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燕,先别问,一会儿再说,吃饭了吗?正平怎么还没进来。”姥姥知道她疑问多,但现在不是说话的时候。
“哦,正在卸煤呢?估计快了。”
正说着,老爸肩膀上耷拉一块布,扛着袋面粉进来了。“妈,放哪?”
“跟我来,放里边。”姥姥一脚踢开小板凳,让出道路,让他进去。
“正平怎么样,卸完了吗?”老妈放下方默南问道。
“煤卸完了,就堆在大门口。面粉他们也卸到大门口,只是得我自己往里扛。”老爸边走边说。
“那我们也出去帮忙吧!”姥姥说道。
“不用,没多少,我再有四趟就扛完了,你们坐着吧!”老爸把面卸到储藏室,回来笑着对方默南道:“还记得我吗?小南南”
“记得,爸爸。”方默南大声的道,仿佛把这么多年的情绪都宣泄出来。
老爸好像吃了兴奋剂似的,脚步轻快地就出去扛面去了。
很快五袋面加一袋大米很快的搬完了。姥姥给老爸倒了温水,让他洗漱一下。
方默南拉着姥姥两个人走到厨房,从空间里拿出做好的饭菜。糖醋鱼、红烧肉、酸辣土豆丝,还有是山药排骨汤。
“这个不够吃吧!”姥姥看着虽然量也足,不过还是觉得少了些。
“这简单,姥姥看门,我去去就来。”方默南说完,就闪进空间,很快就回来了,手里端着四盘子‘蟹黄小笼包’,“这个肯定管饱。”
“这么快。”姥姥觉得是眨眼间,就回来了。“小燕过来端饭了。”
小姨和姥姥一起把晚饭端进去,放在桌子上。
他们都坐下来了,和林老爷子他们相互介绍了一下,老爸、老妈一看桌子上的菜,傻眼了。“咱们家的生活水平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好了。”老妈疑惑道看着他们道。“又是鱼的,又是肉。这过年能吃上都不错了。”
“大燕、正平什么都别问,吃完后,咱们再说。”姥姥发话一切先吃再说。
“好嘞,我早就饿了。”小姨高兴地叫道。
“姥姥、林爷爷、爸妈、小姨吃饭。”方默南叫了一圈,自己拿着筷子夹起小笼包来。
老爸、老妈放下疑问,专心的吃起来,从他们夹菜的速度,明显的也被饭菜征服了。
“这不是真正的蟹黄吧!”林老子仔细品品吃到嘴里的小笼包,他记得这地方没有上好的螃蟹。
方默南竖起大拇指,“林爷爷的嘴真尖,里面是咸蛋黄。”这老爷子也是个吃货,能吃会吃的主。
老爸、老妈感觉是这么久没回来,好像都快变成两个世界的人了,怎么都听不懂。
大家迅速的解决了这顿饭,林老爷子走了,小姨去洗碗筷,收拾桌子,方默南和爸妈到了声晚安,就去睡觉了,日子还长着呢!以后再说。
剩下他们三人做在客厅里,姥姥向他们讲述了这段日子发生的一切。
老妈两人是听得目瞪口呆,尤其是她家小妹又去上学了,她家女儿这么的聪明能干。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还是他们落伍了。
“好了,早些睡吧!有什么明天再说,也累了一天了。”姥姥拍拍手道。“明天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妈,洗脚水烧好了。”小燕端着脸盆进来。
“大燕,也去端些水,你们洗脸洗脚,去北屋里睡,今晚这俩孩子跟我睡了。”姥姥跟着小姨进到南边卧室里洗漱去了。
老爸、老妈也洗洗进屋,匆忙赶回来,累了一天,在惊奇和疑问中也睡了。
第十七章 爸妈到来(二)
当天晚上,方默南睡的正香呢!就被吵闹的哭声给惊醒了,睁开眼睛,沉着脸,皱着眉头。“姥姥怎么了?”窗外没有月光,屋里黑乎乎的,也没亮灯,她沙哑着嗓音问道。
“没事,吵醒你了,小北醒了,估计是饿了,又看不见你妈,所以……”姥姥轻声的道。“你睡吧!我哄一哄就好了。”
“哪能呢!跟我进来吧!饿了,不吃饱能折腾着呢!”方默南说着,一下子把她们两个都带进了空间。
“你小姨……”姥姥赶紧问道。
“没事,来之前我下了过‘咒了’,醒不了。门插了吗?”方默南问道。
“插了。”姥姥抱着小北,轻拍着她的后背,“咦,这会儿子到不哭了。嗯!这是你妹妹。”
“我知道,被新鲜东西吸引了,还哭什么。”方默南当然知道她是谁了,她眼睛被泪水洗涤更加清亮,一双眼四下张望,满眼的看不够。随手拿个香蕉递给姥姥,让她掰开喂她吃。
方默南这个妹妹——方默北出生时,因当时计划生育抓得紧,罚款200块钱。这都是好的了,在当时有得甚至丢了工作,她老妈为此还去做了绝育手术。都说她们这一代和她们爸妈比那是长在福窝里了。
可谁都知道方默南他们这一代有多惨,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我们还没能工作的时候,工作也是分配的;我们可以工作的时候,撞得头破血流才勉强找份饿不死人的工作做;当我们不能挣钱的时候,房子是分配的;当我们能挣钱的时候,却发现房子已经买不起了;当我们没有进入股市的时候;傻瓜都在赚钱;当我们兴冲冲地闯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成了傻瓜;当我们不到结婚的年龄的时候骑单车就能娶媳妇;当我们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没有洋房汽车娶不了媳妇;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只能洗厕所的;当我们没生娃的时候,别人是可以生一串的;当我们要生娃的时候,谁都不许生多个的。血泪铸造!
方默南的这个妹妹从小说话晚,五、六岁让她复述大人的话,她都复述的不全。上了小学那是从头到尾的倒数第一,学得很吃力,人也非常努力,可惜成绩上不去。
老师看着她费力的样子都替她着急,因为老实、听话,老师想劝退都没有由头,只能跟着上。九年义务教育后,就没在继续上。后来出去打工,学历不高,早早结婚生子,贫贱夫妻百事哀,离婚后带着孩子和老爸、老妈一起生活。后来才发现她在音乐、绘画方面的天赋,想想去世的姥爷擅长画画,估计是遗传了他老人家的。可惜小北年纪大了,也没那个精力,只好作罢。
重来一回,方默南当然要大力的挖掘默北艺术方面的天赋。
方默南看着她吃的香蕉,身上泛起一层泥污,洗髓过后,虽然不知道能不能变成天才,反正没坏处,可以提高一些逻辑思维,加强艺术和图形的创造力。
方默北心满意足的吃着姥姥掰过来的香蕉。
“南南,就这样把她带进来没事吧!”姥姥迟疑的问着。
“没事,还小呢?记不住。”方默南摆摆手,拉着姥姥的手瞬移到温泉,让姥姥给小北好好洗一下。自己到厨房,做些儿童餐来。
方默南做了些好消化的鸡汤汤面,姥姥喂了小北。
方默南吃着做好的饭,“对了,姥姥看我妈搬进来的面粉肯定不够用。”
姥姥也皱着眉头,显然她没想到数量的增加,让她有些为难。“要是买高价面粉,显然是不合算的。”
她点点头,“要不这样好了,姥姥咱拿些外面的麦种,来这里种,肯定足够了。”
“这样可以吗?”姥姥迟疑着问道。
“有啥不可以的,要不是条件不允许,我早就想把空间草原、森林、海里、水里过剩的东西清除一下,这些东西光靠咱们吃,是吃不完的。”方默南想着现在的现实条件实在是太落后了。
姥姥想着上次参观是的情景,“那好吧!这样成本就降低了,也可以更好的改善生活。”她非常的上道地说。
她们三人吃完后,看见默北打哈欠,就一起出了空间继续睡觉去了。现在才十二点多,不睡觉干什么。
次日凌晨五点,方默南雷打不动的起来。小声的没惊动任何人,走出房门,天还黑着呢!深吸一口冷空气,沁凉,呼出一口浊气。她搓搓手,没过一会儿,北屋的灯也亮了起来,等了片刻,林爷爷也从屋里走出来,两人搭个伴跑步去了。
半个小时后,他们回到后院,林爷爷教她打正宗的陈氏太极拳。第一次看老爷子打拳,方默南张着大嘴能吞个鸡蛋。这老头身上的秘密一点儿不比她少。
天正亮,老爷子走后,方默南开始给她得宝贝蔬菜‘浇浇水’、‘施施肥’、抓抓虫。做完这些,她看看天色,该做早饭了。
她回到前院,这时姥姥已经起来,她们一起进厨房,给大家准备早饭。
早餐准备的是豆腐脑、豆浆。一碟腌黄瓜、辣味鱼罐头、酸白菜。馒头、小笼包子。
老妈他们也陆陆续续地起来,吃完早饭,老爸、老妈经过昨天的洗礼,不再吃惊。
小姨吃完后,捂着肚子大叫,“吃撑了,吃撑了。在这样吃下去,我非得变成大胖子不成。”
“这简单,明天开始起来和我们一起跑步锻炼。”方默南看着她道。
小姨刚想说,她只是说说而已,别当真。
“嗯!这个主意不错,明天开始吧!”林老爷子发话,小姨不敢不听,她垂头丧气的样子,一副早知道她不抱怨了,她得给温暖的被窝说拜拜了。
今天是星期天,小姨带着方默南、默北一起去了林老爷子的北屋,读书学习。
老妈和姥姥收拾起碗筷,一起到院子里的水井旁。老爸,把屋里的桌椅板凳,放到墙边,也走到水井边上帮忙。
“妈,我带回来的煤,一车面煤打煤球,冬天烧饭取暖用,一车是块煤,热量大去烧窑砖,正平这会回来没事正好把后边的屋子起来得了。”老妈边洗着碗边道。
“不用了,后边我不打算盖房子了,后院里全部种上菜了。”姥姥说出自己的打算,“你也知道咱家最近的情况了,正平在,正好让他给我盖个厨房,多盘两个火炉,蒸馒头用。对了让他推着小车去土产日杂商店里给我买两个最大号的蒸馍锅。对了,钱给你。”姥姥从兜里豪爽地掏出五十块钱,一副财大气粗的架势。
“不用,我们有钱。”老妈看着钱没接道。
“大姐拿着吧!咱妈现在做生意都记着帐,这个都要算在成本里的。再说,咱妈现在不差钱,你也让咱妈‘当当有钱人的感觉’。”小姨从屋里出来,戏谑道,上了趟厕所又回屋去了。有大姐和姐夫帮忙,她可以好好地学习。
老爸在旁边站着,看到老妈点头,接过钱,推着小推车,走了。
“小北还不说话吗?”姥姥问道。
“是呀妈?都两岁多了,还是不开口,这可咋办,南南那时没到两岁就开口说话了,这个真让人担心。”老妈皱眉,苦着脸担心不已。
“也不要太担心,有说话早,有说话晚的。俗语不是说贵人言语迟吗!”姥姥安慰她道,又跟她说些东加长李家短的转移话题,这才让她得眉头松开。
姥姥和老妈洗涮完毕,进屋,开始往面里加食用碱面,然后揉揉,放入盆中,继续发面到下午,在蒸,两锅一起下来,正好去卖,热乎着呢!
老爸买锅回来后,把剩下的钱交给姥姥。方默南出来一看那蒸馒头锅可真大,老爸坐进去都没问题,有七、八层笼屉呢!这样一锅蒸下来有100多个呢!这下数量明显的就上去了。
老爸接过老妈递过来的搪瓷大茶缸咕噜咕噜灌了半茶缸子水,手背一抿嘴巴,可真豪爽。“妈咱什么时候开始加盖厨房和盘炉子。”
“这个,等中午饭时,大家一起商量过后再说。”姥姥见他们点点头,“你和大燕没事去林老爷子屋,他们都在那,我出去一会儿。”
姥姥把活干完后,看着他们进了老爷子屋,就出去找邻居了,请她们来帮忙,并且有报酬。没一会儿就回来了,请了两个中年妇女。一个是后院梁家奶奶,一个是南边邻居李家阿婆。都是爱干净、干活麻利、蒸馒头也是一把好手。
老爸老妈,进入屋内,看见林老爷子在给小燕讲卷子,小燕认真地听着不停地点点头。而他们的两个宝贝女儿,一个站在小凳子上写字描红,一个拿着笔在胡乱的画着。林老爷子和小姨看见他们进来点头示意,接着讲。
方默南看见老爸、老妈进来,站在桌子边上,她看着小北,想起昨天晚上的事,“老爸,有火柴吗?”
“要这个干啥!”老爸虽然有疑问,但还是拿出来交给她。
方默南拿走默北手中的笔,刚才怕她捣乱所以才让她拿着笔乱画的。现在方默南想证实一下,默北是不是对图形有特殊的认知。
“小北,我们现在玩儿些新的。”方默南打开火柴盒,拿出一把火柴,默北本来被夺走笔想要大哭的样子,恢复成一副好奇、好玩儿的神情。
老爸、老妈也好奇的看着她们两个,想知道她们在干什么。
方默南拿着火柴在桌子上摆出了三角形、正房形、搭了个简易的房子的样子。她把火柴放到默北手里,“小北,来,你也摆个好不好。”她指指桌子上摆好的形状,又指指默北手里的火柴。
方默北看看手里的火柴,然后又望望桌子上的形状,迟疑着。她们屏息的看着默北,小手拿着火柴笨着的拼着和桌上一样的形状。
老爸、老妈瞪大眼睛,看着对方,这太不可思议了。
方默南看她拼完,高兴冲过去抱着她,在她脸上亲了一下,“小北,干得不错,你知道吗?你有可能是个天才。”
方默北傻笑的看着众人,显然能听懂大家的好赖话,自己受到表扬,她也很高兴。
80年代初的智商测定只注重知识,简而言之就是注重左脑的发育。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都知道右脑的发展是多么重要,左脑是逻辑推理和文字知识;右脑是情感、艺术和图形创造力。
后来随着方默北渐渐地长大,她们发现默北就属于那种对纯文字的东西,教很多遍都很难记住,但是对于图形却过目不忘的人,这类人很少,但是却是公认的天才。
方默南的叫声把林老爷子和小姨都吸引过来,老爸把刚才的事情激动的转述给他们。
“嗯!也许是真的。”林老爷子显然见多识广,点点头,着老爸、老妈道:“好好教育她们两个,资质不错的孩子。”
“是吗!”老爸说道,“大燕那咱俩可真要多挣钱,送孩子们上好一点儿的学校。”
“嗯!”显然方默南玩儿的这一手打消了老妈的不少疑虑,一度老妈怀疑小女儿会不会是傻子,真是愁死她了。
第十八章 盖厨房
几近晌午,姥姥从邻居家回来就和方默南一起扎进厨房‘忙活’着午饭,老妈想去帮忙被小姨和姥姥一个撵,一个拉,赶出了。
林老爷子和老爸在他屋里闲来无事,两个人下象棋。
小姨告诉老妈道:“别去了,现在厨房就是咱妈和南南的天下,谁也进不去。”
“哦!那咱们去拿出布料,再给南南做件衣服,我看着一件不够。”老妈带着疑惑被小姨拽进屋里。冬天怎么也得再做两身外罩,条绒倒穿褂子,条绒裤子,小孩子的衣服简单的很,老妈一下午就能做好。
“好啊!离午饭时间还有一会儿,正好裁剪一下。”小姨忙点头应道。
其实对于做饭现在方默南是简单的很,有着空间厨房,意念一开,很快一桌饭菜就张罗好了。剩下的时间和姥姥待在厨房里说闲话。
“姥姥想好厨房盖在哪吗?”方默南在空间里,不影响和姥姥的谈话。
“嗯!我想过了,就盖在咱们北屋通往后院的过道里好了,那里正好地方够大。火炉盘的多了,也可以让咱得北边房间和林老爷子的堂屋受益,这样冬天也不会受冻了。就是具体怎么办还得和你爸商量一下,他在建筑队,这个他应该懂。”这是姥姥搁在心里想过了,才拿出的方案。“咱们屋里有火炕,不怕。这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要是那两间屋子也暖和起来,你们学习也方便了。”
“嗯!中午吃饭时,在合计一下。”方默南也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对了,姥姥让我爸把后院整理一下,这不秋收已过,天气渐冷了,我们种点儿大棚菜好了。”
“大棚菜,什么东西?”姥姥疑惑地问道。
“哦!我的意思是种点大棚菜,什么黄瓜、韭菜、西红柿、菠菜、油菜之类的。这东西我没具体操作过,不过挺简单的,篾条加塑料薄膜而已。价格便宜,就咱们后院的空地也用不了几个钱。”
“是这样,四边各打好土坯墙,大约两三尺高,再用结实的大篾条先搭起架子……”方默南从空间出来,拿着树枝在地上比划出一个圆弧形状。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冬天气温虽低,却不常下雨,阳光充足,大棚可以吸收太阳的温度,大棚里面的温度比外边高,黄瓜、西红柿、韭菜、菠菜什么的,都能生长……这样等到了冬至差不多就能吃了。”现在这个年月,一到冬天除了白菜、萝卜、土豆,就很少见绿叶蔬菜。
“嗯!听起来可行,吃过午饭他们好好的合计合计……”姥姥的话还没完,就听见外面传来了叫喊声。
“大姨,在家吗?”孙有诚站在院子里高声喊道。
屋子里的人听见有人叫,小姨出去一看,“大诚哥,你们怎么来了。”“妈,大诚哥来了。”
姥姥打开厨房门,看着她道:“我知道了,你们先去招呼他们,我的饭马上就好了。”
‘砰’门关上,姥姥看着厨房里的人没有了,只好对着空气说:“家里来人了,在多做些饭菜。”
“嗯!我听见了,知道。”方默南回道。
林老爷子和老爸也从屋里走出来。
“呀!你们都在啊!正好和我出去,提东西去。”孙有诚招呼他们道。
几个人出了院子,站在大街上,就看见孙有诚的弟弟,有信正在栓骡车,上边坐着石头,怀里抱着个很大地篮子,上面用毛巾盖着。旁边放着大半袋面。还有两只被绑着的活着的老母鸡。
孙有诚招呼他们把骡车上的东西提溜进去。
方默南这边也做好了饭菜,本来她做的是鸡汤拉面,不过有人来了,就做了些大米饭,炒了几个菜,谁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男人们提着东西一起进屋,姥姥让老妈、小姨端着午饭,那好碗筷也跟着进屋。
孙有诚把手里的东西放下,“这些都是自家产的,很新鲜。”
姥姥看见一大篮子鸡蛋,起码有小二十斤。“大诚子,你拿鸡蛋做啥?这么多不给孩子留着吃,就是用来换孩子的学费也好啊!”
孙有诚笑呵呵的说:“大姨,不用,家里多的孩子们都快吃腻味了,我们在镇上卖出去好多,这些都是新鲜刚下的。你不知道,大姨自从你们走了……”
姥姥打断了他的长篇大论,“先吃饭,边吃边聊。”大家一起坐下,边吃边听孙有诚说话。
方默南听完,原来石头还挺守信用的,天天抓蚯蚓回来喂鸡吃,所以鸡不但长得快,产蛋量也是噌噌的往上升,家里的人于是就纳闷了啦!一天逮着正在喂鸡的石头,听到他的话。孙有诚是个有心地人,不但多卖了些稍大的母鸡,发动全家,满地里的挖蚯蚓。成果当然是显著的,天冷了,鸡蛋的产量就下来了,今天就是去赶集卖最后一批鸡蛋,然后来看看大姨,谢谢人家,这才来晚了。
方默南欣慰地拍拍石头的头,“小子,很能干。”
“大姨,听石头说,是你教她得方法。”孙有诚站起来说道。
“嗯!是我教的,也是听别人说的,没想到还真成了。”姥姥看看方默南,准是在乡下时发生了什么,等会儿在问吧!
‘咦,这小子,没出卖她。’估计是不敢吧!要问原因的话,前因后果一解释不就露陷了。所以才推到姥姥身上了,算你小子聪明。方默南拍拍石头的肩膀,笑得非常可爱。
可石头的感觉是冷飕飕的,缩缩身子,继续埋头苦吃。
一顿饭吃下来,孙有诚也对大姨他们这几月生活有了了解,从大姨家的饭桌上也表现出来。听到他们要盖厨房,他自告奋勇的留下来帮忙,在村子里,有人家里盖房什么的都会请他,他会些泥瓦匠活。然后让弟弟自己回家了,骡车留下来,万一有事,也可以驼个东西什么的。
石头刚开始的时候读书可以说是被方默南逼的,渐渐地也发现了成绩上升所带来的好处,起码爸妈更高兴了,挨打少了。他妈和村里妇女聊家常时,他妈的脸上简直笑开了花。看着他妈臭屁的样子,他自觉得要学好,让家里笑容更多,况且真正钻进去,他也爱学习了。
趁着放秋假,他也想来谢谢方默南,所以留了下来。
吃完饭他们男人们商量着怎么盖厨房,姥姥把指导意见和后院里的事情也一并交代了,就离开看看面发得怎么样了。天黑的早了,早点儿蒸也好。
方默南手里拿着个擀面杖,围着姥姥和老妈,“用这个,两个人压面团。”她手指着案板上的面,两个人一起使劲儿,压面,叠面,效果跟手揉的面团一样的好。“然后揉成长条,用刀切成方块,省力气。”
老妈想想,拿着擀面杖,看向姥姥道:“要不咱试试。”
有了工具的帮忙,果然省时又省力,很快四锅馒头出锅,100多个,热腾腾,软乎乎的。
把馒头放进大簸箩里,上面盖上一层用新花做的棉被,保暖用。两个人搬到小推车上,然后,姥姥就拿衣服。
“妈,今天我去得了,您休息一下好了。”老妈夺过浅粉色的衣服,就往身上穿。“妈,这衣服。”她指指胸前的图画,很喜庆,不过小孩子穿上应该更好,不适合这个大人穿。
“怎么,挺好的,这画是你闺女画得,别人求都求不来。”姥姥好笑得看着穿上大围裙的老妈。“你穿上就知道有什么用处了。”她拍着头,“对了,对来馒头的人提醒告他们后天我们的摊子就摆在老莫头家的门口了,这个最重要,千万别忘了。”她仔细再三的叮嘱道。
老妈一听是方默南画的这太不可思议了,她只是三个月没见孩子,变化就这么大。来不及再计较什么,穿上,推着小车走了,当然更多的是骄傲和自豪。
半个小时候,老妈高兴地推着小车回来了,原来这个围裙上画的人还真是特别。“妈,我去卖馒头,他们是只认我身上的画,没看见穿的衣服人换了。不过也有认出我是你女儿的。”
“呵呵……现在相信了吧!这么快就回来了,人想必挺多的吧!”姥姥猜测着。
“嗯!有好多人没买到,走得时候还一步三回头的。”老妈点点头,她昨天刚听说是没太在意,今天却是大为改变了。没想到这小小的摊子中,也有这么大的利润,她把钱交给姥姥。
*****************************
在姥姥忙着蒸馒头,卖馒头时,老爸和老妈、小姨他们在姥姥说的地方,拿着洋镐、铁钳,开始丈量,拉线,挖地基。林老爷子和大诚子赶着骡车去买水泥、石子、沙子。红砖后面有现成的,盖两间正房不够,盖厨房正好,还有房梁也是现成的。
老妈拉拉小姨的胳膊,小声的问道:“咱们盖厨房,明显的人手不够,用不用请大哥回来。”
“我说姐啊!这事你可千万别提,你还不知道呢!都来过两回了,他不让咱妈干!嫌弃给他丢人了。”小燕一脸地嫌恶。“啊!呸!什么丢人,还不是他不孝敬老人,咱妈这么大的年纪还得出来摆摊子挣钱,怕别人在他后面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的。”
老妈好奇道:“这回咱妈咋想通了。”她疑惑地看着小姨,照以往的情景只要老大说什么,她母亲肯定什么都答应。
小姨摆了个数钱的姿势,“这个魅力大。”接着又道:“还有就是我上学,要是考大学的话,压力更大。所以咱妈才接着干下去的。”她也没想到她妈会接着干下去,看来她妈这次终于站在她这边,心里还是疼她的,想起这个小姨心里美滋滋的。
“对了,姐我看你挺积极地,一点都不反对。”小姨疑惑地问道。
“咱家啥情况我又不是不知道,咱妈能找个活计更好,也不至于天天闲着没事干,看着咱爸的照片掉眼泪,胡思乱想。”老妈说道,“这样还能减轻我们的负担,我有啥子理由拒绝。”老妈说的很现实,可也是事实。“为了咱妈你可要好好学习。”
“放心,为了争口气,我也会拼命的。”小姨挥挥拳头说道。
“你们两个别在旁边嘀嘀咕咕了,赶紧干活儿。”老爸吆喝道。
“哎!这就来。”老妈和小姨回应道。
方默南被石头拉到后院,当然默北也得跟着,不让她搅合大人们干活。方默南看着扭捏的石头,“有什么话,说吧!”
他垂着头,又飞快的抬头看她一眼,“对不起,还有谢谢。”
“哦!对不起我什么,谢谢我什么啊!”方默南坏心的道,想道歉就快点儿说,跟个大姑娘似的,一点也爽快。
“对不起,在我家是曾欺负过你,谢谢的是,地龙喂小鸡的事情。”石头看着笑眯眯地她,深吸一口气,很干脆的说道。
“我走了,你的功课怎么样了?”方默南笑得好不可爱。
“我的功课是突飞猛进,老师还表扬我,说我进步很快。”石头挺着胸膛高兴地说道。
“哦!那好啊!这几天在我家,就和我们一起学习吧!”方默南和蔼地说道。
在石头眼里却是小红帽掉进了狼外婆家里,背脊冷飕飕的,打了寒颤,“好啊。!”
男人们忙着盖厨房,后来又加入邻居过来帮忙,中午管一顿饭,姥姥为此买了不少的猪肉加餐,个个都有的是力气。姥姥和老妈忙着蒸馒头,小姨忙着上学去。林老爷子则带着方默南、默北、石头在屋子里读书、学习。盖厨房期间大舅舅是一次也没来姥姥家看过。
盖厨房夜里加加班,总算两天时间盖的差不多能用了。厨房是个长方形,有一人多高,两个并排的盘着农村样式的大火炉,炉灶外面用白色的面砖贴了一层,油光锃亮的,显得干净整洁。因为面积不大,花费不了几个钱,有了面砖清洗起来容易。
炉灶里烧煤块,热量大,蒸得快。火旁边还把两个大水缸给修葺到里面,当成水池子,用热水方便多了,要是冬天这里的热度,方默南想在这里洗澡也不冷了。
老爸想办法,这烟囱排出的热量是不能浪费的,给林老爷子的房间也弄上了‘暖气’,后院的蔬菜也搭好架子,用塑料薄膜盖了起来。
孙有诚见了他们后面弄的蔬菜大棚,也心里痒痒的,问过之后算算手里的帐,有些犹豫。方默南就让姥姥出面告诉他们一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