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德国恋人-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对的。”他一脚踏在足球上头,用力往下一踩,然后脚背一勾,足球就从地上蹦了起来。他随手一接,稳稳地hold住了足球。

    开玩笑!她甩开他的手,转身就走,“不学。”

    尤里安拽住她马尾,将她扯了回来,一把勾住她的肩膀道,“今天我兴致好,一定要教你。”

    他不由分说,将球往她面前一放,指着她道,“你看见了什么?”

    顾娅二丈和尚摸不到头脑,“足球啊!”

    尤里安伸出一根手指,在她面前晃了晃,神情认真地道,“错。这不是足球。”

    “那是什么?”

    “是你前任的脑袋。”

    顾娅,“……”

    他站在的她身边,示范了一个标准的踢球动作,道,“像我这样,你要狠狠地、用力地把它一脚踹出去。”

    等他说完,顾娅顿时就明白了,其实尤里安并不是真的要教她踢球,而是帮她找了个可以发泄心中的郁闷的法子。

    这个大男孩有时候真挺可爱,不善于用言语表达,就用他特有的方式来安慰她。

    顾娅没再反对,她用脚刨了刨地,然后使劲一脚踹过去。球飞起三十五度,在空中划过一个小弧线,稳稳地飞进了门网……隔壁的观众席。

    这水平虽然已经是臭得不能再臭,但尤里安还是及其配合地鼓起了掌,大声地给她喝彩,那气势让顾娅有种在世界杯上进球的错觉,弄得她脸又红了。

    嘘,低调,低调点。

    尤里安跑过去将球捡回来,问,“怎么样?感觉好点了吗?”

    她摇头。

    于是,他又将球放在她面前,“那就再来一次。”

    顾娅不客气地一脚踢飞。

    他又去捡回来。

    如此几次,连顾娅都不好意思了,感觉尤里安俨然就是那种巡回猎犬,主人不停地扔,它就不停给你叼回来,特衷心的那种。

    顾娅出了一身汗,圆满了,一屁股坐在草地上,抬头望天。

    这个运动场很大,阶梯式的看台就像古罗马的斗兽场,一旦打开灯光,就是万人瞩目。她坐在这里,突然发现自己很渺小,不光是人,而是所有的一切……成功还是失败,再过个十几年回首来看,也许都不值一提。

    正发着呆,突然头顶一凉,脑袋上有湿乎乎的液体流了下来,她吓一跳,本能地缩头。转头一看,是尤里安,他手里拿着一瓶矿泉水,其中的一半倒在他自己头上,另一半在她身上。

    顾娅急忙避开,用袖子擦了擦脸,尖叫了声,“你干嘛?”

    尤里安笑嘻嘻地随手将瓶子一抛,丢进垃圾桶,道,“运动后的必须动作,让大脑清醒清醒。”

    她没好气地道,“我已经很清醒了!”

    他眨了眨眼,“真的吗?”

    接过他的毛巾胡乱地擦了擦头发,她铿锵有力地道,“是真的。即便前途很艰难,我也知道自己该往哪里走。”

    尤里安做了个惊讶连,坏笑,“你想多了,其实,我只是单纯地想让你感受一下被水淋头的感觉。”

    “……”

    顾娅的脸顿时垮了,恶狠狠地将毛巾甩回给他,道,“算你狠!”

    见状,他肆无忌惮的笑声顿时充斥在她耳边,抖落了她一身鸡皮疙瘩。

    日落西山,一天终于又折腾完了。回家的时候,顾娅腿特疼,倒不是摔的,而是踢球踢的。两人一高一矮并肩而行,高个儿拎着足球,小矮子跛着腿,踏着夕阳回家。

 第十五章 制服控

    当一个人遇上困境,摆在面前就只有两条路,一是退缩,二是勇往向前。如果选择第二条,你就会发现,剩余的百分之九十的潜力也在一点一点地被挖掘。

    打个比方,有一天你在平原上走啊走,突然发现眼前出现了一座雪山,你觉得自己走不惯雪路,肯定会摔,因为怕过不去而原路返回。或许什么也没损失,但也永远见不到雪山上的风景,更看不到雪山背后的世外桃源。

    顾娅就是那种固执的人,坚信雪山背后别有洞天,虽然一次次地被拒绝,但这条路始终还是没有走绝,只是它不似平坦大道那么光明。被国立大学拒绝了,她可以去问高中,被高中拒绝了她可以去找教授,被教授拒绝了她可以去找私立大学。即便被附近的大学都拒绝了,她仍然可以尝试其他州的其他学校。每个州的规定都不一样,也许,奇迹就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到来。

    仔细想想也是,随波逐流或许人生会安稳,但未必精彩。有起落,才有奇迹,才会惊喜。等过个十多年,暮然回首,虽然往事如烟,但值得回味。这一生,不是黑白的,它是有色彩的。

    顾娅抱着自己一定会闯出一片天的信念,在德国这个大江湖中继续漂泊,有笑有泪,有喜有怒,遇到过热心人,也被人歧视过。但如果有人问她值不值,她还是会说,值。因为她有故事。

    在海外,关系不能靠钱买,后门不能靠父母走,爹妈是谁都没用,最后靠得还是自己。一起读语言班的时候,认识了不少中国学生。人家情况没她这么复杂的,基本在考完德语托福后,便各奔东西去了不同城市的大学。所谓在外靠朋友,幸好顾娅人缘不错,人虽然走了,但茶未凉,大家在q上还是继续保持联系。

    莱比锡、海德堡、慕尼黑、柏林……顾娅哪都认识一两个。有的是自己的朋友,有的是朋友的朋友,大家都是中国人,一来二去,说几句就混熟了。

    周小凡以前和顾娅、严欢一个语言班,和顾娅也很说得来的,要不是她去了东边取经,她们这法兰克福作死三人组还会继续抱成团,把die的事业进行到底。

    小凡是南方人,但为人豪爽得很,听说顾娅要去莱比锡,早就把宿舍刷干净恭迎她大驾了。顾娅坐上火车后,立马给周小凡打了个电话,告诉她达到的时间。

    周小凡一听顿时炸了,在电话那头叫道,“什么?你现在出门,要到晚上19点才到?整整10个小时啊,中国都到了,姐姐!”

    顾娅无奈地到道,“我买的是周末票。”

    周小凡顿时就没想法了,老半天才说,“四百公里的路,你也敢坐慢车,女侠,请收下我的膝盖!”

    顾娅道,“我没有德国铁路的折扣卡,买原价快车太贵了,打个来回要240欧元,再加300,我都能去中国了。”

    “你就不能去买一张折扣卡?”

    “要花100欧元。”

    “给跪了!”周小凡觉得她要疯了,“你买一张,来回票就能省下100欧,不就赚回来了?”

    “我又不常坐火车。”顾娅也有自己的打算,“所以我就周末来了。”

    “那你就慢慢倒车折腾吧。别怪我没提醒你啊,就德国慢车那尿性,要不晚点个十、二十分钟,我就跟你姓,叫顾小凡。”

    “……”

    周小凡气呼呼地摔了电话,顾娅望着手机,暗自纳闷,要等也是她等,她郁闷个什么劲儿啊。

    240去一趟莱比锡,她实在下不去这手,就不说别的,光是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就能买好多。虽然国内有老爸在经济上支持她,但他家毕竟不是土豪,赚来的也是辛苦钱,能省则省了。

    德国铁路快车ic、ice什么的,就相当于国内的高铁、动车之类的,速度快,只停靠大城市,价格也高,一般穷学生坐不起啊。不过,他们还算人性化,推出了一种叫做周末票的东西。

    就是花个40欧元,在当天的24小时里,可以在德国范围内乘坐任何慢车,去任何地方。不过,钱是省了,时间却也废了,因为这些慢车通常只是城际列车,只穿梭在附近的小城市之间。如果想从一个大城市到另一个大城市,就得不停地转车。比如从法兰克福到莱比锡,快车撑死四个小时,慢车起码颠簸十个小时。

    虽然得不停地转车,但就当是沿路观赏风景了。这一路去十几个城镇,她也算是德国境内一日游了。

    才这么想着,火车它就晚点了。

    左等右等就是不来,顾娅开始不淡定了,怀疑自己是否弄错站台。广播里倒是有通告,但她毕竟来了德国才一年,听力还不行,再加上那人说得德语一点也不标准,带着浓厚的乡村口音。叽里咕噜一大串儿,她愣是没听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她正干着急,四处一瞅,正好看到一个穿着制服的兵哥哥站那,赶紧走上去,问,“这趟车还来不来?”

    好吧,她就是故意的。车站上一共就五个人,三个歪瓜裂枣,一个女的,一个小孩,所以她就义不容辞地走向了威风凛凛的兵大哥。

    那当兵的,穿着一身迷彩服,头上斜带着一顶暗红色的贝雷帽,脚上蹬着一双皮靴,看上去霸气侧漏啊有木有。他个头也不矮,所以是低头看了一眼顾娅,眼底闪过一丝惊讶,似乎没料到会有亚洲小姑娘前来搭讪……嗯哼,问路。

    顾娅见他诧异,忙解释道,“我刚来德国,德语水平臭,所以没听懂,刚才广播里都说了些啥?”

    兵大哥顿时了然,然后用标准德语给她解释了一遍。顾娅听了顿时在心里给他狂点赞,他的声音低沉又有磁性,这么好听,不去当播音员可惜了呀。

    兵大哥说得很慢,基本就是平时老师上课那水平了,顾娅终于听懂了,忙微笑着说一声谢谢。然后就乖乖站一边,准备随时偷拍一张,好放到微博当福利发放给全天下的女光棍。

    过了十来分钟,她低着头正忙着qq群聊,突然有人过来轻拍了她一下,顾娅一抬头,霍然发现兵大哥正站在自己面前,不由一时迷茫。

    兵大哥道,“这趟列车换站台了。”

    顾娅道,“没广播啊。”

    “不是广播,是站牌上打出来了。”说着,他指了下告示牌。

    顾娅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抬头一看,果然,从二号站台换去五号了,仅有的几个乘客都在大步流星地往那边赶。

    见她发呆,兵大哥拉了她把,道,“快点跑,不然就赶不上了。”

    顾娅顿时回神,赶紧拉开脚步跟在他身后飞奔,人家毕竟人高腿长,一眨眼就把顾娅甩后头了。眼见,火车鸣笛还以为自己要跟不上,谁知兵大哥居然帮她顶着车门,车门关不上,自然也开不走。

    顾娅赶紧加快步伐,一口气跑到跟前,直到她蹿上了火车,这才松了口气。

    “谢谢。”她心里有些感动。都说德国人冷漠,现在她发现,其实他们也挺热情的,尤其在你遇难的时候,会不经意地给你帮助,当然是在不违反原则的基础上。

    看她靠在车门上大口喘息,兵大哥顿时笑了,这一笑,顾娅就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为什么她碰到的人,都是体力过人的,要么足球运动员,要么当兵的,搞得她好像是三级残废似的,动不动就气喘吁吁。要知道,她在几个基友当中,也算是体魄健壮一类的好不好!

    顾娅反复道谢了几声,便走进车厢找了个位置坐下来,今天周末,没有上班高峰,所以很空。她刚坐下,车厢的移门又开了,没想到兵大哥走了进来,一屁股在她对面坐下。

    这下轮到顾娅惊讶了。

    他笑了笑,问,“这没人吧?”

    顾娅点了点头,心里却在想,这不是明知故问吗。

    兵大哥道,”你来德国多久了?“

    刚刚是我搭讪他,现在是他搭讪我,很好很公平。

    “一年。”

    “才一年,你的德语说得很不错了。”

    顾娅被他这么一表扬,顿时就轻飘飘起来,厚着脸皮说道,“是啊,我有天赋。”咳咳。

    兵哥哥扬眉,随即问,“你是哪里的?”

    “亚洲。”

    他顿时哈哈笑了起来,指着自己的眼睛,道,“这我看出来了。我是说,你是哪个国家的?日本中国韩国?”

    “中国。”

    “中国哪里?”

    “上海。”

    他哦了一声,“那是个人口很多的大城市。”

    “你去过上海?”

    他点了点头,“去澳大利亚的时候,在上海转机,溜达了一下,待了四天。”

    顾娅接嘴道,“我也去过太平洋群岛,不过是新西兰。”

    兵大哥对新西兰倒不是很感兴趣,却频频提起上海,也许对他来说,亚洲的文化差异更能引起他的好奇和兴趣。

    “我去了外滩、豫园、人民广场,还有一个叫什么庙。”

    “城隍庙?”

    “对对。那里真是热闹。在德国,只有在啤酒节或者嘉年华这样的大节日才能看到这种盛况,而在你们上海,天天都是人山人海。”

    顾娅哈哈笑了声,“我们是人口大国嘛。”

    她在心里又偷偷地补了一句,如果我们每人向你们德国吐一口痰,估计从此地球上再没这个国家。

    两人说了几句,兵大哥到站了。

    在下车前,他从上衣的口袋里掏出一支笔,写了几行字,递给顾娅,“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要是愿意,可以给我打电话发短信。”

    顾娅顿时有点懵,没想到自己坐个火车,居然还能坐出点艳遇来。难道说,这就是传说中上帝关了窗户后,留下的一个狗洞么?

 第十六章 重逢

    说好晚上七点到,结果火车晚点,顾娅迟了整整一个半小时。也幸好现在是夏天,虽然八点多了,但天还没暗,行人依然络绎不绝。

    顾娅给基友去了个电话,告诉她自己的坐标轴后,便坐在车站的椅子上等她大驾。人来人往,都是金发蓝眼的外国人,让她有种getlost的感觉。有时候,出国和穿越没什么区别,都是去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因为生活文化差异,不停地闹出笑话。喜喜悲悲,运气好的话,找到个合适的,然后走完这一生。

    火车过往,掀起一层灰,她看烦了,便找个地方坐着玩手机。哪知,屁股刚坐热,就有一群年轻人迎面走了过来。

    他们这队人男男女女都有,看上去大概十五六的样子,打扮得很潮流,说话也很大声。每个人手中都拿着一瓶啤酒,不知是哪来的高中生,准备去派对。

    因为这边迪厅的饮料价格比较高,而德国人又比较好喝,通常凭他们的酒量去买醉,没个六七十欧打不下来。所以,他们为了能尽兴,在外面超市或者小卖部就已经预先买好了一箱啤酒,先喝个半醉,再去舞厅发疯。

    这些高中生,平时在学校里一本正经的未必就热情,但几瓶啤酒一下肚,立马后妈变亲妈,亲切得让你扛不住。

    比如说现在,他们说说笑笑间,头一扭瞧见了顾娅这亚洲姑娘,一时好奇,突然就嗨了起来,抄着半生不熟的日语和她说,空你几哇。

    顾娅目不斜视地继续看微博。

    见她没反应,他们又用同样走音的中文道,你好。

    既然他们说了中文,出于礼貌,顾娅就做不到不理,抬头对他们笑了笑。

    这一笑,几个小男孩立即就来劲了,围着她叽里咕噜地说半天。

    其实他们没有恶意,就和国内小孩见了老外要说声哈罗一样,不过是出于好奇,所以问的问题也就是你是哪里人,来德国干啥,呆了多久之类的。

    他们围着顾娅一顿咋呼,顾娅实在不想搭理他们,干脆装作自己听不懂德语,用一脸迷茫的神情去看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没想到这几个人还挺坚持,又换了一种语言,用英语和她继续聊。

    顾娅决定将装死进行到底,不管他们说什么都不回答,坚持了一会儿,救命稻草来了。

    看见她站起来,几个高中生总算没再纠缠,嘻嘻哈哈地走了。

    顾娅埋怨地瞥了眼周小凡,“你怎么才来?”

    周小凡抱着胸,上下打量她,“你牛,到哪都会被搭讪。”

    “别挖苦我啦,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中国都到了!我已经很郁闷了。”

    “谁挖苦你,我这是羡慕你。”周小凡白了她一眼,继续道,“你该,谁让你不坐快车。”

    “没钱。”

    “你白富美都没钱,那我们这些穷吊丝怎么办?”

    顾娅闻言忍不住咯咯地笑起来,“我算哪门子的白富美,撑死了也就是小康之家。”

    “你也太谦虚了,没钱怎么能跑地球?”

    “我爸说,这些钱就当是给我的嫁妆。”

    周小凡叹息,“虽然你后妈人不咋滴,但你爸对你真的没话说了。”

    “是啊,所以我才不想让他失望。不蒸馒头争口气,我想在德国闯一番天下,不让那些人看扁。”

    周小凡点头,“我理解。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一说到申请学校的事,气氛就严肃起来,“我写了一封email给经济系的主任教授,他也回复我了。”

    周小凡心急地问,“他说什么?”

    “他让我下个星期一去一趟他办公室,他可能要约我聊聊以前在新西兰都学了些什么。”

    “然后呢?”

    “再决定能不能破例接受我入学。”

    “那你准备好了吗?”

    “来之前,我把书又翻了一遍。”

    “新西兰的书你都带过来了?”

    “没有都带过来,但主课都带了。从新西兰过来的时候,我一个人就带了六十公斤的行李,其中三分之一都是书。事实证明,我当时的决定是对的。”

    “哎,你也不容易。”

    是啊,人为了实现一个梦想,确实要付出很多。

    “我现在就担心,我学的那些东西用德语表述不清。”

    周小凡道,“主要是你还没考过德福,不过别担心,你口语还是不错的。如果实在说不清,你就用最简单的句子,不管说的对不对,都要说,不能保持沉默。还有,如果实在不确定,你就直说我不知道,别耗着时间,干脆让教授换个话题。”

    “好,我知道了。”

    “你周一什么时候去?我陪你一起,给你壮壮胆。”

    “早上九点。”

    “啊,这么早?”

    “怎么了?”

    “我约了牙医。”

    顾娅道,“没事,你去忙,我自己能去。”

    周小凡愧疚地道,“真不好意思。我真想当你后援团来着。”

    顾娅无所谓地耸肩,“真没关系。我一个人可以冷静下,你陪着我,我一激动反而会紧张。”

    “那好吧。那你面试完,给我来个电话。”

    “嗯,好的。”

    想到学校的事,心情就不由自主地变得繁重起来了,所以两人对视一眼后,又心照不宣地把话题给错开了。

    ***

    星期天在家,顾娅将所有的科目都过了一遍,可人脑毕竟不是电脑,不可能全记住。结果就是越看越没底,完全不知道教授会问她些什么。

    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过了一天,终于到了星期一,周小凡将她送到车站后,便屁颠颠地去看她的牙齿了。

    顾娅想到之后和教授的约见,就一阵心慌意乱,一半充满了希望,另一半是担忧,不知道今天过后,人生是否会逆袭。

    可想越多,就越是不在状况里,一辆有轨电车开过,顾娅没看清楚就跳了上去。坐了近二十分钟,才发现自己居然把4路车错看成了14路。不过,这也不能全怪她,主要是前面一段的路程都一样,再加上她心不在焉的,所以直到现在才察觉。

    她急忙下车,想往回坐,不料这边是单行道。问了几个人,绕了一圈,好不容找到车站了,车子又迟迟不来。抱着一大摞书,行动不方便,却也没办法。出门在外,没人可以差遣,好坏都只能靠自己。

    她也够倒霉,做啥啥不顺,一会儿面对教授还不知道会出什么幺蛾子事。

    早上下过一场暴雨,地上还都是湿的,街边积水哗哗地往下水道流去。

    一辆白色奥迪a8沿街开过,顾娅怕水溅在身上,便向后退了一步。谁知,汽车在她眼前开过后,又退了回来,停在她跟前。

    顾娅正纳闷,这是咋的了?这时,车窗缓缓降了下来,一颗男人的头从车窗里探了出来,说了一句哈罗。

    见他对自己笑,顾娅一时反应不过来,一边傻傻地哈罗回去,一边在那暗忖,这是谁啊,干嘛对我笑得这么风骚。

    帅哥向她招了招手,道,“上车吧。”

    顾娅又是一愣。

    于是他凑过身体,替她将车门给打开了,然后做了个请的动作。

    这是什么情况?顾娅抱着怀疑的态度望向他,一点也不明白他的动机何在。

    帅哥看着她笑问,“你不记得我了吧?”

    她有些窘迫,老实地点了点头,确实不记得了。每天见过那么多张外国人的脸,谁还记得你是哪根葱。

    他道,“我叫尼尔斯。”

    她一扬眉,还是不明。自从到了德国,脸盲症就没治愈过。

    顾娅一脸迷茫,于是他又提醒,“就是在火车上偶遇的那个。”

    这么一说,她才恍然,原来是上章出现过的兵哥哥。小样儿,脱了制服,她就认不出他了。

    她左右看看,不由惊讶,“这里是莱比锡。”

    那天他下车的地方明明是在200公里开外的魏玛。

    他立即解疑,“我这几天度假休息,所以过来看看。”

    “你是莱比锡这边的人?”

    “差不多。”他含糊其辞地应了一声,转移开话题,“你这是去哪里?”

    “我去学校。”说到正事,她心口一凌,脱口而出,“不知道为什么,我等的电车一直不来。”

    于是他拍了拍副驾座,道,“上车吧,我送你。前面出车祸,交通管制了,警车都来了好几辆,没有一两个小时,估计恢复不了。”

    顾娅本来还有些顾虑,但听他这么一说,也就不和他客套了,直接坐上车去。

    踏进车里后,才发现他铺在车里用来垫脚的,是雪白的羊毛毯,被她一脚踩上去,立即踏出一个黑白分明的脚印子来。

    顾娅一看,顿时觉得不好意思了,红着脸道,“对不起,我把你车弄脏了。”

    尼尔斯顺着她的目光也瞥去一眼,不以为然地随手一挥,道,“没事,反正也不是我的车。”

    等车子在城市里兜了一圈的时候,他突然问,“你知道去学校的路怎么开?”

    “啊!”顾娅当时就震惊了。大哥,既然你不认识路,这么积极地让我上车做什么啊?

    见她这么愣忡,他突然恶作剧地笑了起来,“逗你玩的。放心,我心里有数。”

    囧。

    顾娅一颗心还没放下,就听他又道,“要不然,还是帮我把gps拿出来吧。就放在你前面的抽屉里。”

    “……”顾娅顿时头顶一排乌鸦飞过,转头望向玻璃窗外,露出个极其无奈的表情。好吧,就当是德国人的黑色幽默,理解无能。

    尼尔斯将车停靠在路边,低头设置导航系统,随口问道,“现在不是暑假期间吗?怎么还开课?”

    顾娅不想解释得太细,便笼统地道,“我不是这里大学生,只是和教授约了个时间。”

    “哦,学术交流。”

    “算是吧。”说这句话的时候,顾娅心特虚。天知道,她离学术交流之路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学校就在市中心,gps指路,车轮子跟着一滚,就到了。顾娅望着越来越近的教学楼,心跳一下子就加速了。

    似乎看出她的紧张,尼尔斯安慰道,“别担心,教授他不吃人。”

    萍水相逢的人愿意出手相助,顾娅已经很感激了,她下车后,拍上车门,认真地道了声谢谢。

    他捏紧拇指,做了个德国人专属加油的动作,道,“那就祝你好运。”

 第十七章 学术交流

    顾娅去得早了,教授办公室大门还锁着,只好在外面等着。

    想到一会儿的面试,心脏就一阵阵痉挛,紧张外加心里没底啊。不知道教授长啥样,会不会严苛?有没有种族歧视?最好是都敏俊那样的外星帅哥,四百年前有过渊源的那种。咳咳。

    胡思乱想了一阵,教授来了,是个年过半百的中年男子,叫史宾德乐。他穿着一件花布格子衬衫,顶着一个圆润的啤酒肚,看上去既不是那么和蔼,但也没那么精锐。

    顾娅看见他后,便大步走了上去,“教授您好,我是顾娅,我们写过邮件,约在今天下午。”

    教授看到她,笑了笑,主动和她握了下手。在德国,不管是医生,还是律师,还是教授,还是生意伙伴什么的,但凡第一次见面,或者不太熟悉的都会先相互介绍,之后握一下手就算是打招呼了。

    教授的手有力而暖和,他的笑容也很有亲和力,给人一种良师益友的感觉,很是平易近人,让顾娅悬在半空的心稍微平定了些,说出的话也有了些底气。

    跟着教授进了办公室,在教授对面坐下,她拿出所有的材料书本,虽然在邮件里已经大致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但作为开场白,她还是又复述了一遍。

    “我在中国读完高中三年,没有参加高考,就去了新西兰。在那里我是直接入学三年本科,选读商学里的国际商贸专业。到了德国后,我希望继续这个专业,完成学业。”

    教授并没有看她的学历资质,而是翻了翻她在新西兰的教科书,问,“你在梅西大学都学了些什么科目。”

    这么问出口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虽然你的材料都放在这,我可以自己看,但是我还是比较想听你说。”

    顾娅忙点头,道,“当然。我这三个学期里学的科目分别是管理初中级,技术信息,会计(ing),商法(sslaw),金融,商务交流,资源管理,统计(statistics)还有两门除英语外的二外,德语,西班牙语。”

    教授点头,又问,“那你们管理都学了什么?”

    顾娅心中一惊,暗叫糟糕,啥都复习了,就这门科目没怎么看。主要是里头牵连到的概念太多,要都记住了,还不成电脑了?

    见她回答不出,教授提示,“你不用说细节,只要大概给我说一下学了些什么。”

    顾娅挖空心思地回想,这是第一学期的内容,实在想不起来了,可又不能一直这么保持沉默,于是只好提起自己做过的一个,是一个关于德国轿车进口亚洲的case。

    不得不承认,德国人真的很严谨,连这样的谈话,教授都在做笔记。

    教授似乎对这个case分析很感兴趣,又仔细地问了很多细节,顾娅小心回复,也幸好当初写这篇论文的时候,花了不少功夫,才会印象这么深刻,到现在还能侃侃而谈。

    说了近二十分钟,教授终于终结了这个话题,于是他又问,“那你们商法都学了些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