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斋鬼话-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敬不由自主的就将丹药吞了下去!
李敬碎丹生婴失败后,并没有四肢瘫痪,只是功力基本上被废了,残存的生机只剩下不到十年,心中十年沮丧,自觉生而无趣,所以躺在床上装死。
老实说,他对这个孙女并没有多深的印象,连她的名字都忘记了,忽然被逼着吞下一颗丹药,霎时间心里恼火,猛地坐了起来,双目圆睁,瞪着秋婵:“你是哪里来的丫头?好大的胆子,竟然在我伯爵府中放肆!真当大明国,没有王法了吗?”
秋婵闻言一愣,当即轻哼一声,道:“该尽的孝道我已经尽了。从今以后,我跟李家没有丝毫的关系。告辞!”
说完,她伸手拉起母亲的衣袖,转身就走!
罗兰芝也是心中着恼,早就不耐烦待在这里了。
母女俩快步出了门,听见后面一串的大呼小叫!
“死丫头!敢在伯爵府放肆!”
“我看她不是五弟的种,姓罗的娘们儿不守妇道……”
“胆子不小啊,赶紧去大理寺,告她一状,连带着控告罗定邦,让他家赔偿十万灵石……”
秋婵心中着恼,回身一掌,把堂屋门口,两尺粗的立柱,拍个粉碎!再一掌,将门口的石狮子也打成粉末!
屋梁颤抖了两下,差点儿倒下来!
屋子里的人见了这一幕,都被吓得心肝乱颤,当即闭口不敢言!
这些人都担心她凶星大发,若是回过头来,不管不顾,将所有人全部打死,那可怎么办啊?就算是去大理寺告状也来不及!
第323章 疑团
不一会儿的功夫,秋婵和罗兰芝已经去远了。
靖西伯李敬忽然“哇”的,张嘴吐出一大口黑血!
屋里一阵慌乱,李暲大声叫道:“老爷子不行了,赶紧预备后事!”
李鼎大喊:“赶紧派人,再去请灵医来看看!”
李暲道:“看也没有用,难道说还能救活不成?”
李鼎瞪他一眼:“能不能救活不要紧,关键是不能让人找茬!”
郑茱站在旁边,伸手搀扶着李敬,面色发青,哀哀痛哭起来:“老爷啊,你要是没了,让我可怎么活!”
李暲恨恨的说道:“我爹若是死了,回头我一定去告罗家!罗兰芝带一个死丫头,来到伯爵府中闹事!不但不守孝道,而且拿毒药害人……哼哼,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罗定邦不还在仙文阁里吗?他儿子也在做官,不告得他们倾家荡产不算完……”
李敬大口吐血,连吐三口黑血之后,人反而觉得好受了很多!
他凝神内视,发现原本满是裂缝的丹田,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愈合!
他当即大吃一惊,连忙叫道:“都住口!赶紧滚出去!没想到啊,那孩子拿来的药,竟然对我有效!我需要闭关半日,都给我滚出去,不准打扰我!”
听见这话,周围的人都吃了一惊。
“这……这怎么可能啊?”
“难道说,罗兰芝还真安了好心?”
“罗家,又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就算罗兰芝有好心,也难求来好药啊!”
“快,快,赶紧退出去,等等看情况再说。”
两个时辰之后,李敬神采奕奕的走出来,扬天发出一声大吼,震动了整个伯爵府。
随后,很多人纷纷涌过来,想看他是不是咽气了。
然而这时候的李敬,已经完全恢复了金丹大圆满的境界,整个人站得笔直,仿佛一株青松,哪里有一点儿的病态呢?
老三李暲上前问道:“爹,这是怎么回事?你怎么就忽然好了呢?”
李敬上前一步,抬手就是一个嘴巴子,“啪”的一声,狠狠的抽在脸上!
李暲捂着脸,叫道:“爹,你为啥打我?”
李敬道:“哼,我躺在床上又没有死!是不是你吵着要分家产?我不打死你,就算是仁慈了!”
李敬说着,还想继续打下去。
李暲抱头鼠窜,乱腾腾的,鸡飞狗跳。
周围的人纷纷劝说,好不容易将老爷子拉住了。
最后,李敬大声说道:“赶紧准备一份厚礼,我要去拜访罗定邦,把那嫡亲的孙女接回来!我家的孩子,怎么能流落在外呢?还要去宗人府说一声,告诉他们,我家有一个国色天香的金枝玉叶,不说能嫁入地仙家里,至少配得上三公九卿的嫡子……奇怪,这孩子哪来的灵丹?竟然能治好我的病,这倒是神了!”
第二天,李敬来到罗府,见到罗定邦,送上一份礼物,大声道:“罗老头,我那孙女呢?赶紧让她出来!我要带她回伯爵府!”
然而罗定邦却道:“亲家公,秋婵已经离开京师了!”
李敬闻言一愣:“什么?离开了?京师这么繁华的好地方,她不留在这儿,还想去哪儿呢?”
罗定邦叹了口气,心里想说:“亲家公,你虽然补上了仙基,重新有了修仙的机会,但是整个家族,怕是错过机缘了。”
此时的罗定邦,已经从女儿罗兰芝手里,得到了一颗立婴丹,还有三颗结金丹。有了这些丹药之后,可以说免除了罗家未来三百年的后顾之忧。他正在满心欢喜之际,看着眼前还在犯浑的李敬,禁不住连连摇头。
李敬搞不明白,问道:“罗老头,你倒是说话啊,老是摇头做什么?”
罗定邦道:“秋婵不是普通人,你家的人心思不正,想把她嫁出去获利,却没想到,她自己就是摇钱树。亲家公,你回去吧,秋婵说了,从今以后,不会踏入伯爵府!”
李敬心里有些不安,隐隐觉得失去了什么,然而转瞬间,他又有些着恼,恨恨的道:“这丫头,脾气太差了!竟然打坏我家的柱子,差点儿拆了我的房子!罗老头,你若是见了她,别忘了帮我骂两句!”
罗定邦心想:“我疯了,才会骂这样的好孩子呢!你这个糊涂蛋,自己立身不正,下面的子孙也没几个成器的。再过两代,等到伯爵也丢了,看你们还怎么混!”
过了一会,他端起茶来送客。
可是李敬却不肯走,皱着眉头,问道:“罗老头,你跟我讲讲,这孩子哪来的灵丹?她到底得了什么奇遇?我到现在还有些疑惑,记得当年出事的时候,只有罗兰芝一个人回来,那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现如今又冒出一个孙女来?”
罗定邦摇摇头:“你问我?我也不知道。”
李敬却道:“这不行!我已经将她的情况报上宗人府了!这事儿还会有人查下去!”
罗定邦望着他,略微有些着恼,道:“你既然知道她脾气不好,不怕她回头将整个伯爵府真的拆了?秋婵在我家只吃了一顿饭,但是她自己说,现如今是某位地仙的门下弟子。你如果不怕得罪地仙,尽管可以继续折腾。”
李敬大吃一惊,问道:“她师傅是哪位地仙?大明国的地仙都是有数的!”
罗定邦再度摇头:“我不知道。”
李敬感觉有些郁闷,很是无奈的走出罗府。
他一面走,一面盘算,总觉得这事儿有古怪。
“既然是死了的人,怎么可能再活过来?当初报来死讯的时候,并不是罗兰芝一面之词,而是刑部派人去查验过,为了这事儿,皇上还责骂过三皇子李焕。”
“可是我昨日见的,应该便是我的孙女,如果不是我孙女,她为何要登门救我?青天白日,朗朗乾坤,难道会有馅饼从天上掉下来?”
“她说自己拜入玄水门,我应该找人去玄水门问一问。”
“罗老头说她已经离开了,我看这事儿不靠谱,玄水门位于北海,她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会掉头就走呢?”
李敬回到家中,并没有派人去宗人府修改记录,反而派出家人在京师四处寻找。
可是他派人找了很久,却一直没有找到秋婵的影子。
第324章 仙院洞府
不久,桑子明来到翰林仙院。
翰林仙院位于内城,皇宫右侧,太学的东面,洛水在这里拐了个弯曲,形成一个半岛的样子。
整个翰林仙院,占地方圆三十里,被一道蓝色的大阵笼罩着。
这是大明国最神秘的儒家圣地,据说在这片区域中,总共有二十多个洞天世界!
这些洞天世界,都来自于地仙以上的妖王,连合道级的妖修洞天都没有!这些妖修被儒门地仙斩杀之后,剥夺了洞天,放在翰林仙院。这种情形,就像摆在东海边、水帘洞内的圣窋一样。
每一个洞天,就是一个洞府,所以在翰林仙院有第一仙洞、第二仙洞的称谓,一直排到第十八仙洞。
只有前面的十八个仙洞,面对普通的儒门修士开放。后面几个仙洞,则被地仙杨雄和郑玄瓜分了!
儒门明面上有五位地仙。谢安位于南都庆平城;最年轻的陆九渊,离开京师,不知所踪;最老的地仙董仲书,一直在白云山闭关修炼。平日里留在翰林仙院的,只有杨雄和郑玄,尤其是郑玄,几乎每天都会出来。而杨雄出来的次数相对要少一些。
桑子明手持身份令牌,一路走一路问,经过重重查验,来到翰林仙院的深处。
郑玄住的地方,叫作“康成宫”。
洛河北岸,连着矗立着好几座宫殿。康成宫只是其中的一座。
宫殿左边有一个花园,花园正中,立着个五丈高的宝塔。
走进宝塔,内里有个洞天世界,足有两千里之阔。
一般来说,普通地仙的洞天只不过方圆千里。而这座洞天,里面竟然有两千里,说明它原来的主人,不是普通的地仙!或许已经是灵仙了!就算还是地仙的话,那也是九阶地仙!
可是九阶地仙竟然被人杀了!在黄昏界而言,谁能杀得了九阶地仙啊?这件事本身就暗含玄机。
当桑子明走进去的时候,发现洞天之中是一望无际绿油油的草地!
草地上或站或坐数千人,人群之中,还有九块黑色的石碑!
桑子明盯着那些人看,发现其中有不少的高人,两位地仙郑玄和杨雄都穿着紫金色的袍子,峨冠博带,看上去很有气势;四十多位合道真君,都穿着紫红色的衣服,看上去也很庄重;三百多位步虚真君,身穿黄袍,带着大贤冠,一个个气宇轩昂;一千八百多位元婴真君,身穿红色的袍服,看上去蔚为壮观;剩下的还有五百多位金丹真人,算是年纪比较轻的,一个个身穿青衣或者蓝衫。
所有人员加起来,大概不到三千位,全是获得状元身份的儒门精英,比桑子明预想的要少一些。
按理说,大明立国一来,应该有八千多位状元,可是因为年代久远,很多人都死掉了。
状元虽然才华横溢,但是未必能修成正果。
比较而言,桑子明在这些人中,应该算是最年轻的两人。
他虽然是数十年前的状元,但他考中状元的时候年纪太轻,所以至今只有九十岁。而就算最近一届的状元,也已经有一百六十岁了。大明国的会试,限制在三百六十岁,所以能考中状元的人,一般不会太年轻。
九块黑色的石碑,分开来,摆放在草原上。
每个石碑的边上,都围了三四百人。
这么多人一起来研究石碑,也算是一场盛会了。
幸亏来的都是修士,每个人的眼神都很好,隔着两三百丈,都能清晰的看见碑文,如果换成凡人的话,只怕这些人先得打起来。
这一次,桑子明有备而来,不但带了大量的食物、饮水、灵液和灵晶,而且带过来一个又大又厚的蒲团,躺在上面睡觉都没问题。
他挑了一个人少的石碑,隔着一百五十丈,远远的坐下来,静静的参悟碑文。
很多人早上来了,坐不到下午便会离开;因为碑文太深奥,看多了会让人头晕目眩。也有些人能勉强撑到傍晚,只有少数功力深湛的的人,才能够一坐好几天。
每到傍晚,地仙郑玄和杨雄都要召集众人,探讨一天的收获。
这种集会,大概有一多半的人会参加,也有些人坐在原地不动,不想打断参悟的进程。
开始的三天,桑子明也分神听了听,然而他发现,很多人说的不着调,于是他封闭耳脉,不想再听下去。
他在那里静静的参悟,静静的思索,拿着一个紫砂壶,不时的喝口茶。
他从来都不说一句话。
别人看他年轻,一个人坐在边远的地方,也懒得过来理他!
一个小小的金丹真人,夹在这么多大人物里面,简直就像蚂蚁一样渺小!他若是能领悟石碑,岂不是成了笑话?
地仙郑玄并没有一直坐在那里,几乎每天,他都要离开洞天,去外面给人上课。
地仙杨雄倒是常常静坐,一动不动十几天,双眼直勾勾的看着石碑,心里若有所思,偏又想不明白。他也没有一直留在洞天中,而是每个半个月,回到自己的宫殿,看书写字,处理事务
桑子明一坐就是八个月,才终于领悟了一块石碑。
这块石碑讲的是癸水阴雷,属于五种雷法中的一种。
按理说,桑子明没有水灵根,暂时没办法修炼这门心法,可是冥冥之中,却好像有人在提醒他:“你可以的,五种雷法,你都能修炼,不信你试试看嘛。”
于是,桑子明起身而去!径直回家了!
他走之后三天,那块石碑渐渐发生了变化,碑文变得有些暗淡,右上角的秦字也有些模糊不清了。
有人发现了这种变化,当即惊呼起来。
杨雄过来一看,很快意识到不对了。
一般来说,石碑出现这种变化,往往是因为,被人领悟了碑文的缘故。
可是如此深奥的碑文,里面蕴含着无穷的大道,若是被人领悟,往往伴随着功力暴涨!然而在场的人中,并没有人出现这种变化。
“怎么回事?难道那人离开了?”
“到底是谁领悟了石碑呢?”
杨雄仔细盘查了一番,最后却没有结果。
因为来的人太多了,差不多有三千人,今天来,明天走,上午来,下午走,简直像菜市场一样。
他觉得这样不行,于是专门抽出人来,在洞天入口处,登记进出的人员。
郑玄上课回来,听说这件事之后,当即惊讶莫名,他觉得难以想象,竟然有人能偷偷领悟了一块碑!
“这怎么可能呢?谁有那么大的造化?能想明白这么复杂的石碑?我还以为这些石碑是假的呢,没想到真有人能领悟出东西!仔细查,看看今天都有谁离开了洞府?”
第325章 郑玄大怒
桑子明回到家中,陪着莲香和秋婵闲话。
三天以后,他将癸水阴雷传授给秋婵,两个人在归土秘境中演练雷法。
桑子明此前已经领悟了两种雷法,所以再学癸水阴雷,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只花了三年,就学会了第一道雷法,但却只能放出一道水雷!
这种情形,跟赤火阳雷和青木神雷不同,他因为拥有火灵根,同时体内有三朵灵火,所以能连续放出六道火雷;他有木灵根,再加上鸿蒙世界中有一株白榆仙树,所以能一口气放出三道木雷;可是他既没有水灵根,也没有仙水,那么他是怎么放出这一道癸水阴雷的呢?
他仔细想了很久,最终才发现,自己之所以能学会水雷,完全是因为肾脏之中有一道白色的光芒!
那道光芒是当初他在琅琊山巅,参拜四颗巨大的头颅所得到一种恩惠,有可能跟四位神君有关!
桑子明心生感慨,不知道该怎样感谢四位神君。
秋婵因为是鬼修,又是第一次学习雷法,所以学习的进程有些慢。
桑子明没有等她,径直出了归土秘境,跟莲香说了一声,便再度离开家,前往翰林仙院。
三年过去,翰林仙院依然如故,只不过每个状元再进入洞府的时候,都要登记名字和功力境界。
桑子明写下自己的名字,再写上金丹第七重,心里已经引起了警觉。
看来,有人已经发现石碑的变化了。
想来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毕竟在场的接近三千人,每个人都是儒门精英,心思细腻,目光敏锐,怎么可能毫无察觉呢?
桑子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找个僻静的角落,静静的坐下来参悟石碑。
因为连续参悟了好几座石碑,他的神识变得越来越强,学会的仙文也越来越多,此时已经掌握了三万三千个仙文,所以领悟石碑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了。
这一次,他只是静坐了五个月,就领悟了一座石碑。
他领悟出的是“制符”的法门。
修真界有所谓的“修真四艺”,也就是丹、器、符、阵。至此,他已经领悟了前三项,还差第四项“炼阵”的法门了。
不过,领悟归领悟,并不等于他就能炼制出高阶灵符,他只是明白了制符的方法和蕴含的大道,要想真正成为制符大师,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这就像年轻人在学宫学了很多东西,但是还没有接受实践考验一样。
桑子明心中明白,这些东西太耗费时间了,他暂时是无能为力,只能将其封存起来,等日后有空的时候,再拿出来钻研。
这一次,他并没有立即起身离开,而是站起身来,在洞府中走来走去。
三天以后,又有人惊呼起来:“啊呀,这块石碑也被人破解了!”
郑玄闻言大惊,过来一看,发现石碑上的字迹果然变了!
他放眼望去,发现在场的人都没有明显的变化,既没有人功力暴涨,也没有人抱着脑袋,显示出被碑文塞满髓海的样子。
他急匆匆来到门口,查看最近几天进出洞府的名录,结果发现总共有两百多人出去。
随后,他召集众人,询问是谁领悟了石碑,何妨说出来碑文中的内容?
然而在场的人纷纷摇头,连一个愿意站出来的人都没有。
远处,金丹小修桑子明,在草地上走来走去,捉住一对蚂蚱,看它们会不会打架。
没有人过来问他一句话,因为他年纪太轻,功力境界也不够,不像能领悟石碑的样子。
郑玄心里着急,绞尽脑汁想了一阵子,干脆叫来门下上千个弟子,不盯石碑,专门盯人!
然而一千个弟子还不够,他又叫来若干个徒孙,来个一对一的盯防!
“都给我盯好了,记住哪些人参悟一号碑,哪些人参悟二号碑……有特殊情况,都给我报上来!”
于是乎,桑子明的身边,也站了一位金丹真人,瞪大眼睛瞧着他!
桑子明冲他笑笑:“兄台贵姓?”
那人咧了咧嘴:“免贵姓刘,刘备,刘玄德。”
桑子明叹道:“这些石碑太深奥了,我看一眼就觉得头晕,可是如果就这么走了,又觉得不甘心,你说我当如何是好?”
刘玄德道:“兄弟还是早些走吧。你看在场的人,还有几位金丹真人?连元婴真君都走了一半!金丹真人连上你,还剩下三位了!这些石碑不是你能领悟的,又何必留在这儿强撑呢?郑先生叫你们来,只是过来长长见识而已。”
桑子明笑道:“兄台说的是。不过我听说,大儒汇聚的地方,很容易聚集文气。我在这里待了几个月,说话都变得文绉绉的,所以我不想走啊!”
刘玄德撇了撇嘴:“那你就在这儿待着呗,反正也没人撵你走。”
桑子明道:“不行,我得离的远一些,否则万一有人以为,是我领悟了石碑,那可如何是好?”
“嘿嘿,兄弟说笑了。”
桑子明向远处走去,一直走到二十里外,找个小山坡坐下来。
他修炼了落日箭诀,眼光变得越来越锐利,能在百里之外,看见石碑上的内容。
刘玄德只跟着他走了三里,然后就站住脚步,不跟他走了。
时间又过去五个月,有人发现,第三块石碑发生了变化!
郑玄将所有的弟子召集在一起,挨个询问他们有没有发现怪异的人物,有些人提出某些疑点,郑玄挨个的去证实,然而这个过程也不容易,因为在场的很多是合道老祖和步虚真君,郑玄虽然是地仙,也不能胡乱得罪人。人家要是否认的话,他也不能强行逼问。
郑玄查不出结果,心情越来越郁闷。
时光匆匆,很快又过去四个月。这时候,第四块石碑也被人参悟了!
郑玄大怒:“到底是谁?是谁领悟了石碑?为什么不敢说出来?没有一点奉献和分享的精神,这是什么儒家弟子?去拿问心镜来,悬挂在石碑上空!我看谁还敢隐瞒!”
问心镜是儒门常用的一种法器,据说是亚圣孟子发明的,镜子有三尺大小,背后写着两行字:“乾坤阴阳,咸在于此;天地六合,至此一心。”
镜子悬挂在空中,方圆十里之内,若有心怀叵测的人,九成会被检测出来。当然,这件法器也不是百用百灵,还有一成的人检测不出来。
这时候,桑子明的脑海里装了三个石碑的内容,已经被塞得满满的,再也装不下新的内容,不得不从洞天中走了出来。
这三块石碑中,除了“制符”之法外,还有“白帝剑诀”,和“逐日仙步”。
这些东西都博大精深,只要能学好一项,都可以成为大仙!
白帝剑诀包括种剑、养剑、祭剑和唤剑,乃是属于剑修的高阶法门。
逐日仙步来自于夸父逐日,这是一门快速避险的身法。想当初,大神夸父被人追杀,曾经仗着这门心法,一口气跨过好些个世界。
第326章 董仲书
桑子明回到家中,将逐日仙步和白帝剑诀,毫无保留,倾囊相授,传给莲香和秋婵。至于说两人能学会多少,那就看她们的造化了。
好在两人都是冰雪聪明有大毅力的人,再加上三人合力演练,相互促进,所以闭关十余年之后,每个人的功力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莲香已经到了金丹大圆满,于是选了个良辰节日,怀揣着几颗立婴丹,躲到火谷闭关进阶去了。
秋婵也到了金丹第九重,她没有选择闭关修炼,而是留在外面打理桑宅。
后花园里还种着不少的灵草,不断有成熟的灵草,需要采摘收藏。
另外还有玉皇蜂需要照看,如今的玉皇蜂族群,已经扩张到三千多只,蜂王的身子变得越来越大,已经有两尺五寸了。
莲香说玉皇蜂也是妖修,所以她给蜂王取了个好听的名字,让她姓桑,叫玉儿,因为她是玉皇蜂嘛。
按照莲香的说法,如果蜂王能长到六尺六寸,跟成人女仙一样高,就可以蜕变为仙皇蜂!狐婆那儿有一只蜂王,已经长到了四尺八寸,但是后面再想提升,难度越来越高。
因为桑玉儿的体型逐渐变大,原来的蜂巢已经不能用了,所以她请莲香在木系洞天中,用青玉垒了个很大的蜂巢。
这时候,桑子明已经有一百一十岁了,他一直压制着自身的境界没有进阶,仍然还是金丹第七重。
他前后领悟了七块石碑,掌握了大量的天道法则,髓海连续不停的扩张,变得跟合道老祖一样深邃广阔,神识也比一般的修士强太多了,闭上眼睛可以察觉五十里之内的一草一木。
这一天,他再度出门,前往翰林仙院,准备领悟更多的碑文。
结果他到了地方才知道,地仙杨雄和郑玄改变了规则,只允许合道老祖、五品以上的朝廷官员和地仙门人,前来参悟石碑。理由是只有朝廷官员,才是最懂得规矩的人。至于说地仙门人,那纯粹是郑玄以权谋私,为了提携弟子开的后门。
谁都知道,郑玄拥有极多的门人弟子,单是亲传弟子就有一千人,记名弟子不知道有多少,如果加上徒孙,那就更不得了。
郑玄觉得自己的门人弟子,应该不至于欺师灭祖。
果然,他采用这种规章之后,连续七八年,那些石碑都没有发生变化。
老实说,他作为儒家经文大师,不怕别人领悟石碑,只要是儒门弟子,舍得拿出来分享就行!但要是有人偷偷领悟石碑,不愿意拿出来分享,那就太不像话了!
郑玄一生几乎都在仙文阁渡过,早年跟着众多的师傅学习儒家经文,后来做了讲师教书多年,直到成了地仙之后,还一直在教书育人,他将毕生的心血,都贡献给儒门了,却没想到竟然有人自私自利,偷偷领悟石碑,而不肯说出来!
一想起这件事,他就觉得火大!
杨雄已经建议他,干脆将剩下的石碑封存起来算了!可是郑玄觉得,儒门应该是开放的,不该关起门来,秘而不宣,所以依旧允许部分儒生前来参悟。
二十多年过去,郑玄虽然没有领悟出碑文,但是每天傍晚主持研讨会,跟众多的合道真君探讨儒门经义,也感到受益匪浅,所以他不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桑子明拿出师傅陆九渊给他的令牌,登记了名字和个人境界,然后进入洞天之内。
他放眼望去,发现在场的人员并没有减少,反而比以前多了一倍,大约有五六千人!因为地仙门人太多的缘故!
为首的地仙,除了郑玄和杨雄之外,现如今还多了两位!一位赫然乃是欧阳修!
当年欧阳修主持会试,从九州鼎中,获得一颗极其珍贵的地仙丹,然后经过一个甲子的闭关,终于进阶地仙了!
这在儒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儒门曾经在太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庆典,可惜桑子明一直在闭关修炼,错过了前去观礼的机会!
欧阳修出关之后,听说有这样一场盛会,于是便带着门人弟子前来参加。
至于说另外一位年老的地仙,须发银白,飘飘欲仙,长眉方脸,一双慧眼,桑子明虽然不认识,却听见旁边的人说,那就是地仙董仲书!
董仲书原本在白云山闭关修炼,近年来静极思动,也来翰林仙院凑热闹。
桑子明看不出他的境界,只知道这人功力极高,有可能到了地仙九阶!甚至已经超脱地仙层次,达到灵仙境界了!
按理说,地仙九阶就可以渡劫飞升,前往灵界继续修炼。可是儒门需要有人做出贡献,为了宗门利益,留在京师镇压妖邪。
所以董仲书便留了下来,等待有新的地仙,成长到一定地步,他才能离开黄昏界。
除了这四位地仙之外,现场还多了一些合道老祖,大约有六十多人!
桑子明甚至还看到垂垂老矣、脸带病容的石介!
石介还没有死,依然在挣扎着求活!
桑子明虽然同情这位老人,但是他不敢走上去打招呼,更不敢拿出补天丹来。因为这时候群雄环伺,他用的是本来面目。如果被石介拆穿,那可是大麻烦。
在这里,他还看到了合道真君姜潜,已经接替石介,做了徂徕书院的山长。
除此之外,他认识的人就不多了。即便有人出自象山书院,乃是陆九渊门下弟子,他也从未见过。他只认识一个杨简,还留在南方,镇守象山书院呢!
现场还有一些步虚、元婴和金丹真人,那都是几位地仙的门人弟子,来这里的目的不是为了参悟石碑,而是为了多认识几个人,倾听大贤的发言,开阔自己的视野。
儒门常讲,近朱者赤,近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