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卖不卖地,几时卖地,对经历过琼岛地产热的当事人来说永远难以抉择。没能及时跑脱的人会破产跳楼,离场太早的人又懊恼万分。

    夏晓兰现在买下孟冠超的地皮,孟冠超事后想起来很大概率不会感激她,会觉得自己离场太早了!

    所以夏晓兰不劝孟冠超卖地,什么时候离场得靠孟冠超自己判断。

    有的人赚了两三倍利润就满足,有的人赚了十倍利润都还嫌少,夏晓兰也不知道孟冠超是哪种人,干脆把选择权留给对方!

    不过眼下看来孟冠超还没有彻底昏头,在形势一片大好时跑来问她转让协议的事,这是和舅舅刘勇一样感觉到了不安?

    受到拍卖会的刺激和诸遂洲的启发,夏晓兰可听说现在有些人就学‘扬帆地产’,并不卖地,还要抵押地皮从银行继续贷款买地。

    最好是买椰城的。

    政府要是不继续往外放地皮,就买私人的。

    私人也不转让,他们就买琼岛其他地方的。

    椰城政府都打开了口子,证明整个琼岛的审批政策松动了,别的县市也会质疑,凭什么只能是椰城能卖地,它们也能卖的!

    就是投资者不太看好,地价和椰城远不能比。

    钱再少点的,就炒房呗。

    夏晓兰明显感受到整个琼岛的地产市场开始炙热,送走孟冠超,应金川和葛剑进来说‘海天颐园’清盘的事:

    “还掉银行贷款和交税,海天颐园为启航赚到了1070万。”

    这个项目并不大,定价也不比鹏城的两个楼盘贵,赚的钱却不少。

    为啥?

    因为海天颐园的地价太便宜了,像hk做房地产的,土地是最大的成本之一,轮到椰城,土地成本比不上其他建筑成本!

    买的均价没超过5万/亩,盖好房子出售时地价超过20万/亩,要是这都赚不到钱,夏晓兰真的可以回家卖红薯去了。

    但葛剑问夏晓兰接下来是不是要开发新项目,夏晓兰有点迟疑。

    因为启航地产手里还有不少地皮。

    启航资本也买入了一些地皮,两边加起来手里的地皮要比诸遂洲那300亩还多。

    “已经快春节了,把扫尾工作做完,就给员工们放假吧,让他们好好过个年,不管公司要搞什么项目都过完年再说!”

    不知不觉,新的一年又来了。

    农历春节还未至,却是连腊八节都过了,一旦跨入腊月,旧年的尾巴就一天天远去。

    夏晓兰不仅要给员工放假,她自己也想放假。

    虽然有许多工作等着她去完成,比如年底几处生意盘账,比如鹿城那边周诚送的一块地到底动不动工,动工又要怎么盖,她要做的事实在太多了……一个人若不想闲下来总能找到很多工作,夏晓兰却真的想休息了,钱真是赚不完的,她赚了钱也要有时间花啊!

    于是她飞快处理好手里的工作,就宣布今年她已经“封笔”了。

    “事事都要我签字,我请那么多员工做什么?”

    她煞有其事教白珍珠怎么做个会偷懒的老板,白珍珠听是听了压根儿就不往心里去。

    晓兰是嘴上说的好听,真的闲下来的时间超过一个月,晓兰就会觉得日子很没意思,骨头缝隙里都会生锈的吧?

    不得不说,这几年来往下来,白珍珠很也了解夏晓兰呐。

    周诚要等到2月10号才能休年假,那天是正月初五。

    夏晓兰就在周诚单位一直住到2月1号才离开琼岛,她其实想留在这里和周诚过春节,奈何春节那几天周诚根本不放假,一忙起来可能都顾不上她。

    周诚就叫她先回京城去,等他休假。

    夏晓兰来琼岛,和杜兆辉是同一航班,离开琼岛也如此。

    “我还以为你早回hk了!”

    杜兆辉眉飞色舞,“我那么着急回hk做什么,我在琼岛又买了200亩地,就在椰城周边!”

    好吧,赚钱真是是很快乐。

    春节对大部分人的意义是团聚,但杜家的团圆要实现有点困难。

    想从杜家挑个人出来陪杜兆辉过春节都找不到,杜兆辉大概也不想和杜琤荣一起感受什么父子温情的。

    夏晓兰从前能邀请汤宏恩一起过年,却没办法开口邀请杜兆辉。

    汤宏恩和杜兆辉不一样。

    到底是哪里不一样,夏晓兰心头有个答案,却一直不想去深究。

    她很认真看着杜兆辉:

    “报纸上说你和一个tvb的女新人在交往,她能陪你过春节吗?”

    杜兆辉脸上的嬉笑一滞。

    “……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

 170:心中有朵酸涩的花(2更)

    夏晓兰奇怪的看他:

    “为什么我会不知道?你现在好歹也是hk风云人物,你的动向报纸都会写的。”

    报纸当然会写,但夏晓兰也能选择是否过滤掉那些信息。

    杜兆辉心里有喜悦,那喜悦开出了一朵花,那朵花才绽放一点点花蕾,却又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涩弥漫在他心头。

    他这是又病了!

    杜兆辉懂他为什么高兴,却不明白为什么会酸涩。

    夏晓兰终于问了绯闻的事,他故作轻松拿出已经准备好的答案:

    “你都看了新闻,没认出来那是谁?报纸是瞎写的,我才不会和她交往。”

    夏晓兰只知道最近这新闻炒的挺热,不是她八卦,是启航资本的张拜伦偶尔提起,还真没有看过照片。

    “我只知道是tvb的一个女演员,叫叶嘉对不对?”

    杜兆辉呵呵笑,“叶嘉是艺名,你们是老熟人了,她以前还叫何世媛呢。”

    何世媛?

    何世媛也是假名字。

    叶嘉也不见得是本名。

    但人还是那个人。

    夏晓兰虽然对性工作者没有歧视,但那是普通来往时不歧视。在婚恋市场上,男人是有资格挑剔的对方的,社会对男人和女人的要求标准的确不一样,杜兆辉以前再怎么花心,等到他要择偶时也不能去娶一个曾经的妓女……同样,做过鸭的男人被歧视,夏晓兰完全是理解的。

    世俗就无法接受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

    夏晓兰也不能免俗,哪怕曾经的‘何世媛’,现在的叶嘉身上有让夏晓兰欣赏的特质,那也只是欣赏。

    毕竟她和杜兆辉的交情更深,她的立场是偏的,站在朋友的角度,她希望杜兆辉以后的另一半是更好的人。

    如果是真爱,夏晓兰会祝福。

    但杜兆辉都否认了在交往,夏晓兰还使劲把这俩人凑在一起干啥,她又不是脑子有毛病!

    还以为杜兆辉真有认真交往的女朋友了,那样至少还有人陪着过个年呗,没想到问出来的答案完全不是她想的那么一回事。

    夏晓兰一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杜兆辉搞不明白自己的酸涩因何而起。

    夏晓兰这样关心他,他本应该很高兴呀!

    搞不懂的情绪让杜兆辉不爽,他嬉笑着转移话题:

    “你怕我春节太孤单啊?切,普通人在乎这些传统节日是因为平时生活里有很多不快,只有这种节日时能暂时忘记烦恼,丢掉不开心傻吃傻喝,我平时就很快乐了,我说真的,我的快乐不是每个人都能体会到!”

    夏晓兰的认真瞬间被击败。

    这话本身倒是没毛病,就是从杜兆辉嘴里说出来那语气太欠揍了。

    两人在鹏城分开,杜兆辉冲她挥手:

    “你担心什么啊,我每天都在过节!”

    夏晓兰点头:“那也要提前祝你新年快乐,万事大吉。”

    夏晓兰回鹏城是想陪陪老汤和阿芬同志,老汤今年除夕和正月初一也不放假,要一直忙到正月初三才能休息几天。

    夏晓兰现在鹏城呆到初三再去京城,被亲妈给教育了:

    “去年春节你和周诚是新婚,又忙着找你小姑姑,没顾得上去周家大家都能理解,今年春节可不行了,周诚工作性质特殊,你这个当儿媳妇的多替周诚顾着点家里。所以你先回京城去,等过了初二,我和你汤叔再回京城。”

    事实上,只有夏晓兰是婆家在京城需要过去,娘家这边基本上都定居鹏城了。

    刘芬要回京,不仅是陪女儿,汤宏恩每年春节都会去给宋老拜年。

    亲妈可真大方啊,夏晓兰询问汤宏恩的意见,汤宏恩一向都对周诚有意见的,这回倒是支持刘芬的说法:

    “你先去吧,反正你见我们的时间很多,给周家当儿媳妇的时间很少,过年还是该陪一陪周家长辈的。”

    好吧,夏晓兰又收拾东西往京城去。

    她也不是没和周诚父母一起住过,没结婚前就在周家睡过一晚。

    但也就只有那一晚。

    给人当儿媳妇要做什么,夏晓兰很懵。

    毫无经验,还不能在线求助!

    她是要抢着干活,要抢着做饭吧?

    她做饭可不好吃,周家人别挑剔才好。

    夏晓兰自己一个人回京在周家过年,关慧蛾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很欢喜,家里前两天已经打扫了一遍,又提早下班和曾嫂一起把周诚的屋子擦了一遍。

    所以不仅是夏晓兰忐忑,关慧蛾同样没有当婆婆的经验,两人都小心翼翼的想和平相处。

    平日里看着再好,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也不知道大家的生活习惯是否一样,会不会有矛盾。

    周国斌笑话她紧张过渡,关慧蛾瞪他:

    “你懂什么,还是你们男人好,没有婆媳关系的困扰!”

    周国斌一脸严肃,“我夫人如此开明,儿媳晓兰也大方懂事,你们都是优秀的女性,哪有时间搞婆媳矛盾。”

    关慧蛾被他逗乐,笑着骂他是马屁精。

    但周国斌的打岔,的确削弱了关慧蛾的紧张。

    是啊,有什么好担心的,她就凭着本心和儿媳妇晓兰相处就行,那孩子是别人敬她一尺她还一丈的性格,也不会故意挑什么细节毛病。

    关慧蛾原本想着周诚要找个贤内助,周诚最终找了夏晓兰这么个女强人,关慧蛾如今觉得也还行。

    第一个儿子周诚喜欢,这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夏晓兰是女强人,心胸开阔,眼界也不局限在婆家的东西上,就是想产生矛盾都难。

    夏晓兰平时一年到头都在忙,回周家的时间不多,但各种节日肯定会有问候和节礼,过年周诚不放假,当儿媳妇的很有心要陪长辈团圆,就那么几天有啥怕的。

    夏晓兰回京城,的确就如关慧蛾预料,带着东西就直奔周家来,并没有回她和周诚的小窝。

    但关慧蛾的紧张没派上用场,夏晓兰刚把东西放下,正和关慧蛾说哪些是给周家二老的礼物,哪些是给大伯家的,哪些又是给周诚姑姑家的,刚说到周小姑家,小姑父顾正清的电话就打过来了:

    “晓兰,西北那边传来消息,你那个去支教的学姐单瑜君出事了!”

    啪。

    夏晓兰手上还拿着给顾思颜的礼物呢,一下给摔到了地上。

    ~

 171:独一无二的小单(3更)

    单瑜君出事了!

    单瑜君怎么能出事?

    就算单瑜君不是康伟女朋友了,那也还是夏晓兰同校的学姐,又是为了响应夏晓兰提出的‘雏鹰启航计划’去了西北支教,夏晓兰能不担心么。

    1987年,‘雏鹰启航计划’正式启动,单瑜君报名参加,并且通过了学校的选拔,成为‘雏鹰启航计划’第一批支教的大学生。

    这个计划当初是试点,时间上比较自由,可以自己决定支教多久,单瑜君递交的申请是“两年”。

    为此,单瑜君还和康伟提出了分手,因为她自己觉得可能不仅是去两年,没必要耽误康伟。

    若单瑜君准备依照支教申请书上的时间去执行,到了今年春节后,她就应该从西北返回了!能不能和康伟再续前缘不重要,是不是继续留在西北也不重要,只要人是平安的,愿意支教多久就多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夏晓兰自己做不到那么脱俗和崇高,但她的确很尊重和钦佩单瑜君的做法。

    前提是单瑜君不会出事!

    ‘雏鹰启航计划’开启两年了,一直在试点和慢慢推广,没有大肆宣传,起码在普通老百姓心没啥名气,但对高校大学生来说有名气,对支教当地也的确带去了一些变化。

    这个计划从目前来看是值得继续的。

    对每一个支教的大学生,夏晓兰都把他们的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学生们是因为热血才选择去偏远贫穷的地方支教,总不能叫他们燃烧完热血连命都搭上吧——这项工作一直也是顾正清在负责,夏晓兰再三嘱托强调,顾正清也很重视,两年以来没出过什么大事。

    支教学生水土不服生病什么的挺正常,顾正清会保证他们第一时间得到治疗。

    送这些学生去支教没有强行要求,但若学生自己有想法,除了教育以外还想为当地做点什么,顾正清也非常支持,这本就是‘雏鹰启航’计划更深层的目标。

    支教只是一种途径,要通过这种途径带给当地一些改变,思想上的落后比经济上的贫穷更可怕。

    在杨永红的老家,也有一位支教大学生。

    杨永红很钦佩对方,也感激对方给自己家乡做出的贡献,为此还劝父母将杨家自己学到的养殖技术共享……杨永红的老家的确在因此发生变化,起码以杨家为心的附近几个村,大家更愿意送孩子上学,除了向杨家学养殖,也有其他人努力寻找出路。

    不求致富,只求先脱贫,都想过上更好的日子。

    这些,就是好的变化。

    也有尝试后失败的,顾正清和夏晓兰同样包容,大学生们有热情却没经验,失败也是很正常的。

    而单瑜君,和其他支教的大学生还有点不同。

    她不是不折腾,她是静心观察了一年才开始折腾。

    在电话里,顾正清忧心忡忡:

    “这位单同学是真的优秀,我已经让人在当地全力寻找了,但我还想自己过去一趟。”

    顾正清已经完全没有了过年的心情。

    他告诉夏晓兰并不是故意要破坏掉夏晓兰过年的心情,也不是要求夏晓兰一起去,夏晓兰一直在强调安全问题,现在一个支教学生出事,顾正清必须要告诉她。

    但夏晓兰没什么迟疑就做出了决定:

    “小姑父,我要和您一起去西北。”

    “晓兰——”

    顾正清一顿,最终也是说了个好字,又和夏晓兰约好了出发时间。

    夏晓兰挂了电话,关慧蛾听得不太明白:

    “发生什么事了?”

    “我一个学姐,她参加了我和小姑父一起提出来的支教计划,本来过完春节后就要结束支教了,小姑父说她在西北那边出了事,我要跟着小姑父过去一趟。”

    夏晓兰也颇为歉意,关慧蛾把周诚的房间打扫的特别干净,看起来也很期待她在周家过年,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关慧蛾当机立断让夏晓兰赶紧收拾行李:“这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耽误不起,你只管放心去,需要家里帮忙吗?你小姑父那是化人办事,也不知道行不行,当地有没有配合的人,你把具体地方告诉我,家里替你问问!”

    这是要让周国斌出面了。

    夏晓兰点头,“我先去那边看看情况再说,需要家里帮忙时我会及时开口,您说我该不该把这件事告诉康伟……这位学姐以前和康伟处过对象,就因为学姐要去支教才和康伟分手的。”

    关慧蛾啊了一声:

    “就是那个小单!”

    “对,就是单学姐。”

    关慧蛾原地走了几步:“康家都知道康伟处过一个对象,女方是华清大学的叫小单,康伟奶奶就想看康伟把对象带回家,一直没见到人不说,后来俩人还分手了。这两年康家给他介绍对象,他冷冷淡淡的一个都没谈,他妈还问过我几次,让周诚劝劝康伟……晓兰,这件事可不能瞒着,康伟多半还没放下小单,千万别给他留下遗憾。”

    关慧蛾说的,就是夏晓兰心里想的。

    单瑜君要是没事最好,要是有事,还真不好瞒着康伟。

    分开不代表不喜欢,自己喜欢的人遇到了危险,康伟肯定是想伸出援手的。

    “您说的对,我马上通知康伟。”

    ……

    “……大概情况就这样,人在戈壁失踪四天了,当地已经在尽力搜救,我和顾姑父马上要过去。”

    收到夏晓兰的传呼说有急事,但没想到是这样急的事。

    康伟的大脑一片空白。

    好不容易,那些散成光团的思想才重新聚拢。

    “嫂子,谢谢,我跟你一起去。”

    年关逼近,康伟当然要回京和家人团聚。

    午吃饭时康奶奶还在唠叨他,说他连个对象都不处,康伟一听到‘对象’两个字就要想起单瑜君。

    人不是只能为爱情而活,就算不处对象,知道单瑜君在做着对她来说有意义的事,康伟也会为对方高兴,他已经度过了分手初期的剧烈难受,对单瑜君的感情算是沉淀在了内心深处。

    他甚至认为,再过两年,他就能把单瑜君放下了。

    他的事业会发展大,他会别人一样娶妻生子。

    可听到单瑜君出事的这一刻,康伟的心就和脚一样轻飘飘的落不到地上,视野所及,到处都是白茫茫一片!

    ~

 172:一起把她找回来!(4更)

    康伟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出的门。

    他什么东西都顾不上带。

    他出过车祸后被家里禁止开车,这两年努力在事业上打拼,不说其他入股的生意,家具品牌就越做越大,如今有人叫他康老板,也有叫他康总的,真的过上了司机接送的生活!

    如果康伟的理智还在,他应该给司机打电话,让司机送他去上飞机的地点。

    可康伟已经没时间等司机了,他的心都被人挖了个大洞,已经不想管家里给订的规矩。

    车钥匙放在哪里都不知道,家属楼院子里停着杜兆辉赔给他的吉普212。

    是了,邵光荣经常借车开,邵光荣把钥匙放哪里了?

    康伟抖着手给邵光荣打电话问车钥匙,邵光荣觉得不对劲,康伟另外有车,这辆吉普212基本上就是放着吃灰的,怎么忽然问起车钥匙。

    “康子,到底发生什么事了?你开什么车,你司机不是和你一起回京城了?”

    康伟的喉咙就像被堵住了,他没法和邵光荣解释,只哑着声问钥匙。

    邵光荣觉得康伟都失去了理智,这种情况下更不允许康伟开车,还是把康伟的话逼了出来:

    “小单,小单出事了,我要去西北找她。”

    邵光荣心咯噔一下。

    要换了从前,邵光荣会觉得康伟拿得起放不下,都分手两年了还对单瑜君这么紧张,算啥男人。但只有自己经历过了,邵光荣才有感触,他问自己用两年时间能不能忘掉小尤……答案是否定的!

    “你怎么过去,总不会是开车去,开车太慢了,你坐几点的飞机去,我过来送你!”

    “4点。”

    是不是4点?

    康伟努力去看手腕上表,时针和分针哪个长哪个短他都分不出,根本不知道现在几点了。

    邵光荣在电话里松了口气:“来得及,现在还不到1点,你在家等我来接你,你这段时间先冷静一下,想一想去西北后该怎么办,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能帮到小单吗?”

    是啊,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帮不到小单。

    可他在西北完全没有人脉,又能帮上什么忙?

    康伟把脸捂着,小单在戈壁失踪四天了。

    人人都要回家过年,小单怎么不回家?

    她咋就那么倔,那么傻呢,要讲奉献也要先把命留着!

    那是大西北的戈壁,是最荒凉的地方,现在又是一年里最冷的冬季,人在隔壁上找不到食物,野兽也找不到食物,在那里迷路得有多危险——

    康伟完全不敢想下去。

    他拒绝接受单瑜君已经葬身狼腹的可能性。

    对,他得帮忙,就算只有一点机会,他都要把小单给救回来。

    康伟给康廉明打电话,努力把事情说清,康廉明也很重视:

    “你先去西北,她是响应教育部号召去支教的华清学生,国家不可能不管,已经有人在救援了,我马上再问问那边的情况。小伟,越是这时候越不能急,不管这个小单对你多重要,你现在都需要冷静,你越冷静越能救回她,你越慌乱越可能失去她,二叔知道这两年你成熟了许多,你的成熟该派上用场了!”

    “二叔,我知道了!”

    他不能倒,他一倒,就只有别人去找小单了,康伟不放心。

    挂了电话后康伟强迫自己去洗了个脸清醒,冷水浇在他脸上,和另一些咸咸的水珠混在一起,康伟在镜子里看见自己眼睛里全是红血丝。

    他的确得冷静。

    邵光荣不到半小时就到了,在楼下狂按喇叭:

    “下来,别开你车了,我送你过去!”

    康伟使劲抹了下脸,快步下楼。

    冷风往他脖子里灌,吹在脸上皮肉都刮得疼,他一点都不在乎。

    小单这时候一定比他更辛苦。

    她在戈壁里迷路了,她身上有没有带食物?

    她肯定很饿。

    她肯定很渴。

    她肯定在受冻。

    邵光荣问康伟,康伟也不知道具体原因,只知道这是单瑜君失踪的第四天。

    邵光荣没发表意见,闷头开车。

    等到了地方,他和康伟一起下车,还走在康伟前面:

    “走啊,你愣着做什么?这两天我单位也该放假了,我和你一起去西北,人多力量大,我们一起帮你把小单找回来。”

    康伟说不出拒绝的话。

    这就是为啥邵光荣以前是个喝醉酒就乱说的大嘴巴,康伟和周诚也没嫌弃过邵光荣的原因。

    因为在讲义气方面邵光荣是不输什么的。

    “好,我们一起把小单找回来。”

    邵光荣宽慰他,“吉人自有天相,我寻思着小单去西北是做好事,这次肯定是有惊无险,我让你把小单找回来,是两种意义上找回来你懂不?梗在你和小单间的不是别的,只有你们自己,康子,我算是看明白了,面子啥的屁都不算,两个人能在一起比啥都强!”

    康伟点头。

    邵光荣的话他听了,但并不认同。

    他不是想去复合的。

    小单的生命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小单能平平安安归来,叫他今生都不能和小单在一起,康伟也是愿意的。

    生命高于一切。

    活着最好。

    爱不爱的,是其次的。

    康伟比夏晓兰和顾正清还先到地方,又多出一个邵光荣,夏晓兰看了看顾正清。

    顾正清一招手:“一起去,有话我们上了飞机再说!”

    单瑜君支教的地方很偏,离她最近的机场都还隔着几百公里,夏晓兰几人到了当地机场就转乘了直升飞机,下午4点从京城出发,到了单瑜君支教的村落,已经是深夜。

    “整个村子没有一户人家肯休息,都在找单老师,还有县里的公安和民兵……”

    一个干部模样的人凑上来。

    此时已经是单瑜君失踪的第四天夜里。

    康伟没进屋,他故意站在院子里,西北的冬天真的太冷了,白天和夜晚的温差大,单瑜君在戈壁上该怎么熬下去?

    “飞机还有没有油,我要去找她!”

    邵光荣想打人。

    飞机有油又咋样,说的自己好像会开飞机一样!

    夏晓兰叫住康伟:

    “康伟,你最好来听一听情况,单学姐并不是一个人失踪的,村里有一对兄弟是单学姐的学生,这对兄弟没有父母,只有一个奶奶,祖孙三人靠养羊为生,今天冬天被狼咬死了几只羊,他们提着猎枪打狼报仇去了,单学姐就是去找他们才没了音讯!”

    ~

 173:全知全能的单老师(1更)

    康伟很快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单瑜君支教的地方是个小学,自从来了她这个华清大学的支教老师,这乡村小学的学生人数都增加了不少。

    单瑜君这个支教老师能从一年级教五年级,语数学都能教,的确非常能干。

    她不仅深得学生的喜爱,还有学生家长的信任,大西北民风彪悍,可对‘单老师’都异常尊敬,人家单老师一个年轻女大学生跑来西北吹风吃沙子,他们都懂得感恩!

    单瑜君的学生来自各村,就康伟眼下呆的这个村子里就有十来个,其两个姓高的学生是兄弟俩,哥哥今年14岁,弟弟10岁,父母双亡和奶奶相依为命。

    西北这地方缺水,有些地方能种粮食,有些地方只能养牲口。

    14岁还在读小学在别的地方少见,在偏远农村很常见,条件不好当然上学晚,小学都读的断断续续……高家兄弟也硬气,奶奶年迈有病,他们就自己养羊为生。兄弟俩轮流上学,放羊的事一个负责上午一个负责下午!

    今年大西北的冬天格外冷,隔壁上的狼没有食物就冲着牲畜下手,高家兄弟的羊被拖走了几头,惹火了高家大哥,背着猎枪就要去打狼。

    这事儿被学生们告诉了单瑜君,单瑜君哪能看着自己刚满14岁的学生去打狼,这不是去打狼,是去给狼送菜还差不多。

    狼那玩意儿轻易也打不得,不把狼群一网打尽,被人打死、打伤了狼群的成员,其他狼会来报复的!

    “那也不对,小单不是那么莽撞的人,高家兄弟不懂事要去打狼,小单不会自己追上去!”

    单瑜君做事是有条理的,不会如此冒失。

    夏晓兰叹气,“单学姐是想解决这件事,她和校长说过,也准备和村里通个气,看看能不能和县里的民兵一起加强巡逻,甚至是组织人手把附近的狼群梳理一遍,今年冬天狼群袭击牲畜的事件发生了不止一起,不仅威胁到牲畜,还威胁到落单的学生……单学姐是送高家兄弟回村的半路失踪的!”

    有老师看着,高家兄弟就不会冲动。

    等把高家兄弟送回村里,再和村里人谈打狼的事,来不及赶回学校就在村里住,这些地方的人就没有不尊重单瑜君的,她去了哪个村都会受到热情的款待。

    唯一的问题就是大西北地广人稀,人们世代以来都是靠近有水源的地方分散居住,村与村之间有隔得近的,也有隔得远的。

    单瑜君支教的小学,离这个村子就有几十里路,要途经一片戈壁,单瑜君和高家兄弟都是在戈壁上失踪的。

    小学生要走几十里路去上学,这是康伟和邵光荣都没经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