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武侠长生_步九霄-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整个东南平定,李子通率军回返江都,加封为平东将军,成为继李靖之后,吴军之中第二个正三品的将军。
徐世绩、单雄信、程知节各自统兵五千,为正四品的虎贲郎将,分镇各地。
翟让封韦城伯,赐爵田六千亩;沈法兴封武康子,赐爵田三千亩。
四月,王架南移,巡视安抚东南各郡。同时开启了岭南之旅。
听着海浪拍打船舷的声音,曹旭翻阅着手中资料。
岭南之地除了宋阀之外,还有另一股势力,那就是位于珠崖郡(海南岛)的南海派。
南海派最出名的高手,是为“南海仙翁”晁公错,是宗师级的人物,现今南海派掌门梅洵,只属他的徒孙辈。
据传宁道奇曾与晁公错决战于雷州半岛,到百招之外晁公错才败于宁道奇的压箱底绝技“散手八扑”之下,可说虽败犹荣。由此可见“南海仙翁”晁公错的高明。
李密曾三番五次派人南下请其出山,但都被拒绝了。
虽然说深入陆地,都是宋阀的天下,但是南海派对沿海郡城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力。
“如果有时间的话,或许我应该去南海派走一走。”曹旭心中想到。
船队驶进钦江,曹旭率众在遵化登岸,北行抵郁水,渡水后就是郁林郡,宋家山城就在郁林城西郊处。
一路行来,什么状况也没有发生。
曹旭心中大为惊讶,此次南下,他已经做好了佛教四大圣僧和宁道奇齐至的准备。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人竟然一个也没有来。
要知道,一旦宋阀归附,南方的吴军立刻就据有三国时期吴国全盛时的版图,偏偏现在北方群雄割据,没有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统一。
南北强弱对比失衡,这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除非……除非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让他们腾不手来。”一念至此,曹旭立刻停下了车架,双目之中金光银芒浮现,向着西北方向望去。
金丹本源飞速的消耗着,在“日月玄虚真瞳”的洞察之下,曹旭看到了北方长安方向的那一条赤龙,已经被一大团黑气包裹了起来。
黑气不断的侵蚀着赤龙的身躯,奄奄一息的赤龙左右扑击,但却无济于事。
“宇文阀兵变,李渊起事进攻长安在即。”曹旭立刻便明白了过来。
闭上眼睛,金光银芒散去,心中诸多念头盘旋,最终化作了一声长叹。
鞭长莫及,分身乏术。
车架继续启程,向着宋家山城的方向行去。
宋家山城位于郁水河流交汇处,三面临水,雄山耸峙,石城就由山腰起依随山势磊河而筑,顺山婉蜓,主建筑物群雄踞山岭开拓出来的大片平地上,形势险峻,有一夫当关的气概,君临附近山野平原,与郁林郡遥相对望,象征着对整个岭南区的安危的主宰力量。
沿郁河还建设了数十座大货仓和以百计的大小码头,码头上泊满大小船舶,河道上交通往来不绝,那种繁荣兴盛的气势,教人大感壮观。
“宋智见过吴王。”宋阀的二号人物,外号“地剑”的宋智率众在码头上迎接。
此人年在四十许间,身材修长,肤白如雪,瘦窄的脸庞上有一双满载幽郁但却机灵智慧的眼睛,加上一张多情善感的嘴和五缕长须,这一身文士装束、风度翩翩的男子,十足诸葛武侯再世下凡。
“宋二爷客气了。”曹旭环视四周,叹道:“群山萦绕,郁水环流,崎岖险阻,纵使我有数万精兵,恐亦难有用武之地。”
宋智拈须微笑,说道:“这山城耗用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仍要历三代百多年时间,才建成现在这般规模。城内长期储备超过一年的粮食,又有泉水,清甜可口,泡茶更是一绝。”
曹旭目光落在盘山而上,可容五马并驰的斜道,笑着说道:“那我定要多喝两口,方才不枉岭南一行。”
第四十三章拳就是权
一路来到了宋家山城前,敞开的城门降下吊桥,以宋师道为首的宋家嫡系尽数前来迎接。
“拜见吴王。”众人齐齐躬身说道。
“诸位请起。”曹旭说道。
宋师道面带着苦笑,说道:“还望吴王恕罪,家父请吴王入磨刀堂相见。”
此言一出,曹旭身后以尤鸟倦为首的吴军将士,立刻面露怒色,宋缺虽然名震天下,但是论及身份地位,比起已经登基称王的,雄霸南方的曹旭,还是要低上一些。
曹旭面上不动声色,说道:“久闻宋阀主‘天刀’之名,身为晚辈,自当前往拜访。”
宋师道长出了一口气,不敢耽搁,急忙说道:“吴王请。”
走进城门,宋家山城的外观和内在给人两种完全不同的感觉,若前者令人想起攻守杀伐,那后者只会使人联想到宁逸和平。
城内分布着数百房舍,以十多条井然有序,青石铺成的大道连接起来,最有特色处是依山势层层上升,每登一层,分别以石阶和斜坡通接,方便住民车马上落。
道旁遍植树木花草,又引进山上泉水灌成溪流,在园林居所中穿插,形成小桥流水,池塘亭台等无穷美景,空间宽敞舒适,极具江南园林的景致,置身其中,便像在一个山上的大花园内。
主要的建筑群结集在最高第九层周围约达两里的大平台上,楼阁峥嵘,建筑典雅,以木石构成,由檐檐至花窗,镂工装饰一丝不苟,营造出一种充满南方文化气息的雄浑气派,更使人感受到宋阀在南方举足轻重的地位。
曹旭随着宋师道和宋智两人,在亭台楼阁、花木林园中穿插,来到位于山城尽端磨刀堂入口的院门外。
宋师道和宋智止步,曹旭不待二个人说话,洒然跨进院门。
进门后是一道横越池塘花圃的曲廊,沿廊前行,左转右曲,放眼四方,绿荫遍园,步移景异,意境奇特。
曲廊尽端是座六角石亭,恰是池塘的中心点,被石桥连接往环绕庭院一匝的回廊处。
石桥直指另一进口,隐见其中是另一个空间,古树参天,茂密硕壮,生气勃勃。
曹旭穿过石亭,过桥登廊,通过第二重的院门,眼前豁然开阔,尽端处是一座宏伟五开间的木构建筑,一株高达十数丈的槐树在庭院中心气象万千的参天高撑,像罗伞般把建筑物和庭院遮盖,在阳光照耀下绿荫遍地,与主建筑浑成一体,互相衬托成参差巍峨之状,构成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曹旭大感畅快,绕槐树一圈缓行欣赏个够后,才缓步登上有牌匾刻上“磨刀堂”三字的建筑物的白石台阶。
磨刀堂偌大的空间里,一人背门立在堂心,身上不见任何兵器,体型像标枪般挺直,身披青蓝色垂地长袍,屹然雄伟如山,乌黑的头发在头顶上以红巾绕扎成髻,两手负后,未见五官轮廓已自有股不可一世,睥睨天下的气概。
两边墙上,各挂有十多把造型各异的宝刀,向门的另一端靠墙处放有一方像石笋般形状,黝黑光润,高及人身的巨石,为磨刀堂本已奇特的气氛,添加另一种难以形容的意味。
面对这被誉为“天下第一”刀手的超卓人物,历经数世轮回磨炼的曹旭洒脱自如,拱手为礼,说道:“后辈曹旭,拜见阀主!”
一把柔和好听的声音回道:“你终于来了!”
曹旭说道:“宇文阀兵变,李渊起事在即。不知阀主何以教我?”
宋缺闻言,旋风般转过身来。
那是张没有半点瑕疵的英俊脸庞,浓中见清的双眉下嵌有一对象宝石般闪亮生辉,神采飞扬的眼睛,宽广的额头显示出超越常人的智慧,沉静中隐带一股能打动任何人的忧郁表情,但又使人感到那感情深还得难以捉摸。
宋缺两鬓添霜,却没有丝毫衰老之态,反给他增添高门大阀的贵族气派、儒者学人的风度。又令人望而生畏,高不可攀。配合他那均匀优美的身型和渊渟岳峙的体态,确有不可一世顶尖高手的醉人风范。
“吴王的消息果然灵通。”宋缺仰首望往屋梁,淡然自若的说道:“这天下能够被我看入眼内的,就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李渊次子世民,另一个就是你杨虚彦。隋室纵然得国不正,依然气运不绝,有吴王崛起于南方。”
曹旭说道:“宋阀主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
宋缺双目凝视着曹旭,说道:“这么多年来,你是第一个这样对我说话的人。”
“因为我有这样的资格。”曹旭说道。
磨刀堂之中的气氛立刻沉重了起来,就像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宁静,巨大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宋缺往墙上探手一按,“铮”的一声,其中一把刀像活过来般发出吟音,竟从鞘子内跳出来,和给人手握刀柄拔出来全无分别。
随后,宋缺再隔空虚抓,厚背大刀若如给一条无形的绳索牵扯般,落入他往横直伸的左手掌握中。
就在厚背大刀落入宋缺掌握的一刻,曹旭感觉宋缺的人和刀合成一个不可分割、浑融为一的整体,那完全是一种强烈且深刻的感觉,微妙难言。
就在宋缺掌刀的那一刹那,一堵如铜墙铁壁、无形却有实的刀气,以宋缺为中心向曹旭迫来。
曹旭右手缓缓的握紧,随着这一动作,他身上的气势亦在飞速的增强着。与宋缺分庭抗礼,丝毫不落下风。
“拳就是权,握拳就是握权。我有一拳,还请宋阀主指教。”曹旭说着,缓缓击出了一圈。
他出拳的速度很慢,没有带起丝毫的风声,但是凝重犹如实质的拳力,却已经封死了所有躲闪的空间,这是王者之拳,也是王者之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又能躲到哪里去?
宋缺跨前一步,庞大的气势像从天上地下钻出涌起的狂扬,随他肯定而有力的步伐,挟带冰寒彻骨的刀气,往曹旭席卷而去。
第四十四章天刀出鞘
刀气与拳劲激荡交错,二个人还未有实质性的接触,但是整座磨刀堂似乎都已经摇晃了起来。
宋缺手中的厚背刀破空而至,妙象纷呈,在两丈许的空间内不住变化,每一个变化都是那么清楚明白,宛如把心意用刀写出来那样。
用刀至此,已臻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至境。
刀势变化,宋缺脚下的步法亦随之生变,让人根本没有法捉摸他最后会从哪个角度攻来。
任尔千变万化,我自一拳横空。
曹旭的身形不动如山,精神力量如水银泻地,右拳洞穿了虚实莫测的刀势。
“轰”!两道人影分开。
磨刀堂之中气浪翻腾涌动,宋缺挺身傲立,他手中已经换了一柄刀。右手抓着刀鞘,左手正缓缓把长刀拔出鞘子。
曹旭定神瞧去,见刀体薄如绸缎,像羽毛般轻柔灵巧,还渗出蓝晶晶的莹芒,若非是目睹,定不敢相信世间竟会有此异宝。
宋缺的目光在刀身来回巡迳,柔声说道:“此刀名水仙,本人曾就此刀的特性,创出‘天刀八诀’,每诀十刀,共八十刀。刀下无情,吴王小心啦!”
“锵”!长刀出鞘。
曹旭喜怒不露诸形色地淡淡说道:“这八诀有甚么好听的名字,阀主可否说来让在下开开耳界。”
宋缺把刀鞘随意抛开,左手扬刀,仰天笑道:“好!自古英雄出少年,‘天刀八诀’第一式名为‘天风环佩’,意境是有天仙在云端乘风来去,虽不能看到,却有环佩铿锵的仙乐清音。”
话音甫一落下,宋缺手中的水仙薄刃便化为千百道蓝汪汪的刀芒,有若鸟飞鱼游、无迹可寻、更兼快捷无论,飘忽如仙,眨眼间便劈出九刀。
这九刀神龙见首不见尾,原本宋缺出刀已是极快,再配合手中几无重量的宝刀,当真是快如闪电!
“好。”曹旭吐气开声,一拳击出。
拳劲浩荡如潮,引动四周气流的变化,化作了一个气劲漩涡。他的拳头放佛变成了这片天地的中心,操控着所有的变化。
涌动的蓝光刀芒被气劲漩涡吞没,最终消失不见。
蓝光消失,漩涡消散。
曹旭的声音传来,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宋阀主也请接我一招。此乃我观人道变迁,文明演化而得的一拳,名为‘薪火相传’,还请宋阀主品鉴。”
宋缺凝神看去。
只见曹旭沉肩坠肘,缓缓击出了一拳。
这一拳携带着一股苍莽浩荡的气势,宋缺放佛看到了远古先民钻木取火,驱逐野兽,孕育文明的画面。
这是来自于人道文明之始的一拳,也是以心印心的一拳。
“吴王好拳法。”宋缺赞道。话音未落,他手中水仙刃立时化为仿如水光云影的刀光,层层叠叠的迎了上去。
曹旭携带着人道大势,滚滚如轮,碾压而来。
宋缺却化作了潇湘水云,流转不尽,意态无穷。
这不仅仅是招式、内功之间的较量,更上升到了所领悟的神意,所坚持的道路之间的对抗。
曹旭怀里的传国玉玺震动了起来,一股环绕在曹旭身边的无形量被它引动。
“轰”的一下,曹旭在称王祭天的时候,曾经见过的画面再次浮现在了眼前。精神力量构筑的虚幻意境放佛变成了真实。
宋缺手中的水仙刀立刻变得沉重了起来,失去了原本的灵动。犹如“潇湘水云”的一刀,再也使不下去。
就在这时,那似水流不断的刀式,蓦地化作一道碧光冶冶、穿岩漱石的清泉活水,摆脱了曹旭拳势的影响,水仙刃划出一道蓝芒,循某一条优美至超乎任何言语所能形容的弧度,直取他的咽喉。
曹旭身形晃动,避开了宋缺袭来的一刀,心中回味着先前那一拳的奇特感觉。可惜的是,传国玉玺已经沉寂了下去,未有所得。
“那是人道龙气。”曹旭心中确定无疑。
等他回过神来,磨刀堂之中的宋缺又换了一把刀,这是一把造型高古、沉重异常的连鞘宝刀。
宋缺右手握着刀把,同时俯首瞧着右手把宝刀从鞘内拔出,柔声说道:“这把就是宋某藉之横行天下,从无敌手的天刀。吴王是个好对手,值得它出鞘。”
曹旭的神色凝重了起来,“天刀”在手的宋缺,与心灵圆满的“邪王”石之轩,都将是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对手。
宋缺拔刀的右手缓慢而稳定,每一分每一寸的移动保持在同一的速度下,其速度均衡不变,这根本是没有可能的。
人的动作能大体保持某一速度,已非常难得。要知任何动作,是由无数动作串连而成,动作与动作间怎都有点快慢轻重之分,而组成宋缺拔刀出鞘的连串动作,每一个动作均像前一个动作的重复铸模,本身已是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曹旭的双手缓缓握拳,两眼之中神光大盛,注视着宋缺的一举一动。
宋缺的拔刀动作直若与天地和其背后永远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本体结合为一,本身充满恒常不变中千变万法的味道,没有丝毫空隙破绽可寻。更使人感到随他这起手式而来的第一刀,必是惊天地,泣鬼神,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刀道至此,已达鬼神莫测的层次。
当取刀的动作进行至不多一厘、不少半分的中段那一刹那,宋缺的速度猛然加快,以肉眼难察的惊人手法,瞬间握上了刀柄。
就在宋缺加速的同一刹那,曹旭的双拳同时握紧,放佛预知宋缺动作的变化。
“铿”!
天刀出鞘。
天人交感,磨刀堂再非先前的磨刀堂,而是充满肃杀之气,天刀划上虚空,刀光闪闪,天地的生机死气全集中到刀锋处。这感觉奇怪诡异至极点,难以解释,不能形容。
天刀没带起任何破风声,不觉半点刀气,破空而去,横过两丈空间,直击曹旭。
宋缺的刀笼天罩地,曹旭除硬拼一途外,再无另一选择。
这才是宋缺的真功夫。
第四十五章大变将至
就在天刀前攻的同一时间,曹旭全身袍服无风自动,黑发飞扬下,双脚轻点地面,竟缓缓离地升起,就像站在个升离地面的无形座子上一般。
一拳击出,直击天刀锋锐处。
他的动作慢至极点,但偏偏这一拳的速度实不逊于宋缺迅比闪电的天刀。
那种时间上的矛盾,真能使人看看也忍不住胸口压闷,想吐喷鲜血。
“轰!”
劲气横流滚荡。
两人触电般退开。
宋缺一个回旋,天刀平平无奇地再往迎回来的曹旭横扫。
这一刀并不觉有任何不凡处,但却慢至不合常理。寓快于慢,大巧若拙,虽不见任何变化,但千变万化尽在其中,如天地之无穷,宇宙般没有尽极。
宋缺未能在速度和内劲上压倒曹旭,遂改以刀法取胜,应变之高妙,教人叹服。
曹旭的拳法直来直去,却以最简单的劲力破掉了宋缺刀法之中暗藏的无数机巧变化。拳法之中包含着一种自强不惜,锐意进取,哪怕是困难重重,也绝不放弃的意境。
这是他所领悟的第二式拳法,“披荆斩棘”。
“锵”!
宋缺还刀鞘内,两手下垂,只听他说道:“我从吴王的拳法之中,看到了汉统重兴,浴火重生。昔年北魏之所以能统一北方,皆因鲜卑胡人勇武善战,汉人不是对手。但自胡人乱我中土,我大汉的有志之土,在生死存亡的威胁下,均知不自强便难以自保,转而崇尚武风,一洗汉武帝以来尊儒修文的颓态。到北周末年,军中将领都以汉人为主,隋室文帝便是世代掌握兵权的大将,后来其之所以能登上皇座,实是汉人势力复起的必然成果。”
“只可惜隋室得国不正,杨广滥用民力,加之胡人势力的反噬,最终造成了今日之局面。吴王异军突起,座南往北,清扫天下,隋室重兴,正了得国的名分,则盛世可期。”
“宋阀主过奖了。”曹旭说道。
宋缺凝视着眼前丰神俊朗的青年,半晌之后,方才说道:“吴王拳法之中的神意让我动心,我可以支持于你拨乱反正,重整河山。不过有二件事情,还需吴王答应。”
曹旭说道:“还请阀主吩咐。”
宋缺说道:“第一件事,吴王娶玉致为皇后。宋阀自然会归附吴王帐下。”
曹旭点了点头,说道:“这件事情寡人并无意见。”
宋缺说道:“自汉朝败亡,天下不断出现南北对峙之局,究其因由,皆因有长江天险。吴王可知太原李阀,虽然现在还没有取得关中,却早已经派人到巴蜀,联络以解晖为首的豪强。如是巴蜀归降李阀,那时南方将因李阀得巴蜀而无长江之险可守,只要有足够多的舟船战舰,李阀大军将顺流而下,到时谁可力抗?”
曹旭闻言默然。
巴蜀境内有三大势力,分别为独尊堡、川帮和巴盟。
独尊堡的堡主是解晖,绰号“武林判官”,乃是巴蜀第一高手,与魔门天莲宗宗主安隆是结拜兄弟,和宋缺也是意气相投,是非常好的朋友。
川帮的帮主名叫范卓,绰号“枪王”,武功十分高明,仅在解晖之下。
而巴盟则是由巴蜀境内的几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巴蜀境内除了这三大势力之外,还有合一派和川南赌坊两个比较大的势力。
总的来说,巴蜀境内的势力分布错综复杂,但是解晖不管是势力还是个人实力,都是毫无疑问的巴蜀第一人。所以,在天下人眼中,解晖就代表了巴蜀。实际上,巴蜀境内除了寥寥几个地方,其他地方基本上就是解晖说了算。
宋缺之女宋玉华嫁给解晖之子解文龙。宋、解两家的婚姻充满了政治交易的味道,代表两大势力的结盟。
而解晖的独尊堡,实际上是在宋阀支持下建立起来的。谁也不相信,宋阀就没有后手安排。必要时,宋阀自然有办法影响独尊堡的选择。
宋缺话里有话,意味深长。
半晌之后,曹旭开口说道:“我如称帝,许宋家为镇南王,世袭不替,永镇岭南,而郁林郡太守,由宋家之人世袭。”
宋缺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好,这本是我想说的第二件事情,就依吴王所言。”
事情终于谈妥了。
“宇文阀兵变,李渊起事在即。大变将至,吴王可有意北上洛阳?”宋缺问道。
曹旭点了点头。
“那么虚彦可知,毕玄和傅采林,都已经动身往中原而来。”宋缺忽然说道。
曹旭心中一惊,玄武堂的情报网还未能够扩张到高丽和突厥,这个消息他还真的不知晓。
宋缺说道:“毕玄的目标是关中,至于傅采林的目标……。”
“傅采林是为我而来。”曹旭说道。
李阀、慈航静斋,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是雷霆万钧之势。
毕玄、傅采林、再加上宁道奇这个御用打手,天下三大宗师一齐出动,真是好大的手笔。
宋缺掌中的天刀轻吟,只听他说道:“虚彦有什么打算呢?”
曹旭沉思片刻,说道:“还请岳父大人即日领兵北上,与襄阳李靖合兵一处,攻打洛阳城。我回返扬州之后,当亲率大军沿运河北上,先破李密,后入东都。”
宋缺“哈哈”一笑,说道:“自当如此。”
事情谈定之后,还需要时间等待。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需要做的准备很多,这可不是一句话就能够搞的定的。
晚宴,曹旭见到了即将成为他王后的女人,宋玉致。
宋玉致身穿云罗裙,腰间束着丝带,端坐在那里,胸前纱衣裙前襟,鼓鼓的顶起,上接着浑圆柔美的肩部,紧缩的小腹与腰部纤细美妙的曲线浑然一体。
她乍看似乎不是长得太美,这或者是因为她的轮廓予人有点阳刚的味道,可是皮肤雪白里透出健康的粉红色,气质高贵典雅,腿长腰细,明眸皓齿,所有这些条件配合起来,形成非常独特的气质。
这是一个越看越有味道的美女。
第四十六章大婚
宋玉致脸上挂着含蓄的笑容,对曹旭的态度既不热烈,也不冷淡。言谈举止之间,尽显高门大阀培养出来的淑女本色。
夜宴结束后,曹旭和宋玉致并肩行走在灯火通明的宋家山城之中。眉心祖窍之中内敛的“金丹”已经化作了外放的“魔种”。
灯光照耀下,二个人的影子时分时合,宋玉致用眼角的余光打量将身旁的男子,她心底想到,“这就是我这辈子的夫君。”
耳畔能够听到他的呼吸声,似乎还有炙热的气流飘来,宋玉致的心跳加速,双颊泛红,不知不觉中,曹旭的身影已经走进了她的心里。
对于宋玉致的变化,曹旭了如指掌,心底下不禁感慨,“专修精神力的《道心种魔大法》不愧是泡妞第一利器。”
将宋玉致送到了一处院落之外后,二个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眉目之传情,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第二天上午,宋家山城的祠堂之中,祭拜过祖宗之后,宋师道接过了宋家家主之位,领着宋智、宋鲁等人,向曹旭表示臣服。同时宣布了曹旭将娶宋玉致为王后的消息,宋家山城之中一片欢腾。
至此,曹旭岭南之行宣告圆满结束。
大业十四年五月,一个规模宏大的船队驶近扬州城。
曹旭的王舰先行,他立在望台上,凝视着前方。
船只转入河道后,河面突然缩小,沿海的陆地出现在眼前。
中午阳光明媚,自有水师前来迎接,随后在前方开路。
船队靠岸后,百官前来恭迎。略微耽搁后,曹旭便命车驾起行。
一路回到吴王宫之中,才进得政事堂,就见群臣先上前,一起跪拜,说道:“恭喜王上,王上千岁千岁千千岁。”
“诸卿请起。”曹旭说道,“如今,宋阀已向寡人臣服,宋师道已随寡人而来,今日召集各位,第一件事情,就是娶宋玉致为正宫王后之事。”
辅公佑说道:“王上大婚,确定后宫正统,实是大善,与国与家都有大利,而且此次宋阀臣服,消除了后顾之忧,王上才可北伐西进,统一天下。”
曹旭点头说道:“那该如何封赏宋师道?”
“禀王上,还是延封镇南公爵位,且宋阀为南方士族领袖,可封宋师道为礼部尚书之职。”这时,鲁妙子上前说道。
曹旭说道:“很好,这件事情就这样处理。”随后,他又问道,“市舶司的情况如何?”
魏征说道:“禀王上,数月贸易之利,已获利四十万两白银。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达百万两。”
曹旭略作沉吟,这也算不错了,但是比起三百年后宋朝,单是市舶岁入就有着二百五十万两,还差上许多。但是一时间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只有慢慢来,当下便说道:“如此甚好,多考虑有没有粮食入口,用兵还是要粮。”
魏征说着:“王上,今年灾民流入甚多,粮食不足,万不可大举用兵了。”
曹旭摇头说道:“这件事情恐怕难以如诸卿所愿。不日大婚之后,寡人就要率军北伐。”
“王上三思。”辅公佑、鲁妙子和魏征等人急忙说道。
“时不我待。”曹旭说道,“北方大变在即,寡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
政事堂之中,君臣将情报汇总分析,一直谈到半夜,方才散会。
曹旭回到书房,揉了揉发疼的眉心,云玉真早已经等候在外。
“彭梁会联系的怎么样了?”曹旭将其唤进来后,直接问道。
彭梁会势力庞大,占据了二座郡城,一是彭城郡,二是梁郡。其中位于大运河通济渠中段的梁郡,将是曹旭北伐的第一站。
拿下了梁郡,继续沿运河北上,就是荥阳郡。荥阳位于东都洛阳之东百里许处,李密的大本营洛口仓城同样也在荥阳旁边。
云玉真说道:“禀王上,李密和我方同时招揽,彭梁会现在两面逢源,坐地起价……。”
曹旭冷笑一声,说道:“鼠目寸光。你再派人去谈一次,岭南宋阀都已经臣服寡人,彭梁会胆敢抗拒天威不成。”
云玉真应声称“是”。
三日之后,曹旭大婚。
大婚,又称大昏。是指天子或诸侯的婚娶。《礼记·哀公问》:“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
虽然早就传出了宋阀归附吴王的消息,但是许多人还抱着一丝的侥幸心理。而这场婚礼,将他们所有的妄想打消。
大婚时间十分很急迫,但是附近赶来的一些客人还是得到了曹旭的接见,其中就有彭梁会的三当家“艳娘子”任媚媚。
任媚媚随着侍女从后门进入吴王宫,经过了一道九曲回廊,只见得沿途园林美景层出不穷,远近房屋高低有序,错落于林木之间,雅俗得体。
任媚媚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虽然王宫的厅堂、走廊、小厅等等建筑,都十分精美华丽,但是她的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那隐隐之间流露出的森严气息之上,那是无数精兵和高手汇聚形成的强大气场。
她心中暗叹,单凭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吴王实是已经羽翼丰满了。就凭王宫现在的布置,纵然是佛门四大圣僧来了,也要饮恨当场。
侍女进去禀告,没过多长时间,便走了出来,对她说道:“王上传你进去。”
任媚媚走了进去,只见是一个书房。
房间里最显目的就是位于中间一张书桌,而四周的空间,都是一排排的书架,上边放满了各式各样的宗卷、文件、书籍。
书桌后边坐着一个身着王袍的青年,正低头阅读着桌上的文件,听到足音后,其抬起了头来。
映入任媚媚眼帘的是一张非常年轻的面孔,丰神俊朗,但是不经意间,便自然流露出一种上位者生杀予夺的威严。
“彭梁会三当家任媚媚拜见吴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