”那僧人微笑道:“三宗同气连枝,自然无事,只是有些许小误会,等刁掌门来了说开了自然无事。”
萧汉和段西柳互望一眼,眼神相交,两人同时从对方眼睛里看到三个大字,那就是:完蛋了。其实在路上萧汉就和段西柳交流过骆北鸿私自前往少林求情之事,他的意思是骆北鸿太孟浪了,此事说大可大,说小可小。行正既然抓了四小魔,自然是有少林行空大师的意思。试想那四小魔头闹得九华山不得安宁,还伤了法灵等人,少林做为武林宗主,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少林敢下重手,并且毫不顾忌四小魔身后的四老魔,自然是有恃无恐。以少林数百年来积累的声望,自然无人敢来挑衅,何况江湖之上人人皆知行正大师一身正气,为保江湖太平,才出手擒魔,并把她们四人囚于少林后山伏魔谷中。
骆北鸿为了屠雨萱前来少林寺求情,用脚指头都能想出结果如何。堂堂少林寺,哪会因你一个天山派弟子便轻易放人。再说行字辈僧人都是和刁北斗一辈的,骆北鸿分量太轻,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眼。听这僧人说行正大师在和骆北鸿切磋,这是好听一点的说法,说白了就是人家把他丫的软禁了。不仅如此,因为骆北鸿身为正派弟子,居然为邪派人物说情,少林寺自然要告诉刁北斗。
二人各怀心事,孟宛汐却不耐烦了,一个箭步冲到萧汉身前,怒气冲冲道:“你是不是很得意?”萧汉看她过来,向后退了一步,拉着段西柳道:“我们走。”赵承宗却两眼发直,看着孟宛汐,不知不觉竟然脸都红了。
孟宛汐看萧汉不理她,脸都气红了,两手伸直,莲足轻移,站到萧汉面前道:“不许走。”四名黄衣僧人面带微笑看着她,她的四个手下却是慢慢后撤,呈扇形把萧段二人包了起来。倒是那赵承宗,像一头呆头鹅一般定定地立在原处,两只眼珠子盯着孟宛汐,就差冒出火来。
萧汉心事重重,根本没心思理这小娘皮,见她不依不饶,颇不耐烦,轻哼了一声道:“孟姑娘,你的飞花鬼爪伤不了萧某,不要再来纠缠好不好?在下还有要事要办,顾不得陪姑娘练功,请姑娘让开。”
孟宛汐气得三尸神暴跳,指着萧汉道:“你敢这样对我说话?你……”她一时气急,竟然说不下去,只是面红如丹砂,右手紧紧握着剑柄。萧汉心下大慰,又害怕她一时气急杀人,身子悄悄缩回段西柳身后,轻声道:“我们还不快走?”段西柳点了下头,对赵承宗挥了下手。三人对黄衫僧人点头致意,同时转身便走。
赵承宗颇不乐意,不时回头张望。哪知孟宛汐并不理他,只是两眼冒火盯着萧汉。她身后四人面色平静,仿若未见,不得孟宛汐命令,没人擅动,只是互相对望数眼,一言不发。
孟宛汐自然不敢在少林寺放肆,虽是满腔愤怒,却也无可奈何,眼见萧汉三人离开,恨恨跺了下脚,转回头道:“你们四个就是废物,为什么不留下他们?”四个黄衫僧人面带微笑看着她。那驼子名叫郎四倍,闻言陪笑道:“小姐,这里可是少林寺,总得给行空大师个面子不是?”瘸子那五伦跟着道:“想要收拾那小子,出了少林寺再说。”郑七星和诸八方跟着点头赞成。
孟宛汐见他四人意见一致,也没了脾气,恨恨道:“还站在这里做什么?”说完转头便走。那黄衫僧人微笑着躬身道:“送孟姑娘。”孟宛汐头都不回,径自走了。四人跟在身后,互视而笑。
萧汉三人来到禅堂,自有知客僧前来接待,接了萧汉的请帖,便安排他住在靠东边的一间稍小点的禅堂里,段西柳却被安排至西边较大一些的禅房里。赵承宗看二人安排妥当,便要告辞,二人执意不肯,又留他在一起闲聊了半天。眼看天色将黑,赵承宗独自到后山客房歇息。
晚饭自有小沙弥送来,不外乎是稀饭馒头之类的东西。萧汉倒不挑食,随便吃完,小沙弥收走餐盘,萧汉便关了屋门,掌了灯,从身上掏出《太虚青鸟卷》和《蚀日却邪卷》开始默读背诵。
这间禅房虽小,却很是精致。屋中放着两张一米左右宽窄的木板床,床上摆着崭新如雪的被褥,床边摆着一张桌子,桌上放着一盏灯,桌边摆着两张凳子。虽是简朴,却俱是透着古意,很符合佛家清静之意。萧汉很喜欢这种气氛,一人在灯下学了一个时辰。
眼看将到亥时,萧汉收起秘籍,准备休息。忽听得屋外一个小沙弥扣门道:“施主睡下了吗?”萧汉打开屋门,看到一个十五六岁的小沙弥双手合什站在外面。见萧汉出来,小沙弥微笑道:“施主,这两天人太多,客房不太够用,这位施主只能和您挤一挤了。”话音未落,便看到他身后转出一个人来。
这人生得玉树临风,风度翩翩,穿一身宝蓝色蜀锦长袍,手中握着一柄折扇,看年纪只有二十岁上下,正对着萧汉微笑。
只看了一眼,萧汉心中便是一动,立即拱手道:“能得这位兄台共宿,实为荣幸,请进。”见任务完成,小沙弥自然退走。那青年人跟着萧汉进了禅房。
《
………………………………
第七十章 忽悠
少林的禅房男女是分开的,男客都住在前排东西两面,后院自然是女客,只是少有女客住宿,因此大都空着。这个时代远没后世所说得那么封建,萧汉一天便看到数百女子与妇人在寺中烧香拜佛。只是他注意了一天,都没看到李月萤和那两名道士的影子。原本还以为三人会被少林寺安排在贵宾房中,段西柳去问了一下,也没有。这才感觉心中忐忑,因此今天的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此时青年人到来,正好解了自己孤单之苦。萧汉指给他另一张床,那青年谢过,一番洗漱之后便坐到床边的凳子上,对萧汉道:“深夜打扰,失礼之至,还望兄台勿怪。”
萧汉坐在他对面,嘿嘿笑道:“哪里哪里,兄台能陪在下聊聊,以解长夜漫漫无聊之苦,实为荣幸。”青年哈哈大笑,自我介绍道:“在下舒天,敢问兄台大名?”萧汉笑道:“在下萧汉。”那青年点头道:“原来是萧兄。”
萧汉盯着他手中扇子道:“舒兄可是来少林参加武林大会的?”舒天摇头道:“在下一介书生,只会谈风论月,哪能像那些粗人一样打打杀杀?”萧汉冷笑道:“哦,那舒兄可是游玩过度,误了下山?”舒天看他一眼,手中扇子微微一转,呵呵笑道:“正是如此。”还未等萧汉接着问话,便听他道:“萧兄可是新近成立的武当派掌门?”
萧汉尴尬道:“正是在下。”舒天看他一脸疑惑,呵呵笑道:“前几日在下游历九华山,听说美女峰下新成立一个帮派,一时好奇去看了一下。那杆大旗着实威风,气派十足。”萧汉老脸一红,心中一动,假装整理床铺,转身把自己的秘籍和楚天河给他的玉佩收好,这才转身对舒天道:“长夜无聊,不如我们畅谈一番如何?”
舒天有些惊异,眼珠微微一转,面无表情道:“如此甚好。只是不知萧掌门要谈些什么?”萧汉笑道:“我是武林中人,也是个粗人,自然喜欢武林中事。”舒天面目僵硬,点头道:“在下失礼,萧掌门勿怪。”萧汉摆手道:“舒兄是读书人,我们粗豪惯了,应该是你勿怪才对。”话锋一转,萧汉目中精光一闪,道:“江湖之上有一个小偷,传说是数百年来无人能及的盗中之神。”此言一出,萧汉便盯着舒天。
舒天仍是面无表情,只是眼中有寒光一闪。萧汉微微转过头,接着道:“此神偷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劫富济贫,江湖之上侠名远播,百姓们交口称赞,可称是武林第一大侠盗。”这话直把那神偷夸到天上去了。舒天仍是面无表情,只是不断点头,目中渐露笑意。
萧汉看他一眼,接着道:“这位侠盗有一个特点,喜欢冒险,他经常一人独闯武林各大门派,盗取他们帮派中有纪念意义的物品,因此江湖武林多有不容。还有一桩便是,他喜欢深入皇宫大内之中,听说先后盗取了大周皇宫、大唐皇宫、大蜀皇宫、大汉皇宫、吴越皇宫、南汉皇宫中的名贵珠宝,惹得官府大为愤怒,发追缉令遍天下寻捕这位大侠。”
舒天微微点头,目中却微显得意之色,道:“原来他如此厉害,武林与官府必是奈何他不得对不对?”萧汉点头道:“正是如此,江湖也好,官府也好,因为他虽冒犯了他们,只是此人侠名远播,不方便出手围剿,是以盗神在江湖上过得逍遥自在。高兴了便去官府武林游走一番,不高兴了便劫富济贫一番,着实做了不少大事。传说人有困难,求到他的头上,此人无有不从,因此侠名远播,相传西域大漠、高丽扶桑都有耳闻。”
舒天睁大眼睛道:“真有如此大名?连西域大漠、高丽扶桑都知道?”萧汉郑重点头道:“在下身为一派掌门,自然与武林人物多有交往,虽说本派新立,声名不彰,本人却认识好多少年侠客,听他们话中谈起,很是佩服这位侠盗。”
舒天冷哼一声道:“江湖传言大多不实,无边夸大而已,当不得真。”萧汉心中暗笑,脸上却很是生气道:“你懂什么?怎么敢如此妄议盗神?不瞒你说,本掌门平生最佩服两个人,其中之一便是当年一统武林的少林天机大师,第二便是这位盗神侠客。”说到这里,萧汉故意叹了一声道:“可惜在下福浅,不能见他一面。”脸上跟着现出失落之色。
舒天微微侧着头,看不出什么表情,眼中却满是得意之色,听他说完,跟着道:“萧掌门说得如此精彩,连鄙人都想见识一下这位侠盗高人了。”萧汉点头正色道:“江湖之大,要寻一个人犹如大海捞针,只怨我等福薄,无缘一见。”舒天摇头道:“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也许有一天你我二人便会见到他。”萧汉叹道:“但愿如此。”跟着又说起少林寺行空大师抓获四小魔头之事,舒天还是面无表情,只是显得有些局促不安。几次出言想打断萧汉,哪知萧汉说得兴起,被他打断后老不高兴,倒让舒天有些不好意思,主动向他说起其他的江湖轶事。
二人你来我往,足足谈到子夜时分,舒天也是见多识多,讲的事情萧汉都是头一次听说。萧汉也极为配合,边听边捧上一两句,却往往恰到好处,舒天看他的眼神慢慢温和起来,到最后就差跟他称兄道弟了。其实没人知道,萧汉以前是学校有名的卧谈会专家。因为读得杂书多,天文地理文学艺术都懂那么一点,所以每天晚上一熄灯,全宿舍八个同学便成了他忠实的听众。萧汉还有个好处便是有亲和力,很容易取得别人的信任。要不然他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取得李月萤和段西柳的信任。
二人一直聊到差不多丑时才休息,萧汉躺到床上,注意观察舒天的动静。却见他身子侧向床里,一动不动,过得片刻便传出呼噜的声音。萧汉看了半晌,见他再无动静,便闭眼休息,精神却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今天他忽悠了舒天大半天,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确定他的身份,只是舒天着实配合得好,要不是萧汉观察仔细,差点就被他骗了。这人他绝对见过,而且很熟悉,通过今晚的一番试探,萧汉已经确定了他的身份,只是此人武功比他高得多,要是动手自己只有自杀的份。如果叫上段西柳,也没有擒下此人的可能。如果他跑出房间,找到少林僧人说出此人身份,以少林的声威与武功,必会拿下此人,只是这个手段太不高明,也有些失他一派掌门的身份。
患得患失一整夜,屋中却没什么动静。萧汉熬了半夜,一点动静没有,到卯时初刻,他终于睡了过去。一觉醒来已是天光大亮,萧汉急忙起床,看到对面床上已经没了人影,吓了一跳,仔细摸了一下身上,东西都在,这在放心,打开屋门,看到段西柳站在屋外,满脸怀疑地看着外面。
萧汉走过去道:“怎么了?”段西柳回头见是他,皱眉道:“刚才看到一个人,感觉好熟悉。”萧汉呵呵一笑道:“肯定是你眼花了,走,我们再去转转。”此时太阳已升起老高,住在禅堂里的客人早已吃过早饭,在少林寺里四处转悠。善男信女们三三两两从山门而入,在知客僧引导下依次进入各个大殿参禅礼佛。寺庙里再次热闹起来。
今天已是正月十九,到二十五日少林寺便会封山,除了各门各派江湖人物,闲杂百姓一律不得进山,而一些小门小派或者路途较远的门派早已出发。百姓大都喜欢凑热闹,因此趁着这个机会早早前来参观游玩。
萧汉带着段西柳出了禅堂,二人商量了一下,便向戒律院走去。没走几步,便看到赵承宗微笑着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两个青衣仆人。见到萧汉过来,赵承宗回头让仆人离开,然后拱手为礼道:“二位兄台这是要上哪儿去?能否带小弟一个。”萧汉呵呵笑道:“我们也是闲着无事,想去戒律院看看,赵兄弟不是要代令尊拜访行空大师么?”
赵承宗摇头道:“这么这么多人,江湖人物也来了不少,行空大师必定很忙,我还是先游玩一番再说。”三人相视而笑,一起向戒律院走去。
一路之上游人如织,少林寺自然准备充分,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除了灰衫的青年僧人,还有为数不少的黄衫中年僧人,更有数十名六七十岁的老僧守着每个关口。因此虽然游人众多,却没有什么大的争端。江湖人物也是小心翼翼,没人敢在老虎头上拔毛。
三人随着人流东拐西绕,来到戒律院前。只见两扇高大的朱漆大门紧紧关闭,门口守着两名黄衫僧人。见有人过来,一脸戒备道:“少林戒律院,施主请回。”三人停下脚步,萧汉微笑道:“敢问两位师叔,行正大师可在里面?”
其中一个黄衫僧人双掌合十道:“行正师兄有事在身,不能见客,施主请回吧。”萧汉拱手还礼道:“两位师叔可曾见到天山派弟子骆北鸿来到这里?”段西柳也急道:“二位师叔,我骆师兄是否在戒律院中,烦请告知一二。”
两名黄衫僧人互望一眼,其中一人摇头道:“我二人今日才派到这里守卫,委实不知此事。”另一人却有些不耐烦,摆手道:“三位施主无事便请离开,戒律院闲人不得靠近。”萧汉尴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