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无上刀锋(烟圈)-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感觉到道理没处讲,一脸委屈的张小刀哭喊道:“老师,你就不能给大师兄安排些有趣的事儿,能不能不以揍我为乐趣?”

寒霜儿身后的茅屋中传来笑声,先生道:“你大师兄也是为了你好。”

“今天吃过水面。”

张小刀与大师兄双眼一亮,不时山边传来了一阵兴奋的呼喊,不用猜也是最近被罚不许出山,却好吃如命的李悦眉。

张小刀的控诉在过水面这三个字一出后彻底烟消云散,大师兄去抬桌子,李悦眉去拿碗筷,师娘将早已准备好的面条放进锅灶中,先生也拿出了一把椅子,似在晒着太阳,实际上是在等吃。

热腾腾的面条被清水冲凉,香喷喷的蘑菇酱肉卤被端上了桌,五人开始吃饭。

饭吃到一半,一向食欲都不大的寒霜儿放下了筷子,问道:“小刀,是不是要走了?”

张小刀点了点头,如今的天气已是深秋,天气见凉,眼看便要入那隆冬时节,自己在盛京的好日子到头了。

“无妨,小师弟,遇到什么事儿就喊大师兄,大师兄替你挡风遮雨。”

张小刀立刻道:“真的?”

“真的啊。”

李悦眉可怜巴巴的看着寒霜儿道:“我能不能跟小刀一起去?”

“你去做什么?吃遍边关,再说边关也没什么可吃的。”

“有啊,师兄那头青牛的肉就很好吃。”

先生这时开口道:“要下雪了。”

五人抬起头看着一贫如洗的蓝天,有人正欲要反驳,却看到一片雪花由远至近,带着丝丝寒意摇曳而坠,然后一片片硕大的雪花紧随而至,被清风一吹,变为雪絮纷纷扬扬的飘了下来。

隆冬将至!

旅程将启!(未完待续……)

第145章酥心饼

三个月前,灵隐县北山。

王大牛带着扫帚与铲子将坟头打扫干净,跪下在每一座坟包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带着自己并不沉重的背包离开了故乡。

这是王大牛第一次离开故乡,所以他很快迷路了。

足足翻了好几座大山,王大牛才将确定了自己目前的方位,然后像个土鳖一般的走进了九阳城。

九阳城对王大牛来说太大了,他一路询问着祥福记却发现人们都用嫌弃的目光看着他然后远离他,手中本就没多少银子的王大牛一狠心买了一套新衣服,这才问明白了路,一路抵达了祥福记。

到了祥福记,王大牛被玲琅满目的糕点吸引,他微怔了一会,不知想到了什么,然后询问了一下价格。

虽然王大牛穿的还算干净,但常年混迹在服务行业的人自然可以一眼看出王大牛的家底子,王大牛问糕点多少文,掌柜却爱搭不惜理的道:“三十文。”

一块糕点就要三十文?这对于王大牛来说太贵了,但出于某种原因王大牛还是买了一块叫做酥心饼的糕点,却没有吃用牛皮纸抱住后放进了怀里。

然后王大牛心思着买了你家的货,问你几个问题你总不会不答,便开口问道:“掌柜的,你认识刘亦晨吗。”

坐在货架后的掌柜闻言脸色略微一变,却立刻摇头道:“不认识。”

王大牛虽然憨厚,但憨厚不等于傻,立刻看出了掌柜的脸色有异,他道:“这件事情对俺很重要,掌柜的如果知道什么,我必有重谢。”

掌柜的刚才分明看到王大牛买一块糕点有心疼的神色,哪里相信他有什么重谢。

而这时王大牛却拿出一锭分量十足的银子摆在了桌上,问道:“不知掌柜的可知详情?”

掌柜的见这银子分量十足。立刻双眼放光,只是联想到某些不便透露的事情,便立刻摇了摇头。

王大牛轻声道:“掌柜的何须如此,任何一点消息,这锭银子都是你的。”

这句话之后,掌柜眼神中终于有了些松动,但最后还是果断的摇了摇头。

王大牛不再开口,在掌柜恋恋不舍的眼神下收回了银子,转身离开了祥福记。

当天傍晚,祥福记商号背后的小巷住户听到了一声闷响。打开窗时却什么也没看到。

王大牛敲晕了掌柜将他带到了荒郊野外。

醒来的掌柜再也不敢隐瞒,说是刘亦晨调去了中州隆安城。

王大牛信了他的话,便没有再为难他,只身赶往中州隆安城。

中州隆安乃是仅次于盛京的大城,至少开了三十几家祥福记,王大牛这一次也不再自讨没趣,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敲了三十多位掌柜的闷棍,终于找到了一点线索。

线索直指中州庸城。王大牛毫不犹豫的赶往庸城,却不曾想自己敲了三十几位朝廷的暗线惹出了多大的事。

看到庸城时是在官道,这天风雨交加,王大牛踩着泥泞道路一路前行。不时簇起了眉。

官道两侧的密林中走出了三十多位手持兵刃的官兵,王大牛没有动抬起头,却看到了从远处撑着油纸伞的人影。

盛唐官府暗线盘根错节,刘亦晨自从调离九阳城之后混的风生水起。自然早就得到了风声,此时来到这里目的不会多,只有一个。便是给王大牛定罪!

雨水加剧,王大牛用手抹了一把脸甩了甩水,咧开了嘴角。

这两个月以来,他一直在苦苦追寻,终于见了刘亦晨,所以刘亦晨还未走近时,他便急不可耐的问道:“董瑶怎么死的?”

刘亦晨踱步来到了王大牛的不远处道了声:“蠢货。”

王大牛没有反驳,双眸盯着刘亦晨。

“此人便是那袭了三十多位月明殿执事的贼人,尔等还不速速缉拿?”

王大牛还是没有说话,他已经得到了答案,于是毫不犹豫的像这些年在山上靠树一般,双脚一进,亮出虎背,狠狠靠向刘亦晨。

刘亦晨本以为自己修为大进,此时见王大牛只两步便瞬息间来到了他的面前,不由得心头骇然。

所有持远程武器的玄天馆中人立刻失去了王大牛的踪迹,只见王大牛再雨中狂进,一路水花四溅,狠狠的砸在了刘亦晨架起的双臂上。

一口鲜血自刘亦晨的喉咙喷出,在雨水鲜血被迅速冲淡,王大牛毫不犹豫再进一步,便要将刘亦晨置之于死地,却恰逢一抹剑光袭来。

玄天馆高手已到,王大牛却仍不畏惧,迎着剑光勇往直前!

玄天馆高手诧异,又斩出数十剑,王大牛后背的衣裳顿时碎裂,露出了疤痕密布的虎背,但这时他们发现剑光落在王大牛的背部毫无作用,甚至连一道崭新的疤痕都无法出现,只是没入其中便转瞬不见,玄天馆为了以防万一的第二位高手终于出手。

王大牛仍旧是一背,一路将三十几人掀翻,吃疼呼喊之声在雨幕之下并不嘹亮,却格外悲凉。

玄天馆两位高手此时已经被震惊的无以复加,无论他们怎样攻击,王大牛都不会受一丝伤,这那能不生怯战之意?

两人急忙扶起刘亦晨,一路后退,并释放出了玄天馆形势紧急情况下才会用的信号弹。

城墙之上执勤士兵不过三百余人,见此情况立刻手持弓箭屹立在城墙之上,分清敌我后,一轮箭雨伴随着雨势便泼洒而下。

王大牛止住步伐,看着那二人带着刘亦晨进入城中,心生不甘,但此时箭雨却不断落下,他只能在辗转腾挪间寻找艰难前行,而前方城门却在闭合之中。

王大牛拼命的来到城下,心知城中高手驻军不刻便会赶来,但他还是怒喝一声,毅然决然狠狠的撞在了城门上。

城墙之上执勤的士兵感觉到一阵天摇地晃,那闷响之声传入耳中,震得他们心胆具颤。

被拉入城中的刘亦晨脸色苍白。听着一声声不可思议的巨响,低声念道:“杀了他,杀了他。”

已受了轻伤的玄天馆高手这时道:“你到底招惹了什么人?居然连城门都敢撞?”

刘亦晨沉默不语,又一声响彻庸城的闷响传来!

城中百姓们莫名的望向北边,但即便大胆的人也不会想到这时有人在撞击城门!

“砰,砰,砰!”的巨响之声极为紧凑,仿佛只是在一瞬间连续发出。

这种声音落在人们的耳中就像是敢死的鼓点,让人们的心脏收缩到了极致,惊恐万分。

在雨中王大牛连续撞击三十次。城门发出了极为难听的‘咯吱’一声,撞击处终于变形。

城墙上的士兵们东倒西歪,一个个浑身颤抖,眼神中带着难以置信。

可此时撞击声不再传来,有士兵站起看去,见那**着精壮上半身的魁梧男子飞速远去,不知为何竟然吁出了一口气,为此感到庆幸。

奔跑中的王大牛也吁出了一口气,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能力。如果在那弹指间连续撞击城门还无法出现缝隙,他便过不去,而且必须逃,不然城内高手以及驻军赶来。他必然会死在这里。

所以,他逃时逃的极为干脆,一路飞驰,迅速遁入荒野中悄然无踪。

和平了太多年的庸城在这时才终于做出反应。三百铁骑冲出城门,玄天馆一应人士全部到了到了城墙之上。

然而,当他们看着那巨大城门的凹处时却震撼难言。只是互相望了望,分外的觉得这事情太过诡异。

雨过之后,王大牛已经奔出百里,庸城中的老百姓走出家门,一时间谣言四起。

玄天馆迅速展开调查,只是一夜的时间,中州内四处张贴上了王大牛的画像,王大牛成了盛唐的头号通缉犯。

通缉犯的日子绝对不好过,而且王大牛的长相特点太过明显,身材壮硕的他极容易被人认出。

但他知道自己的未过门师傅应该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便一路赶往盛京。

这一路的波折不必多说,当他抵达盛京外时,即便是看过画像的百姓也在也认不得他,只是觉得这乞丐的真是没出息,生了如此壮硕的体格,难道不能靠双手养活自己?

王大牛走到了一家盛京外的茶馆,有小二扔下了一文钱哄他走,他没有在意,接过一文钱远离了茶馆,站在荒野上遥望着盛京不知如何能够走的进去。

这时,他身后传来笑声,王大牛回过头便看见了赤脚和尚一脸笑意的看着他。

他憨厚的挠了挠头,道:“俺好像惹大麻烦了。”

无海摆手道:“无妨,小事。”

王大牛咧开了嘴角,油渍麻花的脸上让这笑容显得极为白痴。

无海轻声道:“随我进京。”

王大牛这时却道:“能帮俺查到那个叫刘亦晨的人在哪里吗,俺非常想杀了他。”

无海道:“这个自然可以,只是我觉得你学艺要比杀人来得重要些,时间不多了。”

王大牛暗自一算,这已经过了近半年,自己的确是放赤脚和尚鸽子放了太久些,但还是固执道:“但俺真的很想杀了他。”

“日后再杀不迟,时间不多了。”

王大牛看着无海,似乎感觉到了他日渐苍老,然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道:“那以后再杀。”

“那走吧。”

王大牛这时道:“等一下。”

无海站定,看着王大牛在那破烂到快成碎布的包袱中取出了一块被挤的变了形的酥心饼疑惑不解。

王大牛吹了吹酥心饼,递给了无海道:“俺们家那头拜师都是要有拜师礼的,这是在九阳城买的点心,虽然现在难看了些,但俺闻着挺好,吃了就算俺拜你为师。”

无海接过酥心饼,却只小小的咬了一口,不知是不是因为这饼太甜了,甜到了他这一声染血无数的天下第一凶人的心里。(未完待续……)

第146章星星之火

入冬的第一场雪来的快去的也快,纷纷扬扬之后因为气候还不算冷的原因开始融化,混杂着房檐与街道上的污垢变为黑水开始肆意流淌。

盛京仿佛一瞬间脏了不少,然而还未等人们适应只要一呼吸眼前便会出现哈气状况,盛京的第二场雪接踵而至。

与第一场雪不同,第二场雪的雪势格外剧烈,将一切肮脏全部遮掩,整座雄称银光素裹,焕然一新。

一辆黑色的马车准时停在了张家宅院门口,小福子叩开了大门,见张小刀没有开口说话,张小刀便知道要进宫面圣了。

换了一套师娘新作的朴素棉袄,张小刀与宫中这位当然不让的大太监一同坐进了马车之中。

马夫挥鞭,车轮滚起,发出‘嘎吱嘎吱’的碾雪声音直奔皇宫。

入宫后,黑色马车长驱直入,在皇城之中前行了足足有半柱香的时间终于停下,小福子与张小刀一起下车,便见天空比刚刚还昏暗无光,雪势也更为剧烈。

张小刀深呼吸,冰冷的空气进入肺中打了个圈,然后变作嘴边的哈气出现在眼前,他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冬天,不由得神清气爽。

走入温暖入春的御书房,盛唐的皇帝陛下唐胤龙正半眯着眼睛打着盹,在他身旁有位眉清目秀的少年谨坐而立,似乎有些拘束。

少年见张小刀与小福子进来,先讲食指放在了嘴边,显然是想让陛下多睡一会儿。

张小刀温和一笑点了点头,然后揖手执礼。

不用猜想,少年便是唐启年,盛唐的二皇子,向来以温和著称,不比大皇子唐启礼在外的威严。却多了些亲和感。

小福子见此状况也不多言,轻手轻脚退出的御书房。

唐启年这时也轻手轻脚的站了起来,对着张小刀笔画了一个手势。

张小刀看了看御书房左边不远处的屏风,便随着唐启年越过了屏风之后。

屏风后的空间并不大,但有三四章精雕细刻的真龙小桌,以及笔墨纸砚。

唐启年执笔,写道:“父皇近日劳累,稍等片刻。”

张小刀立刻回道:“自然。”

唐启年又写道:“你我二人算不得上下属,当可以朋友自居,你叫我启年。我叫你小刀。”

张小刀见这秀丽文字,不由得错愕写道殿下高抬了云云。

两人就这般你来我往了半柱香时间,稍微熟悉了一番。

这时唐启年却面露难色。

张小刀不由问道:“殿下,何事为难?”

唐启年抿了抿嘴唇,似乎下了极大的决心写道:“前些日子入书院后山,偶见一女子气质脱俗,顿时惊为天人,她应该是你小师妹,却不知姓名。当真遗憾。”

张小刀长大了嘴巴,他知道唐启年自然不会不认识师娘,那后山便只剩下了一位女子,他写道:“小师妹。李悦眉。”

“不知小师妹兴趣如何,对琴棋书画是否感兴趣?”

“完全不敢兴趣。”

男人之间的话题永恒的只有几种,其中以女人话题居首。

一旦说起女人,本来有些陌生的两人迅速拉近了距离。只是张小刀的回答实在让唐启年不知所措。

“难不成她一心向道?”

“她也完全不敢兴趣。”

“臣下斗胆,问一句殿下莫非是想追她?”

追这个字眼对于唐启年来说用的极妙,他也不扭捏道:“是有此心意。甚至还问过母后,母后点头允的,但小师妹毕竟不是平凡女子,赐婚说不过去,所以今日见你,便想好好询问一番。”

张小刀苦笑,写道:“殿下直爽,追小师妹其实很简单。”

唐启年见字,立刻有兴奋在清秀的脸颊上一闪而过,写道:“请小刀兄指点一二,感激不尽。”

张小刀写道:“明儿个,您只要带她吃遍盛唐,那她基本便离不开你了。”

唐启年诧异,用询问的眼光看了看张小刀,见张小刀极为笃定,他写道:“小师妹只好吃?”

“然,小师妹是天下最大的吃货,在后山练功师娘都是以猪头肉作为奖励,练得那叫一个勤快。”

唐启年见此字差点笑出了声,然后写道:“小师妹可爱至极。”

张小刀无奈的摇了摇头,两人正欲继续闲聊先去时,屏风后传来了唐胤龙的声音道:“你们两个要写到什么时候?”

两人对视一眼,露出笑容,然后走出屏风,唐胤龙问道:“看你们两人春风得意的模样,莫不是在聊女人?”

张小刀脸皮极厚,自然无动于衷,唐启年却立刻羞红了脸颊,本就清秀的模样现在看起来更是稚嫩非常。

唐胤龙莞尔一笑,道:“今日叫你们来,便是要你们去青州边军的冬祭之前先熟悉一下,看起来熟悉的不错。”

唐启年揖手道:“父皇,儿臣与小刀一见如故。”

张小刀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越来越觉得这羞涩的二皇子很是可爱。

唐胤龙大手一挥:“启年,你先下去,父皇有些事情要单独交代一下小刀。”

张小刀顿时没了轻松感,唐启年却道:“小刀,我在外等你,一起用膳可好?”

张小刀道:“殿下抬爱。”唐启年便退了下去。

御书房中只剩下了唐胤龙与张小刀两人,唐胤龙也不在乎什么礼节,命张小刀入座后,便开口道:“想必胖王爷早已和你透了些底。”

张小刀点头。

“盛唐内的权利倾轧朕便不与你多说,这次要你去一是去看一看,二便是想让你捎去一句话。”

“陛下请讲。”

唐胤龙面色忽然肃穆道:“这句便是,朕与先生在盛京烧了一锅鸡汤,问他是他自己来,还是先生给他送过去。”

张小刀‘呃’了一声,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允诺。

“启年性格仁厚,未经风雨,这一路上你多照顾照顾他。”

“陛下抬爱了。”

唐胤龙这时簇了簇眉头,好奇道:“小刀,启年到底看上谁家姑娘了,你给朕透个底,皇后也瞒着我,这让朕很不开心。”

张小刀轻笑道:“娘娘估计是觉得八字还没一撇,所以不想让陛下操心,只是我这样说好吗?”。

唐胤龙哈哈笑道:“朕保证不让娘娘与启年知道朕知道了。”

张小刀挠了挠头,总觉得盛唐皇室这一家子实在与他以往在历史中认识的那些帝王世家大相径庭,既然皇帝陛下已经开口,他又怎么能不说。

于是,御书房内响起了窃窃私语的之声,不时传出唐胤龙爽朗的大笑声,站在御书房外的唐启年脸色涨红,心中骂着张小刀不讲义气。

…………

…………

天启十八年入夏时,有四封信分别通过不同的渠道送到了几位不同的人手中,天启十八年入冬,盛唐青州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青州城池有数座,其中以龙眼城距离边关最近,却也最为荒凉。

龙眼城半年前来了一位大善人,姓吕名步凡。

吕步凡年近中年,传闻是中州有名的商贾,却心厌中州的权利倾轧,变卖了家产来到龙眼城定居。

百姓们不知道吕步凡到底有多少家底,但那豪华的院落动工之日,他们便看出了吕步凡着实很有钱。

吕步凡新居建成,便摆下了三百桌,请全城上下的百姓来此随意吃喝,即便是乞丐也不哄走,吕家小厮还对其礼待有加。

所以,没过多久,吕步凡吕大善人的名号便流传而出,随后吕步凡更是出手阔绰到了极点,只要百姓有困难让他略有耳闻,他便一定会去施以援手,渐渐的他这善人位子便是坐稳了。

三月前秋收,天降大旱,青州米粒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虽然朝廷的赈灾粮下的及时,但在赈灾粮没下之前,吕步凡便一人撑起了大局,无论贫贱富贵,只要来他的府邸都有粮领。

于是,吕府万人空巷,吕大善人的名头响彻青州,穷苦百姓也是感恩戴德,奉吕步凡为在世菩萨。

这天有人敲响了鸣冤鼓,被官府劝退,那人便想到了吕步凡,在吕家大宅门口跪了一天,吕步凡看不过去便上官府与之理论。

听闻吕大善人前去理论,龙眼城受过恩惠的百姓便去呐喊助威,却不曾想今天要出大事。

封闭的县衙中,吕大善人因为顶撞县官,便按在地上打了三十大板,血肉模糊。

县官眉头紧簇,走到了吕步凡的面前,蹲下轻声道:“准备好了吗?”。

吕步凡惨然一笑道:“不然我来这里干嘛?”

县官郑重的点头道:“打。”

又是一顿板子,吕步凡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心中与县官一同念道:“星星之火,当可燎原。”便狠狠的咬碎了含在口中的药丸。

吕大善人渐渐没了声息,打板子的衙役终于察觉到了不对,伸手一探顿时被吓的丢了七魂五魄,吕步凡竟然死了!

县官面露坚毅,坐下后道:“顶撞本老爷,打死也是活该。”

县衙中的衙役们默不作声,互相看了看,心中恐惧非常。

吕大善人身亡的消息迅速传遍龙眼城,无数受过恩惠的百姓冲上街头,官府临时加派人手,却不知为何与百姓冲突了起来。

星星之火,就此燃起!(未完待续……)

第147章有杀气

第147章有杀气

天空似乎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盛京迎了第一场雪之后似乎便永无休止,直将气温变为寒冬也未曾罢休。

街巷中有孩子开始堆雪人,把小脸和小手冻得通红,却难掩兴奋之色。

小媳妇推开院门,发现被雪堵住,不由得抬起头骂了两句该死的雪。

中年汉子因为家中的负担没有抱怨天气,一味沉默的踩着雪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开始了新一天的辛劳。

起床最早的老人们开始清雪,不知是为了街道整洁,还是锻炼身体。

张小刀一早便到了翰林书院后山,却发现今也大家都比他起的还早。

大师兄拿着扫帚正在扫雪,李悦眉正盯着锅灶里的饭菜,师娘擦着汗珠翻炒着香味肆意的菜肴,先生李自知拿着一本书看的正聚精会神。

张小刀走进茅屋之中,发现茅屋没有任何取暖设备,但气温却适中,对于这点没感觉有何稀奇,刚无聊的坐下,便听先生道:“你师娘昨天给你缝了几套新行头。”然后指了指不远处的大包袱。

张小刀嘿嘿的傻笑起来,来到包袱前打开顿时双眸一亮。

师娘早已经无数次证明了她的贤惠与心灵手巧,但张小刀还是忍不住喊道:“师娘帅爆了。”

包袱的成衣全部是内制轻棉,这种棉几乎没有体积,穿在身上不会显得褶褶皱皱,外制皮革,皮革像是某种不知名野兽的兽皮,表体之上尽是天然纹路,神秘感十足。

衣后皮扣有四。上下排列,两两一对,一是放弓箭,二是放箭筒。裤侧也有相同设置。想必是放长短刀所用。

张小刀正臭美,师娘这时在外喊道:“穿上出来让我看看。”

包袱中相同样式的衣着一共有三套。张小刀拿出一套毫不犹豫的在先生面前换上,然而眨了眨眼睛。

先生一脸无奈,继续翻书,张小刀便走出了茅屋。迎风而立,摆出了一个他认为炫酷的造型。

大师兄点了点头:“果然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本来是面貌平凡,穿上这身衣服算得上是普普通通了。”

李悦眉只盯着锅中的菜肴,连正眼都没看张小刀。

师娘寒霜儿看着张小刀笑了笑,将菜肴盛的出来,走到张小刀面前。伸出玉手帮他整理了一番穿的不利索的地方,嘱咐道:“出去以后不要眼高于顶。不要遇到事情热血劲儿一上来提刀就冲,凡事都要过一下脑子,能不动用武力解决就尽量不用。”

“…………”

师娘嘱咐的话语很长。从为人处世到生活细节没有放过一丝,张小刀只是默默的听着不停的点着头,等师娘说完后他暖心道:“师娘你就放心吧。”

寒霜儿溺爱的揉了揉张小刀的脑袋道:“有事就喊你大师兄。”

“怎么喊?”

“笨蛋,自然是用嗓子喊。”

张小刀莫名其妙,师娘转身进屋拿出了一个破旧的灯笼,顺手抄起了一把菜刀直奔张小刀而来。

张小刀紧张莫名,却知师娘不会拿他怎样,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师娘将自己的食指割破,一滴血滴在了灯笼之中,骤然大放光明。

只是这种光明是血红色,隔着不知多久没有擦过的灯笼表体只是骤然亮了一下,便迅速归于平淡,显得黯淡无光。

“这是?”

“你的本命灯,如果有危险,我们会察觉到。”

张小刀忽然感觉自己的脊梁一下直了,书院这座大靠山足以保他远行无忧。

今日的早饭各位丰盛,不知是不是因为张小刀即将远行,李悦眉吃的极为开心,眉飞色舞,本来张小刀心中难免会出现的丝丝离愁情绪便被迅速冲淡。

早饭之后,先生把小刀叫到了茅屋之中,师娘三人都格外识趣的暂时避开。

“出门要记住三件事。”先生风轻云淡的开口道。

“老师请讲。”

“第一,不能弱了翰林书院的名头。”

张小刀点头。

先生继续道:“第二,不能弱了我的名头。”

张小刀继续点头。

“第三,不能弱了盛唐的名头。”

张小刀挠了挠头,三件事其实等于一件,就是不能弱了名头。

先生讲完话后便挥了挥手,张小刀退出茅屋,然后毫不感伤的进行了一番告别,便下了后山。

出了后山,到了书院之中,自然便是几位兄弟一番勉励,继而告别。

张小刀走出书院时已经到了正午,他整理了一下行装,便直奔皇宫,路途之中这雪越下越大。

皇宫外朱墙银地,三百名黑甲铁骑肃穆而立,引得周边百姓围观。

三辆看着毫不起眼的黑色马车在黑甲铁骑之中,骏马打着响鼻喷着白雾,双眸炯炯有神,似乎已经迫不及待。

眼前的阵仗并不算浩大,甚至可以说完全配不上二皇子唐启年的身份,但出行低调对于张小刀来说总归是一件好事。

骑着老青牛一头银白的张小刀很快来到了铁骑之前,立刻便有一骑上前迎接,将然后毫不犹豫的奉劝张小刀进入马车之中。

张小刀登上最为宽阔的马车之中,顿时感觉温室如春,毫不寒冷,这外表看似平凡无奇的车厢自然内有乾坤。

唐启年正舒服半倚在软榻之上,见到张小刀亲切道:“小刀来,这位是盛唐九大供奉之一的陈鱼翔陈先生。”

端坐而立的老先生仙风道骨,一头银发模样祥和,看起来就像世外高人,张小刀想象力丰富不知为何总觉得这老先生卖相颇佳,即便不是修行者,出去坑蒙拐骗,也绝对饿不死。

脑中想法荒谬,但张小刀的动作并不慢揖手道:“陈先生。”

陈鱼翔微微点头,道:“先生的弟子,果然不凡。”

张小刀近三个月总在被人埋汰自己的相貌,此时听到不凡二字,立刻觉得心虚道:“先生高抬了。”

三人寒暄一番,马车便碾碎了积雪在漫天银絮之下出发。

走出盛京的路途极为艰难,因为三百铁骑太过招风,即便是在大雪之下也引得无数路人围观。

艰难前行总归有个尽头,一个时辰后一行人终于到了盛京城门。

早有准备的盛唐官府肃清了周围,只是在城墙之下却有两人不是盛唐官府可以肃清的。

法义与王大牛站在城门通道的正中央,城墙在其上遮挡风雪,入目的世界一片银白。

马车在两人面前停下,得知情况的张小刀走下马车,看到王大牛不由得揉了揉眼睛问道:“大牛哥,你怎么来了?”

法义瘪着嘴道:“要出盛京也不来看我,逼得我没办法只好带着师弟来堵你。”

张小刀郁闷道:“前些天不是和你说了吗,又不是永别。”说完这两句话,他察觉到了法义言语中的不对劲,蹙着眉头问道:“什么师弟,谁是你师弟?”

法义指了指一脸憨笑,仍然穿着便装的王大牛道:“大牛哥拜入我师傅门下了,昨天师傅带他入的寺。”

张小刀上前与王大牛熊抱,发自内心笑道:“行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