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武侠长生_步九霄-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果阿那含,意为‘无还’,同道家天仙,自成一界;四果阿罗汉,意为‘无生’,尊称为‘大阿罗汉’,同道家太乙真仙,解脱生死,万古长存。”

“阿弥陀佛。”普智念罢佛号,带着恭谨的心翻开了手中的经书。

和天音寺镇寺心法“大梵般若”相比较,手中的《金身罗汉诀》更加的完整,为一直在苦海之中挣扎的普智,指明了方向。

许久之后,普智合上了手中的经书,喃喃自语道:“大阿罗汉,太乙真仙,解脱生死,万古长存。”

这一次他拜访青云门,为的便是打破门户之别,相互借鉴两派功法,希冀能够寻得一条长生之路。

可惜的是,这个提议最终还是被青云门拒绝了。

已然心灰意冷的普智,没有想到在青云山下,竟然会有这样的转折。

第十七章说不出口

ps:十分感谢大家的月票和推荐,但是本书已经被锁定了,所以请把这些票票投给其他你喜欢的书吧,谢谢。

夜色已深。

一声雷鸣,风卷残云,天边黑云翻滚。

风雨欲来,一片肃杀之意。

破旧的草庙之中,曹旭和普智席地打坐,谈玄论道,均有所得。

普智和尚虽然只是大宗师的层次,但是他苦修天音寺的“大梵般若”,根基扎实无比,得到了《金身罗汉诀》之后,前路已明,灵感奔涌,不少想法令曹旭都感觉眼前一亮。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天地间为之一亮。

西边的草庙村之中,不知何时冒出了一股黑气,浓如黑墨,翻涌不止。

忽然,那股黑气一卷,盘旋而起,迳直便往村外而去,朝着草庙方向而来。它速度极快,转瞬即至。

草庙之中,普智还沉浸在佛法的奥妙之中,未曾注意到周边的变化。

曹旭转头望去,只见黑气中竟夹带着一个十二三岁左右,眉目清秀的少年。法眼观照之下,少年头顶是一团白气,白气之中,一根青色的本命气冲天而起。

“先天命格倒是非同一般。”曹旭说着,伸手向上一指,只见天空之中猛然间降下了一道闪电,落在了黑气周边。

电光闪烁,黑气震荡,裹挟的少年的从半空中摔了下来。

草庙之中,普智和尚回过神来,袍袖一甩,一股柔和的气劲涌出,将落下的少年接住。

黑气霍然止住,在草庙上空盘旋不去。

黑暗中不知名处,传来了一声微带讶异的声音:“咦,好生精妙的御雷之术?”

曹旭轻笑一声,说道:“此剑名为‘天雷导我剑’,为玄阴剑诀第二剑,不知和青云门的‘神剑御雷真诀’相比,威力如何?”

“哈哈……。”隐藏在黑暗之中人大笑数声,方才说道:“青云门的‘神剑御雷真诀’威震天下,其实你这旁门左道所能比拟的。”

曹旭摇了摇头,不置可否,说道:“那就请阁下品一下玄阴第三剑,万物成我剑。”

话音落下,天地之间忽有剑气冲霄而起,方圆数百米尽数变成了一个剑的世界。山石泥土,花草树木,甚至包括空气中的风云雷电,也都变成了一道道犀利无比的剑气。

黑气之中,一道深红异芒在其中闪过,草庙周围立刻阴风大作,鬼气大盛。

只听得一声呼啸,红芒大盛,腥臭之气大作,一面两丈红幡出现在了黑气之中。

随着红幡的出现,草庙周围鬼哭之声越发凄厉,似有无数怨灵夜哭,其间还隐隐有骨骼作响声,令人闻之惊心。

“毒血幡。”普智和尚大声说道,“你这孽障,竟然敢修炼此等丧尽天良、祸害人间的邪物……。”

普智和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得无穷无尽的玄阴剑气如潮水一般向着黑气之中的毒血幡涌了过去。

那血色红幡之上,浮现出一张狰狞恐怖的鬼脸,有三角四眼,尖齿獠牙,“卡、卡、卡、卡”骨骼声乱响处。

但是鬼脸上的四只眼睛方才睁开,还没有来得及发威,就已经被至阴至毒玄阴剑气彻底淹没。

无论是普智和尚,还是隐藏在黑气中的人,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变化。

一时间,草庙之中静坐着的曹旭,给人的感觉却是深如渊海,高深莫测。

“锵”的一声,一道寒光闪过,黑气之中传来声音,“九天玄刹,化为神雷。煌煌天威,以剑引之!”

刹那间,只见天际乌云顿时翻涌不止,雷声隆隆,黑云边缘不断有电光闪动,天地间一片肃杀,狂风大做。

曹旭抚掌说道:“好一个‘神剑御雷真诀’。”

要不是为了见识一下这门剑诀,他早就一把捏死藏在黑气中的人了,哪里会啰嗦这么久。

这时,草庙上方的黑气散开,露出了一个黑衣人的身影。

只见一道绚目闪电横空出现,竟然落在了那黑衣人手中的长剑之上。

一时间,黑衣人全身的衣服高高鼓起,双目圆睁,便如将要迸裂一般。

方圆数里之内,在电光照耀之下,已如白昼。

随着黑衣人的一声大喝,与滚滚雷鸣相合,其左手剑诀引处,用尽全力一振手腕,剑上电芒疾射向曹旭。

长剑所指,草木砖石,无不激震飞扬,只有当中道路,留下深深一道炽痕。

曹旭一指点出,阴阳二气在指尖流转,化作了一个微型的混洞漩涡,****而来的雷光落入了漩涡之中,化作了一道道细碎的电芒,再也没有了先前的刚猛霸道。

“剑气与雷霆相合,既得剑气之犀利,又得雷霆之刚猛。妙哉,妙哉!”曹旭说着,伸手一指,指尖的混洞漩涡逆转,一道雷霆剑气喷薄而出,落在了先前被普智救回草庙的少年身上。

电光耀体,一只巴掌大小的彩色蜈蚣从少年的衣襟之中逃出来,最奇异的是它尾部分了七叉,看去仿佛有七条尾巴似的。而且每只各呈一色,各不相同,色彩绚丽,只是美丽中却带了几分可怖。

“七尾蜈蚣。”普智震惊的说道。

少年身上的雷霆剑气消失,只剩下细碎的电光,时不时还闪耀一下。

七尾蜈蚣爬出没有多远,便凝立不动,所有的生命气息消失不见,一阵风吹过,竟然变成了一对粉末。

半空之中的黑衣人看到事情败露,当机立断,剑光一闪,便已经御剑离去。

普智正准备出手,却见一旁的曹旭微微摇头,就这么一缓,黑衣人的剑光已经消失在了苍茫的夜色之中。

“七尾蜈蚣,毒血幡,神剑御雷真诀先后出现,普智大师认为此人来自于哪个门派?”曹旭问道。

普智张口欲言,话已经到了嘴边,却诡异的沉默了下来。

这里是正道之首“青云门”所在地青云山脉,哪一个邪魔外道有这么大胆的,跑到这里作乱?

再加上青云门秘传的“神剑御雷真诀”,答案呼之欲出。

可是普智却什么也说不出来。

只要这句话一出,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青云门与天音寺之间的对抗。

正道三大支柱,焚香谷远在南边,中原之地分别以青云门和天音寺为首,如果二者之间出现问题,那么……。

普智和尚说不来,也不能说出来。

第十八章种子(补更,9月240月票)

“不知普智大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此人会设计暗害你?”曹旭说道。

“阿弥陀佛。”普智双手合十,说道:“还请曹施主指点。”

曹旭的目光落在了普智手中的碧玉念珠之上。

普智手中的碧玉念珠,大概有十几颗,晶莹剔透,耀人眼目,发出淡淡青光。但是就在这大小一致,光洁剔透的念珠中,偏偏还夹杂着一颗非玉非石,颜色深紫,暗淡无光的圆珠。

“老衲明白了。”普智说道。

曹旭右手伸出,掌心向上,天空中的乌云散开开来一个大洞,月光照射了进来,凝成了一束,化作了一团银白色的火焰,悬浮在他的手中。

“此为太阴真火,可焚毁万物,普智大师可需我帮忙炼化掉那‘噬血珠’。”曹旭说道。

“噬血珠”三个字一出,普智全身一震。此珠为天下之凶之物,来历不明,却有奇异特性,嗜食生灵精血,若有生灵活物接近于它,一时三刻便被这“噬血珠”吸蚀精血而亡,只剩一具皮囊,实在是恐怖之极的邪物。

千余年前,此珠曾被魔教长老黑心老人所得,因其**蚀血的异能而将之炼成法宝,一时间所向披靡,不知杀死了多少正道人士,名声大震,随后成为魔教四宝之一。

黑心老人死后,此珠不翼而飞,从此不知所踪。

普智和尚机缘巧合之下,于三十年前在西方大沼泽中无意间发现了此物,那时方圆十里之内,白骨累累,已无活物,可谓是生灵涂炭,怨气冲天。

普智慈悲之心大动,遂以佛门大法将之收起,之后每日夜以佛家降魔秘法施行于上,震慑邪力,三十年间从不间断,并以佛门至宝“翡翠念珠”并行串挂,以其清净之气抵挡噬血邪念,终于将这股凶灵压了下来,紧紧缚于珠中,在层层佛力之下不得见天日。

不想今日先是遭人算计,后又被曹旭一口点破。

草庙之中,月光降下,曹旭掌中的太阴真火摇曳着。

良久之后,只听普智一声长叹,伸手将噬血珠取了下来,屈指一弹,深紫色的珠子便落在了银白色的火焰之中。

“嗞”的一声响起,好似水滴落入滚烫的油锅之中一般。

噬血珠上浮现金光、黑气,金光是普智加持的天音寺降魔法力,而黑气则是源自于噬血珠的力量。

曹旭的脸上浮现一抹笑意,掌心的太阴真火或作立刻一轮圆月,与天空之中皓月交相辉映。

月光之中,一股大千生灭,万物轮回的道韵浮现。噬血珠上的金光也好,黑气也罢,尽数消失不见。

曹旭掌中的太阴真火渐渐的暗淡了下来,手掌一翻,深紫色的噬血珠化作了一堆粉末,飘飘洒洒,飞落在了草庙之中。

这时,一个大约十一二岁的少年,出现在了草庙门口。

曹旭目光一扫,法眼观照之下,只见少年头顶的一团白气之中,一根紫色的本命气冲霄而起。单论先天命格之贵,已经是最顶级的那一列。

草庙中昏睡的少年,先天命格为青气。

一内一外,一青一紫。

青山脚下的普通村庄,竟然有二个这样的人物存在,无怪乎原著之中遭受了大难。

命运,即先天命格与后天气运。

命格越强,其成长消耗的气运也越多,如果无法供养的上,就会损有余而补不足,表现在外,就是亲属,宗派等等,都会因为气运衰落而遭遇劫难。

比如说天煞孤星,灾星光环,人形天劫,天命之子的各种外号,都是这么来的。

如果没有深厚的底蕴,如山如海的气运,能够供应天命之子成长,撑到其反哺的时候,胡乱投资,最终亏本是小,被抽干气运挂掉,才是最憋屈的。

站在草庙门口的少年,正是诛仙世界的天命之子,张小凡,而庙里昏睡着的,则是和其一同长大的林惊羽。

“你们是神仙吗?”张小凡大着胆子问道。

草庙村位于青云山下,民风淳朴,村中百姓多以上山打柴交于青云门换些银两生活。

平日里村民常见青云弟子高来高去,有诸般神奇,对青云门是崇拜不已,以为得道仙家。

“神仙。”听到这个称呼后,曹旭微微颔首,说道:“算是吧。”

想了一想,曹旭忽的屈指一弹,一个光球飞出,没入了张小凡的眉心。

张小凡只感觉脑海中忽然多出了什么东西。

只听曹旭笑着说道:“你我相见,也算有缘。赠你‘混元一气功’一篇,刻苦修炼,将来或许还有再见之日。”

这就是村里老人们常说的“仙缘”,张小凡欢喜的说道:“谢过仙人。”

“好了,进来把你的小伙伴带走吗,回去睡觉吧。”曹旭说道。

“惊羽。”张小凡走进草庙,看到地上躺着的少年,吃惊的说道。

“神仙,惊羽他没事吧。”张小凡急切的问道。

“没事的,让他睡一觉,明天醒来后就全好了。”曹旭说道。

张小凡闻言,放下心来,将小伙伴背起,离开了草庙,向着村子里走去。

曹旭含笑看着远去的二个人,种子已经埋下了,什么时候发芽,就看他们二个的机缘了。

随后,曹旭对普智和尚说道:“久闻天音寺四大神僧之名,关于借阅‘无字玉璧’之事,普智大师可以先行回去与其他三位神僧商议,曹某还有其他事情要办,事毕之后,自当上天音寺拜访。”

“阿弥陀佛。”普智念了一声佛号,说道:“老衲在天音寺恭候曹施主大驾。”

话音落下,却见眼前的紫衣青年微微一笑,整个人已经消失不见。

如此神通,真可谓是通天彻地。

普智摸了摸怀里的《金身罗汉诀》,随后又想起了寺中的三位师兄,却觉得有些头疼。

早在五十年前,他便已醒悟纵然自己再如何勤加修炼“大梵般若”,也只能增强功力修行,而不能参破生死之谜,解开长生死结。

苦苦思索数十年后,普智最终想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办法。

要知道方今天下,以道、佛、魔三教最为鼎盛,道法造诣最为高深。

其中魔教名声恶劣,邪术残忍不道,人所不取;而道家奇术,精深神妙,与佛门各擅胜场,若能联手研习,必能突破僵局。

只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一向心胸开阔的三个师兄却异口同声地反对,以为邪说异想,反而苦口婆心地劝告不止。

普智心有不甘,乃几度拜访道家名门,光是青云山就上了数次,却无一不为青云门掌教道玄真人婉拒。

这一次,用《金身罗汉诀》,交换观摩无字玉璧的事情,又能否如愿达成呢?

说实话,普智心底真的没有太多的把握。

第十九章菩萨畏因

清晨,旭日东升,霞光万丈。

晨光唤醒了大地的活力,青云山脚下草庙村的村民们都已经起来了,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议论着昨天晚上村外发生的事情。

有人说是青云山上的仙人斩妖,也有人说是昨天夜宿草庙的大师降魔,各执一词,谁也不肯服输,你来我往,唾沫横飞。

在这个灵气充沛的世界里,妖魔鬼怪横行,草庙村也是沾了青云门的光,才能安享太平。

这时,几个少年相互追逐着,在村子里跑来跑去。

前边少年忽然转身,双掌向后拍出,大声喊道:“看我先天混元掌的厉害。”

紧追其后的一名少年,手拿着一根树枝,胡乱挥舞了几下,“哈哈”一笑,同样高声喊道:“雷霆神光剑,一剑破万法。”

打闹中的两名少年不会知道,因为某个人的插手,整个世界的天命运转,已经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青云山下最繁华的河阳城中,一个须发皆白,身材消瘦,面目清矍,看上去仙风道骨的老道士,怀里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在大街上晃荡着。

但是其隐藏在大袖里的右手,却在不停的掐算着。

好一会儿之后,老道士“唉”的长叹一声,放弃了继续推算。

冥冥之中的天机远道从昨天起,就变成了一团乱麻。让人根本没有办法理清楚头绪。

……

这时,带给这个世界无数变化的曹旭,已经来到了青云山最高的七座山峰中的大竹峰。

这座山峰满山青翠,层层叠叠,山风过处,竹海起伏,如大海波涛,极为壮观,心胸顿时为之一宽。

清晨淡淡的薄雾飘荡在林间,如轻纱一般,小径两旁绿色的竹叶上,有晶莹露珠,映着晨光,五光十色,缤纷绚丽。

曹旭一路行来,走出了竹海之后,前方是一处深谷,纵目望去,只见谷中松柏野树成林,幽深难测。

遥遥的一声猿啼传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三目灵猴吗?”曹旭笑了笑,没有理会,迈步向着幽谷之中走去。

前行不久,眼前霍然一亮,只见前方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地上俱是碎石,中间有一个小小碧潭,水波荡漾,向西流去。

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以那一潭碧水为中心,三丈之内,寸草不生,但在三丈之外,草木却十分的茂盛。

曹旭身形微动,脚步前移,却是点尘不惊,真如谪仙临世,超凡脱俗。

靠近水潭后,他伸出右手,一个拇指大小的血红色光球出现在掌心。

光球缓缓旋转着,数圈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大响从水潭下传来。

碧绿潭水泛起波涛,围着中心处急转不停,成了一个大大漩涡。

而自漩涡之中,水花缝隙,缓缓生起一物,黑气腾腾,却是一根玄黑短棒,两尺来长,非金非铁,一股凶煞之气,扑面而来。

曹旭右手一招,声势骇人的黑色短棒,破空飞来,落在了他的手中。

“天有奇铁,落于九幽,幽冥鬼火焚阴灵厉魄以炼之,千年方红,千年成形,千年聚鬼厉之气,千年成摄魂之能。摄魂棒,噬血珠,二者合一,倒是可以炼一柄秉杀戮而生的‘戮仙’剑出来。”曹旭低声轻语道。

话音未落,黑色短棒与血色光球同时震动了起来。

见得此景,曹旭笑了笑,左手向着东方升起的大日一指,金色的晨曦汇聚而来,化作了一团淡金色的火焰,悬浮在他的身前。

“太阳之精,大日真火。这两件凶物可承受不住。”曹旭说着,左手指尖阴阳二气流转,汇入了淡金色的火焰之中。

一点银光浮现,随后整团火焰全部变成了银白色。

曹旭将右手之中的黑色短棒一抛,银白色的火焰缠绕了上去。

在太阴真火的熔炼之下,一道道黑气从黑色短棒上升腾了出来,随后渐渐的淡化,一个个透明的人影、或是飞禽走兽等幻影浮现,对着曹旭叩首之后,消失不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黑色短棒逐渐变了颜色,恍如青玉琉璃一样。

最后一道黑气消失后,短棒已经变成了一柄青玉小剑,造型精巧,犹如一件艺术品。

曹旭右手之中的血色光球飞起,化作了一道血痕,从剑尖直到剑柄,为青玉小剑增添了几分杀气。

屈指一弹,青玉小剑化作了一道长虹飞天而起,一会儿之后,才传来雷鸣般的声音。

剑速已经突破了音速。

眼前寒光一闪,青玉小剑已经化作了一枚指环,出现在了曹旭右手小指上。

曹旭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一颗大树,说道:“久闻青云门诛仙古剑之名,不知我这柄戮仙剑比之如何,道玄真人可能答我。”

话音落下,一名身着墨绿道袍,鹤骨仙风,双眼温润明亮的道士走了出来,说道:“敢问阁下高姓大名,不请而入,有失身份。”

曹旭笑了笑,说道:“散人曹旭,偶得《道德微妙真言》一卷,欲与青云门做一个交易,借诛仙古剑一观,不知道玄真人意下如何?”

道玄真人闻言,心中一怒,前有天音寺四大神僧之一的普智,后有眼前自称散修之人,一个个不是打青云门《太极玄清道》的主意,就是窥伺镇派至宝诛仙古剑,都把青云门当做什么地方了,走江湖卖艺的吗?

“诛仙古剑为本门镇派至宝,概不外借。”道玄真人按捺住之中的怒气,神色肃然的说道。

曹旭笑了笑,一本经书从他的袖中飞出,落在了道玄真人的面前,只听他说道:“此为《道德微妙真言》上篇,道玄真人不妨一观,然后再做决定不迟。”

无论是天音寺,还是青云门,曹旭都采取了交易的方式。

一场交易,因果两清。

修为越是高深,对于冥冥之中因果纠缠,就越发的慎重。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如果无法明白这一点,纵然修为再高,因果纠缠之下,迟早难逃劫数,成为某一个天命之子崛起的踏脚石。

第二十章小天音寺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这二个字合起来说,还包含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

对于因果的阐述,有辩证因果观、阴阳因果观、佛教因果观、实证因果观等等。

其中又以佛教的阐述最为深入人心,其将世间一世因果扩至三世因果,从而解释关于世间中同类不相应现象,将一切串联其中以使人产生敬畏之心,从而达到超自然的,向往解脱生死心灵寄托。

前世,今生,来世,三世轮回。今生遭难,前世报应;今生造孽,来世报应。反之,富贵亦然。

“轮回。”曹旭的嘴角浮现一抹笑意,佛教想要掌控轮回,将诸天万界的一切事物都纳入掌控,还得先问一问其他人答不答应。比如说后土娘娘,北阴酆都大帝,太乙救苦天尊等等。

而这一切,都将在洪荒元界,这个诸天万界最大、也是最终的舞台上见分晓。

一旁的道玄真人看着合上了手中的《道德微妙真言》,闭目沉思了起来。

虽然他手中的真言只有上篇,但是其中的内容与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再许多地方却是不谋而合。

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道法玄妙,夺天地之造化,但同时参悟起来也是困难重重。

自从迈入太清之境后,道玄真人虽然修为日益增长,但却始终未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但是此刻仅仅是翻阅了一遍手中的经书,却已经有所领悟。

果然无愧其名,道德真言,微言大义。

曹旭见得此景,知晓此次借剑之事,已经成功了一半。

据他所知,青云门的《太极玄清道》有玉清、上清、太清三个境界。

其中玉清之境对应后天、先天二个层次;上清之境囊括宗师、大宗师的修行在内;至于像道玄真人这般踏入太清之境者,则属于天人合一的层次,如果能够修至圆满,当能够成就地仙。

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成就天仙,则非得天书五卷合一不可。

至于驱物、御剑飞行等外在表现,则是因为各个世界的基层法则、天地灵气等大环境的不同,而出现的差异,这与内在修行的层次无关。

沉默了好一会儿之后,道玄真人收起了手中的《道德微妙真言》,说道:“曹道友请随我来。”

“真人请。”曹旭说道。

……

青云门,通天峰,玉清殿。

一番激烈的争执之后,比剑、斗法、论道,青云门的诸峰首座纷纷败下阵来。最终双方达成了协议,用完整的《道德微妙真言》,借得诛仙古剑一观。

曹旭随着道玄真人走向了后山的禁地,幻月洞府。

古老的禁地之外,鸟鸣山幽,便没有其他的喧哗了。只有徐徐的山风,从远处轻轻吹来,满山青翠一起摇动,仿佛不是人世间的景色。

“幻月洞府”四个苍劲大字之下,古朴的洞外石壁看去已经剥落了许多,仿佛记载着无尽的岁月在这里悄悄流淌而过。

入得洞府,映入眼帘的是一柄长剑,剑质怪异,似石非石,样式古朴,只在有着一道细细裂缝的剑刃之上,清晰地雕刻着两个字——诛仙!

可惜,这柄剑虽然是此方世界最强的神剑,却和洪荒元界之中的那一位扯不上什么关系,否则,纵然将来因果缠身,曹旭也会毫不犹豫的出手。

顺利拿到了诛仙古剑之中暗藏的天书第五卷后,曹旭离开了青云山,直往天音寺而去。

青玉小剑化作了一道长虹,将曹旭整个人包裹起来,破空了迎面而来的罡风,带起了一连串的雷音。

御剑飞天,这是许多人儿时的梦想。

数世轮回,曹旭今日才得以如愿以偿。与缩地成寸,凌空虚渡等方式相比较,他还是更加喜欢御剑的感觉。

青色的长虹横贯天际,飞跃了千山万水,最终来到了天音寺所在的须弥山。

与隐居深山的青云门,避世南疆的焚香谷不同,在天下正道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天音寺,却如同一个凡间普通寺庙一般,开放给无数世俗百姓烧香拜佛。

曹旭来到了须弥山之后,才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问题。

那就是他虽然动身的晚,但是架不住速度快,普智和尚这会儿还在路上,未曾回到天音寺。

“也罢,先在天音寺之中转一转。”曹旭收起剑光,一步踏出,便出现在了下方寺庙中的一个偏僻角落里。

信步走来,只见天音寺的建筑雄伟华丽,以白玉为石,坪铺为场,石阶层叠,九为一组,连接而上至大雄宝殿,竟有九九八十一组之高。

玉石雕栏之间,只见殿宇雄峙,极其高大,殿前十三支巨大石柱冲天而起,高逾十丈,殿顶金壁辉煌,八道屋脊平分其上,雕作龙首形状,每一道屋脊飞檐龙首之前,赫然各雕刻着十只吉祥瑞兽,形态各异,栩栩如生。

而殿下种种雕刻华丽精美,更是远远超过了世人想像,非等闲人可以制作。

在大雄宝殿之后,两侧,前方,俱是一间连着一间的高耸殿堂,其间或是广场相接,或是小路蜿蜒相连,有更是直接连在一起,层层叠叠,蔚为壮观。

今天正是初一,无数人手持香火,跪拜礼佛,台阶广场,殿里殿外,香火鼎盛的超乎想象。

“青云门、天音寺,道家、佛教,出世、入世,虽然最终殊途同归,但是路上的风景,却是截然不同的。”曹旭边走边想到。

一番游览之后,曹旭下得须弥山来,只见山下的村民诚心礼佛,乐善好施,天音寺的教化,却是功不可没。

数日之后,风尘仆仆的普智终于赶了回来。

须弥山高处有一处三进的院子,这是天音寺僧众避开尘世烦扰,专心修行的地方。故而也被称为“小天音寺”。

周围苍松修竹,密密成林,山风吹过,松动竹摇,说不出的清幽雅意,与山下天音寺的热闹繁华相比,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小天音寺当中的佛堂里,普泓、普智、普空、普德四大神僧齐聚,分别传阅着《金身罗汉诀》。

第二十一章青天揽月

“普智师弟,将你遇到那位曹施主的事情,仔细说上一遍。”普泓合上了手中的经书,开口说道。

“此事须得从我前往青云门说起……。”普智将他与曹旭相遇、交谈,以及草庙斗法等事情娓娓道来。

听罢之后,普泓三人同时静思了起来,普智拨动着手中的念珠,静候着三位师兄弟的意见。

就在这时,只听“吱呀”的一声,房门大开,一个紫衣青年脚踏着清风走了进来,对着屋内的四人说道:“不请自来,还请四位神僧多多包涵。”

“曹施主。”普智颇有些惊讶的说道。

“普智大师回来的有些晚了,我已经在须弥山下等候了数日。天音寺风景虽好,却非我久留之地。不知我所提的交易,几位大师考虑的如何了?”曹旭说道。

“阿弥陀佛。”伴着一声佛号,坐在上首的普泓张开双眼,一身精纯至极的“大梵般若”真气流转全身,与普智三人气机相互感应,四个人化为了铜墙铁壁,向着站在中央的曹旭挤压了过去。

曹旭面带笑意,似嘲讽,又似怜悯,身形不动不摇,但却犹如镜中花,水中月,根本无从捉摸,无法感应。

这种全力以赴,结果却一拳打在了空气中的感觉,让普泓四人体内的真气都隐隐有些失控。

“礼尚往来,诸位也接我一招。”曹旭说着,双手结印,左手指天,右手驻地,天地之间,日月风雷,水火山泽,诸象轮转,演绎变化。

普泓四人正欲抵抗,却已经被包裹了进去。

刹那间,经历风雷侵袭,水火洗炼,日月交替,沧海桑田,等到诸象皆灭,却不知身在何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