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悠哉人生-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训练有素!”贺军尧道,从这些保镖撤离的态势可以看出来,像是正规军。
    “管他呢!他就是来头再大,和咱又没有利益冲突。”方默南噗通……一下跳进水里,痛快的游了大约1000来米。
    贺军尧和程世喜坐在岸边,就看着水中的枚红色的鱼儿自由自在、悠哉悠哉的。游的那个叫畅快。
    两人就这么看着,程世喜桃花眼眼底泛起一丝柔意,有丝灼热的火光闪耀在眼底。波光潋滟的黑色瞳眸里满是醉人的笑意,眼神灼灼地看着水里的‘鱼儿’。
    贺军尧那一双深幽的眼眸显得晦涩而冷沉,似乎就这么看着她,整个人平实温和了许多,少了冷酷和肃杀。
    眼看着太阳高升。人们渐渐的走动起来,有些向游泳池聚集过来。方默南他们三人果断的亦如往常一样,悄无声息地离开,避开了喧哗。
    第三天清晨,老时间、老地方,游泳池。
    方默南游了一圈,坐在岸边,脚打着水花,贺军尧和程世喜在泳池了游了个痛快,才趴在岸边,惬意的享受着。
    程世喜问道,“哎!你们说,那老头儿今天来不?连着两天不见他,效果如何也不吱会一声。”他也实在好奇,不吃药,只是简单一个动作,就能治好多年不愈的腹泻。
    “呶!来了。”方默南朝泳池那边努努嘴。
    程世喜回头,就看见,老人一溜小跑儿的颠儿颠儿跑过来,那精神头足着呢!
    老人看见方默南,由远及近的能清楚的看见他那张不算英俊的脸上,笑的如朵绽放的菊花似的。看得怪渗人的,实在是太‘猥琐’了。
    “老头儿,看样子就不用说,肯定是起效果了。”程世喜调侃道。
    “哼!臭小子,不知道尊敬老人。”老人不悦的冷哼道。
    “哼!老头儿,你还不知道爱护幼小呢!”程世喜随即回道。
    “哼!不跟你一般见识。”老人撇过脸,然后看向方默南又乐开了花,“小丫头,行啊!神了。今天早上五点钟的时候我没拉肚子。”他接着笑道,“我按你说的方法每天十来次,喝些姜枣茶,就好了。简直太不可思议了。”
    这两天事忙,也没来游泳池边散步晨练,不过关上房门,他可没忘了做那个动作。今天如果不是老伴儿提及他怎么今儿没拉肚子,他忙的差点儿把这茬给忘了。
    老人高兴的坐在遮阳伞下,“丫头,你说说,为什么只是简单的动作,就把我多年的烦恼给治好了。”
    “对呀,娃娃快解释一下,好让我们也开开眼。”程世喜笑眯眯地催促道。
    贺军尧也看了过来,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方默南道,“很简单,左右两手臂上都有三条阴脉三条阳脉,这个动作的目的就是拉动手上的这些经脉来调理体肺、肠、肾等脏腑。如果非要详细解释,那么就是手太阴肺经呼气由胸走手,出大拇指之端,而手阳明大肠经由食指走头,你这么一折腾,就相当于给这两条主要道路开绿灯,让真气不堵车,相应的脏腑(司机) 就爽了。这个动作在做的时候,最好加个“补”的想法,即每当手腕往下扣的时候,就想一下“补”。顺其经者为补。相反的如果不是拉肚子而是便秘怎么办?反过来呗!把动作反过来就行,不信你可以马上试试:两手平举与肩成一直线,手心向下,由大拇指、食指和小指带动往上翻掌,使掌心向上,并想一下“泄”折腾十来八下,逆其经者为泄,看看是不是很想上厕所。”
    程世喜按照方默南方法做了十来下,夹着双腿,捂着肚子,“呼!不行,我得上卫生间去了。”五官鼓起,双颊鼓的如个大蛤蟆似的,就怕这口气泄了,那可是要出糗的。
    他们看着程世喜狼狈的向卫生间跑,毫不客气的哈哈大笑。贺军尧的嘴角也上弯,一丝笑意闪过双眸。
    五分钟后,程世喜从卫生间里出来,一脸轻松舒畅的表情,步履闲适的走了过来,“娃娃,怎么不早说,这么灵验。”
    “哈哈……”方默南笑的好不畅快,“呵呵……这说明喜哥的身体健康,如果是便秘了,可不会这么快的有效果,起码得两三天。”
    方默南憋着笑道,“清晨排便对身体好!人在睡眠的时候,夜里一点到三点期间正是人体很多器官组织工作的时候,这样一定会有很多代谢物质产生,比如肝脏要解毒,就会有很多有毒的物质产生,这些物质要及时排泄出体外,不然有毒物质会毒害身体,所以早晨的大便毒素会多一些,最好及时排除。”
    “那谢谢娃娃了。”程世喜双手抱拳谢道。
    “呵呵……”
    “丫头,我这病不会在复发了吧!”老人担心的问道。
    “不会!”方默南道,“除非是您老吃坏肚子。”
    “娃娃,这怎么就这么灵验。”程世喜实在太好奇了,以往看她治病,又是针灸又是汤药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说:“经脉者,所以决定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正常人的经脉,其实本来就是通的,这是千古医家的大秘密。它们不仅是通的,而且真气还按照一定的时辰在不同的经脉上运行。这就是中医的本来面目。”方默南抬眼望向贺军尧和程世喜他们两个,“你们打坐真气运行时,没发现晚上23点至凌晨1点,中午11点至13点效果最好。”
    “有……师傅讲过,这叫子午两个时辰,也就是著名的“子午流注”规律,真气会沿着任、督二脉循环一圈。打坐修行,会事半功倍。”程世喜道。
    方默南说道,“子时,人体的真气还注入于足少阳胆经,所以子时是个少阳之气开始发动,万物开始滋生,生命力非常强劲的时刻,这个时候最好能放下万缘,静坐养气,古人叫“炼子时功”,如果不懂静坐,那就好好睡觉养神,让身体放松下来,使真气更加容易通过这两条主管全身阴阳经脉的主干线。午时,人体真气还注于手少阴心经——以后如果你看到报道说有睡午觉习惯的人不容易得心脏病你就知道为什么了。午时最好也能睡睡觉,可惜现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在外企工作的人们已经没有睡午觉的福分了。如果这两个时辰你由于工作关系实在不能睡觉,那就拜托把后背坐直,含胸拔背,尽可能看点轻松的资料,尽可能放松。对身体有好处。”

    第565章

    “原来如此,正午和子时,都是天地阳气、阴气最浓厚的时候。”程世喜笑道。平时只是做,理所应当的事,从未想过为什么?
    “咦!老头儿你这病治好了,还没给诊金呢!”程世喜摩挲着下巴笑眯眯地道。
    “对……对……诊金,丫头你说多少。”老人笑着说道。
    “算了,又没有用什么药,只是一个动作而已!就当是俺给少小离家游子的一点儿见面礼。”方默南挥着手,很阿沙力地说道。
    “丫头!你可真是……你怎么知道我少小离家的。”老人好奇地问道,“从口音上听出来的。”
    方默南面露犹豫,摇摇头,最终还是说了,“面相上看出来的,左旋毛发父先去,右眉头低母早逝。眉毛粗壮而肥直,这种眉在相学中被称为狮子眉。您这种人很威猛但不象老虎那样凶猛,很有理智和气魄,因此是干大事的人,只是从相学的角度来说这种人的好运来的不是太早,中年以后才会发达,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事业上大器晚成的那种类型。而且从您的眉形中看出您年轻时期必得一贵人相助,从此兴旺发达,而这贵人就是您的妻子。”
    老人尽管内心震惊,不过脸上不动声色,混到他这个地位,这养气功夫都是一等一的。“接着说!”
    “人生大致经历是出身家境清贫,父母无财无势又早逝,就凭着个人头脑及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性格致富。 由于天生就劳心劳力,所以您体型会偏瘦;不是脑满肥肠的样子。”
    “噗……丫头你可真会损人,我是不是该好好的谢谢我目前这副身板,不是你口中的为富不仁,脑满肥肠之人。”老人自我解嘲道。
    方默南笑了笑,“ 您老天庭不是非常饱满。但有明如镜的光泽。而地阁方圆,地阁主晚年的运程,所以您少年贫苦,中年、晚年却是富贵无忧。虽早年艰辛,但因些锻炼出过人聪慧;鼻梁不高,但鼻头有肉且鼻孔不露,这种相格致富后仍会保留朴素的生活作风,从您的衣着上就能看出,穿着家常的唐衫,脚蹬着棉底儿的布鞋。 面庞不大,但嘴巴大。吃“四方之财”,主一生奔波,发迹异乡。看样子应该是香港发迹的。”方默南一口气说完。看着这他嘴唇蠕动了几下。
    老人是越听越震惊,简直是在叙述他的人生,“丫头,有啥话就直说,我看你真正的话还没说。”
    老人可以说为人精明。眼神更是锐利,看样子就知道丫头说了一大通,只是铺垫,也可以说是取信与他,最主要的还是但是……后面的话语。
    方默南接着道,“您老夫妻宫肌肉丰满、光滑平润纹线稀少。情感和睦,婚姻幸福;而且妻有帮夫运,必致家财万贯。夫贵妻荣。从面相上看您如今事业兴隆、身体也治愈了,也暂无大碍。但是您的兄弟宫,应该说是结拜兄弟,还有子孙宫就……”不妙,大大的不妙。
    方默南欲言又止的样子。已经说明问题了,程世喜接着道。“这还用说,豪门家族,兄弟、子孙不睦,不就是为了那么点儿利益争的你死我活的。”他顿了一下接着道,“娃娃,你看出什么?”
    方默南道,“您老有好眉却双眉带伤,气色暗红反黑,结拜兄弟多招灾祸,双颧明显的出现青色,则兄弟之间近日矛盾突出,多口舌纷争。您眉低而人中上宽下窄,上下平浅,都为子孙不利,难得平安之相。”
    “老头儿,你可不地道啊!这样试探我家娃娃。”程世喜看着他目瞪口呆,满脸的震惊,佯装不悦道。
    “惭愧,惭愧。”老人笑着摆手自谦道,“丫头,小老儿有心考你,别往心里去啊,呵呵。” 方默南笑着摇头。老人能相信一个陌生人的医术,已属难得。在玄学上,本身就玄乎!这人倒也坦诚,他方才试探自己的事也能理解。
    “具体就要您老解惑,我说的可对!”方默南笑着道。
    “这,咱先换个地方如何?”老人看着远处影影绰绰的人影,日头升高,晨练的人也多了起来,这太开阔,说话不方便。
    “好啊!”方默南应道。
    “那半个小时后,我们前面的中式别墅远翠清风见,咱们边吃边谈。”老人笑着邀请道。
    “老头儿,你可不能忘了我们。”程世喜眼神紧紧地盯着他,贺军尧也看过来,那气势不同意也得同意。
    话到了这份儿上,“欢迎之至!”老人邀请道,虽说家丑不可外扬,但也没什么见不得人的。豪门恩怨,天天都在上演,他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
    半个小时后,方默南三人洗漱完毕,先去看看已经醒来的廖劲凯,气色不错,查探了下膝盖处,恢复的也不错。这里有常久春照看,方默南他们放心的离开去了不远处的远翠清风居。
    从远处看还真是名副其实,院落掩映在竹林中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对竹子的钟爱,可不止苏东坡一人。一片青翠深邃竹林中,宅院在秋阳高照的日子里更独享一份幽韵。
    老人居然亲自在门口等着,“老头儿,您屈尊降贵,这真是折煞我们了。”程世喜有些不好意思道。
    “臭小子,你美什么?这面子又不是给你的。”老人还真是逮到机会就损程世喜,不遗余力,这一老一少,斗嘴,倒是斗上瘾了。
    程世喜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我家娃娃有面子,我高兴。”
    “你脸皮还真厚。”老人笑着骂道。
    “谢谢夸奖。”程世喜笑着应道。
    他们这里斗嘴斗的不亦乐乎,可惊掉了一地下巴,他们家的老爷平时虽然没有板着脸,可这上位者已久,这气度,这气势积威已久,可不是谁都敢这么没大没小的。
    “走吧!”老人领着方默南向屋里走去。
    方默南打开天眼扫了下四周,这是三进宅院。传统宅院讲究进深,是以纵向的厅堂数量为计算的。三进指的就是由纵向数,由门厅、正厅、后厅三个厅堂组成,厅的两旁有厢房。一进宅院指的就是一个厅堂和两间厢房。三进就是三个这样的厅和厢房。
    虽然当时鹏城的君悦来酒店是照着她的理念设计的,但具体到这些中式宅居还是由专家设计的。建成后,这是她第一次近距离的观看。从风水的角度来看,倒是中规中矩,不愧是专家设计的,至少在传统风水上比现代一些建筑要讲究,最起码遵循了最基本的风水要点,虽不说大吉大利,但也没有错处,布局上倒是富贵吉祥的居住之地,有利于居住的客人。
    当时方默南一个小屁孩儿,可不懂风水之术,这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学来的,没想到这些中式园林的设计专家,倒是遵循了风水基本学说。
    以当时的情况,可没人信这个,可见人们嘴上不说,私底下还是照着国人的传统方式建造。
    方默南边走边‘看’,不住的点头,从风水的角度来说中式的建筑比现代建筑更加接纳地气。 这里的“气”可以理解为地球的磁场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冲击力,但却对人有着诸多的影响。 因而,“气口”便是风水学上的重要部位。它指门、窗、阳台等与外部接触的地方,可以换空气、通风、接受阳光,聚集阳气,与外界进行交流。 气口便是生气的来源。而生气,就如同老百姓说的新鲜空气,但它不等同于空气,它是一种场的进口,也就是吸纳各方气场的入口。 中式建筑来说,门就是最大的纳入生气的地方,也就是最大的气口。门前留有活动场所,这个活动场所叫明堂,明堂将自然之气聚集起来,经门户送入中堂,从而带动星盘运行,聚达风水之势。 现代建筑考虑风水的地方不多,要是纯粹按照古人的那种思想来看,现在100%的房子风水都不合格!这还不算,有些喜欢个性的,张扬的,张牙舞爪的,奇形怪状的,别说事宜人类居住了,甚至形成煞气,犯了各种的风水煞,乃是大凶之地。
    由于人们向往高楼大厦,丢弃了原来的建筑风格,对他们来说的老古董,弃之如履,巴不得!反而一味的西化,住在单元房、高楼大厦,那里是现在人们所想的气派和时髦,是炫耀的资本。
    另一个方面由于现代都市寸土寸金,为了节约和最大占用面积,楼层是越盖越高,间距越来越窄,更别说每栋建筑前面都留有明堂了。没有明堂的建筑,就没有力量吸纳天元之气,因此现代城市的建筑很多都是靠街道等来纳气,有的开发商不懂风水,本着利益最大化,随便建楼,楼梯、电梯、建筑与建筑之间没什么讲究,就造成了很多所谓的“鬼楼”,宅气不旺,甚至很凶,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第566章

    方默南他们走进古意盎然的屋子,当真是古色古香,传统的岭南风格园林建筑。倒真是不坠了远翠清风的名号!屋子的一些小家具也是竹子制成的,点缀在其中,玲珑有致,煞是好看。
    客厅内的老妇人,一见方默南他们进来,起身走了过来,老人介绍道,“这位是内子乔凤仪。凤仪,这几位就是我才认识不久的几位小友。”
    “谢谢你!治好外子的病。”乔凤仪亲热的拉着方默南的手,一脸的慈爱,感激地说道。
    “举手之劳,举手之劳。”方默南笑着摆手谦虚道。“不足挂齿。”
    方默南转移话题道,“我还没自我介绍呢!我叫方默南,这是贺军尧,程世喜。我的朋友。”
    “哦!我也自我介绍一下,小老儿何洪森。”老人笑着道,彼此都认识了却还不知道双方的姓名。
    “澳门赌王。”程世喜戏谑道。
    “喜哥乱说,人家澳门赌王何鸿燊可是好几位太太。”后世排到五房了,至于现在起码三房了。“何老可是对夫人忠贞的很!”
    方默南的话一出口,乔凤仪却是乐不可支,女人不管年龄大小,丈夫对自己忠贞不二,那绝对是件值得称道的事,尤其是丈夫‘财貌双全。’年轻时虽不说是英俊潇洒、风流倜傥,倒也是模样周正,一表人才。不然也不会在众多的追求者中,相中了身无分文的他。相中的自然是他的为人,老实可靠、勤奋大气。
    贺军尧眼神微闪,黑眸半掩,遮住了一抹心思。南儿不知道眼前这位何老,他可是清楚的知道眼前的这位,地位一点儿也不比港岛的首富差。只是人们往往只记住第一而已。
    眼前的何老有着传奇的一生。他的永新集团随着香港的70年代经济腾飞,得到蓬勃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也是赫赫有名。资产也是遍及了各个行业。
    “走吧!咱们去餐厅,边吃边聊。”乔凤仪拉着方默南的手向餐厅走去。
    餐厅也是古色古香的八仙桌,上面摆满了传统的广式早茶。都是经典的茶点。
    广式早茶的精髓在于消遣时间,消耗时间是消极的,消遣时间是积极的,因而时间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
    吃早茶就是吃时间的滋味。人们必须有这份优哉游哉的闲情。不同于一般茶楼,纯粹喝茶,广式早茶则丰富得奢侈。茶,只是个借口,更广泛的是广式点心菜肴粥品。 喝茶、看报、会友、聊天、想心思、谈生意。时间原来是空空荡荡的,需要内容填充,人们可以选择吃早茶。吃早茶在语文老师的眼里,是动宾搭配不当的病句,但在这里,早茶真的是吃的!茶的标题裹不住佳肴的美味。
    早茶在边吃边聊进行,只谈‘风月’,中华的传统文化。几个年轻人和两位老人。是越聊越投机,老人们惊讶于方默南他三人的知识的宽广,说话时的幽默风趣。常常引得老人开怀一笑。惊得乔凤仪丹凤眼瞪的溜圆,很少看见她家老爷,这么高兴了。方默南他们则欣赏老人,引经据典,说的头头是道。当真是博览群书。
    吃早茶,吃了整整两个小时。吃完早茶。他们移驾书房,几人对彼此的心中又有了新的评价和认识。待侍者端上茶水和咖啡、果汁后,悄然退下,房门紧闭,才开始了进入正题谈话。
    书房内是一水儿的红木家具,厚重大气。何老抿了口茶,放下茶杯,乔凤仪担心的握了握他的手,他轻轻安抚滴拍了拍。“小丫头面相看的不错,句句直捣黄龙。”
    老人闭了闭眼,好似在回忆,没有人打扰,少顷,他道,“说起来不怕你们笑话,想当年我可是偷渡到香港的。”
    “原来您老真的是海里蛟龙。”程世喜真心佩服道。
    “嘿嘿……年少轻狂,当真是凭着一股子闯劲儿,60…63年自然灾害!岭南也未能幸免,出现严重饥荒,当时大量居民逃往香港。62年的时候,我和同乡,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再说我家里也无父无母,也无兄弟姐妹,可以说是了无牵挂,为了生计才偷渡的。
    那个时候,伙食里基本看不到肉和油,就连青菜都很罕见。为了缓解饥饿,我曾经吃过蕉渣、禾秆、木瓜皮、番薯藤,甚至一度还吃过观音土。我们当时的一个农民一天的平均收入,大约在7角钱左右,而香港农民一天的收入,平均为70港币,两者间悬殊近100倍。我们那时候常说道:“辛辛苦苦干一年,不如对面8分钱”。这是促使我们偷渡的直接原因。”
    乔凤仪眼睛有些酸涩,她从来没听过她家老头子讲过这些艰难岁月的往事。
    “都过去了。”老人安抚的拍拍乔凤仪的手,接着道“我和同乡是从凤城先徒步走到鹏城的,逃港的方式,可分走路、泅渡、坐船3种。按路线,则有东线、中线、西线之别。泅渡通常是首选,我们选择西线,即从蛇口、红树林一带出发,游过鹏城湾,顺利的话,大约一个多小时就能游到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 那时候人们把我们这种水路偷渡称为“督卒”,借用象棋术语,取其“有去无回”之义。形容的十分生动传神,卒子往前拱,就是过界河,只能向前,不能回头。偷渡者也有很多是游泳过去,很多偷渡的知青都知道,一旦踏上这条路,就不能回头,偷渡失败被抓回原单位或街道,就永无出头之日。当时,偷渡的知青们有一句话,“湿开了头,就一定要湿到脚”。不少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偷渡。
    在我的的记忆中,一到夏天,水库和河里便人满为患。家乡的不少孩童从小就被家人灌输,“好好练游泳,日后去香港”。然后涉水偷渡的。
    我们涉水都带着五花八门的工具,毕竟要游上一个小时,体力不支的话,有可能葬身大海,通常所选的汽车轮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料等救生工具,还有人将多个避孕套吹起来挂在脖子上。有些偷渡者下水后,还一边游一边背诵*语录给自己打气:“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哎!想笑就笑吧。”老人看着他们憋笑憋的辛苦道。
    方默南他们笑了起来,渐渐的眼泪流了下来,“老头儿那可是九死一生啊!”程世喜感慨道。
    “小子,你说的不错,那真的是九死一生,当时,上述物件都属于严格控制使用的物品。到后来,就连乒乓球都成了其中之一。因为边防部队发现,甚至有人将数百个乒乓球串在一起,作为救生工具。泅渡毕竟是年轻人所为。中老年人和儿童妇女通常选择陆上偷渡,从鹏城梧桐山、沙头角一代,翻越边防铁丝网,粤语中戏称为“扑网”。为了躲避警犬,一些逃港者临行前会到动物园收买饲养员,找一些老虎的粪便,一边走一边撒,警犬闻了粪便的气味,便不敢追踪。
    当时对偷渡者的打击是异常严厉的。凡不经合法手续前往香港者,都被视为“叛国投敌”,抓到就处以收容。而边防部队对于偷渡者是最大的障碍。我听当时一个和我们一样的偷渡者,那家伙偷渡了十二次,创下了一个记录。到第13次,边防战士看了他都脸熟,实在不好意思再抓了,他才成功地逃到了香港。据他说,60年代以前边防战士遇到不听命令的偷渡者可以随时开枪,许多偷渡者被打死在滩涂上和山里。此后,由于上级的严令,开枪的现象才逐渐消失。”
    乔凤仪捂着嘴,眼泪刷刷的,“哎!别担心,我算是幸运的,边防没有开枪,就是被抓到也是收容改造,我比那家伙幸运,一次就成功了。”老人自我解嘲道。
    老人陷入回忆有道,“62年是 饥荒最严重的时候,绵延于长百余里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这些偷渡者成群结队,每人持一根4尺多长的木棒。我记得带头的偷渡者公开说:“谁阻挠我们,我们就用木棍和他们搏斗,冲过去,就算开枪也不后退!虽然我们下水的地方离香港最近,可这里的风浪很大,很多人淹死在这里。这是偷渡技术中难度最大的。可由于被边防军抓到的机会最小,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在这里下水泅水。 ”
    “当时下水的人很多,可随着游的时间越长,渐渐的就拉开了距离,很多人由于体力不支,掉队了,其结果……”老人没有说下去。他爬到海岸线上,大口大口的喘气,不是激动的站在香港的土地上,而是他活了下来,当时的他,累得手臂再也划不动了,如果不是身边的兄弟帮了一把,也许他也……
    不过结果大家都知道,虽然偷渡成功的人有很多,但葬身大海的亦不少,以当时的情景来说,由于饥饿,本身的身体素质就不能支持长达一个小时的泅水。而且所有的救生工具是严查的对象,许多人都是只身涉水的。能活下来,简直是奇迹,游泳可是很耗费体力的。
    PS:
    求粉红、求推荐。赏张粉红票吧!!!!

    第567章月票月票

    49年解放后,由于战乱等因素,规模性逃亡香港的潮流便已出现。《香港年报》记载,上世纪50年代初,战乱使超过75万名来自内地的居民涌入香港。1952年,32岁的张爱玲,只身在烈日下走过了宝安县罗湖桥,来到香港。在她身后,沪海公寓里的流言与传奇,被铺天盖地的标语和口号湮没,她的身影则在他乡渐行渐远。
    这只是建国后大规模逃亡香港风潮的预演。
    在公社化“大锅饭”模式下的一切归公,如个人财物方面,全部金银首饰都要报告政府,然后存入银行,极大伤害了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很多走投无路的民众,怀着不解、不甘的心情,开始孤注一掷逃亡香港,特别是在岭南沿线一带。
    地域的关系,这里出逃的人数最多。尤其是鹏城当时还叫宝安县,这里成了无人村,十室九空,有个村子逃得只剩下一个瘸子。为了收容抓到的偷渡者,当地政府新建了百余个收容所,但常常人满为患。
    1962年,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大批吃不上饭的百姓像潮水一般逃往香港,香港媒体曾以“五月大逃亡”、“水银泻地”冠之。当时传出谣言说“英国女皇诞辰,大放(边境)三天”、“第三次世界大战快打了”,不少民众感到逃港才是出路。又有人逃港成功后很快就给家里寄钱了,旁人见了充满憧憬,不顾一切冒险前行。
    1962年之所以掀起逃港狂潮,与内地的大饥荒不无关系。珠三角一带,民众为了解决粮食短缺问题,纷纷致信香港亲友求助。香港亲友便把食物装入锌铁盒子密封起来,用毛巾或布把盒子包得严严实实。写上姓名地址,通过邮局寄回大陆。大陆出于政治考虑,一度下令禁止邮包入境,于是所有的邮包全数折回香港。人们没有饭吃,自然就寻思着往外跑,另外,其时恰逢香港经济起飞之际,为了解决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劳动力短缺问题,港英当局开始实施新身份证申请政策(俗称“抵垒政策”)。新政策规定,凡成功抵达市区而又具有工作能力的人都发给香港身份证。这实际上相当于变相地承认了非法移民的“合法”身份,对于非法入境者来说无疑就是“大赦令”,以致助长逃港风潮愈演愈烈。“文革”期间。“逃港”之风更是有增无减。
    66年,十年动乱爆发。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大批在鹏城插队的知青开始选择偷渡香港,以孤注一掷的心态,拿青春与命运做一把豪赌。羊城一带。“早上一醒来,就发现身边几个知青已经不见了”。
    虽然当时知青们天天接受 “思想教育”,对香港的概念也是“资本主义的花花世界”,“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但他们私底下常常偷偷收听香港电台。加上时不时有香港人回乡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