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3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有的是用脑过度。这也是随着世界的发展出现的一种趋势,在古代这种情况很少,没有这么大的强度,在六七十年代也很难想像,但是现在的工作学习节奏太快了,出现了很多在短时间内过度用脑的情况,比如打电子游戏,这种事情要求你的大脑反应很快;又比如工作任务,可能要求您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高强度的思考;又比如学习,有的时候要求您三天写一篇论文等等,这些事情也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质基础,长此以往,则人身体的状态就会改变。”
ps:
求粉红、求推荐!!
第1121章
“这脑跟肾还有关系啊!”保罗问道,这一个上一个下,差老远喽!
方默南道,“关系可大喽!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就是说中医认为人体的骨头,骨头里的骨髓,以至于脊髓,直到大脑,都是与肾密切相关的,如果过度用脑,则会产生一些比如耳鸣、疲惫无力、头晕、腰腿无力等情况,所以想要补充用脑过度产生的身体失调的情况,要从补肾下手,这个时候可以服用,它可以对身体进行调整,使物质得到及时的补充。”
听着方默南说完,沈穆清长出一口气,心里腹诽道,“呼!给你吓死了。”
“你这叫做贼心虚哟!”方默南贼兮兮地说道。“还是你思想不纯洁哟!”
“呵呵……”沈穆清尴尬地挠挠头,一脸讪笑,他确实想左了。
“那谁是第二带兵最多的。”方默南竖起食指问道。
“按剂量就是山萸肉和山药,分别是四钱。”妞妞说道,“我说的可对!”
“妞妞说的对!”方默南夸赞了一句继续道,“山萸肉和山药,带兵的数量是主将的一半,它们就是副将喽!”
“首先看看山萸肉,这位副将长得红红的,咬上去酸酸的。”方默南又画了人体解剖图,“这位副将要占领地方就是肝经,中医的肝并不只是西医讲的肝脏,中医的肝是一个系统,还负责管理包括情志等方面事务。”
“肝气郁结嘛!气伤肝!”大宝说道。
“咦!你们怎么知道的。”这下方默南诧异道,她可没有在孩子们面前讲过哦!
“南姐姐,我们耳不聋、眼不瞎的,你治病的时候我们听你解释的多了,自然就知道了。”二丫洋洋得意道。
这倒是她治疗情志病的时候,可没有少提肝经。
“小机灵鬼儿们。”方默南拍拍二丫的脑袋接着道,“中医说:酸味入肝,山萸肉领兵四钱。直入肝经,同时还兼入心经、肾经,这样副将山萸肉带领着队伍进入肝经后,就及时地把粮草送入了这个领地,这样肝经的运行就正常了。同时心经也得到了补给。现在我们再来看人体解剖图。好的,肝经和肾经这两个区域已经得到及时的补养了。
另一个副将是山药,它带的兵也是四钱。他长得白白的,胖胖的,味道是甘甜的。”
“枣泥山药糕嘛!”唐毓宁说道。
“说的不错。”方默南接着道,“中医说:甘味入脾,它一定是带着它的士兵进入了脾经的区域,对那里进行了及时的补给。”
方默南道,“山药不仅入脾经,同时,副将山药还兼入肺经。所以肺经这个区域也得到了一些战略物资。
好的,现在几位将军都出发了,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战略地图,肝、脾、肾三个战区,已经插满了红旗,心、肺战区也得到了补养。所有的位置都投放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得到了充分的恢复。”
“那余下的三味药是干什么的。”二丫眨眨明亮地大眼睛,忽闪忽闪地看着她道。
“有了主将,副将,还得有小兵是吧!”唐毓宁捏着下巴一副思考状道。“将军坐镇中军帐,小兵得冲锋陷阵吧!总不能让将军自己冲吧!”
众人看着侃侃而谈的唐毓宁,“看我干什么?我说错了吗?”唐毓宁耸耸肩道,“领兵打仗不都是这样吗?”
“保罗!”方默南朝唐毓宁努努嘴,竖起大拇指道。
“呵呵……”保罗傲娇地扬扬头,“丫头,接着说。”
方默南绘声绘色地描绘道,“当当当……前方战报回来了,三个主要战区都发现了问题,肝经战区的回报是说那里尚有部分敌人没有清除,影响了物资的投放,这部分敌人是什么呢?哦!原来是肝火,有肝火在,那么投入大量的物资是危险的。
怎么办?让我们来看看现在我们司令部还剩下哪些战将了吧,对了,就是你了,丹皮,丹皮在吗!”
大宝起身行了个军礼,“丹皮在!”
“你带兵去吧。”方默南抬眼笑着挥手道。
“是,保证完成任务。”大宝挠挠头傻乎乎地问道,“可我干什么去啊!”
“呵呵……”引起大家哄笑一片,方默南笑着道,“丹皮,又叫牡丹皮,它可以带兵直入肝经血分,清除肝火,它历来以手段猛,行动快著称,但是由于这次去执行的是补给任务,丹皮只是对山萸肉进行掩护,所以不用带那么多的兵,三钱就够了,我们管它叫特种部队吧,好的,丹皮,你现在出发!”
方默南接着道,“脾经回来的报告是说:脾经里还有部分敌人潜伏,原来是水邪,脾经是个干燥地带,如果有水邪潜伏,则投放的物资会被浸泡,变成一堆烂泥的!怎么办?需要派一位排水能手去处理这个问题,越快越好!
让我们赶快再看看剩下那些将领了?好的,茯苓,谁是茯苓啊!““我是茯苓!我是!”二丫拍拍自己的胸道。“茯苓需要做什么啊!将军!”
方默南板着脸一脸威严的下令道,“茯苓,味甘淡,主要对脾经地形比较熟悉,它是寄生在大松树的根须上的一种菌类,白白的,味道平淡,它可是泄水健脾的能手,现在我们命令它带兵三钱,组成一个特种部队,直入脾经,将脾经的水湿泄去,如不完成任务,提头来见!”
“是……”二丫行礼道。
方默南拔了一下桌子道,“现在桌子上剩下的是最重要的求救信了,这是肾经那里发来的,说是在肾经那里也有水湿,这肾本来就是管理水的,但是如果水太多了,超出了它的负荷量,则会变成严重的负担。
怎么办,我们的主要战区出现了问题,这可要好好的考虑一下,一定要派个能打硬仗的,好吧,派谁去呢?”
“派我去啊!泽泻!”妞妞说道,“听名字就错不了,泽泻,泽泻,多少水泽都能泻掉!”
方默南赞赏地点点头,妞妞别提多高兴了。
方默南道,“现在派泽泻带兵三钱,组成特种部队,直入肾经,执行泻水任务,先立下军令状,不完成泄洪任务,提头来见!”
“是,保证完成任务。”妞妞保证道。
“各位听了,有什么感觉吗?”方默南嘴角含笑期待着问道。
“中西医果然不一样?这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沈穆清道。
“嗯!嗯!”大宝点头道,“很兼顾彼此,侧翼。”
“不是傻乎乎,只知道简单的冲杀。”二丫附和道。
“尽量见少副作用。”妞妞想了想道。
“这六味地黄丸,好像不止补肾的,确切地说应该是补肝脾肾的,只是着重点在补肾而已。他们不是壮……”沈穆清猛地急刹车道。
方默南微微一笑道,“说的不错,这次战斗任务的策略设计是三补三泻,三位主将进入肝、脾、肾三经,同时派了三位助手进入这三经泻去该经的邪气,这种治疗思路是严密的,否则如果一味进补则会导致有邪气的脏器的功能异常。
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全面的调理身体的方药,也正因为它的设计思路如此精细,故此在经过了近一千年的临床考验后,它成为了中成药中最为著名的方子,且家喻户晓。”
********
“呀!这么晚了,都九点了。”沈穆清立马起身道。按这间屋子里的作息时间,早该休息了。
“我送你。”方默南也起身道。
“不用,我又不是不认识路。”沈穆清拦着道。
“行了!又不差这几步路。”方默南打开房门,“咦!亮子呢!”
“谢天谢地,你现在才发现少一个人啊!”沈穆清打趣道,“你走后不久,他会公司处理事情了。”
“沈哥,耽误你的工作没问题嘛?”方默南不好意思道,他又不像他们是的闲人。
“你都说了,将军稳坐中军帐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沈穆清赖皮地说道。“用的着我亲自出马嘛!”
“噗嗤……”他臭屁地样子真是可爱。
“行了,别送了。”沈穆清摁下电梯开关,他进去后挥挥手,“明儿见。”
“明儿见!”方默南拜拜手道。
沈穆清手里转着钥匙圈吹着口哨,喜滋滋地回到了家。
一夜无梦,
接着拜菩萨,京城的寺庙太多,不过最灵验的有六大寺庙,除了逛完的白云观。
还有雍和宫,潭柘寺、卧佛寺、红螺寺、云居寺。
方默南知道起码这两天之内,得在城区,所以今儿就去了雍和宫——喇嘛教黄教寺院。
电视中每年烧头香可是人山人海的,有名的很。
四爷做皇帝前的府邸,现在是烟雾缭绕的。
雍和宫有将汉、满、蒙、藏等多种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寺院殿宇宏伟,楼阁巍峨,既有宫殿金碧辉煌的建筑,又有古刹庄严肃穆的气氛。宫内紫檀木雕刻的罗汉山;白檀木雕刻的弥勒大佛;金丝楠木雕刻而的旃檀佛龛,被誉为雍和宫内的木雕“三绝”。
值得一观!
ps:
月末!求票!!
第1122章
天热的发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下了火,不远处的知了扯开了嗓门嘶鸣!也不及姚枫接到幼儿园的电话,“啊……”的一声惨叫,吓得出溜到了地上。
吓得医院的药房同事赶紧搀扶姚枫起来,“姚医生,姚医生!”
“丁丁,我的丁丁。”姚枫在同事的搀扶下坐了下来。
“发生了什么事姚医生!”同事担心的问道,看得姚枫的脸色都吓白了。
“发生了什么事?对了,幼儿园来电话我儿子病了!”姚枫回过神儿来,一脸的惊恐。
“那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幼儿园!”同事催促道。“放心假我给你请了。”
“哦!哦!”姚枫起身道,就这样踉跄着向外跑。
身后传来同事的安慰声,“姚医生,别太担心了,也许只是小毛病呢!”
姚枫挥挥手表示知道了,出了医院,打了辆出租车到了幼儿园,这是正好救护车也赶到了。
姚枫看着已经被送上救护车上浑身抽搐的丁丁,质问道,“这怎么回事!王老师,园长这怎么回事!”
“丁丁妈!我真的不知道啊!我们围在一起唱歌,唱着唱着,丁丁浑身抽搐就躺地上了,我马上打120,又给你和丁丁爸打的电话。”园长焦急地说道。
说话当中已经到了医院,丁父就站在医院门口,看见从车上踉跄着下来的姚枫,“姚枫,怎么回事,丁丁怎么突然就病了。”
期许着只是小病或者是虚惊一场,谁知道……也不发烧啊!怎么就全身抽搐呢!
“我哪儿知道!”姚枫这下六神无主的说道。
“这你不是医生吗?”丁父说话语气有些冲。
孩子一病,谁的心情都不太好!这说出来的话,自然带着一股子气,不过这时候谁还计较啊!
“我是药剂师,看病我又不在行。”姚枫不满地嘟囔着嘴道。
两个人跟着担架边走边说。一番抽血、化验折腾下来,没有找到病因。
各项指标都正常,姚枫拿着化验报告,“正常,正常,我儿子无缘无故的抽搐,你给我说正常!”
“这马上都中午了。都抽搐了这么长时间了,李医生真的查不到病因。”丁父问主治医师道。
李医生扶了扶黑框眼镜道。“丁先生、丁太太,我建议你们看一下中医的好。”
“啊!折腾了半天你就给了我这样一个答案。”姚枫瞪大眼睛看着他问道,恨不得吃了他。“你们不能先下药止住抽搐啊!”
“没有找到病因,我们无法用药,否则适得其反就糟了。”李医生严肃地说道。
姚枫看着多说无益,儿子还在抽搐,“你不治是吧!我找人治。”
她直接从包里拿出手机,摁了下去。
“姚枫,姚枫,丁丁不抽了。不抽了。”丁父慌忙扯着姚枫地胳膊道。
姚枫看着病床上的丁丁,抽搐的幅度渐渐小了,很快就不抽搐了。
“这怎么回事。”丁父看向姚枫和李医生问道。
“丁丁,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疼嘛!”丁父又转身弯腰慈爱的看着孩子问道。
“爸爸。我饿了。”丁丁笑眯眯地说道。
“李医生还不赶紧看看!”姚枫喊道。
李医生上前拿起听筒,听听,有摸摸脉搏,也是一脸的疑惑,“丁先生,丁太太,听了听心肺没事,这精神也很好!目前查不出来什么,我建议你们留院观察一天。”
“那也好!无缘无故的抽搐,又无缘无故的停下了,是要观察一下。”丁父看着姚枫道。
姚枫道,“看我干什么,你做主就行了。我打个电话让我老同学来看看。”
李医生见状退了下去。
“用不用,请杨老过来。”丁父建议道,“他不是刚刚治好了咱外甥不是吗?”
“对对!”姚枫接连打出两个电话,第一个打给老同学,就在这栋大楼里,正在约见病人,大概半个小时后才能过来。
随即打给杨老,结果杨老昨天临时出差,当天晚上就飞了。
“你找找方医生,她不是预言孩子将要生一场大病吗?你还是……”杨老的话还没说完电话就被挂了。
“你怎么气哼哼地挂断了电话了。”丁父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昨天那臭丫头咒我家丁丁。”姚枫气愤地把昨天的事详细的说了一遍。
丁父一听腾的一下站了起来,手指着她,“姚枫你说你老是把不住门儿……”
“我怎么了,任谁一个正常人听了也会火冒三丈的。”姚枫不满地嘟囔道。“现在人为了钱,有啥干不出来的。”
“你说让我说你什么好!你说那个方医生,跟咱有仇,还是跟咱有怨,第一次见面人家闲着没事,咒咱家丁丁啊!”丁父被她彻底打败了,这风风火火,搞不清楚状况,急急就下结论,说风就是雨的性格,他看这辈子是改不了了。
“我哪儿知道她是医生啊!再说了说不定真的是咒咱家丁丁呢!你看这不丁丁好了。”姚枫底气不足地辩解道。
“算了,现在最好祈祷丁丁不会再犯病。”丁父无奈道。
半个小时后,姚枫的老同学来到了病房,一系列检查下来,依然无果,找不到病因。
“老同学,我看也是留院观察一天再说。”他摘下耳朵上的听筒道。
“老同学,你也查不出来。”姚枫担心地问道。
“从检查的各项指标上来看,没有问题。”他看着手中的数据报表道。
“那留院观察吧!希望是虚惊一场。”姚枫自我安慰道,不过大家心里清楚,既然无缘无故地抽搐,身体肯定出了问题。
****
方默南抬眼看了一下天上的太阳,上午11点,依然没有电话,这估计孩子不抽搐了。
那么就要到晚上丑时(凌晨1点——3点)了,唉!她长叹一声!
“南妹子对着太阳叹什么气啊!不怕伤了眼睛啊!”沈穆清轻声问道。“这太阳有什么好看的,热死了。”
“没看什么?走吧!接着逛!”方默南摇摇头,笑道。
一行人继续逛雍和宫,在这里磋磨了到半下午才出来。
从雍和宫出来,就去了同和居,经营鲁菜老饭庄,据说是旧京城八大居之首。一座古典四合院,院内有座精致的二层木结构小楼,楼上为雅座,每间雅座内挂有李白、杜甫的诗词,还可以远眺阜成门大街。
闹中取静,环境不错,古色古香的同和居的名菜有兰花银耳、氽鲫鱼青蛤蜊、烩乌鱼蛋、油爆双脆、烩生鸡丝、扒鲍鱼龙须、绣球海参。
“这里是老店,基本上保持着原汁原味,由于规模所限,在三里河又开了家新店。虽然新店也红红火火的,不过京城的老人还是喜欢这里的京味儿,这里可是提前几天预订,不然可就没有位子。”亮子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道。
“这里的三不粘也是非常有名的。”方默南笑道。
“对对!三不粘,是用普通原料—鸡蛋黄做主料,将水、鸡蛋黄、白糖、绿豆粉、按一定比例放入容器,搅拌后置入加油热炒锅中炒制,边炒、边搅、边放入油,经过300…400次搅炒,要手不离锅,勺不离火、至蛋黄、水、糖、绿豆粉融为一体炒至状如凝脂,色泽金黄,形如蒲月,味香扑鼻,出勺即成。吃时一不粘盘、二不粘匙、三不粘牙。”亮子介绍道,“来这里必点这道菜。”
沈穆清调侃道,“亮子,即使以后失业了,我看你做个导游那是绰绰有余,这么多天下来。真是长了不少的见识。没想到居住了这么多年的京城有这么多曾经啊!”
“千年古都,没有一些底蕴,还叫古都啊!”保罗说道,这夹菜的筷子可一点儿都不慢!
“不过这里的器具可真精美。”保罗赞叹道。
“那当然了,通常是一整套的万寿无疆,高贵典雅。”亮子话锋一转惋惜道,“过去客人最喜欢的粉皮辣鱼和清蒸潘鱼的盛器非常独特,称为鱼池,整个盘子呈鱼形,有食指那么深,但现在这种奇特的盘子已经看不见了。而以上两道名菜的消失,很大的原因在于盛器的失传。
粉皮辣鱼是一道色泽金黄的汤菜,鱼肉鲜嫩,粉皮柔润,还点缀以红辣椒,色泽明亮艳丽。
而清蒸潘鱼在京城历史上则与任菜即赛螃蟹、江豆腐齐名,它的发明者是当时的社会名流潘炳年,此人某日突发奇想,建议同和居师傅试用羊羹烹鱼,果然鲜美异常,被誉为:滴油不粘,鱼整汤清,吃到嘴里清淡鲜美,软嫩无比。只可惜,现在的食客们仅能用过文字瘾在精神上品尝它们了。”
“哦!”方默南挑眉,眼眸微闪。
“新店餐桌上的盘碟也都大众化了,没有了过多的讲究,也只有着老店还保留着古意。”沈穆清怅然若失道。
“同和居是一个由名不见经传的摊商小贩一手操办起来的百年事业,是一个在最初的本微力薄中兢兢业业赢得隆世名望的京师老号。”沈穆清感慨道,“从狭窄入口处,走出来的小摊贩终成大器。”
ps:
求粉红、求推荐!!
第1123章
“咦!”亮子拍了下额头说道。“这些日子下来,从东来顺到仿膳饭庄,似乎每一家老字号的创业故事都脱胎于异曲同工的模子,理想中享誉京都的老字号似乎都应该根正苗红、财大气粗、海阔天高,这些来路轩豁的想当然早已被一再相左的事实颠覆。他们也是由小到大发展起来的。”
这段日子,有的是时间,所以不但特色小吃,还有老字号品尝了个遍。很可惜有些已经失传了。
方默南放下茶杯,“世上所有的路,在入口处都是狭窄的,这句话用在京城老字号身上最合适不过。比如今天无人不知的东来顺,最初只是个拉黄土的小推车改造而成的流动饭铺;宫廷御宴传人的北海仿膳,起家时也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茶社;至于同和居,最初的老主顾也都是些劳苦大众,像拉骆驼运煤的、马贩子、驴贩子,肉铺的掌柜就算是最有钱的了。同和居赚得都是蝇头小利,经营状况都是勉强维持,但他们身上布下了奋斗不息的经络,这种跳动不分昼夜,不知疲倦,仿佛‘勤劳进取’天生就烙在他们的额头上,充满脉搏中、血液里,是与生俱来的天赋。”圆润甜美的嗓音,非常的具有穿透性,听在耳边仿佛敲响历史的钟声。
“对呀!老一辈儿他们秉承了应有的美德,他们和气生财、货真价实、取信于各方的照顾主儿。
而无商不奸只是一种现代人总结出的不正当竞争的陋习,而远非理性市场默许的特质,商人和商品的双重品质保证是创业先驱们最终红红火火发展起来、并竖起自己招牌的公开秘诀。”沈穆清说道。“千条道路,最终还是得走正道!”
“走过狭窄而坎坷的艰苦创业之路后,其实这些老字号的小老板们面临新的选择:是继续保持质朴的本质,安于薄利,长远发展;还是将贫苦的老百姓打发得远远的,树立起自己大店的姿态;甚至借著名号玩花样,造假注水。赚取短期内的最大利益?这时,另一句话——走一条路,而非随便哪一条路——蕴涵的道理在这些获得初期发展、积累了一定原始资金的老字号创始人身上体现出来。最终,那些没有因为有了自己的字号、自己的店铺而忘乎所以,也没有因为店大而欺客、暗地操作偷工减料的一批平民创业者们沿着最前面的那条路坚定地走下来,经受岁月和市场的考验,成为今天的经典老招牌。而有些店面。销匿无踪。
现在八大居就剩下同和居和砂锅居了。”亮子有些遗憾地说道。
“京城之地,天子脚下。老板必定是土生土长的地头蛇,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还不赚得盆满钵满啊!这生意自然能从摆摊到开大买卖。”二丫咽下口中的鱼肉理所当然道。
“还真不是,我查过他们的创办人。”唐毓宁一本正经地说道,“事实上很多老字号的创业者都是外乡人。比如江南人张森隆开的稻香舂,闽南人林子丹的庆林春,当然还有齐鲁汉子牟家人的同和居。外乡人更加吃苦耐劳,他们付出了常人不能想象的心血和辛苦,成功只是对他们不懈努力的恰如其分的回报。”
沈穆清温润醇厚地声音响起,“见证了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摊商小贩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则是老京城的商业圣地。它们像包罗万象的眼睛,不仅目睹了各个商号的历史,也梳理着老京城整体商业的脉络。”
沈穆清顿了一下筷子,“嗯!就比如老同和居所在的西四。西四成为一个买与卖的商业点,是在明代——那时候。它和刚开始创业的小商贩们一样,捉襟见肘,家徒四壁。后来,西四才真正成为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是因为当时人民生活的必需品都必须从郊区运进城,而西四地处要道,交通四通八达,于是马、猪、羊这些当时市场上的热货纷纷在此交易。集市贸易的兴旺,直接带动了餐饮业、服务业的兴隆,许多小摊贩也正是借着这一时机开始创业或者获得长足发展,同和居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当小摊贩们经过艰苦创业,树立名号,一步步直到声名远播,西四也日渐成熟,从交易集散地、热闹商业街,最终成为京城商业网的中心。”
方默南叹道,“历史是公平的,市场也是,而机遇也几乎是平等的。小商小贩成大器也许并不是新闻,而如此之多的老字号艰苦创业的故事对于今天悠远的启示,我们不能浅尝辄止,经历的岁月的沧桑能保留下来,自然有它独到的地方,应该有值得挖掘的。”
一顿饭在感叹老字号中和品尝美食中慢慢度过。
吃完饭,不忘带走一些这里另一样甜点——混糖大馒头,好吃懂吃的人都知道,当年同和居的混糖大馒头半斤一个,名气一点儿也不逊于“三不粘”。
回到酒店后,小家伙们自动练大字,看书,到点后洗澡上床睡觉。
***********
儿童医院,病房内,姚枫提心吊胆了一白天,儿子没有犯病,不过她始终没有放下心来,许多病症是晚上才犯病的。
这到了傍晚请来了杨老的徒弟于医生坐镇,真万一有啥,有于医生在呢!真不行了厚着脸皮求那个方医生也有个人带路不是。
这下双保险,应该行了吧!
夜已深沉,病房内只留有一盏晕黄的小灯,安静地只有风吹着树叶的沙沙声。
过了0点,人都困得不行了,姚枫他们三个人头一点一点的。
这1点的钟声刚刚敲响,落下,丁丁又开始抽搐了。
先开始三人都没发觉,正迷迷瞪瞪的,听见丁丁上下牙齿打架的声音,姚枫一个激灵醒了过来。
果然是当娘的,孩子一有动静,这耳朵灵敏着呢!
姚枫赶紧拍拍丁父和于医生,两人一激灵顿时清醒了许多,丁父赶紧打开大灯。
于医生执起孩子的手腕,认真的把脉,把完左手,然后又执起右手,大约十分钟后。
于医生撤回了手紧拧着眉头道,“丁先生、丁太太,丁丁肝经受邪。”
“肝脏出了问题,可我们检查肝功能正常啊!”姚枫挑眉说道。
“丁太太,是肝经受邪!”于医生纠正道。
“那么开药方吧!”丁父看着孩子受苦焦急地催促道。
“这个……那个……丁先生、丁太太抱歉,这药方我不敢开!”于医生坦率地说道。
“嘎……”丁父掏掏自己的耳朵,简直不敢相信。
“你说什么?”姚枫更直接,一把抓住了于医生的脖子,使劲的摇晃道,“你不开药方,你当什么医生啊!”
这人要急了,这手劲儿自然不一般,勒得于医生的直吐舌头。
丁父见状赶紧上前把姚枫的手指一根根掰开,“姚枫,你冷静点儿,冷静点儿。”
“你让我怎么冷静。”姚枫指着于医生,“你说他安的什么心,明明已经摸脉摸到病因了,你为什么不开药方。”
“咳咳……”于医生被勒得脸通红,大口大口的喘息,“丁太太,不是我不开药方,而是我没有十足的把握,剂量不够,则不能治愈,剂量过了,则过犹不及。”
小儿病很特殊,小孩不会说话,有病痛形容不出来,小孩的脉也不好诊。所以说,儿科病一般不好治。
于医生能诊脉诊出一二来,足见他的医术不错了。
“那怎么办?”姚枫急的都哭了出来,“难不成就在这儿干等着。啊!”
丁父抓着于医生的胳膊道,“于医生,杨老不在,你介绍一个可以……”
姚枫突然想了起来抓着他的手道,“告诉我那个方医生,在哪儿,我去求她。”然后扯着于医生的胳膊就往外走。
姚枫走的很急,于医生可以说是连滚带爬的跟在后面。
打车去了酒店,夜班三更,大堂冷冷清清的,柔和的灯光笼罩着大堂的每一个角落。
安静的大堂被一连串急促的脚步声打断,前台小姐,看着一男一女疾步过来,女的脸色很是吓人。
吓得前台小姐下意识向后退了 一步,更是通知了一下保安。
“方医生,住在哪一间房!”姚枫急冲冲地问道。“快说!”
“丁太太你,你冷静点儿。”于医生看着前台小姐赶紧笑着说道,“呵呵……小姐,你不要怕,我们是来求诊的,我们找方默南,方医生。”
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