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仙斋鬼话-第1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试想,师傅陆九渊正在满心欢喜的时候,有种鹤立鸡群的感觉,如果桑子明忽然兜头浇一盆冷水,告诉师傅“你要大祸临头了”,那不是太过于惹人讨厌吗?


第438章 七颗心珠
  随后,桑子明问道:“师傅,师伯,我听说所有的地仙和三公九卿,都听从郑玄的召唤,去他那里研究黑色的石碑了,您二位为何没去?”
  陆九渊道:“谁说没去?我们早先都去了!我在那里研究了百余年,勉强画出第一页仙文,总共三万字,可是在众人合力之下,才认出两万两千字。如果不能认出九成五的仙文,就没法掀开下一页。我看见那么多不认识的仙文,就觉得很是郁闷,所以先回来了。”
  桑子明强行忍住了,没说自己认得那些字。因为他的功力还是太浅,就算说出来,引起陆九渊的注意,把他推荐给众位地仙,让他加入进去参悟石碑,他也不敢当着众人的面,真个破解了碑文。
  如果破解了石碑,就会让碑文变得模糊,那样一来,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就算他想着替换石碑,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也很难遮人耳目。
  所以他考虑再三,觉得与其现在冒险说出来,还不如顺其自然,等自身的功力提升一些,再说也不迟。
  三个人说了一会儿话,师伯陆九龄先自离开了。
  然后陆九渊站起身来,道:“子明,为师答应过你,等你进阶合道之后,便将心学大法传授给你。如今是时候了!你且盘膝坐好!”
  桑子明便在蒲团上坐了下来,双手,双脚,头顶心,五心向天。
  陆九渊走到他的身前,道:“为师领悟的心学,总共包括七重境界,分别是明心见性,心即是理,言出法随,画地为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万物皆备于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他说话的声音很慢,神色郑重,一字一顿,讲了盏茶功夫,然后道:“为师独创的这门‘心学大法’,很多方面都很粗糙,连我自己都没有琢磨清楚。
  我只是开辟了一条道路,然后在这条路上走了几百里。然而前路漫漫,无有尽头,到底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
  打个比方,就好像我走在路上,看见七个水潭,然后在每个水潭,都试着踩了一脚。
  至于说水潭之中,究竟有什么?为师暂时也看不清。
  然而即便如此,为师觉得,这门大法,依然很有价值……”
  桑子明静静的听着,隐隐觉得似乎有一条金光闪闪的大道,展现在自己面前,心里感到兴奋起来。
  这时候,他的耳边继续传来师傅陆九渊的声音:“这门心学的传承,不像一般的儒门学问,它更讲究内心的顿悟。我将这门大法,凝结了七颗种子,即将打入你的髓海。至于说能否学会,或者说能学会几成,就看你的悟性,以及髓海的大小了。
  我曾将这门心法,传授过五位弟子。你的大师兄杨简,掌握了一成的心法;你的二师兄袁燮,掌握了五分的心法;你的三师兄舒林,掌握了三分心法;你的四师兄傅子云,只掌握两分心法。
  这些弟子都只掌握了心学的一点皮毛而已。
  倒是我那另外半个弟子王守仁,掌握了五成的心法,前途不可限量!
  我也曾将这门心法,跟五位兄长交流切磋,他们各自掌握了两三分,都无法学会心学的神髓……”
  桑子明听了,又觉得心中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能掌握几分。
  正在此时,他忽然听见一声顿喝:“收敛心神,平心静气,不要胡思乱想,且待为师传法!”
  桑子明心中一凛,赶紧宁心定志,不思不想,髓海之中,波澜不兴。
  陆九渊伸出左掌,“啪”的一下,拍在他的头顶,口中大喝:“明心见性”!
  桑子明脑海里“嗡”的一声,似乎有一只虫子钻了进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颗金色的珠子,就像指甲盖一样大,在髓海之中飞来飞去。
  紧接着,陆九渊又伸出右掌,“啪”的一下,拍在他的头顶,口中大喝:“心即是理”!
  桑子明脑海里又是“嗡”的一声,仿佛有第二只虫子钻了进来,仔细一看,又有一颗金色的珠子,比指甲盖大了一点儿,在髓海之中飞来飞去。
  然后陆九渊左一掌又一掌,口中连续大喝五声!
  “言出法随!”
  “画地为牢!”
  “宇宙便是吾心!”
  “吾心便是宇宙!”
  “万物皆备于我!”
  等到七掌拍完了,陆九渊喘了口气,道:“你不要起身!先在这里静坐七天七夜,然后再起来。如果这七颗金珠,没有互相碰撞,被撞得粉碎;也没有发生逃逸,逃出你的髓海,那么传承就算初步成功了!”
  然后,陆九渊在旁边坐下来,为桑子明护法,心里想着:“不知道到最后,能有几颗金珠,完整的保留下来。当年我那大弟子杨简,七颗金珠撞碎四颗,还有两颗从左右两侧耳朵逃走了,最后只有一颗留下来;而我那二弟子袁燮,三弟子舒林,四弟子傅子云,更是不堪,所有金珠全部撞碎,他们只吸收了一点点碎末……”
  想到这里,他又无声的叹了口气:“可惜我的功力太弱,无法将这门心法整合,凝结成一颗完整的珠子,也不能将七颗珠子,依次打入弟子的髓海,必须一气呵成,同时打入七颗金珠……”
  陆九渊作为象山书院的创始人,门下弟子众多,并非只有杨简等五位弟子。他也曾在别的弟子身上打入传承心法,结果那些弟子更不行,连一分两分的心学大法,都没有学会。
  他心里很清楚,这年头,要想找到一个好的弟子,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他也不会抱怨徒弟资质太差,只能反省自身的功力不足,怪自己的学问不够精湛。很多时候,学生学不会,不是因为学生太笨,而是因为师傅不会教。
  陆九渊乃是创立心学的大宗师,可他也是半吊子的宗师,就像建筑宫殿一样,他有很好的构思,可是一连建了七个宫殿,都只是打好地基,后面就撒手不管了。他不是不想管,而是自身的实力不够。他只是地仙而已,如果将宫殿都建好,建的美轮美奂,那他就是仙王、仙帝了!


第439章 明心见性
  桑子明静静的坐着,凝神内视,看见七颗珠子一颗比一颗大,沿着不同的轨迹,在髓海中飞来飞去。
  他听见师傅的话,知道珠子可能会碰碎,所以试着控制那些金珠,不让它们发生碰撞。
  可是那些金珠并不听话,四处乱窜,想要逃出髓海。
  桑子明封闭了口鼻双耳双眼,将所有的神识都集中在这七颗金珠上。
  所幸他的髓海足够大,比一般的修士大了很多倍,所以那些金珠并没有发生碰撞。
  多年以来,他一直饮用悟道茶,每一次饮茶都能拓宽他的髓海;他还服用养神丹,点燃安神香,这些方法也能拓展髓海;更关键的是,他已经领悟了二十八块黑色的石碑,每一次领悟石碑,都对他的髓海造成剧烈的冲击,强行拓宽了髓海的空间。因此之故,他的髓海之宽广远超普通的合道修士,他的神识甚至比地仙还要强,已经堪比灵仙了。
  这七颗金珠,乃是地仙陆九渊的神识凝结出来的,而桑子明的神识并不在陆九渊之下。所以当他将神识集中在金珠之上时,七颗金珠飞行的速度越来越慢,就像沾了露水一样,变得越来越沉重。
  才只是一个时辰的功夫,那七颗金珠便受到他神念的束缚,停住不动了!
  又过了一个时辰,桑子明试着打开最小的那枚金珠。
  金珠包裹得很严密,然而在他强悍的神识控制下,一点点抽丝剥茧,将外面包裹的法则打开了!金珠陡然炸开,就像暗夜里的火把,放出一片光明!
  “明心见性!”
  几乎一瞬间,桑子明觉得自己的髓海仿佛有清风拂过,浑身上下仿佛浸泡在清泉之中,头脑是那样的清醒,心灵是那样的纯净,就像新生的婴儿一样,不染一丝尘埃,不偏不倚,谨守中庸。
  他缓缓睁开眼睛,看向周围的环境。
  这时候,他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同了!每一棵小草,每一片树叶,都显得比以前生动了许多!他看得极细极微,看得极为深入,甚至看到天道法则,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他原本修炼了落日箭诀,目光能看到两三百里之外,此时他站在北邙山半山腰,一眼望去,千里之内的风吹草动,都可以尽收眼底了!
  他可以清晰的看到山川草木,河流溪水,甚至能看见数百里外水里的游鱼。
  他可以看见北邙山周围,哪里有妖气,哪里有鬼气,可以分辨得出,哪些是人族,哪些是鬼修,哪些是妖修,哪些人心地良善,那些人居心叵测!
  他还看从众多的人群中,一眼看到了联袂逛街的秋婵和莲香,两人虽然戴了面具,改变了自身的气机,但是如果仔细看,她们身边的天道法则,还是跟正常人有所不同!普通人身边的法则,以黄色作为底子,然后夹杂了别的颜色。而秋婵身边的法则,却是一会儿黑,一会儿白,变幻不定;莲香身边的法则却是青色为底,红色浮在外面。而且,她们身边的法则都有些弯曲,不像普通的修士竖直向上。
  到了这一刻,他忽然心中一颤,对着陆九渊跪倒行礼:“多谢师尊,传我心学大法;也多谢师尊,对我的包容和照顾。您老是否早就看出,我那两位妻子,有些异状?”
  陆九渊端坐如山,微微一笑,淡淡的道:“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此理,亦莫不同。宇宙之间,如此广阔,吾身立于其中,须大做一个人……天之所以命我者,不殊乎天,须是放教规模广大……
  所谓心学,就是要发明本心。宇宙之中,有人有妖,有鬼有仙,那是天意,如果想不透这一点,又如何能说,宇宙便是吾心呢?
  为师想做圣人,不会在意鬼和妖。就连仙帝孔子,都不言怪力乱神,他不是看不见,而是不言、不干涉。
  正因为如此,为师才将心学园,建立在北邙山!
  为师早就看出,你是一个心怀坦荡的修士,虽然娶了狐女和鬼修,但你并没有变成恶人,这就足够了!”
  桑子明的心中感到震撼不已,问道:“师傅,您能够看破妖和鬼,那么其余的地仙呢?比如说郑玄,他能看破吗?”
  陆九渊傲然说道:“一般人哪能看得透?即便是为师,若不留心,也不会注意。你是我的弟子,我才对你身边的人较为关注。你这两位妻子,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已经跟人族很接近了。她们已是合道修士,将来进阶地仙,改变了身边的法则,更让人难以分辨。郑玄此人,与为师不同。他若是知晓这些事,定然打破你的家门,将你这两位妻子捉走!”
  桑子明摇了摇牙,道:“既然师傅对我推心置腹,传我心学大法,有些事我也不想瞒着您。弟子有两片祖传的玉简,一片玉简上有两万仙文,两片玉简总共有四万仙文。我想将玉简拿出来,献给师傅您。您如果学会了仙文,或许能破解那些黑色的石碑。”
  他虽然心中感动,但是这番话还是不尽不实,既没有交代其余的石碑都在他手里,也没说他有三片玉简,总共六万仙文。
  那些石碑既然落入他的手中,至少在短期内,他不会将石碑拿出来。因为石碑内容博大精深,他还需要反复参悟。
  陆九渊闻言,蓦得从地上站起来,道:“你家竟有这样的玉简?舍得说出来,你这是要翻天了!倒不枉为师将心学大法,倾囊传授给你!”
  桑子明探手取出两枚玉简,托在手心里,献给师傅。他已经想开了,既然自己无法接近石碑,不如让师傅率先领悟,反正过一段时间,碑文还能重新恢复。
  陆九渊接过玉简,神识一扫,旋即双目放光,满心欢喜,仰天大笑三声:“哈哈哈,天助我也!好徒弟,你拿出如此宝物,为师成仙有望了!”
  他开心的笑了一会儿,忽然醒悟过来:“咦?我不是让你静坐七天的吗?你怎么站起来了?七颗金珠,还剩下几颗?”
  桑子明微微一笑:“师傅,七颗金珠,全都保持完好!我要回家去,慢慢参悟了!”
  陆九渊又惊又喜,连声赞道:“好,好!太好了!果如此,你便是为师的衣钵传人!”


第440章 法则变幻
  桑子明回到家中,越想越觉得后怕!
  他心想:“如此看来,千面仙君的蝉翼面具,也不是很靠谱啊!虽然莲香和秋婵改变了气息,但是只要有人能看破法则,就能察觉她们身上的破绽。不行,我得跟她们说一声。”
  他将二女叫过来,将自己拜见陆九渊的事仔细说了一遍。
  两人都被吓了一跳,一时间花容失色。
  莲香瞪大眼睛叫道:“相公,你吓死我了!怎么会有这样的神通呢?竟然能看透天道法则,还让不让我们活了?我们狐族女子,定居在京师的,差不多有上百人!那些人连蝉翼面具都美誉,岂不是更加危险?”
  桑子明道:“幸亏我师傅有一颗仁心,他是圣人,不跟你们一般见识。”
  莲香眼神闪烁,道:“相公,如果陆九渊不是你师傅,我将会禀明大圣殿,请多位妖仙出手,千方百计,将你师傅除掉!留着他太祸害人了!”
  桑子明也被吓了一跳:“别介!我师傅是圣人,在他心目中,普世大同,人神鬼妖,并没有太大的分野。”
  莲香笑了笑:“相公,我跟你开玩笑呢。陆先生功力那么高,他只要不离开京师,谁能陷害他呢?”
  另一侧,秋婵一声不吭,心里闷闷不乐,沉吟半晌方道:“相公,我先前出门,太过于掉以轻心了,没有好好的收束。你再看看,此刻我身上的法则,是什么颜色?”
  桑子明仔细一看道:“现在没有颜色了!”
  秋婵觉得有些奇怪:“为什么没有颜色?”
  桑子明仔细琢磨了好半天,道:“据我猜测,法则的颜色跟修真法门有关,也受到灵根的影响。你有金水双灵根,金灵根为白色,水灵根为黑色。你还修炼了阴阳造化宝典,鬼修呈现为黑色,仙修呈现为白色。你先前走在大街上,没有控制自己的状态,所以一会儿黑,一会儿白,变幻不定。此刻心平气和,金灵根的白色和水灵根的黑色中和,鬼修的黑色和仙修的白色中和,所以就成了无色。”
  秋婵面上露出一丝喜色,吸了口气,稍停片刻又问:“相公,你再看看,现在是什么颜色?”
  桑子明道:“现在是白色,因为你完全收束了鬼修的气息,只表现为仙修的气质了。”
  秋婵展颜而笑,道:“相公,我明白了。只要小心一点,就能减少破绽。至于说法则的弯曲,暂时还无能为力。”
  莲香又跟着追问:“相公,你说我身边的法则,一半青,一半红?这是为什么?”
  桑子明道:“一半青,或许代表你出身妖族,一半红,则表示你是火灵根。”
  莲香皱眉道:“相公,你说的似乎不对!我也可能是木火双灵根,对不对?”
  桑子明道:“如果是木火双灵根,青色和红色会叠加在一起,变成稳定的黄色,而不是说一半青一半红。就像秋婵,她是水金双灵根,黑色和白色叠加以后,变成了无色。当然,这只是我初步的猜测,具体是怎样的,我现在还不清楚。还需要多观察。”
  莲香问道:“相公,你说我该怎样遮掩呢?”
  桑子明摇了摇头:“我不知道。暂时不用遮掩,反正普通人也看不出。按照我师傅的说法,等你们进阶地仙后,天道法则会发生改变,越来越趋近于人族。”
  莲香还是有些不开心,眼珠转来转去,过了一会儿,说道:“相公,我狐族心法之中,青丘素女经又分成三大流派,分别是媚,惑,婉。也就是妩媚、惑心、婉婉有仪。据说施展这门心法,能改变气息和法则。我现在试一试,你帮我看看,法则有没有改变。”
  “好啊,你挨个施展出来,让我领略一番。”
  莲香首先施展出媚字诀,嫣然一笑,千娇百媚,娇若无骨。
  桑子明见了,只觉得心旌摇动,浑身发热,匆匆看了一眼,便赶紧叫道:“左边淡青色!右边红色,有妖气!”
  莲香又施展出惑心诀,勾魂夺魄,碎挼花打人。
  桑子明见了,就觉得心神荡漾,迷迷糊糊,急忙叫道:“左边深青色!右边红色,妖气更重了!”
  莲香最后施展出了婉字诀,婉婉有仪,柔情似水,俨然一副大家闺秀的样子。
  桑子明见了,禁不住发出一声叹息,道:“浑身上下,都是纯正的红色,妖气消失了!”
  莲香微微一笑:“相公,我明白了。以后出门在外,我会施展婉字诀,才不会被人发现。”
  桑子明赞道:“没想到,狐族三大神功,还有这样的法门。想想也是,如果没有这种神通,妲己怎能成为一国之后呢?”
  莲香道:“昔年,我跟着祖母的时间太短了,很多东西都没学会。祖母当年离开的时候,只是让我跟着相公你,说我有八成的希望修成天仙。等我到了仙界之后,还可以去青丘国寻找祖母,得到更加高深的传承。”
  桑子明笑道:“好啊,如果有那么一天,我陪你一起去。”
  这时候,白飞儿也过来凑热闹:“夫君,你帮我看看,我身周的法则,是什么颜色?”
  桑子明看了一眼,道:“你是青黄色,以黄色为主。人族,木土双灵根。”
  白飞儿问道:“法则为什么会有颜色?”
  桑子明答道:“这世界五颜六色,丰富多彩,法则也有颜色,分成黑白红橙黄绿青蓝紫。有诗为证,九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出海云霞九色芒,金容荡漾水中央。《仙医圣传》记载,有一种九色石,内蕴天条大法,是天仙梦寐以求的东西。”
  白飞儿问道:“夫君,你看到的法则,是什么形态?”
  桑子明道:“法则就像一根根的丝线,有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网状。人的周围,有较为复杂的法则。草木周围也有简单的法则。大河滔滔有法则,云卷云舒也有法则,有的地方法则丰富,有的地方则是空白。”
  莲香问道:“相公,你看到那么多法则,会不会眼花啊?”
  桑子明笑了笑:“我只有沉下心来,凝神细看,才嫩看见一条条的法则。一般情况下,不留心看是看不到的。”


第441章 脚趾头
  桑子明在用仙丹炉炼制地仙丹。
  他将四阶的黄道火置于丹炉下方,然后将一样又一样珍惜灵草,有的生长了三千年,有的生长了一万年,放入丹炉中,眼看着各种颜色的法则,在丹炉中分解纠缠凝聚在一起,这种情景给他一种难得的体验。
  在春秋老仙留下的石碑中,提到过所谓炼丹,就是祭炼天道法则。
  春秋老仙虽然没学过心学,但他有一种稀奇的法器,唤作“天魂镜”。据说冥界的王屋山,出产一种蓝色的宝石,用那种宝石制造的眼镜,叫作“天魂镜”,它有着独特的功能,能够让人看清天道法则。
  因此,在春秋老仙传授的丹道大法中,不止一次提到了炼丹时的法则变化。
  先前,桑子明看不见炼丹的法则,所以炼丹的时候,就像闭着眼睛乱摸,总也摸不准地方。
  如今,他能看见法则的变化,只感觉霍然开朗,“明心见性”的心学,给他带来极大的好处,不但提升丹药的品质,而且将炼丹的过程,变成了悟道的体验。
  按照春秋老仙的说法,如果炼丹实力到了极高的境界,甚至不需要任何灵草,只要伸出手去,从空中抽出一条条的法则,就能练成最珍贵的九阶仙丹了!
  桑子明心想:“如果将来,我能写几个仙文,丢进丹炉里祭炼,从中炼出仙丹来,那不是很神奇吗?”
  他花了七天的时间,炼出一炉地仙丹,结果令人欣慰,竟然练成了六颗!
  随后,他继续炼制地仙丹,渐渐的将出丹的数量,提升到八颗以上。
  这个数字已经非常惊人了!因为地仙丹乃是一阶仙丹,不是筑基丹那样的低阶灵丹。而整个大明国,所有合道修士加起来,未必能超过一千位。根据桑子明的判断,儒门的合道修士,大约只有两三百位,其中大多数是中低阶合道修士,暂时还用不着地仙丹。
  所以桑子明总共炼制了五十颗地仙丹,就停了下来不炼了。
  然后,他又炼制了一批大道虚丹。随着炼丹水平的提升,每一炉大道丹,他能够炼出十颗来。
  每月初一到初五,他帮人鉴定星陨;每月初八的下午,他在外宅举行一次小型的拍卖会,每次拍卖三颗大道丹和一颗地仙丹。
  能够参加拍卖会的人员,全都是儒门大贤,普通人根本进不了门。
  至于说仙修、鬼修和妖族需要的丹药,都有另外的渠道提供给他们。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拍卖会举办了一场又一场,桑子明的声望越来越高。
  不久之后,他又升官了,做了吏部左侍郎。
  黄昏界大明国的官职比较独特,左侍郎为正二品,尚书为正一品,三公九卿属于超品官职。
  不管怎么说,他距离三公九卿越来越近了。
  此前,他虽然将两枚玉简,献给了师傅,但是学习仙文不是朝夕之功,即便是陆九渊这样的聪明人,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掌握。
  桑子明之所以学得快,以千年光阴掌握四万仙文,是因为他有悟道茶的缘故。如果没有悟道茶,说不定要花五千年,甚至一万年,都未必能学会。因为仙文越往后越法则,牵涉到大量的天道法则,很难理解其中的奥秘。
  这一年的春天,神箭李秋山来访。
  桑子明在外宅宴请李秋山。
  席间并没有别人,两人对面而坐,慢慢喝着灵酒。
  李秋山面色凝重的说道:“子明,我跟你说一件事,荒谷城已经没有了!”
  桑子明吃了一惊:“啊?怎么会没有了呢?”他是在荒谷城长大的,对那里有着很深的记忆,听说荒谷城没了,心里觉得很郁闷。
  李秋山又道:“荒谷城还在,但是人都跑光了!同样的,火湖边的仙文馆,烈焰门分部的弟子,也都离开了!”
  桑子明愈发惊讶:“为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我记得儒门为了建设仙文馆,花了不少的功夫,怎么能说撤就撤了呢?”
  李秋山道:“因为荒谷之中出了一位厉害的鬼魅,有一天晚上,所有荒谷城的修士,不管有没有睡觉,都被咬掉了一根脚指头!也不单是荒谷城,就连在大阵保护中的仙文馆,连同烈焰门,都跟着遭了殃,许多人丢了一根脚指头。我是因为及时警觉,放出仙火护住了双脚,这才保住了脚趾头!”
  桑子明一拍桌子,道:“哎呀,这应该是牙变婆作祟!”
  “牙变婆是什么?”
  “据说冥界发生了变故,有三只灵仙级别的大鬼,从阴间逃出来了,其中包括牙变婆,最喜欢用尖锐的牙齿,咬人的脚指头!不过,她既然是灵仙,应该受到天道束缚,不能随意出手才对。”
  李秋山道:“事后,我听到了轰隆隆的雷响,整整持续了两个时辰,似乎那鬼受到了惩罚。不过,修士丢了脚指头之后,每个人的功力都下降了两成,而且那根丢失的脚趾似乎成了禁忌,不管用什么法子,都无法重新生长出来。”
  按理说,只要是元婴以上的修士,都有某种程度断肢重生的能力,可是被牙变婆咬过了脚指头,就没法凭空再生。
  桑子明道:“这也一种道心种魔的方式。牙变婆将鬼气注入修士的脚趾,从而控制这些人的心性。”
  李秋山有些着急:“这可怎么办呢?所有撤回来的弟子,都被关押在翰林仙院,其中有跟我学箭的上百位弟子。子明,你是厉害的灵医,能不能想想办法?”
  桑子明心里明白,像这种症状,最适合秋婵出手了,她只要放出佛火,立马就能收走鬼气,从而让患者痊愈。可是他不能让秋婵去做这种事,因为一旦做了,就会泄露她是鬼修的身份。
  他沉吟片刻,开口说道:“我有法子驱鬼,但要耗费不少的功力,所以不能平白出手。按照医家的规矩,我要收诊金才行,每人一件五行灵材,不管是灵火、灵木、灵金、灵土、灵水还是聚灵珠,我都需要。”
  李秋山笑道:“这是自然,一件灵材算不得什么,这些弟子在仙文馆修炼多年,背靠火湖,谁手里没有几朵灵火呢?”
  桑子明道:“那行,饮宴之后,我跟你过去看看。”
  他心想:“住在仙文馆的弟子,不是只有几十个,而是有上万人呢,如果每人提供一件灵材,看着不起眼,合在一起,却是一件大生意。”


第442章 阳雷驱鬼
  两人一面饮酒,一面慢慢说着话。
  过了一会儿,李秋山又道:“子明啊,我知道你把祭坛上交儒门了,那你有没有法子?帮我爹弄一朵仙火。”
  桑子明微微一笑,道:“这事儿原本并不难,但我当初将祭坛献上去的时候,受到郑玄的警告,不准再帮人祭炼仙火,如果我帮令尊的忙,传出去给它知道,就有些麻烦了。对了,令尊为何不去借用仙文阁的祭坛呢?”
  李秋山叹了口气,道:“郑玄掌控了祭坛,建立了一套森严的制度,要求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获得仙火。我爹开辟了圣箭馆,在外面以教箭为生,早就不做官了。”
  桑子明想了想,道:“不管是九棘火,还是三槐火,都是属于儒门的,受到严格的管控。世间的仙火有许多种,我可以另辟蹊径,帮令尊弄一朵出自仙家的火焰,你看怎么样?”
  李秋山欣喜的说道:“好啊。我们李家有落日箭诀的传承,原本就有仙家的底子。”
  两个人很快说定了,由李家提供低阶灵火和各种灵木,桑子明提供祭坛,专门祭炼赤帝火。
  赤帝火属于仙门正宗的火焰,更适合施展烈仙箭。而且如果修成了正果,日后还能去仙界加入赤帝宫。可以说是一条康庄大道。
  随后,桑子明便跟着李秋山,来到翰林仙院。
  在翰林仙院的东北角,一个隐秘的洞天中,关了上万名缺了脚趾的修士。
  而负责管理这些人员的,恰好是陆家三杰中的陆九韶。
  陆九韶在心学园升级了二阶仙火,功力晋升到合道第九重,俨然是一位大高手了。
  桑子明见了他,将自己的来意直言相告:“四师伯,我是来帮这些人驱鬼的!”
  陆九韶闻言大喜:“太好了!这么多弟子,一直关在这儿也不行。我正想派人去请你呢!子明啊,你有什么法子驱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