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2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那么越治就越坏。”
“其实学中医很简单的,您自个都能学会,不用这么郑重的。”方默南起身避开,她实在不好意思在坐着。
“真的!您听我说说就知道怎么回事了。”方默南赶紧又说道。
元肇霆见状把杨医生拉起来,坐回沙发上。
方默南抿了口清茶道,“先贤常言: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正统医道,医中有道,道中有医,实可感而遂通,无有可言说者。人人皆可自成良医,何须他人饶舌?因万物皆可疾,万物皆可医,应病予药,恰如以手指月,挂一漏万,医道学人所弗为也。”她顿了一下接着道,“通俗点儿,其实医生只是帮助患者,激发他自身的能量来自治,通过药物,外治手法,使他达到阴平阳秘,与天地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实际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执着给障碍了,医生就是帮助病人去掉这些障碍。使之恢复健康。”
“对对!所以我才说方向错了,只会滑的更深,医生只是纠偏,而对待疾病不能像敌人一样消灭完事。”杨医生忙不迭的点头道。就像是胡展翼的抑郁症,明显的是先天体质问题,难不成开刀把脾脏切点儿,可心脏偏小,也不能扩大吧!
“您有这样的思想,那么学中医就更简单了。”方默南笑着打趣道。
“照你的说法,任何一个普通人,只要得真传,人人皆可掌握医道。”元肇霆迟疑地问道。
“嗯嗯!”方默南点点头道。
在座的人也来了兴致,纷纷洗耳恭听。
“当然,前提是‘真传’,念得真经才行,如果念得是假经,神仙也教不会。”方默南调侃道。
“呵呵……”众人齐齐笑了起来。
“望闻问切,这四诊法,想必大家都知道吧!”方默南说道。
“嗯!这个只要是个华人都知道。”胡老说道。
方默南把茶杯放到茶几上,换了个舒服的位置,坐好后,才道,“这四诊法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是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等中医理论的具体运用。”
“千万别一听阴阳五行,就说他们是跳大神的封建迷信,中医能存在千年,自有他的道理。”
方默南见众人点头接着道,“医家教徒弟,有两种教法。第一种,也就是普通拜师学医的,学的就是这些基本原理,原理贯通以后,方法就很简单了,一般把把脉、看看舌,基本就可下诊断结论。这要学多长时间?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的时间,这一至三年,还不是从早到晚学,而是白天帮师父家干点杂活,洗药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帮忙泡泡药甚至倒洗脚水,如果师父开心,就讲一两句,不开心就啥也别想得到。师父为什么这么“坏”?除了家里多个免费“工人”的经济因素,就是古代师道尊严的原因,而且,上古没有“中医”的观念,医道不分家,传医就是传道,宁可失传也不误传,师父必须对徒弟进行所谓“磨性”的训练,把你的心性磨平了,真东西才能教给你。
让你干粗活甚至无故责骂你,就是为了磨平你的心性,学了出去,才不至于辱没师门。”
“喂!女人你不会也这么折磨人吧!”元肇鹰眨眨眼说道,这样就能让他知难而退。
“师者为尊,干什么都行。”杨医生倒是很老实地说道。
“噗嗤……”方默南笑了起来。
“我想左了。”杨医生眼神闪过一抹尴尬接着又道,“人生的意义就是在反复的苦乐轮回中慢慢磨平心性,磨掉习气,回归本心。至于这中间的起起落落,成功与失败,辉煌与落寞,都是幻梦一场,最终能留下来一直陪着你的,只有你所背负着的业障,和那颗始终守护着你不离不弃的自性光明的本心。
小学徒,没有那么多的人生阅历,没有经历人生的起落。所以老师傅只能如此的磨练他的心性!人身难得今已得,大道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杨医生悟性很高!”方默南眼眸微闪,勾起唇角笑道,连佛法都用上了,听这话是非学不可了。
“呵呵……”杨医生尴尬地挠挠头,有点儿强人所难,不过他是真心实意的。他眼神清澈真诚,看着她。
方默南话锋一转,“古代的学字怎么写?我说的事繁体的学字。”
胡展翼说道,“我来。”他从茶几上拿出纸笔,刷刷写下了“學”字。
这字跟他文秀的外形很不是不搭,字体刚劲有力,力透纸背,想必这字没少练过。
PS:
求粉红鼓励,望票欲穿!
第666章
方默南指着茶几上那个大大的繁体“学”字,大家的眼神也齐齐的看过去。“上半部分是两只手,捧着一个‘爻’,爻是什么?《易经。系辞》说,道有变动,故曰爻,说的是手中要掌握变动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个‘子’,你首先得处于低位,在家里好好作人子弟,师父的大道之理才能从上往下灌给你!磨你、用你是为了‘灌’给你。”
“嗯!有道理,高高在上,那是求学的态度。”胡老摩挲着下巴说道,突然他笑了起来,想起早年间教这几个愣小子练武的情形,也是这么‘折磨’他们的,直打到他们服了为之。
胡老的眼神一一扫过元肇霆和自家儿子,三人会心一笑,想起往事,苦而甜!回忆起来有滋有味的。
方默南接着道,“等到一段时间的磨练、考察,觉得你适合做自己衣钵传人的,用的就是第二种教学方法:不谈理论,直接就在身体上训练出望、闻、问、切的本事来。这要花多长时间?一般一个晚上就可全会!——是的,一个晚上的教学,便可教会你古传‘诊法”’。只是这一个晚上能做到的事儿,明师们往往要磨练你N 个晚上。”
“这不可能吧!西医本硕连读还得七年,然后实习上岗。中医就别提了,没个一、二十年,能出师。简直是天方夜谭,太过玄妙, 不可能!”元肇霆剑眉一挑,总觉得太玄乎,要这么容易,谁还寒窗苦读啊!
方默南勾唇一笑道,“圣人说,‘大道至简’,越是真理应该越简单明了。越是高深的医道应该越简单。所以古人才常常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好的东西历来都不‘多’。”
“哦!是吗?”元肇霆反问道。
“中医这一行,本来就是很玄妙的。你看中医的‘医’字,在殷商甲骨文里写作‘毉’,其部首为‘矢’为‘殳’,《说文解字》说‘矢,弓弩矢也’,而‘殳’也是古代的兵器,《考工记。庐人》贸公彦琉:‘殳,长丈二尺。无刃,可以击订人。’两个都是可致命的利器,表示破坏力大。遇到‘巫’了,就得‘医’,有得救了。”方默南俏皮轻松地说道。
“还真是哎!”胡展翼把字写出来。
“嗯!有道理。”胡老刮了刮自己的大下巴笑着道。“这下面的巫字怎么解,我知道巫医一说,往往有迷信的成分。”
“《说文解字》说。‘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咱们很多学者都因此而认为‘巫’就是装神弄鬼的人,其实,历史上乃至现在农村社会里确有不少装神弄鬼的‘巫’,那是假‘巫’,真‘巫’是‘能事无形’,即通达无形之事理的人。以简单的‘舞’技练习就能让你安下心神的人。
在民智未开的时代,这类人容易被神化,而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因此假巫跑出来滥竽充数混饭吃也就不奇怪了。以至于后来的医学名家,不得不痛斥‘巫’。最早出来骂巫的中医界大佬是神医扁鹊,《史记。扁鹊仓公传》里就有他‘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的怒吼。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毉’字后来演变成了‘医’,不用‘巫’。用‘酉’(即药酒)了。现今简体字的‘医’则干脆啥意义也没有了,哎!华夏的古文字已经被我们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方默南叹了口气说道。
“对啊!人家算命的测字。测的都是繁体字。”胡展翼说道。
贺军尧不经意间,摸了摸鼻子,显然他感同身受,有些不好意思。现代人糟蹋了不少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
元肇霆他们偷笑,明显的说的就是简体字。
“其实人们说巫医迷信误人,然而中医的玄妙之处,正是它的“巫”的方面鲜为人知!事实上,中医最神奇的精髓,全在这上面。”
方默南看着他们疑惑的眼神,刚刚还批判巫来着,这会儿又平反,前后矛盾弄得他们是一头雾水。
方默南端起茶杯轻抿了口,“‘巫’的方面是什么?就是古人探索天地、自然、生命三大领域的方法论。方法论解决了,‘理通法自明’,治病方法就可以自己回家学去了!‘道有变动’才是‘学’,回家去给人治病是‘习’。孔夫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夫子的本意是学了就要会变通并且经常实践它,这样才会使学问、技术不断提高而自己也因此而快乐,而不是说学习了以后经常复习就很快乐了。
所以在古代,学中医,其实就是学‘道’学方法,先从自个儿身上开始,把自己的身体折腾通了,就能一通百通。所以我才说,您也可以成为名中医。只要方法得当,智商正常,不需要多长时间,人人皆可以自学掌握一定程度的医道,慧根、悟性好的,保不定还能成良医!”
方默南眨眨眼,“怎么不信啊!想一想历史上那些光辉灿烂的名字——鬼谷子、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他们可是谁也没有上过什么中医学院。”
“当然你们也可以说是家学渊源,或者说是师从名师。”方默南转动着茶杯,“别忘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那名师在哪?”胡展翼好奇地问道。
“名师都在经典中,像是《黄帝内经》、不用说从封面读到封底。《道德经》背下来,《易经》但不要晚上读,否则睡不着别怪我,‘夜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啊!
还有先秦诸子的其他着作,哈哈,读完了您就不想读现代人写的东西了。余下的《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以及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
“等等!这医家典籍通读是应该的,这为什么还要读先秦的诸子百家,又不是要考状元。”胡展翼举手道。
“听过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句话吧!”方默南笑眯眯地说道。
“古代很多的读书人,都多少懂些医道,有的甚至有很高深的造诣。”杨医生若有所思说道。
“嗯!”方默南点头又道,“名医范文甫素好读书,经史子集多所涉猎,强调学医要先治儒学,尝谓弟子云:秀才学行医,快刀切咸齑。尔等倘能通晓经典,如握攻医之钥,否则犹如将登高而无云梯,欲渡江而无舟揖耳。先生博览群书,如从《阅微草堂笔记》中摘取多首偏方用于临床:干荔枝治疗脾虚久泻,冬术一两用治子食母气之心痛,防风一两研末治芫花中毒之泄泻等,均录之青囊,随症取用。先生诊余手不释卷,曾写诗句:可笑书灯不解事,有花偏向案头开。足见其孤灯伴读,孜孜不倦之好学精神。他不仅精于医学,而且擅长书法、诗文,在宁波有医、诗、书三绝之誉。”
“李时珍长耽典籍,若啖蔗饴,遂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着数言。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个备采。足见涉猎之广,采备之博,从而酿成‘江海之势’,着成千古巨作《本草纲目》。”方默南顿了一下接着道,“ 历史上‘儒医’这个概念是指士人先攻儒学,后攻医道,由儒而成医者。事实上,儒医也意味着那些医学功底深厚又有着广博人文修养的名医人家,李致重先牛称之为‘阴阳汇通之医’。为此,学医者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晓人事’,‘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这样就能把人放进社会、自然、精神的大系统中,在‘天人相应’的理性思维中,把握疾病的蛛丝马迹,做到秋毫不差,药无虚发。张景岳所谓的知《易》之大医、‘医者意也’之医,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阳汇通之医’。这,应该是为医者的最高境界。 ”。
“医艺相通,为医也是如此。如欲成为名医,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理论,还要有广博的人文知识,举凡文、史、哲,天文、地理、人事……都在涉猎之列。”方默南感慨地说道,“专一地研讨医学可以掘出运河,而整个文学修养的提高则有助于酿成江海。不是做几个化验、做几个CI就是医生的。”
“啧啧……要照你这么说,这要都通读下来,难怪你会说不为良相了。”元肇霆咂舌说道,他厚脸皮地自认学识渊博了,没想到和古人比起来差的远呢!
“这学医光从书本上就行了。”元肇霆眼神看向杨霁月,报以同情地说道,“看来您还是慢慢地学吧!”光这些书有生之年能读完就不错了。
“中医这东西,如果光从书本学,自然也有收获,但很容易学成庸医。中医只有三种:神医、良医和庸医,真要把这个学问做到‘感而遂通’,恐怕要以身证道,把中医当道去体悟。”方默南说道。
第667章
“对了,学医为什么要背《道德经》,去体悟‘道’呢!”杨医生杨霁月提了出来。
“您要真想学医那么《道德经》、《黄帝内经》和《周易参同契》必须烂熟于胸,学习中医,才有望登堂入室。为什么呢?因为自古医道不分家!中医最精髓的东西,是要当成‘道’去领悟、去体证,才有望豁然开朗、融会贯通的!而要把中医当成道去悟,就非得熟通这些经典不可,尤其是《道德经》。”方默南解释道。“自古有个说法,叫做‘十道九医’,意思是说,十个道士中有九个懂医。”
“学中医的,也‘应作如是观’!学中医,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维方式的问题!可不能如西医那样一是一、二是二。而是一而二、二而一,整体地看问题。
即要用‘道’去思维,才能深得医道三昧!如此才能‘医中有道,道中有医,终至感而遂通’人人自成良医。比如,中医是这样思维的:是谁‘规定’了看病非得把脉看舌?非得分阴阳虚实寒热表里?是谁‘规定’了针灸非得用银针?是谁‘规定’了用药非得往外采?是谁‘规定’了用药必谈什么经方?上古时候的神医们,如果也需要这么折腾,怎么能叫神医!把中医当成道去悟,才有豁然开朗、化腐朽为神奇的一天!”
“大道必须向内去求,如果不是向内求‘道’、求‘般若’,不在自己身上实践‘道’、实践‘般若’,那只是空谈大道,于人于己毫无益处。”杨霁月食指上下轻抚着自己的鼻子,所有所思道。
方默南听得非常高兴果然是华夏人,思维转的就是快,从他的话中也知道他国学素养不差。
。“道医就是‘以身证道’。通过‘返观内察’,回归生命的本源。从而使人具备颇为神奇的诊病、治病能力!”方默南说道。
“你真能再一个晚上教会四诊法。”胡展翼挑眉道。
“记住是教会可不是学会!学,要看这人的悟性了。”方默南调皮地说道。
“你真奸诈!这偷换概念。”元肇鹰瞪着眼睛说道。
“我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你们掌握诊病的能力。但是诊病的‘知识’,还得让爱学的你们自己找医家经典中去看。这样才能融会贯通。”方默南摇头晃脑地说道。“捷径是肯定有的,只是这个捷径需要非常严格的心传口授,明师们就像王冰所说的‘惧非其人,而时有所隐’,但一旦真的对你进行心传口授,不用多长时间。甚至一到三天,就能让你变个人!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说的就是这么回事儿!”
“那方医生就详细讲讲呗!不给别人看病。起码自己懂点儿养生医道。”胡老说道,人老了就希望资格儿身体好些,多活几年。
“先吃午饭!午饭过后再讲行不!”贺军尧出声道,这会儿都十二点儿,看他们的架势。他再不说话,有可能一直讲下去。
“不好意思,先吃午餐!”杨霁月连忙赔罪道。
方默南不以为意,摇摇头,并邀请他们留下。
元肇霆毫不客气地笑道,“您就是不请。我们也会厚着脸皮留下的。”
“呵呵……”
众人直接去了餐厅,午饭丰富且营养,吃的满嘴留香。
饭后。方默南就开始传授四诊、八纲,结果听的人可就多了,梁子和韩志谦、艾伦、杨帆、刁绒他们这些人就连程世非也加入了进来。
虽然没有听上午的,但不妨碍他们听,谁让方默南讲的深入简出。语言幽默非常的有趣。
四诊大家都知道,至于八纲则是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纲领。
八纲辨证是对疾病从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个方面归纳、分析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要和病因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结合起来诊断才能趋于完善,但它是各种辨证的基础,起到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
方默南一直说道晚饭,听得他们是如痴如醉,吃过饭后,继续说道十点,众人才放过方默南。第二天一大早,接着说。
终于让梁子他们这些让完全不懂治病的人,在很短时间内“恢复”其先天本能,使其“精神乃治”。
让杨霁月能够在医道之理上明白圆通,叩问医经万卷,均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就像您能背诵的英语课文,里面的句子您一定听得懂。剩下的就靠个人的悟性了,有捷径但也不可能一下变的‘面目全非’吧!
“杨医生、胡老我明天就要回内地了。”方默南笑着说道。
“啊!”杨医生惊叫道,这才初窥中医的门道,这师傅就走了。“这……”他迟疑地看着方默南。
“我把家里的电话留给你,有什么打电话就行了。”方默南说道。
“好啊!”杨霁月这才正视方默南年纪还是个少女,人家也有家人的,哪能一直在外啊!不过一天多的时间受益匪浅。对中医就更加渴望,有着强烈的求知欲。
耽误了人家一天多,元肇霆、杨霁月他们不好意思的告辞离开了。胡老临走时留下了一张支票,胡展翼的诊金。
方默南扫了一眼,收进了兜里,对自己该得了她从不矫情。
********************
方默南他们送完元肇霆他们,回到房间,一下在宽松了不少。她一屁股坐在沙发上,真是一下子不间断地说这么长时间的话,还真有些累了。
“哟呵……太好了,明儿我们也可以飞走了。”艾伦高兴地说道。前两天他真是一个人被当成牲口用。唔!可以好好的回美国休息一下喽!呼!累死了。
程世贵似笑非笑地看着艾伦和杨帆,哼哼!看得他们两个直哆嗦,真是不公平,杨帆抗议道,“明明是我们大家伙儿一块儿整你们的,为什么只有我们两个遭到报复。”
“哼哼!谁让你们两个孤家寡人不用陪老婆孩子的。”程世贵理直气壮地说道。“平常都很忙,难得有时间多陪陪孩子和老婆。”
一句话艾伦和杨帆一下子都蔫儿了,谁不是从童年过来的,那种小孩子希望父母陪着他们逛公园,一起玩儿,杨帆比任何人都希望,可惜从来没有实现过。
程世贵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膀,方默南关切的眼神看着他。杨帆讪笑道,“干嘛!这样看着我。明天咱们又要各奔东西了,老大是不是犒劳犒劳我们啊!”说着还舔了舔舌头一脸的馋猫样儿。
“午饭估计不成了,已经做好了,晚餐如何?”方默南笑着道。
“走吧,先吃午餐去!”程世贵起身道,今儿来得齐他们直接到酒店楼下餐厅的大包间里去了。套房里的餐厅可装不下他们这么多人。
热热闹闹地吃完午饭,梁子和程世贵他们先离开了,耽误的时间怎么也得补回来,女人们为了自己的美容院的事业,也走了。留下来的只有程世非。
“中午也别休息了,咱们去逛逛街,来一趟怎么也得看看有什么想要买给家人的没有。反正是在中环,也方便。”方默南说道。
四个人穿戴整齐出了酒店,买什么?衣服、化妆品他们有的是,最后干脆还是去了珠宝店,买金子。
“方小姐!非少爷!欢迎之至。”
方默南他们刚一进店里,就看见眼前的男人朝他们微笑地说道。
“盛世珠宝。”
“难得方小姐还记得小店。”盛齐痞痞地说道。
“你这里要是小店的话,香港就没有大店了。”方默南笑着打趣道。
“哈哈……”盛齐笑得怎么都遮不住眉宇间的骄傲和自豪,这话他爱听。
“盛大哥好!”程世非笑着道。
“阿非,又长高了。”盛齐上前揉揉程世非的脑袋,身高已经到了他的肩膀了。“怎么没趣上学。”
“今儿星期天。”程世非笑着道,“你忙的都忘了星期几了,可见这生意好得不得了,忘了今夕是何夕了。”
“阿非这小嘴儿甜的。”盛齐拍着他的肩膀道。“行了想买什么?今儿哥做主了给你优惠,方小姐也是。”
盛齐又看向方默南道,“方小姐想买什么?”就冲着韩志谦和程世贵对方默南呵护备至的样儿,他也不敢怠慢了。
“还真有,把这张支票变成等量的金条。”方默南从兜里拿出支票递给了盛齐。
盛齐接过支票打开,是一张现金支票,一百万港币,开支票的是胡老。“都换成金条。”
“对!”方默南点点头。
“这按规矩,我们得查验一下。”盛齐小心翼翼地说道。
“嗯!”方默南点点头,这个无可厚非。
很快盛齐就提着一个小黑箱子下来,里面摆放着整整齐齐的金条,其实也没多少,不过金灿灿的真是晃眼。
“方小姐你打算如何处理。”盛齐问道,上一次这主儿就买了许多金首饰,这次更好眼睛不眨的直接买金条。
“存到银行保险箱里吧!”方默南想了想说道,她倒是想直接丢进空间里,但有这么多人看着,实在不方便。
PS:
求粉红鼓励,后面的快追上来了。
第668章
“你这多费事,直接现金存进去不就得了,干嘛还要换成实物黄金,还得给银行保管费。”盛齐不解道。
“纸币贬值的太厉害。”方默南撇嘴不屑道。实际上全世界的纸币都在贬值,发行太多泛滥成灾,和银行里那点儿保管费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
“对哦!”盛齐摩挲着下巴说道。“难怪你什么都不爱就喜欢黄金。”
抵御货币贬值,那么只有实物黄金才是硬通货。
贺军尧黑眸微闪,不说别的,单说内地这十年物价可是上涨的厉害,钱越来越不值钱了。现在的她在他眼中就像是冬藏的松鼠似的,两只眼睛闪闪发亮,使劲儿的往家里划拉。
“存汇丰银行如何?”盛齐建议道,“离这里不远。”
“行!”方默南点头道。
“我们这里的黄金饰品也不错,都是最新的款式,简洁大方。”盛齐接着介绍道,他倒是细心,知道方默南喜欢什么式样的。对于这样的大客户,就是优惠他们也赚得多。
“好啊!”方默南笑意盈盈地应道,开始挑项链、吊坠、手链、胸针。这些买的女性居多,当然也少不了方爸的,她更多的买的是袖扣。
对于讲求品位的男人而言,也许除了戒指之外,袖扣就是面积最小的装饰了。因为其材质多选用贵重金属,有的还要镶嵌钻石、宝石等,所以从诞生起就被戴上了贵族的光环,袖扣也因此成为人们衡量男人品位的不二单品,而挑选、搭配、使用统统都是男人的一门学问。
这里的款式还是单调了点儿,除了传统的圆形和方形,还有水滴、螺纹形,没有方默南一点儿华夏风格。
盛齐看着方默南轻蹙眉头。“怎么这些样式不满意吗?”
“有纸笔吗!”方默南说道。
盛齐一挥手,店里的服务员,马上送上来纸笔,方默南就着柜台,一口气画了十来种袖扣。
图案有华夏结、也有图腾、国旗、太极、方向盘、水果、卡通、生肖、星座等各式各样,风格上有优雅、有俏皮、不羁等等。
“你买那么多男士袖扣干嘛!”元肇鹰问道。
“买给我爸的。”方默南头也不抬,手上也没停,刷刷的画着。
待画好后,方默南抬眼问道,“这个能做出来吗!”
“能!”盛齐眼中的精明一闪而过。他们有自己的金饰加工厂。
男人虽然不能像女人似的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可对美的事物同样欣赏,尤其是这么精致可爱的袖扣。
金色的袖扣有华丽有时髦的感觉;金色包边的紫色袖口。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法国绅士格调;银色袖扣,则有沉稳、高贵的效果。
“方小姐,这些设计图纸……”盛齐有些不好意思,可是真的不想放弃。袖口虽小,可利润可观。
别看袖扣小。商机却不小,方默南勾唇一笑道,“图纸啊!不是已经给你了。我只有一个要求袖扣的反面刻上FM字样。”
老爸和老妈两人除了戒指,也只是老妈脖子上多了一条水波纹的项链,很少在戴其他的饰品,太显眼了要注意影响。这样小的饰品老爸应该不回拒绝了。
程世贵送给老爸和老妈的劳力士情侣金表至今还放在家里,两人手上的手表,是老爸用自己的几个月的工资花500多元买的沪海表。
嗯!用老爸的话来讲。闺女孝顺他们知道,‘媳妇儿是自个儿的,你就让你爸也给媳妇儿买些东西成不!’
想起老爸当时的情形,方默南就发笑,对于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的小情趣。方默南是乐意之至。
沪海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的名牌之一,本土老品牌。在建国后的三十年里,一直是身份的象征。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更愿意购买瑞士进口表。
沪海表,在六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深受国家领导人的喜爱,当时成了领导人腕上的‘计时器‘。
在那个年代男士和您握手时会留意您手腕上的表,女士也常藉此判断是否愿意与您交谈。因为市场供应有限,沪海牌手表成为了权力的象征。当时流行一句俗语:如果没有沪海牌手表,就没有姑娘会嫁给你。
就如现在一样男人看表,女人看包一样。都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勿怪人们势利眼,人性如此,先敬罗衣后敬人。
“行!刻字简单。你今儿要买的金饰全免了。”盛齐也非常阿沙力,一挥手道。
“那我就不客气了。”方默南眉眼含笑道,又挑了些小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