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紫薇天-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花白老人准备觐见灵帝时,未央宫一房间中,灵帝一下睁开眼睛,坐起身来,满脑冷汗。脑中还在回想着刚才的梦境,梦中天下大乱,江山颠覆,刀斧加身,死无全尸。灵帝躺下身来,还想继续睡觉,脑中却在不断闪现着江山颠覆,死无全尸的惨象,怎么也睡不着,越想越恐惧。
“高福,高福,为朕更衣。”
衣服还没穿好,一个太监走了进来。
“皇上,太史令司马曜求见。”
“宣德殿。”
那名太监听到后倒退而出。
宣德殿中,灯火通明。
“皇上,老臣夜观天象,只见紫薇晦暗,群星瞬间尽赤,实乃天发杀机,大凶之兆。”
一头花白头发的司马曜在下方一脸凝重地道。
“什么?”灵帝听到这话一脸震惊,又想起了刚才的噩梦,头上又冒出了冷汗。
“皇上,此等星象,纵观几千年史料,也只出现过几次,不得不慎重对待!”
“什么?有过几次?是哪几次?”灵帝回过神来,听见司马曜说道有过几次,因刚才噩梦知道事关江山社稷,身家性命,连忙急声问道。
“据老臣所看到的史料,总共有四次。一是在轩辕黄帝时期,群星尽赤,战神蚩尤率九黎部落作乱。在这次中,轩辕黄帝屡战屡败,难敌蚩尤兵锋。天下大乱,黎民苦不堪言。轩辕黄帝后在道门的全力支持下才慢慢扭转颓势,最终在逐鹿打败蚩尤。二是在商亡周兴之时,纣王昏庸暴虐,亲佞臣,远忠臣,做出了挖王叔比干的心,设炮烙、蛇坑等天怒人怨的事情,八百诸侯近皆反商,最终社稷易手,自焚而死。三是在东周末年,紫薇黯淡,群星尽赤。各诸侯国不敬周室,视天子如无物,周室名存实亡。各诸侯国纷纷尽起争霸,城头变换大王旗,死伤无数,天下十室九空,乱象直达几百年而不见天下一统。四是在秦末年,群星尽赤,秦始皇突然暴毙,后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连绵不绝,横扫六合的强秦在西楚霸王的兵锋下轰然倒塌,最后高祖皇帝才在道门的帮助下建立了汉朝。”
“想不到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无论是贤明如轩辕皇帝还是强悍如秦始皇都遇到群星尽赤的星象……”灵帝自言自语地道。
司马曜见灵帝自言自语,还在回味自己开始说的史料,没有丝毫谈到如今的星象上,不由上前一步,急声说道:“皇上,皇上,此事如不尽快商议,可能社稷倾颓,自高祖以来的两千五百年的江山会毁于一夕之间……”
“皇上,丞相袁槐与御史大夫袁逢求见。”
司马曜正说得激动时,被一个太监打断。
“宣!”灵帝抬抬手道。
不一会儿司马曜见两个穿着朝服的官员走了进来,正是袁逢和袁槐。身为记录史料的他自然知道,袁逢和袁槐这一对兄弟,出身豪门,身世显赫,自祖父时就蒙受圣恩位列三公,他们本人也是一代大儒。显然是他们也知道了天象变化,正赶着向灵帝汇报,好商量对策。
“也好,多一个人就可以更好地商量对策了。”司马曜在心底默默地道。
只见这两人走上来向灵帝行了一礼。就有一人开口道:“皇上,天象大变,是臣等未尽到臣子的本分,请皇上责罚。”
“好了,要说有罪,最大的罪也是朕。朕身为天下之主,竟然在朕的管理下天象大变,朕愧对列祖列宗啊。若不能保住江山社稷,他日九泉之下要朕以何种面目面对列祖列宗啊。”灵帝一脸悲切地道。
沉默半响,灵帝又开口道:“现在还是商量一下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吧。”
听到这句话,见到袁逢和袁槐都没有先开口地意思,司马曜只好开口道:“为今之计,最好就是先立太子,以镇压国运。皇上您登位已经九十八年了,也是该立太子了,以防大变发生。秦始皇就是未在大变来临时立扶苏为太子,结果在病入膏肓时下诏才立太子,才被奸相李斯和宦官赵高篡改了诏书,在始皇手上百二十年江山到了二世胡亥手上二年而亡。皇上不得不防啊。”
袁逢和袁槐越听越不是味,心里各自在想:“这老头是不是写书写疯了吧,我是这样的人吗?要是传出去,在众人眼中我就成了李斯赵高之流了,是这样说话的吗?”袁槐不由厉声喝道:“大胆,你竟然把皇上与凶残暴戾的秦始皇相比,皇上圣明无比!你竟然还咒皇上不得好死,其心可诛!”自从秦始皇焚书坑儒,秦始皇就在读书人眼中成了凶残暴戾的代名词了,几乎与纣王的暴戾好淫相若,都是犯忌讳的字词,尤其对君主评价时,就是极致的贬义词了。一般来说,说了对君主以这两个人名相称时,那基本就是一个字:死。袁槐和袁逢心底不由暗暗冷笑,“看你怎么死,你以为是写书啊。”汉高祖曾有言:不得因记录黄帝言行不敬而对太史令处以死刑。这简直是给了太史令写史的免死金牌。
司马曜看见袁槐声色俱厉,不由一愣,才反应过来自己犯了忌讳。不过他并不理踩袁槐。
“皇上,要以史为鉴啊。现在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了,臣死不足惜,但要说的话还是要说,要早日立太子,镇压国运。”司马曜越说越悲戚。
“好了!袁爱卿也不要计较,朕相信司马老太史也不是有心的。”灵帝现在到了关乎江山社稷,身家性命的时候,这些也就不很关注了。
“谢谢皇上信任。”司马曜躬身感动道。
“吾皇仁慈。”袁逢和袁槐也躬身大声地说道。眼里却都闪过一丝寒光,心里一声冷喝,“这个死老头!”
“你们看该立谁为太子?”灵帝发问道。
“玉王,敦厚孝顺,正直多谋,武艺卓绝,而且玉王为长子,名正言顺。”还是司马曜先开口。
袁槐和袁逢都在想推荐哪个皇子,在听到“武艺卓绝”时灵光一闪,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袁槐开口道:“现在天象大变,预示天下大乱。在未来可能要平定叛乱,储君不可不懂军事。清王武功显赫,曾以私军三千铁骑破金一万大军。”
“玉王亲自训练的铁卫也不差,只不过封地在南方,没有与金交战。况且玉王也曾亲率铁卫多次迎击海盗,破获多处海盗巢穴,使海疆一清,南方多赞玉王贤明。武功比之清王丝毫不差。”司马曜大声辩道。
“……”
“……”
……
司马曜同袁槐和袁逢就玉王和清王展开了激烈的辩论,从出身到品德再到武功,互也不让对方,最终双方都口干舌燥,喉咙沙哑,双目通红,死死地盯着对方。
灵帝也在琢磨着该立哪个皇子。其实在这次年会灵帝就在琢磨该立太子,最后也在玉王和清王两个皇子之间徘徊,还特地分别多叫了几次玉王和清王到未央宫中来,让他们就朝中一些事情发表看法,最终还是玉王比较中意。玉王风华内敛,有一种到骨子的威严,而清王言行锋芒毕露,不知韬光养晦,霸气逼人,看起来不错,但刚过易折,实不是皇者之选。
灵帝再次寻思后便当机立断,“咳、咳”,张口咳嗽两声。
司马曜与袁槐两兄弟听到灵帝的咳嗽声,知道灵帝已经有了答案,便都停了下来,不过还是剑拔弩张的样子,表示互不轻易妥协。双方都明白,今天争立储君之事,以后肯定会传入新君耳朵之中,这可是事关生死的事。储君之争在历朝历代都是有血淋淋的事实,司马曜时太史令知道的史料多,这些事情也不例外;袁槐两兄弟都是大儒,入官场几十年知道的事情也不少。
双方只听灵帝以一种不容反对的语气慢慢说道:“立长子玉王刘协为太子,去玉王封号,赐其子刘潜为玉王,待会儿早朝就拟旨,宣告天下,召玉王一家进京。”
袁槐两兄弟还想继续向灵帝举荐清王,但看到灵帝以一种生寒的眼神盯着他们三人,像在说着储君之事已定,你们再要多言就后果很严重了。在灵帝的警告下,袁槐两兄弟连忙低下头高声颂道:“皇上英明。”
司马曜也高声颂道:“皇上英明。”
在三人的称颂声中,灵帝又想到了司马曜所说的四次天象之变,“道门?好像在两次中都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要是朕也争取到道门支持,不也就不会社稷倾颓了吗?”灵帝越想越有道理。
“高福,去请国师乾清子道长来宣德殿。”灵帝显然很重视,就像溺水的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一样,连自己的随侍太监都派了过去。
不一会儿,就见跟在高福后面走进一个身穿白色道袍的道士,只见他行了一礼,“见过皇上。”
随后又自朗声道:“皇上可是要询问今天晚上群星尽赤的事情?”
“是的,国师可有方法教朕,救天下黎民百姓?”灵帝和颜悦色地问道。
“其实也简单,只要皇上肯学上古禅位之举即可。”乾清子眯着眼睛看着灵帝低声说道。
灵帝一惊,也盯着乾清子,一时无语。
这时袁槐走出一步,反身用手指着乾清子大骂道:“妖道,不要妖言惑众,这岂是我食君之禄之辈说的话?”
“皇上,难道不知始皇暴毙?皇上当顺应天道,以免江山颠覆,性命不保。”乾清子完全忽略袁槐喝道。
听到乾清子这句完全可以算是威胁的话,灵帝顿时大怒。
“龙卫,拿下这个妖道!”
只听灵帝一声令下,四周不知从哪跑出来四个穿着铠甲的武士,煞气冲天地向乾清子飞掠而去。
“哼,不听劝告!你以为我们昆仑玉虚好欺负不是,竟敢拿下我?”说完乾清子越到宣德殿外,招来一片云踏云而去。
……
灵山。
如来佛祖在山顶讲经,讲到高深精妙处,天花乱坠,地涌双莲,众弟子听得如痴如醉,不时有弟子全身发出金光,显然是一些资质高者有所领悟,修为精进。
突然,佛祖住口不讲,双眼一闭,神念扫向三界,只感到周天尽赤,三届皆笼罩着一层红色烟雾中,天机说不出的混乱,未来朦胧一片,过去也不甚明了。
“天发杀机,三界封神?”如来又想起了那次大劫,封神之战。
“道祖并没有收回封神榜,封神榜仍在昊天上帝手中,没有封神迹象。”
“又是一大劫,还好已做准备,合该佛教大兴……哈哈大道可期,大道可期。”
如来睁开眼睛,拈花而笑。
一佛童来到众弟子身后,行礼到:“佛祖,燃灯古佛邀您到灵鹫山论经。”
如来含笑颔首,留下众弟子坐着金莲而去。
灵鹫山。如来佛祖与燃灯古佛相对而坐,却不是在论经的样子。
“道友,想必这次大劫已准备好了吧,借这次劫数以成大道?”在沉默半响后,燃灯古佛首先讲道。
“贫道也没料到这次这么早,还好一开始准备,差点千年准备毁于一旦,合该佛教大兴。”
“道友为现在佛,佛教大兴时一大半气运将落在道友身上,道友大道可期也。”
“道友不也是过去佛吗?”
如来与燃灯相对而笑。
“此事还要道友相助。”
“你是说玄都的善尸?”
“正是,正是。”
“贫道为过去佛,当助道友一臂之力。”
“大善。”
第四章 大汉皇孙
“我是谁?”
“我是柳潜?”
“我叫刘潜?”
距被紫光带到这块大陆已经五天过去了,但柳潜在宇宙穿梭中因大量燃烧灵魂,导致记忆竟然衰退到了十八岁的时候。又在阴差阳错之下,本应该灵魂在这个世界的消散的他竟然在紫光帮忙下走狗屎运地成功地夺舍了一具身体,而且这具身体的原来主人被紫光灭了个一干二净,没有一点后顾之忧。而这些奇妙的事情柳潜都不知道,他现在正在为自己是谁而烦恼着。这也就是走这狗屎运的唯一的后遗症吧。原来在柳潜昏迷的五六天里,这具身体的主人的原有记忆在柳潜的灵魂中不断的翻滚的时候,竟然慢慢地融合在了一起。
“我叫刘潜,玉王之子,灵帝之孙。父名刘协,母乃林梦罗。”
“我是柳潜,父亲…母亲…,不知道?”
“今年十四岁,再过一年多就可以举行冠礼,十六岁就可以成年了,就要到京师中的皇家书院读书了。”
“今年十八岁,在桂英高中就读,这是一所贵族学校,马上就要参加高考了。”
……
不知是谁说的真理越辩越明,结果柳潜在一番对照一下,竟然发现那个叫柳潜的记忆竟然许多残缺,不甚清晰,就理所当然地把他当成了一个梦境,于是就把自己当做刘潜了。哎,这也不能怪刘潜,生活了三百多年,有些事情忘了也是好事,毕竟三百多年的记忆每天都清晰明白地放在脑海中,也是种痛苦。但是竟然连父母的名字都想不起了来了,也够离谱了,但一想起刘潜所修炼的魂诀就明白了。心如止水,逝者不可追,过去了就让他随风而去,讲究心无挂碍。三百年,对人来讲太长了!要是凡人几代后谁还知道几代前的先人的名字。
柳潜在把自己当刘潜了后,也不再琢磨了就慢慢地睁开眼睛,发现自己躺在一张典雅的木床上,心里就一下疙瘩一声,难道真的是刘潜了,那个叫柳潜的记忆中好像是睡在一个叫席梦思的东西上,再往四周一看,发现与那个柳潜的记忆完全不一样,倒在那个刘潜的完全一样,难道那个柳潜的十八年记忆真是梦?怎么那么真实……柳潜发起呆来……
就在这时一个奴仆样的少年端着一盆水走了进来,看见柳潜呆呆的坐在床上,那个装着水的脸盆“砰”的一声掉在地上,那个少年竟不去管那个脸盆,转身跑了出去。
在不远处的一间房间中,那天晚上的中年威武男子发出不断的咳嗽声,只听在他身边的中年贵妇关切说道:“协,自从那天晚上刺杀后,你晕倒后醒来后的这六天来身体就一天一天地差了起来。”
“咳咳…那天在与那个飞剑交手时伤了元气,咳咳…不知是谁竟然请动剑仙来刺杀我…咳咳。”
“哎,自从那天潜儿晕倒后,到现在还晕迷不醒,也不知怎么了。”贵妇又唉声叹气道,眉头紧皱。
“咳咳,不用担心,五大真人不是说潜儿只是受惊过度吗,说不定待会儿就醒了,只是我这身体…咳咳…”
“我可怜的孩子,从小就身体瘦弱,不能练武,又没有道术炼,哎……”说着说着又哭了出来。
“哎,肯定是这次年会时被父皇多召见了几次,其他皇弟以为父皇将会选我为储君,遭人忌恨了……”
“是我害了潜儿啊……”
就在中年威武男子安慰着中年贵妇时,刚才的少年奴仆跑了进来。
“王爷,王妃,王子醒了,王子醒了!”
“刘忠,你说什么?潜儿他醒了?”这个中年贵妇也就是王妃一听到说道刘潜一下就反应过来,对着那个叫刘忠少年奴仆惊喜地问道。
“是的,小人刚才看见王子坐在床上。”
还没听刘忠说完,只见王妃已经闪出了房间,王爷苦笑一声,也跟着走了出去,边走便吩咐道:“待会儿去周大先生那里领一两银子。”
“多谢王爷赏赐,小人一定服侍好王子。”刘忠笑着感谢道。心里想着,一两银子十贯铜钱,每年的俸钱也只有三两银子,普通人家一年一年辛苦下来也只结余三四贯,好的也只结余五六贯,王爷可是赏了我好多一笔钱,以后一定好好服饰王子。
不一会儿王爷和王妃就来到了柳潜在的房间。
“潜儿,你终于醒了!担心死母亲了。”王妃首先说道。
“哪个潜儿?”柳潜听见一个中年贵妇来到他的身边,一下就知道了这个妇人就是那个刘潜的母亲,叫林梦罗,玉王王妃;但是听到这个妇人叫“潜儿”一下就想他说的是刘潜还是柳潜,确认一下。
“怎么了,潜儿,怎么问这么莫名其妙的问题?刘潜啊,你不会被吓傻了吧?”
“玉王之子,灵帝之孙?”刘潜接着问道。
“呵呵,是的……咳咳。”这时玉王,显然也是听到这样的问题感觉好笑,也跟着笑道。
“那我真的是刘潜,那个的确是梦了,那个梦真是奇怪,而且还这么真实,连我自己都差点以为自己弄糊涂了。”刘潜自言自语细声说着。柳潜在玉王和玉王妃话语下终于确认自己是刘潜,一会就代入了角色,以刘潜的经历去看待那个自己生活的时代的东西了,发现奇怪的东西很多。不过在说这话的时候又发现内心有一股怅然若失的感觉涌上心头。
“潜儿,你说什么?梦啊…糊涂啊……”玉王妃站得近,也听见刘潜说的几个词,迷惑地问道。
“也没什么事情,就是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母后。”刘潜从床上起来回答道。
刘潜双脚下地,正准备站起来,却发现一阵阵虚弱,又坐回床上。
玉王妃看到这个情况,回头对刘忠吩咐道:“刘忠,去跟厨房的人说一声,就说王子醒了,做些开胃的食物过来,要快一点。”说完有回过头对刘潜说道:“潜儿,你知道吗?自从那天晚上刺杀后,你被吓晕了,已经过了五天了,你要再不醒我父王可就担心死了。”玉王妃并知道他的宝贝儿子已经永远消失,现在在他的身体里的是柳潜了,那天刘潜也没有受伤,就相信了五大真人说刘潜是吓晕的诊断了。要说五大真人身为修道人应该可以发现不对,但在天机混乱下一切都蒙蔽了,柳潜又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得情况下也就看不出了,在现在柳潜与刘潜记忆相互交错下就更看不出了。
“什么?吓晕了?晕了五天?”刘潜大惊道。虽然接受了刘潜的记忆但本性还是没有变的的,想到自己被吓晕就感觉不可思议。
“是啊,你小时候就体质弱地很,连练武都不行啊。”玉王妃叹息道。
“练武,可以练武?”听到这个刘潜惊喜道。脑海却在想着,我什么时候练过武了,哦,终于知道了,那时六岁时父王带他习武,却发现体质差炼起来没效果,连母后较女性的功夫都练过一段时间,还是没效果最后就没有练了,只学习诗书了。刘潜回想了一段记忆就想起了这段事。刘潜想到可以练武心里就热切起来。
“现在还可以练吗?”刘潜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时玉王开口道:“可以,不过现在父王我上次刺杀时元气大伤,不能亲自教你了,你要学可以跟着你母后和周大先生那里学。不过你已经过了练武的最佳时期,可能效果更加差了,要是不能练武也不必太过在意,王府侍卫多得是,以后在你身旁多安排点侍卫就是了。”
刘潜只听到可以跟着母后和周大先生练武,心里就是一番狂喜,后面听到也不在意,心想只要下了苦功,就不信了会练不好。就幻想着自己以后白衣长袍,仗剑出游,路有不平,一剑出鞘,不由笑了出来。柳潜虽然拥有了刘潜的记忆,但还是自己本来的意识,对练武就有了一份强烈的执念。
玉王妃见儿子笑出声来,想着潜儿肯定是被这次刺杀激起练武的心思了,练练武也好,以后遇到这些事情也有防备之力;况且潜儿也快成年了,要到京城读书了,若没有点武力可能会受欺负。就开口道:“潜儿,过一年你也快要到京师入学了,练练武也好,就跟母后学吧。”
刘潜知道母后说的入学事情,汉朝规定儿童的入学年龄是十六岁成年时候。这是考虑最佳练武的年纪,孩子在成年前在家自己教育,在成年时才送到学院学习;身为皇孙,他在成年时要到皇家学院学习,皇家学院是一所朝廷专门为皇子皇孙和官员子女开办的学院,不过还有各地推荐和凭实力和天赋考上的优秀学子,有时也有仰慕汉朝文化的其他国家的显贵人物子女就读。皇家学院是汉朝最好的学院,被推荐到那里上学和考上的学子都被视为前途无量,以后肯定会在朝廷担任一官半职,光宗耀祖。刘潜在脑海中回想了关于入学和皇家学院的事情后又回到现实,一想到母后那偏女性的功夫,就想起了那个梦境中看的书上的一个人物——东方不败,自己若练了母后的功夫后,那女性化的动作,不由一阵恶寒,于是就死劲的摇头起来。说道:“不了,孩儿就跟着周大先生练武。”
“那也由你,周大先生也是很好相处的。”玉王妃也不紧追这个问题不放,任儿子选择。
“好,就这样定了,父王我待会儿就和周大先生说一下。”
“王爷王妃,饭菜已经准备好了。”这时刘忠走了进来说道。
“那快端上来。”玉王妃吩咐道。
然后刘潜看见两个家丁抬着一张桌子放在他的床前,不一会儿,桌子上面就摆满了饭菜,香气四溢。刘潜只感觉喉咙发出不断的“咕咕”声,肚子在不停地叫着。
玉王妃看见刘潜那副馋样,笑道:“饿了吧,吃吧。”
刘潜听见母后的话后,就二话不说,狼吞虎咽起来。
玉王和玉王妃见到刘潜这幅吃相,相视一笑,心里都在笑道:“这孩子~!”脸上都不由温暖起来。
“哧哧”、“哧哧”
屋里只剩下刘潜狼吞虎咽的声音。
第五章 习武
下午,刘潜在玉王的吩咐下来到了演武场,看见一个华服文士模样的人站在演武中间,微闭着双眼。就在刘潜看向他的时候,华服文士也看了过来。
还没等刘潜开口,华服文士就说到:“王子,您已经到了。”
“嗯,周大先生。”在周大先生的气势下,刘潜感觉说话有点困难,知道这是周大先生在给他下马威,只好恭敬地简短地回答道。从记忆中,刘潜知道了周大先生虽然管理着王府的下人们的俸禄福利的发放,做着类似于管家的工作,但他并不是下人,而是相当于一个幕僚、供奉。这也是一些文人的从仕之道:选择一个皇子,帮助皇子争夺皇位,一旦成功,就是辅佐从龙之功。每个皇子身边差不多都有这样的文人。
“王爷告诉我,王子您想跟我学习武道,是不是?”
“嗯。”刘潜听到周大先生提到正题,兴奋地应道。
“说实话,王子你已经过了习武的最佳时期了,要想在武道有所成就,恐怕很难。”周大先生瞄了刘潜全身一眼,收了气势说道。
刘潜听见周大先生这句话,心里就首先一凉。
“不过若是苦修勤练,练了之后一点自保之力总还是有的吧。”刘潜知道这是相对于六天前刺杀时被吓晕的而言的,不由露出苦笑,恐怕这件丑事已经传开了吧。
“那我们就开始吧。”
“习武,就得先由武术起源说起。”
刘潜一愕,武术起源?只听周大先生自顾自说道。
“武术,其实有很遥远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蛮荒时期。武术,开始并不是叫做武术,而是巫术,巫术就是巫的称霸上古蛮荒的力量。巫,上古蛮荒的一个种族,与上古妖族同时的强横,巫管地,妖掌天,都是强横到毁天灭地的种族,后来一场巫妖大战,天破地倾,我们人族才顺势而起。这些王子您可能都不没听说过,但肯定知道“战神”蚩尤,那就是一个巫,从蚩尤与轩辕黄帝的大战就可以知道巫的强横了。轩辕黄帝后来在九黎部落取得大量巫术典籍,不过取巫之音,止戈之意,改称巫术为武术。”
听到周大先生叙述武术由来,这个在记忆中可没有,所以刘潜兴致盎然。“大概小时候在练武时父王没有说过吧。”刘潜心里想道。
“这以后巫术就叫武术了。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武术渐渐传开,形成不同的武术门派。特别在我们汉朝,几乎人人练武,所以在武帝时期武帝才颁布法令,孩童到十六岁成年才允许入学,为照顾练武的最佳时期。”
“在这期间,也对武形成了不同的分类标准。不过最传统也是流传最广的分法是按照上古巫的叫法而形成的。我们汉朝军中在武帝时期就采用了这个分法,两千年都没有变。”
“武术境界总共分为两大境界:后天之境,先天之境。进入了先天之境就对武术真正登堂入室了,就可以将天地之威融入招式中了。先天之境又大致分为三个境界,小武,大武,祖武;分别对应上古的小巫,大巫,祖巫。先天境界一个比一个难突破,大部分从后天之境突破到先天之境的人就永远停留在小武境界了,像我已经停留在小武境界十几年,毫无寸进,哎。”
刘潜看见周大先生露出苦笑,发出一声叹息,然后沉默不语。不过一会儿周大先生就反应过来又看了一眼他说道:“虽然先天之境难练,但后天之境还是很好修的。后天之境分为武徒,武源,入武。一般人练武都可以成为武徒,能抗两百斤。若是不能成就武徒,那就不适练武了。我们大汉军队征兵的最低档次就是武徒了,若一个人不能成就武徒,那是要被人嘲笑的。武源就是说是说有成为巫的可能,能抗三百斤。入巫就是说可能成为巫,进入先天之境。能抗五百斤。”
刘潜见周大先生把武的境界分为如此清楚,听说后天之境很好修炼,不由跃跃欲试。
不过周大先生又说道:“武徒最好成就,一般人三四天就可以成就。王子,如果你五天还不能成就武徒,我就劝就可以放弃了,不用浪费时间在这上面了。”
听完周大先生说完这句话,刘潜就十分不爽,心里恼道:“你就如此轻视我?我一定成就武徒给你看看,哼!”
“练武无非就是练体,这武徒修炼也不例外。现在我就传王子您练体之术,然后你自己就开始练,成就武徒后再来找我。不过我还是要说一句,若五天不能成就武徒,王子您还是不要浪费时间了。”
刘潜一脸不爽地听完周大先生关于武徒练体的的讲解,就自己走向演武场的西边。按照周大先生讲的蓄养气力的方法,边运气边用双手提起五十斤的青石块。“也没什么费力地吗?”刘潜在轻松提起五十斤的青石块后心里嘀咕道,“哼,都说我不能练武,我就练成给你们看看!”刘潜在众人的一致否定中,感到一阵阵憋屈。
“嗯,五十斤已经可以了,就换成六十斤。”刘潜在运气提了一会儿五十斤,感觉可以了,就在旁边提起六十斤的青石块。
……
“终于到了百斤了,看周大先生还小瞧我不?。”刘潜心里长长地吁了口气,“周大先生,周大先生?”刘潜放下九十斤的青石块后,一边用手抹汗一边喊道,却发现无人应答,向四周一看,却发现太阳西斜,已经到傍晚了。刘潜心里一下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太过投入,连周大先生什么时候走了都不知道。
“走了就走了吧,还是趁离天黑还有点时间,练一下百斤的青石块。”
“平常人要三四天练成武徒,我看也挺简单的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