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君心意昭昭-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躲在室内,经历了一夜的颠鸾倒凤,外间却已经风起云涌,关于霍昭远的新闻里除了刚杀青的新剧,又多添了一抹桃色。

    如同沈均年所料,凌如意那身红太醒目,扎眼到她和霍昭远甫一出现在这家据说保密工作做得很好的酒店里时,立即就被蹲守的狗仔捕捉到,才刚一大早就有“霍昭远密会红衣女度良宵”的新闻见报。

    霍昭远从沈均年处得知此事,在网上翻了不知多少条似真似假的爆料,不由得庆幸凌如意依然只有一个背影。

    凌如意不知这些,她这一天没来得及看手机,看了一阵书后又被霍昭远缠上,这一方天地仿佛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他们在每个角落肆意寻乐,做完了在过去几年都没有做过的事。

    迷迷糊糊中,凌如意忽然想,他们似乎默契了许多,也许是因为他们终于看清了彼此的心。

    一次次或隐忍或畅快的呢喃,在霍昭远迭声的呼唤里,她终于肯去相信,他爱她,她是如意儿,也是阿意,充满了爱怜。

    差一点就落了泪,她在梦里,似乎看到了久未入梦的祖父祖母,他们微笑着,告诉她要好好的过日子。

    岁月总是这样神奇,将一些人带走,又将另一些人带来。

    直到入夜,凌如意才离开这个她待了两天的房间,婉拒了霍昭远送她回去的建议,独自一人打车回了医院宿舍。

    在回去的路上,她终于从网上看到了早上就已经传得沸沸扬扬的消息,照片里的自己紧跟在霍昭远身侧亦步亦趋,有一张照了她侧脸的,能看见上翘的嘴角,还有一张伸手捋头发的,手腕上红色的手表竟被放大了扒出品牌。

    她吓了一大跳,内心有片刻的惶惶,照这样下去,自己这样脸被曝光是早晚的事,到时该如何是好。

    但只过了一会儿,她又镇定了下来,心道她和霍昭远是合法夫妻,又不是偷情,就算旁人知道了又能如何,难道能让他们离婚吗,更何况车到山前必有路,到时自有解决的办法。

    这样一想,凌如意的心里就只剩下满心的坦然,片刻后又有些惊讶,惊讶于自己居然没了对此事的抵触。

    新的一周在越过黑暗后来临,凌如意的进修生活依旧忙得不可开交。

    正值季节性流感高发期,位于二楼的内科门诊挤满了带着孩子前来看病的家长。发烧、咳嗽、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人数激增,同样是在二楼的门诊化验室挤满了要抽血化验的人,高峰期排队人数达百人。

    医院为此不得不启动紧急预案,许多科室都临时抽调了大批医生去支援门诊,一时间医院门诊部人满为患。

    凌如意已经连续上了三天门诊班,每天都要到晚上七点之后才能下班,一个又一个病人来了又走,走了又来,到了最后她取下口罩时,连外头寒冷的空气都觉得分外清新。

    而此时与她尚在同一城市的霍昭远,已经全副身心投入到了电视剧后期制作中。

    《亲爱的孩子》一剧在拍摄中基本使用了现场收音的方式,但有些场景仍需后期配音,只是剧组放弃了当前国内常见的请配音演员配音的做法,转而要求每位演员为自己配音。

    这种做法当然延长了制作周期,也增加了拍摄投入,但如此一来,却能让整部剧更加饱满,至少不会一听到某个声音就有种串戏的感觉,毕竟常出现的配音演员就那几个,这部剧和另一部剧的男主角声音一模一样的情况也不少见,多少失了些新鲜感。

    霍昭远很乐意做这件事,并不是因为片酬,而是因为他认为只有自己才最能体会到自己当时的情绪,只有自己配音,才不会人声脱离。

    有一场杜非在科室内教训学生的戏,大概内容是责怪学生学习态度不够严谨,做个查体都做不好,问起书本知识也是一问三不知没看过书,他一下就想起了当时许主任因为病历的关系在办公室大发雷霆的一幕。

    那种恨铁不成钢的焦虑,以及心火不停的在心头拱着的愤懑,他靠想着许主任当时的举动和语气将这场戏只配了一次就过。

    后来从配音间出来,路笙拍着他的肩膀道:“你简直就是把这场戏又演了一遍,连拍桌子的姿势都一模一样。”

    方明媚当时也在场,拍着心口调侃道:“我要是你学生,估计要吓哭了。”

    霍昭远闻言笑笑,想起当时办公室里人人噤若寒蝉的模样,仍然清晰如昨。

    晚间他收工,同凌如意通电话时提起此事,问他们到底怕不怕许主任,凌如意想了想道:“工作上是有些怕的,他有时很较真,但私底下是不怕的,他是个很好的长者。”

    凌如意在刚进科室的时候,也曾经因为病历写不好被许主任盯上,甚至当着病人及家属的面都被批评过。

    她也沮丧懊恼过,但工作仍要继续,那时她熬夜加班改病历,后来护士告诉她,许主任几次都站在门外默默地看她,然后又让值班护士差不多了去提醒她赶紧回去。

    那些日子里办公室的灯陪着她,仿佛是生活里所有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唯一的回忆。

    “其实跟很多工作一样,领导是什么样的,整个团队就是怎么样的。”凌如意解释道,上行下效虽然只是四个字,其实蕴含了无数未尽之意。

    霍昭远当然同意她这个说法,他拍戏这么多年来,也不是没有过烂片的。演技当然是重要的原因,但真的全是自己的问题吗?那又未必,导演组和投资方有时恐怕要负一部分责任。

    甚至是当下的明星市场也有责任,当一部戏的投资中最大的开支是演员的片酬时,必然压缩其他部分的费用,制作过程只能节衣缩食,一份一分货的东西,钱花的少了质量自然就不能强求。

    吃过的亏多了,被骂得多了,演员会学会挑剧本和导演,医生会学会更加细致和谨慎。

    这本就是自然而然的事,却也因此成就了更好的彼此。

    经年后霍昭远受邀参加一档关于表演的访谈节目,提起这些感想,忍不住想起凌如意说过的话,又想起她彼时年轻而又认真的面庞。

    “还有事么,没有了的话我看书去了。”她像个乖孩子,哪里都不去,下了班就窝在宿舍里温书,写下一本又一本读书笔记,顾教授给她的书单越来越长,与她讨论的问题越来越专业,她觉得很欣喜,知道这是老师对自己的认可。

    霍昭远应了声好,挂了电话后也忍不住翻了本书来看,当然并不专业,也不艰涩难懂,却充满了温暖意味。

    《藏地白皮书》,一个旅途中遇见爱情的故事,它写到:“爱是永无止境的探索和学习,两个人都应该尽力鼓励和引领对方见识更多更美的东西,成长为更加丰富与宽容的人。”

    还写到:“也许你不足够耀眼,不是那种在人群里一眼就望得到的人,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所以有无限感激。”

    霍昭远看得笑了起来,起身踱到窗旁,楼下的灯光洒在地上,仿佛有些温柔,不知她那里的灯光是不是也这般模样。

    于他而言,那夏季恰好的风,冬天适宜的暖,他的偶遇与惊喜,都有同一个名字,叫凌如意。

    作者有话要说:  霍影帝(高兴):和太太一起躲起来这样那样的日子真是好^_^

    凌医生(冷静):然后呢?

    霍影帝(期待):然后就会有崽啊!

    凌医生(平静):按照编剧的尿性,你会到最后一集才有崽←_←

    霍影帝(叹气):……

    碎碎念:

    据说明天要上班了(¬_¬)

    好想继续放假啊天呐撸←_←

64。第六十四章

霍昭远在凌如意生日与之匆匆一聚; 之后很快结束新剧配音工作离开B市; 随即开始春节前最后的工作。

    而此时“密会红衣女”事件还未完全平息,在报道出街之后; 沈均年及团队按照以往的方式先是静观其变; 接着以霍昭远取得某国际品牌代言一事来模糊焦点,即便不能完全打消外界猜测; 也暂且将此事压了下去。

    一月下旬是霍昭远全球粉丝后援会成立的纪念日,后援会早早开始造势; 霍昭远不断收到了来自各地粉丝寄来的礼物。

    其中有些是书信,或娟秀或普通的字迹,传达着写字人对他的喜爱甚至是崇拜,以及深深浅浅的关切。

    作为公众人物,他很乐于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这些信,并以此回复粉丝们他也爱他们。

    紧接着他又参加了粉丝见面会,与天南海北聚到一起的粉丝们一起切蛋糕一起聊天; 和她们握手拥抱。

    这其实是当下粉丝经济的一个侧面,每一个流量明星的背后是无数这些为了一个拥抱就疯狂尖叫的少年少女们的付出; 金钱或是情感。

    所以霍昭远有时会觉得压力很大; 尤其是面对他们都关心的感情问题时; 再如何三缄其口,他也有过干脆坦白的冲动。

    只是不敢,年前圈内有个人气极旺的小鲜肉公布恋情,女方亦是圈内有名的青春少女,结果却没得到想象中的祝福; 反而引起了双方粉丝旷日持久的对骂。

    如果说他们都是圈内人应当熟谙各种游戏规则,应当能将这种诋毁当做磨炼石,那他的如意儿何辜。

    她不过,是因为他的些许私心,从而成为了他的妻子,才与这个圈子有了交集,凭什么要听到外界可能传来的不认同?

    他行走娱乐圈江湖经年,深知粉丝的重要性,亦感念他们十年如一日的追随与支持,于是总想要做得好些再好些,才能对得起他们长久的付出,就连另一半亦希望是他们喜欢的。

    愈是在意,便愈是踌躇不前。当然如沈均年无数次劝说的那样,他已经单身得太久,但凡真爱粉,都在催促他赶紧找女朋友,赶紧将霍嫂亮出来,凌如意真容纵使曝光也未必就得不到承认与祝福。

    但以上这两种可能都只是可能,霍昭远心知自己在这件事上过于优柔寡断,如今的当断不断定然会招致日后的必受其乱,然而却又无可奈何。

    凌如意当然无法知晓他这些纠结,在霍昭远与粉丝后援会密切接触庆祝时,她正忙于处理一个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

    这个因为夜晚睡觉打鼾而被父母带来求诊的孩子是个唐氏儿,才四岁多,头小而圆,鼻梁低平,眼裂小而外侧上斜,眼距宽,口半开,正吮着手指,一副典型的唐氏儿体征。

    凌如意跟诊的罗主任经过详细的询问后,得知孩子早晨觉醒时有张口呼吸、晨起头痛、口干等症状,白天有嗜睡症状,白天行为问题比较常见,多动,情绪易反复,有时会出现进攻性行为。

    “小凌,你觉得这个初步诊断应该是什么?”罗主任停下对孩子的检查,侧头突然问起了凌如意的看法。

    凌如意怔了怔,到底还年轻,难免经验不足,她想了想后犹豫的应道:“是不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罗主任见她面露迟疑,笑着点头道:“我也是这样想的。”

    凌如意略略松了口气,接着就见罗主任开始动员孩子家长给孩子办住院,有些检查毕竟还是在院做起来会比较方便。

    所幸患儿家境还算优渥,家里人也说早就做好了养这个孩子一辈子的打算,听了罗主任的解释后当即就同意了住院。

    罗主任转身就将这个病人交给了凌如意来管,“这个孩子诊断是清楚的,你需要做的,是完善接下来的入院后检查,比如多导睡眠图等等,才能鉴别诊断,进而对症用药。”

    接着罗主任在下一个病人进来之前见缝插针的给凌如意指导如何下诊断,入院后该做什么检查,该用什么药。主任讲话极快,凌如意在小本子上的字迹也跟着变得凌乱,到了最后竟然在大冬天里急出了汗来。

    这是凌如意第一次管这个病的病人,心里有些忐忑,害怕自己做得不好辜负了主任的信任,又有些激动和期待,毕竟是一个新接触的疾病,纵使以往知道许多理论知识,但实际上临床接触了又是另一种感受。

    因为这个小病人,凌如意下了门诊又回病房,一直忙到了晚上九点开外,夜班医生都看不过眼了,催她道:“回去罢,有什么明天再来做也行,又不是铁打的,赶紧回去吃饭!”

    凌如意笑了笑,将写好的入院记录保存好,又打印出来放进病历夹,最后将拿来参考的书本放回书柜,这才与同事道别离开了办公室。

    走出医院时她抬头看了眼走廊下的灯,尽管是晚上,医院里依旧灯火通明,只是没了白天熙攘的人群和鼎沸的人声,又因空气寒冷,倒是多了几分冷清之感。

    晚班公交人不多,车厢里只零散的坐了十来个人,大都是和凌如意一样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踏上归程,满脸的疲惫与困意,男人的衬衣领带已经歪了,女人的发髻也早已凌乱。

    凌如意坐在座位上,转过头去看车窗上的倒影,看见了自己满面风尘仆仆与蓬头垢面。

    电话忽然想起,她看也不看是谁打来的就接了起来,霍昭远磁性的声音几乎直达她的头顶,她听到他问:“怎么现在才下班,吃饭了么,饿不饿?”

    凌如意愣了愣,突然觉得胃有些抽搐,忙伸手按了按,低声应了句:“马上就到住的地方了,一会儿就去吃饭。”

    “既然那么忙,怎么不点个饭在办公室吃,又不会耽误多少功夫。”霍昭远嗯了声,再开口却有些淡淡的责备。

    凌如意知道他并不是真的怪自己,无声的咧咧嘴,打起精神回了句:“你光说我,你自己还不是一样,要不是有藤煜在,你过得还不如我呢。”

    霍昭远被她顶得一愣,随即笑了起来,边笑边自嘲道:“咱们就是五十步笑百步,谁也别说谁。”

    俩人暂且跳过了这个话题,再能说的,也就是些各自的琐事,诸如工作如何吃得好不好有没有给家里打电话之类的。

    末了霍昭远提起凌称心,道是大哥有次在公务场合与她遇见,肚子已经挺大了还坚持工作,让人看了就心头发颤。

    凌如意沉默了片刻,终是道:“在其位谋其政,凌氏就是她一辈子的紧箍咒。”

    霍昭远倒也没什么想法,随意应和了两句,恰好凌如意下了车,说要去吃宵夜,他便也挂了电话。

    此时他正在酒店房间里拆着粉丝送他的礼物,东西都不算贵重,可能就是个抱枕或者玩偶之类的,总归是一份心意。

    里头夹了卡片,写的都是让他好好照顾自己之类的暖心话,在冬日的夜里喝一杯热饮读信,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

    但这份惬意很快就有了瑕疵。

    门铃声骤然响起,响了四五声后又戛然而止,接着又是一阵用力的拍门声,霍昭远忙起身要去开门,可才走到玄关敲门声就停了。

    再紧接着就看见一个粉色的信封从门缝里滑了进来,随即听见门外一阵杂乱的脚步声渐行渐远。

    霍昭远愣了下,先是以为那是酒店常见的某种小广告,但仔细想想好像又不大像,小广告好似不会特地用个信封装起来的罢。

    他一面想一面弯腰将信封拾起,信封没有封口,他抽出里头的纸张,打开一看,竟是封求爱信,信里都是些情情爱爱的句子,甚至还说自己会做与他相关的春/梦,云云。

    随信而来的,是一张衣着暴露的女子艳照,照片里长发披散的女人只身着一件透明到几乎露点的睡裙,对着镜头摆出了妖娆姿态。

    霍昭远立即将信和照片塞回了信封,接着打电话给沈均年,“老沈你过来我房间一下,那个女的又来信了。”

    他的声音紧绷,熟悉他的人一定会知道他此时已经处于愤怒的边缘,沈均年闻言叹了口气,道:“知道了,马上来。”

    和他一起过来的自然还有藤煜,俩人看过了写封信,都看着霍昭远道:“怎么说,要报警么,这算骚扰了罢?”

    这样的信在后援会成立纪念日庆祝之前就开始出现了,先是只有写着求爱信,继而才有照片,几乎隔天都有一封新的。

    刚开始是没注意的,毕竟这样的信霍昭远出道至今不知收了几个麻袋,但随着艳之感照的出现,他们才真的上了心。

    沈均年和藤煜分别在后援会的几个管理员那里询问过是否知道这件事,但都没能的得到明确的答案,也都说不认识照片里这个人。

    出于保护对方隐私的念头,霍昭远在第一次收到照片时并未将此事告知更多人,就连被沈均年和藤煜询问过的几位后援会管理员,也都被请求暂时不要将这件事说出去。

    因为实在找不到人,霍昭远及公司都发了微博谢谢各位粉丝的祝福,希望大家不要再送礼物了。鉴于霍昭远粉丝在圈内还算良好的形象,众人以为这都是小事,然而事情却并未就此打住。

    在接下来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同样的照片接二连三出现在霍昭远的房间,哪怕他已经换了几个地方,照片里还是同一个人,只是姿势不同罢了。

    这时才感觉到巨大的困扰,甚至是愤怒,于霍昭远而言,这样的爱他要不起,毕竟处理时稍有不慎就会身败名裂。

    所以沈均年才觉得头大如斗,“你是不是今年犯太岁,怎么就……唉!”

    他叹着气,也懒得理霍昭远递过来的白眼,暗自在一旁努力的想着解决办法,能体面解决就最好了。

    霍昭远也觉得无奈极了,这件事他没有告诉凌如意,一来她既忙又累,他无意增加她的负担,二来他也不愿她为自己的事担忧,想要等事情过了再同她提。

    然而此时,他却突然觉得,独自一个人面对这些难题时,总有种难以自抑的委屈若隐若现的浮上心头。

    作者有话要说:  碎碎念:

    今天没有小剧场……因为实在太累了T^T

    一复工就是白班,其实也没收几个病人,最后一个还推给夜班的老师了,但就是……不晓得怎么会有那么多事,一会儿这个有问题一会儿那个要处理……还要跟去给家属很积极治疗病人不肯做手术的……病人……做思想工作T^T

    我带教这几天连轴转……眼睛都熬红了……害怕(¬_¬)

    emmmm从明天开始,存稿箱大胸弟上线代班!双更!基本无小剧场!直到完结!!!

    因为……本宝宝要复习……考试去了T^T

    传说中的毕业考……一次不过要到明年才能补考的毕业考……感觉操作要崩盘,赶紧复习复习……

    孩子们,以后你们的崽……是亲生的就不要让他学医了……很崩溃的……

    好的!我吃饭去了么么哒!

65。第六十五章

这一年的一月份将要过去; 霍昭远的工作也逐渐接近尾声; 沈均年将行程表打印出来拿给他,“过年想休息多久?”

    “今年休一个月罢; 阿意肯定是要值班回不来的; 我打算带呦呦去看看她。”霍昭远想了想道。

    每年春节的休息时间一直都是他自己决定的,沈均年早就习惯了; 点头道:“有几个台又发了春晚邀请函,我已经替你回绝了。”

    霍昭远笑着道了声谢; 又道:“今年藤煜也辛苦了,到时候提醒我发个大红包。”

    “一个月假期比什么红包都好了。”沈均年闻言失笑,又觉得不久之后的假期格外令人期待起来。

    不知霍昭远是不是圈子里的一个异类,自出道之日起就定下了过年不接任何通告和活动的规矩,哪怕是正在拍戏,也要回家吃年夜班和过年。

    哪怕因此失去了不少的机会也在所不惜,毕竟春节时上至国台下至各地方台都会举办春晚; 少不了要请明星,也请过霍昭远的; 却无一例外都被拒绝了。

    刚开始所有人都觉得霍昭远傻; 能上春节晚会; 本来就是对明星人气和成绩的肯定,尤其是国家台的。

    霍昭远当时面对这种质疑,只说了一句话,“我并不需要这些来锦上添花,大不了我退出娱乐圈回家; 没有什么比得过家人。”

    其时霍昭远霍氏四少的身份曝光,所有人就都换了个口风,道难怪人家不在意上不上春晚,实在是不需要。

    后来霍昭远在这个圈子里越走越顺,这个在让人眼里仿佛玩票的富家少爷凭借努力成了一线大咖,再提及他春节必休的规矩,没有人再说奇怪,反而觉得是个性。

    倒是每年都会有电视台发来邀请函,虽然明知不会有回复,却仍一年不落,仿佛是在做一件必须做的事,又好似在碰运气,万一就答应了呢,那必将是春晚收视大战中的一柄利器。

    如霍昭远所言,凌如意正望着下个月的排班表在心中叹气,春节假期七天竟有三天都要在医院渡过,余下四天不是不想回去,而是实在累得狠了,不愿意出门。

    可是又犹豫不定,嫁入霍家几年,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春节到底是传统的阖家团圆的日子,身为媳妇不回去仿佛有些说不过去。

    她打电话询问霍母,婆婆倒是体贴,安慰道:“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再说你过不多久就回来了,到时候天天见都可以,不要紧的。”

    霍昭远听闻此事,也特地打电话过来,将决定带呦呦到B市与她团聚的事告诉她,听到她少见的惊喜叫声,忍不住笑她像个孩子。

    仿佛一下就对越来越没什么年味的春节有了期待,凌如意上班时一直都是笑着的,面对多麻烦的病人都没觉得苦恼。

    同事笑着调侃她道:“如意啊,怎么心情这么好,捡金子啦?”

    “比捡金子好。”凌如意笑着应道,“我家那位过年要过来,带我们家小侄女儿一块儿。”

    她自己都不知道,当说起丈夫时,她的双颊染了些淡粉,眼睛亮亮的,仿佛有了意中人的春闺少女。

    当这座城市仿佛沦为空城,春节的热闹才刚刚开始,儿童医院却依旧忙碌,来往的人群里夹杂着孩子们此起彼伏的哭闹声。

    流感仍然在肆虐,前段时间听说常用的抗病□□物奥司他韦脱销,医疗圈里一片哗然,多久没遇到这样严重的情况了,幸亏不是疫情,否则又是一场恐慌。

    最忙的时候,儿童医院挂出了牌子,上书:“还有381位孩子等待就诊,估计等待时间为4小时。”

    而这已经是最快的时间了。

    到了二月,情况好了许多,纵然如此,凌如意还是和许多同事一样,被迫放弃了休息时间,留守在岗位上,与他们一起过年的,将是空气里漫天飞舞的病菌。

    这一年的春节在二月中旬,情人节的热闹浪漫夹在新年漫天的红灯笼里有些不太显眼,早就退位给了阖家团聚的温馨。

    情人节这天下午,凌如意下了班,放弃了搭公交直达住处的打算,沿着步行街慢慢的走着,一面走一面看着临街商铺贴在玻璃橱窗上的贺年贴画。

    天是呵口气都成白雾的冷,她紧了紧围巾,将手缩回大衣口袋里,抬头时看见商场橱窗贴着的明星海报,霍昭远那张熟悉的脸在冬夜的灯光下竟也有了些模糊。

    凌如意停住脚看了片刻,忽然又想起那时他在医院里同她一起值班的日子来,那是他们迄今为止最靠近彼此的时候。

    想到那时,就好似突然有了兴致,愿意想想他们之间的关系。

    从一开始的平淡疏远到渐渐熟悉接纳,再到如今算得上默契,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年,他们并不是按照这世间大部分男女婚嫁的步骤来展开这段关系,但好在殊途同归。

    他是个顶好的丈夫,体贴起人来贴心贴肺,连惯来爱挑剔他的姜珊都要劝她看紧了别让人把他抢了。

    凌如意低下头去,望着自己的脚尖笑了起来,她想起他给自己做的灌汤包,不算很好,却是她自祖母去后吃过最好吃的,好吃到她午夜梦回时,会忍不住矫情的哽咽。

    她拥有的,从来都不是那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霍昭远,而是那个出门会给她带礼物,做事会考虑她感受,会为了呦呦学习下厨的霍昭远,他们在平淡无奇的生活里悄悄地幸福着。

    如果在旧时代,她会冠上他的姓,人称霍凌氏。

    凌如意眨眨眼,将这片刻矫情驱散,在这个冬夜里,从未有过的强烈的思念忽然就击中了她,又觉得,自己应该再勇敢一些。

    路过的青年男女挽着手捧着花,她忽然就很想见见他,然后像小时候玩捉迷藏久等他不至那样,埋怨他:“小哥哥,你怎么都不来找我?”

    除夕夜医院倒是组织了大家吃年夜饭,吃过了饭后大家又回了科室,值班的护士们跑进办公室用电脑开始放春晚,主任送来了瓜果和蛋糕,一时间就都热闹了起来。

    凌如意是新人,大家都照顾她,怕她觉得不能回家会难过,拉着她一起聊天。

    同事甲道:“昨天交警送了个小孩过来急诊,在前面那个红绿灯那发现的,送来的时候脏兮兮臭烘烘的,结果洗干净了长得可漂亮了。”

    “哟,知道是谁家走丢的不?”同事乙剥着花生问道。

    同事甲立即就笑了,“刚开始不知道,后来晚上护士交班,有个护士刚巧认识那孩子,说是和她女儿一个幼儿园的,住附近小区,赶紧在幼儿园家长群里让人爸妈来领孩子,都急坏了。”

    凌如意歪着头笑着问:“怎么就让孩子一个人跑出来了呢?”

    同事甲吃了瓣橘子解释道:“这不过年家里忙嘛,来的人又多,门就开着,小孩呢想吃薯片,可巧家里没有了,就自己出来买,结果还小不大认路,被过路的车一吓就一屁股坐进了路边的臭水沟里,弄一身脏跟小要饭似的。”

    大家听了原委都觉得哭笑不得,幸亏还没等什么人起坏心眼要拐卖他就被执勤的交警发现了送来医院,否则他家这个年都不用过了。

    围在一起也就说些玩笑话,也有人问起科室里的住培生现在一个月能领到多少补助的,都叹气说这一行门槛越来越高了。

    又有人道:“我听说从前年开始,有的医院招住培生就先招儿科,儿科满了到妇产,妇产满了到内科,最后才到外科。”

    他才说完,就立即有同事接着道:“有什么用,儿科医生短缺还是解决不了,就上个月,不是有新闻说哪里医院儿科医生集体病倒的?”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说了一会儿,最后不只是谁叹了口气,笑骂道:“行了行了,大过年的说这些扎心的事儿做什么,有吃的都堵不上你们的嘴。”

    电视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