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紫薇天-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此时刘潜仍在悟道之境中,尚还不知灵魂中的变化。
    就在一刹那间,刘潜灵魂中突然出现一个个蝌蚪状的字符,一列列,一行行,散发着莫名的光辉。
    瞬间照耀刘潜的灵魂的金光全然消失,似从没出现过一样,粒状金黄色物质也是突然间停止了壮大,收敛了光华。
    灵光一泯,刘潜心神也一下子回归本体,待刘潜反应过来,却是再也找不到刚才的那种感觉,此时刘潜身上的那一丝菩提祖师的气息也已经消散,再也不能像刚才那样轻而易举地进入悟道之境。
    刘潜虽然心中还是有点恋恋不舍,但也知道这种好事可一不可二,强求不得。
    从悟道中清醒过来,刘潜立即就感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明显变化。涉及自身,刘潜当然不会马虎,就是察看起来。
    待刘潜一看到灵魂中的异状,更是惊诧不已。
    灵魂中原先那一点四处游荡的金黄色粒状物质,已变成拇指般大小,虽然还是不知为何物,但一接触到它却是感到莫名舒服。
    最让刘潜注意的是,在他的灵魂中,竟出现了一些散发着莫名光辉的蝌蚪状字符,排成一列列,一行行,玄之又玄,深奥晦涩,更是散发着古朴厚重的气息。
    要是在碰到菩提祖师前,刘潜还不认识这些字符。但在菩提祖师暗中传授大道字符后,刘潜却是随着这些字符熟悉异常,当然也是胸有成竹。
    刘潜好奇心起,不知灵魂中怎么忽地出现这么多的大道字符,于是从前往后看。
    只见上面说着:
    “吾之传承,尽在于此。既得吾之传承,当明吾之来历。
    鸿蒙未分,盘古父神开天辟地,泽被无数生灵。奈何盘古父神力竭而死,身化万物。父神既殒,乾坤未定,天道无人掌控,世界无主。
    周天三百六十六颗星辰,为盘古父神所化,秉承父神意志,当蕴有先天神明。
    吾名紫皇,生于紫薇星,秉承父神意志,当聚周天三百六十六神明之神通,定乾坤,掌天道,成世界之主。
    奈何先天生灵都不甘为蝼蚁之辈,也有长生得逍遥之愿,成道掌天地之心。
    先有昆仑先天生灵鸿均,自创一道,开玄门修仙一派。鸿均成就圣人,便立地紫霄宫,传道天下,聚气运,谋天地。
    再是鸿均联合先天生灵数名,趁吾等周天神明还未降生之际,欲联手灭杀吾等。唯紫薇星为群星之首,太阳太阴二星事关天地阴阳二气,不便灭杀,只得镇压。
    为己道,聚气运,逆天道,苦心谋算,鸿均甚是高明。
    吾秉承盘古父神意志,自有气运在身,终破开封印,奈何鸿均早已合道,天地之大,竟无吾之立锥之地,只得出走外域。
    却不知三清受鸿均指使,也跟随到了异域,竟欲害吾之性命。吾才方知在盘古父神世界,有气运在身,鸿均不能杀害,而在异域却是没有了这个顾忌。
    吾深知今必身殒,尽留执念。吾之大道也在此,受吾传承,汝当铭记,秉吾之父神意志,掌天道,成世界,证大道。”
    随即就是一段段神秘奥妙的口诀,最令刘潜惊奇的是在这其中竟然看到了一段熟悉的口诀。
    魂宗秘典上的总口诀,竟只是这上面的一段口诀里的一部分。
    其中主要是两份功法:一是九转玄功,传承自盘古;二是紫皇道,为紫皇参悟伴生之剑而得。
    原先还不知如何修炼,苦心拜师,却不知原来自己的灵魂中就有无比好的功法,实在是空有宝山而不知。
    九转玄功,传承自盘古大神,那可是能开天辟地的神啊,岂会弱到哪去?刘潜心中那个喜啊,完全是幸福来得太快。
    还有紫皇道,似是包罗万象,据上面说以此修炼,可以掌控天道。也就是不知说得是真是假,毕竟悟出这功法的创始人紫皇可是身死道消,魂飘异域。
    刘潜心中忽然蹦出个猜测,连忙探察无名剑。
    这一察看,也让刘潜大吃一惊:
    “紫皇剑,又名倚天,先天至宝。”
    原先刘潜不知晓大道字符,对这些信息都是熟视无睹,现在明晓大道字符一查看才知道无名剑的来历,这也让他有点明白菩提祖师为何会传授他大道字符。
    刘潜心中也是暗自沉吟:
    “既然叫做紫皇剑,那么说来,这把一直在我身边的无名剑,就是紫皇所说的那把与他的伴生的宝剑。
    紫皇剑,是先天之宝,就是不知与传说中的太极图、盘古幡、混沌钟、诛仙剑相比如何?
    嗯,还有一个问题,我以前所修炼的魂宗秘典,到底是从何处得来,怎么会与紫皇道中一段口诀一模一样?
    难道也是魂宗开派祖师从紫皇剑中悟出?如果是那样的话,那开派祖师该是何等惊采绝艳!”
    从沉思中清醒过来,刘潜不由又去看了一遍紫皇的来历。
    紫皇,秉天地意志,可掌控天道,世界之主,而鸿均等一些先天生灵不甘居紫皇之下,就联合起来对付紫皇,而鸿均这些先天生灵又是修为高深神通广大,于是紫皇就被镇压不得出世,而后更是被迫到异域杀死方休。
    刘潜理清先后因果,不由苦笑起来:
    “这分明就是一场洪荒版的争权夺利吗,紫皇是失败者,最终身死道消,而鸿均是胜利者,化身天道。
    而我现在卷入其中,也不知是对是错,是好是坏。
    果然,这世上都是机遇与磨难并存,我得紫皇传承,自然就继承紫皇的因果,免不得要和鸿均对上。”
    虽然已经存了迟早会与鸿均为敌的心思,但刘潜心里还是有点发虚。毕竟鸿均的显赫的传说与事迹在那,容不得刘潜掉以轻心。
    就说在这个世界,鸿均立玄门,成仙道,聚气运,逆天道,镇压紫皇,灭杀周天诸神,更是合道成为天道代言人,代表一定的天地意志。
    而在地球封神传说中,鸿均也是高卧九重云,当掌教尊的鸿均老祖,一言就可制约助三清。
    刘潜也不知道地球上的那些传说到底是怎么来的,他也不免恶趣味猜想:难道他们也都是穿越众一员?
    要不然怎么解释?说它们胡扯吧,但那上面得人物都是实实在在地出现在刘潜的面前,而且事迹还有雷同之处。
    就比如孙悟空求师寻道这一段,与《西游释厄传》唯一不同的,就是那上面没有记载他刘潜的出现。
    刘潜不由就是想到:若不是他穿越而来,取代了原先的那个少年,那个少年可能会离开大汉王朝吗?
    这个答案刘潜十分清楚,那个少年肯定不会来到西牛贺洲,也更不会知道灵台方寸山,找到斜月三星洞。
    如此说来,那就是他这个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已经把刘潜的生命轨迹悄然改变,同时也已经把原先那个少年的生命轨迹,参合进了与原先那个少年本完全不可能交合的生命中。
    也可以说,如果不是柳潜意外来到这个世界,西游还是那个西游,孙悟空拜师求道还会是像《西游释厄传》中写的那样进行,根本就不可能出现他刘潜。
    刘潜刚经历过一次悟道,智慧灵光光耀灵魂,生命印记开始觉醒,此时心灵纯净,念头通透,想问题快过平时百倍,一下子就想透了平常都不曾想过的问题。
    刘潜一呆,有点难以接受自己的推论。
    “这样说来,这个少年的命运,已经被我改变?
    不对,这个少年的命运,在我附体的那一刻,就已经断了,何来改变一说?
    我现在走的都是我自己的命运,而我又熟知《西游释厄传》,那不就是说我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命运吗?”
    想到这里,刘潜内心诡异一笑,却是无比舒畅。
    同时他还继而想到:
    “额,还有,紫皇,三清他们既然能够到得异域,那我努力修炼,有朝一日我也能够做到他们那一步,穿越世界。
    异域异域,是对紫皇三清他们而言,而对我来说,却是我的来处,我的故乡。
    况且还有小月,我一定要回去,一定要回去。”
    刘潜精神振奋,斗志高昂,把对鸿均的一丝害怕抛到九霄云外。
    “鸿均,就算你是我的敌人又如何。凡是阻挡我回去道路的,哪管你修为再高,道行再深,都可杀,可杀,可杀。”
    
    第五十五章 立无上天庭
    
    想当初,盘古天道下,紫皇为天道所定世界之主,鸿均为逆天道,不仅独创玄门修仙一道,还宣道天下大聚功德气运。
    紫霄宫中三千鸿蒙客,仙道修士,再加上鸿均苦心谋划,最终才得以灭杀周天神明、镇压紫皇,逆改天道。
    而如今,刘潜得到紫皇传承,注定与鸿均这等大能为敌。
    一想到这种情况,刘潜就是不由得头皮发麻。
    与鸿均相比,他是一个初涉修炼的少年,修为道行一丝也无,这等差距是何等的巨大。
    刘潜心中渐渐明白:
    “没有实力,没有修为,一切都是空谈。要想逆天,要想回去,就得强大,就得提升实力。”
    刘潜看着紫皇传承中的两份功法,心头火热。
    就是前面再艰辛,他都要走下去。
    下定决心后,刘潜从内视灵魂中回过神来,缓缓睁开眼。
    看到菩提圣境中的修士都是看着他,满脸敬仰,刘潜不由十分疑惑。
    但转念一想,就是明白原因。
    强者总是受人尊敬的,他两次悟道,在众修士眼中,他就是那个将会成为强者的人。
    不得不说,刘潜前无古人的先后两次悟道,在菩提圣境中众修士中引起震动。要知众修士在菩提圣境都是在菩提圣境苦心修炼,如今刘潜一来就是连续两次悟道,而且都是众修士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悟到的菩提大道,两次悟道之语都让不少修士如醍醐灌顶,念头纯净,境界提升,道行大进。
    而这些对众修士而言,简直就是犹如授道的恩德,由不得众修士不敬仰刘潜。
    慧空见刘潜从悟道中清醒过来,也就收起了心中的震撼。
    从看出刘潜的面目那一刻起,慧空心中的那份欣喜已经消散,知晓刘潜身份的他明白:这个少年就是慧根再好,也不可能成为他的弟子。
    慧空毕竟是道行高深之辈,平复心神后,环顾菩提圣境中众修士,眼中有点遗憾:这之中并没有惊采绝艳之辈,只有几个资质算是不错,已经初悟半分菩提之道,不过,就是有这几个收为门下也不错。
    慧空传音看中的那几个修士,洒然一笑后飘然离去。那几个被传音的修士却是欣喜若狂,不住对着菩提树朝拜,然后也是离开菩提圣境,前往慧空道场去了。
    菩提祖师自不需说,众多修士中他没一个看得上眼的,唯一一个看上眼的刘潜却是不能收下。
    在刘潜清醒那一刹那,菩提祖师就是神游太虚,体悟天道去了。
    这次孙悟空和刘潜之事,却是让菩提祖师警醒起来。
    这次天地大劫起,菩提祖师通过刘潜之事看鸿均的手笔,却是觉得鸿均这次又是所谋甚大。但此时天机已乱,就是以菩提祖师的法力神通,要想探察清天道运转,也是极难。
    不过菩提祖师心中却是肯定:这次大劫,与他新收的那个弟子关系匪浅,当然,与那人族少年更逃不了干系。
    众多感激的目光中,刘潜感到一股强烈的恨意,不由转眼看去:明清公主和她五个侍卫都是盘膝坐地,脸色苍白,衣裳还有血迹。
    刘潜脑中瞬间就出现了明清公主准备趁他悟道时偷袭,却被众修士气势逼退的场景。
    刘潜嘴角露出笑意:原来如此。
    刘潜一天多时间盘膝坐地,手脚已然酸麻。他动了动手脚,让血液流动循环正常后,才缓缓站了起来。
    向菩提树礼拜之后,刘潜又向着众修士行了一礼后,就是离开菩提圣境。
    菩提树既是菩提祖师本体,刘潜自是不敢失礼。对众修士行礼,那是感谢众修士在他悟道时挡住了明清公主几人。
    修罗侍卫中一人看到刘潜出了菩提圣境,说道:“公主,那个少年走了,是不是要追上去?”
    明清公主感到不少修士又将目光看向他们几人,连忙说道:“我和他本就没什么仇怨,追上去干吗?”
    那侍卫很不解,仍是说道:
    “可是公主,那个少年如此折辱你,还——”
    明清公主感到那些目光明显有了敌意,更是急道:“闭嘴!”
    五个侍卫看到明清公主发怒,瞬间噤若寒蝉。
    刘潜感到此行不虚,机缘巧合下得到菩提祖师传承大道字符,更是借此识得灵魂中的紫皇传承,知道无名剑的来历。
    九转玄功,炼体法门,返后天为先天,成就大道之体。
    紫皇道,魂道大法,聚世界意志,掌控天道,参悟大道。
    这九转玄功修炼不难,只要找快清净之处,耐心炼体,总有一天会修炼成功。而紫皇道的修炼,却是让刘潜犯难,因为这聚世界意志刘潜实是不知该如何做。
    “聚世界意志,世界意志,不就是天道吗?但鸿均已然合身天道,这聚世界意志怎么可能成功?
    但世界意志也不是从古自今就是如此,在鸿均合道前,世界意志为盘古意志,鸿均是怎么成功逆转盘古意志,成就鸿均天道的呢?”
    刘潜思绪纷飞,苦苦思索。
    “对了,紫皇不是提过聚气运,逆天而行吗?
    难道鸿均开辟仙道,宣道天下,就是为了收集天地气运,凝聚世界意志,逆改天道?”
    刘潜目瞪口呆,再次凝神仔细看了一遍灵魂中紫皇所述,却是更加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鸿均这种方法来聚集天下气运,我却是做不来。
    刘潜心中明白,鸿均开辟仙道,宣道天下时,已经是圣人之尊,世界第一人,不死不灭。
    不过鸿均收集天下气运,聚世界意志的做法,却是帮刘潜打开了思路。
    “紫皇本是天道所定世界之主,本该统御周天神明,定乾坤,掌天道。”
    刘潜灵光一闪,想到:
    “这不就是一个类似天庭的地方吗?
    紫皇为神皇,掌控天道,就是掌控世界意志。这么说来,天庭可以收集气运,聚拢世界意志。”
    刘潜不由想起《史记》中项羽本纪中范增对项羽说: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望气士,刘潜想起了这个有点古老的称谓。他内心也是嘀咕:“望气,若是果有其事,那么不就是说每一个人都有气运在身?气运一说,一直虚无缥缈,难道每一个人都有?
    如果说一个人有气运,那么一个家庭,一个家族,一个王朝,一个国家呢?
    对了,三清都各自立有大教,也是都用了先天至宝镇压气运。那么说,气运就真的是无处不在,一个人有,一个家有,一个王朝也有。
    这紫皇剑也是先天至宝,说不定就是天定给紫皇镇压气运,聚拢世界意志的呢?”
    思路到了这个地步,刘潜心中也升起一种明悟:“一个王朝汇聚万民意愿而生,聚集气运,掌万民意志。
    但如果这个王朝是天庭的话,收集的就是天地气运,掌控的就是世界意志。”
    这时刘潜想到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大汉皇孙,笑了,笑得很开心。
    大汉王朝,继承正统,登基为皇,就能修炼紫皇道,聚天下气运,立无上天庭,从而聚拢世界意志,逆改天道。
    对自己的修炼之路,刘潜顿时明了。
    从菩提圣境离开,一路行来,刘潜一直是陷入苦思之中,完全不知时间流逝,待明白修炼一途后,抬头一看,他已经回到了聚缘居。
    走到昨日居住的房中,刘潜心情舒畅,满脸轻松,完全不同于第一次歇息时的忧心忡忡,为前路迷茫。
    他眼中闪烁着的光芒,想着那只呆了几天的大汉王朝,那对关心儿子的夫妇,不由得心中有些期待有些温暖。
    “看来,是到了回大汉王朝的时候了。不过在回大汉王朝之前,却还要办成几事。”
    刘潜回忆着《西游释厄传》,说道:
    “既然我知道后事,不用再去等待下回分解,如果不借助这份优势做出一点好处来,却是对不起自己。”
    
    第五十六章 六耳猕猴
    
    既然决定要借着《西游释厄传》取得一番好处,刘潜也就认真思索起来。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是阎浮世界,洞天福地,也是孙悟空学得一身本领神通的地方。
    虽然孙悟空已经拜菩提为师,但他在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有得到该有的待遇。不仅道术法门没有学到,而且还做着烧火劈柴的杂事。
    直到数年后,一次讲道,孙悟空向菩提祖师哭求长生法门,菩提祖师才准备传授长生之道。不过为了考验孙悟空,菩提祖师还设了一个盘中之谜。
    若孙悟空猜得到,就是有缘;猜不到,便是无缘。
    而这,就是一个机会,更一步加深和孙悟空的关系机会。
    先前他不顾樵夫劝阻,执意要带着孙悟空来斜月三星洞,已经让孙悟空对他感激在心。现在,他靠着先知先觉指点孙悟空求取长生之道,刘潜相信,这次只会让孙悟空对他更是感激。
    同时,刘潜由孙悟空学道想到了一个更让他心动的机遇,明确的说,是一个让他心动的猴子。
    西游中,除了孙悟空外,还有一个猴子也是让刘潜极为欣赏。他棒打唐三藏,抢夺行礼,扬言要自取西经。
    他假扮孙悟空,和孙悟空连番大战,上天下地入海,求证诸多仙神。而让刘潜惊叹的是众多仙神没有一个能辨明两个猴子的真伪。
    最后猴子和孙悟空闹到如来面前,如来遍识周天之物,广知周天之种类,才道破猴子来历。
    如来说道:
    “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
    除此之外,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
    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
    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
    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对于这四猴,看过神话传说的刘潜也不陌生。
    灵明石猴是女娲补天所留五彩石孕育,降生就是不凡,是享誉三界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赤尻马猴,叫做淮水无支祁,曾在大禹治水的传说中出现过。
    通臂猿猴,叫做袁洪,是梅山七怪老大,曾在封神中大放异彩。
    而六耳猕猴就是和孙悟空斗得不分上下的假猴王。
    四猴都是天地异种,神通不凡,天赋异禀。
    由此刘潜也更加疑惑:
    四猴中,为什么唯独六耳猕猴要去假扮孙悟空,去搅合孙悟空的西游?
    要知道,凭六耳猕猴不输与孙悟空的修为道行,完全可以称霸一方逍遥自在。
    但有次刘潜在《西游释厄传》看到一句:
    “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再联想到两个猴子的一样的神通,刘潜就是有点明白了。
    六耳猕猴,善聆音,肯定是孙悟空在说此话时,六耳猕猴就在一旁偷听,这话被六耳猕猴听到耳中,六耳猕猴也就对孙悟空怀有仇怨。
    这就解释了,为何六耳猕猴会有孙悟空一样的神通,为何六耳猕猴会去假扮孙悟空,搅合西游取经。
    六耳猕猴就在附近,这让刘潜怎么不心动?
    刘潜现在就是极想找到六耳猕猴,收为手下。至于怎么让六耳猕猴甘心当他手下,刘潜也不担心。
    西游中,六耳猕猴,一个师父都没有,连一身神通都是在孙悟空求道时偷听来的。
    由此刘潜料定,六耳猕猴求道之心极为强烈,只要拿出九转玄功,就不怕六耳猕猴跑掉。
    给六耳猕猴九转玄功,刘潜也不是乱来。而是他知道混世四猴,都是天地异种,极为适合炼体法门。
    拜得菩提祖师为师的孙悟空,习得是八九玄功。封神中和杨戬斗得不分胜负的袁洪,修炼的也是八九玄功。
    而这八九玄功是脱胎于九转玄功的炼体法门,有了这些事实在,刘潜对传授六耳猕猴九转玄功极有信心。
    所以他心里还美美地想着:他再从孙悟空那里弄来筋斗云神通,让六耳猕猴修习。那他就完全可以得到一个堪比孙悟空的金牌手下。
    想到这里,刘潜全身激动,就准备着出斜月三星洞,但斜月三星洞却不是他说进就进、说出就出的地方。
    刘潜犯难一会儿后想到那个接待他的仙童,石青,不是说有事就找他吗,或许他那里有办法。
    于是刘潜找到石青居处,在他门前说道:
    “石青小哥,烦请相见。”
    “何人?”
    房门应声而开,石青走出,看见刘潜,却是快步走到刘潜身前,笑着说道:“原来是你,快快进屋。”
    刘潜得此热情待遇,怔了一下,怎么和前次的待遇相差如此大。
    但石青,已经拉着他,往屋里走,他也只得先闭口不语,进屋再问。
    石青屋中也很是简洁,比起聚缘居,只是多了几个蒲团而已。
    石青拉着刘潜来到那几个蒲团处,请刘潜坐下。
    刘潜不是将疑问放在心中的人,问道:
    “石青小哥,不知刚才为何如此?”
    石青笑道:
    “什么小哥,以后就称呼我为道友即可。你不知道,因为你其他童子现在可是对我羡慕的很。”
    刘潜更是疑惑,问道:
    “这是为何?”
    石青说道:
    “还不是道友天资聪慧,在圣境中连续悟道两次。现在你的声名,可是在斜月三星洞中广为流传。
    想昨日,我还是给道友介绍斜月三星洞,没想到道友一去圣境就悟道。
    道友慧根之深,实在是令人难以仰望啊。”
    刘潜心中也是有些难以相信,自己的悟道,竟然造成这么大的轰动,昨日石青给他介绍斜月三星洞还是有点不耐烦,而现在对他简直是热情得过分。
    刘潜笑着谦虚说道:
    “过奖过奖。”
    石青满脸期待地说道:
    “道友,在菩提圣境中,因你的两次悟道,不少修士都得以突破境界,提升修为道行。更是有修士,被祖师坐下几位弟子收为徒弟。
    道友,说实话,自化形以来,虽然我也在听祖师讲道,努力修炼,却始终没有突破,不知道友能不能给我讲一下你所悟的道。”
    说完,石青也是脸色尴尬。他虽然是石头化形而出,但也明白,道,不可轻传。
    传道,一般不是师徒之间,就是修士之间交流修道心得。而石青和刘潜,不是师徒授道,是道友之间交流,但石青却没有修道心得可以和刘潜交流。
    刘潜不知这个世界规矩,就把那两次悟道之语说给了石青听。
    两次悟道之语,虽然刘潜在菩提圣境中说出了很多遍,但菩提圣境中的修士却不能完整说出,因为那不是他们自己悟出来的,他们只能说出他们自己体悟的那一部分,所以斜月三星洞中修士只知道刘潜悟道之事,并不知道刘潜的悟道之语。
    慧空和菩提祖师修为道行高深,自是能完整说出刘潜的悟道之语,但他们却不会轻易说出来。
    听得刘潜亲口说出两次悟道之语,石青极为高兴,激动道:“谢谢,谢谢。”
    对修士而言,还有什么比这些悟道之语更好的东西。
    他心中极为感激刘潜的慷慨,同时也是极为庆幸,那天是他出斜月三星洞接待刘潜,要是别的童子,他现在哪有这份机缘。
    刘潜见石青满脸感激,说道:
    “道友,我这次来,是想出这斜月三星洞,不知可否带路?”
    “没问题。”石青脸色一变,问道:“什么,你要回大汉王朝?”
    刘潜听到石青误解了他的意思,解释道:
    “不是,我只是要出去看看朋友,还会回到斜月三星洞。”
    石青尴尬笑道:
    “既然如此,我这有一块玉牌,是自由出入斜月三星洞的凭证,你且先拿去用。”
    菩提祖师曾吩咐过石青,把刘潜送回大汉王朝,所以石青才会一听到刘潜说要出斜月三星洞,就以为刘潜要回大汉王朝。
    刘潜从石青手中接过玉牌,说道:
    “那我多谢了,告辞。”
    石青说道:
    “是我要感激你才对,如此不避讳,告诉我悟道之语。”
    刘潜笑道:
    “小事而已。”
    石青送刘潜出屋,就又回到屋中,刘潜回头一看,门已经关了。
    这石青肯定是去感悟刚才所说的那两句悟道之语去了,果是修行中人,一刻都不放松。
    刘潜向着斜月三星洞洞口而去,有了玉牌,和石青所教的出入方法,刘潜顺利地出了斜月三星洞。
    洞外,奇花异草,空中飘香;仙鹤灵禽,玄猿白鹿,悠闲嬉戏,依旧一派仙境。
    不过,和石青的一番交谈,刘潜心中有了一些疑问:“不是说在菩提圣境中有所领悟,就会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吗?
    看情况,我两次悟道已经在斜月三星洞中引起轰动,这是菩提祖师开辟的阎浮世界,他不可能不知道?
    就算菩提祖师看不上我,那据石青所说,就是那些听我的悟道之语有所领悟的,都被菩提祖师的几个徒弟收为弟子。反而我这个悟道的人,无人问津。”
    虽然得到紫皇传承后,对于拜师学道,刘潜已经变得极为淡然,但他对此事,还是十分奇怪。
    
    第五十七章 独木不成林
    
    晴空万里,天高云淡,斜月三星洞外的天气很不错,但刘潜心中却有点忧郁。
    他不明白,为何菩提祖师及其坐下九个徒弟不收下他为徒弟?
    不过刘潜转眼就是对自己嘲笑一番,想得那么多干吗?
    他去拜师,本来就是为了学得道术法门以求生存。而如今他得到紫皇传承,道术法门已是不差,又何必要再去刨根问底,深思细究,徒增烦恼。
    现在他应该想的是,找到六耳猕猴,将这个将来的金牌小弟招到手下。而不是考虑为何他自己没有被收为徒弟。
    刘潜深深明白人才的重要性,才很想找到六耳猕猴。而且他还深深知道一个公理: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他,刘潜,要想在这个世界,建立一个无上天庭,收集天下气运,靠他一个人肯定是不切实际的。
    先不说以后要面对鸿均和他立下的仙道,就是回到大汉王朝,要想登临皇位,统治一国,也要有其他人相助才行。因为无论是钩心斗角的朝堂相争,还是正奇用兵的两军对决,他都不是很擅长。
    也因为刘潜想到了这些,他也不只一次在心中给自己提醒:“无论是世间皇位之争、王朝之战,还是以后和鸿均对抗,人才都是重要的。无论如何,我的身边,必须汇聚有一批足够忠心的人为我所用。”
    而现在六耳猕猴,明显就是刘潜的第一个瞄准的目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