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斋鬼话-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经历了一场磨难之后,原本就已经残缺不全的仙音谱,缺损的更厉害了,靠着记忆留下来的内容,只剩下不到十首曲子,严重限制仙音门的发展。
  所以说,先生拿出来的曲谱,对我们仙音门来说,乃是生死存亡之物。
  因此之故,我对这套曲谱,不能不上心,还请您斟酌之后,开出适当的价码。”
  白飞儿是仙音门倾心培养的人物,性格刚烈,又有韧性,可做百炼钢,可为绕指柔,她既然得到了仙音谱的消息,打死也不会走了!
  她心里已经有了决断,为了仙音门的未来,也为了自己的家人,哪怕桑子明想要她的身子,她也会咬牙答应下来。
  她对桑子明的情况并不了解,只知道对方是南都乡试的榜首,还知道莲香是烈焰门的精英弟子,至于李秋婵的情况,她并不清楚,再加上阿莺正在这里接受治疗,所以无论如何,她都要跟桑子明讨价还价,并不敢凭着自己金丹真人的身份用强。
  毕竟,这时候的仙音门实力比较弱,连烈焰门都得罪不起,更别说独霸天下的仙文阁了。
  而且,她对桑子明能拿出仙音谱,心里保持着警觉和敬畏,隐隐觉得对方的身后,有着很深的实力。
  桑子明面带微笑道:“我爷爷曾经说过,做人要本分,不可太贪心。我喜欢公平交易,不想用仙音谱来要挟你,那不是君子之道。我只是觉得,留你十年的时间,恐怕还不够。我的髓海深处,有一道大人物留下的封印,我需要更多的时间,听你弹琴来解除封印。”
  白飞儿望着他,说道:“桑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不管需要多长时间,我都会等下去,直到帮你解除封印。在此之前,我愿意帮你做事,你有事尽管吩咐。”
  桑子明道:“白姑娘,我跟你做一个约定:只要你每天弹琴半个时辰,十年之后,我拿出仙音谱的中卷;百年之内,我拿出仙音谱的下卷;最多五百年,我有很大的希望,将会进阶元婴。等我成为元婴修士的那一天,我会将爷爷收藏的仙音门典籍都拿出来,让你随意复制,你看如何?”
  白飞儿怦然心动:“啊?你还有更多仙音门的秘笈,不会是骗我吧?”
  “呵呵,不管是不是骗你,至少在百年之内,你能得到全套的仙音谱。”
  “先生您说的很对,只要有了仙音谱,我就该心满意足了。”


第193章 书中之秘
  自此之后,白飞儿废寝忘食的演练仙曲,桑子明每天都能听到美妙的琴音。
  说来也怪,那些仙音谱上的曲子,虽然不能帮他很快的解除封印,却能让封印微微颤动,每一次颤动,都能让他的神识增强一分。
  他并不知道,那些仙音都是圣人法天象地创立的,里面蕴含着大道法则。比如说欸乃,白雪,幽兰,渔歌,苍梧引,长相思,楚歌,春晓吟,捣衣,大雅,风雷引,泛沧海,广汉游,关山月,南风畅,秋风词,樵歌,清虚吟,山居吟,水龙吟,天风环佩,乌夜啼,梧叶舞秋风,凤凰来仪,碧涧流泉,碧天秋思,沧海龙吟,等等,这些曲子每一首都情景交融,代表着一定的意境和内涵,听得多了对于心境是很好的磨炼,甚至能从中领悟出天道法则。
  可以说,正因为每天听一段仙音,让桑子明受益匪浅,渐渐弥补了缺憾,锤炼了神识,增强了心智,开拓了心胸,让他的仙基打得十分扎实,修炼速度提升了三成,而且还培养出一种能力,不怕鬼修的惑心之术了。
  与此同时,白飞儿的功力也在突飞猛进中,她本是金丹第三重,自从学了新曲之后,不到一个月,就突破了一道不小的鸿沟,进入金丹第四重。金丹第三重属于金丹前期,第四重属于金丹中期,两者之间原本有一道沟壑,普通的修士要花二十的时间才能抹平,然而在她而言,竟然只用了一个月,就轻轻松松跨过去了!
  因此之故,她心里激动不已,对桑子明和莲香、李秋婵有了很大的好感。
  试想,彼此非亲非故,人家冒着风险,拿出仙音谱上卷,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不说别的,即便将来,她得不到仙音谱的下卷和中卷,单凭这上卷三十六首曲子,也能对仙音门产生很大的促进,让她的外祖母有希望进阶合道!
  当年仙音门出事之后,老一辈的高手都死绝了,剩下的都是金丹以下的修士,凭着记忆写出的仙音谱,竟然只剩下十首曲子。
  在那种情况下,一代代艰难维系,传到白飞儿的外祖母白逸云那儿。
  白逸云天资绝佳,硬生生的靠着十首仙音,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将功力推进到步虚中期,然而因为传承断绝的缘故,怎么也无法向上突破了!
  如今有了后续的曲子,白飞儿恨不得早些跑回去,将曲谱拿给外祖母和母亲看,可是因为跟桑子明说好了,十年之内不得上报,所以她才勉强压制着自己激动的心情,潜心研究琢磨新曲。
  好在十年时间,对于高手来说眨眼就能过去。
  她母亲白虹乃是元婴修士,拥有三千年的寿命。外祖母作为步虚修士,拥有一万年的寿命。这样的人物,一次闭关就可能跨越三十年,又怎么在乎短短十年的光阴呢?
  白飞儿在心里想:“看样子,桑先生还真是谦谦君子呢。这年头,沽名钓誉的君子多,货真价实的君子少。难道说,我真的碰到好人了?”
  说起来,当年仙音门之所以受到严厉打击,就是因为儒门地仙出手的缘故!
  当年儒门有六位地仙,其中一人唤作厉声海,他以仙音门演奏靡靡之音、惑人心智的缘由,打杀了仙音门的掌教和太上长老,随后又有一群儒门的步虚、合道真君出手,杀死了仙音门的诸多高手,只有筑基以下的年轻人得以活命,还被送到了教坊司。
  直到八千年前,厉声海莫名其妙的走火入魔,死后留下的骨骼变黑了,人们才惊奇的发现,他竟然变成了魔修!
  自那以后,仙音门重新正名,获得了自由。
  白飞儿在秦淮河上演奏多年,什么样的人没见过?虽然说只要瞄一眼,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知道对方是什么人,但她也不能保证,自己的判断就是对的。
  没办法,画人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书生,最善于将龌龊不堪的内心藏得很深。
  而此时,桑子明并没有想那么多,依旧每天按部就班的修炼。
  这一天,他又来到仙文馆,将自己的作文拿给陆九龄审阅。
  陆九龄耐心点评了一番,然后拿了一卷书出来,眯起眼睛问道:“你知道我们儒生,靠什么来增长功力?”
  桑子明不答,只是静静的听着。
  陆九龄自问自答:“看书,写字,是我们儒家的根基。我知道你从石碑中,靠着灵物仙文,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你可知道,古籍之中,同样蕴含着灵能和大道?”
  桑子明眨眨眼睛,心里有所触动,说道:“请问祖师,什么样的古籍,蕴含着灵能和大道?”
  陆九龄答道:“首先,必须是出自儒生的手书,不能是雕版印刷的书籍。其次,写书的人功力越高,书里触及的大道法则越多。再者,写书的字体越古老,越接近于仙文的形态,蕴含的灵能越丰富。最后,书籍的历史越久远,蕴含的灵能越充足。”
  桑子明的心跳加速了,口里应着:“原来是这样,还请祖师细说。”
  陆九龄缓缓说道:“最早的时候,早在远古时期,这世上本没有文字,但是天道有情,通过雷劈电击,风吹日晒,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山石土地上,形成一些天然的符文,那就是仙文的前身。
  后来,有很多古圣人、古仙人合力,从符文中抽象出神髓,然后写出了能沟通天道法则的仙文。
  祖师仓颉站在前人的基础上,将所有的仙文总结出来,一共有十万八千个,对应十万八千天条。他是仙文集大成者,也是创立仙文阁的祖师!
  仙文是从天地雷文演化出来的。后来有人嫌它笔画弯曲复杂,不利于传播知识,所以进行了简化。仙文经过多次变迁,笔画越来越少,在易于书写的同时,也就失去了大道法则。
  但是不管怎样,只要是文字,都是从仙文来的,尽管简化得不成样子,血肉都没了,只剩下一根骨头,总有一丝大道枢机藏在里头。
  随着年代的延续,文字就像老酒一样,越久越香,蕴藏的灵能渐渐积聚,大道法则渐渐显现,对于儒生来说,阅读这样的书籍,不亚于一场盛宴!”
  桑子明越听越感到惊奇:“原来如此!我说那么多仙文阁的弟子,为何被唤作‘书生’、‘书虫’呢!”
  陆九龄将拿在手里的一卷书递过来,道:“这是我十年前写的,用的并不是仙文,而是大篆,你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灵气?”
  桑子明将书打开,顿时感到一股灵气扑面而来!
  “呀,还真有灵气!而且还十分丰富,如果一口吞下去,能提升我半年的功力!”
  说话间,他将书重新合上,心里受到不小的震动,问道:“祖师,为何书里有灵气,而刻了文字的玉简,却没有灵气呢?”
  问这话时,他想起爷爷留下来的一箱箱玉简,如果都有灵气,那还得了!可是他先前浏览过一些玉简,并没有发现其中蕴含着灵气。
  陆九龄答道:“因为玉简被封起来了,吸收不到外面的灵气,而且玉简中的文字是虚幻的,有其神而无其型,只有用神识才能看见,玉简能保存千万年而不坏。而书籍能直接从空气中接受灵能,同时也承受了六淫之气,风寒署湿燥火,都对书籍造成影响,所以不容易长期保存。”
  “祖师,一本书能保存多少年?”
  “纸保千年,绢保八百。如果是普通的纸,保存千年就坏了。但有些纸经过特殊的处理,又经过地仙和大贤的手,改变了纸张的内部结构,能保存十万年而不坏。这还是在普通的环境下,如果有专门的藏书阁,甚至能保存五十万年。这正是儒门能否长盛不衰的关键!”
  “哇,一本古书,竟然能保存那么久!”
  “所以说,你不但要观摩石碑上的仙文,还要多读书,读好书,读古书,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还能吸取蕴含在书中的灵能,如果运气好,还能领悟天道法则呢!”
  “多谢祖师教诲,弟子知道该怎么做了!”


第194章 鬼移石碑
  桑子明回到家中,想到当初在南都王的宝库里,谢客只拿了两本古籍,他当时还觉得好笑,如今看来,自己真是孤陋寡闻啊。
  那时候,他并不知道古籍的价值,如今知道了,才明白谢客并不是傻子。
  想想也是,作为地仙谢安的后人,怎么能是傻瓜呢?
  他桑子明,如果没有老道士赠送的悟道茶树,根本不可能在乡试中脱颖而出。
  “呵呵,这就是修真界所谓的祖荫了。家里有一位地仙,后辈子孙便有优势。我爷爷桑长虽然是仙人,但他专精于医术,对于仙文的了解不见得有多深。”
  入夜之后,秋意渐浓,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桑子明跟李秋婵闲聊,降到陆九龄所说的古籍,顺便提及自己的感受。
  李秋婵忽然说道:“桑郎,我今日在荒谷底下,发现了一件奇事。”
  “哦?什么样的奇事?”
  “我看见有一些鬼修,从外面运进来一块块石碑,那些石碑看上去都很古老,有些从头到尾都被泥土包裹着,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我找下面的人问了问,听说是因为鬼修占据了很多城镇,除了杀人和收摄魂魄之外,就是抢夺石碑和古书,说是要夺去儒门的根基,从源头上打败儒生!”
  桑子明吃了一惊:“啊?那些石碑和古书都运去哪里了?”
  “那些东西原本乱七八糟的丢在谷底,后来我师傅鬼桑子见了,觉得很是可惜,所以下令将石碑树立在桑罗殿的边上,又将古书都收藏在桑罗殿中。那些古书整整塞满了五个房间,连我的奴仆钟琴儿,都被叫回去整理书籍了!”
  “这……这可是难得的机缘了!”
  “什么机缘啊,桑郎你不是鬼修,又没法下到谷底。我也不能将书和石碑偷出来,否则师傅可能会生气,别人见了也不允许。”
  桑子明没有再说下去,但他已经心动了。
  夜更深了,凉风习习。
  桑子明回到房间,将藏起来不敢用的游仙枕找出来,放在了床头。
  他闭目仰躺在床上,只是一会儿的功夫,神识便飘然而出。
  一个人形的虚影,在游仙枕形成的气泡包裹下,飘飘荡荡飞向荒谷。
  荒谷宽过数百里,深不知几许。
  一开始森林密布,杂草丛生,渐渐的密林变得稀疏了。
  才飞了一半,他看到一群妖族的宫殿,还看见花斑豹桑宝,在宫殿前跟一头青狼撕咬戏耍。
  原来趁着夜深人静的功夫,花斑豹竟然跑到妖族聚居的地方,跟别的妖兽厮打起来了!
  桑子明也不去管他,径直从宫殿上方掠过,直奔谷底而去。
  谷底有不少宫殿和洞府,居住着大量的鬼修。
  荒谷很长,从南到北绵延数千里,那些宫殿也淅淅沥沥的拉开来了。
  所幸鬼桑子居住的桑罗殿距离荒谷城不远,所以桑子明很快就找到了地头,看见了立在桑罗殿西边大片草丛中的一块块石碑。
  那些石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不一而足,大的有两三丈高,小的只有三尺。有的十分整洁,看上去好像被人精心护理过;有的刚刚抹去泥土,还没有来得及擦拭上面的灰尘,看样子似乎刚刚出土!
  儒门修士在黄昏界出现的很早,据说早在三千万年前,就已经有了儒生的雏形,后来一代代发扬光大,逐渐控制了大明国,成为首屈一指的大势力。
  在这么多年漫长的岁月中,不知道有多少前辈高人留下跟踪各样的石碑,随着时代的迁移,逐渐被埋在泥土里。
  如今鬼修攻城略地,占据了不少的城池,既然上头发话要抢石碑和古书,那么下面的人为了讨好上司,连埋在地下的石碑都挖出来了!
  作为鬼修,手底下控制着不少的鬼魅,那些鬼魅都能在地底穿行,所以对于人族来说很难发现的石碑,到了鬼修这里很容易找到了。找到之后装进储物戒指里,然后被送到谷底。
  桑子明越看越感到震惊,因为眼前的石碑数量太多了,竟然超过了两千块,形成一片很大的碑林!
  有些石碑拥有很高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从土里挖出来的石碑,因为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养育,吸取了大量的天道灵能,几乎要从石碑中溢出来!
  放眼望去,那些灵能丰富的石碑,一个个放出淡淡的微光,就像晶莹的夜光石一样!
  可惜这样的灵能,里面蕴含着浩然正气,只有儒生才能吸收,作为鬼修只能干瞪眼。有的鬼修因为作恶太多,甚至连接近石碑都觉得不舒服。但也有心地善良的鬼修,并不畏惧这样的石碑,主动将石碑运回来,一块块树立在桑罗殿周围。
  在众多的石碑中,有一些显得十分干净,明显被人精心呵护过,然而上面的灵能却比较暗淡,可能经常被人瞻仰,里面储存的灵能都被书生吸收了。
  桑子明看到这么多石碑,顿时如获至宝,双眼几乎要放出光来!
  他很想开怀大笑,然而却不敢发出声音。
  他很想将这些石碑偷走,然而他以灵体的形式来到这儿,根本动不了这么沉重的石碑!
  想当初他还是炼气修士时,第一次神识离体,只能拿起三两重的物体。如今他已经是筑基修士,感觉力量增加了不少,但他试着拿起地上的石块,才发觉自己顶多能拿起一斤重的东西,再重一点儿就不行了。
  既然不能搬走,他只能就地参悟碑文,从中吸取天地灵能!
  周围静悄悄的,并没有多少鬼修从这边经过。
  桑子明挑了一座最有光彩的石碑,凝神观摩上面的仙文,过了一会儿,他的神识渐渐与碑文上的法则契合,一道浩然正气从石碑中溢出来,源源不断的流入他的口中,被他猛的吞了下去!
  他大口大口的吞下灵气,只是一会儿的功夫,就将石碑中孕育数千年的灵气吸收完了。
  他的功力获得了不小的进步,几乎相当于一个人静修十余年!
  桑子明继续观摩别的石碑,一连沟通了十三座石碑,吸取其中的灵能,一夜之间,增加了百余年的功力!
  等到天明,灵体回归的时候,他才惊喜的发现,自己的境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竟然突破到筑基第三重了!
  这重飞跃看似很大,但还是受到了体内世界太大的牵累,如果换做别人,骤然增长百年功力,能将境界提升到筑基第五重,他仅仅提升了一重而已。
  而且,他获得的好处非仅如此,还因为沟通天道法则,无师自通,领悟了更多的仙文。
  他的脑海里塞得满满的,掌握的仙文已经达到三千七百多个,超出了《仙文荟萃》的内容。
  他不得不将几片《仙文大师》的玉简拿出来对照。
  这样的玉简一共有三片,每一篇都有两万仙文,只要学完一片就算是仙文大师了,若是学完三片,那就是仙文大宗师。据说普天之下,仙文大师都不多见,偌大的黄昏界,可能连一个都没有,更不用提仙文大宗师了。


第195章 师兄
  接下来两个月,桑子明都没敢再使用游仙枕,因为每次使用这种仙器,都要耗费大量的神识,所以他无法连续使用。
  再者说,他的脑海都被大量的仙文和天道法则塞满了,还需要消化一段时间才行。
  而且,他的功力提升一层之后,也需要调养几个月,让自己慢慢适应,借以查缺补漏,弥补各方面的缺陷。
  修行之路,崎岖漫长。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有狂飙突进的时候,也要有慢慢打磨的日子。如果连续的飞奔狂飙,很可能导致仙基不稳,出现走火入魔的现象。
  桑子明自身乃是灵医,所以很明白这些道理,知道修炼不能太心急,需要压着步子往前走,每一步都要走的扎实才行。
  日子过得飞快,转眼到了十月底,距离会试只有一个多月了。
  按照陆九龄的说法,会试之前,要提前半个月抵达京师,届时再报名也不迟。
  也就是说,他只能在家里待二十天,然后就要上路了。
  他觉得自身的学问还有不足,迫不得已,又喝了一壶悟道茶。
  这一次,他将主要精力放在天剑诀和圣箭诀上。
  以前的时候,他每次喝了悟道茶,要么主修《灵医宝典》,要么学习《仙文荟萃》,只是将一部分精力用来学些剑术和射箭。而这一次则不然,因为他已经学全了《仙文荟萃》,也读完了《灵医宝典》,用不着在这两门功课上,耗费太多的仙茶之力了。
  一个时辰之后,悟道茶的药性渐渐退下去。
  桑子明骤然领悟了四式天剑诀和三式圣箭诀,而且将两个月前去谷底观摩石碑,还没有完全消化的一部分天道法则,完全掌握了!将髓海清空,一尘不染,万物俱净,波澜不兴,心里感到无比的舒畅!
  至此,他领悟的天剑诀达到第十九式!圣箭诀也被推升到第十式!
  然后,他去拜见天剑秦斩。
  这时候的秦斩已经大致领悟了“天剑诀三十七式”,正处于踌躇满志的时候,整个人志得意满,站在那里挺胸抬头,别提多开心了,就连指挥弟子练剑的时候,声音都提高了几度!
  “卓敏,你运剑的时候,左手的剑指不对,经气走的是手阳明经,而不是手少阴心经,这一招讲究的是剑出于心……”
  “龙战,你的腿有问题,绵软无力。你不要练剑了,去蹲三个月的马步!”
  “钟成,你的腰板要挺直,含胸拔背,你懂不懂?”
  这时候,桑子明走了过来,笑道:“秦师叔,弟子来给您请安。”
  秦斩见之大喜;“哈哈,子明你来了!真是太好了,每次见了你,我都很开心!来来来,咱们去边上说话!”
  那些个弟子都露出惊异和嫉妒的眼神,不知道桑子明怎么在短时间内,得到天剑秦斩的欢心。
  这也太奇怪了,看秦斩那开心的样子,比见了亲生儿子都高兴!
  他们想不明白,秦斩开心的缘由,是因为基本掌握了天剑诀三十七式,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在整个大明国,都没有人敢说自己完全领悟了这一招,也没有人能确定自己研究的剑招是对的。
  相传天剑诀总共有七十二式,然而就黄昏界而言,这门剑术失传了一半,从第三十七式开始,后面都变得残缺不全。前面几招还有口诀,后面连口诀都没有,更别说图形招式了!
  偏偏天剑诀又十分复杂,每一招都需要画出近百张图形,做出数十个动作,才能完成一个大招,这也正是天剑诀威力极大的原因。
  因此之故,整个大明国,固然有很多大贤,乃至于地仙,花了很大的精力,去研究后面的内容,但是研究归研究,不等于能得到完美的结果,这些人也不敢保证,自己琢磨的剑术是对的。
  可是秦斩却相信,他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因为他施展这一招的时候,威力比天剑诀第三十六式增强了五六倍!换句话说,他在学会这一招之前,顶多能战胜元婴中期的修士,而在学成这一招之后,心里充满了无穷的斗志,就算是碰到元婴巅峰,都敢冲上去一战,而且有很大的可能会战胜对手!
  既然有了威力极大的剑招,他当然认为,这就是天剑诀第三十七式!
  其实,是不是天剑诀第三十七式,又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能战胜强敌,能跟大贤领悟的三十七式切磋,而且保持不败,那就足够了!
  修真界实力为王,只有经过切磋交手,才知道谁对谁错,对的人傲然挺立活得很滋润,错的人说不定成了剑下亡魂。
  秦斩心里清楚,自己能学会这招剑诀,完全得益于桑子明的传授,因此他心里十分感激。
  他已经很难分辨,两个人里边,谁是徒弟,谁又是师傅了,只能说教学相长,互相促进,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桑子明跟着秦斩走到边上,笑道:“秦师叔,我昨夜做了一梦,学会了四式天剑诀,请您给指点一番,看看哪里还有缺陷。”
  秦斩听了,心里就是一跳:“啊?你又梦见金甲神人了?子明,你是不是天仙转世?是否记得前生的事?”
  桑子明笑道:“师叔,我怎么能是天仙转世呢?有人说天仙转世有好几个标志,比如说生来多灾多难,要么身体不好,要么九死一生,我生下来就一帆风顺,大病小病都不生,也没有遭受磨难。
  再者,有人传言,天仙转世视金钱如无物,不拿财富当回事。师叔你看我,为了赚几颗灵石,宁愿做灵医混口饭吃,哪里有天仙转世的样子?
  还有,天仙转世会有特殊的感应,比如说,碰到阴魂鬼物汗毛都会竖起来,见到八卦镜也不敢正面去照,也不喜欢接触君子剑……
  除此之外,天仙转世还有一个问题:他们喜欢转生为仙修,而不会选择儒生,听说他们很难修炼浩然正气……师叔,您看我说的对不对?”
  秦斩微微点头:“嗯,我也听过类似的说法。子不语怪力乱神,乃是为了修炼浩然正气。天仙之所以转世,要么是一缕分神下界,要么是死后留下一缕残神,经历过生死之间的大恐怖,很难修炼儒家的浩然正气,即便勉强修炼,也可能半道摧折,被鬼物侵夺心志。反过来,只有顺应天道,自然降生下来的人,初生牛犊不怕虎,才能在儒门修成正果。”
  说到这里,他忽然“哈哈”大笑:“子明啊,我以前曾经说过,等你掌握天剑诀十八式,我就收你为入门弟子。可是现在我改主意了!不管你是不是天仙转世,我都不敢收你为徒!”
  桑子明抬头笑道:“师叔,您说话不算数?”
  秦斩正色道:“你的功力增长很快,或许在百年之内,就能成为金丹真人。而且,你传我天剑诀三十七式,相当于我的师傅!你让我怎敢收你为徒啊?”
  桑子明道:“师叔,没有您的指点,我的剑术很难有大的进步。自从来到您这儿,得到您手把手的指点,我才真正掌握了天剑诀,所以不管怎么说,我都应该称呼您一声老师。”
  秦斩摆了摆手:“我决定收你做师弟,你我平辈相交,我照样将自己掌握的天剑诀倾囊相授,你看这样如何?”
  “这个……不太好吧?您是金丹第九重,而我才是筑基第三重,按照仙文阁的规矩,还差着辈份呢!”
  秦斩断然道:“这只是暂时的。你就不要争了。从今以后,咱俩私下里见面,你称我师兄即可!”
  桑子明心想:“我这辈份长得更快的,等会儿再见到秦筝,还怎么开口说话啊?”


第196章 剑师的代价
  桑子明再见到秦筝,也没有脸称对方为后辈,只能不提这件事,平辈论交,各交各的。
  秦斩悉心指点他的剑术,然后笑道:“子明啊,你要知道,一般的金丹真人,很少能掌握天剑诀十八式,更别说第十九式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
  “师兄,麻烦你给仔细说说。”
  “因为修炼天剑诀,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一般的儒生,有这个功夫,都去学习仙文,从仙文中汲取灵能,提升自己的境界去了!他们最关心自己的境界,不会将剑术看得那么高。
  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受到科举的诱惑,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到一次又一次的科举考试中。就算他们考中了进士,还想提升为君子和大贤,更想成为地仙,所以仍然将提升境界,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因为境界关系到寿命,生死才是头等大事。剑术只能在面临杀伐的时候保命,并不能让人获得更长的寿命。
  如果像我这样,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演练剑术中,就很难修炼进阶了。
  我不是吹牛,我们秦家的祖上,也是有来历的。
  相传,秦姓原本出自赢姓,乃是少昊金天氏的后人。你知道少昊金天氏是什么人?”
  桑子明摇头:“不晓得。”
  秦斩傲然说道:“少昊就是白帝。仙界有五帝,青帝伏羲,赤帝神农,白帝少昊,黑帝颛顼,黄帝轩辕。少昊白帝居于西方,建立了白帝宫,门下有无数的仙人,以剑术闻名于仙界。”
  “哇,原来师兄竟然是白帝的后人!这可了不得,怪不得你的剑术这样厉害!”
  “咳咳,白帝的后人可多了。他是古老的仙帝,化身万界,留下不少的子孙。在这些子孙中,有一些人拥有学剑的天赋。我一岁抓周,抓的就是一柄木剑。五岁开始学剑,十岁学会天剑诀第一式,不到六十岁,就学会了天剑诀十八式,至今六百五十年,无一日不练剑。
  我学剑的天赋很不错,别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