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文艺汇演?
除夕夜还能把华国人聚集在一起,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原因,大概是为了要在朋友圈、微博发一发自己的吐槽吧。
但那是30年后的华国,是30年后,被各种娱乐方式洗礼过的华国人。
现在可是1988年,一场精彩的文艺汇演,足以让商都市民拖家带口来看。
春晚是一年一次呢,平时电视台里也不怎么播。
1988年的商都人,没咋看过这样高规格的文艺汇演,电视机屏幕小小的,哪有在亚细亚门口这样宽敞?
舞台也好大。
节目编排的也好。
有传统的杂技表演,有魔术,还有他们认识的电视、电影演员,甚至还有港岛那边来的明星!
诸遂洲就算搞个同样的文艺汇演,想把这些人凑齐不容易。
对夏晓兰来说很简单。
认识一个王导,夏晓兰能从内地影视圈牵出一串儿的演员过来,何况还有张晓压轴呢,去年的电视剧收视率爆了,张晓眼下正火,比她上一世的名气还大!
港岛那边的明星也好说,陈锡良由杜兆辉引荐,认识了TVB的大老板,陈锡良到底还是把电视剧“卖”给TVB播放了,不过反响没有夏晓兰和陈锡良预期的好。
谁让这时候是港剧的黄金期呢,优质的剧集满天飞,像《露娜的故事》这样的,能吸引内地观众,在HK那些观众眼里却只觉得还行,不至于惊艳……夏晓兰觉得和两地情况不同也有关系,港岛人没有内地观众这样代入,改革开放对内地来说和很重要的政策,可港岛人没经历过。
他们更喜欢看武侠剧,看《大时代》那样的,楼市、股市的故事,才是港岛人永远关心的话题!
不过剧集没有让Luna打开在港岛的市场,认识TVB的老板,陈锡良想请几个港星过来不难。
再不济,还有杜兆辉的面子呢。
这亚细亚要还是诸遂洲管理,杜兆辉管这商场是死是活呢,能存活是运气,开垮了正好,让衰仔基最大的一笔投资都血亏!
但管理权落到夏晓兰手里就不同了。
杜兆辉帮忙很乐意。
现在夏晓兰是第二股东,当第一股东是迟早的事,又不是帮外人咯。
如果不是二姨太见了他就要喊打喊杀,杜兆辉还想来商都出席亚细亚的开业剪彩……
总之,夏晓兰把这个文艺汇演声势搞得特别大,而且要连搞三天,商都这边政府领导都来出席了开业剪彩。
“夏同志做事有男子魄力。”
在正式场合,邵立民就不叫小夏了,他和夏晓兰握手,是真的感慨。
夏晓兰笑道,“都是您支持,没有您批准,我也不敢把场面搞这么大。”
这么大的规模,省台来不来拍摄?
来拍摄,也不能把身后的亚细亚商场给扣掉再播出啊,这不要钱的免费广告,夏晓兰是不会拒绝的。在中央台打广告是吸引消费者,但今天是亚细亚开业第一天,外地的游客不会来,商都本地的消费者比较重要!
反正亚细亚商场门口人山人海的,围观的市民从四面八方赶来,还有商都附近郊县的,听到消息往这边赶。
夏晓兰不出手则已,一出手都是大动作。
她从来不怕赚不回广告费。
是,连搞三天文艺汇演,这么多演员、明星的报酬要支付,加上舞台音响什么的,那真是花钱如流水。
花就花呗。
不花出去,怎么赚更多钱?
夏晓兰没有照抄诸遂洲的手段,她有自己的办法,她有自己的优势。
不知道今天诸遂洲有没有来?
舞台上节目精彩,夏晓兰陪着各位领导参观商场里面。
商场里面的售货员漂亮又亲切,走进来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买不买东西不说,这里面让人舒坦。
有服务台,有导购。
哪一层楼是卖什么的,看着标识牌一目了然。
就连厕所都有标识。
紫荆山百货的副总经理今天是来参观的,跟着邵立民等人从一楼逛到顶,看着好看又礼貌的售货员小姐,还亲自去感受了一次亚细亚的卫生间……卧槽,连厕所都好香!
副总的心情瞬间就不好了。
现在商都已经有好几家商场,再多一家亚细亚,大家都不高兴,意味着本来已经分好的蛋糕要重新切一次。
而且亚细亚投入的成本高,想必胃口也很贪婪,不会满足吃一小块。
副总看了一圈,没在亚细亚挑出毛病,倒把自家紫荆山百货衬的不行。
可紫荆山百货生意再好,也不敢像亚细亚这么作。
就说招人的事,漂亮的售货员紫荆山不是找不到,但教不出来像亚细亚这样漂亮还有礼貌的。紫荆山的售货员才拿多少工资呢,凭啥要把顾客当上帝对待?紫荆山百货又是国营性质,效益好可以多发点奖金,却给不出像亚细亚这么高的工资!
钱没给到位,人就不好管理。
来参观的副总十分郁闷,连商场门口精彩的文艺汇演都没心情欣赏——什么港星唱歌,简直就是靡靡之音!可恨那些商都市民听的如痴如醉,简直、简直太没见识!
106:超级引流手段!(1更)
商都市民哪知道紫荆山百货副总的想法。
一个人的想法和立场有关,那副总屁股都是歪的,是担心自家百货商场从此多了一个竞争对手!普通市民就不管这么多,亚细亚整出的这个文艺汇演,就是好看啊,多台音箱将港星的歌声传遍了二七广场,年轻同志踮起脚往人群中挤,激动到眼角有泪花儿~
哎呀,真不料能看见歌星真人,能听见真人唱歌!
那些偷偷买来的磁带,反复听,都不知听了多少遍。
一些人觉得是靡靡之音,另一些却觉得每个字都唱在了心坎上。
激荡的青春哟,谁没有?
就是夏晓兰情况特殊点,别人忙着追星的时候她想的是如何赚钱上学,如何赚钱生活。但她上一世攻克一个出名难搞的男客户,老大哥都五十多岁了,既不爱抽烟喝酒,也不喜欢应酬,漂亮的小姐姐也没办法打动,老大哥就是一尊石佛,那挑剔高冷的脾气让业内同行纷纷铩羽而归。
夏晓兰不信邪。
是个人都有爱好啊!
她废了很大力气打听,老大哥隐藏的很深,平时没啥表现,就开车时爱听听歌,真的就是听歌的程度,KTV夜总会什么的老大哥是绝对不会去的,夏晓兰就从老大哥的“歌单”里翻出一个80年代时的港岛歌星,把这事儿记下来也没马上动作,等第二年这歌星来内地开纪念巡演,夏晓兰偷偷搞定VIP门票奉上。
客户老大哥真的去了演唱会!
夏晓兰多精的人呀立马知道有戏,不仅给客户弄去了演唱会,还求爹爹告奶奶为客户老大哥争取到了后台合影留念的机会……效果咋样?后来她就和老大哥成了“知己”,演唱会结束后,老大哥请她喝茶,给她晒照片,说自己从年轻时就喜欢这歌星。
“不过年轻时候穷,别人在港岛,我在内地,根本没机会见面。后来人家来内地开演唱会了,我年纪大了,怕被别人笑话追星,一直也没去过,她这歌唱的好啊,现场也好听,现在的小歌星和她比不了的……”
出了名高冷的老大哥,打开了话匣子,拉着夏晓兰说了好多。
从年轻时候喜欢上的歌星,二三十年都没放下,那是难忘的青春情怀啊!
反正茶喝完,原本签不下来的订单成功签约了,人家客户还认准了夏晓兰,就是要把业绩算夏晓兰头上。夏晓兰送了一张演唱会VIP门票,一年仅靠老大哥的订单,她都有几十万的提成。
五十多岁的老大哥,他难忘的青春,难忘的歌星,不就正是发生在80年代的事吗?
这时候喜欢上的歌星、影星,很容易变成一辈子的喜好,哪像后世,大家的选择多了,本命随时都在变化。
也不怪粉丝们太花心,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们层出不穷,想不变心真的好难哟。
就算不被其他爱豆勾走,自己爱豆可能还会被爆黑料,24小时无孔不入的私拍,爱豆的人设说塌就塌。信息大爆炸,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近了,国民爱豆抽烟照片被抓拍,据说扔掉的烟屁股都拍卖出了几十万高价……咳咳,能拍下爱豆抽剩的那根烟屁股,四舍五入一下就算和爱豆接吻了好吗?
所以,社会进步发展,让普通人和明星的距离也拉近了。
经济条件稍微好点的,想和喜欢的明星接触并不难,就是小康家境的学生粉,演唱会的开销攒一攒也够了。
但在1988年,普通老百姓里,万元户算有钱了。
喜欢某个演员,喜欢某个港台歌星,万元户拿着钱也见不到。
这点钱不够付港台歌星的出场费。
够付也不行啊,没有那渠道去联系。
30年后,小粉丝都知道明星微博,1988年,有几个人知道港台歌星的联系方式?
像夏晓兰今天在二七广场搞得‘亚细亚开业文艺汇演’,是商都市民们平时接触不到的。表演是一轮一轮的,每两三个节目完了就会停下休息一小时,等待下一轮节目的开始。
一小时空闲时间,不长不短的,连回一趟家都怕错过下一轮表演。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进去逛逛亚细亚商场吧!
顾客就是这样被吸引进去的,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不资紫荆山百货的副总咋会骂夏晓兰请歌星来唱靡靡之音呢,实在是这招很有用,比‘琤荣广场’开业时搞得购物抽奖的效果也不差——反正给老大哥送演唱会门票,一年给她增加几十万提成,她给商都全体市民送上这么大规模的文艺汇演,又会给亚细亚带来怎样的盛况?
夏晓兰觉得做生意是投其所好,是把商品或者服务,提供给需要它们的人。
当一个商品只有一个地方能买到,这叫垄断。
计划经济就这样,没有私营商店,老百姓都要去国营商店买东西,没有选择,国营商店自然无所谓态度。
但改革开放来了,国家允许私营商店出现了。
还是那个商品,能同时出现在国营百货大楼和亚细亚,亚细亚要如何才能干过国营百货大楼?
打价格战是两败俱伤!
诸遂洲曾经赢了商都几家大商场的,就是价格战——
夏晓兰不想搞价格战,她想先把顾客吸引过来,让他们知道同样的东西亚细亚有卖,再用服务把顾客留下来。
不管是琤荣广场的购物抽奖,还是今天亚细亚的文艺汇演,都是引流的手段。这种手段再过30年都不会变,就拿那些搞APP的来说,每天走多少步能领多少红包,把链接分享给多少好友又能领多少红包,其实还用的同样的引流手段。
但一个APP能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并发展,在前期引流过后,还是得靠自身的内容,靠卓越的用户体验,把引流来的用户,真正抓在手里!
夏晓兰送走了来剪彩的领导。
至于参观的同行,爱看就看呗,她不怕被学走什么。
同行要有那魄力,夏晓兰欢迎大家复制亚细亚开业的引流手段,这不是打价格战,这是在宣传推广上烧钱。
那话咋说的?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二姨太一头是汗跑过来,“太多人了,太多人了,再多点人,商场的扶梯都要塌了!”
夏晓兰瞅她一眼:
“二太,这样甜蜜的负担,其他百货商场肯定很想要。不过你说得对,不能造成踩踏事件,现在开始,限流进场。”
二姨太顿时肉痛。
——那些人都是进来消费的,要挡在外面?
正文 107:一朝天子一朝臣哟!(2更)
二姨太下意识要反对。
但这一个月来,她已经逐渐认识到夏晓兰的脾气。
奸诈。
霸道。
很会骗人!
长得好看的女人最会骗人,夏晓兰尤其擅长这个。表面上说大家都能发表意见,亚细亚是大家的,但真正做主的人就是夏晓兰……夏晓兰所谓欢迎大家提意见,必须得是有道理的意见。
二姨太张了张嘴想反对限流,一看商场黑压压的人头,那话又咽了回去。
商场的扶梯已经不堪重负,每个档口都挤满了顾客,这时候不限流,真的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开业第一天就有踩踏事件,那也太倒霉了,二姨太这个港岛人很讲究风水的,做生意也图个开门大吉,不想沾染晦气!
她要反对限流,一旦发生事故,夏晓兰肯定把责任扔给她。
二姨太就是想明白这事儿,干脆闭嘴了。
对夏晓兰来说,限流根本不影响营业额,反而是促进顾客消费的。
人太多了售货员也招呼不了,不如一批批放进来,一批卖完了再放下一批进来,已经在商场里的顾客觉得自己与众不同,没进来的则想进来瞅瞅,这里面到底啥样啊……反正周末嘛,闲着也是闲着,看了表演逛商场,多好的安排呀。
越是拦着,顾客越想进来。
夏晓兰不怕他们跑了,等在外面的人还能看看表演。
现在商场里的人流量真是太多,亚细亚全体员工都在忙,这一个月,夏晓兰才不管二姨太、宋明岚和蒂娜等人心里怎么想,她吩咐下去的事娘子军们只要干好了,一切都好说。每个人的承受力都是有弹性的,本以为自己的工作量是极限,夏晓兰再给加加担子,居然还是能扛下来?!
碰到夏晓兰这样的老板,她们才发现工作是做不完的,做完一件还有下一件,她们虽然是女人,却被夏晓兰当成男人在用。
想反抗吧,夏晓兰对自己更狠,都快把亚细亚的办公室当家了,她们能咋办?
最典型的就是二姨太,私下里一边骂夏晓兰,一边又要按照夏晓兰的吩咐办事。
骂归骂,二姨太心里难道不知道么,就得像夏晓兰这样的管理者,才能为投资者们赚到钱!
二姨太就是投资者。
她得靠夏晓兰赚钱呢。
她若是带头反对夏晓兰,让夏晓兰没有威信管理其他人,吃亏的还是二姨太自己。
大股东都要听吩咐,诸遂洲留下的那些人敢不听么?起码表面上,都要听话。
夏晓兰在一个月时间内把那些“旧臣老部”强行整合,靠的也是说一不二的雷霆手段。惦记着诸遂洲,要给她这个新的管理者找麻烦扯后腿,或者阳奉阴违消极怠工?夏晓兰不打不骂人,她就是把人弃之不用,转而吩咐宋明岚、蒂娜这些人更多工作。
亚细亚是私营性质。
不像国营百货大楼,不会轻易招人,更不会随便开除人,不干活都能死皮赖脸混着。
夏晓兰给高薪,但她不养闲人!
不愿意为她工作的就滚蛋。
她重用宋明岚、蒂娜等人,就是要告诉那些老臣,有很多人愿意替她工作。说真的,职场有个真理,老板肯骂你的说明还要用你,老板懒得搭理你了,多半是要凉了。
千万别怕忙,忙说明自己在公司有价值。
不忙的,才会惴惴不安。
有几个不安分的,被夏晓兰晾了晾,也明白了形势。
效果么,现在看来不错。
今天亚细亚开业第一天,全场忙成这样了,那些人还没忘夏晓兰交待的事,谁负责哪一处业务都各司其职,不用心干,都怕晚上没法向夏晓兰汇报清楚工作。
他们也觉得自己好惨啊。
一朝天子一朝臣。
本来要跟着诸总打天下的,诸遂洲的‘总经理’宝座居然在商场开业前一个月丢了!
虽然有人信誓旦旦的说诸总会杀个回马枪。
一开始大部分人都这样想。
很快他们就意识到局势不妙,他们怕自己等不到诸总杀回马枪!
新上任的夏总,别看年纪不大,还是个女同志,那说一不二的强硬作风,更在诸总之上。
就拿开业连搞三天文艺汇演这事儿来说。
请个港星过来至少都是几万块,还得给人家包车马食宿费用,文艺汇演连搞三天,请的港星加起来超过10位,还有20个内地演员和歌手,还有其他节目……花的钱太多了,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
可他们反对无用。
亚细亚有管理层。
日常管理靠这些管理层在运作。
但亚细亚的发展方针,不听这些人的,亚细亚是私营资本性质,有三个股东。
大股东和二股东,联合起来把三股东诸遂洲排挤走,大股东二姨太都听二股东夏晓兰的,其他人想反抗也不行。
夏晓兰觉得这个文艺汇演可以搞,那所有人都要围着这件事忙碌。
当然,有见形势不对,机灵转换立场,投靠在夏总麾下的,也有死脑筋还想着“效忠”诸遂洲的。
亚细亚开业,二七广场附近都人山人海的,偷偷和诸遂洲见个面什么的也不难,不容易被发现。
不知是天气太热呢,还是别的原因,这个和诸遂洲见面的男人,身上的汗多到就像刚从水里捞起来一般:
“诸总,您说说,这不是瞎搞吗?到中央台打广告就不说了,还搞这个文艺汇演,把钱当纸花,我看亚细亚没有您就是不行!您还是快点回来吧,多好一个商场啊,不能让她们给瞎折腾垮了……”
这人是诸遂洲从其他百货商场挖来的。
诸遂洲没下台的时候挺受重视,一直也觉得自己是诸总的“心腹”。
至于诸总为什么不急着开业,心腹也没多想。
在国营百货上过班,适应了慢节奏,商场停工什么的也不着急,反正他们这些人的工资是照常发的怕啥。
但这样的人,碰到了夏晓兰这样雷厉风行的领导就极为难受了,对于软抵抗的人,夏晓兰晾着不用,这人难受的不是夏晓兰花大钱搞什么宣传汇演,又不是从他兜里花钱,而是夏晓兰重用女同志,让新人压在他这样的老资格头上,这万万不能忍啊!
这人一脸期待的看着诸遂洲。
诸遂洲好一会儿都没说话,只看着热闹的亚细亚门口。
那些被拦在外面的老百姓,伸长脖子往商场里面看,满脸都写着想进去。
诸遂洲有点心不在焉,随口安抚着报信的“忠臣”:
“老黄,你想别急,你留在亚细亚是有大用的,她们这些招数有没有用,等营业额统计出来就知道了。”
正文 108:这成绩是好是坏啊?(3更)
老黄和诸遂洲碰面的事儿自以为很机密,大家都在忙,别人也不会发现他有没有出去嘛。
偷偷溜走一会儿又折回,简直神不知鬼不觉。
却不想想,夏晓兰会是那种让手下人白拿薪水不干活的性格么?
老黄觉得自己被边缘化,今天身上的任务不重就能开小差,可他偷偷溜出去的那一会儿,擅离岗位没能及时处理问题,受到了三个投诉——
“你去哪里了?”
“昨天吃坏肚子了,肚子疼跑厕所去了!哎哟,这都要被投诉?”
老黄郁闷死。
他不是被顾客投诉。
亚细亚今天刚开业,顾客们云里雾里的,哪知道自己还有投诉商场员工的权利呀。
亚细亚的服务态度让他们大开眼界,热情到顾客们都有点不习惯,这样的服务还有啥投诉的?做人要惜福啊,想想国营商店某些鼻孔朝天的售货员,亚细亚的服务简直好到无法用语言形容!
老黄这个上任总经理的‘忠臣’是被同事给投诉的。
这就是夏晓兰制定的规矩,谁在岗位,谁就要负责处理突发事情,不打招呼就离岗,如此散漫的态度,夏晓兰哪能忍。
该谁处理的事,就由谁负责。
谁也别想让同事背锅。
所谓的“投诉”其实就是记录,有三个人找老黄都没找到,耽误了人家自己的业务,当然要向上级汇报呀。
他们的上级也不是夏晓兰,有人管着这些琐事儿呢。
老黄拉肚子跑厕所的说辞没有得到同情,这种事在开业前培训就说了,有再重要的事,只要离岗都得要交待,得让同事顶上。
老黄做贼心虚,这一天剩下来的时间都心不在焉的。
在诸遂洲面前表现的忠心,其实只有三分是真的!
他是觉得手里没权力不舒服。
如果夏晓兰经营亚细亚出了什么乱子,他这样老资历的人才能跳出来指手画脚借此上位。
可惜老黄注定要失望。
开业第一天,亚细亚商场忙归忙,没有啥真正难·处理的突发状况。
年轻的夏总好像把每个人要做啥都安排的明明白白,有什么错漏也是小范围内的……而且开业第一天的生意,也是太好了。
老黄郁郁不平的想:
“花了这么多钱请歌星,生意不好才怪,等把这三天过了,鬼知道会留下多少人,那些宣传成本,不晓得要多长时间才赚的回来……”
这就是典型钻牛角尖了,亚细亚是私营商场,就算经营亏损,亏得也是股东自己的钱而非公家的,股东都没着急,又与老黄何干?
真心为商场考虑的员工,今天可不像他这样总往坏的地方去想,也没在心里唱衰亚细亚。
虽然每个人都很累。
但每个人走路都尽量挺直了背,双脚是充满动力的!
因为亚细亚今天的生意真是太好了!
商场柜台上的东西,差不多都被扫空了,涌进商场的老百姓真是见啥买啥,一些紧俏商品是柜台空了又从仓库调货,很快又被一扫而空。
这样的忙碌,是让人有干劲的忙碌。
夏晓兰没搞商家入驻,她直接把亚细亚给自营了。
上一世的亚细亚也是自营。
不过上一世亚细亚自营的原因是招商家入驻时没多少人响应,诸遂洲干脆就让商场自营了。
既然知道自营可以,夏晓兰也不走弯路,直接就让商场自营了呗!
也就是说,商场里的货品卖的多,亚细亚就赚得多。
不管是哪个档口,不管是卖皮具还是卖服装的,或者卖自行车的,夏晓兰都给售货员搞了业绩提成,业绩好奖金高,一点毛病都没有,这些人虽然累,也盼望着商场生意能更好!
像老黄那样憋着不甘想搞事的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员工都只想老板生意更好,他们拿更多的工资,而不是YY老板倒霉,他们好出来指点江山——
晚上10点,亚细亚准时结束营业。
好多市民还不想走,是被客客气气劝走的。
夏晓兰这个老板也守在商场没走。
她今天也很累,来参加开业剪彩的领导,来参观的同行,突发事件处理,还有那些运道而来的表演人员,宋明岚可以安排招待那些明星、演员,夏晓兰这个总经理也必须露面。
是,人家都是拿钱来演出的,但表演如此成功,夏晓兰就得给这些人尊重。
坏了口碑,这次能请来,下次可就说不好啦。
再说了,有些人要一口气表演三天呢,现在还得好好安抚下。
别管是从港岛来的,还是内地的,别管和夏晓兰熟不熟,既然同意来参加亚细亚的‘文艺汇演’,那就是给她夏晓兰的面子,值得夏晓兰去敬一杯酒水——是是是,有部分人完全是给她钞能力的面子,那终归也是给她钞票,就算她的面子呗!
夏晓兰很想得开。
等亚细亚第一天的营业额统计出来,夏晓兰更开心。
“272万!”
这数字着实很不错。
杜兆辉的‘琤荣广场’,开业第一天营业额是171万。
亚细亚的首日营业额超过了去年琤荣广场的首日营业额100万!
当然,拿这个数字去碾压‘琤荣广场’很不公平,毕竟‘琤荣广场’当时只开了第一层大卖场,就那么大的地方。
如今一年过去,琤荣广场又修好了其他部分,陆陆续续打开了别的地方。
从今年5月以后,哪怕不年不节,不搞什么促销活动,琤荣广场的日营业额都稳定在200万左右,预计1988年的年成交额要达到8亿以上……这是杜兆辉应得的,整个项目他投资了好几亿,虽然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但银行贷款也要还呀!
琤荣广场以后创造的营收数额会越来越高,它的确称得上华国第一的电子集散、批发、销售之地。
和琤荣广场相比,亚细亚就是个百货商场,投资也才几千万,是个小老弟。
所以今天是商场几层楼火力全力,也不过只比琤荣广场当初只开第一楼卖场多出100万营业额,等刚开业的热闹散去,营业额肯定要回落,不可能比琤荣广场更高。
272万的首日营业额,夏晓兰自己都挺意外。
她晚上加班不睡觉,二姨太也没回去,等着看这个营业额。
统计数据一出来,二姨太就抓着夏晓兰问:
“这成绩,算好还是坏?!”
正文 109:说好要当奸细的呢!(4更)
夏晓兰神色古怪的看她:
“二太,你不满意这首日营业额?”
272万啊!
这位豪门阔太,既然有心要搞好亚细亚商场,却又完全不会算账吗?
像亚细亚这样的自营百货商场,每一种商品的利润都是不同的。在百货商品里,利润最低需求量却最大的生活必需品,比如米、面、油洗衣服之类的商品,亚细亚根本不碰!
百货商场和超市还是有区别的,亚细亚可没把自己定位成超市。
把自营的诸多种类商品的利润平均一下,再扣掉各种成本开支和税收,拿到手的净利润,至少也有10%的。
272万的10%是多少?
是27。2万。
这是一天!
如果一年呢?
等开业的热闹散了,营业额回落,夏晓兰希望营业额能稳定在70万左右。
那一年的营业额就是2。5亿。
有了这营业额,亚细亚一年就能赚差不多2500万。
这也不算特别难吧?
上辈子亚细亚开业,第一年的营业额就有2亿,后来还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夏晓兰只想在第一年完成上辈子诸遂洲第二年完成的目标。
如此,也就两年,盖商都亚细亚的成本都能收回,这个投资回报率并不低,一座商场一般不会运营两年就狗带啊!
为啥上辈子诸遂洲盲目扩张?
开百货商场若是不赚钱,他才没有那么大积极性呢!
上一世,商都亚细亚开业的第一年,日营业额应该是50万左右,所以才能一年总营业额接近2亿。
二姨太若不满意开业第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