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侠武大宋-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掉田虎,铲除盘踞在山西的地方武装,这是白胜一早就答应给琼英的事情,在帮助梁红玉报仇与这件事之间,在没有意外的前提下,当然是先答应的先办,何况灭掉田虎对白胜本身有着莫大的好处。
  灭掉西夏只是为了泄一时之愤,而占据有着塞上江南的贺兰山脚下,拥有整个宁夏地区的疆土才是他的真正目标。
  如此一来,他的势力范围就会变得异常稳固,占据了兴庆府,又占据横山、环延一线、再据有京兆府、潼关和函谷关乃至山西全境,这已经可以建立一个极具规模的国家了,这国家的战略版图至少要比西夏更大更合理。
  进可攻,退可守,东西呼应,首尾相连,宛如一条巨龙横亘在中国的大西北,什么大宋大辽和大金?你们都给我干看着!
  他打算趁着宋辽金三国互掐之际招兵买马,然后等三国之间打得差不多之后再来个一勺烩,坐收渔人之利,能否统一中国且先不说,就不能允许有任何一个国家成为自己的威胁!
  铲除田虎的势力,当然不是只杀一个田虎就行了,因为田虎也会有继任者,所以他不仅要杀掉田虎,还要让人冒充田虎继续在山西待着。
  马灵已经蒙上了面孔,因为他的脸被萧凤画成了田虎的模样。
  诛杀田虎的计划是这样的,让琼英带着蒙面的马灵与梁红玉前往威胜府,由琼英色诱田虎,而后三人联手袭杀。
  据了解,田虎的武功并不如何高,所以只要琼英展开色诱,他身边卫队就必须回避,此时不论是梁红玉还是马灵又或是琼英本人,要杀田虎都是易如反掌。
  杀掉之后立即毁尸灭迹,再由马灵冒充田虎,对外只宣称把琼英收为贵妃,从此与琼英待在宫中,外人必然以为他们是在淫乱而不理政事,实则是为了避免被他人看出破绽,一切来访均有琼英挡驾即可。
  晋王是假的,贵妃却是真的。
  然后琼英就可以把国舅邬梨传入宫中,在宫中伏杀,如此可报父母深仇。白胜的这个计划非常完美,且无需大兵压境。
  事实上白胜手下也没有足够的兵马,琼英只求为父母报仇,至于被“田虎”睡了这个名声,名节虽重,却重不过父母之仇。
  为了这一天,白胜始终没有让琼英等人公开自己背叛田虎的事实,在白胜手下人们的眼中,他们仍然是田虎的手下,只是暂时替白胜效力而已,而在田虎一方看来,他们只是一批失踪人员,是一部为了某种利益而擅离职守的军队。
  白胜本打算自己亲自去杀田虎的,但既然梁红玉这么急切,那就让梁红玉替他去好了,试试神功初成的锋芒。
  一来是利用长途奔袭来测试一下梁红玉的内力是否真正留驻体内,二来有她这个新出炉的绝顶高手在侧,可保刺杀万无一失。


第605章 决战前夜
  白胜的计划得到了完美的执行,大获成功。不仅轻易杀死了田虎,而且“新晋贵妃”琼英还假托田虎的口谕,把田虎手下的第一术士乔道清给派了出来,跟着梁红玉一起回到函谷关。
  乔道清是修真者,法力比马灵和樊瑞更高,与此时的入云龙公孙胜、大宋皇宫的林灵素处在同一层次。
  乔道清并不是一个死忠田虎的人,另一世中田虎兵败之际他和孙安先后投降在宋江帐下,从此变成了梁山一百单八将的附庸马仔,却保住了一条性命。
  白胜之所以让琼英把乔道清派出来,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马灵和琼英身边的隐患,另一方面,计划里在与李若兰的最后一战中也需要术士帮忙。
  七天后,西夏军营的帅帐之中,李若兰大发雷霆,把“白钦”和梁红玉骂了个狗血喷头。
  “你们两个就是我大夏国的罪人!既然用悲酥清风迷倒了延州城内所有高手,为何不传递消息出来指引大军破城?为何反而施救?难道我给你们解药是为了拯救大宋军民的么?难道大宋的皇帝是你们亲爹么?!”
  李若兰比白胜和梁红玉早回到延州城四天,回来后就乔装易容成一个农家妇人挑着扁担进城卖菜,然而进城之后却找不到梁红玉和白钦,顿时慌了手脚。
  之前白胜的顾虑其实是多余的。李若兰管理的间谍组织都是单线联系,纵然在延州城内还有一些为西夏工作的人,这些人也不认识李若兰,而李若兰也不知道这些人是谁。
  找不到白胜和梁红玉,却发现韩世忠不见了,再一打听,就听说了教军场发生的事情,但传说此事的人们大多未曾亲眼所见,口口相传之下难免益发夸张失实,因此将那天教军场内梁红玉横扫武林高手的事情传得神乎其神,李若兰根本不信。
  为了查明真相,她只好冒险去教军场寻找孙安。
  这个险她冒的着实不小。她这个西夏军队的灵魂首脑进入大宋武者的中心,一旦被发现,那就是有去无回,不说她一个人无法打败大宋数千将士,只说坐镇军中的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就不是她能够轻易撼动的存在。
  经过梁红玉教军场大放悲酥清风,此时教军场的检查已经相当严格,来历不明的人一概不许进入,不但不许进入,还要暂时羁押审查。
  李若兰打着给教军场内的厨棚提供食材的理由,倒是没被拒之门外,但即便如此她也没落着什么好——很是挨了守门大宋将士的几下咸猪手,借着搜身之机摸胸拧屁股的不一而足。
  好在她经历过的男人几近百名,一向贪恋男女性事,倒也不怕男人猥亵**,那些将士因此更加兴奋,就有人在问她家住哪里,明天还来不来送菜,其潜台词大家都懂。这要是搁在后世,妥妥的就是要电话号码、加微信了。
  成功混入教军场之后,她与孙安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了梁红玉和那个蒙面人的事情,她当然知道蒙面人是白钦,听孙安说这两人落荒而逃,种师道已经派遣王进去追击了。
  她也曾问及孙安,说梁红玉为何能够在擂台上打败卞祥和山士奇,孙安的解释是卞祥和山士奇都是怜香惜玉的人物,不舍得赢她一个姑娘家。
  他不这样说还能怎么说?难道要说梁红玉武功太高,碾压了晋王手下的第二和第三高手?如此一来自己这伙人在李若兰的眼里就变成垃圾了,这实话是万万不能说的。
  李若兰却信以为真了,男人为了贪图女人的美色在战斗中故意相让,这说法再合理不过了,于是她把她的安排中有关于孙安的部分给孙安说了说,就离开了教军场。
  当然,在离开大门时又被军士们“搜查”了一遍。
  既然了解了梁红玉和白钦的事情,她就再也忍不住对梁红玉切齿痛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异族人终究是靠不住的。
  别看梁红玉也姓梁,而且是西夏国相梁乙埋和两任梁太后的亲属后代,但她终究是汉族血统。而李若兰虽然姓李,却是如假包换的党项拓跋氏嫡亲,两人分属不同的民族。
  若不是梁红玉带回来一个极其利好的喜讯,她已经当场击毙梁红玉了。
  梁红玉带回来的好消息是她策反了种师道手下的第一高手王进。
  这个变化虽然比不上当日趁教军场内大宋高手全瘫之际一举破城,但也算的上是雪中送炭,因为后天就是双方约定的比武正日,李若兰的计划就是在比武正日里给延州城来个内外开花,而若是王进被策反投靠西夏的话,那么这内外开花就可以开得更加绚烂一些。
  因为王进是可以控制延州城的东门和南门的,这也就意味着他可以让更多的西夏一品堂高手和军中勇士潜入城内。
  李若兰没有怀疑梁红玉这个喜讯的真实性,因为若是王进没有被策反,那么她梁红玉和白钦就将作为王进的手下败将被擒回延州城了,根本不可能安然回到西夏军营来做汇报。
  但是即便如此,李若兰也还是把梁红玉和“白钦”臭骂了一顿,尤其骂的是白胜,让你监管韩世忠你怎么监管的?为何纵容梁红玉宽待韩世忠?
  纵容梁红玉就等于是纵容韩世忠,纵容韩世忠就是破坏这场战争的全局,此罪不可饶恕!
  “若不是为了大局着想,你白钦也是死罪难逃!”李若兰恨恨地说着,也不对梁红玉隐瞒白钦的名字了,因为她估计白钦此时应该已经把姓名告诉了梁红玉。
  白钦在女色上总是没什么定力,他如此帮助梁红玉,定是为了贪图梁红玉的身子。
  “你们先进城去联络王进,让他安排我们的人手陆续进城吧,我罚你跪舔一夜暂且寄下,等延州城破时再行偿还!”
  当着梁红玉的面,李若兰宣布了对“白钦”的惩罚方式,听得梁红玉直吐舌头,这惩罚方式,嗯,实在是太那个了


第606章 宋夏比武开幕式
  或许是因为决战在即,又或者是为了迎接约定中的比武,总之延州城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延州城许进不许出!
  大批的士兵在种师道手下的三员大将杨可世、韩世忠、上官剑南的率领下日夜守在城头,不离城垣半步。
  这三个将领分别负责延州城的西门、北门和南门。而唯一的一个准许进人的东门则有王进负责把守,说延州城许进不许出,这其中的“进”字,指的就是王进把守的东门,其余三门就是进也不行。
  东门是可以进人的,既可以放行前来参加比武的西夏一品堂高手,也可以放那些打着保卫延州旗号的武林人士进入。
  王进的权力是种师道赋予的,他带去追缉白梁二人的一千骑兵没有跟他一起回来,但是他带回来的消息却让种师道老怀大悦。
  什么?京兆府失守?潼关失守?函谷关失守?这还了得?这大宋不是被人打成筛子了么?
  什么?你又把这些城池都收复了?厉害!能干!你是大宋的栋梁之才。
  种师道先惊后喜,没有捉回梁红玉那两个西夏的奸细就没捉回吧,这事与收复失地比起来轻若鸿毛。
  更何况王进还提出来了一项针对性的计划,考虑到西夏人有可能趁着比武之机在城中发动骚乱,王进献出了一条开门揖盗、关门打狗之计。
  你西夏人有种尽管进城,我城内军民严阵以待,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你敢在城内动手,我们就敢在城内灭了你。
  延州城是边塞城池,这里的百姓久沐战火,早已锻炼出彪悍的民风,只要西夏人敢进城作乱,到时候就是全民皆兵,杀他一个有来无回。
  城内的街道和房屋谁最熟悉?当然是延州城的居民和将士最熟悉,而西夏人的铁鹞子和步跋子一旦打起巷战来,他们的优势将会丧失殆尽。
  如果说在野战中西夏的精锐部队与大宋军队能够打成以一当五的局面,那么在巷战中,双方最多也就是一个顶一个,你在胡同里找人打,我在院子里放冷箭,捅冷枪,这样还打不过你么?
  所以种师道才颁布了许进不许出的命令,你西夏人有本事就把二十万大军全部混入城内,看看我城内的几十万军民能不能把你包了饺子!
  不许出,是担心被敌人看出己方的计划再把消息传递给外面的军营,从而不敢进来了,他们不进来或者来人太少,这包饺子的馅子就不够了,那就很没意思。
  王进说,他估计西夏人动手的时间将会是两国比武的正日,也就是后天,所以此时双方都有足够的时间去准备。
  四员大将分别把住了四个门,种师道就亲自率领各级副将牙将巡行城内,把巷战的任务层层分派下去,落实到每一户边塞居民的家中。
  教军场里的英雄大宴还在进行,今天已经是宴席的第九日,这宴席是流水席,吃饱了可以在这里继续聊天打屁,也可以径回客栈休息,还可以原地露宿,总之酒宴开了就不会停,直到宋夏比武的前一天夜里才会收场。
  英雄大宴在进行,但武林盟主却没有推选出来,因为九天前被梁红玉给搅了。
  有梁红玉在擂台上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自问打不过山士奇和卞祥的人都不敢上台了,而敢于上台的孙安和卢俊义又都自高身份,不肯先行下场。
  种师道被梁红玉出卖大宋情报的事情气得要死,也不再理会武林盟主的事情,所以这件事就彻底冷了下来。
  有人说,说在梁红玉逃跑之后,卢俊义和孙安曾经有个约定,说是等到西夏一品堂高手来此时,谁能打败一品堂所有敢于上台的对手,谁就是武林盟主。
  但是也有人说,孙安对这个约定并不认可,似乎他并不愿意在西夏人的身上试刀。
  总之这武林盟主一事就这么挂了起来,群豪纵然有心想看热闹,但是无奈人家事主的热情并不高涨,这台戏也就没法往下演了,于是就只有期待比武正日的到来。
  六月望日,宋夏比武的正日终于到来。
  这一天的教军场人满为患。
  场中已经撤去了酒宴,只留下椅子给群豪就坐,用于观看比武,然而椅子根本形同虚设,因为椅子不够,那些站着的观众就总是会挡住坐着的,所以坐着的也无法再坐了,有的甚至站在了椅子上,只为看得更清楚。
  场中临时搭起了两个看台,隔着演武台一南一北,这两个看台却不是给普通客人使用的,北面的是种师道、卢俊义等人就坐,似是为今日参加比武的主方选手准备的坐席,而南面的那个看台却是空着的,难道是留给西夏人的?
  日上三竿之际,在王进的引领下,几十名番僧和西夏武士众星捧月一般簇拥着一名白衣美女走入场内。
  众人看那美女,但觉二十八九岁年纪,眉目如画,眼神顾盼生波,嘴唇较长却充满了诱惑,似是有千言万语要说。体态婀娜多姿,走路扶风摆柳,一举一动都有着说不出的妩媚。
  于是便纷纷打听这美女是谁,有西军将士就猜测道:“这一定是西夏第二高手平南公主。”
  李若兰的名字不是人人都知道的,但是西夏有个平南公主武功极高,这在延州乃至所有边城里都不是秘密。
  白衣女子的身后跟着一名蒙面人,依稀便是之前与梁红玉一起逃出延州的“大哥”,只是不知姓名。而梁红玉却没有出现,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去了汴京尚未回来。
  蒙面人的身后是一名又高又瘦的番僧,走起路来仿佛一根竹篙在移动,额头正中有一个诡异的陷坑,仿佛天生少了一块天灵盖。
  “这个应该就是西夏第一高手松巴了。此次发出比武挑战的也是他。”
  西军将士有当日陪着种师道在城头接箭书的,曾经见过此人在西夏军营之前向延州城头示威。
  番僧的身旁有一名中土打扮的僧人,年纪不过三十多岁,生得天庭饱满地阁方圆,一脸的容光焕发,不知是哪座寺庙里的和尚。这人是谁?却没有人能够说得出。
  在这位僧人旁边,一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引起了场间所有乞丐的注意,因为这个年轻人手里拿着一根绿莹莹的竹棒,像极了他们丐帮的帮主法杖!
  “那好像是绿竹杖啊!”
  “什么好像?那就是绿竹杖好不好?”
  “难道这位就是我们送去天山的马少帮主么?”
  “一定是他了,这就奇怪了,他怎么跟西夏人在一起?”
  丐帮众人议论纷纷,就把目光都看向带队的长老吴长风,吴长风就尴尬的不行,自己带着弟子来帮大宋助拳,帮主却跟西夏人走在一起,这该如何是好?
  若要因此废除帮主,他一个长老是没有这个权限的,必须把所有九袋长老邀集一处,同时还要邀请武林中德高望重的耆宿在旁公证,讲明帮主所犯罪状,才有可能废立帮主。
  但若是不废除帮主,按照丐帮的帮规此时他就该率领众弟子过去给帮主行礼,不然他和他手下的这些弟子就违反了帮规,一样会遭到执法长老的处置,而且很严重。
  丐帮弟子纠结之时,王进已经将西夏一伙人带到了教军场南面的看台,之所以搭这个看台,表面上看体现大国胸怀,尊重对手,实际上却是为了更好的监视他们的一举一动。
  让西夏人全部坐在台上,其醒目程度不亚于北首种师道等人就坐的看台,若有人想要悄悄离开看台溜出场外而不被人发现是不可能的。
  在吴长风纠结之时,双方人员均已坐好,种师道首先开口:“既然是你们西夏人提出的比武,如何比法,你们先说吧,我们大宋武林从来不欺负异族番邦。”


第607章 大宋的战神
  南侧看台上李若兰盈盈起身,站到了最前,目光扫视全场,在她目光扫视过来之时,每个人都不禁心头一跳,觉得她是着重地看了自己。
  却听她开口说道:“既然是比武,咱们双方也不必客套,我看就分别派出五个人,打上五场,哪一方只要取得三场胜利就是这场比武的最终赢家。”
  她这么一说,整个教军场就都起了哄,人人都能听得出李若兰语气里的胜券在握,也都能听得出她在炫耀她西夏一品堂的人才济济。
  派出五个人?西夏会派谁出战不知道,问题是大宋派谁啊?除了卢俊义和孙安之外,还能派谁出战?王进?卞祥?吴长风吴长老,还是山士奇?
  因为杨可世、韩世忠和上官剑南都在城头上严防死守,因而这教军场中豪杰虽多,但是武功堪与韩世忠、上官剑南相媲美的高手却是屈指可数。
  台下人们议论纷纷,纷纷说出了自己心目中的五名最佳人选,却又各不相同,比如有一部分人就认为吴长老年纪大了,不能再打了,将其排在出战名单之外;再比如有一部分人认为山士奇只懂得蛮打蛮干,遇见对手有点心计的就会落败,等等等等。
  大家各执一词,展开了大辩论。
  但是大宋会派谁出战,决定权终究是在种师道的手里,种师道也觉得兹事体大,不敢轻易做主,于是把卢俊义和孙安叫到了一处商议,想听听他们两人的意见。
  正纷乱时,忽然听得场外一声高喊:“报!西征第二三四五路军情!”
  紧接着人们纷纷让开了一条通道,一匹战马奔了进来,尚未来到北首台前,那马已经累得口吐白沫摔倒在地,马上骑士跟着一并摔落,却在地上打了个滚,来到台下单膝点地说道:“报与种相公,末将从童大帅中军帐返回,有特大喜讯禀告。”
  种师道见那战马累毙,早知是他派出去取道环州去追童贯的联络官返回延州了,此时听得真切,顿时激动的站了起来,对卢孙二人道歉道:“军情要紧,比武之事稍稍押后。”
  旋即命令联络官道:“有什么喜讯,尽管大声讲出来!”他料想是那四路大军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不然这联络官绝不敢如此妄言。
  既然童贯取得了胜绩,何不当众公布?此时延州城大战在即,但凡是大宋一方的胜绩皆可提高延州军民的士气。
  那联络官当即大声道:“禀种相公,西夏灵州,甘州,凉州和夏州均已被我宋军占领,如今童大帅已经率军包围了兴庆府,若非辽国出面斡旋,此时兴庆府已经城破了!”
  轰!全场立即沸腾了起来,这消息实在太过振奋人心了,延州将士被城下那二十万大军围困多日,只道此番五路伐夏大宋已是大败亏输,哪想到西夏竟然已经濒临亡国了?而城外那二十万大军已经是丧家之犬了!
  种师道也被这消息惊得懵逼当场,这场仗怎么打得如此容易?这也太不真实了!
  “童大帅究竟是怎样取得胜利的?快快详细说来!”懵逼过后,老种也来了兴致,急切地询问那四路大军的战斗进程。
  详细了解其他四路大军的战斗进程,本来就是他交待给联络官的任务之一,不了解友军的动向,他就无法做出正确的战略部署,无法配合童贯取得全局性的胜利。
  所以联络官是需要将各路大军的具体作战实况了解清楚并且汇报给他的。
  联络官当即把他所了解到的战况复述了一遍,北侧看台附近聚集了大批的西军将士以及武林群豪,都来聆听联络官口中的盛况。
  然而整个西征的进程实在是乏善可陈,因为童贯的四路大军根本没有遭遇任何像样的抵抗,打的基本都是空城,这让联络官如何讲故事?就算添油加醋也讲不出什么道道来。
  反倒是前些日子兴庆府城外黄河里那惊天动地的一战极具猛料,于是延州城的人们就知道了白胜这个名字。
  白胜,不是作为大宋新科武状元,也不是作为西征大军的前部正印先锋官而名扬延安府,而是以大宋的战神这个煊赫的称号震撼了全场人的心旌!
  问题是完颜闍母是谁?非但延州城内的一干人等不知来历,就是联络官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只听说此人乃是金国的战神,有万夫不当之勇,却被白胜以一柄奇幻的冰剑诛杀于滔天巨浪之中。
  冰剑,巨浪,蘑菇云,七色彩虹,这墟幻的战斗画面惊呆了满场的听众,这是武者之间的对决么?武者之间的打斗怎么可能出现这等景象?
  当下就有人大摇其头,认为这绝对是联络官道听途说、以讹传讹而来的故事情节,这不可能是真的,如果世上有这样强横的武者,他早就是武林至尊,天下第一了,哪里还会有周侗、方腊什么事?
  不过也有人愿意相信这联络官说的是真的,周侗和方腊他们与势均力敌的对手对决的情景有谁见过?你们不也是没有见过么?你们怎么知道周侗和方腊功力全开时打不出蘑菇云和七色彩虹来?
  于是又有人把当前的比武和白胜联系了起来,说如果白战神此刻能在教军场该有多好,大宋出战的人手就不必再三斟酌了,只需派出白战神一力担当,管教西夏人夹着尾巴滚出延州。
  还有人不无遗憾地说起,白胜杀死了金国的战神是把力量用错了地方,如果杀的是西夏第一高手国师松巴就好了。
  人们热烈讨论之时,忽听一个女声冷冷说道:“做梦去吧,你们的白战神已经全身瘫痪了,变成了一个废人,还想杀松巴?他撒尿和泥巴都和不成了!”
  人们顿时一惊,转头看时,却见是南侧看台上的西夏公主在说话,顿时就爆发了不满:
  “你胡说!我们的战神怎么可能瘫痪?”
  “我看你就是嫉妒我们大宋的英才”
  “她就是害怕白战神过来灭了她这伙人,心虚了”
  众人七嘴八舌,都在反驳李若兰的话语,但也有人觉得李若兰未必是在信口开河,就悄悄去问那个联络官,“白战神现在身在何处?身体可还安好?”
  那联络官顿时一脸的尴尬,说道:“白战神现在的确不是太好,躺在军营里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据说是与完颜闍母那一战耗尽了内力”
  众人听了这句话,顿时如丧考妣,再也没了勇气与李若兰斗嘴。
  而李若兰却笑呵呵地看着台下的大宋群豪,现在你们都老实了吧?等着看吧,更悲惨的事情还在后头呢!


第608章 全线反水
  李若兰的话语以及联络官的证实,无异于给教军场内的西军将士和群豪泼了一盆冷水,场中的热议顿时凉了下去,人们的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神色。
  忽听一个声音冷冷说道:“都怎么了?各个哭丧着个脸?大宋又不是只有一个白胜!没有白胜我们就打不赢这场比武么?”
  群豪抬头看去,却见说话的乃是卢俊义。
  群豪力捧白胜,卢俊义听了就很不爽,这白胜不过是御拳馆的四代弟子,论资排辈应该喊自己一声师叔祖,如何就成了大宋的战神了?他若是战神,我就是战神的爷爷!老战神!
  种师道颇为赞同卢俊义的话语,大宋五路伐夏,其中四路大军势如破竹连战连捷是谁的功劳?是童贯的!白胜只是其中一路的主将,即便有功也只能和折可存、种师中等人均分一路胜果,更何况他还有个监军韦贤达。
  白胜不过是一个新科武状元,还不是凭真本事打出来的,而是官家钦点的,充其量不过是个将才,在大宋征伐西夏的战争中起不到任何决定性的作用,根本没必要把他奉上神坛。
  所以他附和卢俊义说道:“卢员外此言正是,咱们大宋多一个白胜少一个白胜都不要紧,只需众将士众豪杰众志成城,终究可以战胜世间一切强敌。”
  联络官在得知了童贯包围兴庆府的同时,也把延州城的现状禀告给了童贯。
  知道了延州城的现状,才明白四路大军之所以能够连战连胜是因为西夏人去打了延州,于是童贯就不再怪罪种师道贻误军机之责,而是给种师道写了一封亲笔函,信中要求种师道坚守延州,坐等宋夏两国罢战言和即可。
  看过了回函的种师道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坚守延州算是任务么?这就是他的本职工作,只要挡住西夏人最后的疯狂,这场宋夏战争就将以大宋完胜而告终了。
  至于眼前的两国比武,胜败已是无所谓的事情,胜了固然可以光明正大的杀死杀伤敌军的高手,若是输了也没什么,城内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总归能让进入城内的西夏强敌有来无回。
  不管怎么说,只需经过今天这场比武和城内伏杀,延州城即可一劳永逸,坐享胜利果实了。
  种师道老怀大悦,当即拍板排出比武名单,朗声宣布道:“我们延州就派出卢俊义、孙安、卞祥、王进和丐帮的吴长老五位高手出战!”
  名单出炉!台下群豪顿时忘记了战神白胜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到眼前的比武中来。
  当下就有人开始自夸自赞自己的先见之明:“你们听听!这出战的名单跟我预测的完全一致!”
  当然也有人提出质疑:“我觉得还是让杨可世、上官剑南他们回来顶替孙安和卞祥才好,毕竟这两人是反贼田虎一系人马,让他们出战,就算打赢了也不够光彩。”
  种师道不理台下群豪的热议,目光炯炯地看向对面看台上的李若兰,问道:“你们西夏所派何人?难道不敢宣布么?”
  李若兰咯咯一笑,说出一番话来却令群雄震惊:“种相公你是不是搞错了?怎么把我们这边的人员排到你们出战的名单里去了?”
  种师道闻言一愣,疑惑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李若兰笑道:“没什么意思,你可以问问你名单里的五个人,他们是来帮助宋国的还是夏国的?”
  种师道疑惑着转头看向身后的出战五人,却见孙安等人齐刷刷站了起来,其中孙安大步走向台前朗声说道:“我们晋中人与西夏人民世代交好,自打大唐时期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当然是帮助西夏的!”
  这话在群豪中引起一阵轰动,原来孙安这帮人才是真正的西夏奸细,这也太特么无耻了,打着帮助大宋保卫延州的幌子来到延州城耀武扬威大吃大喝,结果却是来帮西夏人的,你也好意思说出口?
  当下群豪纷纷喝骂斥责,不过也有少数熟知历史的人物知道孙安这句话并非谎言。
  至少熟读史册的种师道就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