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八零:媳妇有点辣-第5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诚想讨好老丈人,老丈人不需要他当舔狗,周诚有什么办法?
如果汤宏恩和老家那边感情深厚,这条舔狗周诚还当定了……老丈人发话不用去,周诚就真的不用去。他现在沉浸在新婚的快乐里,能持证上岗后,每一天都能发掘出新的乐趣好不好。就算感情基础不深厚的新婚夫妻,都会腻歪一段时间,何况是夏晓兰和周诚这样感情深厚走到结婚这一步的。
相爱的人终于领证结婚,没有经济压力,双方家庭都算开明,又没生养孩子,哪里会有分歧?
每天都像泡在蜜罐里,每呼吸的一口空气,都带着甜丝丝的味儿!
夏晓兰也没太把汤家亲戚放心上。
她就是觉得老汤怪可怜的。
是,老汤如今身居高位,事业上不需要别人同情,也没几个人有资格同情他……可生活里,他并不是刀枪不入的铁人,他也是需要有人关心呀!
夏晓兰一连两天都带周诚回娘家吃饭,要多陪陪汤宏恩。
这忽来的深度关心,让汤宏恩不知道说啥好。
大家都是聪明人,晓兰这应该是知道了他老家的事儿。
“行了,你们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我是个挨不得碰不得的瓷娃娃吗?”
汤宏恩直接赶人了。
到他大哥下葬那天,愣是没带夏晓兰和周诚去。
照旧还是他和刘芬回了老家。
汤家一通吹吹打打的,让汤宏恩大哥入土为安。
汤宏恩嫂子还是不理人,却也没故意阴阳怪气,可能是这两三天冷静过后,认清了现状——
汤宏恩最大的侄子汤春雷比季江源大八岁,今年都是30岁的人了,汤宏恩和兄嫂闹翻的时候,汤春雷才十几岁。按照汤宏恩以前的安排,他进了城,汤家下一代起点也更高,汤春雷那时候也挺聪明的,汤宏恩想要侄子多念书,和他走一样的路子。
汤春雷遇到了动荡年代。
高考停止了,能上大学的唯一途径是被推荐。
父母和汤宏恩划清界线,又带头批斗汤宏恩,汤春雷倒是得到了推荐机会,之后就是按部就班的上学,毕业后工作……汤宏恩兄嫂没能搞到的城市户口,汤春雷倒是完成了这个跨越。
可惜他的运气没能好到底,动荡年代结束后,他父母得罪了不少人,怕被人报复,灰溜溜回了老家。
汤宏恩又不是贱得慌,都和兄嫂断了联系,难道还要帮扶侄子?
汤春雷这些年来混的马马虎虎。
他记得叔叔对自己不错,想不通父母做法,自己又是实际获利者,这些年不好意思往汤宏恩身边凑。年轻时是觉得自己有本事,不靠叔叔也能混出个名堂,磕磕绊绊混的马马虎虎,倒认清现实了——就是没有个契机,他父母把叔叔汤宏恩得罪的太狠了,汤春雷想修复关系也不行。
以前他爸还活着呢,固执短视,哪怕自己做错了,也梗着脖子不肯向汤宏恩低头道歉,觉得自己是做大哥的,就算做过对不起汤宏恩的事,也是汤宏恩这个当弟弟的该退让一步……长兄如父嘛,他毕竟养过汤宏恩!
可惜汤宏恩不吃大哥这一套。
汤宏恩主意特别正,做人也恩怨分明。
断联就断联,让他这个被伤害的人去低声下气修复关系?
拉倒吧。
他不缺这畸形的亲情!
有那时间,不如放在工作上,有工作有理想,他就不会空虚。
现在,汤春雷固执的父亲去世了,他说了他妈,通知叔叔汤宏恩回来参加葬礼,自然是有想法的。
棺木埋葬入土后,汤春雷红着眼眶叫了声叔:
“叔,我爸临走的时候说了,他做的事对不起您,他那时候根本不懂形势有多严重,就是被吓坏了。他特别想向您道歉,却没那颜面。没想到您还愿意回来送葬……还有件事,我爸说没能找到小姑,他走的不踏实。”
汤宏恩听着前半截话没什么反应,就他大哥的性格,是不是真的都不一定。
但后半截,倒是让汤宏恩愣住了。
他对走失的小妹,至今也是耿耿于怀。
这让汤宏恩的心情很沉重,从老家离开后,一路上,汤宏恩都没怎么说话。
刘芬担心的看着他:
“要不,咱再试着找找?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第六卷:一起走进新时代】006:29年前的遗憾!(4更)
要找吗?
人不找到,会有遗憾。
可一直找不到呢,有了希望又失望,那种感觉更难受。
全力去找人,会有什么结果,汤宏恩也不确定。可能是最坏的结果,确定了人已经离世……那还不如不知道结果,有个小妹还活着的念想。
汤宏恩向来果断,在这件事上却迟疑起来。
夏晓兰和于奶奶有点没说错,汤宏恩大哥人虽然下葬了,汤家那边的亲戚,倒是借着这事儿,和汤宏恩重新联系了。侄子侄女们不傻,不往汤宏恩面前凑,一口一个婶,对刘芬是嘘寒问暖。
刘芬:……忽然多了这么多贴心又孝顺的晚辈,还真是不习惯啊!
夏晓兰知道后大笑:
“您怕什么呀,论辈分,您为长,他们要嘘寒问暖,您就接着呗。”
反正她和她妈又没啥要求着汤家人的,摆明了是汤家人有求于人。
有求于人,姿态本来就该放低一点,这是社会通行的准则啊,哪怕夏晓兰办事也这样。要想不弯腰,梗着脖子达到目的,那得有永远别求人的本事!
夏晓兰自己能屈能伸,汤家人对她妈嘘寒问暖讨好,她不觉得有啥奇怪。
倒是老汤有个妹妹曾走丢了,这事儿引起了夏晓兰的注意。
挂了电话,她戳了戳周诚硬邦邦的胳膊:
“你讨好老丈人的机会来了,要不要抓住?”
周诚抓住她作怪的小手,“你的意思,我们先偷偷打听下汤叔他妹妹的下落,有线索了再通知汤叔?”
夏晓兰点头,“有好消息再通知他呗。”
如果打听到的是坏消息,要不要说,就要仔细想一想啦。
“行,我俩一起找,要先把当年走丢时的细节问清楚,有助于寻人。”
周诚说的是正理。
刘芬都不用问汤宏恩,汤家人很乐意帮这个忙,特别是汤春雷。
这是个积极求进步的“大侄子”,二婶刘芬要问他小姑姑走丢的事,汤春雷很是激动。
周诚正在休假中,和夏晓兰在哪里都能腻歪,两人瞒着汤宏恩见了汤春雷。
“小姑姑是在天安门广场丢的,1959年大阅兵,我父母带小姑姑看大阅兵,天安门广场附近挤满了群众,就是把小姑姑放在地上换手的时间,小姑姑人就不见了。那年我才一岁,二叔是十六岁,他本来也要去看大阅兵的,大阅兵前一天生病发高烧下不了床,就没去……小姑姑是1952年生的人,走丢那年正好7岁。”
在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前,绝大部分华国家庭都不止生养一个孩子。
有的兄弟姐妹间年纪相差挺大,并不仅是母亲隔了多年才再次怀孕,可能是中间几年生的孩子夭折了,根本没机会长大,年纪太小了也就不序齿了。
像汤宏恩家,他哥比他大七八岁,1959年的时候,不仅已经结婚,连儿子汤春雷都已经一岁了。
汤宏恩也是少年人,最小的幺妹才7岁,比汤春雷这个当侄子的大六岁岁而已。
“那汤小姑今年也有36岁啦。”
36岁,不算老也不算很年轻,如果走丢的汤小姑顺利长大成人,如今也是为人妻为人母的年纪。
孩子多大不好说,得看汤小姑结婚是早是晚。
生活过得是不是困苦不重要,重要是人得活着呀,活着就是最好的结果……一个七岁的小姑娘走丢了,就算被人收养了,也怕长大过程中生病夭折,以前的医疗条件又不好!
带孩子去看大阅兵很正常。
把7岁的幺妹弄丢……汤春雷父母的心也挺大的,那种人挤人的场合,孩子是不能撒开手的。
但弄丢了汤小姑,肯定也不是故意的,一时的大意疏忽,造成了汤家很多年的遗憾。
可能汤宏恩自己也有自责,如果那天他没生病,有他一起去看大阅兵,多一个人看着汤小姑,汤小姑可能就不会丢了。
这些都是夏晓兰自己的猜测。
汤春雷抹了把眼泪,“小姑姑一丢,我们全家找,全村找,派出所也找。可大阅兵有太多群众观看,实在查不到小姑姑被谁带回家了。全家找了两个月没消息,冬天时我奶奶就去世了,听说死之前都闭不上眼睛,嘴里念叨着要把我小姑姑找回来……我母亲也很是自责,家里人一提这件事儿,她就觉得是在责怪她,后来这就成了汤家不能提的禁忌。”
汤春雷还为他妈辩解了一下。
暗示他妈脾气也不是一直这样,是汤家发生过这样一件不能提的往事,汤宏恩自责之余,说不定责怪过兄嫂。嫌隙是早早就存在的,动荡年代的“举报”,是被人利用蛊惑,也是往日累积的摩擦爆发了。
这个汤春雷,说自己小姑走丢的事就算了,还夹杂私货,为自己亲妈洗地。
夏晓兰偷偷在桌下捏周诚的手。
周诚摸了摸她手心,让她别表现出来。
哼,这还用谁教么。
新婚夫妻打着眉眼官司。
小两口都有个共识,这个汤春雷不太老实呢。
当然,世上也没有太多老实人,人人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不能因为这一点,就把汤春雷当成坏人。他比夏晓兰和周诚都大几岁,可能觉得自己社会经验更丰富一点,才动这些小心思,以为夏晓兰和周诚听不出来——也是倒霉蛋,遇到的是夏晓兰和周诚,两口子分开都是最强单兵,凑在一起,十个汤春雷捆在一起,都不够这对新婚夫妻溜着玩呢!
春雷同志天真啊,竟以年龄来揣度夏晓兰和周诚。
汤小姑走丢,已经是29年前的事了,还是国庆大阅兵。
难怪以老汤现在的地位,也找不到人。
夏晓兰觉得,能找到人的希望,还得放在汤春雷他妈身上……唯二的两个当事人,已经死了一个,还活着的就是汤春雷他妈了。
也就汤春雷他妈还记得当年的细节。
可她会如实说吗?
夏晓兰装作不懂汤春雷的小心思:
“春雷大哥,你的意思我懂呢,能做家人是缘分,一家人有再大的矛盾毕竟也过了这么多年,能化解开来最好。找汤小姑的事,不仅是弥补遗憾,通过找人的过程,也能缓和汤叔和老家那边的关系,对不对?”
【第六卷:一起走进新时代】007:在利用伤疤(1更)
信息不对等很惨的,具体可以参考夏子毓的下场。
汤春雷现在就陷入了这个误区。
他只知道二叔汤宏恩如今是鹏城市长,前程远大。
也知道二叔两年前再婚了。
知道他的新二婶是做个体户的。
新二婶的女儿挺厉害,学习成绩好,考上了华清大学。
这些,已经是汤春雷和以前的彭秘书,如今的赖秘书一直保持着联系才能知道的,但不管是已高升的彭秘书,还是好不容易在汤宏恩身边站稳脚跟的赖秘书,都是人精无疑。
公事私事他们都在给领导打下手,对靠近领导的人是什么态度,全根据领导自己的态度来——就汤宏恩对老家人的态度,彭、赖两位秘书不会对汤春雷趾高气扬,毕竟是领导亲侄子。但叫这两人对汤春雷知无不言,那真是梦里才有的奢念!
所以,汤春雷对夏晓兰的了解太有限了,他不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个刚刚在hk兴风作浪,把卢家欺负的喵喵叫的‘夏总’。
他知道啥?
就知道夏晓兰会念书,刚刚和处了几年的对象结婚。
结婚对象是个军官。
也挺年轻的。
话不多,皮肤挺黑,个子也高,看上去就挺能打。
汤春雷把周诚归为沉默寡言的类型了。
但也是对周诚比较在意。
他觉得自己二叔不会同意继女嫁给一个傻大头兵,就算这大头兵长得再精神也没用。
因为夏晓兰也太漂亮了。
还有很亮眼的学历。
再加上二叔的职务。
让夏晓兰嫁个高干子弟肯定没问题,嫁给普通人才是浪费呢!
汤春雷对周诚的猜测还是挺准的,起码猜中了家世……
他对夏晓兰没太重视。
这是狭隘的主观意识,他没碰上过真正厉害的女同志!
夏晓兰态度好,汤春雷就更来劲儿,一个三十岁的大男人,感情也太细腻了,动不动就抹眼泪:
“小夏,你这话真是说到了我心坎上,我爸临死前都在后悔,一个大家庭就这样散了,可他就是倔脾气,拉不下脸和二叔道歉……唉,过去的事又没法重来一遍,我父母对二叔做的事,我自己都臊的慌,现在只求能找到小姑姑的下落,尽力弥补上这一遗憾。”
夏晓兰陪着他一起长吁短叹。
周诚作为老汤的女婿,请老汤的亲侄子吃饭是应该的,三人随便找了个饭店。
汤春雷同样是小心翼翼的,尽管夏晓兰也只是他二叔的继女,周诚这‘便宜女婿’瞧着也不太精明。
可谁叫二叔和家里隔阂大,和新二婶的感情看上去不错,继女的地位自然比他这个亲侄子高咯。所以汤春雷在周诚面前,也不能拿捏什么架子,作为一个工作十来年了的成年人,汤春雷自觉今天表现很不错,把自己当年知道的细节都讲的清楚。
“春雷大哥,我们随时保持联系,齐心协力去查找小姑姑的消息,我想,等我们找到点有用的消息,再告诉汤叔最好,春雷大哥认为呢?”
周诚和汤春雷握手,眼睛还湿润的汤春雷明显一愣。
随即使劲点头,“……你说的对,先找人,有线索了再告诉二叔,给二叔一个惊喜。”
周诚夏笑笑,小两口和汤春雷告别。
他在汤春雷心里,估计是傻乎乎的形象吧。
事实上,周诚一直在不动声色的观察汤春雷,分析这人说的话。
人走了,夫妻俩总算可以交流下心得,周诚那种傻大兵的表现一下消失的干干净净:
“汤叔这个侄子,太油了,说话不真诚,功利心很强。”
要周诚评价,还不如汤宏恩的兄嫂,干了对不起汤宏恩的事,也梗着脖子不道歉,要坏就坏到底。
可这个汤春雷,想修复亲戚关系,带着太强的功利心。
夏晓兰觉得无所谓,“哪有那么多淳朴的老实亲戚等着认领呀,汤叔有如今的职务,没关系的人都想搭上关系,更别说本来就是亲戚,想靠汤叔拉扯下很正常……只要这人真能帮上忙,我看汤叔也不会很拒绝。”
功利心人人都有,夏晓兰也有,要不她当初厚着脸皮在路边等汤宏恩做什么?
还使劲给老汤送土特产。
只是她经验丰富,做这种事能把握尺度,不会让人太反感。
这可能也是夏晓兰和周诚不太一样的地方,周诚自己也很努力,但他生来就有倚靠,有后路。
夏晓兰完全要靠自己去争去抢。
那句话咋说的?大意是我奋斗了20年后的终点,不过是你出生的起点——条条大路通罗马,有些投胎小能手出生就在罗马,这就太打击奋斗积极性了。
三观再怎么契合,两人也不是用同一个大脑在思考,索性还能求同存异嘛,新婚夫妇很有默契的跳过这点小分歧,又把谈话的重点放在了汤春雷,或者说寻找汤小姑这件事本身。
小两口倒是有个共识,汤春雷说话不实诚。
汤春雷自己并没有太强烈找到汤小姑的想法,或者他根本不相信能找到。
他就是想通过这件事,和汤宏恩缓和关系。
能和他二叔相处出感情。
他把这个汤家人不能提的“伤疤”挖出来,就是在利用它。
这点在夏晓兰和周诚说要先查到有用线索,再告诉汤宏恩时,汤春雷那下意识的反应,表现的尤为明显。
夏晓兰也仔细梳理了一下汤春雷说的话:
“一点漏洞都没有,就像提前准备好了标准答案。”
所以听来让她和周诚感觉不舒服,两人都是特别敏锐的人。
周诚牵起她手:“我先找人问问,汤叔可能已经查过了,我们再查一遍。”
周诚这个婚假陡然就很充实了。
他带着夏晓兰去派出所。
当年在天安门广场看大阅兵把孩子丢了,既然报过案,或许当年负责此事的公安还有印象。
29年前的事,当年的纪录能保存下来都不容易。
派出所对这案子居然还真有印象:
“你们家还没放弃找到人吗?”
“同志,如果我们都放弃了寻找,那就真是——”
公安都叹气,“可5年前,你们家不是已经翻来覆去的查了么,这就是一起普通的失踪案,当年负责此案的公安也已退休了。”
【第六卷:一起走进新时代】008:老年痴呆和工作笔记(2更)
时隔29年,当年负责此事的公安退休了很正常。
5年前要求重新调查的应该就是汤宏恩。
老汤那时候还没去鹏城任职。
不过5年前的调查显然也是毫无结果的,自那以后,老汤只能暂时把这件事搁置。
伤口已经愈合了,不去触碰就能假装不疼,这也是周诚和夏晓兰为什么要背着汤宏恩先自己调查。没进展的话,就不要去戳老汤心窝子了——
周诚找了点关系,才看到当年的卷宗。
59年的时候派出所仍然很负责,当年没破的案子,卷宗保留到现在。
当年负责此案的是一位陈公安,老爷子今年60多岁了,早就已经退休。周诚问到了地址,和夏晓兰一起找上门。
在家属楼门口,夏晓兰居然碰见个熟人。
“马所,您也住这里?”
世界真是小,夏晓兰碰见了西单派出所的马所长。
马所长曾对刘芬颇有好感。
马所长是看似凶蛮实则默默守卫型的追求者,在汤宏恩这个看似斯文实则霸道还花招多的情敌手里没撑太久,最终也是很有风度的自动退出了——不退出也不行啊,刘芬陪汤宏恩参加完季雅的婚礼,就明白了自己心意,从鹏城回京就和马所长说清楚了。
后来,刘芬和汤宏恩结婚,夏晓兰又出国当交换生,母女俩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和马所长这边自然是疏远了。
如今在陈公安家门口碰见马所长,夏晓兰是真意外。
马所长也挺意外,他脸上有横肉,看起来有点凶,其实人很好。
“以前都叫马叔叔,现在又叫马所了?”
夏晓兰马上改口叫了马叔叔,又指着周诚:“马叔叔,这是我爱人周诚,周诚,这是西单派出所的马所长。”
马所长看了周诚两眼,“不错,小伙子长得挺精神,部队的吧?”
普通人和军人的差别,哪里瞒得过马所这样的公安。
周诚点头,还和马所长握手,“以前就听晓兰说过,您对她和岳母的关照,一直没找到机会感谢您呢!”
马所长摆摆手,“一点小忙有什么好谢的,你们来这里找人?”
马所长也是个洒脱的人,追求刘芬没成功,也没有翻脸成仇。
夏晓兰说来找退休的陈公安,马所长叹气:
“这是有旧案子找他问线索了?进来吧,就是别失望好。”
夏晓兰心中一动,“您和陈公安——”
“他是我姨父,我们一大家人,做公安的不少!”
马所长简单的解释了两句。
夏晓兰都觉得真是太巧了。
可马所长一说又很合情合理,家里长辈从事什么职业,晚辈非常容易受影响。还有那种国企厂子,老中青三代人都为一个厂子贡献,一大家子分散在厂里不同的岗位呢!
今天是周末,马所长来看陈公安夫妻。
他熟练的掏出钥匙开门,客厅里一个老人坐在轮椅上,在用收音机听京剧——这就是马所长的姨父,已经退休了的陈公安,他瞧见马所长来了很高兴:
“振兴,你今天还带了朋友来呀?我让你姨给你买冰棍儿回来!”
老爷子,你是认真的吗?
请她和周诚吃冰棍儿?
老爷子很认真,作为退休的老公安,脾气居然不是一般好。
就是认知有问题,说话一时清醒一时糊涂的。
马振兴也很无奈,小声告诉夏晓兰,“医生说是老年痴呆,这病太残忍了,我姨父年轻时候破过很多案子,教过我很多东西!”
夏晓兰听得心情沉重。
老年痴呆?
她不仅是惋惜可能打听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是这疾病本身就很……唉,看来今天注定要无功而返了。
周诚示意她耐心点,“我们不怕多跑几趟,遇上陈公安清醒的时候,总能知道点有用的线索。”
原来陈公安夫妻无儿无女,如今陈公安患了老年痴呆,马振兴姨妈和陈公安年岁相当,一个人照顾不好老伴儿,亲戚们就约定轮流来照顾,把家里的累活都干了,老太太就只用给陈公安煮煮饭,要轻松许多。
这世上,有些人比较倒霉会遇到极品亲戚,也有人运气好,亲戚朋友都挺和睦。
等马振兴姨妈回来,发现这回家里多了两个年轻人。
虽然是来找老伴儿问事儿的,马振兴也认识,马振兴要帮姨父洗澡,周诚主动帮忙,老太太很喜欢两人:
“你们要问的案子,我有印象。几年前老陈还没生病,有人来家里问过这个案子,这都又过几年了,我以为你们家放弃寻找了,你们等等,我去找一找。”
马振兴姨妈去翻找老伴儿的工作笔记了。
陈公安有写日记的习惯,他当了多年公安,遇到过哪些没破的案子,或者比较特别的案子,他都会以写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他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知道自己会得老年痴呆,这是一种工作总结,怕自己忘掉那些一时破不了的案子……是对工作兢兢业业的负责,在这个年代,像陈公安这样的人并不少。
陈公安一时清醒一时糊涂,今天夏晓兰和周诚显然没赶上趟儿,老爷子就没说过几句清醒话。
但老太太把笔记给翻出来了。
这件案子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59年国庆大阅兵那天丢了个小女孩,案发时间比较特殊,五年前还有人重新调查过这事,陈公安前后写了两份详细的笔记。
一份是29年前写的,一份是5年前整理的。
“五年前有人来问老陈,老陈也想帮忙,那时他脑子还清醒,身体却不太好了,整理出来的笔记最终也没用上。你们要还想找人,老陈这样帮不上什么忙,只有这两份笔记可以给你们。”
老太太把笔记本塞到夏晓兰手里,笔记本本身不重,却有另一种莫名沉重的份量。
“我拿去复印了,把原件还给您吧,这毕竟是陈老的工作记录,对您也是意义非同。”
老太太愣了愣,也没反对。
在陈家呆了一会儿,下楼时马振兴没忍住询问:
“你们找的这是什么人啊,家里亲戚?”
夏晓兰点头,“是我汤叔的走丢的小妹,哦,汤叔已经和我妈……”
行了,别说了,扎心!
马振兴知道夏晓兰嘴里的“汤叔”是谁!
【第六卷:一起走进新时代】009:新婚侦探夫妇(3更)
马振兴没想到的是,他和情敌早就存在若有似无的牵连。
29年前,他情敌汤宏恩的妹妹在天安门大阅兵时走丢了,汤家报案后,负责此案的正是马振兴的姨父陈公安。
5年前,想要重新调查此案的人自然是汤宏恩。
当然,那时陈公安还没有老年痴呆,汤宏恩是可以和陈公安直接交流的,没机会和马振兴所长打交道……要不,马振兴五年前就该认识汤宏恩了。
这一刻,马振兴心中也天人交战了一会儿。
想到自己在两个月前经人介绍,碰上了挺合心意的相亲对象,过去的事就该放下,他还是遵从了本心:
“如果有需要帮忙的别客气,这毕竟是我姨父曾经的案子。”
“马叔叔,谢谢您,可能还真需要您帮忙,我和周诚先研究研究吧。”
双方在楼下分别。
周诚知道了这个马所长是老丈人的情敌,他吃错药了才去笑话老丈人,反而还是挺羡慕老汤的运气,连遇到的情敌都算有风度。
想想他的情敌……那辆骚包到极致的大红色跑车,至今还停在院子里,周诚也很是心累。
风度?
风度这两个字,姓杜的恐怕都不认识。
跑车是送给晓兰的,态度是做给他看的,时刻提醒着周诚,膈应着周诚。
要不说周诚的婚假特别充实呢,两人拿着从陈公安家取到的两本笔记,回家窝一起研究去了,汤春雷以为是两个小年轻,这俩小年轻凑在一起很不好惹啊。
“媳妇儿,我看完了。”
夏晓兰把29年前的日记递给他,“那咱俩交换。”
两本都看完了,周诚重新拿了纸笔出来:
“我们把现在的已经知道的线索整合下。”
陈公安整理过资料,那是陈公安的思维,夏晓兰和周诚自己梳理了一遍。
“汤叔的妹妹叫汤友茹,1952年9月出生的,弄丢那年正好7岁,身上没有什么显眼的胎记。”
“1959年的大阅兵是上午十点准时开始的,但在10点之前,大阅兵方队会经过的地方,就挤满了围观群众。”
“而汤叔的兄嫂,是在下午3点左右才报案。”
这个报案时间,让周诚停下了笔。
“报案太晚了!”
报案是不太利索。
周诚和夏晓兰恰好都参加过1984年的国庆大阅兵,夏晓兰是高校礼仪方队,周诚则是受检阅的部队。上午开始,中午结束,才是正常的时间流程。
陈公安的笔记里保留着汤宏恩兄嫂当时的笔录,他们说大阅兵刚开始一会儿,小妹汤友茹就不见了!
3点,大阅兵都结束了,庆典也早结束了。
中间有好几个小时,都在做无用功。
周诚和夏晓兰的疑虑,陈公安当年也有过,汤宏恩兄嫂的说辞是他们急昏了头,只顾着在人群中找汤友茹,根本没想到报案的事。群众的呼声太大,他们在人群中挤来挤去,一直到中午都一无所获。
等大阅兵结束后,两人在天安门广场急得掉眼泪,在好心群众的提醒下,才想来可以求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