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家女医师-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二,将牛骨煮汤,每日半碗,不需吃肉。老夫人先试试,过段时间如果觉得有效果,若汐再为老夫人诊治。”

晒太阳当然是首选,巳时之前和酉时之后太阳都不会太厉害,既能补钙,也会不中暑;喝牛骨汤也是补充钙治,只是没有喝牛奶好,但若汐从来到这里就没有见过牛奶,就没有说。

“嗯,这倒不算难,谷雨帮我记着”方老夫人听了很高兴,拉着黄衫丫鬟,叫谷雨的黄衫丫鬟便答应着。

“到我身边来,让我好好的看看你”老夫人招呼若汐坐到自己身边,若汐听话的应了,由着老夫人拿起自己的手,小手很白,手腕也很细,虽然人还小,却自有一股风流,

“这孩子,生的倒不错”老夫人不知道想些什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洛夫人坐在一边笑了笑没有说话。

若汐坐在老夫人的身边,有些紧张,手腕一动,一只半白半青的玉镯滑了出来,晶莹万分,空气突然一僵,老夫人静静的看向镯子,脸也变得严肃。

☆、第三十五章 故人(下)

印象中,若汐的镯子是姥爷留给她的,姥爷没有什么东西留下,除了要拆的小诊所,就是一些医书,唯一还值点钱的就是这个玉镯,据说是姥爷的祖上,在皇宫里做御医的时候立了功,皇帝封了家里的老太太一个诰命,又赏了这样一只玉镯。

自从若汐在这个世界上醒来,那只半青的镯子就套在了她的手上,若汐想着或者它就这样追随过来了,这是自己前世的证明,装满了或悲伤或美好的记忆,时刻提醒着,自己是不属于这个时代的。

若汐也有想过,也许就在某一天,一声闹铃的召唤,自己睁开眼睛,又回到那个医院宿舍的小床上,四周都是白色的,白色的床单,白色的墙壁和桌椅,到处弥漫着消毒药水的味道,若汐轻轻伸个懒腰,一边念着发了工资给姥爷买点啥,一边算着今天是不是那个帅帅的医生跟自己值班,再不紧不慢的起床。

只是,若汐却从来不曾想过,她的身体,或者说是今世的元娘也同样有这样的一只镯子的,青白相间的玉镯晶莹剔透,预示着这个女孩子身份的与众不同。

若汐隐隐觉得方老夫人是认识自己的,或者是知道自己身世的,但她不说肯定有她的原因,自己不过是个九岁的单纯的小姑娘,如果是真正的元娘,一定不会怀疑的吧。

更让若汐惊讶的是,方老夫人除了看到镯子的瞬间有些诧异,一直没有什么不同,像没有发生过一样,亲热的跟若汐说着话,洛夫人并没有发觉,甚至连若汐都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若汐姑娘,我这腿自从敷了热盐,果然好多了,只是……”洛夫人提起自己的腿,想着再问问怎么才能根治;

“只是最近天气晴好,没有什么阴雨,夫人这腿就算不敷热盐,也会犯的少的是吧?夫人说的没错,一旦到了雨季,说不得还是要犯的。”若汐暂时不去想方老夫人的事,打起精神应付洛夫人的病;

“洛夫人不要着急,您这病虽然不能根治,但让它不犯或少犯还是可以的。若汐也给夫人再说几个事情,夫人按若汐说的做,过得数月,必有改善。”洛夫人一门心思的听若汐说话,方老夫人虽然面上也在听,若汐却能看出来,是有些心不在焉的。

“这第一,夫人一直住在湖边,湖边潮气较重,如果可以,还是搬到离水远些的院落居住。”

“这个容易,等回去就搬。”有了上次的效果,洛夫人这次果然听话;

“这第二,夫人每日巳时之前和酉时之后,在花园里向前走百步,再退后百步,退后的时候一定要有人扶着,当然,不一定要在太阳下,树荫下也可。”倒退走是锻炼腿部和膝关节最好的方式,见洛夫人点头若汐才继续说“夫人的身体不好,开始的时候可以少一点,慢慢增加也可以。若汐每隔几天去给洛夫人做一次针灸。”

“好、好,彦儿也不在,老爷又忙,你能常来看我是最好不过的。”洛夫人很热情,恨不得现在就把若汐拉回府里。

若汐客气了几句就告辞了,洛夫人也看出来方老夫人有些心不在焉,也借口累了离开了大厢房。

小丫鬟送若汐回了小厢房,宋嫂子和凌虎已经在那里了,看着宋嫂子一脸的不喜,若汐猜到肯定是因为凌虎擅自答应进方府做侍卫的事情,便开口劲道:“姨母,虎子哥虽然嘴里不说,但心里是不愿做手艺人的,与其庸庸碌碌的过一辈子,不如让他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也不柱来这世上走一遭。他进了方府做侍卫,您脸上也有光不是,就算您再不愿,我想姨父在地下也是想虎子哥出人投地的,不然他为何让虎子哥念书。”

开始宋嫂子还一脸的不愿,听着若汐说话直摆手,但一提到过世的凌秉正,便没了声息,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是啊,如果不是想让虎子出人投地,又何必让他念书,虽然虎子念书不行,但写得一手好字,凌秉正对此还是很高兴,也曾提过,嗯,就算以后文章写不好,如若遇上个爱字的考官,也说不准能拿个功名。如今进了官家的府地做侍卫,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但如果做的好,路子是现成的,说不定是可以做武官的。

“娘,是我不好,您别伤心了,我这就去跟老夫人回了,我不做侍卫了,我去杨二叔那做学徒。”凌虎看着宋嫂子眼圈红了有些着急,忙跪了下来,又要起来去找小丫鬟把差事回了。

“都要去当差了,还这么毛毛燥燥的,什么时候跟你妹妹学学”宋嫂子用衣袖擦了擦眼角,本起脸来训起虎子。“还不快起来”

“是,我知道了。”若汐上前扶着凌虎站起身来,冲着凌虎乐,乐的凌虎一脸的纳闷儿。

“哥,刚才姨母说什么来着?”若汐看虎子还没反应过来,便提醒他。

“当差?娘,你是说,你是说你同意了?”凌虎嘴一咧,一双大眼睛眯了起来,高兴的不行。若汐看着凌虎傻乐,也捂着嘴笑。

“傻孩子……”宋嫂子摸着虎子的头,把一双儿女搂在怀里。

————

竹林寺的大厢房里空空荡荡,一个丫鬟仆妇都没有,方老夫人还是坐在卧榻上,一脸的严肃,李戟站在她的面前。

“她很像我的一个故人,帮我查一查她的底,但不要惊动他们。”方老夫人摸了摸手上的镯子,这是一只青色的玉镯,晶莹通透,看起来也是上品。“要保证她的安全。”

李戟颔首,脸上依然没有表情。

“我知道你是谁的人,只是这件事情没清楚之前,希望你暂时不要报上去。”方老夫人看着李戟,等待他的回话。

“您放心,这件事情,我现在不会报上去。如果我觉得有报上去的必要的话,会提前跟您说。”语气桀骜,竟不似一个侍卫,只是方老夫人也没有生气,挥挥手,李戟低头退了出去。

☆、第三十六章 回避

竹林寺后院的小厢房里,一副母慈子孝的场景,虎子扶了若汐坐到榻上,宋嫂子心疼的责备着虎子“怎么让你妹妹伤成这样?”

“姨母,我没事,只是扭到脚了。”若汐这会走了一圈,脚又疼了一起来,坐在榻上把脚悬着,才觉得脚肿的挺厉害。

虎子听了宋嫂子的话,也觉得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妹妹,一脸愧疚的低下头,有小丫鬟来上茶,忙端给若汐和宋嫂子,若汐笑着接过,才看到虎子的手腕处也掉了一层皮,虽然没有见血,却红的发紫,显然是有了淤血。

“不碍的,只是掉了点皮。”虎子忙拉了拉袖子,把手腕遮住,还好宋嫂子正跟小丫鬟说着要雇个车什么的,没有看到。

想着凌虎以后就是真的是在刀口上舔血了,可能要经常会碰到危险的情况,这点小伤的确什么都算不上,又不想让宋嫂子担心,只好叹了口气,不再提起,只想着等回家再给虎子上点金创药。

众人正说着话,朱喜家的走了进来,跟众人打了招呼,又拿出三十两银子。“这是老夫人今天给的诊费,另外,方府边上有一座宅子正好空着,老夫人说你们住在城外不方便,不如搬到那里,凌大爷进府当差也方便。”虽然宅子不是白给的,但能白住倒也不错。

宋嫂子当年置办房子,一来是就着木香姑娘的银子,二来木香特意嘱咐了,要找一个僻静之地,这才找了破落的吴家庄。

自从若汐病好了,宋嫂子心心念念的就是搬到城里去住。前些日子洛夫人给的二十两银子刚到手,宋嫂子就迫不急待的托了宝良的娘胖婶问了房价,胖婶一家也有往城里搬的打算,打听了好几家,发现这城里的房子相比去年又贵了几分,竟然连城南最穷的清泉巷,一个极小的二进小院都要价要到三十两银子。

这下虽说不是自家的,但怎么说也是白住,而且又是方府和洛府附近,难得的好地段,一月没有几百钱是租不来的。三人谢过朱嫂子,又让朱嫂子帮着谢过方老夫人。

“若汐姑娘腿脚还不方便,老夫人派了一辆油车送你们回去。”朱喜家说完,宋嫂子就笑起来“方老夫人真是心善,我们正说着这事呢,这就给安排好了。”朱喜家的客气了几句就告辞了,若汐取了半角碎银子塞给她,朱喜家的却不收,若汐作势要拿大块的银子,才好不容易送了出去。

“以后你在方府当差,这些人都要打点好了。”坐在翠幄青油车里,若汐仔细的跟虎子讲着进方府当差的讲究,虽然说若汐前世就在一家小中医院里打了一年杂工,但这职场规矩也是明白的,一份人缘二份技术,讲的有版有眼的,听的虎子一愣一愣的。

宋嫂子却点头不语,宋家也是大户人家,虽说宋嫂子只是个庶女,却对这种事情见的多了,何况凌秉正当年也是在县衙当过差的,虽然也是因为看不惯这知县的贪财行径,却也是因为不会钻营才会被同僚嫌弃,宋嫂子难免遗憾,有若汐的提点,虎子进了府也会稳当的多。

宋嫂子听着若汐跟虎子说话,一边打量着马车,这方府的马车是自家的,跟罗家车行的黑漆小车差的不止一点二点,不但坐起来要更舒服,车内的装饰精细,马车外部的布置和用料都更显档次,从外头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马车。

马车从后院驶出,慢慢驶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往竹林寺前门驶去。

只听得一阵吵闹的声音,夹杂着“让开、让开”的叫嚷声。

“若汐姑娘,好像是有官员进寺,说不得我们要避一避了。”坐在车前驾车的车夫回过头轻声的向车里说着,虽然这里应该是跟那位凌夫人商量,但看那朱喜家的对若汐的态度,他还是叫了若汐的名字。

“好,一切听您安排。”若汐细细的嗓音听起来份外乖巧。

马车往寺门右侧行去,那里有一片稀疏的竹林,竹林后是一片空地,这里没有桌椅,也没有什么景色,进寺的行人一般都不会往这边来,马车很容易的驶停在了这里。

若汐轻轻的掀开青纱窗帘,透过稀疏的翠竹向寺前看去。

人群慢慢的分开,一匹深棕色的骏马急驰而来,到得寺前,马儿仰了仰脖子,打了个响鼻,便停了下来。从马上下来的男子看不太清楚,隐约看得穿着的是青色的官袍。几匹同样深棕色的马儿跟随而至,马上的似是几个官差,看起来是县里衙役的打扮。

青色官袍的男子看起来有些眼熟,只听得同样伸着脖子观看的凌虎“咦”了一声,凌虎轻轻的对若汐说道“这不是那个新来县太爷么?”

原来是他,若汐点点头,怪不得看着这么眼熟,只是他来这里做什么,如果是烧香也不至于穿着官服,一定是出了什么事情。

正想着,徐治清已经把马儿留给后面的衙役牵着,自己径自走向了后院,有衙役上前跟一个守着后院的兵士说了几句什么,兵士便带着徐治清走了进去。

寺前却没有恢复平静,人群依然被兵士和衙役隔出一条路,“嘭、嘭、嘭”几声锣响,又是几个衙役快步跑向寺门,每个人都举着个木板,似乎写着“回避”什么的字样,一顶官轿跟在后面,轿夫也小跑着,也不知道轿子里的人被颠成了什么样。

若汐不由得笑出声来,虎子也笑的不行,这本是讲究官威才摆了仪仗,却还不如不摆。

轿子进了寺里就停了下来,一个衙役从轿子里扶下一个胖子,胖子下了轿,理了理青色的官袍,又正了正官帽,这才急步向寺里走去。

“马知县?”宋嫂子在一边不由得奇怪“马知县一向是不管事的,从来也没问过案子。”

马知县已经升任济南知府,徐治清已经来了几日,这几天他也就应该去济南上任了。在这个时候,登州城的新旧知县,都来了这里,肯定是出什么事情了,若汐不由得皱眉,但从表面上看,实在是想不出有什么不对。

兵士和衙役慢慢撤了下去,人群又涌到寺里寺外,马车也慢慢驶向寺门。

若汐放下车帘,马车飞速往登州城的方向飞奔,离竹林寺越来越远。

若汐没有看到,就在马车的后方,一个黑衣人骑着一匹黑色的俊马远远的跟着。

☆、第三十七章 出事

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坐车就是比步行要快的多。宋嫂子三人出门时刚到卯时,行了有半个时辰才到烟山西坡的竹林寺,此刻回来,不过一柱香的功夫,若汐就从窗帘外看到了自家的小院。

下了马车,车夫便告辞离去,若汐拿了几文钱给车夫喝酒,车夫却怎么也不收“来时宋嫂子已给了十文做赏钱,还特意嘱咐不能再拿姑娘的赏钱了。”若汐只好做罢。

马车沿着小院门前的小道驶了出去,还没进院,就听得二狗在院子里高兴的叫起来,惹得隔壁胖婶家院子里的大黑也跟着叫唤,一开院门,二狗跟出来就要往若汐脚上蹭,被虎子一脚踹回院子,二狗在地上打了个滚,有些委屈冲着若汐哼哼了两声,看宋嫂子扶着若汐一步一瘸的进院,才懂事的溜到一边。

宋嫂子扶着若汐正准备进屋,就听得胖婶从隔壁的院子打着招呼。

“我说宋嫂子,这么早就回来了呀,好不容易出去一趟,也没带两个孩子在寺里逛逛吃个斋饭,这竹林寺的斋饭可是有名的。”胖婶推开自家的院门,径自走了过来,

“哎哟,姐儿这是怎么了?”看到宋嫂子扶着若汐进院,不禁惊讶;

“没事儿,就是扭到了,在家歇两天就好了,郭大婶今天没出门啊?”若汐甜甜的笑着。

胖婶的婆婆前段时间过世了,宝珠本打算今年和卢家定亲,就要往后拖一年,好在宝良还没说亲,倒也不着急,宝良今年秋天也不能下场,这一耽误,又是三年,看样子要先说亲了,其实宝良也不过比虎子大二岁,今年也就十三。

胖婶虽然也经常来家里,但一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这回听到动静就跑出来打招呼,肯定是有什么事情了,若汐想着,进了屋里,留宋嫂子跟胖婶在堂屋说话,虎子进门就去了厨房。

自从若汐病好,宋嫂子便把堂屋收拾出来,又把若汐屋里的八仙桌和红木椅挪了进去,给若汐屋里填了个小小的梳妆台。除了平日晚上还在若汐屋里的炕上说话绣花,一般待客都在堂屋了。

若汐把鞋袜脱了擦药油,红色的药油放到手心,在肿的跟馒头似的脚踝上使劲的搓;不一会脚就热呼呼的,不那么难受了。心里赞着这古代的药油的确是真材实料,又竖起耳朵听胖婶和宋嫂子说话。

“……谁知道就这么没了,还想着让宝良今年下场,明年就娶个媳妇回来,让她看看重孙子再也好……”说起过世的婆婆,胖婶有些唏嘘,虽然年轻的时候怎么刁难她,却还是一起过了这么多年,胖婶说话的声音有些低沉,若汐听的并不清楚,也就是个大概,宋嫂子跟着安慰了几句胖婶才收起泪来。

“……原想着,先让宝良下场再说人家,如若能中了,说起来是个秀才也好听,但这三年过去就十六、七了,家里就这么一个苗苗,还想着早点抱孙子……”果不其然,胖婶是要给宝良说亲呢。

若汐却又紧张起来,不会是跟宋嫂子提亲吧,想着却又否了这个念头,先不说宋嫂子不过是名义上的姨母,这亲事必定要先问过自己的,何况自己才九岁,别说是在现代,就是现在也是小的,这个时代,女子虽然也有十一、二岁就出嫁的,但毕竟是少数,一般在富贵人家,十一岁才开始挑夫婿,等换了庚帖,两家定下亲事就半年到一年过去了,再等二到三年准备嫁妆什么的,也得十四、五岁才能出嫁。何况像他们这种穷苦人家,女孩子一般在家干活,待到十五、六岁再说亲的也不少,只是不像大户人家,规矩众多,这准备嫁妆到成亲也就几个月时间罢了。宝珠今年十三,也是刚准备定亲,想着便放下心来,找了被子盖了腿脚,又仔细听起来。

“……这地方太偏,一般人家嫌弃家里穷,想着搬到城里去……”胖婶说着房子的事情,就听得宋嫂子笑了起来“可巧了,我也正要找你说这事儿呢,我们今日里上香遇到了方府的方老夫人……”宋嫂子把虎子要进方府的事情说了一遍,又说过些日子要进城住了。

“哎哟,那可了不得,这方老方人你是不知道,别看我不像你似的天天进城,你只是在喜铺做绣活,见的人不多。”胖婶似乎对八卦很感兴趣“……我亲家有个亲戚是县衙当差的,说这个方老夫人的儿子在京里当大官呢,只是老夫人身体不好,前两年回了老家休养,这方老夫人的儿子那可是孝顺,虽说不在身边,但月月从京城送一车东西,皇上也跟着赐了不少好东西,说是今年连闺女都送来了,说是养病,其实不就是陪着老太太,免得老太太一个人在这边孤单……”又感慨起来“你们家虎子这是遇上贵人了……”

遇上贵人了,若汐听着这话,突然想起竹林寺门前的白眉老头,“这位小兄弟前程无量,过不多久便会遇到贵人……”老头的话犹在耳边,不禁沉思起来,这个铁算王家是什么人呢,说什么不喜京城那潭污水,又说自己的命不一般,难道他能看出自己是穿越而来,这个人和这个身子不合,也或者是碰巧了罢,若汐正安慰自己就听着堂屋里胖婶突然叫起来。

“……哎哟哟,你可不知道,那个火大的,烧了半条街,满天的黑烟啊。”胖婶又开始八卦,说话又带了些夸张。

若汐心中一动,想下炕过去问问,又想着这样是不是太失礼了,低头看到自己肿的跟馒头似的脚踝,才又竖起耳朵听起来。

“……刚刚保良回来说的,今天是休沐,他约了几个同窗吃饭,结果也没吃成就回来了……哎,好几个铺子都遭了殃,卖菜的老吴家,卖豆腐的小豆花他们家,还有那个总找错钱的卖鱼的,听说还有个铺子塌了。”胖婶边说边掰着手指数着“哦,好像就是卖肉的董大他们家,可怜董大老婆死了,就带着个小闺女……”

☆、第三十八章 大火(上)

登州城向西的官道上,徐治清身着青色官服,骑着一匹深棕色的骏马,由烟台山往登州城的方向一路狂奔而去,他的身后,几个衙役也骑着马跟在后面,只是被甩的远了些,衙役们夹紧了马腹,努力的拍着马儿,想尽快的赶上去,显得略有些狼狈。

刚刚在竹林寺,见完方府的老夫人,就有人报,说是富贵街起了大火,还烧了半条街,徐治清忙跟马知府商量回城,看着一身臃肿的马知府好不容易钻进官轿,便在轿窗告罪了一声,先行往登州城赶了过去,马知府倒不是很介意,方府的事情可能他还紧张一些,但这种老百姓的事情,他才不要过问。

待进了登州城,徐治清才有些震撼,没想到火竟然这么大,富贵西街北向临街的几个铺子都被烧的干干净净,一个肉铺的横梁还砸了下来。还好没有死人,只是那个叫董大的男子被横梁砸中,此刻还昏迷不醒,徐治清让人把董大抬到了县衙,到得后衙,安顿到了客房,便又请了济生堂的刘大夫来看。

“这是被重物砸中了颈部,又失血过多,我开副药,给他灌下去,如果能醒再换方子。”刘大夫捻着胡子说道,看着董大的闺女哭的伤心,便把后一句“如果不醒说不准是砸到了头部。”吞回了肚子里。

随后便到外间开了方子,徐治清嘱咐澄心去抓药,刘大夫便告辞离去,只留下话说醒了去叫他,不管多晚。

安慰了董大的闺女,徐治清这才回了火灾现场去查看。

此时此刻,胖婶正在跟宋嫂子说着这场大火,“董大也是个老实人,不知道救不救的活,可怜他的小闺女,才刚九岁……”若汐没听完就急了,董大他们家就只有董大和胖丫,父女二人相依为命,城里也没有什么亲戚。刚想着怎么才能把虎子叫进来,就听着隔壁的宝珠的声音“娘,吃饭了”

胖婶这才不说了,跟宋嫂子告辞,又说等定了住处再过来,就算进了城,也要像亲戚似的走动,唠叨了半天才出了小院。

若汐听着胖婶走了,忙把虎子叫了进来,三人说了半天,的确是富贵街着火,董大的铺子塌了。

虎子听了也很着急,三人匆匆吃了午饭,虎子便说要进城去看看,若汐本也想过去,只是脚肿成这样,倒也帮不上什么忙,便跟宋嫂子商量“……以前常照顾虎子哥,不但让在他们铺子前卖柴,还经常给块肥油什么的。”宋嫂子也是明白的“那时家里境况不好,人家相帮那是仁义,如今人家有难,咱也是要帮的。”便让虎子拿了刚刚方老夫人赏的三十两银子。

“看有什么需要,不要怕花钱,万一有什么事情就留在那里帮忙好了。”临出门若汐又嘱咐了,宋嫂子也点头。

看着虎子出了院门,若汐松了口气,眉间却是掩不住的焦急,宋嫂子口里念着佛,安慰了几句若汐便去收拾屋子了,不日就要搬家的,虽然家里的东西不多,但这半年住下来还是添置了不少,虎子要进府,这跟去做学徒又不一样了,说不得还要置办东西,不少事情要忙。

若汐看着窗外虎子远去的身影,想起那个说起话来脸就颤的女孩,心里不禁难过起来。

登州西城门,马通一脸不满的站在雷昌的旁边,嘴里嘟囔着“他自己不吃饭,还不让人吃饭了,大中午的,让你我不要妄动,这火又不是我指使人放的……”马知府过两天就要离开,去济南府上任了,看着也没有带上他的意思,本来就让他心里窝火,新来的徐知县对他也是没什么表示,看起来似乎待雷昌还更客气一些,作为知府远方亲戚的马通自然对这个徐知县有些不满,今天上午富贵街起了大火,徐治清到了的时候火势已渐弱,便嘱咐一干衙役,把火场看好了,不要出乱子,巡城的和守门的都不可妄动。

听着马通的唠叨,雷昌依然是一脸的木纳,没有搭理马通,徐知县既然说了不要妄动,自己自然就老老实实的守城门,看起来他回县衙安置了董大,还是要回来的,便由着马通啰嗦,自己一言不发。

马通的话还没说完,就只听得一阵马蹄响,徐治清果然来了,衣服还是一早的那身官服,看样子回县衙连衣裳都没有换就回来了。待下了马,便进了火场,火势早已经熄灭,只剩几间烧的只剩下架子的房子,董大的那间连架子都塌掉了,火场早被衙役们给围了起来,不让外人接近,只有几户被烧的人家,或蹲或坐的在一边哭闹,身上的衣衫不整,脸上也有着黑灰,嘴里不住的报怨着“杀千刀的纵火贼”又说要进去找自家的东西。

虽然还没有定案,但大家都说这火肯定是有人放的,徐治清也这么觉得,这里没有馆子,只有几家卖菜的,着火的时候正是生意好的时候,他和马知府刚刚出城。徐治清走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线索,都被烧没了。便让几家人进去找值钱的东西,又叫了衙役安排,有亲戚的投奔亲戚,实在没有去处的人就带回县衙。又嘱咐了,明日都到县衙走一趟,知县有话要问,便回了县衙。

这边还没上马,就得听“嘭、嘭、嘭”的锣响,徐治清知道,这是马知府到了,便上去给马知府见礼,马知府本想着也下轿视察一下,让这些百姓小民也能在离任前仰慕一下,但一掀轿帘,一股火场的热气就扑面来来,就赶紧放下了帘子,隔着帘子,简单听了徐治清的禀报,没待徐治清说完,就让徐治清好好办案云云,便让轿夫起轿,徐治清和众衙役退到路边,给马知府让了路。

待马知府没了影,徐治清才带了众人回了县衙。

凌虎赶到的时候,徐治清刚刚离去,几个被烧的人家各自翻着火场里的东西,凌虎找了半晌也没找到董大和胖丫,便找了几个人询问。

“被砸的挺惨的”

“让人抬到县衙去了”

“也不知能不能活……”

听着几个人的消息,想着胖丫不知道哭成什么样呢,凌虎又发足往县衙奔去。

☆、第三十九章 大火(中)

五月节的那天,登州城的确出了两件大事,一是方家的小少爷在竹林寺遇到匪徒,惹的新旧二任知县都去了竹林寺,却到现在也没查出个所以然来;二是富贵街起火,烧了半条街,还砸伤了一个百姓,现在除了那受伤的还躺在县衙的后院,还有几个无家可归的也住在这里。

作为新上任的县令,徐治清的压力不是一般的大,头也不是一般的疼。坐在后衙书房的书桌前,徐治清看着窗外的明媚阳光,想着这个马知府终于走了,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书童澄心站在书房的门口,透过窗户看着自家少爷一脸的愁容,想了半天也不敢进去,他是来要钱的,大顺朝的制度,应该是在上任之后就会发下来,官员上任有一笔安家费,虽然根据官员的级别大小,徐治清的安家费应该没有多少银子,但徐治清上任没带什么钱,澄心费尽心思,一个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这才支撑到现在。刚刚去药铺抓药花了最后的银两,这后衙诸人的吃住是公家掏钱,可这医药费却是要自己掏的,董大这种情况,又怎么可能还的上。如果再没有钱续上,澄心也不知道怎么办了。

想了半天澄心还是没有进去,想着今天的这两件事只怕够自家少爷烦的了,今天应该不会有什么事情了,还是明天等少爷心情好一些再跟少爷提吧,想着少爷还有一套挺值钱的文房,倒不如去当铺当了,等发了公粮再赎回来就是,便转身出了门,准备去当铺问问,毕竟虽然徐治清家里穷苦,却一直有他大伯资助,还没进过当铺。

澄心一出门,就看见一个粗布衣衫的少年,皱着眉头站在衙门外,澄心眼睛一亮,这不是上次帮着少爷解围的小娘子的兄弟么。

“小兄弟,你怎么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澄心笑着上前问道。

虎子也看到了澄心,“哦,是澄心兄。”

“什么兄不兄的,我就是个书童,你叫我澄心吧。”澄心笑着挠了挠头,第一次这样被人称兄道地的,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好,那就不恭了,澄心,我刚看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