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斋鬼话-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郁闷,算了,不看了,我回去等着看榜!”
“唉,怎么会有这种妖孽呢?老天太不公平了。”
此时,桑子明又开始演练天剑诀第十式,因为按照他的计算,尽管在啸音和箭术上拿了高分,但是放弃了三场擂台赛,被别人追了九十分。他需要演示十三式天剑诀,才能确保考中状元!
十三式天剑诀并不多,其余考生中也有一些高手,比如说辛幼安,先前施展了十七式天剑诀,拿到了一百五十三分。
台下的罗定邦睁大眼睛看着桑子明,心想:“哎,我先前竟然猜错了!看他现在的样子,哪里是不通剑术的人呢?以他在啸音和箭术上展示的才华,说不定剑术也能让人眼前一亮。”
这时候,桑子明正在慢吞吞的演练剑术,又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将第十三式剑诀演示出来。
台下裁判叫道:“又一个十分,已经有一百三十分了。继续演练!”
桑子明却收起灵剑,对着台下一躬身:“弟子表演完毕,多谢三位师叔祖。”
为首的步虚真君“啪啪”的鼓起掌来,赞道:“很好,你这剑术是跟谁学的?”
桑子明答道:“弟子的剑术老师名叫秦斩。”
“天剑秦斩?”
“对!”
台下有人茫然,有人大声道:“天剑秦斩是一位剑痴,他的功力很弱,才只是金丹后期,但他却能够施展天剑诀三十六式。据说当年他为了学剑,曾经卖身为奴,在剑术大师公孙乾的家里,做了百年的奴仆。”
“没想到桑子明居然跟他学剑,怪不得剑术这么精准。”
“不过,他从掌握了十三式天剑诀,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还不到平均水平呢。”
“是啊,很多人都掌握十五六式。如果真刀真枪打起来,我一个人能打他五个!”
正在这时,主考官欧阳修忽然上前一步,扬声道:“桑子明,我看你意犹未尽你,为何不继续演示下去?你若能施展出天剑十八式,我今天便宣布,想要收你为徒!”
此言一出,周围的人立即变得鸦雀无声!很多人眼珠子都红了!
欧阳修乃是合道巅峰,距离地仙只在咫尺之间,又是朝廷三公之一,若能拜在他的门下,那不是千载难逢的好事吗?
罗定邦的心里也是猛地一跳:“果然机缘来了!欧阳修都出来了!是啊,这样好的苗子,谁不想收归门下?不过,这要求也太高了!怎么能施展出天剑诀十八式呢?桑子明有那样的实力吗?”
其余众人在开始的震惊之后,一个个在心里讥笑:“哼哼,放着这么好的机缘,桑子明也只能干瞪眼!”
桑子明面色微变,心里有些犹豫。
他已经有陆九龄这位合道八阶的先生做指导,虽然没有名言师徒关系,但跟师徒没有太大的区别。再者说,如果拜欧阳修为师,就要搬迁到京城来居住,那样莲香和李秋婵怎么办?她们的师门都在荒谷城附近呢!
因此之故,他很快做出了决定:“对不起,大人,弟子辜负了您的期望,掌握的剑术只有这么多。”
台下众人一阵暗爽:“哈哈,到底还是没成!”
欧阳修眯起眼睛,望向桑子明,他原本已经做出了决定,想要收对方为徒。可是眼见着桑子明还有余力,掌握的剑术不止十三式天剑诀,却不肯施展出来,不愿给他面子,这就是态度问题了。
“难道说,他不想拜在我的门下?喔,对了,据说他曾经得到陆九龄的指点!是我爱才心切,忽视了这一点。”
想到这里,他“哈哈”笑道:“既然你不愿展示,那也不要紧。你回去之后,替我向陆九龄先生问好。”
桑子明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忽然有一位身着紫袍的青年,悄无声息的从空中飘过来。
“欧阳先生,你做人不地道,怎么能抢我的徒弟呢?”
欧阳修定睛一瞧,禁不住吃了一惊,赶紧上前行礼:“拜见象山先生!请教先生,您怎么来了?”
那紫袍青年露出和煦的笑容,道:“我的五哥,给我推荐了这个徒弟,所以我特意过来看看,想要收他为徒。”
“恭喜象山先生,收下绝佳弟子!”
第216章 天花乱坠
刚开始的时候,在场的修士还不知道来的是什么人。但是看见合道真君欧阳修向着对方行礼,又称人家是“象山先生”,于是乎众人都明白了,赶紧扑倒在地行礼:“弟子拜见祖师。”
因为辈份差得太远,叫“太太师叔祖”也不方便,所以一般统称地仙为祖师。
来人便是大明国,儒门一脉,最年轻的地仙陆九渊。
陆九渊人称“象山先生”,是因为他曾经放出自身的法象,乃是一头比大山还高的白象,因此人称“象山先生”。
他曾经以白象法身,战败七位合道妖修的联手阻击,法力高强,受人尊敬。
他最著名的言论是这样说的:“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东南西北还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也。”
因为这段话,有人说他是心学祖师。
什么心学啊?黄昏界是修真世界,并没有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
陆九渊善于沟通天道,所以得到天道加持,才刚刚五万岁,就已经是地仙了!不管怎么说,他都是大明国一个巴掌数得着的人物。
天道有情有心,你对它尊敬,它才会赐福给你。
你骂他“贼老天”,它不降下一个天雷,把你劈成焦炭,都算是仁慈的了!
正因为陆九渊掌握了沟通天道的方法,抱着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态度,双方之间公平尊重,所以上天才屡屡赐福于他,让他以极快的速度成长起来。
陆九渊看见眼前跪了一地的人,于是微微一笑,道:“请大家都起来,找个地方坐好,我既然来了,也不能白来,就给大家讲一段经文。你们说,好不好?”
下面众人纷纷叩首:“多谢祖师赐法!”然后一个个起来坐好,定下心神,安静倾听。
桑子明也赶紧行礼,在旁边坐了下来。
然后,就听陆九渊道:“因为在场的人比较多,我也不讲高深的学问,只说说什么叫‘心学’。你们都仔细听好了!
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天下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心即良知,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生。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
中也者,道心之谓也;道心精一之谓仁,所谓中也。
孔孟之学,惟务求仁,盖精一之传也。而当时之弊,固已有外求之者,故子贡致疑于多学而识,而以博施济众为仁。夫子告之以一贯,而教以能近取譬,盖使之求诸其心也。
迨于孟氏之时,墨氏之言仁至于摩顶放踵,而告子之徒又有‘仁内、义外’之说,心学大坏。
孟子辟义外之说,而曰:‘仁,人心也。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弗思耳矣。’
盖王道息而伯(霸)术行,功利之徒外假天理之近似以济其私,而以欺于人,曰:‘天理固如是。’不知既无其心矣,而尚何有所谓天理者乎?
自是而后,析心与理而为二,而精一之学亡。世儒之支离,外索于刑名器数之末,以求明其所谓物理者。而不知吾心即物理,初无假于外也。佛、老之空虚,遗弃其人伦事物之常,以求明其所谓吾心者。而不知物理即吾心,不可得而遗也……”
陆九渊讲了盏茶功夫,听得下面的人如痴如醉,清风徐来,夕阳斜照,仿佛进入仙界一般。
忽然间,有五颜六色的天花从头顶落下来,笼罩在周围五十丈范围,洒在坐地倾听的众人身上。
桑子明靠的陆九渊最近,因此身上落下的天花最多。
天花仿佛轻盈的杨花,似乎没有一点的分量,然而落在人身上,却比泰山还重!
桑子明心中一颤,忽然间,感觉到一股纯阳之气,从体表钻进来,直冲心腹之间!
原本处于筑基第六重到筑基第七重之间的沟壑,竟然在一瞬间被填平了!
天花带来大量的纯阳之气,如同大江大河,涌入他的体内!
天花消失得很快,幸亏他开辟了璇玑世界和鸿蒙世界,将纯阳之气吸取得点滴不剩!其余的人只能吸收一小半,剩下的都被浪费了。天花带来的灵气,很快重新归于天地之间。
天花降临只持续了半盏茶功夫,然后彻底消失,仿佛众人都做了一场春梦。
然而就是这么片刻之间,让很多人得到极大的好处!
桑子明的功力骤然暴涨,连续跳升两阶,已经到了筑基第八重的中期!
于此同时,他听见周围不断响起“咔嚓咔嚓”的响声,显然有很多人都在冲破关卡,向着更高境界进发!
罗定邦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忽然发现,自己当年受人刺杀落下的病根,虽然经过补天草的救治,但是久久无法痊愈,璇玑世界始终有一道伤痕,此时竟然在吸收五朵天花之后,莫名其妙的治愈了!
非仅如此,他的功力也提升了一阶,从金丹第五重,晋升到金丹第六重的巅峰!
对他来说,这可是了不起的大事啊!意味着他获得了新生!他可以重新踏上修真之路了!原先他只是等死,他的世界是灰暗的,所以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然而此时,他的世界充满了光明!想到这里,他怎能不激动呢?
受益的不只是他一个人,在场之人大约有四五百位,几乎七成的人都晋升了一阶!只有极少数没有领悟陆九渊说话的人,并没有从中得到多大益处。
就连筑基巅峰的罗兰谷,在没有服用结金丹的情况下,都在丹田之中形成了指甲盖大的浩气结晶,这意味着他已经踏入金丹真人的门槛!不用再去服用结金丹了!
一般来说,修士要想进阶金丹,必须服用结金丹。但是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像现在这样,有天花降临,或者每隔一个甲子,举国大祭的时候,有甘露降临,很少数的人得到天道加持,也可能突破筑基境界,成为金丹真人。
如今陆九渊讲经一小会儿,就给众人带来极大的好处,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奇事。比较而言,其余几位地仙的身上,很少发生这样的事情。
董仲书长期闭关,也不知道在琢磨研究什么。
杨雄只在写出惊世文章的时候,才会带来天花降临,比如他写《子虚》、《上林》、《蜀都赋》的时候,都曾经带来天花降世,但平常讲话从来没有像陆九渊这样,竟然带来了天花。
郑玄天天泡在仙文阁总部给众人讲经,也从未带来天花降世的景象。他只是在一个人埋头著述的时候,偶尔给身边的人带来几朵天花。
在场众人受到莫大的好处,一个个翻身跪倒:“多谢祖师,弟子感激不尽,永世不敢忘记您的大恩!”
陆九渊却微微一笑,衣袖一甩,卷起桑子明腾空而起,很快消失不见了。
第217章 北邙山
桑子明身不由己飞在空中,向着神都的北方飞去。
只是一会儿的功夫,陆九渊从空中落下,来到一座大山南侧,半山腰处有一座庄园。
庄园看起来不大,方圆不过六七十丈,但是被大阵包裹着,里面温暖如春,花团锦簇,亭台楼阁,格外静雅。
陆九渊将他放下,来到一座宫殿跟前,迈步走了进去。
桑子明连忙跟上。
进了大殿之后,陆九渊在太师椅上坐下,望着桑子明,道“我的五哥,便是陆九龄。他说你是惊世奇才,所以不敢收你为徒,却将你推荐到我这里。我先前隔着数十里,看见了你在这场会试中的表现,觉得很满意,想要收你为徒,不知你可愿意?”
桑子明受了陆九龄和陆九渊兄弟俩的大恩,也对陆九渊的修为充满了敬意,所以不敢拒绝,也不愿拒绝,于是跪倒施礼“弟子愿意,拜见师尊。”
他心想“实在不行,我只能一个人先来这里,等将来再与莲香和秋婵团聚。”
陆九渊面带笑容,道“你虽然拜在我的名下,但是前期还要跟着我两位兄长修行。我有一桩大事要去做,需要离开神都一段时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桑子明也不敢问对方去哪里,但心里却为之欢喜,暗道“能留在荒谷城,那就更好了!”
陆九渊又道“为师修的是心学,不太讲究仪式,你给为师磕几个头,就算是我的弟子了。”
桑子明恭恭敬敬的磕了三个头,心想“春秋老仙还想收我为徒呢,他要是知道我拜您为师,会不会生气呢?他会不会降下天雷,劈在您身上?”
结果等他磕完头,耳边也没有听见雷响,这才放了心,看来春秋老仙对此并不在意。
作为修真人,一生拥有漫长的经历,活到老学到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会拥有很多的师傅,恐怕就连春秋老仙自己,也不知道拜了多少的师傅呢!
陆九渊又道“到目前为止,为师收了四个徒弟,分别是杨简、袁燮、舒林、傅子云,另外还有一位王守仁,曾经得到为师的点化,但他不算入室弟子,昔年为师曾想收他为徒,却因为遇到了变故,没能将他收归门下。”
桑子明静静的听着,也不知道师傅遇到了什么变故。
陆九渊又道“为师字‘子静’,修炼时常以静坐为要。只有静心,才能沟通天道,然后方能得到天道加持。为师静坐千年,参悟了呼风唤雨的功夫,曾经接受朝廷的请求,九次祈雨成功。我先传你静坐澄心的功夫,这是为师拿手的绝活。这门功夫博大精深,你就算修炼一万年,也不会觉得厌倦。”
随后,陆九渊抬起手指,在桑子明眉心一点,便将功法传了下去。
接着,他又细细讲解了修行注意的事项,便道“你可以回去了。自己一个人下山,路上当心点儿,这条路不太好走。你如果能在三千年内,修炼到步虚境界,再来找为师也不迟。或许那时候,为师已经返回神都了。”
桑子明躬身施礼“多谢恩师,弟子告退。”
陆九渊又道“且慢,为师给你一块出入的令牌。另外,我这里有一付面具,你拿去戴上,出入京师,也会方便些。”
桑子明心道“我已经有千面仙君的蝉翼面具了!”
可是他没法说出口,只好再次拜谢,从师父手里接过面具和令牌。
他伸手摸了摸面具,感觉比较粗糙,比蝉翼面具差了很多,但还是老老实实的戴在了脸上。这是师傅的好意,怎么能随便拒绝呢?那未免太失礼了。
他手持令牌走出了庄园,沿着羊肠小道往山下走。
抬头望去,山路两边竟然堆满了土坟!
他忽然醒悟过来,这是北邙山!黄昏界五大葬地之一的北邙山!
他禁不住吃了一惊“没想到师傅住在北邙山上,竟然与众多的鬼魂为伴!看来,他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功夫,已经非常高深了!他在跟鬼修做朋友!”
“怪不得师傅说,下山的小路不好走,这是要考验我呢!”
山风袭来,冷气逼人。
桑子明心中一紧,赶紧放出浩然正气,护住了自己的身体。
他迈开大步向山下走去,耳朵里不时传来鬼声鬼语,仿佛又有人在耳边呢喃,有时又像有厉鬼在斥骂。
他仿佛没有听见一样,继续往前走着。
渐渐的眼前出现了黑雾,前方的道路已经看不清了。
桑子明将胸中的浩然正气,化作一口长剑,刺破了黑黑的苍穹,继续往前迈步。
此时的他,还无法领悟师傅讲述的同理之心,不敢跟鬼魂直接沟通,跟鬼魂沟通是要有深厚实力做基础的,否则就会为鬼所乘。
大约走了一个时辰,也不知道走出多远,还没有走到山脚。
忽然间,他看见前方出现一个黑影,那身影很是高大,给人以巨大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于是他赶紧站住了脚步,道“不知前方是哪位高人?小子桑子明,刚刚拜在象山先生门下,想从这里借一条道,还请前辈放行。
黑影里传出的是一位女修的声音,声音温婉并没与冷厉的感觉“请问小郎君,可是家住荒谷城的桑小灵医?”
桑子明点头“正是在下,敢问前辈是何人?”
黑影中传来“咯咯”的笑声“你曾为家师诊治病患,还将小夫人送到家师门下。李秋婵是我师妹,我叫童兰。你别怕,我们是一家人。”
桑子明吃了一惊“原来是是童前辈,晚辈听说,您是合道真君,乃是阴鬼宗十大内门长老之一。没想到在这里见到您。”
“呵呵,小相公非是凡人,拥有极大的机缘,能拜在象山先生门下。你不要客气,称呼我一声师姐就行。”
桑子明心想“这都哪儿跟哪儿啊?我是儒门修士,你是阴鬼宗高人,咱俩能是师姐师弟吗?”
不过,他原本就是灵医,灵医讲究中立,不管对方是人妖鬼怪,都一律保持尊敬。再加上陆九渊也说了,要有同理之心,所以他并没有拒绝,而是开口说道“小子高攀了,在此见过师姐。”
第218章 鬼修师姐
黑雾之中,童兰笑道“我今日拦住小郎君,是为了道声感谢,同时也想见你一面,看看小师妹的意中人,到底是什么样子,是不是玉树临风,柔情似水,人见人爱,花见花开。”
桑子明将她后面调侃的话抛在一边,问道“童师姐,你为何要感谢我?我虽然帮令师看过病,但是并没有帮他治好。他需要一朵仙火,可惜我手里并没有啊。”
黑雾渐渐消散,映入桑子明眼帘的,是一位身着青衣的女修,看年龄大约三四十岁,相对应于她合道真君的寿限,可能有三万多岁了,面容白皙,云本高耸,看着不像鬼修,倒像是宫中的妃嫔。
此人看上去身材跟常人一样,并不像黑雾中展示的那样高大。
她的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道“仙火的事,我已经有了计较,用不了多久,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在这里我想说声谢谢,不是为了我师傅,而是为我字。上次我回到荒谷,见到师傅鬼桑子,他传我《鬼修宝典》的心法,说是小师妹献上来的,而心法最终的来源,可能来自于小郎君你。”
桑子明恍然大悟“你说的没错,《鬼修宝典》是我祖父所留。我拿着没用,就给了秋婵,由秋婵献给了令师。如果能碰巧帮到童师姐,为您带来益处,那也是一件好事。”
童兰微微一笑,道“我得了新的功法,感觉受益匪浅,不但解除了原先的隐患,而且将修炼的速度提升了三成。为了表达谢意,我精心采集北邙山的阴气,炼制了一炉幽谷丹,想要送给秋婵,帮她提升功力。还要麻烦小郎君帮着带回去。”
桑子明知道,幽谷丹不同于阴魂丸,它不是用阴魂炼制的,其中没有魂魄的碎片,不会导致性情乖戾。幽谷丹中只有至阴之气,通过秘法凝结而成,对鬼修来说十分珍贵。
因此他欣然接受,笑道“多谢童师姐,有您送的丹药,秋婵一定会很喜欢。”
他自己功力暴涨,已经是筑基第八重了,将李秋婵甩的很远。他不想看到秋婵落后太多,所以一直在盘算这件事,想要炼制一些丹药帮她。没想到打瞌睡有人送上枕头,确实是一件大好事。
童兰抛过来一个拳头大的玉瓶,里面只有七颗淡青色的丹药。
“小郎君,请不要嫌弃,虽然只有七颗丹药,但也费了我一番心血,每一颗能增加一个甲子的功力。”
“童师姐,您太客气了。我记着这番恩情,以后会报答您。”
童兰“咯咯”笑道“除此之外,我刚刚得到消息,小郎君科举顺利,中了状元,而且被陆先生收归门下,这都是可喜可贺的事,所以我给你准备了一点贺礼。”
桑子明连忙摆手“贺礼就算了吧。太麻烦童师姐。”
童兰道“东西准备好了,都是下面的人收集的,我留着没用,你拿去看看,若是有用就留下来,若是无用,随手丢了就是。有些东西还能拿去卖了,换点儿灵石,留着修炼之用。长者赐,不可赐,你还是收下吧。”
桑子明苦笑道“那只能多谢童师姐了。”
萍水相逢,连续收人家礼物,他觉得有些不安。
他知道,鬼修迷惑人,会有多种方式。一种是道心种魔,直接将阴魂种在对方髓海深处;第二种方法是,专门拉拢初出茅庐的读书人,在其没成名之前,送上一些财物,跟其搞好关系,等对方成为大贤,再想法收回成本。
童兰微微一笑,道“小郎君,你不要担心,我对你没有恶意。我虽然鬼修,但也恩怨分明,不想对你用什么手段。”说话间,她随手抛过来一枚储物戒指。
桑子明赶紧伸手接住,口中道“多谢您了。”
童兰笑道“我在邙山深处,有一座宫殿,小郎君,你敢不敢去做客?”
桑子明抬头看了一眼,道“多谢童师姐盛情邀请,不过小弟刚刚拜师,家师就住在山上,说不定在关注着我,我若是在路上耽搁太久,只怕他会下山来寻找。所以我暂时就不去了,等以后有空,一定前去拜访。”
“既然如此,就此别过。小郎君一路走好。”
“童师姐多保重。祝您功力大进,早日进阶地仙。”
童兰挥了挥衣袖,将阴霾一扫而空,露出通往山下的道路。
桑子明躬身告别,快步向山下走去。
自此之后,一路太平,再没有鬼声鬼语,也没有阴霾迷雾了。
小路蜿蜒,两边都是坟茔,还能看到森森白骨,暴露于野外。山上长满了苍松翠柏,在没有阳光的地方,显得格外阴森。
桑子明来到山脚,辨明了方向,直奔京师外城而去。
走到无人之处,他将那枚储物戒指取出来,用神识一扫,发现里面都是些古书,还有几十件法器。
法器都是六品到九品之间的灵器,他自己用不着,可以拿去送人,或者卖给妖修。
那些古书足有上万卷,都写在符纸上,分明有些年头了,也不知道从哪里来的,看上去泛着金光,晶莹闪烁,显然充满了灵能,对于儒修来说很有价值。
古书的价值,不是说只能一次性抽取灵气,用完之后就可以扔了。它可以循环利用,只要将书摆在书架上,就能自动吸收空中的灵气,转化为浩然正气。如果周围的灵气很丰富,还可以加速这个过程。
桑子明记得,爷爷留下的玉简中,有一卷出自天儒门的“祭文秘法”,其中要用到特殊的祭坛,来沟通天地,让仙文、古书和石碑快速充满灵能。
回去之后,他需要构建两种祭坛,一种用来祭炼仙火,一种用来培育仙文。
他已经完成了科举,解决了人生中的一件大事,而且掌握了四千多个仙文,有了空余的时间内,也有足够的能力,琢磨雕刻祭坛上的符文了。
建立祭坛需要用到大量的青玉,还要在青玉上雕刻符文。
符文就是高等级的仙文,至少要在圆满境界以上,才有沟通天地的效果。如果是入道或者成仙级别,那就更好了。
第219章 翰林仙院
第二天上午,会试的榜单新鲜出炉。
总共两百位新进士,桑子明的名字高高在上,百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有些人来到榜下捉徒,也有人跑过来捉婿,然而没有人看到桑子明。
桑子明根本就没去看榜,而是等在旅店中,静待差役前来通知。
结果眼看快中午了,他没有等到差役,却等来了礼部官员罗定邦。
罗定邦亲自登门,送来了新的身份令牌,一份金灿灿的圣旨,一口八阶灵剑,几套进士衣冠,还有一颗结金丹。
身份令牌有两块,一大一小,大的可以挂在院子外面,或者马车的外面,上面有“世代簪缨”四个大字。小的令牌上,则写着“桑子明,大明状元”几个小字。
圣旨上则有这么几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乙未科状元桑子明,得天独厚,才华横溢,实为儒门不可多得之人才也。入翰林仙院,潜修一千年!”
看到这样的圣旨,桑子明当即便糊涂了。
正好罗定邦还没有走,桑子明赶紧开口询问:“请问大人,这翰林仙院是怎么回事?”
罗定邦笑道:“你中了状元,如果去吏部选官,起点就是从六品,比我的官职低不了多少,再加上你已经拜在地仙门下,身份清贵无比,不用称我为大人。我是罗兰芝的父亲,你如果愿意的话,叫我一声罗先生就行了。”
桑子明吃了一惊,赶紧站起身来行礼:“大人,您客气了。实不相瞒,小子与秋婵两情相悦,您是我的长辈,称呼您一声大人,是我该做的事。您老坐好,容我给您磕个头吧。”
罗定邦赶紧摆手:“无需如此,待日后,你与秋婵登门,再磕头也不迟。”毕竟这时候的李秋婵乃是鬼修,鬼修很容易夭折,今后会怎样还不好说呢。
桑子明也没有勉强,说道:“大人,请您给说说,什么是翰林仙院?”
罗定邦笑道:“翰林仙院是儒门收藏大量古籍的地方。大明国继承了前朝的遗产,再加上立国之后多方收集,将大量的珍贵古籍收藏在皇城东南角,外面挂一块牌匾,就是翰林仙院。进去潜修一千年,能让你功力大进,那可是很大的机缘了。”
“喔,原来是这么回事,可我想回荒谷城,这可怎么办呢?”
“这也无妨,你拿到的这张圣旨,并没有注明,进入翰林仙院的日期,你可以等日后有闲再来。好好保存,永不过期。”
“那太好了,多谢大人解说。还有,我不去参加吏部选官,朝廷不会怪罪吧?”
罗定邦笑了笑:“中了进士之后,想不想做官,全凭个人心意。你如果想做官,不拘任何时候,拿着你的身份令牌,前去吏部申请就行了。大明国一百零八州,官员流动得很快,始终都有空缺,你可以自己挑一个职位。如果不愿意当官,也没有人过来管你。”
桑子明道:“有这个制度,倒是方便了。”
罗定邦道:“当官有当官的好处,也有很多难处。尤其是那些边远的州郡,直接面对鬼修和妖修的冲击,搞不好就可能陨落。因此之故,在外面做官,俸禄还是很高的。而像我这样在京师为官,俸禄就比较低了。
当年我考中进士之后,曾经在西北方的一个州做推官,整整做了两个甲子,靠着俸禄和投机,积攒了一些小财,这才能回到京师,生了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然后送他们去仙文阁总部学习。要不然,我怎能在京师待下来呢?
这次你来参加会试,在仙文测试的时候,引来两道天雷,弄坏了不少人的试卷。我儿罗兰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